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跑、跳活动--能干的小狗
发布时间:2020-01-03 幼儿园跳的教案 幼儿体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的跳的游戏能干的小狗游戏的锻炼价值:
1、提高手膝着地的动作技能,增强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小狗头饰(人手1个),系有肉骨头卡片的塑料棒(幼儿人数的1/2)。
2、平整、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1、幼儿头戴小狗头饰在场外等待。教师手提系有骨头的塑料棒:“小狗们来吃肉骨头啊!”幼儿扮小狗跑步进入场地,教师先按顺时针方向在前面跑,幼儿跟在教师后面追赶肉骨头。跑完3-5圈后,教师突然提高肉骨头并变换方向,在场地上按逆时针方向跑,幼儿也变换方向跟在教师后面跑,跑完3-5圈后,停止游戏休息。
2、幼儿两两一组,其中一名幼儿手拿系有骨头的塑料棒扮作主人,另一名幼儿扮主人的小狗。教师:“小狗吃骨头!”扮演够主人的幼儿将骨头放在扮演小狗的幼儿的头顶上方,小狗立即双脚用力蹬地跳起,并用双手去扑抢骨头。当扮小狗的幼儿用手抓住骨头后,两人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幼儿在场地上追逐教师手中提着的“肉骨头”时要跟在教师的后面跑。
2、小狗在扑抢头顶上的骨头时,要双脚起跳、双手抓握。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追赶教师时不要跑太快,注意和前后、左右的幼儿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碰撞。
2、小狗如已把骨头抓握在手里,主人就不要再用力拉扯骨头。
YJS21.cOm更多幼儿活动方案小编推荐
走、跑体育活动--能干的运球手
能干的运球手游戏的锻炼价值:
1、提高行走的兴趣和能力,体验参加体育游戏的快乐。
2、掌握用圈带球的技能,感知运动中手、脚、圈和球之间的配合关系,提高手和脚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1、有玩过皮球,知道皮球会滚动的经验。
2、塑料圈若干个、中等大小的皮球(每人1个)、小椅子或塑料球架若干个。
3、在一块空的场地上设置相隔5-8米的起点处放置球和圈,在折返点处准备1把小椅子或1个球架作为折返标志。
游戏玩法:
1、游戏开始,幼儿取1个皮球放在起点处。
2、幼儿一只手握住圈,用圈的边缘拖着球向前方的小椅子或球架行进。
3、将球拖到小椅子或球架时,用圈拖着球绕过,直至返回起点。
4、当用圈把球拖回到起点时,一次活动完成。
游戏规则:
1、当皮球不按指定方向滚时,不可用手碰球来纠正方向,只能用手中的圈来控制球的滚动方向。
2、在行进到折返点的小椅子或球架时,一定要拖着球绕过。
3、分组活动:一个人一个人地拖球,前一个人完成后,第二个人才能出发。
注意事项:
1、在进行此游戏前,可让幼儿随意用圈拖着球玩,熟悉球的滚动特点,摸索用圈控制球的方法。
2、如果在场地上用圈拖球的幼儿比较多,要注意游戏的场面控制,提醒幼儿之间不要碰撞,注意安全。
跑、跳体育活动--玩彩带
玩彩带游戏的锻炼价值:
1、训练走、跑、跳和投动作技能,增强上下肢肌肉的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1、30厘米长的彩带(每人2条)、夹子(每人2个)。
2、录音机、磁带或CD。
3、宽敞、无障碍的室内或户外场地,大小约50平方米。
游戏玩法:
1、彩带舞。幼儿左右手各持1跳彩带分散在场地上随音乐的节奏挥舞彩带,在场地内自由走、跑、跳等动作,充分活动身体。
2、彩蝶飞。幼儿左右手各持1条彩带跟随在教师身后。当听到“小蝴蝶飞起来”的口令时,幼儿持彩带上下挥舞在场地内顺时针或逆时针快跑、慢跑。
3、放烟火。每条彩带一头夹1个夹子。幼儿双手握彩带站立成一个大圆并面向圆心。当听到“放烟火”的口令时,幼儿马上将自己手中的彩带用力投入大圆圈内。当听到“女孩子捡彩带”的口令时,女孩子去圆圈内捡回彩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幼儿等待口令再次游戏。
游戏规则:
1、在场地上自由舞动彩带时,动作不能过大过猛以免影响他人。
2、见彩带只可捡2条,不允许抢夺别人手里的彩带。
注意事项:
1、游戏前一定做好热身运动。
2、场地内和场地周围不能有会对幼儿造成身体伤害的物品。
3、幼儿在跑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引方向,以免发生碰撞事件。
体育平衡活动--能干的小兔
能干的小兔游戏的锻炼价值:
1、发展跳跃、爬行和平衡能力。
2、培养敢于尝试的精神,并培养按要求进行游戏的意识。
游戏准备:
1、呼啦圈10个,平衡板2个,垫子2张,蘑菇卡片若干张,蘑菇房1个,热身操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自制小白兔头饰(人手1个)。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另一端画一条终点线。将幼儿每4人一组,两组同时进行游戏。在对应小组前方场地80厘米处依序放10个左右呼啦圈,摆成S形。在终点线上放蘑菇房。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分发给幼儿蘑菇卡片。音乐开始,教师发出口令:“小白兔采蘑菇回家喽!”两组幼儿手拿蘑菇卡片,同时双脚并拢跳圈前进,到达终点线后将蘑菇卡片放进蘑菇房中。然后两组幼儿分别从自己队伍的外侧快速跑回起点线,等待游戏的再一次开始。
2、幼儿4人一组,两组同时进行游戏。在起点线前方场地上平均1米放一个平衡板,共两个,对应小组摆放两列。在第一列平衡板的前方放五个呼啦圈,在第二列平衡板前方两个垫子,终点线上放个蘑菇房。音乐开始,教师发出口令:“小白兔回家。”其中一组幼儿走过平衡板,双脚并拢跳呼啦圈,把蘑菇卡放回蘑菇房;另一组幼儿走过平衡板,手膝着地在垫子上爬行。完成后幼儿都要从外侧快速跑回起点。
游戏规则:
1、玩法1中幼儿要双脚同时跳跃。
2、玩法2中幼儿要手膝着地独立完成爬行。
注意事项:
1、注意在活动前做好热身运动。
2、手膝着地爬行时,幼儿要使腰腹部力量和膝关节的力量相配合进行。
3、过平衡板时,提醒幼儿速度不要过快,注意身体平衡。
体育锻炼跑、跳、投活动--消防队
消防队游戏的锻炼价值:
1、提高手、脚、眼的协调能力,增强手部力量。
2、提高平衡能力和合作能力。
游戏准备:
1、长方形积木2个,小塑料球若干只,篮子2个,绳子2条,爬笼2个。
2、室外的宽敞场地,场地有一边需要靠墙。
游戏玩法:
1、在距离墙面10-15米处画一条起点线,墙面为施救点,再返回起点为终点。先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游戏。将拱形梯放到整段路程的1/3处,再把一块高20厘米的长方形积木房子拱形梯和墙面的1/2处。把塑料球贴在墙面上,高度以幼儿跳跃时能抓到为准。教师发出口令:“开始!”两组幼儿扮消防员,爬过拱形梯,双脚跳过积木,跑向墙面跳起“救小动物”(抓球),抓到球后从左边转身,跑回起点,把球放到篮子里。比比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消防员救出的小动物最多。
2、在宽敞的场地两边画一条起点线和一条终点线,距离4-5米。先将幼儿每10人一组,分成两大组,每一组再分成两人一组搭档,各5组。两组同时进行游戏。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放两列爬笼,每组从起点到终点拉一条绳子,放在爬笼侧面30厘米处。教师发出口令:“开始!”站在起点的幼儿要一只手臂夹着积木跑到爬笼处,钻出爬笼跑到终点,把积木系在绳子上,跑回起点与站在起点的另一名搭档拉绳子,把积木拉到起点处,解开绳子,把积木放到身后的篮子里(绳子由教师恢复原位)。下一组准备听口令开始,看哪组先全部完成。
游戏规则:
1、幼儿要用手脚着地的方式爬行。
2、幼儿要把积木系在绳子上拉回来。
注意事项:
1、游戏前做好热身活动。
2、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相互之间要避免发生拥挤和碰撞,对违反规则的现象,教师要及时纠正和指导。
3、游戏结束时教师要进行简单的点评,起到鼓励的作用。
跳跃体育活动--小兔跳圈
小兔跳圈游戏的锻炼价值:
1、提高跳跃动作的技能,增强下肢的力量。
2、培养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激发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1、红、黄、蓝、绿塑料圈若干个。
2、录音机、两段不同内容的音乐磁带。
3、平整、无障碍物的空地,大小约40平方米。
游戏玩法:
1、把红、黄、蓝、绿塑料圈按一定顺序一个紧接着一个地摆成一条长龙。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同时在圈之间双脚连续地跳跃。)
3、再将每人塑料圈间隔40-50厘米围成一个大圆形。当音乐第一次响起时,幼儿按顺时针方向双脚并拢由圈外向圈内、圈内向圈外一个一个地连续跳跃,音乐停止,幼儿停止跳跃。当音乐第二次响起时,幼儿按逆时针方向双脚并拢由圈外向圈内、圈内像圈外一个一个地连续跳跃,音乐停止,幼儿停止跳跃。游戏可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
1、听信号按指定方向进行跳跃。
2、必须双脚并拢向前跳跃入圈、出圈、踢圈。
3、跳跃时不能故意慢跳、推前面的人、踢后面的人。
注意事项:
1、游戏前一定要做上下肢的热身运动,场地周围清除易造成身体伤害的物品。
2、在跳跃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与他人的距离不能太接近,以免发生碰撞。
3、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跳跃的兴趣,提高其跳跃活动的锻炼效果。
跳跃体育活动--小马跳障碍
小马跳障碍游戏的锻炼价值:
1、发展弹跳力,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提高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游戏准备:
1、饮料易拉罐或小号矿泉水瓶若干个。
2、宽敞、无障碍物的走廊或户外场地。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上设置起点,将6-8个易拉罐或小号矿泉水瓶组成一组,按间隔50厘米的距离排列成一列。根据幼儿的分组数摆放成若干列。
2、幼儿分组排成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地从起点双脚跳过6-8个易拉罐。当跳完最后1个易拉罐后再跑回起点,排在本组的最后,有秩序地跳跃。
游戏规则:
1、幼儿要在起点排好队,不可超过起跑线,听到口令后才能开始跳。
2、双脚跳过易拉罐时,不能碰到或撞倒易拉罐。
3、跳到终点后,要马上回到起点,排在队伍的最后,等待下次跳跃。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不能推前面的幼儿。
2、在游戏过程中不小心碰倒易拉罐或矿泉水瓶时,要及时把它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