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说课评课的几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0-01-01

说课教案幼儿园。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说课稿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老师们会去准备一份有趣的说课稿,提前准备好说课稿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怎么才能将幼儿园说课稿写得全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儿园说课评课的几大误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WWW.YjS21.Com误区一:缺乏正确的 评课 思想 有些园长认为,评课就是给教师的课挑“骨头”。他们认为,越能挑出“骨头”,越能说明园长有水平。有的园长甚至认为,对那些“不听领导的话”的教师,即使课上得再好,也要找出几个问题来压一压他。 这些同长将“评课”当作自我显示、打压教师的手段,这种评课的动机是错误的。因为评课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教得好,哪些方面教得不好,进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误区二:过分关注现代化 教育 手段的运用 有些园长认为.好的课必须运用现代化教育于段。甚至有的园长认为,使用了电脑课件的课就是好课。 这些园长忘记了,电脑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标。如果电脑使用的效果还不如传统教育手段,那么,这时的电脑使用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我们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一定要有效率意识。在两种教育手段取得同样效果的情况下,以教师投入时间、精力、财物少的为优。 误区三:过分追求教育“创新” 有些园长很看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即有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有没有使用新的教学材料、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组织教学形式等。 他们认为,教育活动中只要有“新的”就是好的:没有“新的”就是不好的。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教师上公开课时,最头痛的就是找不到“新的”,从而挖空心思去寻找“新的”。这里,我想说,“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任何幼儿教育“革新”,如果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或者减轻教师的劳动付出,那么,这种“革新”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幼儿教育改革不要仅仅从表面上看有无“新意”。而要看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有无实际意义.能否减轻教师的身心负担。 误区四:过分强调幼儿快乐 有些园长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评课标准:“只要孩子快乐了,就可以了。”他们认为,教师只要能让孩子感到快乐,那么这节课就是好课。 我不反对快乐教育.但我认为,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快乐,还有更为重要的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仅有快乐,没有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低水平的教育,是教师的失职。所以,我反对把“孩子快乐”当作评课的唯一标准。 误区五:过分在乎课是否超时 一些 幼儿园 的评课标准中有一条:“是否拖堂。”我曾观摩过一次活动,教师用游戏的方式将活动内容串联起来,整个活动显得轻松自然, 50 分钟下来,听课的教师未感觉到时间已过,然而在评课时,一位颇有名望的园长却说:活动不错,就是时间长了点。当时我就纳闷:一个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兴趣而忘却时间,那么时间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 如果下课的时间到了,但幼儿对正在进行的活动仍然很有兴趣,则说明教师组织的活动很成功,那就没有必要太在意时问的长短。 误区六:只关注教师的表现 几年前,日本大阪教育考察团来某市访问听课。听完课后,随团的一个日本教授提出了一个令我们吃惊的问题:中国教师听课时视线集中在组织活动的教师身上——关注着教师的一招一式。而日本教师视线的焦点瞄准在幼儿的活动看幼儿做什么,怎么做。 只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确实是我们听课、评课存在的一个误区。我们许多同长在评课时常说:××教师上课上得好——“教师的表情丰富”“教师的敦态自然…‘教师的语言流畅’…教师的基本功不错”等等。 我认为,我们评课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关注幼儿身心投入程度如何,关注幼儿学得是否愉快……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表现”教师的风采。如果教师的“表现”很好,但不能很好地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这种“表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我们评课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应仅仅关注教师的表现。 误区七: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评课时,许多园长往往用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的多少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她们很关心,一节课下来,幼儿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画得像不像,跳得优美与否,唱得好不好等显性结果,忽略了幼儿是怎么样学会的,忽视幼儿学习过程和课后的感受。 当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幼儿的发展是很重要。但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而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是越来越依赖教师、懒于思考;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还是变得自卑、消极、感情冷漠等等。这些应该成为评价教师上课成败的最重要标准。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那么可以说,无论幼儿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这节课不能算是成功的。 误区八:过分关注教学秩序的安静 在幼儿园观摩教育活动中,经常听到以下对话: 教师:“请你像我这样做。” 幼儿:“我就像你这样做。” 教师:“小手儿 ? ” 幼儿:“背好。” 教师:“小脚儿 ? ” 幼儿:“并好。” 教师:“小眼睛 ? ” 幼儿:“看教师。” 教师:“小嘴巴 ? ” 幼儿:“闭上了。” 对教师上述的做法,许多园长表示赞同。他们认为,教师这样做有利于创造安静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师按计划开展活动。 但我认为,这是教师对幼儿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为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技能服务的,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对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自己选择和探究的机会,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尊重。同时,接受式学习。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最佳方式。幼儿学习和发展应该是通过其自身活动获得的,没有幼儿的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再者,幼儿“一动不动”不符合幼儿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师应该做的不是如何让幼儿“静下来”,而是让幼儿在“动”中获得发展。 误区九:认为好的课应该能“说服”孩子 我在幼儿园听课时,看到如下一节比较有争议的课:为了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伍教师设计了一个主题网络课程“中国比外国好”:“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的名山大川”“从身边事或物夸中国”…… 在“从身边事或物夸中国”活动中,孩子们为“中国货好还是外国货好”争论得不可开交,并且大有“外国货比中国货”好的趋势。因为他们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列出了:“我家的空调是日本松下公司生产的…‘我家的摩托车是日本的本田公司生产的’”“我家的摩托车是日本的丰田公司生产的”……这时伍教师坐不住了,她觉得如果她不出来说几句的话,就会犯错误了。她列举了许多“中国好”的东西以后,仍不能说服孩子们,她就有点急。 最后她急中生智且严肃地对孩子们说:“中国货虽然比外国货差一点。但是我们国家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定会比外国好的。”接着。伍教师对孩子们讲起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由于伍教师过于紧张和严肃,孩子们鸦雀无声地听着,并且好像听懂了似的,不停地点头称是。 许多园长听完课后,都说伍老师教育素质高,富有教育机智。但我不认为伍老师“说服”孩子们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幼儿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这一重大的而深奥的论题。好的课应该是使幼儿能够理解。 如何评课,反映着我们园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主张。为了更好地评课,为了使得评课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我们园长应该努力学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提高评课的质量,进而提高我们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编辑推荐

幼儿园教师评课的误区及评课原则


无论学校领导、教研员还是普通教师,都经常需要听课评课,那么,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评课者该把握哪些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呢?

一、常见评课误区浅析

尽管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在评课中,评课者自身也很容易出现失误甚至错误,除了技术性和科学性的问题外,属于评课方式的问题也有不少,就笔者所见,经常出现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哄”评:你好我好大家好,敷衍了事。这种“皆大欢喜”的评课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评课者准备不足或能力有限(比如听非自己专业的课),由于准备不足,所以就难以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得失,而跨专业听课时,评课者有时对授课教师“讲了什么”都不甚了然,又如何有效评课呢?因此,评课者就不得不勉强应对、多夸少评,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分析还是建议,都不免流于空泛笼统。另一种“哄”评则更等而下之,主要是出于人情面子和各种利益的考虑,“课未完,评已定”,这种“评课”其实基本已经不能视为教研活动了。对于“哄”评,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教师并不喜欢,尽管“面子”无虞,但难有真正的收获。

第二,“套”评:用理论、理念、理想套教学。课堂教学实践当然需要理论层面的引导,但是指望一节课“全面、彻底”地体现理论、理念、理想的要求则未必实际,不用说日常课,就是精心包装的“公开课”也难以实现。有的评课者,对教学工作本身并不熟悉,对所听的课了解有限,于是乎只好在评课中祭出“理”字大帽,“套”上一番了事。有些评课者则是带有比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总以为一节课只有用课改理念和教育理想“武装到牙齿”才算好课,于是乎大套特套,被评教师在不得不赞同其理念、理想的同时,却又是一头雾水,大生“这课该如何教”之疑。

第三,“替”评:用自己的教学设想来评课。不可否认的是,评课者在听课时,在做判断时,心中重要的参照系就是自己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但是,一些评课者喜欢越俎代庖,在评课时教教师如何授课,这就未必妥当了。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一些懂教学,也对所听的课比较了解的评课者身上。评课的目的其实与教学的目的很相似,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怎么做的效果远不如帮助学生自己探索的效果;同理,评课者“代位设计”也并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退一步来看,在实际教学中,评课者的教学设想真的能“替代”授课教师的设计吗?笔者认为恐怕不能,且不说前者未必就比后者高明多少,更重要的是评课者一般都对学情了解有限,其设想也就容易“看上去很美”,实施起来很难。

第四,“苛”评:评课中过重细节,求全责备。清朝道光皇帝有一条“驭下之术”,就是在大臣的奏折里面挑错别字,让大臣们觉得皇帝神目如电、无比圣明,因而战战兢兢。我们有些评课者也有类似的做法,在评课中,不重整体而偏好局部,不观大体而好抠细节(细节当然很重要),找到一点问题就大肆发挥、上纲上线。教学固然要精益求精,但教学又是“遗憾的艺术”,“有问题”是正常的,指出即可,没有必要抓住不放。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说:“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切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可观耳。”他主张在批评中“去其一非,成其百是”(《答王西庄书》),我认为这也正是评课者在评课中应该有的态度。

二、评课的几条原则

关于评课的原则,我觉得很可以借鉴学术批评的要求,因为评课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学术批评,不能随意,也要尽量避免偏颇、疏漏。

第一,转变态度、谦虚谨慎。邓小平同志曾经要求去学校听课的人“要像下连队当兵一样,下去当‘学生’”(《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评课者不应抱着自己“比授课教师更高明”的态度走进课堂,评课者的主要工作是“建设性地批评”,但在批评之前必须先以一个谦虚的态度去倾听、去思考,在进行批评时,也要谦虚谨慎。著名学者齐世荣先生说:“批评者的意见即使正确,也只是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正确,而从总体水平上不见得就一定超过被批评者。”(《漫谈学风问题和学术批评问题》)这是非常正确的。

比起被批评者来说,批评者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著名学者余嘉锡先生所作的《四库提要辨证》纠正了清代学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许多错误,但是余先生却认为,纪昀需要为浩如烟海的典籍作提要,而自己却是只挑自己有兴趣、有心得的内容作批评,所以,“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辨证也易”,余先生断言,如果把他和纪昀身份对换,“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正因为如此,批评者就更应该谦虚谨慎,这并不仅仅是风范、风度的问题,谦虚谨慎也会让评课者少了许多犯错误、出问题的可能。

第二,深度钻研,不说空话。评课者决不能“赤膊上阵”,而是要对教学内容研究深透。比起其他一些教研方式,评课是很“日常化”的,但是,“日常化”不等于“随意化”。有一些评课者存在一种想法,认为自己可以“熟悉内容就评内容,不熟悉内容就评教法”。殊不知,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那里,面貌可以千差万别,而所谓“教法”如果脱离了内容,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对自己所听课内容不作研究,不从授课教师和中小学教学的角度实实在在地分析课的内容,评课就难以切中肯綮,甚至会闹出笑话。

第三,设身处地,“了解之同情”。一节课(即使是刻意准备的课)不是孤立的,它与教师的整体教学延续性,学校、教研组的情况密切相关。一节课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根植于这个班学生的种种状况。而这些往往都是评课者一无所知或不太了解的,而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调控,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恰又与这些情况息息相关。因此,在评课时需要充分了解情况(特别是学情),设身处地地评课。陈寅恪先生研究历史,特别重视“了解之同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充分考虑历史事件产生的各种条件、历史人物行为的环境背景,置身其中,设身处地地作研究,这种思想是我们评课时应当效仿的。顾泠沅教授指出,教育教学研究要“回到粗糙的地面”(《校本教研:从制度建设到聚焦课堂》),评课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的“粗糙地面”非常复杂,存在于教师、学生、环境等许多方面中,而且带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忽略这无法回避的“粗糙地面”,评课就容易失去指向性和客观性,也就容易想当然,容易简单化、机械化、空泛化,难以评到点子上。

第四,反复论难,力求严谨。很多著名学者,在进行学术批评的同时,也希望别人“入室操矛”,再来批评自己,以深化认识、推进研究。我们的一些评课者却自以为自己说的都有理,加上老师们往往因为地位、面子、利益的关系,不予反驳或讨论,也助长了一些人根本不准备接受辩难的态度。这对于评课,对于教学研究工作没有好处。

我觉得,批评者应该随时准备被人批评,因此,评课者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需要在心中反复掂量、仔细论难,力求“止于至当”。同时,随时准备被人挑刺、反驳。一句话,就是把评课当成完全开放而又非常严谨的“口头学术讨论”,而不是一言堂的“专家指导”或随便的“谈谈意见”。在当前的教研工作中,我们特别重视交流与对话,而形成有效对话起码得有这么两个条件:一是大家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也都有开放的倾听态度;二是大家的发言都(尽量)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这样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

评课,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最基础的形式,其鲜活性、及时性、互动性和针对性都是其他教研方式难以替代的。我们有责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让它在教师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教师如何说课


一、什么是“说课”关于“说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说法,帮助大家对说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2、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3、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之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具体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说课”与授课的异同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同一活动的教材。

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幼儿的理解,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品教育,即“使幼儿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次活动的活动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幼儿理解哪些内容,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幼儿。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活动,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三、“说课”的意义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组织几次活动,再请几个人评议,组织活动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组织活动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讲都是很认真的,但是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活动的目的、准备、过程等,至于此活动的目的、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去探索的很少,导致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只流于形式,使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3、说课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理清活动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活动中重点不突出、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活动的效率。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活动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l)说教材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其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3)说目标。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4)说活动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二)说教法说教法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

(三)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出要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并结合活动目标、教材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主要说明幼儿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师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教师是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根据活动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及手段,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四)说活动过程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活动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活动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者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组织幼儿活动那样讲。注意,在介绍活动过程时不仅要讲活动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纲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依据等)。

(五)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课件。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动重点,降低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说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材、因时、因地、因人(幼儿、教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说课方式和方法,提高说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五、“说课”的实施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教育活动,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活动的浓缩,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活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使用普通话。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要首当其冲。在说课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有利于成功。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共鸣。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要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说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来刺激听者,使说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六)“说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组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活动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活动、本年段、本主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活动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之间的关系。(2)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说课中教师要从幼儿理解本内容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活动目的明确,符合《纲要》要求、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4)教法设计紧扣活动目的、有利于发展幼儿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次活动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活动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表达其对某次活动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活动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学前教育理论与活动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专业基础理论为指导,对活动情况的分析和教法的设计一概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实践的功能。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学前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3、实效性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

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目的明确。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2)针对性强。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活动、难度较大的活动、结构复杂的活动以及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活动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说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3)准备充分。说课前说课人、评说人都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4)评说准确。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活动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活动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4、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活动构想转化为具体活动之前的一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走出说课的“误区”


“说课”作为教学改革中涌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已在全国的各类教研活动中得到活跃的开展。说课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教学质量。通过教师们之间的说课评课活动,进行相互经验交流,更有助于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并推动了教研教改的发展。

为了提高自身的说课水平,我也陆续参加了一些说课活动,并从中发现一些说课者的说课水平越来越高,说课内容表现出了一定的深度,理论水平有较高的层次,但是也有部分老师的说课正步入一个“误区”。这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课的篇幅太长,对说课的内容祥略把握不当,阐述太多、太细。在一次高级职称评定的说课活动中,只有三位老师的说课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外,其余的老师都在18分钟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规定的20分钟,而且大多数老师都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工具投影仪等,使得容量更大、节奏更快。当然,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的难度、量度及设计意图不同程度的需要,有时更多的表述必不可少,但许多说课者在教学程序等环节上阐述太多,甚至前后重复太多。

2、学法指导、教法运用缺少针对性,可行性低,形成说做“两张皮”。有些说课者,为了“哗众取宠”,在不符合学习规律、课型特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堆砌”,听起来似乎是一篇优秀的说课稿,但可操作性差,在讲课时根本无法实现。

3、教学形式和教学风格上太模式化、格式化、样板化,缺乏个人创造。大多说课者都遵循一个模式,一个框架,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环节严格地进行,甚至这些程序里的小题目都一样,使得说课过于呆板,缺乏活力和感染力。

4、说课中的空话太多,“帽子”太高,对自己设计美言太多。一些说课者说课时对于自己每次的设计意图大加赞叹,对于自己设计意图的效果过于吹捧,特别是在教学渗透德育目标上定位高,空话多,不切实际。

5、说课这语言不流畅,表情过于严肃,把“说”课变成“读”课;或者语言太“亲切”,甚至抒情很多,把“说”课变成“朗诵”课。在说课中一些说课者认为“设计很好”,只要说出来就行,因此说课时,照着说课稿只管读;另有一些说课者,在说课时,表现出“感情过于丰富”,声调“抑扬顿挫”,使人“看”和“听”都觉得很不自然,特别别扭。

6、说课语言不严密,甚至对于用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能力培养等方面,说课阐述中随意创造性大。

正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说课者极端倾向性非常大,影响了说课内容的质量和说课效果,甚至无法更好地为上课服务。那么如何走出说课的“误区”呢?针对前面提到的几个方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注意点。

1、说课是在认真贯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说课者说清“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通过说课可看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怎样,吃透程度怎样,可以看出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业务素质及组织教学的能力怎样。因此说课稿要讲求精练、准确,说课者要贯彻“分清主次,突破难关”的原则,只需把问题的关键交代清楚,特别对于教学程度的设计环节,切忌把课全盘端出来,只要把一节课的每个环节原因说出来即可,要认识到说课不是教案,不是自我评价,更不是论文。

2、提高说课的目的性、实用性。说课的目的是为了讲课,为了优化课堂结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特点通常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孩子学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贯彻启发性原则。说课者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学程序设计”不仅要着眼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优化,而且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选择教法、学法上一定要运用恰当、灵活,依据教学内容,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及课型特点,促进孩子的积极思维,在点滴之处作文章,并使之在课堂上得以落实。

3、在教学风格上要多样化、灵活化,教学形式上要为讲课服务,不要强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说课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说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说课格式、顺序安排上,不拘一格。例如,把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应用融进自己的教学程序的安排过程中结合说明,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在说课中,还要注意对于教学安排的设计从容量、密度上都要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

4、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要准确、实在。应根据教材、孩子及课型特点,订出合理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杜绝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语言。在教材的安排、设计上要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教学理论的特点,用合适、恰当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设计意图,不要用太多的夸大、浮虚的词语美言自己,以免显得“故做忸怩之态”、“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5、说课者的语言要流利,语气要请切,姿态要自然大方。因为说课者面对着的是听众,所以也和讲课一样,在口语、姿态等方面同样需要有较高的要求,保持节奏适当,音量适中,生动风趣吸引人。说课过程中述说者能否通过其表情、手势、姿态、语速、音调等外部动作传递思想刚请,表达意见和要求,不仅关系到此时述说效果的优劣,而且能使听者对其平时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表达能力的功底有所评价。因此,自然地将语言和动作表达有机融合,使自己的表达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感染魅力,将会收到更大的说课效果。

总之,在说课活动中,不要认为阐述的越多就详细,不要认为词语华丽、目标越多就越具有感染力,不要认为简单地把自己的设计意图“说出来”就“大功告成”,不要随意地添加更多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思想就具有说服力。走出说课的“误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摆脱说课的僵化模式,就会提高自己的说课艺术,从而更好地为授课服务。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引导幼儿学习识字


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幼儿就有一定的识字、写字的能力了。对于一般的常用字,智力水平与知识水平一般(中等)的幼儿,一天可以学习2~4个,再经过3~4次的复习就可以掌握了。不少幼儿还能做到对一些字只认一次就长时间不忘。到了6岁左右,幼儿的认字、写字能力又有了明显示的提高,此时在训练幼儿听说能力的同时,再教他们掌握一些常见字的读和写的能力是必要的。

有许多家长很喜欢教幼儿识字、写字。但是由于多数家长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和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只是让幼儿掌握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其结果反而对幼儿入学后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难怪不少小学教师极力劝阴家长说:“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宁可不要教幼儿认字、写字。”

但是,对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幼儿,进行认字和写字教叉全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幼儿园中不教幼儿认字和写字,一旦上小学后,学生要学习6门功课,负担明显加重,不少幼儿难以适应,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如“家长陪读现象”、“星期天变成星期七现象”、“每天要学到晚上10点钟左右”、“许多课余活动不能进行”等等。

我们的实验表明,在入学前进行适当的认字和写出字训练,入学后很有好处。

(1)幼儿有了初步的看书识字的能力和习惯,入学后,能很快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不会造成心理负担和因知识水平差而跟不下的现象。

(2)幼儿通过识字、看书,感受到了识字带来的了解事物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建立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幼儿有了一定的看书、写字的能力,就能够尽早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及用语言来进行文化和情感交流。这对于丰富幼儿的生活是有很大好处的。识字早的幼儿要比识字晚的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多得多。

(4)进入小学后,对其他功课的学习,如自然常识等课,都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入学前没有进行过认字、写字教育的幼儿,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不能自己看懂数学中的应用题,需要教师讲解几遍;课后也无法独立完成作,需要家长的提点。而学前进行过良好的看书识字训练的幼儿,就能比较轻松地自己做应用题。

这里要指出的是,许多家长不懂得写出字的笔划笔顺,这样就会教给幼儿不正确的笔顺,有的家长甚至教幼儿写连笔字,这就为上学后学习正规笔划笔顺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懂得笔划笔顺的家长,最好只教幼儿看书、识字、不教或少教幼儿写字。

1、引导幼儿的求知欲

学习是一个知识输入和内化的过程。知识能否进入大脑,不仅决定于知识的输入方式,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学习者有没有求在欲。如果一个人没有认字的需要,就很难有认字的行动,或者说是不能认好字的。这就是为伎行多家长用灌输的教育方式收不到好的效果的缘故。

要想幼儿能有效地认字,首行要引导幼儿的求知欲。引发幼儿认字需要的方式是很多的,主要是把幼儿原有的各种需要转化成认字需要。例如幼儿很想听一个故事,可是家长因没时间不给他讲。家长对幼儿说:“你要能认识字,就能自己看了。”幼儿由于想了解故事的内容,就产生想认字的要求。这样就把幼儿“听故事”的需要转化成了想认字的要求。又如,家长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幼儿急着想知道家长给他买了什么。这时家长不要告诉他,而是把买的各种东西的名称写在纸片上,让幼儿看,幼儿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就必须先认字。这时家长如能抓紧时机,就很容易教会幼儿认识所买物品的名称。类似的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见,家长可以灵活利用。

另外,幼儿问“为什么”之时,正是幼儿求知欲最强烈的时候。这时幼儿最容易接受各种知识,也是教幼儿认字的最佳时机。

当幼儿能认识120字左右时,就可以着手教幼儿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了。

2、如何教会幼儿识字

每个汉字都有音、形和义三部分,教幼儿识字,要从幼儿已掌握了词义和发音的字着手。心理学中有个记忆规律叫联想规律,这个规律指出,需要记忆的新材料如果同已记住的材料有某种联系,那么这个新材料就很容易记忆住。由于幼儿已掌握了词义和发音,很容易记忆住字形,而且幼儿学会这个字后又能够运用。如果幼儿还不理解某个字的意义,虽然认识了这个字,但却不会用,不但幼儿学习起来困难,而且很容易忘记。

最好先教幼儿那些他们常常能用到的、有实际意义的词,不要教或后教那些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副词等。因为这些幼儿虽然可能会讲,但却不解其意,学起来会感到很困难。当识字达到一定水平后,再教幼儿认识这类词。

3、创造适合的语言环境

人类学习语言不是孤立学习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每个字词、句子都必须与一定的语言情景结合在一直才有其实际意义。学习语言更不能脱离一定的语言情景。把一个字或词写到纸上,而不是放到一定的情景之中进行孤立的反笔练习,虽然也能使幼儿强化记住某些词,但幼儿不一定能在日常交往中运用。因为这些字词是脱离了情景学来的,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会造成幼儿厌恶学习,对幼儿的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教幼儿认了,要在语言情景中自然地进行。但是,适合语言教学的情景并不多,这就需要家长为幼儿创造一些适合的语言环境。例如,有个家长这样教一个4岁半的思儿认识理解“上”、“中”、“下”、三个字:把积木、糖、皮球分别放在桌子上边杯子中和床的下面。放的时候不让幼儿看见,然后让幼儿找。幼儿找不到物品来问妈妈。

妈妈:“糖在杯子……(把写有‘中’字的纸给幼儿看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是‘中’吗?”

妈妈:“对,这个字念‘中’。”

妈妈:“积木在桌子……(把写有‘上’的纸给幼儿看,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是‘上’吗?”

妈妈:“对,这个字念‘上’,积木在桌子上,去拿来。”

妈妈:“皮球在床的……(把写有‘下’字的纸给幼儿看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下’,对吗?”

妈妈:“对,这个字念‘下’,皮球在床的下面。

这样一来,幼儿就对“上”、“中”、“下”三个字的意义和字形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家长又把一块积木放在一本书上,在积木上再放一辆玩具汽车,在汽车、积木、书上分别贴上“上”、“中”、“下”三个小纸片让幼儿认,让幼儿说出:“汽车在上面,积木在中间,书在下面。”然后,家长再拿三样东西叠在一起,让幼儿把“上”、“中”、“下”三个纸片贴上去……,幼儿很快就把这三个字记住了。

4、抓紧最佳时机

教幼儿识字,是一项学习活动,也应该是一项游戏活动。家长切不可认为,只有让幼儿老老实实坐下来才是学习。其实学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只要幼儿有学习的兴趣和了解事物的需求时,家长就可以抓住时机灵活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路边有则标语或广告,幼儿可能会问:“这个字是什么?”这时家长就该抓住时机教幼儿认识,并且把这个字与学过的字联系起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幼儿园早期识字的方法


1.结合与孩子生活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识字教学。

有些汉字,代表了幼儿经常接触、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因此,也是幼儿容易认读和能够理解的字。例如:中秋节到了,园里给幼儿吃月饼,在全班幼儿津津有味吃月饼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月饼”两个字。幼儿很有兴趣,不仅能很快记牢这两个字,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用“月”字组成了“月亮”,用“饼”字组成了“饼干”等词。幼儿思维十分活跃,借此机会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说短句,用“月亮”、“饼干”两词又讲出了“月亮出来丁”,“饼干真好吃”等句子。幼儿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从而,培养了幼儿识字的兴趣。

2.寓识字于游戏之中

幼儿喜欢游戏,因此,应采取在游戏中识字的方法,开始可以将写着大字的卡片拿出来让幼儿看,然后教幼儿念两遍。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字藏起来,突然出现,或让幼儿找一找哪个字不见了的方法,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能把认识的字准确地认读出来,如玩“开火车”的游戏中,当司机的小朋友问“火车开到哪里去?”一个小朋友说“火车开到上海去”,随着火车跑着,教师出示“上海”两个字,上海站到了小朋友一起念“上海”……。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认读“上海”、“北京”等许多字。

3.制作各种专门的识字卡片

根据幼儿观察力较差的特点,可以制作大小不同的卡片,用毛笔写上汉字。制成的大卡片挂在走廊的墙上由幼儿和家长看。用彩色纸剪成梅花状,上面写上毛笔宇贴在教室布置的“早期识字”专栏内。制作的小卡片随时让幼儿辩认,形成印象。

幼儿注意力很不集中,而且十分容易被图画所吸引,所以认字卡片不能把汉字和图画放在同一个画面上,否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根据这一特点,对幼儿生活中没有看到的实物汉字,又没有实践知识的先看图片,然后把图片拿掉,马上认汉字。如:“羊”、“象”、“坦克”等用毛笔写成字迹清楚的卡片,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有利于幼儿观察字形,识字效果较好。

4.在观察中识字

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景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如:春天到了,我们带领幼儿到风景秀丽的花园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春天”二字的卡片给小朋友看。幼儿看到迎春花开了,高兴得手舞足蹈,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拿出了“迎”字卡片,让幼儿认字,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地学会了。我带领幼儿观察汽车便拿出“汽车”二字的卡片,这里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秋天到了,常识课认识菊花,教师便拿出“菊”字卡片,幼儿很快记住了。“菊”字笔划多,成年人认为幼儿难学,结果恰恰相反,幼儿记得最快,最牢。不少生动的事例说明幼儿早期识字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力和记忆力。

5.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识字”

在实验中我们结合语言课,教幼儿识字。在讲“狼和小羊”的故事时,我们把狼字写在黑板上,让幼儿认。教儿歌“小图书”时我把图书二字写出来教幼儿认。这样边学儿歌边学字,字认识了,儿歌也记下了。教幼儿“分苹果”儿歌时让幼儿表演,幼儿在情境中认识了“分”“奶”等字,而且对幼儿进行了品德教育,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汉字,幼儿没有负担,不感到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音乐学习歌舞表演,学习解放军,教师便教幼儿认识“解放军”三个字。幼儿拉圆圈时,教师便教幼儿“圈”字,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边玩边学到了字。

6.幼儿认字容易,巩固难,必须反复认读一反复再认一反复记忆三个阶段

幼儿认字容易,但忘得也快。首先反复认读,然后转入再认,教师带幼儿玩“看谁得的红花多”游戏时,可把学过的汉字放在一起,教师说一个字幼儿找一个字,幼儿找对了就得一朵小红花。如果错了就因材施教,再教幼儿读几遍。最后转入记忆阶段,老师指点所学过的字,让幼儿读出字音。

识字与读词、读句结合,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增加视觉接触文字的机会。我们把幼儿学过的汉字,组成词,编成短句,写出小儿歌,让幼儿认读,幼儿很高兴,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记忆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要给幼儿创设丰富的文字情境和文化背景,这是实验的主要方法。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评课:醒来了


导读: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中班主题四《春天,您好》中的语言活动——醒来了。现在正值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结合现在的季节特征,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我选择了本次语言活动。

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中班主题四《春天,您好》中的语言活动——醒来了。现在正值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结合现在的季节特征,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我选择了本次语言活动。这个活动活动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激发幼儿对春天里的小动物的喜爱和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第二,能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小动物之间的重点对话。第三,通过视听讲结合,发展幼儿连贯讲述的能力。整个活动过程,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课件中的内容;“听”就是倾听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满足幼儿想说的愿望。这个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与一中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

在这个活动当中,我主要采用视听讲结合法,并力求将情感教育贯穿与整个语言活动当中,开始部分,以趣激情,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打破了以往用图片、谈话等引出活动主题的方式,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猜谜语的形式,以动态的画面、小动物的声音再现等,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春天里的小动物的热爱和好奇的情趣,能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也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当中的动物角色,为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部分,我以情代情,运用了极富感染力的配乐,以我教师自身的激情和语言感染力,为幼儿讲述故事内容,同时,也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故事形象,给幼儿以很好熏陶和感染。在了解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会故事当中小动物之间的重点对话部分,我采用了恰当的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分段欣赏课件,我突出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一是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动物形象,用小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声情并茂;二是替代了以往呆板的图片讲述方式,使得故事的内容更加生动、角色更加鲜活,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掌握和学说小动物之间的重点对话。

[评课稿]

今天我组织的这个活动主要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尝试运用了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

这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视听讲结合法,以趣激情,在如何能自然引出活动的主题,而且幼儿也十分敢兴趣,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打破了以往用图片、谈话等引出活动主题的方式,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猜谜语的形式,以动态的画面、小动物的声音再现等,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活动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是高涨的,他们很愿意参与到我的活动当中来,这也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当中的动物角色,为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我认为我自身能较准确地把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首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上,作为我个人,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在如何运用方面,特别是我比较擅长的语言教学当中,怎样来把握好,那么,今天呢,我运用了视听讲结合的方法,首先是通过课件展示“春姑娘”,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春姑娘”给小朋友猜谜的形式引出故事角色,小朋友猜出后,会配上相应的小动画和声音,和小朋友打招呼等等,使课件发挥了图片所不能替代的辅助作用。

为了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将以往运用的单一、呆板的图片故事教学,改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利用教师的配乐朗诵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放映小动画,将音乐、故事、画面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器官,这种目有所见的方法,能让幼儿自发地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故事中所描绘的意境当中,对幼儿起到了极大的感染作用,所以,幼儿在活动当中能够很快地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并能随之学会了小动物之间的角色对话,很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那么,在活动当中,我还把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录入到课件中去,使得故事内容更生动,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富有亲和力,幼儿也自然而然得跟随着动画片里的小动物们学说了对话,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另外,在活动当中,我运用了春姑娘给小朋友猜谜的游戏化形式,并给予了他们及时的支持和肯定,幼儿有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加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来。我与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活动积极性,并注重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理念,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表达和学说对话,很好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当然,我的活动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课件的制作技巧上,还需要再完善和丰富,使得多媒体课件在语言活动中发挥其更好的辅助作用,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根据现场幼儿的活动情况,作出反思)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提高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幼儿潜能,拓展知识面。提高语言、思维、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因为幼儿识字少,不具有完全靠文字阅读的能力,对书中图画也不可能完全看懂,因此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加以指导,才能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发挥作用。

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如:大小不同、内容不同的图书,自制的布图书,自编的画报,师幼共同搜集整理的剪报本等。另外,还可以放置一些小纸偶、头饰、各种不同的道具。在阅读区的周围墙壁上张贴一些图片、提示安静的标志来创设一个丰富、适宜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新书前,教师应向幼儿介绍新书的内容,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了解书中的人物、地点、事情的发展经过等情节,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向幼儿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启发幼儿去仔细观察理解,改变幼儿自己阅读的无明确目的性。使幼儿通过自主地思考去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以此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三、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图书进行阅读

不同的幼儿对图书的喜好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说,有的喜欢传说故事;有的喜欢外国童话;有的喜欢动物世界;还有的喜欢科普知识。从形式上说,有的喜欢大图书;有的喜欢小图书;还有的喜欢布图书,因此我们应该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图书,鼓励他们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阅读。

四、启发幼儿边看边讲述图书内容

在边看边讲中,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图书的内容,主动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五、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保证。教师应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如:坐姿端正,一页一页地翻书;不折书、不撕书、不用脏手触摸书;看完书主动放回原处;专心读书,保持安静,善于倾听。教师还要带领幼儿经常检查图书,发现破损的应及时指导幼儿修补图书,逐步培养起幼儿爱书、珍惜书的情感。

语言活动说课评课:醒来了


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中班主题四《春天,您好》中的语言活动——醒来了。现在正值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结合现在的季节特征,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我选择了本次语言活动。这个活动活动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激发幼儿对春天里的小动物的喜爱和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第二,能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小动物之间的重点对话。第三,通过视听讲结合,发展幼儿连贯讲述的能力。整个活动过程,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课件中的内容;“听”就是倾听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满足幼儿想说的愿望。这个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与一中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

在这个活动当中,我主要采用视听讲结合法,并力求将情感教育贯穿与整个语言活动当中,开始部分,以趣激情,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打破了以往用图片、谈话等引出活动主题的方式,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猜谜语的形式,以动态的画面、小动物的声音再现等,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春天里的小动物的热爱和好奇的情趣,能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也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当中的动物角色,为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部分,我以情代情,运用了极富感染力的配乐,以我教师自身的激情和语言感染力,为幼儿讲述故事内容,同时,也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故事形象,给幼儿以很好熏陶和感染。在了解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会故事当中小动物之间的重点对话部分,我采用了恰当的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分段欣赏课件,我突出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一是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动物形象,用小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声情并茂;二是替代了以往呆板的图片讲述方式,使得故事的内容更加生动、角色更加鲜活,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掌握和学说小动物之间的重点对话。

[评课稿]

今天我组织的这个活动主要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尝试运用了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

这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视听讲结合法,以趣激情,在如何能自然引出活动的主题,而且幼儿也十分敢兴趣,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打破了以往用图片、谈话等引出活动主题的方式,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猜谜语的形式,以动态的画面、小动物的声音再现等,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活动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是高涨的,他们很愿意参与到我的活动当中来,这也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当中的动物角色,为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我认为我自身能较准确地把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首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上,作为我个人,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在如何运用方面,特别是我比较擅长的语言教学当中,怎样来把握好,那么,今天呢,我运用了视听讲结合的方法,首先是通过课件展示“春姑娘”,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春姑娘”给小朋友猜谜的形式引出故事角色,小朋友猜出后,会配上相应的小动画和声音,和小朋友打招呼等等,使课件发挥了图片所不能替代的辅助作用。为了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将以往运用的单一、呆板的图片故事教学,改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利用教师的配乐朗诵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放映小动画,将音乐、故事、画面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器官,这种目有所见的方法,能让幼儿自发地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故事中所描绘的意境当中,对幼儿起到了极大的感染作用,所以,幼儿在活动当中能够很快地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并能随之学会了小动物之间的角色对话,很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那么,在活动当中,我还把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录入到课件中去,使得故事内容更生动,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富有亲和力,幼儿也自然而然得跟随着动画片里的小动物们学说了对话,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另外,在活动当中,我运用了春姑娘给小朋友猜谜的游戏化形式,并给予了他们及时的支持和肯定,幼儿有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加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来。我与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活动积极性,并注重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理念,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表达和学说对话,很好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当然,我的活动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课件的制作技巧上,还需要再完善和丰富,使得多媒体课件在语言活动中发挥其更好的辅助作用,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根据现场幼儿的活动情况,作出反思)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说课评课的几大误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说课稿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说课教案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识字误区 误区一:幼儿不能识字。 有些家长认为,早期识字会对幼儿的智力有影响。或者认为孩子识字早了,进入小学后学习就不认真了。 首先,英国、日本、新加坡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汉字是复脑文字(当孩子认读汉字时,左...
    2020-10-2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教师评课的误区及评课原则 无论学校领导、教研员还是普通教师,都经常需要听课评课,那么,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评课者该把握哪些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呢? 一、常见评课误区浅析 尽管我们常说“...
    2020-03-0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说课评课:教师如何说课 导读:实效性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
    2019-12-12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教师如何说课 一、什么是“说课”关于“说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说法,帮助大家对说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2020-09-18 阅读全文
  • 走出说课的“误区” “说课”作为教学改革中涌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已在全国的各类教研活动中得到活跃的开展。说课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教学质量。通过教师们之间的说课评课活动...
    2020-01-01 阅读全文

误区一:幼儿不能识字。 有些家长认为,早期识字会对幼儿的智力有影响。或者认为孩子识字早了,进入小学后学习就不认真了。 首先,英国、日本、新加坡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汉字是复脑文字(当孩子认读汉字时,左...

2020-10-29 阅读全文

无论学校领导、教研员还是普通教师,都经常需要听课评课,那么,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评课者该把握哪些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呢? 一、常见评课误区浅析 尽管我们常说“...

2020-03-09 阅读全文

导读:实效性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一、什么是“说课”关于“说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说法,帮助大家对说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2020-09-18 阅读全文

“说课”作为教学改革中涌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已在全国的各类教研活动中得到活跃的开展。说课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教学质量。通过教师们之间的说课评课活动...

2020-01-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