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去爱
发布时间:2020-07-11 幼儿晨会故事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放手去爱,中八班蒋晨莉,看着这群小宝贝从小班升入到中班,在各个方面孩子们都有很大的提升,包括自理能力。同时在这学期,我们也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在小班时我们帮助他们做的事情现在都要宝贝独立完成。小班时孩子们的豆浆杯子都时我们阿姨帮助他们洗的,现在他们要自己吃完后自己把自己的杯子洗干净归位放好。还有早上喝豆浆时,之前都是我们阿姨帮忙倒好,小朋友过来喝,现在每个桌子上都有要给茶壶,小朋友自己给自己倒豆浆喝。他们想喝多少也可以有自己选择。这样更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记得他们刚开学洗杯子,洗完杯子后总是一地的水,而且水上也会被水打湿。我跟老师发现都及时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洗杯子。比如水开小一点,杯子接水时就不会喷上来。另外洗的时候,一只手拿杯子,一只手应该伸进杯子里面,里面的杯壁和杯沿都要用水去擦一遍。这样洗出来的杯子才会更加的干净。yjS21.COm
在小朋友喝豆浆倒豆浆时也有发现问题。因为水壶比较重,许多小朋友提不起来。提起水壶倒豆浆时还要按住把手那里的开关,小朋友就更加控制不好。我们先每组选派一名能力较强的孩子为小朋友倒豆浆。我告诉他们一手拿壶柄并且用手按住开关,然后另一只手抬起壶底。这样就容易倒了。现在每周还有小组长,帮助小朋友分发碗喝勺子这些。
经过近一个月的练习,小朋友对这些事情已经做的很好了。而且也很愿意帮助其他小朋友。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去解决
今天是我们班赵雪男小朋友的生日,一大早,这个小小的新闻就在班里传开了,“赵雪男的妈妈说了,要在幼儿园给雪男过生日。”“是的,还要送个大大的蛋糕来呢。”“我要送赵雪男生日礼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有那个小调皮石维旭,更是迫不及待了,不住的跑到老师的跟前问:“老师,雪男的妈妈怎么还不来呀?”在孩子们焦急的等待中总算把蛋糕给盼来了,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老师们正准备给赵雪男筹划过生日的时候,张淑婷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让我们来吧,我们想自己给雪男过生日。”“老师,答应我们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看着孩子们自信的眼光,想想以前,孩子们过生日,从来不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老师怎么要求,孩子们就怎么做,何不放手让孩子去做呢,今天,孩子是小主人呀。我们应该听孩子们的。想到这,我笑眯眯的对孩子们说:“好吧,小朋友们肯定想给雪男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生日,老师也来参加,好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开始准备了,有的搬凳子,有的给雪男化妆,有的准备生日礼物,有的当指挥,孩子们忙而不乱,我们被孩子们的这种氛围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就是孩子们中的一员,听着小指挥的安排,正忙着有劲时候,传来了孩子们动听的歌声:“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只见孩子们把雪男围在中间,有的跳舞,有的唱歌,雪男就像一个小公主,被孩子们簇拥着,接着孩子们又给雪男送了自己准备的礼物,整个环节,都是按孩子的意愿准备的,他们成功了。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总把孩子攥在大人的手心里,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自己去安排,自己去解决,自己去找答案,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真的很棒的。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星期五的下午又是手工活动,今天让幼儿做“贺卡”。
我先出示做好的贺卡,孩子们看着看着,大家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不一会儿就一起说出了制作的大致方法。
然后我稍做示范,重点讲解了正折和反折的方法。
孩子们一个一个开始自己做手工了。
他们很专心,当碰到不懂的地方的时候,就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会的小朋友会很乐意的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他,有的说了半天对方还是不懂,就亲手帮他做了。
我班的孩子很喜欢手工活动,他们每次都会跟老师要求:“老师我们做手工吧”后来,我不忍让他们一直失望,就告诉他们:“每个星期五下午我们才会做身工,其他时间我们一般不做。
”于是,孩子们就开始期待星期五。
今天我想到灵灵妈妈前几天跟我说的一件事,灵灵很想在幼儿园过生日,但是她的生日是在暑假里,无法跟小朋友一起过,灵灵又每天都吵着要在幼儿园过生日,妈妈非常烦,跟我说了后,我答应她在幼儿园给灵灵过上这个特殊的生日,让小朋友们每人做一个手工送给灵灵当作生日礼物,孩子们一听做好的手工可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灵灵,这下在做手工时更加小心翼翼了,比平时认真了许多。
有的小朋友平时乱剪一通的今天也慢慢地细细地剪了,他们都想做一个漂亮的贺卡送给灵灵。
我一直很喜欢带孩子做手工,因为在手工活动中孩子的热情和专著让我感动,哪怕是再顽皮的孩子在手工活动时也很安静、很投入,这是我始料为及的,但很快的就接受了。
忍不住想起初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嚷让起来:老师我不会;老师我剪坏了;老师我的**(某个部件)不见了;老师,这样做对不对?……我真的手忙脚乱,可是在我始终不动摇的鼓励孩子自己做以后,一次、两次,这声音就渐渐小了。
因为无法从老师那里得到和父母或者祖辈那样的照顾,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有自己来了。
于是,孩子们就开始苦苦思索,当思索之后获得问题的解决和自我的进步时,就促进了孩子更大的激情。
我想,手工活动就是这样良性循环的。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每天午睡起来,我们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
“老师,帮我穿穿衣服!”“老师,我的纽扣扣不上了!”“老师,给我系一系鞋带!”孩子的叫喊声总是把我们急的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不给他们穿吧,望着一张张可怜兮兮的小脸,我还真不忍心,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来就差,再这样下去,岂不更糟!怎么办呢?
这段时间的天气非常好,午睡起床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着做这做那的。
看着那一张张期待的小脸,我“狠”了“狠”心,和彭老师、张老师商量后,我们下了一个决定:“宝宝们,今天我们来个比赛,看谁最先穿好自己的衣服、裤子和鞋子,好吗?都是自己穿的宝宝,老师奖给他一个小星星。
”说着,彭老师还拿出了一整张“金光闪闪”的小星星。
不知是小星星起了诱惑,还是衣服穿少了,孩子们都投入到了比赛中。
过了一会儿,一些能力强的如:佳丽、俊豪小朋友已经穿好了,经过我的检查,穿得还蛮好,我当即给他们贴上了小星星;看见我的举动,其他没穿好的宝宝加快了动作,又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帮助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有的衣服,把领子穿到屁股上了,裤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一样鼓励了他们,给了他们奖品。
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仍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
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帮这几个小朋友穿好了衣服。
事后,我仔细想想,其实穿衣服这些事情小朋友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平时主要是我们老师都包办代替了,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依赖性越来越重,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差,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于是,吃好点心后,我和孩子们来了一次“深入”交流。
我提出:以后午睡起来,小朋友都要尽量自己穿衣服、裤子,看谁的自理能力最强,看谁的进步最大,就可以评上“明星宝宝”了。
孩子们都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
以后的起床,我兑现了我的话,每次起来,都尽量叫孩子们自己穿,有的能力强的小朋友自己穿好后,我还引导他们去帮助那些能力弱些的孩子,这在无形中也给了孩子更多交流的机会;少数几个能力实在弱些的孩子,我则耐心地一步一步教他们,指点他们;还不忘告诉他们要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学会自己穿衣服、穿裤子。
每次看见孩子们或自己或在帮忙下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穿好了裤子,看到一张张劳动后满脸通红,鼻尖上微微冒汗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一阵欣慰。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坚持这样做,虽然这可能有点烦,也会让我花更多的时间,但是,对孩子来说,让他们自己穿衣服、穿裤子,他们有了更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我相信,慢慢地,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孩子们对自己也会更有信心。
从这件事中,我也悟出一个道理:凡事要敢放手,要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效果总会让你“出乎意料!”
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园联系时,我们经常对家长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
”然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总是忍不住大包大揽,这些貌似爱孩子的行为实则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1.爱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两岁,刚入园那会儿什么都不会,吃喝拉撒样样都需要教师帮忙,虽然我很喜欢帮助他们,但帮助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先让他们试试呢?我的儿子今年5岁,1岁开始自己练习吃饭,两岁已经可以帮助我盛稀饭、洗碗,自己穿脱裤子、袜子还有鞋子,三岁自己擦屁股,四岁自己洗袜子、刷鞋(虽不是每次都让宝宝干,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让他参与)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一定也行。
新班幼儿入园的第三周,我班开始让幼儿自己取饭菜,刚开始孩子们很新奇,忘记了哭闹,都小心翼翼的端着,吃起饭来也主动多了,不再等着老师喂,撒饭现象明显减少。
慢慢的有的幼儿能主动再取第二份饭,看着孩子们的进步,作为教师我由衷的高兴。
2.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每当托班吃虾时,老师们就显得特别忙碌。
看着祝老师分完饭后再一次要动手帮助孩子剥虾,我忍不住询问道:“祝老师,先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剥,实在不行咱们再帮忙好吗?”这时,祝老师不高兴了,说:“托班就要求老师帮孩子剥,他们根本自己剥不了。
”“那咱们就尝试一下,他们已经够大了,可以自己动手的。
”在我的再三坚持下,祝老师放弃了坚持。
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拿起一只虾“咦?这只虾的衣服怎么还没有脱掉呢?这样孩子们怎么吃呀?恩我得想个办法!”这时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我,于是我先教孩子们剥虾的方法,然后分别指导幼儿,说实话教孩子剥虾真不如替孩子剥虾省事,但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听着孩子们剥完虾后的欢呼:“老师我成功了!”作为教师,那种幸福不言而喻!3.摆脱依赖,真正放飞。
在一次培训中,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雏鹰却怎么都学不会飞翔,换了好几位训导的人,在一再的鼓励、利诱下仍然没有成功,后来有一位智者想到一个办法,把雏鹰依赖的大树砍倒,结果出人意料,雏鹰竟然飞了起来。
由此可知,砍断了依赖,实现了蜕变。
我们班的姝然是位年龄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脱裤子时,总是喜欢依赖老师,不愿意自己动手。
看着她无辜的小眼。
渴求的神情,我总是会心软帮她提裤子,每当她达到目的,得意地笑时,我就告诉自己再也不能帮她提,要逼她自己动手。
可是听着她号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
后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家伙实际的动手能力挺强,就是偷懒不想干。
我再一次发狠心告诉自己,无论下次什么情况不能再被她牵着鼻子走,现在“狠”一点,是为了更爱她。
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请我帮帮忙的请求被忽视,她闭上眼大哭起来,我忽视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着哭,我仍然无动于衷。
过了一会儿,她不哭了,擦了擦泪,自己提好了裤子。
看着垂头丧气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过来,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的裤子提的真整齐,看起来好漂亮。
”听到我的夸奖,小家伙得意起来“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上实例证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恰当的狠心,可以帮助孩子飞得更高,发展的更好!(山东淄博周村实验幼儿园王金凤)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又是一年开学之际,我在幼儿园新生班级门口又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经过一番劝说,老师和这位妈妈顺利完成交接。(在劝说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个小男孩教豪豪。)豪豪情绪稳定,老师带着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但是几分钟后,豪豪突然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往门口跑。原来,豪豪看见了一直在门口张望的妈妈。看到这个情景,豪豪妈妈哭了起来,伸手想抱孩子回家。
这样的情景多不胜数,家长的这样举动、焦虑直接影响着孩子,使孩子的焦虑分离期延长,不利于孩子适应集体生活,更限制了孩子的环境适应力,因此,开学前的家长工作是新生入园前的重中之重。
首先,开学前成立亲子园,让家长和幼儿一同来园活动、游戏;其次,指导家长适时短暂离开幼儿,为长久分离做好准备;再次,与家长分析孩子的依赖指数,让家长送下幼儿后就离开;最后,开到家长,孩子放在幼儿园后,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你想做、喜欢做的事情,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环境适应力,又完成了你自己的心愿。
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家长也到了放手的时候,只要我们工作到位,就一定会让家长感受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该放手的就放手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该放手的就放手”,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磊磊从家里带来一本新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晨晨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磊磊连忙把书藏起,不给晨晨看。
晨晨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磊磊不给我看书!”看到这种情景,也许有的父母会赶紧去哄晨晨,把磊磊的书拿给晨晨,或者给晨晨重新找一本书。
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显然,晨晨不会再哭了,而且很高兴。
但晨晨会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自己不高兴、哭闹是有道理的,这种情绪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排除对她的注意,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也许她会哭一会儿,这个没必要担心,适当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利的。
相信她不会哭的时间很长,没人理会自然会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她会静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书?知道生硬的抢夺不起作用,相信态度会有所转变,友好地跟伙伴交谈——“磊磊,我和你一起看书,好吗?”、“磊磊,我给你用我的彩笔,你给我看看你的书,好吗?”、“磊磊,我的好朋友,刚才抢你的书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看书,好吗?……佳艺不会再次把书藏起,结果是两个小伙伴一起高兴地看书。
相信晨晨以后再也不会粗暴地抢书……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处理,一些所谓的“帮助”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造成孩子的胆小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的形成。
所以要求我们对孩子适当放手,遇到问题时,首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比我们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不知道本文“该放手的就放手”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该放手时就放手
大班的孩子一般都很调皮,特别是男孩,他们已经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但在课堂或户外活动时会让很多老师费心。
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压住孩子们的任性,殊不知勇敢地放手也是对孩子一种好的管理方法。
最近,班里的个别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时间不是很长,一直总想找找方法来训练他们的注意力,但都没有得解。
主题活动时,某些孩子一直在说悄悄话,注意力根本没在这,于是,我就跟他们说:“当老师在讲话或者让你们停下的时候要立即停下,知道吗?只要你们在上课的时候集中精力听讲,老师会给你们自由活动的时间的。
在上完课后,我答应给你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到时候你们可以尽情的玩儿,玩什么都行,但是只要老师一喊停,必须全部都坐好!可以吗?”在区域游戏活动时间里,我担心孩子们会出问题,就一直在旁边盯着,他们有的在画画,有的在折纸,有的拿出识字书认字,两两一组,三五一群,倒显的比平常安静多了。
只是在另一边四、五个男孩在玩铠甲勇士的游戏,互相假装打闹,边玩边往我这边看,见我没有制止他们,都玩的挺欢的。
我就跟他们说:“玩勇士的游戏可以,但是咱们要注意安全,是在假装打,要是真的打疼了的话,会疼的哭,严重的话还会去医院,就没法再在一起玩了,对吗?”那几个男孩纷纷点点头,很赞同我的观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候我们越管越不听,或者是我们在的时候听话、表现好些,我们稍微一离开,接着就恢复原样了,根本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如果尝试一下放手式的管理,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采用这种方法之前,应具体明确的提出要求,应该注意什么?如果不注意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让孩子有清楚地认识。
让孩子知道老师可以给你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我们也会变得更加的快乐、幸福。
该放手时需放手
新的学期开始了,每年入园,总有些孩子哭闹着不让家长走,看到孩子哭得可怜,不少家长心软了,不停地对孩子说话,总想把孩子说得高兴了再离开,可家长越这样做,孩子越不让妈妈或奶奶走,有的妈妈甚至说着也掉起了眼泪,我还见过一对祖孙抱头痛哭,这场面老师既理解又想提些建议。实际上家长大可不必如此,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给教师,如果孩子小不愿留下,应鼓劢孩子勇敢,或跟着老师交待好,趁孩子不注意时赶紧离开,不可因孩子哭闹就心软下来,家长越不走,孩子越不能安静。做什么都有第一次,可以说,孩子进行集体生活,离开父母是第一步,也是培养独立性的第一步。需做到这点,父母首先要“坚强”的放下孩子,家长要做的是,在送孩子入园前向孩子讲幼儿园里的情况,老师啦,小朋友啦,玩具啦,游戏啦,让孩子提前对园里的情况有所了解,产生好奇,主动愿意上幼儿园。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难免对孩子疼爱多些。初次让孩子离开家长过集体生活,怕孩子不适应,总是牵肠挂肚的放心不下,以致忧虑重重。这是人之常情,但作为父母,关键时候要有“忍痛割爱”的魄力。是鱼儿,总要搏击大海,是雄鹰,总要翱翔天空。家长们,不要时时看着自己的双手准备为孩子提供蔽护,要记住,该放手时需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