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同类事物归纳》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05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同类事物归纳》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

1.辨别图片上的物品,扩展对物品的认知,丰富生活经验。

2.了解物品的类别,能根据相同种类进行匹配,发展分类能力。

3.把握类别的共同属性,掌握类别的名称,发展语言概括能力、推理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认识并辨别常见工具、医疗物品。

2.了解物品的类别,会给物品分类。

活动准备:

部分蒙氏学具(图1),教师自制的课件(图2),幼儿逻辑狗操作板每人一份(图3),寻找图(图4)。

活动过程:

1.学具分类

①说说你最喜欢玩的学具是什么?

②工作毯上是几个小朋友取来的学具(图1),这些都是他们喜欢玩的学具,请你看看都有什么学具,说出它们的名称:棕色梯、数字与筹码、拼图、碎纸机。

③我们要把它们按照区域分类收到学具柜,该怎样分呢?请幼儿说出学具所属的区域名称:棕色梯——感官区、数字与筹码——数学区、拼图一一益智区。

2.物品分类

观察课件中的物品(图2):电灯、沙发、饮料、冰箱、柜子、汉堡等,说出物品的名称和用途,了解物品的类别,将物品进行分类。

3.游戏:找找找

请幼儿按老师的要求在图(图2)中找出相关物品,如食物类、服装类、电器类的物品等。

4.卡片游戏

①卡片(图3)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属于同一类吗?为什么?

②看卡片中黄色圆点旁的图案是什么?属于什么类?你能在答案栏里找出它的同类吗?

③解读操作卡指导语,请幼儿操作,老师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引导幼儿自我检查。

④验证,总结方法,鼓励幼儿尝试用另一种方法再操作一次。

5.找找找大比赛

幼儿以组为单位,老师发给每组幼儿寻找图(图4)一张,物品统计表一张,鼓励幼儿找出图画中的同类物品,并进行记录。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地和我分享着游戏中的话题。这节课我上得很开心,因为孩子们活跃、积极的情绪始终感染着我,他们表现出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提升了对物品分类概念的认识。

我将活动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幼儿生活中接触的蒙氏学具入手,让幼儿感受物品分类摆放的益处,体会到分类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并由学具迁移到生活中各类物品的分类,引导幼儿打开思维,发散联系各种分类形式。

第二部分,以逻辑狗操作卡片的形式,让幼儿辨别各种分类,会找相同类物品,进一步能够根据已有经验,说出其他的同类物品。从孩子的回答中,我发现幼儿对家具概念、帽子的名称和种类不是很清楚,我帮助幼儿梳理有关经验和概念命名,让幼儿明白枕头不属于家具,而是床上用品类,知道了帽子不同的名称,以及帽子的功能和用途。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分类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着重选择一些难辨认的、具有适当难度的类别对幼儿进行提问,对于幼儿已熟练掌握的诸如蔬菜类、水果类、玩具类等不一一详述。这也是我根据本班幼儿能力而进行的有意引导。通过问题,帮助幼儿提升对分类概念的认识,活动中,我请幼儿再说出一种与图例有关的同类物品,提高活动的难度,提升幼儿的分类能力、快速思维能力。

卡片活动后,我又进行了第三部分的活动,即游戏“找找看”,这也是活动的延伸部分和提高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情绪积极、快乐、兴奋。我适时地帮助幼儿纠正词语的正确说法,扩展幼儿对不熟悉物品的分类经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中,遇到了有关昆虫概念的问题。我由于口误,把虫子类说成了昆虫类,给孩子们出了难题,没想到聪明的大山,竟能把昆虫具备的条件说得很清楚:昆虫要有头、胸、腹三个部分,还要有翅膀。多么精彩的回答!

分类活动在孩子们愉快的参与中完成得很好。下个活动,我将带领孩子们进行“游戏设计师”的延伸活动,让幼儿们运用绘画的方式自己创作、设计自己的“找找看”游戏与同伴分享,相信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孩子们对分类的经验会积累得更多,分类的能力会更强。

幼儿百科:同类是汉语词汇指同一种类,同一类人。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教案《同类事物归纳》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小班教案《按颜色归类》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按颜色归类》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初步的归类能力,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按颜色归类》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小猪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头饰和卡纸做的马甲各两个。

3、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个,小三角形各20个。

4、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二、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为小二班的小朋友介绍三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三、巩固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并学习分类。

1、贴出红、黄、绿三只卡片小猪,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颜色并为三只小猪取名:小红猪、小黄猪、小绿猪。

2、贴出红、黄、绿三座卡片房子,请幼儿说出房子的颜色。

谈话:三只小猪各盖了一座房子,现在三只小猪要回家了。小红猪回到了自己的小红房子里(教师边说边将小红猪贴到小红房子里)因为小红猪是红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红色的。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黄猪的家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小绿猪呢?

3、请两名幼儿将小黄猪放进小房子里,将小绿猪放进小绿房子里,并引导幼儿讲明理由。

4、点题:小朋友们真棒,知道将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就是按颜色分类。(教师板书课题)

四、游戏“颜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戏“小老头”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物体头饰分别发给6个幼儿。并请幼儿说出头饰的名称及颜色。

2、出示红、黄、绿三个大圈,请幼儿依次说出每个圈的颜色。

教师明确游戏规则:这三个大圈是6个头饰的家,你的头饰是什么颜色你就钻进相同颜色的圈里,请带头饰的6个宝宝把你的头饰送回家吧。

3、6个幼儿按要求钻圈,钻错的,集体订正。

五、游戏“找朋友”。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卡纸马甲,请幼儿分别说出马甲的颜色。

2、先请3名幼儿上前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再请3名幼儿也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师讲明游戏规则:穿相同颜色马甲的两个小朋友是好朋友,现在,请台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牵到前面来,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师和其他幼儿同唱歌曲《找朋友》,台上的3个幼儿找朋友。

5、活动评价

六、游戏“三角形找妈妈”。

1、谈话:有一群三角形宝宝找不着妈妈了,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2、给每个幼儿发一个小三角形,请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三角形的颜色。

3、教师出示红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妈妈呼唤红三角形宝宝回家,请拿红色小三角形的幼儿将其放进红色的盒子里。教师拿着红色大三角形巡视,指导幼儿分类。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黄色、绿色的分类游戏。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幼儿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你会给生物分类吗》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认知不同种类生物并按要求给生物进行分类。

2、能够合作完成学习分类表。

3、能将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及老师分享、交流。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关于动物的卡片若干,每个组一张学习表、许多小动物贴图,一盒彩色笔.

活动过程:

1.引入:

师:小朋友们家里有养过小动物吗?(有)

师:你们都养过什么小动物呀?那你们还认识其他动物吗?(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大胆回答)(PS:小朋友们大多说的都家养的动物,没提及野生生物,应该是引导问题,这里不应该说是养过什么小??物,而是见过什么小动物,这样就不会对小朋友产生干扰)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动物,接下来就让我么一起来认识它们吧。(出示卡片,与幼儿一起了解认识各种动物)

2.主题

(PS:这里老师说不应该一开始就按照分类好的动物出示,这样容易限制小朋友思维,可以把动物顺序打乱。)

(1)出示陆生动物

师:大家看看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在陆地上生活,四条结实有力的腿,长长的尾巴等)

师:这些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陆生生物”。

师:你还知道哪些陆生生物呢?(请小朋友大胆猜想)

(2)出示海洋生物

师:再看看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生活在水里,没腿,扁扁的尾巴)

师:这些生物都是生活在水里,那你们知道他们在水里怎么呼吸的吗?(用鳃呼吸的)

师:你还知道哪些海洋生物呢?(请小朋友大胆猜想)

《解释:青蛙是属于两栖类,它既能生活在水里,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水里就用腮呼吸,在陆地上就用肺和皮肤呼吸》(PS:我解释到青蛙的时候,小朋友们只知道蝌蚪在水里,青蛙在岸上。但是对于用皮肤和肺呼吸完全没有概念,我也未作详细解释。)

(3)出示飞禽类

师:那这些动物呢,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有翅膀,会飞,尖尖的的嘴,细细的腿)

师:你还知道哪些会飞的生物呢?(请小朋友大胆猜想)

(4)出示表格

分类海洋陆地天空

特点

举例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来给这些小动物分分类。(小朋友自由发挥)

(1)四条腿与两条腿的生物。

(2)长尾巴和短尾巴的生物。

3.分组填制分类表格

把小朋友分为3-4人一组,每组可自己制定分类标准(例如:按海陆空分类,按长尾巴短尾巴分类等等)。填制好表格后,把相应生物归类。

师:请小朋友们合作完成这份表格,给这些生物找到好朋友

4、请幼儿把自己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分享,老师并给预评价。

每组上来一个幼儿讲述本组完成的内容、分类方式以及所获得的经验等与同伴分享。

PS:这是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填写的表格,其实大部分小朋友的分类都和他差不多,只是完全把我示范的分类方法再重复了一遍,而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在分类时不会写字,我说的是用图示表示,在分类一栏里,他们分别画了大马路、海水和小鸟代替陆海空三类。但是指导老师说这样的表格太成人化,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不适合大班的幼儿。所以第二次上课取消了表格)

总结

(PS:上课的时候,因为已经超时了,没有做完整总结)

师:幼儿动物们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高兴游戏起来了。我真为他们高兴!可令我担心的是,有些坏人专门要捕杀小动物,这样动物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寂寞了,更重要的是还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因为这样,小朋友们一定要开始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使动物们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保护动物的小天使!好吗?

活动反思:

第二次带活动的时候去除了表格,活动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环节出示所有动物图片,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它们分类,小朋友还是按照常规分成了海陆空三类第二次分类有按照四条腿,两条腿和没腿的划分。在分类过程中由于我的个人问题,把啄木鸟画得很大,部分小朋友分类时按照大小分就把啄木鸟和大象分在一起;第二环节是给小朋友一些真实的动物图片,分组让他们自己给手里的小动物分分类。我们班里一个小朋友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分类方法:把动物分为肉食动物和草食性动物。主班老师说这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说明目标达到了,小朋友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类。所以表扬了他,这种即时反馈有利于调动小朋友的积极心,后来就陆续出现各种类型的分类。

活动内容的反思:第一次活动老师说过程过于冗长,内容太多,而且表格的利用太成人化,不适合用于分类。如果一个活动内容过多,不利于幼儿接受,反而会限制幼儿的思维,容易造成混乱。所以第二次活动设计的十分简单,又不适合大班幼儿,所以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在中间过程加入一个环节,或者表格的设计可以如何变动使得适合幼儿运用,再思考中。如果可以去除表格形式,采用其他更利于幼儿发展的形式记录,或许会更好呵呵。

幼儿百科:生命体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生物体,与非生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的后代,能对外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分类》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

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

五、运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梳理分类经验。

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

2.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

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4.师小结。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并且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分类理由。在活动中,我首先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并让幼儿“整理物品”,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个个都能将物品按食物、日用品和玩具等不同用途进行分类,也能说出分类的理由。接着引导幼儿运用图谱标记“送物品回家”,幼儿也都能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可是在接下来的操作材料中,幼儿在给物品按标记分类中产生很大的分歧,有的标记相差非常细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错,虽然在操作之前我有提示过了,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时有很大一部分幼儿不仔细观察标记,都分类错了。而这一切都反应出幼儿对画面的观察不够细心,做事太过于急促。

进入大班以后,我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对自己的行为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在:操作时总喜欢看别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刚刚拿到操作材料就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不爱动脑筋。

要想从根本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我觉得我们教师必须注意让幼儿真正掌握我们所要让他们掌握的,因为只有当他们真正懂了,学会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自己产生认同感。另外,每节课结束以后,教师要做到及时反思、小结,及时的修改,累积经验,寻找幼儿更能接受的讲解方法,做到完善以及更好,让幼儿从兴趣开始培养,从根基开始打起,从基本习惯开始抓起,让幼儿喜爱上数学,喜爱上学习。

幼儿百科: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过冬》及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通过自身过冬的认识,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动物过冬的兴趣,并学会去关心、爱护动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南飞、搬家、冬眠等。

2、有积极探索动物过冬活动的兴趣。

3、学习词汇:冬眠、贮存。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动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难点:积极探索动物是怎样过冬。

活动准备

1、冬季背景图一幅,画有地洞、树洞等。.

2、冬季人们着装及活动。

3、各种动物贴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谈谈人们怎样过冬?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天冷了,你是怎样过的?人们是怎样御寒的?

小结:天冷了,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防寒保暖,动物们也是这样,让我们来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幼儿观察冬季图画,说说它们过冬的方式怎样。

提问:兔子、乌龟、小刺猬、松鼠、蚂蚁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小燕子又到哪里去了?启发幼儿说出兔子身上的毛加厚了,乌龟正缩着脖子睡大觉,一个冬不吃不喝,冬眠呢!刺猬缩成一个大刺球,小燕子飞到南方去了。

三、幼儿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四、小结:动物很聪明,它们为了能生活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用换皮毛的方式,有的用冬眠的方式,有的用贮存粮食的方式,还有的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五、丰富词汇:冬眠、贮存。

六、出示贴满各种动物的绒板,幼儿自己分一分,哪些动物是冬眠方式过冬,哪些动物是贮存方式过冬。

七、活动延伸:送小动物过冬

幼儿把过冬的不同方式的动物送到不同的地方去,送到冬季的背景图中,如:刺猬、蛇冬眠,蚂蚁、蜜蜂等贮存粮食过冬。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爱护动物。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幼儿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教案《按颜色归类》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按颜色归类》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初步的归类能力,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快来看...
    2021-01-11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你会给生物分类吗》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认知不同种类生物并按要求给生物进行分类。 2、能够合作完成学习分类表。 3、能将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及老师分享、交流。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
    2020-08-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分类》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2020-09-23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过冬》及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通过自身过冬的认识,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动物过冬的兴趣,并学会去关心、爱护动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南飞、搬家、冬眠等。 2、有积极探索...
    2020-09-14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网吧》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网吧》”。让幼儿能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网络能传播各种信息,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
    2020-06-09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按颜色归类》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初步的归类能力,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快来看...

2021-01-1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认知不同种类生物并按要求给生物进行分类。 2、能够合作完成学习分类表。 3、能将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及老师分享、交流。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

2020-08-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2020-09-23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通过自身过冬的认识,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动物过冬的兴趣,并学会去关心、爱护动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南飞、搬家、冬眠等。 2、有积极探索...

2020-09-14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网吧》”。让幼儿能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网络能传播各种信息,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

2020-06-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