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兔子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小班科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活动目标:
1、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产生喜欢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可爱的兔子》ppt;2、音乐《兔子舞》。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面:眼睛红,毛衣白,长长的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点击“小兔谜语”按钮进入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击“?”按钮验证是否正确,还可以边看图片边学说谜语。(按“小喇叭”按钮可以反复播放谜语)二、观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们喜欢小兔吗?
2、请幼儿看图片。点击“小兔模样”按钮进入图片区,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特征。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兔子?(白的、灰的、黑的……)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尾巴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身体看上去有什么感觉?(毛茸茸的、软软的)4、小结。点击“下一页”按钮进入“兔子什么样?”表格进行小结。
三、游戏《找小兔》。
师播放游戏课件《找小兔》,讲解游戏玩法并操作:小兔藏在树林里,露出一部分特征,幼儿点击找出 ,巩固对小兔外形特征的认识。
四、游戏《喂小兔》。
1、提问:小兔喜欢吃什么?
2、师播放游戏课件《喂小兔》,讲解游戏玩法并操作:点击鼠标将食物送给小兔吃,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食物送对了小兔就高兴,送错了小兔就生气。
(在操作活动中了解小兔喜欢吃哪些食物,通过喂小兔表达对小兔的喜爱。)3、小结:小兔喜欢吃白菜、青菜、胡萝卜等。
五、听音乐跳兔子舞,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会观察兔子的特征。
难点:能掌握一些的词语。
活动准备:小兔3只、食物(鱼、肉、草、菜、萝卜)、表格、纸和笔
教师行为:
一、引出课题:
1、 师带领幼儿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儿自由坐落。
2、 请个别幼儿摸摸、猜猜, 然后请出小白兔。
二、观察梳理活动;1、 幼儿自由观察抚摸了解外形。
幼儿自由讲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毛、尾、腿2、 幼儿自由喂食。
师:请你试一试小兔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从食物中自由选择食物进行喂食。
3、共同完成表格记录,得出结论;小结:长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动物一般都是很温顺的,还有什么动物也吃草?只要我们不去欺负它们,它就不会伤害我们,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4、 教师绘画小结;师:我们给小兔画张像吧!
5、 师生共同学习抱小兔。
三、 延伸活动:我们给小兔子找个家吧,看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做小兔的家,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小兔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兔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可爱的小兔教案吧。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小兔3只、食物(鱼、肉、草、菜、萝卜)、表格、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 师带领幼儿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儿自由坐落。
2、 请个别幼儿摸摸、猜猜, 然后请出小白兔。
二、观察梳理活动:
1、 幼儿自由观察抚摸了解外形。
幼儿自由讲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毛、尾、腿
2、 幼儿自由喂食。
师:请你试一试小兔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从食物中自由选择食物进行喂食。
3、共同完成表格记录,得出结论;
小结:长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动物一般都是很温顺的,还有什么动物也吃草?只要我们不去欺负它们,它就不会伤害我们,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4、 教师绘画小结;
师:我们给小兔画张像吧!
5、 师生共同学习抱小兔。
三、延伸活动:
我们给小兔子找个家吧,看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做小兔的家,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
活动反思
一、 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应是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经验,有话可说,有感性经验;陌生是孩子有发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间。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在儿歌、故事中经常接触,然而只停留在初浅的知识层,拓展的空间非常大,在一个活动中,即能够巩固已有的能力,又能发展新的能力。
二、 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排排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他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三、 以情感引导为主线。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因素的。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从认识、玩耍到找家,始终荣辱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小声说话、喂食、为它画画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该如何保护它,而是真正转化为行为,包括环境的营造、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灵,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教师带领孩子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说服、来感染孩子,孩子们不光知道,而且已经做到了,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他对小兔子的关爱已经事实在在的在他脑海里扎根了。
四、 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树立的。在玩了之后,教师就要找寻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帮助 孩子整理零乱的知识。对于小班的孩子,绘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选择了绘画小结的形式,采用简笔画来抓住兔子的特征,这要比说教式的小结更为简明、生动、富有趣味。
五、作为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几个知识点,通过一个活动对他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就是所谓的终身发展理念。因此我让孩子们接触了图表形式,并且赋予色彩,虽然图表很简单,但让孩子了解了一种科学方法、一种简单的统计法,这是一个科学活动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支点。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的情感沟通、情感宣泄和对科学的态度是最大的受益点。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由于没有很好的估计孩子的现场反映,孩子们接触小兔子时的冲动、兴奋,造成了活动场面的拥挤,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在活动小结时,孩子们的反馈其实已经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及时的把握时机,还是捏的比较牢,没有放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拓展空间。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兔子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兔子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可爱的兔子教案吧。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小兔3只、食物(鱼、肉、草、菜、萝卜)、表格、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 师带领幼儿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儿自由坐落。
2、 请个别幼儿摸摸、猜猜, 然后请出小白兔。
二、观察梳理活动:
1、 幼儿自由观察抚摸了解外形。
幼儿自由讲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毛、尾、腿
2、 幼儿自由喂食。
师:请你试一试小兔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从食物中自由选择食物进行喂食。
3、共同完成表格记录,得出结论;
小结:长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动物一般都是很温顺的,还有什么动物也吃草?只要我们不去欺负它们,它就不会伤害我们,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3、 教师绘画小结;
师:我们给小兔画张像吧!
4、 师生共同学习抱小兔。
三、 延伸活动:我们给小兔子找个家吧,看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做小兔的家,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
活动反思
一、 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应是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经验,有话可说,有感性经验;陌生是孩子有发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间。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在儿歌、故事中经常接触,然而只停留在初浅的知识层,拓展的空间非常大,在一个活动中,即能够巩固已有的能力,又能发展新的能力。
二、 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排排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他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三、 以情感引导为主线。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因素的。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从认识、玩耍到找家,始终荣辱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小声说话、喂食、为它画画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该如何保护它,而是真正转化为行为,包括环境的营造、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灵,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教师带领孩子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说服、来感染孩子,孩子们不光知道,而且已经做到了,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他对小兔子的关爱已经事实在在的在他脑海里扎根了。
四、 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树立的。在玩了之后,教师就要找寻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帮助 孩子整理零乱的知识。对于小班的孩子,绘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选择了绘画小结的形式,采用简笔画来抓住兔子的特征,这要比说教式的小结更为简明、生动、富有趣味。
五、作为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几个知识点,通过一个活动对他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就是所谓的终身发展理念。因此我让孩子们接触了图表形式,并且赋予色彩,虽然图表很简单,但让孩子了解了一种科学方法、一种简单的统计法,这是一个科学活动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支点。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的情感沟通、情感宣泄和对科学的态度是最大的受益点。
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由于没有很好的估计孩子的现场反映,孩子们接触小兔子时的冲动、兴奋,造成了活动场面的拥挤,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在活动小结时,孩子们的反馈其实已经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及时的把握时机,还是捏的比较牢,没有放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拓展空间。
幼儿园科学可爱的小兔优秀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优秀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可爱的小兔教案吧。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兔3只、食物(鱼、肉、草、菜、萝卜)、表格、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 师带领幼儿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儿自由坐落。
2、 请个别幼儿摸摸、猜猜, 然后请出小白兔。
二、观察梳理活动;
1、 幼儿自由观察抚摸了解外形。
幼儿自由讲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毛、尾、腿
2、 幼儿自由喂食。
师:请你试一试小兔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从食物中自由选择食物进行喂食。
3、共同完成表格记录,得出结论;
小结:长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动物一般都是很温顺的,还有什么动物也吃草?只要我们不去欺负它们,它就不会伤害我们,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3、 教师绘画小结;
师:我们给小兔画张像吧!
4、 师生共同学习抱小兔。
三、 延伸活动:我们给小兔子找个家吧,看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做小兔的家,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
活动反思
一、 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应是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经验,有话可说,有感性经验;陌生是孩子有发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间。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在儿歌、故事中经常接触,然而只停留在初浅的知识层,拓展的空间非常大,在一个活动中,即能够巩固已有的能力,又能发展新的能力。
二、 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排排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他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三、 以情感引导为主线。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因素的。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从认识、玩耍到找家,始终荣辱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小声说话、喂食、为它画画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该如何保护它,而是真正转化为行为,包括环境的营造、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灵,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教师带领孩子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说服、来感染孩子,孩子们不光知道,而且已经做到了,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他对小兔子的关爱已经事实在在的在他脑海里扎根了。
四、 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树立的。在玩了之后,教师就要找寻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帮助 孩子整理零乱的知识。对于小班的孩子,绘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选择了绘画小结的形式,采用简笔画来抓住兔子的特征,这要比说教式的小结更为简明、生动、富有趣味。
五、作为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几个知识点,通过一个活动对他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就是所谓的终身发展理念。因此我让孩子们接触了图表形式,并且赋予色彩,虽然图表很简单,但让孩子了解了一种科学方法、一种简单的统计法,这是一个科学活动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支点。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的情感沟通、情感宣泄和对科学的态度是最大的受益点。
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由于没有很好的估计孩子的现场反映,孩子们接触小兔子时的冲动、兴奋,造成了活动场面的拥挤,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在活动小结时,孩子们的反馈其实已经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及时的把握时机,还是捏的比较牢,没有放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拓展空间。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兔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爬等技能,初步学习投掷的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2、乐意与同伴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自制绒线球若干,每个幼儿一个。兔子头饰若干,每个幼儿一个。
2、大灰狼头饰一个;自制蘑菇若干,洒在场地的一端,布置成一个蘑菇地。
3、音乐磁带,录音机。小鼓一个,鼓棒一对。
幼儿准备:
1、幼儿已经学会绒线球操2、幼儿玩过游戏《抓尾巴》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老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
兔妈妈:“兔宝宝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活动活动吧!”
小兔子在兔妈妈身后精神抖擞地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听音乐跳绒线球舞蹈。(音乐《跳舞歌》)小兔子跟兔妈妈一起跳自编的绒线球舞蹈。
三、充分利用绒线球玩游戏(一)鱼贯式游戏1、把绒线球摆成一个圈,一个跟一个跳过绒线球2、小兔子两臂侧平举,一个跟一个绕着绒线球跑。
(二)小兔跳跳跳、爬爬爬兔妈妈:兔宝宝的尾巴在哪里呀?(引导幼儿把绒线球当做尾巴,发展了想象力)兔妈妈:那好吧!现在请你们把绒线球的辫子塞进裤腰里,当做尾巴吧!兔子的尾巴是怎样的呢?不会塞的小兔子怎么办呢?
(引导不会塞的幼儿互相帮忙,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协作精神。)1、小兔跳跳跳兔妈妈敲小鼓,小兔子听信号跳。兔妈妈敲得快,小兔子向前跳,敲得慢小兔子后退跳,兔妈妈在鼓面和鼓边交替敲,小兔子就转圈跳。
2、小兔爬爬爬兔妈妈敲小鼓,小兔子听信号爬。兔妈妈敲得快,小兔子向前爬,敲得慢小兔子后退爬,兔妈妈在鼓面和鼓边交替敲,小兔子就转圈爬。
两个兔妈妈坐在地上,双脚相对搭成一个山洞,小兔钻过去。
(在此环节中,幼儿听信号做动作,训练了反映的灵敏性、动作的协调性。)(三)小兔抓尾巴小兔子们玩《抓尾巴》的游戏。
(练习快速跑以及躲避的能力,训练动作的灵敏性)(四)小兔传球小兔子们站成一个圆圈,一个一个传绒线球,进行比赛。
(在游戏中,孩子的协作精神得到了提高。)(孩子们玩的有点累了,所以用这个游戏让幼儿稍微休息一下,达到动静交替)(四)兔子和狼兔妈妈:兔宝宝们,活动了这么长时间,妈妈都有点饿了,怎么办呢?
小兔子:我们去采蘑菇吧!
兔妈妈:采蘑菇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大灰狼怎么办呢?
小兔子:狠狠地打!
兔妈妈:用什么打呢?
小兔子:用球打。
1、练习投掷兔妈妈:兔宝宝们,我们先来练习一下吧!把绒线球的辫子绕起来,听妈妈口令,妈妈数到“三”,你们就把球扔出去。(反复练习两三次)2、采蘑菇兔妈妈:我们去采蘑菇吧!
听音乐小兔子和兔妈妈蹦蹦跳跳一起表演,突然音乐变,大灰狼出现了,小兔子们纷纷用绒线球砸大灰狼,大灰狼求饶走了,小兔们高兴地采蘑菇。
(通过有趣的游戏情节,使幼儿的活动量达到最高,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和动作。)3、小兔吃蘑菇。
兔妈妈:采蘑菇的时候,有的小兔子采的比较多,有的小兔子没有采到,没有蘑菇的小兔子吃什么呢?(作为老师,我故意没有提供很多很多蘑菇,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分享)小兔子:我给他吃!(有的幼儿会主动提出)在音乐声中,小兔们“品尝”他们打败大灰狼才采来的蘑菇,可高兴了。
(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放松了身体,放松了情绪。)附:绒线球舞蹈《跳舞歌》
第一段:
第一句歌词:“来来来……拉成个圈”幼儿左手拿辫子,右手拿绒线球,把辫子拉直,双手伸直在头顶左右晃动。
第二句歌词:“一二三……整齐好看”双手在身后抖动,双膝半蹲,脚下小碎步。
第三句同第一句。
第四句歌词:“转一转……到晚”双手伸直举至头顶小跑步自转一圈。
第二段:
第一句歌词:“来来来”双手合拢握球,双脚并拢跳成半蹲,双手贴在脸的左侧。
“大家来”动作方向相反。“拉成个圈”双手合握举至头顶,不断抖动。“一二三、一二三”动作同“来来来,大家来”。“整齐好看”双手握球在胸前小跑步自转一圈。
第二句歌词:动作同第一句歌词。
过门:第一句双手握球在胸前蹲下,第二句双手伸直握球在头顶抖动。第三句四句反复一、二句。
第三、四段动作同第一、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