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系列

发布时间:2023-12-17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在观看完作品之后,写作品名观后感可以体现出内心真实的感悟。通过将个人的观影经历和感受融入到标题中,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在写作品名观后感之后,我收获了许多。首先,通过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观影体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并从中汲取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和教训。其次,通过与他人的观后感交流和讨论,我拓宽了视野,了解了不同人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这让我意识到,观后感不仅是个人体验的表达,也是一种交流和启发的方式。

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的相关文章,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加详细和系统的参考和建议。这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分析和解读该作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艺术和人文价值。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激发读者对于其他作品的兴趣和思考,进一步拓宽艺术的视野和境界。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1

这是一个世界的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聚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和智慧所创作的全部成果。圆明园,这座被无数人向往了一个世纪的宫殿,在三日三夜的烈火中永远消失在人间。留给我们的是只有纪录片才能看到的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形象,还有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的耻辱。我陷入沉思。

圆明园,一座始于康熙的皇家离宫,通过他及子孙三代努力,加上无数人的智慧、劳动缔造出来的万园之园,有着传统文化的积淀,皇帝思想和意志的融入,以及展示着诗歌中的绘画和意境的江南美景……所有的美丽、优雅都集聚于此。

当康熙是唯一一个拥有远望望远镜的国家时,世界的另一端正在进行着全面的工业革命。而我国却还是个农业大国,仍然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到乾隆时期,通过几代人的积淀,大清空前富足。

可是即使这么富裕,我们还是没有搭上世界前进的列车,帝皇的自负,让他对于西方先进**、技术根本就不屑一顾。这真是一个伟大民族无比繁华背后隐藏的悲哀。

1860年,英法联军的炮火在中国猖獗,咸丰却美滋滋地享受着沐浴。英法联军很快占领了圆明园。10月7日,一件将要震惊世界的事在圆明园悄然发生了,联军士兵为了留下他们“胜利”的印记,最终一把大火将这个被他们称作就算集合所有法国的花园也比不上,如一千零一夜里的场景般梦幻的圆明园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彻底消失了。

在英法军放火的时候,他们发现一个密室中竟然完整地藏着西方的枪、大炮等先进**。也许这个地方早就被统治者遗忘了,还在用自己古老的方式,向后**打仗。血肉之躯,无论多么勇敢,都抵挡不住炮火的轰击,一个个生命倒下。

看着这一幕幕,内心在悲痛。

圆明园,一个带给我们多少荣耀与骄傲,最后却给我们留下多少辛酸屈辱的回忆的万园之园,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永远站在镜子前,记住历史。总有一种痛苦的感觉。不要被表面上的繁荣所迷惑。我们要真正抓住隐藏在背后的问题、缺陷和不足。历史已经成为事实,我们不能改变它,但我们可以创造未来。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不让国家繁荣富强,我们今天就要努力学习,明天就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2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间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接着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现在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可以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己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应该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电影圆明园观后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00字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500字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3

说起圆明园,我对它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五年级上我曾学习过《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从文中知道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许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与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还知道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的毁灭。可看完了《圆明园》纪录片,我感慨万千,片中讲述圆明园在清朝三代皇帝的努力下成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又因为这些皇帝不重视科学,使圆明园——万园之园,变成了一片灰烬。这使我更细致的了解了圆明园。

当我看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画面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头脑建造出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看到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圆明园化成了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段。

看完纪录片,我也为失去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侵略者毁于一旦。圆明园的毁灭警示着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读书,振兴中华。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4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课上,我们观看了圆明园的纪录片。虽然前毛老师也给我们看了,但对我来说,无论看了多少遍,我都想看这样的纪录片。这部电影展现了圆明园的起源、繁荣和最后的衰落,让我感触颇深。其中关于宫廷画家郎世宁的叙述,这段历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近160年前颐和园失火的场景,也看到了法英劫匪肆无忌惮的犯罪行为。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圆明园——这个令国人既自豪又痛惜的地方,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它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树木多达数万株。然而,法联军和八国集团联军两次洗劫旧颐和园,导致园内建筑被烧毁,文物被洗劫一空,神奇而神秘的旧颐和园成为废墟。当我参观圆明园遗址时,眼前的废墟让我无法想象电影中的壮丽场景,让我痛恨外国侵略者的野蛮和无耻!

如此华丽精致的园子,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园景100余处,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它是清朝皇帝150多年来建造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宫。

雍正、乾隆年间,圆明园得到了扩展,其中注入了两位皇帝在设计和绘画方面的造诣。像白玉一样的台阶建在水面上,辉煌的宫殿建在水面上。圆明园就像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帝国的象征。

枪支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军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一方面是炮火的**,另一方面是皇帝悠闲沐浴的画面。看到这个我感到非常难过和不舒服。清军士兵一个个倒下,这是蒙古骑兵横扫欧洲的最后一首挽歌,也是清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英法联军的进攻随着地图上红色的箭头一点一点的接近圆明园,占领圆明园的第二天联军们便变开始掠夺圆明园中的东西,一件件珍宝就这样失去了,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有留下,拿不走的,都毫不留情的毁掉,这样的场景惨不忍睹,每当看到这心里的怒火久久不能平息。我为大清帝国的颓废无能,为民族的冷漠衰败,为野蛮人的野蛮无耻感到遗憾。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

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2000年虽然历经风霜而屹立不倒,但时间很短,在三枪两炮声中,大楼倒塌了。

如今,昔日繁华美丽的颐和园,只有一块破碎的岩石和墙壁静静地躺在杂草丛中。皇家园林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奢华,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德·布鲁瑟曾说过,圆明园的灾难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态度,认为历史上犯下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是的,圆明园已经成为我们的过去。我们可以感叹过去不可磨灭的伤疤,但不能因为圆明园是中国人的作品而郁闷。它的存在曾经是一面高高的旗帜。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记住的一天,是帝国主义烧毁旧颐和园的一天。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如今,那些断壁残垣,依旧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荒芜野草诉说着那日的耻辱。

作为中国的未来子孙,我们有责任为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从现在起,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像烧旧颐和园那样记录屈辱的历史,我们应该有战斗的决心。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5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纪录片,深受震撼和感动之余,也产生了许多思考。这部纪录片详细地还原了圆明园的繁华辉煌和惨遭破坏的悲惨历史,令人痛心疾首。

纪录片以圆明园的建造与繁盛为起点,展示了这座建筑艺术杰作的壮丽与庄严。若干年间,无数工匠们倾注了心血,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人间仙境。熙熙攘攘的宫廷、宴会、歌舞、园林景致无不展现着皇家的富贵与繁华,令人陶醉。然而,随着纪录片深入,我们逐渐走进了圆明园的倾覆与毁灭。

影片展示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与焚烧,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次巨大亵渎。纵观整个历史,大批珍贵的文物与艺术品都被洗劫一空或毁于战火。从文物的流失中可见,中国曾一度由富庶奢华转变为杂乱混沌,如同欲盖弥彰的腐朽与落后。观看纪录片时,我看到了一个个历史事件的影像,仿佛时间倒流,身临其境。那些美丽精巧的器皿、珍贵的书籍、瑰丽的壁画,在敌人的火焰中瞬间化为灰烬,令人痛惜不已。

尽管圆明园已成为历史遗迹,但这部纪录片给了人们许多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文明和文化遗产。历史的宝藏是我们的财富,而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去保护它们。我们不能让历史的重复犯过去所犯下的错误。其次,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深思人类历史上的侵略行为。通过侵略他国文化破坏历史记忆,侵略者不仅丧失了基本的人道主义,也使自己失去了对人类进步与和平的贡献机会。

纪录片还以一系列的历史资料和人物回顾了圆明园的修复工程,追忆了那些曾经无私奉献的人们。当时,他们以巨大的努力和智慧,以自己的汗水和心血重建了许多建筑和景致。这个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个艰难而漫长的修复工程中,每一个人都将圆明园作为心灵的家园,将自己的希望和热情融入其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观看完《圆明园纪录片》,我深感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宝贵。每一个文明古国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它们需要我们去挖掘和传承。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和学习这些文明,承担起传承的使命。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我们自己的文化如何融入世界,如何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圆明园纪录片》给了我很大的感动和启示,让我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历史的伤痛唤醒了人们的警觉,我们要守护自己的文明,防止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坚定对文明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让我们的文化精髓薪火相传,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6

《圆明园纪录片》是一部生动而深刻的影片,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历史片段,同时也给我们传递了一种深深的感慨。这部纪录片毫无疑问,为我们的祖国历史增添了许多珍贵的档案,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我们民族的过去和历史。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从它的建造,到它的毁灭,都得到了详细的呈现。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画面,都展现了这个历史时期的独特性和繁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意义和启示。电影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就像是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真相,让观众感慨不已。

影片通过讲述圆明园的建筑、独特的景观和气派非凡的皇家住所,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古代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以及文化和风俗。这你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观念,而且还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当然,影片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园中向来非常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和史产,是代表中华文化的象征和见证,它们的保存和损失,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影片向我们呈现了文物被摧毁的惊心动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珍贵和灵魂。这种被毁文物的严重性和文化伤害,更是昭示着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除此之外,影片中也展示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中的每一位皇帝,每一个将领,都在他们的历史舞台上演绎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篇章。影片的丰富底蕴,不光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更加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

在影片观看完成后,许多观众在回顾我们民族历史时,都感到非常的痛心和难过。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被他人毁掉了,这令我们无比难受。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历史的一种告诫,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保护好自己的文化、历史和传统。

总体而言,影片透露出的东西非常地特殊。圆明园是独一无二的,而这部纪录片也同样如此。它展示了我们古代文明的珍贵遗留和生动历史,同时也唤醒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敬畏之心,它的价值无法估量。影片给我们带来的观念和感受,是至为珍贵的。我相信这部纪录片会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的珍贵性。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7

1.我们常常看到的表达是这样的:“圆明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与此相类的有长城、兵马俑、都江堰,乃至金字塔、空中花园……我们后代在缅怀圆明园的时候,纪录片拍摄者在利用现代技术还原圆明园那美轮美奂、恍如人间仙境的景观的时候,恐怕难免都会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充满敬意和叹服。我们似乎早就形成了一种审美习惯与思维惯性,就是历史上那些存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我们应该因为这些惊人的艺术品而凭生所谓的民族自豪感。然而,有人问过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如何结晶的,是谁使它们结晶的,劳动人民是否愿意结晶自己的智慧?

而结晶,除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有汗水和泪水吗?在一个君主一人意志便可翻覆万千黎民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说,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可能一开始并不想参与任何不朽艺术珍品的创作。

范喜良想参与建造连宇宙中都能看到的蜿蜒的丝带墙吗?他不想,他只想和孟姜女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日子,可是历史却把他生生封锁进了那万恶的墙垣,并引导他那原本柔弱堪怜的妻子放开喉咙,唱出古代女性反对强权的第一个高音。进一步说,这些从古代幸存至今的奇迹一般的建筑大多不过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而兴建的,兵马俑意在陪葬,金字塔仅是墓穴,而圆明园,那个被毁弃的,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万园之园,不过是清朝皇帝度假休闲的一栋特大号别墅。

也就是说,我们所赞美、追忆和感叹的这些所谓的古代建筑奇迹,都是当时统治者的意志,只是他们私欲的具体化。

从这个角度看,任何对长城、圆明园等艺术作品的赞美都浸透着古人的汗水,是虚伪的,至少是冷血的。这是因为他没有注意到,这些艺术珍品是许多无辜的人用鲜血和汗水在赞美的同时建造的,而建造的过程一定会导致我们对这些所谓的奇迹没有简单的欣赏态度。在我看来,我宁愿历史上没有这些艺术珍品,因为每一座传世或未传世的建筑都在告诉我,我们坐着享受的不是祖先的遗产,而是我们自己人民的鲜血。

更何况,我们从这些血淋淋的建筑中获得的所谓民族自豪感有时并不可靠?我要说,如果说一个人作为后代在看到长城时对于长城里面范喜良的尸身没有丝毫敬畏,那么我便拒绝接受其因为长城产生的骄傲与自豪的合理性。如果我们因为历史上遭受的侵略而痛恨侵略者,又怎能对那些以自己的好恶毒害世界的统治者保持良好的感情呢?

如果以长城、兵马俑、圆明园为论据,炫耀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那么,我不敢相信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能够和平地死去。也就是说,圆明园本身固然是一件精雕细琢、妙趣天然的建筑奇珍,但我们在赞叹它的美好的同时一定要记住,这美好的代价,恐怕就是多少人民流尽的血汗,以及多少血汗汇集成的税银p>

2。当试图通过想象恢复掠夺时,耳机里充满了加勒比海盗的插曲。曲调雄浑豪勇,搅得人血脉贲张。

可是当我想象当年英法联军耀武扬威的场面时,再辅以这首曲子就显得如此讽刺。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都很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可以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祖国。

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军队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己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

我们在这里不妨做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当年入侵圆明园的也有一个中国(这个假设自然把圆明园假设到国外去了),并且也犯下了打砸烧抢的罪行,那么中国人民是否会如雨果一般对中国军队犯下的恶行毫不留情地进行声讨与问责?或者是因为所谓的民族自尊拒绝承认中国的这种行为属于赤裸裸的侵略,这就是天字的头号土匪行为?一百年后,中国人民会不会说,如果中国不侵略,那么侵略国就不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如果你问我,作为被侵略国而去假设自己是侵略国,这种假设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是: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极度繁荣的时期,也曾有过征服邻国的履历。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当你攻击其他国家的时候,你曾经扮演过强盗甚至杀手的角色吗?

不要跟我说没有,因为中国人也是人类,不是圣徒,不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的方外之人,中国人也有欲望,也会抢夺,也有犯罪的资质。而且,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现代史,我们不是经常为自己在汉唐时期的辉煌和强大而骄傲吗?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我认为仅仅记住我们所遭受的屈辱是不够的。因为如果历史给我们一个掠夺他人的机会,我们就看不到我们今天痛恨的掠食者的轮回。我觉得,倘若我们能够在记住所受的屈辱的同时,一并记住自己曾经给过别人的屈辱,那么我们便有理由自信,我们这里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

必须在此补充的是,不难想象雨果的指控会违背法国政府的期望。然而雨果仍旧能够秉笔直书,这种做法实在需要勇气。我们不妨再做一个假设:

如果当时的法国政府对文字管制极为严苛,如果雨果会因为他对法国军政的批评而可能遭到跨省追捕并锒铛入狱,最后因为“躲猫猫”而惨死在监狱之中,他还能够拿出这样大的勇气来留下这段令中国人对其大生亲近的文字么?为了正义,也许他还会写下他的指控,但他能发表吗?倘使竟能发表,又会有多少人响应呢?

这段文字最后又是否会被法国当局所消除湮灭呢?当然,我们应该感谢雨果,因为在历史上,上述假设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雨果能够在今天仍旧令中国人为其勇敢正义而喝彩,恐怕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3.在校园网论坛上看到很多写观后感的,眼光大多锁定在“不能固步自封”,“落后就要挨打”之上,更有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气人物。

能得到这样的影响,恐怕足以说明《圆明园》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达到了的。最后补充两句感想: 掠夺者注定被唾骂与谴责,不论他们扯什么淡。

与历史进化发展之潮流相悖的做法总归会失败,这句话不止适用于被评论者,同样适用于评论者,没有例外。

我的话说完了。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8

纪录片《圆明园》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了解圆明园从前的壮观辉煌,也让我们记住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巨大耻辱。

在看影片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对圆明园的历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这部纪录片,我们对圆明园这座伟大的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画院为圆明园所画的建筑图时,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景象使大家为之惊叹,个性是在建造圆明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这真不愧是在幻想艺术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迹。”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毁,从那时开始,这个伟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昌盛,脑海中映起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倩影,这个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伟大建筑此刻只能成为梦影。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晚清王朝的衰落、咸丰皇帝的愚昧和**的腐败。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掠夺和烧毁这座伟大建筑的机会。

我对英法联军的残暴和不人道以及礼节艺术的破坏表示强烈的愤慨,对清朝的衰落和腐败表示无助和同情。只能说是丛林。他说我们当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人。所以说,要想强国,则务必强民。

希望你们在和平年代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9

圆明园的创造是一部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的断壁残骸是无声的控诉,这样一部凝结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巨献就这样成为了一片残骸,它的瑰丽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这种三维技术才能设计才能使我们一览这奇迹般的创造。然而它越是瑰丽,就会越引起中国人的哀叹与惋惜。这部纪录片唤醒了所有沉睡在美梦中的中国人,这是屈辱的历史,这是背叛的历史,也是我们不愿重演的历史。

大型史诗性纪录片《圆明园》为我们重现了辉煌的建筑,也是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虽然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画卷。其实火烧的又哪只是圆明园呢,他烧的其实是精细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要比圆明园大得多。然而焚烧的又何止是建筑呢?焚烧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的奇迹呀!

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欧洲式水法,它的规模之大与它的神奇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并且大清的皇帝还能够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去取悦一个自我喜欢的女子,为她建立它喜欢的草原与建筑。它的富丽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美的化身。

当时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东西,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时代。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此时西方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先进的工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杯具性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这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苍遗、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完美。正如那句古谚说的一样,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

鸦片战争之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双方大战,然而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最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康熙皇帝是那么的喜欢自然科学,而后世的皇帝却是如此的无视科学的伟大力量,使中国失去了独领风骚的地位。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财务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公开的拍卖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法国作家雨果以前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评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收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荣与衰败。他奇特的建筑与想法是世人所无法想象的,虽然此刻也在重修圆明园,但是永远也无法弥补我们历史上的缺憾!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了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却能够创造未来。在未来,这个崭新的世界里,我们能够建造更加辉煌、更加令人瞩目、更加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为了不让历史再次重演,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谨记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一份力量!

相关推荐

  •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范例 编辑团队特别为您提供“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相关的文献,如何才能撰写出一篇值得分享的标题感悟呢?优秀的感悟必须将审美、文化、社会等多重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立的表达。编写感悟可以把我们的零碎思维集中起来,欢迎您的光临,我们期待我们的网站可以成为您的阅读驿站,并奉劝您收藏!...
    2023-10-12 阅读全文
  •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锦集 在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要求我们写作文,写作就是表达一个个新奇、好玩、有意思的想法的过程。而写一篇好作文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那么你知道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锦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1.我们常常看到的表达是这样的:“圆明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
    2023-08-13 阅读全文
  • 纪录片观后感系列 欣赏优秀的电影是我们陶冶情操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观后感的产生并非完全由作品本身决定,观后感应该有明确的中心点,前后有联系、有逻辑。感谢您的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推荐您接下来看一下纪录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4-28 阅读全文
  •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四篇) 你是否正因为需要写观后感而感到烦恼呢?当我们看到一部好作品时,我们常会被激发出许多感悟。观后感代表了我们对所看到事物的深刻印象和感受,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本文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的相关内容,读完之后或许您的观念会有所更新!...
    2023-11-26 阅读全文
  •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精华十篇) 在学习时我们时常被要求写作文,作文写得好可以去参加很多征文活动。在写作文时要条理清晰,情感表达真挚,作文怎么写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
    2023-10-27 阅读全文

编辑团队特别为您提供“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相关的文献,如何才能撰写出一篇值得分享的标题感悟呢?优秀的感悟必须将审美、文化、社会等多重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立的表达。编写感悟可以把我们的零碎思维集中起来,欢迎您的光临,我们期待我们的网站可以成为您的阅读驿站,并奉劝您收藏!...

2023-10-12 阅读全文

在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要求我们写作文,写作就是表达一个个新奇、好玩、有意思的想法的过程。而写一篇好作文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那么你知道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锦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1.我们常常看到的表达是这样的:“圆明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

2023-08-13 阅读全文

欣赏优秀的电影是我们陶冶情操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观后感的产生并非完全由作品本身决定,观后感应该有明确的中心点,前后有联系、有逻辑。感谢您的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推荐您接下来看一下纪录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4-28 阅读全文

你是否正因为需要写观后感而感到烦恼呢?当我们看到一部好作品时,我们常会被激发出许多感悟。观后感代表了我们对所看到事物的深刻印象和感受,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本文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的相关内容,读完之后或许您的观念会有所更新!...

2023-11-26 阅读全文

在学习时我们时常被要求写作文,作文写得好可以去参加很多征文活动。在写作文时要条理清晰,情感表达真挚,作文怎么写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

2023-10-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