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幼儿园游戏有益于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幼儿教育专业团体对游戏活动应作出肯定,促进社会对游戏的广泛认同。你知道哪些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积极作用?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让孩子游出未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孩子游出未来

水孩子水育早教,是以游泳为主要方式,结合孩子的智能和体能发育特征,通过互动游戏和音乐的辅助教学进行的水上和陆地相结合的早教模式。水孩子水育突破传统地面早教所欠缺的体能发育环节,重点增强婴幼儿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一、给宝宝健康的体魄

水孩子水育早教以游泳为主要方式,有利于发育期的宝宝骨骼、肌肉生长,帮助增强心肺功能。水育有效改善宝宝身体各器官的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从而达到全身的身体状况的改善,有利于宝宝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强壮。

二、帮助宝宝长高和挺拔身姿

宝宝正处于长高的关键期,接受水孩子水育早教训练时,宝宝四肢肌肉在不断地紧张和放松,特别是两臂和腿交替在水中或空中的动作,能起到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骺软骨增生的作用,对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长很有利、促进宝宝长高。也能端正宝宝的身姿,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让宝宝看着更挺拔,也更加优雅。

三、增强宝宝运动智能和平衡发展

水孩子水育早教明显增强宝宝运动智能的发育,提升协调性和平衡感,相对陆地锻炼,由于水的托浮作用减低相当一部分的重力,宝宝在水中能够更有效地锻炼到身体更多部位。游泳时,宝宝在水上水平滑行、侧滚摇、转圈,甚至被头上脚下地抛丢水中,在经验这些运动时,宝宝的平衡和协调性得到发展。

四、提升宝宝智能,更聪明

宝宝接受水孩子水育早教时,水对宝宝皮肤的冲击、压力而形成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皮肤按摩与抚触刺激,这种特有的刺激可以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与触觉间的联系,逐渐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水孩子水育早教能够帮助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在宝宝身体活动的时候产生的复杂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智力发育好。

五、建立宝宝受益终身的自信和性格

水孩子水育早教过程中,宝宝感知和控制自己的身体,获得自我认同和自尊。在战胜自己、战胜困难后,宝宝潜移默化地体会到耐心和勇敢的价值,获得自信。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让孩子把刷牙当作游戏


喝水从奶瓶过渡到杯子

对于自己喝奶、喝水,宝宝也会像独立吃饭那样兴趣盎然。

训练要点:

宝宝十个月左右,就可以试着让他自己抱着奶瓶喝奶、喝水了。奶瓶最好小一点、细一点,也可以买带把儿的那种;奶瓶里的奶或水一定要温度合适。妈妈可以抱着宝宝或让他倚靠在被子上、坐在小推车里喝。

一岁以后,改为使用婴幼儿训练杯,就是有两个手柄、杯盖上有个突起的小嘴儿、嘴儿内有小洞的那种,不要杯盖上带吸管的。爸爸妈妈给宝宝示范:双手握杯,将杯子举到嘴边用力吸,或直接往嘴里倒。

一段时间后,试着取下杯盖,让宝宝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把嘴放到杯子边直接喝。开始时杯里的奶或水不要太多,以少半杯为宜。

把刷牙当作游戏

保证孩子的口腔健康从保护乳牙开始。父母应尽早培育宝宝自己刷牙的习惯。当然,也没必要一本正经地教,让孩子觉得“刷牙很好玩儿”,他就有兴趣学了。

训练要点:

宝宝一岁左右,父母可以用硅胶质地、形状如手指套、带毛刺的小牙刷给宝贝刷牙,几次之后把“小指套”套在宝宝的手上,握着他的小手、模仿父母的样子自己刷牙。刷完了,告诉宝贝照着自己的样子喝一口水、鼓腮,让水在口腔里转几下漱漱口,再把水吐出来。

一岁半以后可以用软毛的儿童牙刷刷牙了,刚开始父母替宝贝准备好温水、挤好牙膏,自己也备好水和牙膏牙刷,给宝宝做示范: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刷,里外都一样;随后吐出泡沫,再用清水漱口,然后以毛巾擦干、完成刷牙的全过程。等宝宝三岁后,教他自己弄水、挤牙膏。

假装游戏,让孩子认识世界


孩子是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的,所以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她在假装游戏中不断地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换位思考”,对她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而且你大可以加入她的游戏和她一起玩,甚至可以听听她的奇思妙想,还可以帮她“出谋划策”。如果有你的参与,必定会增加孩子的游戏兴致,让她玩得更开心,学到的东西自然也更多。换个角度来看,这既是你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增进理解的最佳时机,又分享到了孩子的欢乐,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在陪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我们的以下意见:

1、孩子的想象主要是围绕玩具展开的。孩子见到什么玩具,就会随之想象出相应的游戏。所以你可以启发她更多地运用玩具来展开想象,锻炼她发散性思维。同时,在你的语言中可以刻意地多加些丰富的描述性的语句,比如在名词的前面多使用一些生动浅显的形容词。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孩子接触到大量的形容词、关联词和逻辑语言,可以发展她的语言能力。

2、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经常只是一味热衷于模仿成人的某些动作。比如孩子会学你的样子抱着娃娃,给娃娃喂药什么的,却并不明白这个举动的真正目的,和“妈妈”这个角色的真正意义。所以你需要在游戏中悄悄地引导她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比如给她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药呀?”“警察叔叔是干什么的呀?”这能帮助她认识某些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对这个角色的认识。

3、孩子的兴趣转移得很快,往往不能坚持自始至终地担任同一个角色,而是凭着对动作的兴趣不断地变换角色,还常常会混淆角色,玩着玩着就搞不清自己担任的角色。这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对角色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她年龄尚小,在游戏中有许多无意识的行为。他们会偶然地说出一句话,或者做一个动作,可一会儿工夫,脑海里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平时应多带孩子观察、模仿,加深印象,帮她积累丰富的角色经验。

4、利用家里现成的一些道具,和孩子一起来演绎他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吧!比如小马过河、三只小猪等等。孩子喜欢让你给她反复地讲她所钟爱的故事,对某几个故事,她早已烂熟于心。这时你们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分角色演绎出来。这样的游戏可不是玩一次就没用了,一定会让孩子反复尝试,乐此不疲,并且还会有不断地创新呢!茶余饭后,亲友来访,何不表演一段,可更是笑声不断,其乐融融了!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孩子在画画或写字时,无奈地在纸上乱涂乱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爸爸妈妈则在一旁不断地催促,并开始责备孩子。接着,孩子在责骂声中,画画、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干脆玩起了纸笔游戏……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原因1:我对这个活动没兴趣。

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并对孩子的兴趣点不关注,因而常常让孩子做一些他没兴趣的事情。时间一长,为了应付父母,孩子就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原因2:我不知道什么是浪费时间。

有些父母比较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生活细节的培养。时间是什么、如何珍惜时间等等,孩子并没有概念。久而久之,自然就养成了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原因3:我不想做,可是我不做,妈妈要打我的,所以我就慢慢做。

有的父母比较专制,不尊重孩子,而且教育方式较粗暴,孩子在威胁下,不得不选择服从。因为孩子是被迫接受,所以往往通过拖延时间来反抗。

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的方法

方法1:尊重孩子的选择,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个有心人,多多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例如,孩子对涂鸦很感兴趣,但不爱看书。父母就可以投其所好,鼓励孩子用喜欢的方式,比如手指点画、碎纸撕贴、创意涂鸦、剪贴等形式来制作动画书、汽车书、动物书等个性图画书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以此激发其阅读兴趣。

方法2:让孩子参与活动时间规则的制定,增强遵守时间的自觉性。

日常生活中,不将自己的想法和规则强加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和他一起商量制定适合的计划表,是我们父母需要努力尝试的。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有一种参与感,体验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而且,这样的时间计划表是真正意义上孩子自己制定的时间规则,孩子比较乐意接受。

如何和孩子一起制作活动时间表

首先和孩子共同商量活动的内容。等内容商定好后,请孩子自己评判自己在执行中掌握时间的情况。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可鼓励他用笑脸或哭脸的贴纸来表示执行的情况。对千年纪大的孩子则可由他自己记录时间,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评判能力。

方法3:借助计时器,帮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孩子年龄小,常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不按大人的意思去做。这时,不要训斥孩子,更不要帮孩子做,否则会剥夺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妨保持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和孩子一起到商店挑选一个喜欢的计时器,然后每次做事前,让孩子自己选定合理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会大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在不知不觉中改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可能一开始孩子对时间的长短没有概念,父母不妨先帮他设定时间。第一次设定时,要给孩子留出较多的空余时间,让他能提前完成,以获得成功感。然后,让孩子自由支配完成后留出的空余时间,这样他就能体会到抓紧时间的好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会浪费时间。当然,最好是让孩子自己选定计时器的时间来完成任务,这样孩子做事的时间计划感就越来越强了。

逆向思维让孩子更聪明


第一阶段1-4岁

对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他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NO.1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

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

和孩子玩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NO.2反口令

游戏目的:

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

您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您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您说“向前走”,孩子就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您“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您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您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第二阶段:4~5岁

关键阶段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已经进入具体形象阶段。孩子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他对事物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这时的孩子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它进行概括。对于熟悉的事物,孩子开始能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孩子会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美专家解读“游戏力量”对4~5岁的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

NO.1反义词

游戏目的:

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

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您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与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您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您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NO.2找图形

游戏目的:

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

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等。

游戏玩法:

这可是一个孩子与您轮流进行的游戏哦!您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您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NO.3我是小法官

游戏目的:

训练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游戏准备:

粗细不同的3根小棒,绳子3根

游戏玩法:

这个游戏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您先将3根绳子分别在3根小棒绕3圈,但剩下的绳子的长短要相同。然后,您要请孩子来判断一下,哪根绳子最长。孩子猜出来以后,不管是对是错,您都可以让他自己亲手操作一下。

第三阶段:5~6岁

发展阶段从5~6岁起,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比较迅速的发展起来了,这为他入学奠定了智力基础。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能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快速地发展起来了。这时的孩子不但能广泛了解事物的现象,而且开始要求了解事物的原因、结果、本质、相互关系等等。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逆向思维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孩子开始根据不同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来进行概括、分类,推理也开始由表面、直接转向内在、间接。

对5~6岁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从相反的视角去看固有的观点、惯常的看法,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他的逆向思维。

NO.1奇怪的时钟

游戏目的:

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判断力。

游戏准备:

自制一个可以拨动时针和分针的时钟,并准备一面镜子。

游戏玩法:

让孩子看着镜子,您拿着这个自制的时钟站在他的身后,并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看着镜子里时钟的影像,说出是几点钟。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镜子中的景象与实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过左手,镜中的他则是伸出右手……

NO.2藏宝图

游戏目的:

训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

用比较透明的纸做几张“藏宝图”。并准备几张相同的空白图纸。

游戏玩法:

您先给孩子看一张“藏宝图”,然后告诉他“这是一张透明的藏宝图,如果将它翻过来,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也可以让他在空白图纸中画出来。

NO.3扑克猜数

游戏目的:

用不同的方法将隐藏的数字猜出来,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游戏准备:

1~9的牌两套(共18张)

游戏玩法:

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请孩子把牌洗好,然后您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并将余下的牌摊开,让孩子猜一猜,您藏起来的是哪张牌?

自主游戏让孩子快乐游戏


自主游戏 让孩子快乐游戏

【内容摘要】: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在社会性发展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抓住孩子的生理、心理上的敏感期,提供孩子适当的游戏环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不应该过多,幼儿参加的不仅仅是原本意义上的表演和游戏,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按照自己对环境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尽情享受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为此,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同伴,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给予纠正。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孩子们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关键词】:自由、自主、开,

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很容易忽视幼儿的主体性,表现为教师事事包办代替,超出“主导”他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结果,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小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那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动手、动脑,幼儿以游戏的权利,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大多数老师怕烦、怕出事故、怕麻烦等,剥夺了孩子的游戏权利。我们对照平时的工作,我们认识到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要继续努力专研业务知识,继续学习理论知识,让理论联系实际,使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那么要想开展好游戏,作为教师在游戏中是创设者、观察者、支持者、参与者,我们如何实时的介入和开展游戏活动呢?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

游戏是最好的思维训练

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活动。通过游戏唤起幼儿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按照皮亚杰的理念,从认知活动而言,游戏是同化的过程。幼儿玩游戏越多,他们智力会发展更好一些。

现在的家长不愿意孩子在幼儿园玩得太多,他们更关注孩子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多少知识,这几乎是所有老师都面临的困境。“北师大刘焱教授认为,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获得幸福的童年、该年龄应有的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幼儿园游戏一方面要服务于教育目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让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不仅可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也可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更应是贯穿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所有过程。这样才能给幼儿一个真正的游戏童年、快乐童年和成长童年。在游戏中,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因此幼儿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游戏的魅力主要不是“好玩”,而是幼儿主体性的体现与发挥,幼儿的游戏与学习是发生在同一活动过程中,游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所以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幼儿的学习游戏化,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与好感,使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日有长进,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增长知识,就好象春风化雨般使草木生机盎然。

自主、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时,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突发事件所包含的教育价值,积极引导,把握时机,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游戏要结束,要提醒孩子整理好玩具,让孩子逐步学会自我管理。另外,在游戏时要有良好的常规,制定好游戏规则,使幼儿在宽松、愉快、团结的氛围中进行游戏活动。(例如:一次户外活动时,大家兴高采烈的玩“赶小猪”,玩了一会儿,只见操场上有的孩子的“小猪”(纸球)已经散了,操场上满的的报纸。我的手一拍,看看谁的小手真能干,收的既快又整洁。我的话音刚落,大家一会儿的功夫,纷纷喊道:我是第一名。)

精心创设游戏活动环境

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游戏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准备足够的游戏材料。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活动区中为幼儿准备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信封),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小动物,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笔、油泥、剪刀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捏、搓、团、揉做成各种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动物轮廓等等。

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游戏是幼儿的第一需要,为幼儿的游戏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给孩子带来快乐。如户外活动、餐前、餐后、离园前后等,此时,幼儿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气氛宽松愉悦,从而能调节幼儿在各项集体规则活动后产生的疲劳,在心理上获得放松。在自由游戏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

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做游戏活动的旁观者。

当孩子们在寻找游戏材料,创造游戏主题时,教师应该沉默,不主动发表建议,要相信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因为,在孩子们心理,教师总是对的,教师的话总是应该听的,教师的发言会打断孩子们的游戏思路,扼杀幼儿的创造灵感。不管孩子们想出来的游戏多么的幼稚或游戏主题的选择多么的盲目,教师就是应该放手,让孩子们去体验快乐、体验失败,教师做幼儿自主游戏的旁观者、支持者。

做游戏活动的合作者。

当孩子们分配角色,安排任务时,教师应作为游戏中的一员,服从游戏组织者的分配,教师是作为幼儿的游戏合作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童趣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以合作的身份参与游戏也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

做游戏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每位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如:班里的欣欣小朋友胆子小,不爱表现,每次开展角色游戏时只抱布娃娃。于是,我鼓励她说:“欣欣,你是娃娃的妈妈吧娃娃肚子饿了,你给她喂点吃的。”引导她带娃娃上超市买,或到饮食店里吃。这样,明确了她当妈妈的角色,也调动了她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个体差异的随机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对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幼儿的运动能力表现为肌肉的控制力,身体、动作的平衡力和协调力等。这种能力的发展正是在游戏活动中给以实现的。如在体育游戏中“小动物运粮食”中,让孩子过山洞、走小桥、爬小山等。发展了孩子的钻、爬、平衡等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肌肉的发展。总之,幼儿的运动能力伴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总之,游戏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能活动经验与同伴的语言交流。因为孩子的语言发展的关键在于使他们有机会给予表达。同伴之间交流相互表白。如:在角色游戏中,以不同的身份相互对话,模仿了医生、营业员、老板、警察等各种角色的对话,也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及完整的将话说完成的语言能力。难免在游戏时表述不清楚或口字不清晰。可让孩子在不断的游戏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在开展游戏时要给孩子创造自由、自主、开放的游戏氛围,不要干涉孩子的行为与举动,让他们玩出新花样。促使每个幼儿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发动了游戏,自主游戏又使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需要的满足又带来了快乐,快乐作为强化剂促进孩子去游戏,所以,孩子能在自主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孩子的身心“协调运作”


34.9%的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也就是由于身体不能协调运作而带来了种种问题,这是记者昨天从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得知的信息,据专家介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小家庭给孩子带来了“狭窄”的成长环境。记者对该院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室进行了探访。

“老游戏”又重回大都市

虽然正值下午4点半,外面太阳还很火热,但训练室内孩子们个个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大多是四五岁到十多岁的孩子。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在大都市里久违了的老游戏。一个小男孩正在夹着布袋子跳得满头大汗,他笑呵呵地说这叫“袋鼠跳”,自己长这么大,从没玩过。还有三四个孩子趴在地上对着墙拍球,还有的跳橡皮筋、跳绳、滑板、平衡木等。

训练室成了小“社交圈”

采访中,不少家长和孩子把这里当成了接触外界、锻炼自己的小社会。一位专程从丹阳送孩子过来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日常生活中比较好动,学习注意力老不集中。说起训练的效果,这位家长倒不心急,“这是我第12次带孩子过来,我也不指望一下子就能改变他的多动,孩子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玩,因为这里有很多小孩子。”

运动疗法激活儿童

据儿科主任医师唐洪丽介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是一种儿童行为心理问题,该科在南京地区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调查中发现,34.9%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主要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灵活以及内向、孤独、胆小、害羞等。用运动游戏方法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让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得到触觉、注意力等各方面的训练,这种治疗方法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让孩子在民间游戏中成长


由于现代教玩具在教学和日常生活普遍大量地使用,民间游戏逐渐被人们忽略,有相当多好的民间游戏由于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已濒临失传的境地。其实在孩提时,从没有见过像现在的各式各样高级玩具,但我的童年时光却是在那种极富民间色彩的游戏中度过的,现在想起来,这些游戏还回味无穷。因为民间游戏自身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和特有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随意性和娱乐性,它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还能促进孩子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这些都应该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并充分地加以挖掘、开发和利用,让孩子们在民间游戏中愉快地成长,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在民间游戏中强健孩子的体魄

如今的孩子,玩具应有尽有,有不少的孩子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玩各种电动玩具,很少在空气清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可现在的孩子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他们长大后面临的是更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学习、精神压力都很重,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怎么来融入社会、参与竞争呢?

而民间游戏种类繁多,且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对孩子的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能促使他们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体质。我们就可利用我园有绿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游戏,如“网鱼”、“地雷爆炸”、“跳皮筋”、“老狼老狼几点钟”、“撞拐”(一般都是右脚跷起,左手捉住右脚脖,右手扶右大腿部,两人以膝相撞,撞倒对方者为赢)、“跨十步”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孩子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抓沙包”、“弹球”、“跳房子”、“踢毽子”等游戏,使孩子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编花篮”(三个人以上的单腿钩搭在一块儿跳)、“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使孩子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线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民间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促使孩子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体质。

二、在民间游戏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智力发展,

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在游戏的同时,使孩子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如:跳皮筋绳的“马兰花”中即有跳的花样又有好听的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十五六,二十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十五六,三十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一百一;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可让孩子们感受民谣的韵律,还能让他们感受数字的趣味性而百玩不厌。又如:“拉锯”中两位孩子面对面互相盘腿坐下,然后手拉手进行一前一后的作拉锯样并且嘴里还念:拉锯,拉大锯,姥姥门前看大戏,你也看,我也看,我们一块看大戏。还有一种类似于接龙游戏用一问一答的歌谣方式来丰富孩子的词汇,教师(或请能力强的孩子)与另一名孩子同做游戏,在两人同念“我家弟弟真淘气,今晚带你去看戏”后,有甲先问“什么戏?”乙后答“游戏”“什么游?”“酱油”“什么酱?”“豆酱”“什么豆?”……如此类推,一问一答,循循诱导,又因其中的内容可随时调整及安排,故孩子也就随着教师或同伴的设计而使自己的口语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如《荷花荷花几时开》:“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六月开”,孩子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即巩固了科学知识,又激发了孩子认识大自然的兴趣,陶冶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在民间游戏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当前,许多国家都十分强调要促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专家们认为,积极的自我形象能使孩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能在社会交往中主动适应环境,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首先在民间游戏中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由于民间游戏的易学和趣味性给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增强自信,如我班的一位小女孩吴颜君刚来时即不与人交往,也不愿以任何方式来表现自己,就算是我们问她的话都不愿回答,可是在经过几次“金锁银锁”、“大转盘”游戏(经“击鼓传花”游戏改编而成)后,开始几次还不愿意,可我没有勉强她,还是鼓动其他孩子与她一起玩“金锁银锁”、“大转盘”的游戏,经多次游戏的气氛让其感受了游戏的快乐,终于在一次“转盘”游戏中当指针指向她的时候,出乎意料的她唱起孩子们爱唱的《小燕子》,虽然她唱得并不完整,可她终于愿意表现自己了,于是特别表扬了她,看着她开心的笑容,我也感到很欣慰。而且从这以后我发现她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而且也更愿意主动和老师亲近、与小朋友交往了,性格明显活泼了许多。

其次在民间游戏可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因为民间游戏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在游戏中相互交往让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如有一种是带有表演性质的“种瓜”游戏:请一位孩子来当种瓜人,一位孩子来当小偷,其他孩子牵成圆并蹲在那儿当“西瓜”,在游戏中通过种瓜人辛勤的浇水、施肥、拨草等步骤和扮瓜者的表演,了解了西瓜长大的过程,并通过游戏中小偷偷瓜——打小偷的表演过程,可培养孩子辩别是非的能力,引发他们乐善的意识,而且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演能力不仅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增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另外,孩子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因为每个民间游戏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而它又是每个孩子必须遵守的。游戏的趣味性对孩子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他们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游戏“锤子、剪刀、布”,它的规则是,孩子们可两两相对边念儿歌边用手势或脚势动作来进行,若输了要接受刮鼻子之类的小惩罚或让赢的孩子先进行游戏等,但是有些自我中心强的孩子难以遵守就会耍赖,可这样又会引起同伴们的不满,没人愿与他玩游戏,而最后对游戏的兴趣,又使他们必须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来获得参加游戏的资格。

四、在民间游戏中发展孩子的个性,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

由于在洗手、入厕、吃点心等分散活动和绘画活动中时,多存在一种动作快的孩子闲散在那等待动作慢的孩子,于是在教室里跑动、吵闹的现象,这样即危险又影响别人,为了帮助孩子适度地控制住自己,帮助他们毫无压力地从一个环节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活动,我们就可以利用民间游戏的随意性和多样性进行调整,请动作快的孩子自由组织起来玩些“金锁银锁”、“拉大锯”“翻线绳”“抓沙包”或手指游戏之类较安静的游戏,或请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游戏,这样就更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能力和精力,满足孩子好动的特点,而且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进行发展

五、在民间游戏中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她架起了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一座桥梁。由于现在的父母大都忙于工作,很少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即使是有空了,也不知道陪孩子玩些什么游戏,经常当孩子们在家里要求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时,家长们会说:“爸爸妈妈不会做游戏,我们给你买了那么多玩具,自己去玩吧。”孩子们只能默默地独自玩耍。而当孩子们在孩子园学会了玩民间游戏,并在家中游戏时,唤起了父母对儿时童年的的回忆,他们兴奋地告诉孩子:“我们小时候也玩过这样的游戏。”“不信不信,老师又没教你,你怎么会做呢?”“不信?那爸爸玩给你看。”家长主动要求孩子一起玩。“爸爸和你一起玩好吗?”“好的!”孩子高兴得跳起来。父子俩人玩起了“石头、剪子、布”。“一、二、三”,爸爸出拳慢了一拍,“爸爸耍赖皮,我们两个应该同时出拳的,你赢的不算。”“好吧好吧,重新再来。”父子俩的高兴劲就甭提了,大有不分胜负决不罢手的态势。有的家长还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所玩的其它民间游戏来教孩子,如“五行棋”(即是在地上或纸上画上两个交叉的长方形,呈十字架形,父与子就在棋谱上的两个角各摆上四个棋子,边念“金木水火土”边下),而此时,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游戏中,无形中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

民间游戏是来自于人们生活中自创的一种游戏形式,所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汇聚了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的智慧,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说民间游戏给孩子提供了回归自然、一展童贞的天地,孩子可以尽情的享受自然赋予的恩惠,通过游戏中的想象、探索、智慧、身体和个性在欢乐和喜悦中发展起来。当然有的民间游戏确实与当今的时代不相适应,如有的游戏从内容到形式确实过时了,无论如何激发不了孩子们的兴趣,或有的游戏玩具虽随处要见,但却不卫生、不安全,影响孩子们的身体等之类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我们要结合当今社会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兴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打老虎”中,有段歌谣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为了适应时代的环保教育,经过推调敲,我们把“打老虎”改成“打老鼠”,而且为了多加些趣味性,还把“石头、剪子、布”、“包水饺”等两三个游戏与它揉和在一块,这样即不影响游戏的效果,又不断赋予民间游戏以新的形式和内容来丰富游戏。

通过实践说明,总体来说民间游戏不仅是孩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还不失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算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因此也祝愿我们的孩子在越开越美的民间游戏之花中轻松愉快地成长。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在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一、更多的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二、尊重幼儿自己选择游戏内容的权利

由于幼儿受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于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例如:我们北方流传的“打宝”、“弹珠”、“夹弹子”等游戏,受到男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打宝”的游戏,几张硬纸壳剪成圆片片,印上图案,也有的用烟盒折成三角玩,三五成群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调查中发现,孩子们有的是喜欢好看的图案,有的是喜欢扇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喜欢好胜,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女孩子们则喜欢“跳皮筋”、“跳格”、“打沙包”等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从易到难,提高了玩的兴趣。边说边跳则可以锻炼跳的动作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玩胶泥,更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

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除了在固定的主题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游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零散间隙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课间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找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由于孩子们的兴趣不同。

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园还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来到田园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玩各种家长们小时候也曾经玩过的民间游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促进了孩子们机体健康成长,而且家长们也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其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打电球”、“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挑棍”、“抓籽”、“夹籽”、“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

二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又如游戏“拍大麦”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三是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游戏“城门几丈高”,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城门”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再次,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消耗幼儿体能,增强幼儿的食欲。

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常常遇到家长们诉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费很大的力气哄着孩子吃,很令老师和家长烦恼。自从家园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加强了。因为民间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幼儿的体能,使机体产生饥饿感,孩子们吃起饭来也就有滋有味,不用老师家长催促,吃得干干净净。也正是由于孩子们玩民间游戏后产生的旺盛食欲,使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自此,孩子们吃得下,睡得着,身体越长越棒。

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让孩子变聪明的小游戏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以下仅介绍几种家庭中可常用的亲子动脑活动:

1、分类的游戏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2、扮演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孩子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父母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3、手指的游戏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4、躲藏的游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这些都是藏物的游戏。

5、绘画的游戏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6、组合的游戏

许多发明都是在原来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7、观察的游戏

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甘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

8、知觉的游戏

“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能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可以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用舌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除上述8种游戏外,尚有很多游戏如科学、概念、音乐、黏土、雕刻……,都可以在平时使用,以激发孩子的智慧;在辅导孩子游戏时,宜注意个别与团体游戏的兼顾,以培养孩子社交及合作遵守团体规范的行为。

相信《让孩子游出未来》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游戏,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让孩子自己涂画出五彩的未来 儿子上了幼儿园就是学生了,从此,不仅要管他的生活还要管他的学习。这时候才真正觉得自己是家长了。 我们起初还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吃不饱饭、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会哭闹不止。现在看来一切比我们想像的要好——他可以用...
    2021-03-05 阅读全文
  • 亲子睡前10分钟,3句话让孩子更好的面对明天与未来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将来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大部分都跟家庭教育有关。我看过很多年轻人犯案的例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家庭教育环境不好,或者是父母工作太忙忽略了对他成长的关注。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
    2021-08-02 阅读全文
  •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 01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谋深远。 可惜,当下很多父母,失去了真正“爱子”的智慧和格局。 如迪士尼摸臀事件; 迪士尼内,8岁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屁...
    2020-09-30 阅读全文
  • 祝初中孩子未来可期的寄语 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在这个网络发展超级快的时代中,大家一般都对寄语再熟悉不过了。寄语写作需要注意称谓、正文度、署名与日期这几个部分。既然如此,适合寄语的文案可以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祝初中孩子未来可期的寄语》,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2022-09-25 阅读全文
  • 愿孩子未来可期的唯美句子 正是因为对未来不了解,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向前迈步。如今,许多人都有着良好的心态,关于未来可期的句子也越来越多。你是否也在创作关于未来可期的句子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愿孩子未来可期的唯美句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09-15 阅读全文

儿子上了幼儿园就是学生了,从此,不仅要管他的生活还要管他的学习。这时候才真正觉得自己是家长了。 我们起初还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吃不饱饭、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会哭闹不止。现在看来一切比我们想像的要好——他可以用...

2021-03-05 阅读全文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将来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大部分都跟家庭教育有关。我看过很多年轻人犯案的例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家庭教育环境不好,或者是父母工作太忙忽略了对他成长的关注。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

2021-08-02 阅读全文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 01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谋深远。 可惜,当下很多父母,失去了真正“爱子”的智慧和格局。 如迪士尼摸臀事件; 迪士尼内,8岁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屁...

2020-09-30 阅读全文

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在这个网络发展超级快的时代中,大家一般都对寄语再熟悉不过了。寄语写作需要注意称谓、正文度、署名与日期这几个部分。既然如此,适合寄语的文案可以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祝初中孩子未来可期的寄语》,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2022-09-25 阅读全文

正是因为对未来不了解,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向前迈步。如今,许多人都有着良好的心态,关于未来可期的句子也越来越多。你是否也在创作关于未来可期的句子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愿孩子未来可期的唯美句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09-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