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纪律性

发布时间:2020-08-12

游戏在幼儿园的价值。

众人皆知,作为一名杰出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哪些优秀的教育笔记值得借鉴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纪律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最近几天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高亢,常规活动时孩子们显得很燥。这天,马上要吃午饭时时,幼儿在下面有的说话、有的玩耍,完全没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们安静下来,突又想到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于是灵机一动,对着孩子说:“来,我们现在谁都不要说话,竖着耳朵听。你仔细听,听一听小雨是什么声音。”顿时,教室一片安静,大家都在仔细的听小雨的声音声音。过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用很多形容词来说出小雨的声音:淅沥沥,沙沙沙……。

接下来几天,我变化着玩法,比如万能胶游戏。老师把手里的“万能胶”分给小朋友,一开始可以随孩子自己玩,粘在手上,屁股上,脚上都可以,而且老师要以游戏的口吻和孩子说:“我要看看谁粘的最结实!”然后走的孩子面前去看看他的手,晃晃他的身体,看粘的结不结实。最后让孩子们粘在嘴巴上,这样孩子们的纪律很快就能调整好。而且,因为是游戏的形式,孩子们也会觉得很有趣。

这些游戏方法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纪律性,而且这也是诱导孩子们学会倾听,按指令做事的好方法。小朋友们对这些游戏很有兴趣,几天下来,幼儿安静了许多,说话声音也轻了。所以我也总结出: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在万变中去“应付”幼儿的千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编导语:我们当小学老师的,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因为我们深知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就意味着快乐、成功,所以,对于宝宝,我也很重视对他各方面习惯的培养。我们当小学老师的,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因为我们深知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就意味着快乐、成功,所以,对于宝宝,我也很重视对他各方面习惯的培养。但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朝一夕地坚持。宝宝年龄尚小,和他谈论习惯的重要性未免是对牛弹琴,但是我在生活中无时不注意习惯的养成意识的渗透。而最佳的渗透应该是通过游戏这种适合宝宝,宝宝又喜欢的方式让他易接受,易掌握。

这回我就重点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可以说宝宝还是在摇篮里的时候我就念儿歌,讲故事了,当然都是我自创的,可惜未能有心保存下来,想来当时宝宝听得还挺有滋有味,有时他吵闹了,我一念儿歌,他就能安静一些。由于宝宝上幼儿园前都是住在爷爷奶奶家,我一星期只能回去看一次,可是我仍然没有忘记利用呆在一起的时间和宝宝一起看书。我购买的书籍内容涉及面很广,动植物、日常生活用品、人物,鲜艳的图片常能把宝宝的眼球吸引。当宝宝说对名称时,我立即对他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或者抱他一下,他很是享受这样的时刻,常常一脸的自豪。宝宝二十几个月时,我就开始让他看绘本了,我一页页地说,一页页地翻,尽量让他能够看图随文听故事。当然对说的要求比较高,不过这难不倒我,声情并茂地讲述总能牢牢将宝宝锁住。根据幼儿喜欢重复的特点,一般一个故事我会讲七八次。宝宝对故事熟悉之后,我会时不时装装傻,充充愣,故意说错,耳尖的宝宝就像啄木鸟发现虫子一样,兴奋地说:"妈妈,不是这样的,而是……"听他讲完后,我故作惊讶地一拍脑门:"是嘛?你看妈妈这脑瓜,就没你好使!"此刻,宝宝甚是得意,高兴地浑身扭动。

识字习惯我也是较早就开始培养了。当时让爷爷奶奶用笔在纸上写一写,或者指着书上的字让他图文结合认字。一开始,宝宝挺感兴趣,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识字的热情冷了许多。查阅了一些育儿资料才清楚是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够活泼,激发不起宝宝的识字兴趣。从冯德全的早教经验中了解到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识字。所以,2009年暑假在外婆家的时候,我用家里的纸箱纸制作了50张字卡,这50个字,包括了人物称呼,如奶奶,爷爷等,还包括了身体动作,如跑,跳,爬等。然后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宝宝识字。比如我拿出字卡"跑",宝宝看到后就跑起来,拿出"跳",宝宝就开始跳。再比如,认识"奶,爷、女、男"时,我把字卡摆放在地上,和宝宝玩过桥的游戏,宝宝踩在一张字卡上,念对了字卡上的字,就可以踩第二张字卡,念对4张,就可以顺利过桥。对于这些方式,宝宝玩得不亦乐乎,没有感到一丝压力。

宝宝进入了幼儿园学习,和自己生活在了一起,我因换了单位,工作甚是繁忙,所以一日下来,几乎就没什么时间陪他看书了,识字也是有空时认一认,基于以前的热情,宝宝还是挺有兴趣的,只是我没有了暑假时的时间和闲情,最多只是临睡前给宝宝讲一两个睡前故事,这是雷打不动的,到现在还坚持着。过年时,感觉宝宝大姨给她女儿订阅的巧虎系列甚好,所以也给订阅了一份,5天后就拿到了相应的商品。宝宝对巧虎里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是DVD和巧虎书籍。DVD中也有认识汉字的内容,动画演变汉字的形式很生动,很有趣,宝宝学得津津有味。巧虎书籍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很广,如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对数字的感知能力,生活常识介绍等。宝宝很喜欢这套书籍,因为他可以边看边动手贴贴纸,如果他贴对了我还会奖励他巧虎贴纸,让他贴在墙上。

最后静下来反省了一下,我其实还是应该把暑假里识字的游戏进行到底,还有一点,看绘本的习惯不能丢了。

教育随笔:材料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重要性


自主性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为幼儿创造和提供充分的自主性游戏时间与条件是幼儿园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基本途径。而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的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累计经验从而获得发展,因此材料在游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惑:第一,材料真的能引发幼儿游戏吗?第二,材料,是力求种类丰富还是确保同种材料数量充足?第三,材料,一定越逼真越好吗?第四,材料使用,到底谁说了算?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游戏材料应如何投放,以及在材料选择时,我们应坚持以幼儿为主,遵循各个年龄段的特点进行选择,遵循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原则。

游戏材料的广泛性存在于幼儿整个生活中,他们熟悉的和周围的一切,便成为收集的乐趣。游戏材料的投放是通过师生共同搜集材料,游戏中引导他们搭配和随意组合,体现出材料的主体性和可变性。在游戏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天生的游戏家,在之前进行游戏时,我们也会思考,这些材料幼儿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吗?我们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其实,我们忽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实,教师不需要刻意等待游戏什么时候会出现,因为游戏会自然而然的出现,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观察,因为这是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材料是力求丰富还是还是要确保同种数量充足?我想这也是我们进行游戏时思考过的问题。可能之前,我们会认为种类越丰富越好。但是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原来种类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越多材料越会干扰幼儿。而同一种类的材料确保数量后,避免了过多的刺激,幼儿的专注力反而会更持久。

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做个善于观察幼儿的教师。在游戏中要适时记录,活动后进行反思,提取经验,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我们才会不停的进步。

幼儿案例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表现


案例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作为幼儿园教育者我们在努力追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幼儿。研究表明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但由于自身年龄发展特征,缺乏生活和游戏经验,幼儿在游戏中大都以模仿为主,很少有创新的表现。所以在日常游戏中作为老师,常会以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为主,引导幼儿探索各种材料的玩法,从而导致出现教师高控游戏过程或开展高结构的游戏的现象。然而,当我在组织中班幼儿开展自主探索游戏时,却发现了许多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表现。

案例描述

案例一:户外“过小桥”

户外场地上平行摆放着两座“小桥”,我组织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从一座“桥”上通过,再通过另一座“桥”,依次循环反复。当两次循环之后,我就站到一旁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当没有老师的组织后,幼儿的游戏开始发生了变化。有的幼儿开始双脚分开坐在桥面上,然后慢慢地移动。其它的孩子看到之后也学着坐着移动,于是便看到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坐着移动,同时,还发现些孩子开始倒退中往后移动着。几次循环之后,又发现有个别孩子竟然全身趴在桥面上,然后爬着过了桥。孩子们就这样在两座桥上,玩出了不同的花样,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再组织,而幼儿却也很有秩序地一个跟着一个通过“桥”。

案例二:玩橡皮泥

在即将离园前的十分钟内,幼儿已做好离园准备,我发给每位幼儿一份橡皮泥,让他们在玩中等待家长的到来。我并没有规定他们要做什么,只是问了问:“橡皮泥,变变变,可以变成什么呢?搓一搓、团一团、压一压能变什么呢?”孩子们便七嘴八舌说起来,“可以变成球,可以变成饼干,可以变成面条…”说着孩子们便动起来了,有的搓成球,有的搓成长条状,有的搓圆再压扁变成“饼干”。我站在一旁等待孩子们更多的作品,接着一个孩子跑到我跟前说:“老师,饺子。”我一看,果然很像饺子,圆圆的饼干对折之后就变成了饺子。我夸了一句:“真是饺子耶,真棒。”其余孩子看了之后又开始捏捏橡皮泥,然后我便听到孩子们说:“老师,看我的牙膏,老师,这是蛇,这些是豆豆……”。最后,我发现孩子们将手里的橡皮泥变成了蛇、面条、饺子、饼干、豆豆以及棒棒糖等等不同的作品。

分析与评价

在以上的两则游戏案例中,我们鲜明地看到幼儿在游戏中也会有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并最终创新出的多种新玩法。为什么幼儿在游戏中会有如此的表现?分析这两则游戏,会发现有许多共同点。首先,游戏的材料简单且具有多变性。这两则游戏中使用的材料仅仅只有单一的平衡桥和橡皮泥,相比较于其它类的游戏材料很少。但同时这两种材料的玩法具有多变性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其次,游戏中教师的“干预”少,游戏结构低。在这两则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要求只有常规的提醒,游戏中对于幼儿的规则要求很少,游戏结构较低,这样反而给予幼儿较多的自由探索空间。所以,通过以上两则案例的分析可见,游戏材料的特性和游戏结构的高低以及教师的组织是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创新的重要因素。

教育随笔: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美术兴趣


本学期将游戏活动与美术活动相结合,让美术课更加生动、有趣。

一、充分发挥美术活动中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兴趣与能力培养

幼儿喜欢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无拘无束地投入和参与。游戏是培养幼儿各种活动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线条练习中,一味地让孩子进行描边练习,他们会感到枯燥。过不了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东张西望。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建议孩子们和我一起玩大雨小雨的游戏。一只只小手拿起了自己喜爱的笔,嘴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大雨声,小手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滑动,留下了一条条直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建议画大雨小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画出了长线、短线的线条。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使用各种美工材料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美术活动涉及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喜欢操作使用这些材料。为幼儿投放了更广泛、更丰富的美工材料,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充分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得到锻炼与发展。从幼儿的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发展情况。幼儿很喜欢玩泥,不断地尝试着揉圆球、搓长条、压扁、捏边、塑造等,而这些游戏性的操作行为都能锻炼儿童手的小肌肉能力。幼儿看着那些自己制作出的作品,对玩泥更有了兴趣。

三、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美术行为的游戏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对孩子来说很多问题都是游戏性的活动,幼儿进行自由做画,桐桐把天空全部画成黑色的,我问她:“为什么?”桐桐说:“我画的是晚上的天”;在“春天”主题活动中画叶子时,小朋友都用绿笔画叶子,只有军军把树叶画成黄色的,他的解释是“太阳照的叶子就是黄色的”,他想画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的叶子。鼓励孩子的想象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孩子会对美工活动更有兴趣,能为其今后形成良好的作画兴趣与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轩轩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开心的来到了游戏室,公交车是这个星期刚投入的游戏,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轩轩这次扮演的是小顾客,游戏开始了,轩轩很快的来乘公交车,急急忙忙的就上车了。公交车的司机恩恩说:“你不可以乘车的,你没有给钱。”说完就要求轩轩下车,轩轩听了,急忙下车,跑到小银行取了钱再次乘车,轩轩上车后,恩恩有问:“你要到哪里去呀?”轩轩愣了一下,一时说不出要到哪儿去。

游戏中的轩轩,游戏开始时就急急忙忙的来乘公交车,说明他对乘公交车的游戏比较感兴趣,第一次乘车时,轩轩没有付钱,被“赶了下来。”第二次他拿着钱去乘车,司机问他要到哪儿去时,他愣在了哪儿,说不出自己要到哪儿去。说明轩轩对乘车这一游戏很感兴趣,但要怎么乘车,要到哪儿去不是很清楚。

游戏中的轩轩喜欢乘车的游戏,但对乘车游戏的一些规则不是很清楚,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

1.结合幼儿的现有的经验,适当的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节假日期间,可以带轩轩乘一次公交车,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创造性故事表演游戏中促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

在创造性故事表演游戏中促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的语言教育模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革。如何支持幼儿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广泛习得语言,并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已成为学前教育语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热点。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附属实验园在多年语言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观念指导幼儿园故事表演活动的开展,挖掘故事表演游戏中蕴含的语言教育资源,从表演故事的选材、表演游戏的指导、幼儿创造性表演活动的支持等方面人手展开研究,探索出一套支持幼儿丰富文学语言、发展交往语言、建构个性化语言的语言教育指导体系。

一、选择适宜的表演游戏素材,丰富幼儿的文学语言经验

好的作品是儿童开展故事表演游戏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吸收文学语言,课题组从中外儿童文学库里选择了四十余个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故事,并对他们的语言结构、文学特质、角色特点、情节类型等进行深入分析,在表演故事的选材和欣赏方面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转变选材视角——从单一到多元,为幼儿营造真实丰富的文学欣赏环境

什么是适宜表演的儿童故事呢?研究之初,按照传统视角,老师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经典儿童故事让孩子欣赏,这些作品通常具有角色个性鲜明、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等特点,如《小兔乖乖》《拔萝卜》《小熊请客》《三只蝴蝶》《小马过河》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老师们为了给幼儿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学环境,不断转变视角,拓宽题材类型,并挖掘出不同类型题材对幼儿语言经验的不同作用。

选择诙谐幽默的童话故事——感受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儿童天生具有对荒诞故事情节和有趣语言材料的幽默感,许多外国童话故事往往突破传统的“一个故事讲一个道理”的束缚,更为幼儿所喜爱。我们为中班幼儿选取的《大嘴蛙》,讲述了一只爱说大话的青蛙最后撞上了鳄鱼的诙谐故事,结局的出乎意料让幼儿忍俊不禁。我们为大班幼儿选取《长名字,短名字》的有趣英文故事,讲述一对中国兄弟,哥哥名字短,叫Sam,弟弟名字非常长,叫Nekkinekkitermbono SO rembooo ma mu—echi gamma gammagu—tchi,长名字给弟弟的生活带来了大麻烦,最后故事幽默地调侃道:“从此以后,中国人就不再取长名字了。”孩子们对这种文化比较非常敏感,常常听到他们在生活环节不停地复述故事对白,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嫁接到长名字中间,从中体会到了语言游戏的快乐。

选择画面丰满的绘本故事——体会文字想象的乐趣。传统的文学故事欣赏往往以听为主,丰富多样的绘本故事能给孩子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绘本故事有很多内涵都融入画面之中,幼儿要去观察、猜测、想象和增添对白,有更多语言想象的乐趣。以绘本故事《大灰狼娶亲》为例。故事以大灰狼猜想盖头下的新娘是谁为主要线索,一页一页的画面中,新娘逐渐露出了手、尾巴、牙齿——原来也是一只大灰狼,这样的情节让读者的心被牵动、被吸引,而大灰狼和新娘的对话却没有在文字中体现出来,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和表达的空间。

选择情节凝练的寓言故事——丰富口语表达的空间。寓言故事由于语言简单,情节凝练,孩子们在欣赏和表演时空间更大,作为大班创造性表演的素材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经典寓言《盲人摸象》为例。孩子们从起初模仿盲人的动作,到自主增添表演角色(大象、养象的人),自己增添对话(用已有的语言经验描绘大象各部分的外形,如象牙像胡萝卜、香蕉;后背像山、床;脚趾甲像小石子;耳朵像书、簸箕等),充分体会到了语言创编的快乐。

(二)转变欣赏方式——从教师到幼儿,支持儿童个性化地吸收文学语言经验

文学故事的欣赏方式往往是教师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引领幼儿进行欣赏或复述。我园在引导故事欣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生活中理解、体验作品;结合个体的兴趣爱好迁移作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改编。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故事——帮助幼儿丰富语言。文学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每一个作品的含义,教师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感受。如改编的英语《老鼠嫁女》的故事中,为了帮助幼儿探讨人物的性格,丰富词汇,让单一对白更丰富,老师带领幼儿讨论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诠释鼠爸爸、女儿、大风、墙、太阳等角色的重复台词,幼儿在讨论中说出了“帅气,绅士,糊涂(鼠爸爸);可爱,美丽,温柔(鼠女儿);温暖,霸气(太阳);骄傲,狡猾(猫)”等不同的形容词。

搭建开放的欣赏平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后,通常会采用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故事的独特想法。这些讨论包括变换方式复述台词、改编自己喜欢的台词、评价自己喜欢的角色等等。如在传统故事《小熊请客》中,幼儿就大胆提出:“小狐狸为什么就不能到小熊家去做客,她如果已经改正自己好吃懒做的缺点了呢?”带着这样的质疑,《小熊请客》中演狐狸的小朋友为了能去小熊家,创造出狐狸“怀孕了”“腿受伤”“胳膊骨折”等不同情节,来博取小动物的同情。

支持语言经验的迁移——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文学故事中,除了已经成型的剧本之外,故事要改编成可以表演的剧本,都要增添很多的对白或旁白,这就给孩子进一步灵活运用语言提供了机会。在大班故事《小壁虎找尾巴》的表演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将故事改编成剧本,于是就有了小壁虎出场的台词:“我是一只小壁虎,今天运气真不好,出门遇到一条蛇,一口咬断我尾巴,没有尾巴可不行,我要去借尾巴!”“幸亏我遛得快,没把我一口吞进肚”等等。

二、开展自由自主的表演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在故事表演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围绕故事中角色的分配、表演规则的制定、情节与材料的选取、动作与对白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对话。此时,他们的语言运用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的,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进一步给予幼儿自主交往的空间,老师们解放思想,采用多种策略支持幼儿。我们将这些策略的类型和效果总结如下。

(一)游戏过程的指导——提高幼儿的协商意识和交谈水平

1.把解决问题的空间还给孩子,促进协商意识的提高

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随着他们对故事中台词、情节的熟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希望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如何把主动权真正交到孩子手中,支持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就成为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在指导游戏过程中,教师们先后总结出一些策略:通过DV回放、区角讲评等帮助孩子们了解伙伴间如何达成共识;借助角色胸卡帮助幼儿自主读图,学会快速分配角色;支持孩子们设计新的服装道具,从而吸引更多幼儿愿意扮演反面角色;采用抽牌分组的形式给幼儿创造与不熟悉伙伴一起做搭档的机会;为孩子们提供纱巾、盒子等低结构的材料,使他们有空间自己解决装扮问题等。现在,孩子们在故事表演游戏中快乐自主,意见不合时不再找老师,而是运用商量、猜拳、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轮流扮演、共同使用道具、为同伴做动作示范、主动给忘词的小朋友提词等方法解决常见的表演问题了。

2.教师以多种身份介入游戏,丰富幼儿的口语对话模式

幼儿在故事表演游戏过程中大多数处于自由交往和自主表演的状态,教师不轻易干扰幼儿的游戏。但孩子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游戏不下去时,老师的适时介入就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为此,老师们研究出了一些不干扰游戏进程的介入方法,通过担当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旁白、缺失的角色、观众等),为幼儿示范丰富的对白模式和综合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肢体、口语、表情)。

如一位中班教师在观察幼儿表演故事《三只小猪》时,发现没有幼儿演大灰狼,就主动戴上了狼头饰,被幼儿发现后,经幼儿邀请参与了活动,并通过自身创造的大灰狼形象(动作夸张、表情凶狠、语调粗声粗气),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在表演活动快结束时,老师往往会扮作观众,或者支持其他观看表演的小朋友通过献花、发表观后感等方式与演员互动,甚至小演员也会拿着话筒走到观众席去征求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表演的小朋友获得了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小观众则学会了怎样表达欣赏和悦纳的态度、怎样委婉地提出修改意见。

(二)小组评价环节的指导——丰富幼儿的谈话策略,提高交谈技能

游戏结束后的小组讨论和分享是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这个环节,教师采用了录像回放引发话题、经验推广促进表达、轮流发言养成习惯、示范交谈扩展谈话策略(讨论、陈述、质疑、肯定、否定)等方法,帮助幼儿丰富谈话体验。有如下策略。

通过录像回放等方式帮助幼儿回忆表演经验,产生集体话题。谈话的基础是共同的话题,而幼儿在讨论时往往时过境迁,忘掉了游戏里的事情。教师采用录像回放的方法,就能帮孩子们更好地回忆游戏经验,主动参与到集体讨论中来。

鼓励幼儿讨论时围绕话题轮流发言、安静倾听,养成良好的谈话习惯。面对熟悉的游戏话题,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致使谈话进行不下去时,老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往往能够达到集体谈话活动的目的——帮助幼儿养成围绕话题轮流发言、认真倾听他人观点等基础的交谈习惯。

在游戏中体味童心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在游戏中体味童心”,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绿绿的草地上,快乐游戏的一群人——漂亮清纯的女生,天真可爱的宝宝,是姐姐带着弟妹,还是多年前大杂院里的大带小?

猜出来了吗?他们是快乐的幼儿教师和他的天使般的宝宝。

陪伴天使般孩子成长的幼儿教师们,沉浸在对自身工作热爱和对自身教育天职的责任中。期望自己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小天才。期望孩子们在长大后有一对可以任他们翱翔的坚实的翅膀。因此,经常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对教案的反复推敲之中,以及抓紧点滴时间向孩子传递知识之中。

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他们习惯了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习惯了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稚的孩童。怀着成人的担心,教师的责任心,他们不停的纠正孩子的行为。就这样,一心为孩子好的教师,天天和一群盼望成长的孩子们“斗智斗勇”,有时还要承受家长的不解与埋怨。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走进童心世界”这一响亮的口号,引导幼儿教师们重新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工作。是呀,教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教育者逐步改变着对教育的认识:从传统的师道尊严,到尊重,理解孩子,把孩子看做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从一刀切的统一要求到因材施教。从片面的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到关注孩子的需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孩子的主体地位并存。

观念的转变使教师们越来越关注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期望通过自己对孩子细致的观察,了解孩子不同的个性,兴趣与需要。期望在对孩子充分了解后提供恰当的帮助。支持孩子的发展。并随着孩子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策略。使教师真正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共同解决困难的合作者,不断学习的引领者。

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引领下,教师们从新的角度开始了新的思考:我们的孩童时代是怎样的?那时的我们最需要什么?什么事情令我们感到最快乐?是什么填满了我们快乐的童年生活?

他们努力闭上眼睛寻找记忆中的童年,回想当年的情景,聆听当时的声音。当他们再次睁开双眼,眼中跳动着孩童目光中的晶亮与透明:“我小时候最爱玩跳绳,一下课就像剑一样往外跑”“我小时跳皮筋最棒,大家都爱和我一头儿”“我小时候一玩沙包就忘记回家,我妈一叨叨我就烦”、、、

是游戏填满了他们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学会了与同伴交往,遵守规则,愉悦了他们的身心,使童年色彩斑斓。为了游戏,他们曾想尽办法与唠叨的老妈、严格要求的老师周旋。

现在他们长大了,成为了严格要求的老师,他们谨记成人,教师的职责,在遗失了自己童年之梦的同时,还煞费苦心的规范着孩子的梦,抹去孩子缤纷色彩中的不调和色,挑出孩子喧闹旋律中的不规则音符。

与童年的亲密重逢,使幼儿教师们感受到童年阶段不只是成年的准备期,他们应该与孩子共同为其成年做准备的同时,使孩子尽情享受童年本身的乐趣。

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快乐的游戏场景:教师在游戏中感受了自己童年的“过去时”,理解了孩子童年的“现在进行时”。教师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体会:以一颗童心去贴近童心,理解童心,以一颗童心来引导童心。

看着放下师道尊严的教师们,看着尽情玩耍和自己一样疯的教师们,孩子们开心的笑了,笑声中,他们觉得老师变小了,自己长大了,老师是自己的“哥们”“伙伴”了!

家长朋友们,照片上孩子的笑脸打动您的心了吗?您是否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困惑呢?

请您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吧,想想自己犯下的可爱的小错误,想想儿时的自己对家长的评价和期望。

试着每天清晨给孩子一个天真的孩子般的笑脸,试着关心,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事,试着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试着理解孩子们那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想法。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在生活中,在与孩子朝夕相伴的日子里,走进童心世界,尊重,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伙伴和孩子共同成长。

关于“在游戏中体味童心”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瑞瑞在游戏中的表现


今天换了新的角色,孩子们都很开心,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快速的来到了游戏区,美甲店前挤满了小朋友,萱萱、芯瑜两个人最后来的,芯瑜将曦曦往边上挤了挤,搬张小椅子坐了下来,拿出材料和剪刀,开始制作,接着萱萱也搬着小椅子挤在芯瑜的边上开始了游戏,莺莺、心心嘴巴里不停的说:“你们别挤了,我们都没法剪了。”萱萱看了看她们,又开始自己的游戏了。

刚换了新的角色,孩子们对新的游戏都比较感兴趣,游戏的参与度也很高,美甲店的游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尤其是女孩子们比较爱美,喜欢打扮自己,美容店一共有九个小朋友都挤在了美甲店里,以至于理发店、按摩店里都没有工作人员。游戏中萱萱和芯瑜是后来的,已近满人的美甲店变得很拥挤,根本没法工作了,当其他小朋友说很拥挤时,萱萱、芯瑜并没有理会,任然在挤,表现的比较自我。

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对提供的游戏内容感兴趣,在此基础上:

1.引导美容店的经理合理分配,保证每个店里都有工作人员在工作。

2.和幼儿一起讨论,都挤在美甲店其他店里没人工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3.引导幼儿知道:人满了如果自己还想玩的话可以和经理商量,下次在过来玩。

嘉嘉、哲哲两个小朋友今天扮演的是小顾客,游戏开始了一会儿,嘉嘉拉着哲哲的小手来到了我身边说“老师,我们没钱了怎么办啊。”一旁的童童说到:“你可以去打工呀。”嘉嘉摸摸说:“对哦。”说完就跑开了,可是过了没多久,嘉嘉和哲哲低着头再次跑到我身边说:“我们找过了,可是他们都不需要打工的。”说着说着,嘉嘉的眼泪流了下来。我问他们是怎样找工作的,嘉嘉说:“我看看他们那有没有小朋友没有来的。”

哲哲和嘉嘉两个人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两个人在游戏中的表现说明两个人对游戏比较感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游戏中,遇到问题时能寻找办法解决,寻求他人的帮助。嘉嘉在游戏中能清楚的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好。

哲哲和嘉嘉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能清楚的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清楚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

1.和幼儿一起讨论,帮助哲哲和嘉嘉解决问题。

2.经理可以根据店里的需要招聘临时工,并不一定必须有员工没来菜招工比如:商店今天的生意比较好,员工忙不过来,可以招聘一些临时工忙。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纪律性》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游戏在幼儿园的价值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能力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能力》,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在举国上下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使更多的幼儿成为将来的创造型人才,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问题。我们把幼儿创新教育研究的课题视为一项主要研究“玩”的课...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2-4岁是儿童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
    2021-02-24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编导语:我们当小学老师的,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因为我们深知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就意味着快乐、成功,所以,对于宝宝,我也很重视对他各方面习惯的培养。我...
    2021-08-18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导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一、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展开想象。如:大班游戏“运报纸”,游戏规则是把报纸从...
    2019-12-19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能力》,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19-12-19 阅读全文

在举国上下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使更多的幼儿成为将来的创造型人才,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问题。我们把幼儿创新教育研究的课题视为一项主要研究“玩”的课...

2019-12-19 阅读全文

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2-4岁是儿童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

2021-02-24 阅读全文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编导语:我们当小学老师的,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因为我们深知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就意味着快乐、成功,所以,对于宝宝,我也很重视对他各方面习惯的培养。我...

2021-08-18 阅读全文

导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一、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展开想象。如:大班游戏“运报纸”,游戏规则是把报纸从...

2019-1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