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你的孩子爱玩橡皮泥吗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园陶泥教案。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教学越来越流行。幼儿园游戏有益于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指导游戏的水平。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游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你的孩子爱玩橡皮泥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你的宝宝是不是很喜欢玩橡皮泥?在孩子开心地玩着橡皮泥的时候,你会不会和他一起玩呢?

事实上,孩子玩橡皮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有的是你完全想不到的。孩子玩橡皮泥,不仅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帮助孩子语言技能和社交技巧的发展。因此,如果孩子跟你说想要玩橡皮泥的话,你不妨陪着他一起玩耍,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发展。

1.玩橡皮泥好处多

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是能够学习、成长的。所以,对于成长中的宝宝来说,有很多有价值的活动(特别是是8到18个月的婴儿),玩橡皮泥能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有的是你完全没想到的。

除了橡皮泥本身所固有的有趣因素,玩橡皮泥还能够提供给宝宝生长发育的机会——几乎每一个层次上的发育。

2.让孩子的感觉得到发展

孩子想要了解一样物体的话,首先是会触摸这个物体,所以这就是玩橡皮泥的一个好处了。缅因州的幼儿专家凯伦·怀特说“婴儿会学习物体的结构以及他们能用物体来做些什么”。

孩子有时想感受一件事物的时候,可能会把这些事物放到他的嘴里。因此,有时候孩子会通过品尝测试来了解橡皮泥。

3.精细运动

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能够把橡皮泥捏成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怀特说“因为他们对橡皮泥的操作能力在增强,所以孩子的精细运动技能也慢慢在提高。”

所以,和宝宝一起玩吧,告诉他应该怎么捏橡皮泥,比方说滚动橡皮泥,把橡皮泥压扁,用手拍打橡皮泥,也可以把橡皮泥塞到一些磨具里面。

4.提高自尊心

玩橡皮泥其实是没有特定的规则的,所以这就能够帮助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宝宝平时多玩一些色彩斑斓的柔软粘土,可以提高他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控制力——孩子的这些能力提升了,他的自尊也能够得到提升。

5.提高语言能力

“软软的”、“滚动”、“球形”、“圆圈”,这些都是孩子在玩橡皮泥时会用到的形容词。经常对宝宝说这些词语,就算是宝宝不是很懂的话也要说,他们总会明白的。

当你把一块橡皮泥捏成某些形状时,比如猫、恐龙、星星,可以让孩子给这个东西取个名字,这会让孩子有一种真实感。

6.提高交际能力

无论宝宝是和你一起玩,还是和同龄人一起玩,最好都要给他们提供亲密的互动机会。孩子基本上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过,在玩橡皮泥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们一个信号:和其他人一起玩耍也是很有趣的。

玩橡皮泥既能够让宝宝得到乐趣,还能够锻炼宝宝的各种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这些认字游戏 你和宝宝玩过吗


这些认字游戏 你和宝宝玩过吗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没有接受正式的教学前,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主要是靠日常的生活积累,所以粑粑麻麻更要重视早教游戏。

俗话说“3岁看老”,3岁之前的教育对宝宝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的字越多,对他的语言发展越有利。下面列举的这些认字游戏,你和宝宝玩过吗?都是非常有趣、受欢迎的游戏哦!

跳舞

制作一些图卡,卡片上有物体的形象和汉字,如苹果、大象、电视、书等,将一叠卡片摊在地毯上,播放音乐,绕着卡片跳舞,音乐停止,跳舞也停止,拾起离你最近的一张卡片,教宝宝读上面的字,以后可以渐渐增加游戏难度,让宝宝说出物体属于哪一类,比如水果、动物等。

这个游戏既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识字能力,也能让他理解图形与汉字的对应关系

“瓜”聚会

将很多以“瓜”结尾的事物摊在厨房桌子上,如西瓜、南瓜、冬瓜、香瓜、哈密瓜等,与孩子一起举行一个瓜的聚会,一边品尝食物,一边讨论以瓜结尾的词,游戏过程中也可以拿出识字卡片,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水果名字,并熟悉每一种瓜的味道和气味。下次也可以试试以其他字结尾。

这是什么?

随意翻开一本宝宝经常看的图画书,翻到哪一页就把那一页的图画、物体指出来,问宝宝,“这是什么?“这个游戏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随意性,如果父母每指一样东西宝宝都能够说出来,他会觉得特别骄傲和有成就感,父母也别忘了主动鼓励夸奖宝宝,这对培养宝宝的自信心也有很大帮助。

民间游戏跳橡皮筋教案


民间游戏跳橡皮筋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玩法等内容,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跳橡皮筋教案吧。游戏目标:

1、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游戏准备:

短皮筋、长皮筋若干

游戏玩法:

引导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1)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幼儿围成圆圈,单脚撑皮筋,另一只脚练习跳)

(2)三位幼儿子撑起根皮筋,让幼儿自由探索皮筋的多种跳法(单脚跳、双脚跳、双脚交替跳、叉花跳等)。

(3)通过民间游戏"跳格子",引导幼儿探索并练习跳皮筋多种方法。

游戏仅是玩玩而已吗?


中国人说到“游戏”,常与“玩”字连用为“玩游戏”,又常会联想到“玩物丧志”“不务正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那么,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仅仅只是玩玩而已吗?幼儿园中的游戏又能给幼儿带来什么呢?也许下面的案例“搭高楼”会引发不同的思考。

案例:搭高楼

小蓝双手竖着搭好一块叉形积木,可是手刚松开,积木啪的一声倒了。小蓝指着倒下的积木说:“这不行,得有撑子撑着才行。”他从身旁拿起一块短木条柱子放在了叉形积木的内侧,又看到旁边小花搭好的叉形积木也倒了,就喊道:“这个不结实!”话音刚落,小黑立好的积木也倒了。小蓝说了句“不用撑子嘛”,然后将一块半圆形积木轻轻嵌进面前的叉形积木里,又挪到小花的位置上,帮着嵌好半圆形积木。

小黑开始搭上第三层,搭好木板后,跪在地上嵌入半圆形积木,可是一下子将半圆积木推倒在桌上,搭在上面的板子晃了一下。小黑双手扶着叉形积木不动,小蓝过来似乎想帮忙,但还是晃到了叉形积木。第三层就这样哗啦一下散架了。

众人看着落在地上的积木,小黑提议:“先把下面的搭好,下面搭好,再搭上面。”对面的小花作出回应:“对呀,先把下面的搭好。”在小黑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嵌好叉形积木,在积木的内侧立上短的木柱,第三层很快搭好了。

高楼渐渐搭至小黑的脖子那么高。小蓝笑着说:“等等,上面应该有广告的!”说完快步走向积木架,拿回两块长条积木,一边放到平台上一边自语:“广告、广告,不错嘛,这广告。”之后又拿着一块拱形的积木走到高楼旁,边放拱形积木边说:“二楼可以架个桥过去。”

小黑听后说道:“但是,我们要分出来回呀,要不然他们乱走,挤死了。”边说边用手比划:“这边是回,这边是来。”

小蓝摆好后,说:“这边都有那个‘可以刷卡的门’。”说罢开始低头摆弄手中的积木。

小黑则用刚才的长条积木作支撑,用木板继续在高楼上搭建第四层。

一旁的小花似乎想让支撑第四层的长条积木的边缘与下面第三层木板的边缘对齐,但在调整的时候,晃倒了第三层下两个相向而立的叉形积木。

小黑“哎呀”一声,懊恼地看着小花。小花解释道:“它不平!这个不平!”一旁的小蓝看着倒下的两个叉形积木,惊奇地说:“有两个也搭得住!”

解读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探索

在成人的世界里,游戏或许只是在繁忙工作后娱乐身心、休闲放松,或者在无聊情况下打发时间的一种活动。而对于年幼的幼儿,游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心情的愉悦,还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

探索1:积木不结实,可以用撑子撑

布鲁纳提出,游戏增加了幼儿的行为选择,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幼儿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又形积木总倒,导致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作为支柱的叉形积木自身的稳定性并不强。这种积木只有大约两厘米的厚度,三个受力面的面积都不是很大,又形部分的两个受力面间又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很容易被碰倒。而当一块又形积木受到晃动,上方的木板也会跟着晃,最后殃及到整个第三层。搭的过程中幼儿显然已经意识到叉形积木“不结实”,解决的办法也顺应而生——“用撑子撑着”,也就是把半圆形积木嵌入叉形处,在积木的底端填入一个支撑。

接着,幼儿又在积木的内侧立上一根短木条柱子,似乎是用这种方法给又形积木再从后面设一个支撑。当第三层散架的时候,小黑一脸失望地望向老师,但老师并没有说什么,那么幼儿只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处理这次“事故”,他们的对策是“下面先搭好再搭上面。”支撑的积木嵌合好了后,第三层很顺利地搭起来了。

因为游戏的不确定性,幼儿在游戏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次游戏中幼儿面临的是又形积木总倒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他们自己想到了“用撑子撑着”“下面搭好再搭上面”。作为更有经验的教师,显然知道幼儿采用的办法并不是最好的,但如若直接插手,比如让幼儿更换支柱,那么幼儿便失去了自己动脑、动手进行解决的机会。

探索2:原来两块积木也搭得住

积木可以看作是现实生活中建筑材料的缩影。幼儿可以利用手中的积木将头脑中的形象搭建出来。在搭建的过程中保持建筑的稳定也是幼儿需要时刻面对的问题。在反复操作积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直接的动手操作来获得保持建筑稳定的方法和经验。

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搭积木时,会在方形板子的四个角或四条边下方,各放一块相同长度、形状的积木,来把板子架空起来;或者在长条木板下,把相同的柱形积木摆成一排;当建筑搭到一定高度时,幼儿甚至会张开双手做保护状。这些都是幼儿用来架高以及保持建筑稳定的方法。

案例中,幼儿最初在搭第三层时,对于这种上端受力面比较小的叉形积木,众人是使用了最保守的方法——把积木围合成正方形,以此来支撑起第三层的木板。所以,当第三层下两个相向而立的叉形积木倒下而第三层整体没有塌时,小蓝才会发出“有两个也搭得住”这样惊奇的感叹,这是他的意外发现——两个相向而放的叉形积木也可以撑起第三层,小黑继续搭第四层时,便是只用了两块长条积木。

但是,当小黑搭好第四层后,小花又过去想要把支撑第四层的长条积木的边缘与下面第三层木板的边缘对齐,因为她觉得边缘不对齐就不平,不平高楼就容易倒。这里体现了小花对如何保持稳定的个性化的理解,也许就是在以往的游戏中所获得的经验所致。

直接经验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蒙台梭利曾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当幼儿实地动手操作过了,一些抽象的概念便转化为具体的感知经验。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和运用中不断地内化、强化着这些经验。

理解幼儿通过游戏展现的理解和创造

游戏是建立在幼儿的经验基础之上的,反映着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游戏一开始,小蓝就兴冲冲地说搭建高楼大厦。搭建的过程中,不同的幼儿不断提出新的搭建内容,包括刷卡门、广告牌等。对幼儿来说,高楼大厦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楼上的广告牌以及刷卡门的设置也都是幼儿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于是,在搭高楼的时候,幼儿心中这些关于高楼的经验便都表现出来。

同样,小蓝提出搭桥时,小黑认为“桥要分来回,不然他们乱走要挤死了”。为什么要有来回之分?为什么不分来回,“乱走要挤死了”?可能是因为小黑亲身体验过这种过桥经历,看到过人们在过桥时的不同走向,也体验过人多时桥上拥挤的状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让桥分出“来回”的想法。

在游戏最后的分享环节中,小黑向大家介绍了搭建的七层高楼:顶端的避雷针搜集到了电,可以往大厦里供电;人可以站在桥上看鲸鱼表演。现实生活中,避雷针是为了防止楼体被雷电击中的,但在幼儿这里,避雷针反而变为用来导电并为大楼提供电力的源泉;鲸鱼演出通常在水族馆里才可以看到,但在幼儿的介绍中,人们只要站在大厦的桥上就能看到鲸鱼的演出。也就是说,虽然幼儿的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他们在游戏时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照搬照抄”,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丰富的想象。

幼儿的经验来源很多,或许来自于幼儿的某次外出旅游;或许来自于某次教学活动;也或许是从电视中听到看到的。这次搭建游戏调动起幼儿这些零散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的支撑,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使得幼儿搭建的高楼大厦更加富有趣味性。

关注游戏与教育活动的联结点

《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但很多情况下,游戏只是包裹在课程外面的“糖衣”,被当成一种激发兴趣的工具,甚至被当作教学的附属品——一种对学习的奖励。

然而,如若细细观察幼儿的游戏会发现,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和教育契机。游戏特有的“社会性情境”可以让幼儿围绕游戏中发现的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游戏一学习共同体”,从而为以对话和协商为基础的经验的“社会性建构”创造条件。

案例中,叉形积木总倒是幼儿搭建初始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共同找到的方法是给叉形积木的下面和后面做上支撑。其实,这样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但这也恰好可以作为衍生另一个活动的契机。

游戏结束后,教师请幼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其他幼儿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分享的过程里,幼儿间的想法不停地发生碰撞,对于碰到过类似情况的幼儿可以起到经验拓展或启发的作用;而对于小黑他们,在分享的同时也进行了反思:这样做是不是最好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再次动手摆弄积木,验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观察身边的建筑、查找资料,甚至参观工地、请教建筑工人等来获取更多的搭建知识。这些便是从幼儿的游戏中生发出其他富有意义的活动的可能。新获得的经验又将会再支持着幼儿向更高水平的游戏和成长迈进。

重视和幼儿一起发现游戏中的惊喜

虽然有时在游戏中,幼儿的表现会高于自身年龄水平或日常行为表现,但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并且较为零散,所以在游戏中仍然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游戏抱有肯定态度。如若教师本身就认为游戏只是玩玩而已,那么在实践中很难真正把游戏与教育融合在一起,也不大会愿意去发现游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要积极地观察、融入幼儿的游戏,不随便插手,也不轻易地放过游戏中的闪光点。通过观察、与幼儿一起游戏,了解、发现幼儿的经验点在哪儿,哪些经验还可以得到提升或者丰富,调动身边诸如家长、园所、社区等各方面资源提供支架,创造有准备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大量的机会,支持幼儿尝试、探索,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智力游戏《你说我猜》


智力游戏《你说我猜》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鼓励幼儿根据图片信息,尝试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在游戏中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你说我猜》教案吧。设计思路:

《你说我猜》的游戏形式类似于电视中看动作猜成语、你做我猜等综艺节目。本次活动所选择的亮点是在幼儿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上,让"猜谜者"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来猜物体或事件。游戏中选取的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内容,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提高幼儿的思维、表达及归纳能力。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根据图片信息,尝试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2、在游戏中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我的祖国"等主题活动的幼儿前期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游戏,交代规则

1、兴趣激发: 师:今天肖老师和你们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是什么了?请看大屏幕。嗯对了! 《你说我猜》的大屏幕里藏着许多的秘密,要请你们每个人来猜一猜哦。

2、倾听规则: 师:好,我来说说规则,请听好: 请一位小朋友猜,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看图片,不能说出名字,只能说出这张图片的外形特征,记住千万不能说出名字。师:听懂了吗?那我们试玩一次。

(二)试玩游戏,掌握玩法

(PPT展示图片--兔子吃萝卜;文字:兔子)边出示边提醒幼儿:记住,千万不能说出名字。你呢?要仔细的听,知道答案就要大声说出来。师:谁来提供信息。哦,它是什么样的?幼:它是短短的尾巴,它有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师:脸上的特征说出来了。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还有什么特征可以说了?幼:爱吃萝卜、青菜,走起路来蹦蹦跳跳……

(三)抢答抢猜游戏(再一次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游戏规则的明确,并帮助幼儿了解游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必须要说出物体特征的信息)。

1、体验规则,交代要求。

第1记分牌,猜到的队+10分,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翻牌。

第2那一组把名字直接说出来算输,将给对方加十分,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翻牌。

(增添集体游戏的规则,体现了教育要求的小步递进;点明本次游戏的主题"中国",提供给幼儿游戏中表达与猜想的潜在线索,并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升华打下伏笔。)

2、抢答抢猜,游戏开始 。

准备好了吗?我宣布抢答抢猜游戏正式开始。来排头请登场。

PPT--熊猫,在吃竹子;文字:熊猫)

PPT--五星红旗

PPT展示图片--国旗,文字:国旗

PPT--长城

PPT--京剧脸谱

PPT--乒乓球

PPT--(影星)成龙

3、查看记分牌。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胜利的。 (通过对成功原因的追问,让幼儿懂得成功是一次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同时体现了对成功幼儿的赞许。)

(四)唤发对祖国的热爱。

成龙唱了一首歌"国家",讲了中国的许多地方,看一看有些什么地方是你认识的?(播放歌曲"国家"MTV+游戏中猜过的所有图片)

听了成龙唱了这首"国家"的歌曲,我们也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关于中国的图片还有很多很多,以后老师再带你们看,好吗?

活动反思:

亮点1:我从激发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抢猜抢答的游戏情境;特别是选择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它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其中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

亮点2: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始终围绕以"提供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孩子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活动结束后,我们惊喜的看到,说的孩子已尽可能地抓事物的关键特征说得清楚,说得到位,猜的孩子也在积极思维,捕捉每一条有益信息进行分析。培养了幼儿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的意识,体现了我对幼儿的兴趣激发和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亮点3:我个人感觉,现场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还是比较融洽比较默契的。在师幼互动方面,老师在梳理、归纳每个孩子提供的信息,(例如熊猫),从而总结出这样事物的关键特征,为孩子将来学习描述物体特征给予了准确的方法;在幼幼互动方面,是让说的孩子说说自己给了什么信息,让猜的孩子说说自己觉得哪条信息最有用,既发展了孩子描述物体特征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对于猜的孩子来说也学会筛选、分析各种信息,综合有效信息,最终猜出事物,培养了孩子们倾听能力、分析能力。应该说在活动中,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小组对抗赛到抢猜抢答,既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同时也是训练孩子思维的活跃性。它是我突破教学目标的关键点。同伴间也在游戏中配合默契。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

不足:我是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可能教学经验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有效的提问、语言技巧应更加规范、精炼,这将是我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

老师真的只能是一个旁观者吗?


白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二幼儿园开始实践海森高主动学习区角游戏课程以来,教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就是由过去的控制、指导转向了退后、观察、支持;幼儿的活动由过去的被动、固守区域变成了自由、开放、流动的活动。通过做计划、带着意图去游戏,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主动性、专注性更加提高了,每天都会创造出惊喜!

大二班的李老师发现,虽然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自主的状态让她对幼儿的学习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时她也有一些困惑:我一直观察幼儿在积木区的游戏,他们玩得非常热烈,我始终插不上手,这是正常的吗?是对的吗?加入游戏吧,好像幼儿不需要我,我感到自己很多余;不加入游戏吧,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难道除了观察就没有其他作用了吗?教师应该如何支持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呢?

带着这样的困惑,李老师邀请了门头沟区同一个工作室的老师们,进班观察游戏现场,记录游戏过程,研究游戏中的幼儿,希望能通过集体教研的方式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为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这一天早晨,工作室的老师们如约来到大二班,将观察与研究主题聚焦到了李老师提出困惑的积木区游戏上。幼儿计划环节,老师们分布在3个计划小组,计划去积木区的幼儿成为被观察的对象。

案例回放

今天的积木区让老师有些担心,因为有4个小朋友做计划要玩积木,而且他们各有各的打算!

宇航要搭在陆地上降落的飞机;

默默要搭海盗船;

胖胖要搭战船;

王爽计划先去艺术区设计飞机图纸,然后再到积木区搭建飞机。

李老师有些纠结,这4个小朋友来自不同的计划小组,意图也各不相同,是及早干预引导他们统一意图确保游戏顺利开展呢?还是顺其自然让他们在未来有可能的冲突中自己协调解决呢?最后,李老师决定把这个挑战留给孩子,看看他们将如何面对。

●到底要搭建什么?

只见默默搂着胖胖耳语协商,最终说服胖胖跟自己一起搭海盗船。然后胖胖戴上了海盗的头饰,选了一把魔棒宝剑;默默则选择了头盔和一把宝剑。

正在两个人进行装扮的时候,宇航进入积木区直接开始了搭建。

宇航拿了两块大空心积木一左一右摆在了场地的中间,默默见状将一个方向盘摆在了两块积木中间,却被宇航挪到了一边。

默默用手拉着宇航,跟他商量搭海盗船。宇航却坚持要搭飞机,在一旁的胖胖附和着也说要搭飞机。默默在犹豫片刻后,便拿起了空心积木加入了搭建。

胖胖拿了一个小块的空心积木准备搭建,却被宇航拿到了一边,让他先等一下。胖胖再次摆放积木,结果又被宇航拿到一边,于是胖胖第三次选择了一块和宇航手中相同的大积木摆放上去。这次宇航没有反对,他拿起了三角形空心积木摆在两边当飞机的机头。

胖胖从玩具架上拿起一个手电筒,说:"咱们有个巡逻小分队,你们谁要加入?拿个手电筒、拿个剑,打坏人!"宇航这时正在用长方形木板搭建飞机的机舱,默默在帮忙。胖胖见没人应答,便开始搭建飞机的尾部。突然,默默像想起了什么,跑向了艺术区。

●飞机究竟怎么搭?

一会儿默默跑回来,神秘兮兮地对宇航说:"王爽说,他没有设计好图纸,绝对不能搭。"宇航继续搭,没有理会。默默在一旁补充说:"王爽会生气的!"胖胖见宇航不说话也没再应声。

说话间,王爽拿着飞机设计图来到了积木区。王爽绷着脸对宇航说:"我们俩说好的,不是一个人没来另一个人不能搭吗,怎么还是搭起来了?"宇航尴尬地笑了笑,用手指着飞机说:"就搭吧!都搭好了!"王爽继续绷着脸说:"没设计好图怎么就搭了?你们知道怎么搭吗?"宇航说:"你也没有告诉我一声嘛!"王爽强调事先的约定,宇航却说没有听见。王爽不高兴地看着他们搭建,赌气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默默想装船桨,征求宇航的意见。宇航夸张地举起船桨,嚷嚷起来:"咱们搭的是战斗机呀!怎么还装船桨呀?"胖胖接过船桨说:"划云的呀!划云的呀!"说完他把船桨插在了飞机的尾部。默默发现胖胖在装船桨,大声向宇航告状,宇航没有反对。

而王爽这时像是找到了反击的机会,手里拿着图纸直接走到胖胖身边,指着船桨说:"你们这是搭什么?图不一样呀!拆了吧!我都画好图了。"胖胖反对说:"不行!都搭了。"王爽指出飞机尾部和翅膀都有不合理的地方。宇航接过王爽手里的图纸看了看,指出图纸也有不合理的地方。王爽又指出刚才听到胖胖跟李老师说要搭一个战船,他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

僵持中,宇航妥协说不要拆飞机的前边,并听从王爽的意见把机头改成了尖的。宇航改完机头,发现默默和胖胖在王爽的"监督"之下,正在把飞机改造为战船。

宇航大声叫起来:"不是飞机吗?怎么改成战船了?"他又着腰,站在飞机上无奈地看着忙碌的默默和胖胖。但是,他很快就投入到改造中,他还是坚持要搭飞机!王爽看着他们终于开始改造了,站在旁边开心地笑着,同时还自嘲地说其实自己没坐过飞机。

宇航忙着一边改造飞机一边说:"你不是说飞机没有按照图纸搭建吗?你不是说我的飞机翅膀不够宽吗?我现在就根据图纸改造。"王爽见宇航根据图纸改建飞机,于是也加入到了改造中。

●不能上天叫飞机吗?

这几个孩子热火朝天地搭建,飞机有了更大的空间,翅膀更宽了,尾部更高了。宇航提出要把飞机装饰装饰,就又增加了很多异形的积木,还用一些单元积木做大炮和手榴弹。

默默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假装开飞机,嘴里却发出"嘀嘀、嘀嘀"的声音。

这时,王爽说:"你们建的飞机只能在陆地走,不能叫飞机。"宇航辩解说:"有翅膀就是飞机!"王爽不听宇航的辩解,再次退出,坐到椅子上。

飞机不能上天怎么办?默默快速从睡眠室的床边拿了一块蓝色垫子放在飞机下面,说:"这不就是蓝天了吗?"宇航也跟着铺垫子,说:"这里是天空,飞机在云彩上。"胖胖坐在飞机的后半部分,位置高高的。他拿着话筒说:"前边的请让开,我们开飞机,省得撞着你们。"王爽坐在椅子上没有让开。

●意图冲突在游戏盛宴中化解

宇航来到王爽面前,邀请他一起去开飞机。最后开飞机的环节是每一个孩子的期盼,王爽想参加又碍于面子,见宇航主动来邀请自己,就愉快地接受了。

王爽手拿话筒站在飞机头前边,笑嘻嘻地说:"现在请不是战斗机的战斗机上场。"胖胖坐在飞机的后面说:"现在请各位上台!"一句"上台"逗得大家都乐了。胖胖马上改口说:"不是上台,是上飞机!"大家边笑边鼓掌冲上去,抢占自己的角色位置。

王爽拿着船桨,胖胖守着后半部的制高点,手拿话筒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我们的飞机,翱翔着起飞了!"威风凛凛,好有仪式感!

默默坐在胖胖的后面高高举起旗子晃动着;宇航坐在飞机驾驶的位置上,快速转动着方向盘;王爽高举双桨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飞机翅膀上。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个孩子都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一切的意图冲突都在这一刻化为了游戏的盛宴!

看到这儿,各位读者是不是要晕了?真没想到,短短几十分钟,在积木区里竟然上演了如此一番复杂热闹的情景。大家不禁奇怪起来,这段时间,老师在哪里呢?老师在做什么呢?而这个问题,也成了大家后面讨论的焦点。

现场教研

游戏观察结束后,老师们整理了各自的观察记录。

结果印证了李老师的困惑:尽管在游戏中幼儿不断出现问题,但始终没人告状,也没人求助,他们以各种方式独立解决了问题。李老师在旁边关注了几次幼儿,每次试图进入游戏,但很快又放弃或退出了游戏。

难道教师真的只能是一个旁观者吗?大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最后将教研的问题聚焦为"当幼儿在积木区游戏意图不一致时,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观点一:认为在开始搭建之前,李老师应该协调孩子们的意图,使幼儿游戏的意图更加明确,以保证目标一致,行动一致。这样搭建的过程才会更顺利,搭建效果才会更好。

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区域游戏的组织之中或多或少会带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的影子。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成果意识,希望幼儿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地做每一件事情,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

观点二:认为游戏开始时李老师不介入是对的,要把解决冲突和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的能力才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

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受自主游戏理念的影响,认为幼儿不邀请、不求助就是没有需求,幼儿玩得投入,有问题都自己解决,教师就不应介入,以免打断或影响幼儿。这也正是当下很多教师在区域游戏中支持自己行为的观点。

区域游戏中,教师究竟应该做什么?持以上两种观点的教师,与他们如何理解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认识必然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行为。

幼儿在区域游戏之中是如何学习的呢?我们认为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与操作材料互动,与同伴和成人互动,将新的经验和想法整合到已有经验中,从而进一步建构和完善自身对世界的认知。而教师的职责则是在每天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和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并支持幼儿提高到下一个发展水平。

那么,就上面这个案例,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海森高主动学习区角游戏的核心就是幼儿要玩有意图的游戏,所以教师要允许幼儿有不同的意图,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意图。计划环节就是鼓励幼儿充分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图,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意图,他们就有权利去实施自己的意图和计划。

2.教室里的积木区由于空间、材料的现实性,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绝对独立完成他自己的意图,所以积木区才更有可能成为合作游戏最多的区域,和家庭区共同成为幼儿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最有利的区域。

案例中虽然每个孩子的具体意图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意图大目标,那就是在积木区玩,正是这个大意图促成了他们的合作,甚至促成了他们最终搭建行为的一致性。这种现象在积木区、家庭区最为常见。

3.基于合作基础上的意图冲突属于幼儿冲突解决发展项目的范畴,合作不是完全求同,更要存异,在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潜能、兴趣基础上实现和谐。

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计划、语言、情绪、动作、社交、冲突解决、解决问题、角色扮演等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宇航坚持了自己的计划,而胖胖、默默、王爽都因和宇航合作而改变或演变了原有计划。但是他们最后都至少坚持了2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统一的计划。

例如,默默找胖胖协商搭海盗船;在宇航的坚持下默默和胖胖放弃海盗船搭建飞机;宇航在王爽的建议中修改搭建的飞机;王爽在宇航的坚持中同意修建没按图纸设计的飞机……他们每个人都积极地贡献着自己的想法,也努力把他人的意见纳入自己的想法中,他们的充分表达和倾听,推动了他们更高效地协商出一致的搭建方案,并尽快投入到搭建行为中。所以皮亚杰说"冲突解决是克服幼儿自我中心最好的途径",这在案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在幼儿游戏时,如果幼儿没有发出需要成人介入的信号,如语言求助、情绪波动、动作行为等方面的冲突或暗示等,基本上是不需要教师介入的,但老师必须要做的是持续的观察。

至于希望幼儿的游戏能够再深入丰富和拓展,教师需要放眼到持续一段时间的游戏观察,而不是仅仅这一天的工作时间。这期间,可以从材料入手,可以借助计划、回顾环节,支持幼儿这一段时间内进行更复杂的计划,更持续、更多内容的合作。

例如,在回顾环节,鼓励案例中的几个孩子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就自己特别关注的几个细节如王爽设计的飞机图纸、海盗的角色装扮等等,激发幼儿产生更多的意图,有可能会使得这些孩子在未来几天持续制定越来越复杂的计划,并到积木区实现角色更丰富、搭建更复杂、互动更频繁的游戏,使得他们的游戏水平以及各项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例如,教师还可以跟随幼儿的游戏需要,默默地在积木区提供更多需要的材料,更多角色扮演的装饰和道具,更多搭建飞机或战船需要的辅材,更多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图片等等。

在激烈的分析和讨论中,老师们对幼儿游戏,对师幼互动,对教师的支持作用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教师的支持是以幼儿的意图为前提和基础的,应该用幼儿愿意接纳的方式,以尊重和不干扰的方式与幼儿互动,是隐藏在幼儿行为背后的,是看似无形却有深意的关怀和推动。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谈幼儿课间活动的组织


幼儿由小班升入中班后,大都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于是我们上午就设置了两个集体活动,而在两个集体活动中间还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孩子们可自由支配,尽情玩耍。

你瞧,活动室里大呼小叫,你追我跑;图书角里的图书变成了纸飞机,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盥洗室里人头攒动,拥挤不堪……这段时间是小朋友最向往却也是老师最头疼的时刻,因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却要时刻绷紧安全弦,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发生意外。

面对这种情形,老师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让孩子自由活动,把他们禁锢在座位上,老师倒是省心了,却束缚了孩子的自由,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放任孩子玩耍,集体教学时他们就会变得自由散漫,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那怎样组织好幼儿的课间活动,让他们能“适度地动”“有益地玩”呢?

一、合理调控活动空间,让幼儿分散活动

集体活动中幼儿都集中注意力学本领,课间活动刚好可以让孩子们休息放松一下。走廊里空气新鲜,视野开阔,是孩子们理想的活动空间。但如果幼儿都到走廊里活动,就会显得十分拥挤,有安全隐患。于是我们便划分出多个课间活动区,将幼儿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组六位小朋友,每天各组轮流到各区活动。走廊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区,为了保证活动安全,我们就用给各组排值日生的方法来限制人数,如果是周一,就由每组一号值日生去走廊自由选择玩小型体育玩具,周二由每组二号值日生出去活动,依此类推。这样一来,在走廊里活动的孩子少了,就不会你推我挤,而且每个孩子每周都能保证一次户外课间活动。课间活动时,由班中保育员在走廊指导孩子们活动,老师则在教室指导孩子们玩其他游戏,室内室外井然有序,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二、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让每个幼儿有事可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那些安静活动的小朋友都是有具体事情可做的,如看迷宫图谱、观察自然角里的动植物等;而那些走东串西的小朋友都是漫无目的地玩,难免会影响别人,制造事故。怎样让这后一部分孩子也能够有事可做,不“惹是生非”呢?于是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自制了一些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小玩具,组织他们在课间活动时玩游戏,随着主题的变化,还不断生成新游戏,保持幼儿玩乐时的新鲜感。这样在课间活动时,这部分孩子都能乐此不疲地进行游戏,放松身心。比如在开展“惊奇一线”主题活动时,随着各个集体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对线越来越了解、熟悉和喜欢,都想和线玩游戏。于是我们就提供很多比较粗又不易打结的线供幼儿玩挑线游戏。一开始教孩子们单独挑五角星、降落伞等各种花样,孩子们觉得好玩极了。当大部分孩子学会了单独用线挑各种花样时,我们又教给他们两人合作挑线,谁挑乱了下一步,就又重新开始玩。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

三、以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在课间活动里,对某一活动区或某件玩具,玩的次数多了,幼儿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为了调动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需要我们不断拓展活动形式,更新活动内容。如我们让孩子每周一带一件小玩具放到自己的玩具柜,到周五再带回家,以便于课间玩耍;为了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我们请每位幼儿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在课闾活动时,孩子们高兴地拿出来和好朋友一起看,或相互交换着看。

集体活动中谈话“我又学到了哪些本领”时,雅雅说:“我会下飞行棋了,在家里经常和爸爸一起玩。”小杰说:“老师,我会下围棋。”还有很多孩子说会下棋了。于是第二天,我们就在活动区里投放了围棋和飞行棋,孩子们很是喜欢,立马围坐着玩起来。有的小朋友来晚了,坐不下,就干脆搬把小椅子坐在旁边看,还时不时要“点评”几句。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下棋,我们就找来几个大纸盒,在盒子的上方用双面胶贴上了棋盘,供孩子们在课间活动时玩。这些棋类游戏特别吸引班里的男孩子,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棋盘上,课间也就少了东奔西跑、无所事事。

四、将集体活动的内容向课间延伸

课间活动还可以作为集体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有时一个有趣的集体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致仍旧很浓,我们就把集体活动的内容延伸到课间活动中。因为不是集体活动了,孩子们身心放松了,玩起来也就更加投人,表现也更为出彩。比如在美工活动“动物纸偶”后,孩子们拿着亲手制作的各种纸偶动物在表演区进行表演,他们充满创意的表演,极大地提升了集体活动的效果。

所以,尽管幼儿园的课间活动时间短、头绪多,组织起来难度很大,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把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加以利用,就可以改变课间活动时的“杂乱无序”,在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中班游戏课教案《你快乐、我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游戏、合作学习的快乐。

2、通过故事学习,知道为大家做事受别人欢迎,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太阳妈妈、太阳宝宝胸饰各一个;小鸟、蜜蜂、青蛙胸饰若干;课件;大树模型;彩色树叶、小礼品;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生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

1、小朋友,我是新来的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来扮演太阳妈妈,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宝宝(提供小鸟、蜜蜂、青蛙三种胸饰),跟我一起玩,好吗?

2、太阳妈妈带宝宝玩"捉迷藏"游戏,妈妈把眼睛捂住,宝宝们听着音乐躲起来。提问:"我的宝宝怎么都不见了呀?小鸟宝宝在哪里呀?蜜蜂宝宝在哪里呀?青蛙宝宝在哪里呀?(宝宝们依次围到妈妈身边)

二、听故事,初步理解什么是快乐。

1、我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宝宝,心里真快乐。可是,我还有一个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你能告诉他,到底什么是快乐吗?你遇到什么事情最快乐呢?

2、那么,到底什么是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演示)

3、太阳宝宝出去寻找快乐,它遇到了谁?(小鸟、蜜蜂、青蛙)它们快乐吗?为什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

4、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很快乐呢?请大家再仔细地听一听。(第二次观看多媒体演示)

5、小鸟是怎样回答的?蜜蜂呢?青蛙呢?(请一位幼儿扮演太阳宝宝,其他幼儿扮演相应的小动物,一起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6、太阳宝宝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快乐。小朋友,你明白了吗?

三、帮助大树妈妈寻找快乐。

1、出示"大树妈妈","小朋友,你们都很快乐,可是我却一点儿也不快乐,因为我没有宝宝、没有朋友、没有漂亮的衣服,唉!"

2、是呀,我们怎样帮助大树妈妈,让她也快乐起来呢?(启发幼儿讨论、想办法)

3、提供彩色纸、胶水、小礼品等,幼儿一起打扮树妈妈。

4、树妈妈:(放录音)"我找到了这么多宝宝、这么多朋友,还换上了新衣服,心里太快乐了,我请大家到我家里去玩!"(幼儿在音乐声中愉快地离开活动室)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你抛我接》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两人合作玩抛接球的方法。

2、加强合作意识,体验合作乐趣。

【活动准备】球、塑料筐

【活动过程】

1、玩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玩球的方法,看谁的花样多,和别人玩的不一样。

2、玩抛接球游戏,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分别站在场地两条相距3—4米,投掷线上,教师发口令,幼儿把手中的球抛向对方,对方再抛回来。(反复练习)

3、游戏“你抛我接”。

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手拿框,另一人将球投向框里。拿框的幼儿可以改变方向、高低,尝试去接球。接到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2)幼儿分成两组,两两面对面站立,一人负责抛球,一人负责接球。每位幼儿抛十个纸球,最后看看谁投进的框里的球多,谁就是优胜者。然后互换角色。

(3)评选配合最佳的投球手和接球手,让幼儿理解游戏时的相互配合协调的重要性。

4、进行放松活动。

(1)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做放松整理活动。

(2)幼儿整理操场上的碎纸片,活动结束。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反思《你说我猜》


一、设计思路:

《你说我猜》的游戏形式类似于电视中看动作猜成语、你做我猜等综艺节目。本次活动所选择的亮点是在幼儿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上,让"猜谜者"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来猜物体或事件。游戏中选取的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内容,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提高幼儿的思维、表达及归纳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根据图片信息,尝试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2.、在游戏中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PPT"我的祖国"等主题活动的幼儿前期经验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一)说说游戏,交代规则

1、兴趣激发: 师:今天肖老师和你们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是什么了?请看大屏幕。嗯对了! 《你说我猜》的大屏幕里藏着许多的秘密,要请你们每个人来猜一猜哦。

2、倾听规则: 师:好,我来说说规则,请听好: 请一位小朋友猜,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看图片,不能说出名字,只能说出这张图片的外形特征,记住千万不能说出名字。师:听懂了吗?那我们试玩一次。

(二)试玩游戏,掌握玩法

(PPT展示图片--兔子吃萝卜;文字:兔子)边出示边提醒幼儿:记住,千万不能说出名字。你呢?要仔细的听,知道答案就要大声说出来。师:谁来提供信息。哦,它是什么样的?幼:它是短短的尾巴,它有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师:脸上的特征说出来了。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还有什么特征可以说了?幼:爱吃萝卜、青菜,走起路来蹦蹦跳跳……

(三)抢答抢猜游戏(再一次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游戏规则的明确,并帮助幼儿了解游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必须要说出物体特征的信息)。

1、体验规则,交代要求。

第1记分牌,猜到的队+10分,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翻牌。

第2那一组把名字直接说出来算输,将给对方加十分,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翻牌。

(增添集体游戏的规则,体现了教育要求的小步递进;点明本次游戏的主题"中国",提供给幼儿游戏中表达与猜想的潜在线索,并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升华打下伏笔。)

2、抢答抢猜,游戏开始 。

准备好了吗?我宣布抢答抢猜游戏正式开始。来排头请登场。

PPT--熊猫,在吃竹子;文字:熊猫)

PPT--五星红旗

PPT展示图片--国旗,文字:国旗

PPT--长城

PPT--京剧脸谱

PPT--乒乓球

PPT--(影星)成龙

3、查看记分牌。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胜利的。 (通过对成功原因的追问,让幼儿懂得成功是一次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同时体现了对成功幼儿的赞许。)

(四)唤发对祖国的热爱。

成龙唱了一首歌"国家",讲了中国的许多地方,看一看有些什么地方是你认识的?(播放歌曲"国家"MTV+游戏中猜过的所有图片)

听了成龙唱了这首"国家"的歌曲,我们也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关于中国的图片还有很多很多,以后老师再带你们看,好吗?

活动反思:

亮点1:我从激发大班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抢猜抢答的游戏情境;特别是选择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它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其中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

亮点2: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始终围绕以"提供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孩子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活动结束后,我们惊喜的看到,说的孩子已尽可能地抓事物的关键特征说得清楚,说得到位,猜的孩子也在积极思维,捕捉每一条有益信息进行分析。培养了幼儿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的意识,体现了我对幼儿的兴趣激发和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亮点3:我个人感觉,现场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还是比较融洽比较默契的。在师幼互动方面,老师在梳理、归纳每个孩子提供的信息,(例如熊猫),从而总结出这样事物的关键特征,为孩子将来学习描述物体特征给予了准确的方法;在幼幼互动方面,是让说的孩子说说自己给了什么信息,让猜的孩子说说自己觉得哪条信息最有用,既发展了孩子描述物体特征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对于猜的孩子来说也学会筛选、分析各种信息,综合有效信息,最终猜出事物,培养了孩子们倾听能力、分析能力。应该说在活动中,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小组对抗赛到抢猜抢答,既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同时也是训练孩子思维的活跃性。它是我突破教学目标的关键点。同伴间也在游戏中配合默契。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

不足:我是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可能教学经验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有效的提问、语言技巧应更加规范、精炼,这将是我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

喜欢《你的孩子爱玩橡皮泥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陶泥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混合的橡皮泥 我们班的孩子都比较喜欢玩橡皮泥,我早就规定他们不能将橡皮泥混合在一起,否则无法分开,可是仍有孩子把橡皮泥混在一起。这不,在我刚将橡皮泥发给孩子们不久,就发现一位小朋友又把红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捏在一起...
    2021-04-14 阅读全文
  • 捏橡皮泥比赛 上周让孩子们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周末可以在家练习一下,然后,星期一准备进行“捏橡皮泥比赛”,看看谁捏的既好看又快。 今天一上课,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喊着:“老师,老师,我们带橡皮泥来了,什么时候开始捏呀...
    2020-06-08 阅读全文
  • 幼儿故事橡皮泥星球 1、橡皮泥星球的故事 小嘎巴豆是一个宇宙旅行家。有一次,他来到“橡皮泥星球”。在这颗星球上,房屋是橡皮泥的,大树是橡皮泥的,连天上飞的小麻雀都是橡皮泥做的!这里的居民是橡皮泥人,他们要是遇到什么急事,...
    2020-12-23 阅读全文
  • 幼儿故事橡皮泥王国 1、橡皮泥王国的故事 有个艺术家,忽然心血来潮,喜欢上了橡皮泥。有一天,他弄来一大堆橡皮泥,开始捏起来。他捏了个小人,这小人胖乎乎的,圆眼睛、翘胡子,一副傲慢样儿。艺术家把他放在手心里,端详了好一会儿...
    2020-12-23 阅读全文
  • 泥工活动:玩橡皮泥 橡皮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一样,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橡皮泥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带给孩子无限创想的空间。而我们班的特色活动就是泥工,于是在本周我开展了橡皮泥的活动。 幼儿一拿到橡皮泥都可兴奋了,都开始自己的...
    2021-04-23 阅读全文

我们班的孩子都比较喜欢玩橡皮泥,我早就规定他们不能将橡皮泥混合在一起,否则无法分开,可是仍有孩子把橡皮泥混在一起。这不,在我刚将橡皮泥发给孩子们不久,就发现一位小朋友又把红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捏在一起...

2021-04-14 阅读全文

上周让孩子们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周末可以在家练习一下,然后,星期一准备进行“捏橡皮泥比赛”,看看谁捏的既好看又快。 今天一上课,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喊着:“老师,老师,我们带橡皮泥来了,什么时候开始捏呀...

2020-06-08 阅读全文

1、橡皮泥星球的故事 小嘎巴豆是一个宇宙旅行家。有一次,他来到“橡皮泥星球”。在这颗星球上,房屋是橡皮泥的,大树是橡皮泥的,连天上飞的小麻雀都是橡皮泥做的!这里的居民是橡皮泥人,他们要是遇到什么急事,...

2020-12-23 阅读全文

1、橡皮泥王国的故事 有个艺术家,忽然心血来潮,喜欢上了橡皮泥。有一天,他弄来一大堆橡皮泥,开始捏起来。他捏了个小人,这小人胖乎乎的,圆眼睛、翘胡子,一副傲慢样儿。艺术家把他放在手心里,端详了好一会儿...

2020-12-23 阅读全文

橡皮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一样,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橡皮泥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带给孩子无限创想的空间。而我们班的特色活动就是泥工,于是在本周我开展了橡皮泥的活动。 幼儿一拿到橡皮泥都可兴奋了,都开始自己的...

2021-04-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