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宝宝该如何与同伴融洽相处?

发布时间:2020-01-15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宝宝该如何与同伴融洽相处?”,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人相处的能力,成为生存的一项重要本领,它也是决定人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年轻人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往往因与人相处不来而感到孤独,或因工作关系过于紧张而束缚自身才智的发挥,有些人甚至选择了死亡。

研究发现,幼儿阶段孩子就已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异。

A受欢迎儿童:性格开朗,有一定的交往技能,会玩,“点子”多,会解决纠纷;

B攻击型儿童:性格暴躁,爱打人、骂人,破坏别人的活动;

C忽略型儿童:胆小、怯懦,不能加小朋友的活动,也不去攻击别人,但小朋友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存在。

后两种交往类型的孩子就是不善于交往、交往手段不恰当的孩子。

了解孩子的交往类型

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你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再向老师询问一下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的情况,或与孩子交谈,看看孩子大体属于哪一种交往类型,在交往中有什么障碍。

“对症下药”

如果你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老师也喜欢,可小朋友们却不太愿意跟他玩,那么,他与其他小朋友们交往起来可能有些傲气、霸道。你该教育他:尊重他人,团结同学。

如果你的孩子爱打人,属于攻击型的,你该怎么办?攻击型的孩子有时是以攻击的形式引起老师、同伴对自己的重视。因为他生性地动,但由于某种原因 又得不到父母、老师的关注,因而只好动“武了”。家长应给他多一些关注、温暖,表扬他的长处,鼓励他扬长避短,教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指出不正确的交往方 式,并采取相应惩罚措施。

如果孩子常常被别人忽略怎么办?给孩子创造机会,表现自己,恢复自信!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教孩子与同伴相处


育儿观念:教孩子与同伴相处

同伴交往是指孩子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由于大家年龄相近、兴趣爱好基本一致、支配权平等,孩子容易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体验积极而愉悦的心理感受。对孩子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同伴交往对孩子成长所具有的意义:

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每个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为孩子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间的交流,互相指导以及协商和讨论的机会也有助于扩展和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他们思维能力、操作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同伴交往能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心情轻松、活泼、愉快。因为在交往中有那么多创造快乐的因素,如孩子的建议被同伴采纳,共同搭建积木成功,一起发现了新东西等,所有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满足。

形成健康人格。同伴交往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等各种品格,有助于孩子对自己形成明确的认识并建立合理、积极的自我期望。实践证明,建立积极的同伴交往是改善孩子不良心理状态和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

获得交往技能。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可以学会怎样获得同伴的认同,如何尊重同伴并得到同伴的尊重,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等等。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习得的交往能力、获得的社会地位等都为其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基础。

家长应该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


家长应该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

1.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2.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6.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7.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宝宝怕黑,该如何解决?


两岁的小孩儿不是唯物主义者,所以他们不会明白,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并不会在黑暗中滋生出来。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象出一些怪物,或者又大又凶的狗藏在黑暗的地方了。即使你开灯让她看了没有东西,她仍然认为有可怕的东西藏在黑暗的角落里,就是她白天最喜欢的动物玩具,在夜里也可能变成了怪物。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

孩子的恐惧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法分辨现实与梦幻的困惑。就像他相信圣诞老人会在圣诞前夜悄悄送给他礼物一样,他也同样相信会有怪物藏在他的床底下。而且,3到4岁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将有一个飞跃性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危险更敏感。到了5、6岁的时候,他才会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到那时,他对黑暗的恐惧也将逐渐消失了。

另外,与日俱增的自立感同样使他们对外界更敏感。当小孩子从父母身边走开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世界竟然这么大,自己却如此的渺小和脆弱。慢慢地,他们的态度就会有180度的大转弯儿,从原来的我是大孩子了到现在的别离开我,我害怕。

这些办法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克服怕黑的心理:

1、交流。鼓励你的孩子说出他害怕什么。有的父母会认为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东西,会使他们更加害怕,因而索性避而不谈。其实,让孩子发觉他所害怕的东西是什么,并且一五一十地告诉你,这是克服怕黑心理的第一步。

2、认同他的恐惧。好好与你的孩子谈一谈。和孩子们谈论他所害怕的东西的时候,父母该如何说,说什么这都是很棘手的事情。通常父母会试图对孩子的恐惧开个玩笑,或者表现出把这不当一回事,因为父母知道这些确实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也许父母会说:怎么那么容易就被吓着了?!没什么可怕的。房间里根本没有怪物。

3、给予支持和鼓励。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能够自立的时候,你肯定会感到很高兴。同样,当你的孩子觉察到自己能够自立的时候,他也会兴奋不已。但是,当他有害怕的感觉的时候,他还是非常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的,这对他很重要。

4、允许他对恐惧的“痴迷”。令人吃惊的是,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源于自身的动力去克服他的恐惧。他们也许会不断谈论他们害怕的事物,也许一遍又一遍地问一些问题,也许让父母重复讲同一个恐怖故事,还可能把他们害怕的事物融入他们的游戏当中。通常这种痴迷是孩子们本能地自我抵御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一个方式。

孩子们可能关注一件可怕的事情几个星期,有时会几个月。如果几个月后,你孩子的恐惧心态没有任何改善,或者更加严重了,那么你就要寻求专业人事的帮助了,可以让他们直接与你的孩子接触,或者只是与你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便你去帮助你的孩子。

5、帮助他学到解决问题的技能。克服恐惧心理固然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你孩子的这种经历,能够使他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这将使他终身受益。

你可以教他探究他的恐惧,学会面对他的恐惧,并且最终找到一个能够使他感到安全的解决办法。探究的意思是,他会询问其他人,或者自己在房间四处查看一下,看看是否有一些可怕的东西。面对是指他能够自然地从黑处到亮处,从亮处到黑处,没有任何心理阴影,比如,你可以和他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自己用毯子先把头蒙起来,然后再露出来。

寻求解决办法是说找到一个使他认为安全的做法,比如,在房间里安一个灯光比较暗的夜灯或者小台灯,也可以让他抱着心爱的小熊使他有一种安全感。无论怎样,最重要的是让你的孩子也想办法,献计献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害怕使他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但是想办法解决它,就能够使他重新又得到他失去的那些力量和能力。

为宝宝按摩,妈妈该如何准备?


帮婴儿按摩可促进情感沟通

婴儿按摩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按摩活动了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长得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按摩还能帮助宝宝睡眠,减少烦躁情绪。

婴儿按摩好处多

体重增加

通过皮肤上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经活动,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及胰岛素,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按摩可以让宝宝的体重增加。

解除烦躁

按摩可以降低某些压力激素(ACTH),并且增加抵抗力。当宝宝哭闹时,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时免疫力会下降。通过按摩可以让宝宝的压力激素(ACTH)降低,免疫力恢复,放松情绪。

安抚情绪

按摩可以促进宝宝的EQ发展,所以妈咪可借抚触来稳定宝宝情绪。纽约一家医院实行每天拥抱及抚触婴儿的规定后,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从30%降至10%。如果宝宝出生3个月中都没有被拥抱或抚摸,情绪发展会显得容易暴躁。

减轻疼痛

按摩可以让疼痛减轻,这从宝宝的反应就可观察出。一个哭闹不休、身体不舒服的宝宝,借着按摩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例如胸部按摩可以使呼吸顺畅,腹部按摩可以消除胀气。

安然入睡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按摩的婴儿大部分能安然入睡,而且也比较少哭闹,不安情形大幅降低。

增进亲子感情

按摩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妈咪的爱心与耐心,在充满爱的呵护下,宝宝会觉得被重视,也能增加孩子以后的自信心。由于妈妈按摩时一定会注视着婴儿,宝宝会感受到妈咪眼光中的母爱,也可借此观察宝宝视觉移动的反应是否正常。

为宝宝按摩,妈妈该如何准备?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捏的时候要轻,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血管。捏一下,手指要滑动一下,然后再捏一下。

按摩时应把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你觉得在地板上进行按摩不舒服,那么把宝宝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他滚下来。特别是当宝宝长到11-14周,自己会翻身时,妈妈更要当心。按摩之前应准备好一切用品,还要预先避免突发噪音,以保持宁静的氛围。

准备活动做好后,再为自己选择一个舒适的、能长时间保持的体位。跪姿,特别是跪坐在脚跟上,可能会损害膝盖韧带。如果开始是这个姿势,最好在帮宝宝翻身按摩背部时变换一下姿势。为使你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记住按摩时身体弯曲要从臀部弯起,保持背部挺直。腰部弯曲、身体前倾很容易使人疲劳,还可能对背部造成损伤,特别是在腰弯向一侧,做捡毛巾等动作时。身体弯曲的同时扭腰很容易伤害背部。保持良好的姿势,对宝宝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时,把手的位置放好后,脊柱前倾,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这对宝宝和按摩者都有好处,因为采用这种姿势按摩,可以缓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紧张。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为成人按摩,手法要有力,从四肢向心脏方向按摩。而在宝宝的按摩中,要轻柔地沿着身体向下,从心脏向四肢的方向按摩。

按摩时注意事项

1、刚出生的宝宝由于脐带还没脱落,所以尽量不要做腹部按摩。

2、按摩时,要先准备婴儿油或婴儿乳液,以减少按摩时的摩擦力,如果宝宝皮肤比较干燥,选择具有保湿作用乳液比较好。方法是,在按摩前,先将婴儿油或乳液放在手心,双手搓热后再进行按摩。

3、按摩时可以先从脸部开始,让宝宝看清楚妈妈,再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此宝宝会比较有安全感。

4、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能太轻像是搔痒,也不能太重,宝宝会痛。

5、按摩最佳的时机在两餐之间,千万不能一吃饱就进行,免得宝宝呕吐。

6、宝宝的按摩用油

宝宝的按摩只能用基础油。除非有特殊情况得到允许才可以用精油。宝宝会坐了,可以轻松活动时,可采用20毫升的基础按摩油加入1滴柔和的精油按摩。在宝宝沐浴时添加精油一定要小心。宝宝坐起来会溅出水花,把水弄到嘴里。所以,用稀释过的草本精油,如甘菊油等给宝宝沐浴比较合适。

宝宝一周岁后,身体按摩可以采用30毫升基础油加3滴精油。在宝宝三四岁之前,不要把油擦到他脸上。

在给宝宝使用精油时,要遵循一条原则:过犹不及。

宝宝爱粘妈妈该如何办?


我的孩子19个月大,已经会50个左右的词汇和一些简单的词句表达。孩子和我的感情也很好,正因为如此,每天上班去,他都要跟着,只好一路带他出去,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我再悄悄溜走,也听不到他哭。可是,每回我回家后,孩子一刻也不愿放松拉我的手,边走边不停地叫妈妈,我就想是否这样的告别方式让他觉得有种不安全感,害怕妈妈随时都会消失?这两天,我改变了方式,每次都主动对他说明妈妈要上班去了,让他跟妈妈说再见,这样他便会哭,拚命拉我的手不让走,我很矛盾,因为等孩子两岁左右,我要送他入托,想想到时也会碰到这个问题,不如现在就训练起来,请问这样做对吗?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专家回答

如何处理宝宝爱粘妈妈?

首先宝宝在这个年龄出现爱粘大人的情况是正常的、也比较常见。在1-2岁这个阶段,宝宝对亲近的人的依恋比较强烈。由于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并探索周围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看作一个“安全基地”,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这个阶段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看护人时感到不安,对陌生人采取谨慎与回避的态度,与亲人分离时常表现反抗、紧张、恐惧。

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改善。等到宝宝两岁以后,逐渐能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相信父母会回到他身边。

就像您所说的那样,如果突然偷偷离开宝宝,会给他带来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他会害怕妈妈突然离开他,因而对您的依恋就更强了。每天上班前,告诉宝宝“妈妈上班去了,等到几点钟,妈妈就回来了,宝宝乖乖在家,等妈妈回来陪宝宝玩。”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宝宝妈妈必须去上班,过一段时间妈妈肯定会回来。另外,应该有人来照看并陪宝宝玩,让他感觉妈妈不在的时候也一样安全、快乐。

宝宝犯错误该如何批评?


当宝宝能走会跑后,一天之内被妈妈批评个三五次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因为这时的宝宝不是摔坏了杯子,就是拿着拖把到处乱拖,要不就干脆钻到桌子底下尝试着把小指头塞进电源插座里,总之,只要妈妈一分钟没注意到,宝宝就肯定会“犯错误”。

但是专家却建议,不管宝宝犯多少错误,每天批评他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批评孩子有学问一天最多两次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林说,在育儿方面,家长的态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美国等国家,对孩子都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管得很松,这样有其好的一面,即利于孩子养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而中国家长大多是另一种,即对孩子严格管理,它好的一面是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负面效果是,过多的批评、呵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

其实,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宝宝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恐吓,却忘记了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宝宝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而且,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在成长的岁月里,更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因此,周林建议,家长批评孩子,不妨每天只说个一两次,不要逢事就说,因为有的错误,孩子可能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说也罢。而对于重大的错误,在批评时也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冷处理。即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妨放低声音,或采取沉默,这比高声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会更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第二是要趁热打铁。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如果觉得孩子做的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家园共育《宝宝该如何与同伴融洽相处?》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引导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游戏、学习、日常活动以外,还有一件经常发生的事,那就是告状,凡是告状,就是小朋友之间有了争执,对于一些小小的告壮我们会感到心烦,因为孩子们告的都是些很小很小的我们认为不值得...
    2020-11-06 阅读全文
  • 引导孩子与同伴有好相处,不与同伴搞恶作剧 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有的同伴之间在讲话,有的在一起游戏,还有的都想到我身边来跟我说话。突然我看见昊昊把脚故意往外一伸,豪豪差点就摔了一大跤,豪豪很气愤地来告诉我,我也很生气,并且要求他向昊昊道歉...
    2021-04-07 阅读全文
  • 如何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如何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张莉萍 孩子的小伙伴是孩子的小老师,小伙伴的聪明、勇敢,会启发、激励孩子;孩子的小伙伴也是一面镜子,从小伙伴身上,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孩子的小伙伴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
    2020-11-10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教孩子与同伴相处 育儿观念:教孩子与同伴相处 同伴交往是指孩子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由于大家年龄相近、兴趣爱好基本一致、支配权平等,孩子容易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体验积极而愉悦的...
    2020-10-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何与孩子相处 教育随笔:如何与孩子相处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
    2021-06-16 阅读全文

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游戏、学习、日常活动以外,还有一件经常发生的事,那就是告状,凡是告状,就是小朋友之间有了争执,对于一些小小的告壮我们会感到心烦,因为孩子们告的都是些很小很小的我们认为不值得...

2020-11-06 阅读全文

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有的同伴之间在讲话,有的在一起游戏,还有的都想到我身边来跟我说话。突然我看见昊昊把脚故意往外一伸,豪豪差点就摔了一大跤,豪豪很气愤地来告诉我,我也很生气,并且要求他向昊昊道歉...

2021-04-07 阅读全文

如何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张莉萍 孩子的小伙伴是孩子的小老师,小伙伴的聪明、勇敢,会启发、激励孩子;孩子的小伙伴也是一面镜子,从小伙伴身上,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孩子的小伙伴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

2020-11-10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教孩子与同伴相处 同伴交往是指孩子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由于大家年龄相近、兴趣爱好基本一致、支配权平等,孩子容易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体验积极而愉悦的...

2020-10-1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如何与孩子相处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

2021-06-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