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愿意和同伴一起玩
发布时间:2020-06-12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 幼儿园玩沙教案 游戏幼儿园怎么玩 今天的区域活动天天来到了表演区。还没有进入区域,天天问:“表演区可以做什么?”思恒说:“可以唱歌!”天天说:“我会的!”天天在柜子旁边转了一圈,拿起青蛙的头套戴在头上,拿出青蛙的手套套上,找到了青蛙的脚套,对思恒说:“你帮我穿一下!”思恒说:“好的!”天天坐在椅子上,思恒蹲下给他穿脚套。穿好后,天天拿来两个沙锤,递给思恒一个,开始笑着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唱第一句的时候,面朝前面;唱第二句时,天天看了看旁边的思恒,思恒没有看他,天天说:“我们一起唱!”思恒说:“我要唱大拇指是爸爸。”天天看着思恒说:“好的,我们一起唱!”两个孩子一起唱“手指歌”,天天时不时地把头转到思恒一边,边笑眯眯边唱。我的分析:天天是一个很活跃的孩子,一直以来很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表演区中,天天可以自如地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天天能为自己打扮一番,并对服装的整体感还是比较强的,虽然没有穿衣服(据说是他不会),但还是能把头饰、手套和脚套的一整套装扮都配对,说明天天对青蛙的外形特征有整体的了解。在表演的过程中,天天时不时地将头转到思恒那边,并笑着唱歌,也许是在模仿,但也说明天天的舞台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我的思考:天天在为自己装扮的时候,先将手套戴好了,这就遇到了穿鞋套的困难,这个时候求助同伴确实是一种方法,如果他能改变打扮的顺序,可能就能独立完成这个任务了。天天愿意和同伴一起玩,希望同伴能和他进行互动,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对天天的协商必须点赞。其他孩子能从天天那里学习到什么呢?
我的尝试:
1.和天天交流:如果要自己把这些打扮穿好,你可以怎么做?提示他穿戴的先后顺序。
2.让天天在全班孩子面前进行表演,表扬天天唱歌时的表情、和同伴的互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和同伴一起玩,让你更加自信
区域活动开始了,你来到了建构区前面,站在玩具柜边,随着音乐摆动着自己的身体,很有节奏感。你的眼睛一直盯着建构区里的小朋友,可能你也很感兴趣,但你一直没有进去。
十来分钟后,方**看见了,说:“你要不要来这里玩?”你点点头。方**说:“那你进来呀!我们一起玩!”你赶紧脱了鞋,把鞋放整齐了,进入到建构区。你看着方**在玩的车子,说:“你这个越野车是不是王**的啊?”方**点了点头,把车子开走了。你看了看走到桶装的积木边,从里面拿出几块圆柱体的积木,走到方**边说:“装这个,好不好?”方**说:“好的!”你把圆柱体的积木递给方梓旭,一边说:“等下你玩好了,还给我哦!”方梓旭说:“知道了!”你开心地跟在方**后面,看着车子开来开去。
圆柱形的积木掉下来了,你拎来一桶积木,和方**一起把圆柱形的积木换成了正方体,放了几个之后,你趴在地上,一会儿手摸摸车轮,一会儿把车门开开关关。看着方**继续装积木、卸积木,你离开了车子,将地上的积木进行整理。
在这里,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这是建构区中的一个小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成长的你。一直以来你的语言能力制约了你的社会交往。但在今天,你开始会采用不一样的策略和同伴进行交往:首先是吸引同伴的注意力,你在建构区前整整跳了十来分钟的舞,这个举动引起了方梓旭小朋友的注意,于是你收到了他的邀请;接着你开始寻找话题,当你发现方**玩的越野车是你所知道的,你开始和他攀谈,于是就顺利地和方梓旭搭上了关系;然后你能敏感地发现同伴的需求,为他提供了各种积木,进行了互动,最后你能克制自己,让同伴喜欢你,从你摸摸车轮,玩玩车门,看得出来你也肯定很喜欢这辆越野车,但是当你发现方**没有舍弃车子的念头时,你并没有强制性地去玩车子,而是将车子上掉下来的积木进行整理,这个可是在同伴心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相信下次方**还是会邀请你一起玩的!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在观察中,老师觉得你还是处于比较被动地接受阶段,可能你还是不太自信,老师将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平台,也希望家长能多带你和同伴一起玩,让你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你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能使用疑问句和祈使句,且句子也比较长了,那么你能否和我们讲一讲你为什么没有直接进入到建构区?为什么没有玩你想要玩的越野车?你若能清楚地表述这些,相信有更多的小朋友能了解你,喜欢你!
和孩子一起聊天
在一日生活的某些环节,如活动前,起床后。孩子们很容易兴奋,常常会大喊大叫。这样既不利于保护嗓子,又制造出许多噪音。使整个教室变得很噪杂;于是我尝试着教孩子聊天:出一个或几个有趣的话题。让他们三三两两地聊天,这样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又增加了幼儿间的沟通,吵闹的现象明显减轻了。
我班晨间聊天的话题有“昨晚的动画片”,“我家的客人”,“大街上的东西”等。幼儿很高兴地跟同伴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
开饭前,我会请幼儿聊一聊:“今天可能吃什么?你在什么地方吃过这些菜?……你最喜欢吃些什么菜?它的味道如何?是用什么材料弄的……”
每星期一入园也是最好的聊天时间,基本上我都会让他们说说双体日干了些什么?有什么新鲜事讲述给大家听,这样的话题孩子们最喜欢了,他们不会去当成一个任务,而是自由谈话的空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以后的课堂上发言也就放开自己,大胆讲述了。
我和你们一起玩
今天在区角活动时.三个孩子在玩“小医院”的游戏。巧巧扮演医生,凯博扮演护士,涵涵扮演病人,大家分工合作,玩得很愉快。但是,过了一会儿,涵涵觉得扮演病人经常耍躺在床上“打吊针”,不好玩,于是,她提出要做护士,巧巧和凯博也不愿意当“病人”。没“病人”来看病,“医生”“护士”只能闲着,游戏就无法继续下去。这时,我走进“小医院”,对他们说:“我也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孩子们个个欢呼起来:“朱老师,你真好。…朱老师,你要做医生还是护士呀?
我和孩子商量如何分配角色,当大家都不愿当病人时怎么办。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每人都当一次“病人”,这样既公平。又能体验多种角色。轮到我当“病人”了.我先到“涵涵护士”那里挂号。然后到“凯博医生”那里看病。“巧巧医生”还真是有点“专业水平”,摸了摸我的头,看了看我的喉咙.然后用听诊器听了听我的心肺部位,说我既感冒又发烧,得打两支针。于是由“涵涵护士”和“凯博护士”各帮我打了一针。我假装怕打针,“涵涵护士”不停地安慰我:“不要怕,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会好的。”巧巧还像大人似的说:“你看我的针头很小,打针的时候就像蚊子咬你一下,很快就不痛了。”等打完针以后,小医生和小护士还表扬我:“你真棒!”
游戏结束后,三个孩子还不停地对我说:“下次我们再到小医院来玩吧。”孩子年龄小,当游戏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以至于游戏无法继续。这时教师就要及时介入.有时还得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游戏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而且能引导孩子通过制订规则解决矛盾。
老师和我一起玩
回忆去年刚入园的这些小家伙们。一个个哭着,闹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现在每天都很高兴的来幼儿园,突然发现每次带班时,孩子们总喜欢和我聊天、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老师,我上个礼拜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了。”“老师我家里有玩的遥控汽车”今天,在玩自主性游戏的时候。小米跑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和我一起玩,好么?我很高兴的答应了他的邀请。娃娃家的齐齐,看到了也跑来,老师:“你也陪我玩好么?”抢着牵我的手,于是我牵着他们的手问:“老师只有一个耶,?”小米说:“那我们一起玩好不。”我摸了摸他们的头,“你们先去玩,等会老师来你们那做客好么?”他们高兴的点点头。由此,我感受了孩子们多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但作为新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中,难免会忽视某个细节,因此,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小班的宝贝们是多么天真可爱。有时候只是老师轻轻的抱抱,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小脸,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喜欢自己的感情。所以想到自己今后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心理、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从心里爱老师、爱幼儿园。让他们更快乐成长。
老师,我不想天天听你们说对不起和不好意思
“老师,我不想听你们天天说对不起和不好意思”这是今天早晨一位妈妈对我所说的话,您看到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您是家长,您会这样告诉孩子的老师吗?如果您是老师,您又会怎么来解答这样的家长呢?作为老师,我和这位家长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谈话。妈妈的目的很明确,我给孩子报蒙氏班,就是因为蒙班孩子少,老师能够照顾得过来。现在孩子入园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孩子回家就哭,不爱去幼儿园,孩子说老师从来没有抱过她,从来没有喂过她饭,在孩子水杯找不到时,她叫老师也没有老师理她,在她想大小便的时候,老师们都忙于照顾其他哭闹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她所打的报告……孩子所表述的种种情况,让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因为我的孩子老实,不哭,不需要哄,你就不管我的孩子了?妈妈认为:我的孩子生理上没有问题,以前很少小大裤子里,更不要说大在裤子里了,而且我也去咨询了医生,医生说孩子可能是因为胆小,吓的。因为医生的解释,家长对老师和孩子更不放心了,于是就和班里的几位老师进行了谈话,而就在当天,孩子回家后妈妈问什么孩子都告诉她不要再问了,说老师在高楼上都能够听到,很简单,家长直接认为老师在园里吓唬了孩子。事实呢?……我想如果是聪明的老师一定知道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孩子家长才会满意。你会去因为家长找你谈话而去吓孩子吗?因为我是孩子的老师,我就要尽全力来做家长的工作,家长的要求很简单,我能够看到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就行了,如果我看不到孩子好的发展我还不如自己带,如果是有个性的老老师多半会说,那你就自己带,而我没有,我选择的是赞同家长,我觉得应该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情,如果是我,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每个月交费用给他们,每天我还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去管我的孩子,我也会觉得送孩子去幼儿园不值得。但是,现在我的身份仅仅是老师,我也想家长朋友能够体谅我们一下,现在孩子都处在入园焦虑期,他们的反应状况所表达的形式不一样,有些孩子是在园时大声哭闹,有些孩子因为性格原因,在园憋住不哭而回家发泄,有些孩子是尿裤子,有的是尿床,还有的会在半夜哭起来,亲爱的家长朋友,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还有您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孩子的心去和他交流、沟通。体谅孩子现阶段的心情,预料到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涉及到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话题,如果您觉得与孩子平常的表现不一致的情况下,最好能够与老师们求证一下,看是否真实,如果您这样做一定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对这个孩子我更用精力了。在户外玩滑梯时,我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逗得她很开心,在室内,做鬼脸哄她,吃饭时喂她,没事时抱她在教室里转一转,说实话,我很累,因为心里总有着那种为了迎合家长才去爱孩子的感觉,不是十分舒服,但是我却看到了孩子从来没有张大的嘴巴,是个Bigsmile,而且晚离园时,我还听到了孩子很放松的笑声音,很响亮,中间透着一种自由和舒服,孩子的今天应该很开心。我想孩子和妈妈今天一定能够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和孩子在一起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天真
和孩子接触久了,自己也似乎回到了童年,看着一张张天真无暇的脸,只觉得每一天我都很快乐。停止哭泣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一种成熟的表情,那是他们在慢慢改变,慢慢成长,原本陌生且哭花的小脸如今已满载着笑容,似绽放的鲜花般迷人。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幼儿则是未来的花朵,在园丁的灌溉下,花朵一天天地在成长,正如现在的我们。记忆是一种好东西,它就是一部记录过去的时光机,将我们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统统收藏了起来。孩子们都在一天天的变化,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过去的他们和现在的他们,这种变化让我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十一放假前,我总感觉我们班的幼儿似乎还没有适应新的生活,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小朋友,都不是很在意,反而让我觉得他们的警惕性怎么那么好,每个人都好像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现在的他们和以前完全变了一个样,每天他们都会和小朋友分享着玩玩具,会端着小椅子坐在一起聊天,吃饭时会帮老师分调羹,起床时会叫着小朋友的名字让他们起床……种种事情都让我感到很开心,孩子们的变化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安慰。前两个星期,突然有一个孩子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爱你!”刹那间,我既惊讶又高兴,我对他说:“老师也爱你。”旁边的小朋友也都跑过来抱着我说:老师,我爱你!虽然孩子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或许在他们的脑海里,老师对我好这就是爱,这也就是他们对爱的理解,但是能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让老师知道,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改变。这段时间常有幼儿跑过来拉住老师的手和老师说话、聊天,还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从背后抱住你,渐渐地我们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了,成了好朋友。
孩子们的思想是很单纯很天真的,教师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编制美好的蓝图,在这过程中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我们真的都很开心!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张珂馨是一个很活泼的小姑娘,可是最近我发现小朋友都不喜欢和她玩,尤其是户外活动时候,她想要和别人在一起玩,别人看到她后,要么离开,要么拒绝她加入,结果,每次张珂馨只能低下头,手中不知摆弄着什么就离开了。我很奇怪,这么一个外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人和她一起玩呢?于是,我就利用过渡环节,观察她的表现,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张珂馨和别人说话时,总是随意打乱别人的谈话,而且一起游戏时,只要她不高兴,就会大喊大叫,并伴随着攻击性行为。
今天又到户外活动时间,张珂馨在自由活动,她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蜗牛,想和小朋友分享,她看到秦怡晗后就使劲地用手拉拔她,结果把正坐在小椅子上休息的秦怡晗差点弄下来。秦怡晗本来很想和她一起看的,可是这么一来,已经没有兴趣,转身走了。这是,于一鸣也凑过来要看,可是张珂馨却不屑地把他推到一边。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不能再做旁观者了。于是,我凑过去说:“张珂馨,你找到的小蜗牛可真大啊,能让我看看吗?”他看着我,微笑着表示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人她一起分享了。我问:“你的小蜗牛真可爱,怎么没有其他小朋友和你一起看啊?”她没有抬头看我,低头说:“我叫了,可是他们都不理我!”看他的表情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怎么会呢?要是我,你不叫你我都要来看,他们为什么不看啊?”我假装不经意地说,“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他们不高兴啊?”张珂馨说:“祝老师,我叫秦怡晗了,可是她不愿意,因为我不小心把她推到了地上,于一鸣太小了,我不愿意让他看。她说着,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我点了点头,同意她说的事实,看着她有意要和我交流的意思,我又赶紧趴在她耳边悄悄地说:“你看你其实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因为你和别人交往的方法不正确,所以才让大家不喜欢你,那老师送你一个小咒语,你每次想和谁玩时,只要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你的。”张珂馨听完我的话一歪头看着我说:“祝老师,真的吗?”我笑着说:“不信你试试看。”
就这样,几天很平静的过去了,再也没有听到有人告张珂馨的状,而且,我发现,她的朋友多了。
除此之外,我也分析了张珂馨的家庭环境。她是一个很外向的孩子,有一个弟弟,父母对于弟弟的爱要多于她的,我也听到她的父亲说过,只要张珂馨表现不好、不听话,不打她记不住,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她有了一定的攻击性行为,变得很霸道,容不得别人的一点点不对。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首先找到张珂馨的父母进行沟通,告诉他们打孩子的弊端是什么,应该让张珂馨在家中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疼爱是不少于弟弟的。和家长达成共识后,在幼儿园,我也从各个方面去影响她、引导她,告诉他应该怎样和别人相处、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处理等。
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心都是很积极向上的,关键要看成人如何去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举起你的双手,共同托起明天
我们小二班的班级QQ群开通啦!在家长会上有家长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这样的家长会形式很好,有交流的机会,大家分享了教育经验,也了解到了孩子在园的情况,但是家长会只有一次,如果成立QQ群,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在平时就有很多沟通的机会。争对这样的请求,高老师第二天立马就创建了家长群,每一天都有家长陆续加入,到现在,我们的家长数已过半了!
这十天来,我上网时总能感染到家长群里活跃的氛围,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在群里都是有说有笑的,有时看到我们老师在,都会主动上来询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如何,有没有认真吃饭,是否很调皮等等问题。在小班阶段,家长特别关系孩子在幼儿园里有没有吃好睡好
,平时都是爷爷奶奶来接,没有机会向老师询问孩子日常的生活情况,所以群里的讨论一直都是很热烈的。
有些家长很热心,在网上搜到好的教育网站就会放到群里让大家去看,大家一起分享教育经验。有点时候也有些搞笑,有的爸爸讲话很幽默,我们在群里聊天时都非常的开心。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小,可能在某次聊天时会谈到工作地方,结果就会有其他家长参与聊天,说自己就在你的隔壁工作,或者是一个地方工作的,居然这么巧孩子都在一个班,这使家长之间也拉近的距离。
我们的群名是: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家园联系,大家一起努力教育好孩子,让他们在幼儿园更好的成长。常常有家长问我们老师,孩子在家里这方面做的不好时该怎么教育,或者是怎么克服,我和高老师每次都从孩子的实际发展出发,帮助家长寻找原因以及解决对策。一些在其他地方工作的家长,平时照顾不到孩子,爷爷奶奶太惯着了有些调皮,所以在聊天时会很关心孩子的发展状况,辛苦老师多照顾多教育。而我们的态度始终很诚恳,做到让家长放心。
有了这么一个群,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也让家长与家长之间有了沟通的机会,我们会把群越办越好,大家一起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