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信任说课稿汇总4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信任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说课稿,为了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上来,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如何才能将幼儿园说课稿的计划写得清晰而有条理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信任说课稿汇总4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信任说课稿【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感悟“我”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语言,提高积累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和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

2、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分段情况。

3、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哪些语句表现了我“我”的诚实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去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学生交流分享感受,重点体会:

●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结合“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是在我。”体会感悟。)

(1)在这种情况下,“我”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写下字条。“我”为什么这么做?

(2)假如是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辆车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爱车反光镜被撞坏了,又看到了这张留言条,你会怎么想呢?

● 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说明了什么?

师:是呀,前半句作者说责任每人一半,后半句责任在我,这是不同的两种看法,作者用了“但”字把这转折的意思写出来。

车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者勇于承担责任,你又从句中哪些词语看出?

师:当他发现小红车的车主也违反规定以后,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多么令人敬佩啊!

1、同桌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动作、神态,想一想:哪些话又进一步表现了“我”的诚实?

2、指名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学生结合重点词语、句子对话交流,教师相应点拨。

●正面:首先说“对不起”,表示道歉;后声明“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主动承担责任,并表态“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态度诚恳、坚决。

4、再读句子,加深体会。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5、再次分角色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进一步体会“我”的诚实和车主由此对“我”产生的信任。

6、车主说的话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的是哪一句呢?我相信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1、无意碰坏,无人知晓,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我”与小红车主人的这段真诚对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现在,你一定明白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了吧?

2、读读背背中的短语。

3、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哪些同学在“诚实和信任”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或平时有没有见过这一类的名言警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古人说:“与人相处,第一要谦下诚实。”惟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赞扬了诚实这一美好的品质。

课后继续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信任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我打算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实、求活、求新、求效。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演演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叶圣陶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读,加强理解性:以读启智,坚持启发性。

信任说课稿【篇3】

一、导入;

1、读材料,说自己喜欢的文章,谈感受。

2、奖大家一个故事,介绍季子“徐墓挂剑”的故事。

1、以上名言及故事都是围绕“诚实和信任”来说的,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5课(生读课题)。

2、请打开课本快速读全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4、再有感情地读课题,为什么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在句子后打上“?”,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1、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自由朗读1~3节,想想那个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是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在你看来,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3、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作者“我”是个怎样的人?在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4、(出示幻灯片3)读句子,重点品味“毕竟”“便”,突出作者“诚实自觉性”,你对作者的诚实产生了什么感情?

5、德国诗人海涅有一句名言:“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所谓“老实人不吃亏”,现在再一次读读这些句子,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是呀,作者“我”在无人知晓完全可以逃避的情况下主动自觉地留下了字条,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在字条上写些什么内容?可以用上自己真实的人名和电话号码。

7、为什么你们不把事故原因写进去?如果你是那位小红车的主人,看到字条,你会怎么想?、

1、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所以三天后,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幻灯片4出示对话部分)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第一次对话,你读了有什么疑问?

带着疑问读第二次对话,让小红车主人感动的仅仅是字条吗?

第三次对话,我为什么感谢作者?

3、从两人的对话中,你听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指名有感情朗读对话。

5、小结: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对大家来说,懂得信任也是一种过程。

6、现在你明白: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了吗?板书上的“?”应改为“!”再齐读板书。

7、此时些刻,你有没有被感动了?用读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情。

1、(幻灯片5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2、喜欢哪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的是什么?有没有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3、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诚实和信任能流淌到你的心里,溶化在你的血液里。

1、老师想把一首诗献给在座的所有同学和老师,也献给天下所有具有诚信品质的人。

2、“诚信,心灵之花”猜猜看这是谁写的名言。其实这是老师自己学了课文后想到的,这则感人的故事学完后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制成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

3、课文如果不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你还可以什么作为题目?

4、总结:诚信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拥有诚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

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与信任(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信任说课稿【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信任的可贵,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题,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3、学习生字生词,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幽默、馋涎欲滴”这些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导。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信任》这篇课文,谁来说说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们是怎样去桃园的?

出示1:“桃子──自采──三里路”。(是告示牌引导他们去的。

(告示牌只写了七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把人们引向什么地方?)

(公路边的告示牌是引导旅行者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线索,它把人们准确地引到了桃园,引向互相信任的境界)板书:

二、深入学习

1、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

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1)指名读。

(2)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齐读。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桃园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信任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片桃园,去看一看还有哪些更大的收获。

2、出示自学提示:

(1)仔细读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画出有关的语句,写简单的批注。

(2)画完句子后小组内交流学习。

3、各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出示2:第3自然段内容,指名读:

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a纸条上哪些词最能表现主人对客人的信任?“尽管”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b、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c、从这张纸条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主人?

(1)重点理解纸条上的话。体会重点词“尽管”(不用顾忌,放手去摘,尽情去摘,说明主人充分信任采摘人。)(不同意见可补充)读出主人那份信任(指名读——自由读)

(2)再读主人的这句嘱咐,看看他的嘱咐中还有哪儿体现“信任”?

(自由读)(把钱放在箱子里,一般需要专人看管,但主人却不怕人不给或少给钱——说明主人充分信任采摘人。)

(3)指导朗读:当你看到这张小纸条,你的是什么心情?(温暖、愉悦)齐读

师说:看似普通的的小纸条,却让每个身处桃园中的人感到那么温暖和愉悦。信任也由此蔓延,还从哪儿能体会出信任?我们继续交流。

出示第4自然段:

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

(1)重点理解:跳跃欢吠、撒腿向前跑去、领路(体会小狗的热情、好客、训练有素)

(2)指名读,读出小狗的热情、好客。

小狗虽然不会说话,但我们却从它们的身上看到主任真诚待人的影子。课文还写了哪些小动物?你从哪里有体会到怎样的信任?

出示第六自然段:

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问丈夫。“也许会学会的。”先生幽默地回答。

(1)体会重点词:躺(体现动物悠闲自得、与人为善、毫无防备、与人关系和谐)

(2)“我掏出钱包”体现自觉付钱,互相信任。

(3)再读这段话体会夫妇俩对话的含义。“幽默”是什么意思?(有趣而意味深长)

(体会夫妇俩采摘后轻松愉悦的心情——信任使他们愉快)

(4)分角色朗读。

(5)教师小结4、6自然段的写法:在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果园的主人,而是通过对小动物的描写来传达果园主人那种与人为善、待人诚恳,对人信任的品质,这叫侧面描写。小动物与人的关心这么和谐,构成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氛围啊!还丛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主人的信任我们再走进果园,走进果园的主人。

出示第5自然段:

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

我们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1)(“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沁,渗入。本课指桃子芳香的气味让人感到非常舒适。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馋涎欲滴”是什么意思?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你感受到了吗?)

重点体会:叶茂根深结满丰实沁人心脾馋涎欲滴(说明果园无人看管,但主人护理得很好,可见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很勤劳、朴实,主人是个勤劳的人。)

(2)主人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但却愿意与人分享,让人尽管摘,你又感受到什么?(主人的真诚、友善、勤劳、乐意与人分享…、)

师小结;尽管主人没有出现,但这片桃园中却处处体现了主人对我们的信任,也感受到他的真诚。

4、深刻领悟中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整体回顾,感情升华。

1、师:这次桃园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悦,所以,当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时,我不禁回头……学生接读

2、作者为什么不禁回头,为什么久久注视着?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出示: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3、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这份留恋与不舍呢?

4、课件出示:

公路边的告示把人们引向了……,让人们采摘到……;还把人们引向……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到……。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过不被别人信任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如何才能做到信任与被信任?

[信任与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别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1)五、作业:

本文没有直接写果园的主人,而是通过对小动物的描写来传达果园主人那种与人为善、待人诚恳,对人信任的品质,学习本文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你看到的一场球赛、一次演出。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编辑推荐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合集7篇)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老师在上课之前一般是会准备好教案的。教案使教学过程有了科学依据,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环节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诚实与信任》说课稿,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下面我将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章主题为人为精神,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本篇课文以记叙文的形式讲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坏路旁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了带有自己名字和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得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人物形象感人至深,文中对话部分平淡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吸引读者去品读,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依据新课标中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并依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节课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感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依据文章主题特确定本课

教学重点:朗读“打电话”部分,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以小见大”“平中见齐”的写作特色。

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其主动参与意识。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勾画圈点能力不够强,体味作者情感不够深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制定以下教法学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情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师生共同学习文章时,倡导以读为主,以读启智,以读促情。尤其是文中对话部分,给学生适当时间与文本对话,通过指名读,领读、泛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感受、理解、欣赏文章,从而感悟诚实与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开展师生,生生对话。并结合自读自悟,圈划标注,小组合作,小组辩论等形式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

在课堂开展中,我会对班级状态进行及时指导,使得课堂状态动静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专注。

有了新的课堂理念的引导,才有了我下面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就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拓展延伸四方面对本课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朋友们还记得狼来了这个故事吗?从那个小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我们家今天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诚实和信任的文章。这时写下课题《诚实与信任》,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书写,力求每个字工整美观,写后齐读课题。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让学生初步明了本节课所学主题,而且还让学生从细节上加强对语文学习的认识。

关于整体感知文章我是这样设计的: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问老师,读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要对小朋友们掌握生字生词的能力做出一个小测验,大家看我手中的字词卡片,看哪位小朋友读的有准又快,下面抢答开始,同学们表现真棒,好,再来……本环节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还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勇气,从字词入手为走进文本奠定基础。在整体把握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什么,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同学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生:…………生:………………(读懂了什么)

这个过程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理清文章脉络提炼关键字句的过程,整体感知文章后同学们已经基本明白了文章的意思,也就是把书读薄了,我们把书读薄还要把书读厚,读出自己的情感和体会,为此精读课文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令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不明白的地方用不同符号标出来,小组内部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我们全班共同学习。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标读的过程中我会在班级巡视,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以学定教,学生标读完毕,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提出困惑。

生困惑:我把别人的车撞了,别人为什么不让我赔钱,反而对我表示感谢呢?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答案。生:小红车有责任。

师:试想一下,如果是你撞坏别人的车你会怎么样?

(生讨论,辩论)……

文章中我的做法,留纸条。再次阅读,仅仅是留纸条吗?

我的诚实和勇于承担责任,让小红车主感动,让他明白诚实和信任的重要,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表示感谢……

真挚的话语里向我们道出一个做人的道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齐读)

这一过程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圈划批注,品析语言体验情感抒发自己心得。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要对文章内容作出及时正确指导,以防文章被分解的支离破碎。这一过程是学生把书读厚的过程,也就是杜进去了,我们把书读进去还要再读出来,独处自己独特的体会来。为此设计了下面的拓展延伸环节:

通过本篇文章学习,诚实与信任在你心中又有怎么样的地位?你对此又有怎样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写一写、全班交流。(结合当前路人过马路不敢扶跌倒老人这一现象)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哦的外延。之所以这样设计,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诚信的纯洁,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为人之本。该环节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将无声书面语言化为有声语言直至将个人体会落实到笔端。从而实现老师,学生、文本的真正对话。尊重文本从而超越文本。

这个是世界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处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如今,我们仰望苍穹,星空依然璀璨晴朗,而俯察内心,崇高的道德却需要我们心中再次温习和呼唤。

教育不是往桶里硬塞内容,而是点燃思想的火花。在我以后的教育道路上,我会以这句话不断指导自己,激励自己,和我的学生一起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20课——《诚实与信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几方面说一下这节课。

第一、教材分析

《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人文精神,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与信任》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课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尤其是文中的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文中蕴含的人间真情。

第二,学情分析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知道诚实与信任的含义,但却不注意从生活小事中发现人间真情。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基础,但仅凭自己的理解对文章蕴含的人间真情体会的并不深刻。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以让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第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及新课标对中年级学段的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第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第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将从课前故事,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体会情感;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布置作业,课外延伸六大环节展开进行。

(一)课前故事,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小故事,大家想不想看?”

白板链接多媒体库出示动画小故事视频。

在视频播放至1分10秒时,暂停播放,并让学生猜一猜故事的结果会是什么。学生一般会想到这个卖酒的赵二因为不诚信生意变得不好,甚至他的店会关门。随后教师继续播放视频。

视频播放完毕,紧跟着问学生,通过这个小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交流完后揭题:是呀!商人赵二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客人的信任,生意才能兴隆。我们做人就该诚实和信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0课,诚实与信任。

出示:20诚实与信任,随后切换至白板模式,师生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时强调“诚实”的“诚”的写法,明确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设计意图:围绕课题,巧做铺垫。用本单元练习六改编的动画小故事导入,把练习与课文阅读巧妙结合,从故事中初步感知诚信的重要,引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先后出示:

1、课本后绿线内我会认“驱陌搁”三个生字及拼音。

2、课本后第三题我会读“诚实故障毕竟责任陌生后悔歉意环顾居然联系”10个生词

3、“诚障碎辆超厘毕责寄址“10个生字及拼音。

通过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情况,并切换至白板的笔画功能重点指导书写“碎厘”两个生字。

明确“碎”字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其中右边的“卒”字中间是两个人,两个人是好朋友,写的时候下面的十不要挡在中间。“厘”字是半包围结构,“厂”的里面是个“里”字。

设计意图:

生字分只认不写和能识会写两组教学,符合新课标对中年级学段多认少写的识字要求。同时,对难写易错的字的笔画做了重点指导说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

1、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点名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这两个问题。随后交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中心句。

出示:中心句“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

齐读中心句,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高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让学生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既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让学生统揽全文,为下文的研读做好准备。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合作探究一个小问题及分角色朗读、感悟“打电话”部分以及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来进行。

1、合作探究(学习1-3自然段)

白板出示:

合作探究:

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从1-3自然段中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并交流出稳重表现“诚实”与“信任”的具体内容。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主要交流出课文中的三处重点句子,初步感知“我”的诚实。

分别出示:

交流一: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交流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交流三: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并在交流三处继续抛出问题探究“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给小红车的主人留下一张字条?”

2、学习“打电话”部分(学习4-10自然段)

在合作探究学习完前三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习“打电话”部分。

出示:字条已经留下,随后是“我”静候小红车主人的来电。两个人是如何对话的呢?

这时,学生会主动找出课文的4-10自然段,此时,教师相机出示: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

这部分主要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感悟情感。先让同桌俩读读看,再通过询问学生,“这两位通话人说话都有弦外之音,你能听出什么话外之话吗?”

出示:“我”的话外之话——

小红车主人的话外之话——

写找学生说一说,在出示齐读“我”和小红车主人的话外之话。

我的话外之话:

1、噢!是你,你终于打来了电话,我等你电话已整整3天了。

2、是我碰坏了你的车子,你的车子毕竟是停着的呀,损人之物,哪有不赔的道理?

3、诚实乃人立身之本,如果我不留下字条,你一定会骂我的。……

小红车主人的话外之话:

1、我不是来向你索赔的,我是特意要向你致谢的。

2、你留下字条的行为告诉我,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值得人信赖与敬重的人,你有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心,我向你致敬!……

引导学生体会进一步两个人的心理状态并深入感悟文章的中心句“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其中,在深入感悟文章中心句时用白板的聚光灯显示“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最后,在分角色朗读中进一步感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主要围绕“那位车主究竟是谁,你们知道吗?作者知道吗?”这一个问题学习,提炼出本文的写作特色“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出示:本文的写作特色,切换至白板模式,输入“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合作探究和在分角色朗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通过概括文章内容并提出一个问题加深对文章主题的学习与理解。

相机出示:无意碰撞,无人知晓,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通过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是呀!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那么你能围绕诚信自己写几个有关的名言吗?请开动脑筋写下来。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设计的诚信名言。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社会需要诚信。你能将你设计的诚信名言加工制成诚信公益宣传画吗?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白板链接出示诚信公益宣传画。

设计意图:

总结提升并通过小练笔及制作诚信公益宣传画的形式弘扬“诚信”美德,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出示课后作业:

1、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

2、课外阅读推荐:

(1)李培东的《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2)《手捧空花盆的男孩》。

3、制作一幅“诚信”公益宣传画。

设计意图:

对课题的思考进一步将诚信的种子撒播在学生的心田。

同时推荐课外阅读及制作“诚信”公益宣传画让学生深化对诚信的理解。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内容及课外搜集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3、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语言,提高积累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和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诚实和信任的故事、名言警句。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外积累“诵诚信”。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吧,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2、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了好多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现在愿意展示给大家吗?赛背名言警句。(课件播放轻音乐)

师:大家课后积累的名言真多,值得老师表扬。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潜心会文“悟诚信”。

1、过渡: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的“诚实”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相关词句标上记号,把你的一些体会、想法可以标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3、全班交流:

●行为:一举一动显真情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结合“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是在我。”体会感悟。)

(1)在这种情况下,“我”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写下字条。“我”为什么这么做?

(2)读写结合,活化语言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将这张留言写下来,把你诚实的行为再现于课堂吗?注意留言条的格式。

(3)如果你是这辆车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爱车反光镜被撞坏了,又看到了这张留言条,你会怎么想呢?

●语言:设身处地悟深情

过渡:是呀,我的行为令他感动,所以,事隔三天,他不由自主拨响了我的电话号码。(课件出示铃声和对话内容)

1、同桌分角色“打电话”。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动作、神态,想一想:哪些话又进一步表现了“我”的诚实?

2、指名分角色“打电话”。

3、学生结合重点词语、句子对话交流,教师相应点拨。

抓住主要问题

●正面:首先说“对不起”,表示道歉;后声明“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主动承担责任,并表态“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态度诚恳、坚决。

●侧面:车主从“我”言行中受到的感动和对“我”的感谢

4、男、女生再次分角色“打电话”,加深体会。

三、合作探究:

1、过渡:无人知晓,无意碰坏,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我”与小红车车主在电话中的这段真诚对话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我”挂了电话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车主说的话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呢?

(课件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相信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学生反复朗读,记住这句话。)

2、(课件出示)有人认为,课文中的“我”撞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的主人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他把责任全部归于自己,是不是“太傻”了?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现在,你一定明白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了吧?(“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教师小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诚实和信任,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以后的人生道路,让我们与诚实相伴,与信任为友。)

五、读一读:(课件出示)

诚信如歌

诚信是你的'鼻子,没有它,你享受不了木兰花的芳香。

诚信是你的眼睛,没有它,你看不见那蔚蓝的天。

诚信是你的手,没有它,你触摸不到你的心跳。

诚信是你的脚,没有它,你感受不到祖国山川的秀美。

诚信是你的生命,有了它,才能绽放出人生的辉煌。

六、实践活动。(课件出示)

古人说:“与人相处,第一要谦下诚实。”惟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中外古今,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赞扬了诚实这一美好的品质,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诚实与信任

撞车——留下字条——通电话(道歉、感谢)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诚实和信任比金钱还要重要。

在了解我和小红车主的人品后,能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诚实和信任的含义,知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个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那一夜天黑极了,雾气像一张黑幕笼罩着大地,平日明亮的车灯,今夜也不能穿透黑暗。两旁的路灯,也失去了它昔日的光芒。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小心翼翼驱车前行。即便如此,一件意外的事仍然发生了。同学们回忆一下,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呢

(生:由于天黑,能见度差的缘故,我开车不小心撞碎了停在路旁的小红汽车的反光镜,我主动承担责任,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我联系。后来双方通过电话相互解决了问题,从中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诚实和信任。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生交流读句子,师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二,学习第一段(1~3自然段):

1,小红车主为什么这样说 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还重要吗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去目睹当时的情形。请同学们轻声读1—3自然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2,在天气这样恶劣的夜晚,发生了这样意外的事故,假如开车的是你,你会怎样做

(学生可说:我可以给他贴张条,告诉他已越线停车,这样危险。警告他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他错了,应该赔我或各负一半的责任等。)

3,文中的我是怎样做的呢

(我给车主留下了字条,让他与我联系,我给予赔偿。)

4,你认为我做得应该吗

(展开讨论:应该是因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毕竟,应该说明我把责任承担起来了。不应该是因为小红车主超线停车,超出停车线说明小红车主人也违规了。学生依据课文的第2,3自然段的相关内容或生活经验作出判断。)

4,依大家的看法,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事故的责任,作者却独自将责任承担下来,假如车主是你,天亮后你看到作者留下的字条,你会怎样想

(①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啊,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能主动承担责任,真让我敬佩!

②虽然我的车子被撞坏了,可这位先生对我那么尊重,信任,这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③我的车子超出了停车线,也违规了,可这位车主把全部责任承担起来,他的品格多么高尚,我一定要谢谢他!)

5,是啊,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了,他们说些什么呢 请同桌分角色练读4~10自然段打电话部分。

三,学习第二,三段(4~11自然段):

1,生同桌分角色练读,读完后讨论:我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很诚实,从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可以看出我诚恳地向对方承认是自己碰坏了他的反光镜。

作者很负责任,从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可以看出我认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者很信任对方,从请你把……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可以看出我信任对方,相信对方购货单据是真实的,丝毫不怀疑对方会谎报价格,趁机敲竹杠。)

2,小结:是作者那诚实的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令小红车主感动了。因此他说……相机出示小黑板,师板书:比金钱更珍贵。你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小红车主人觉得作者的诚实和对人的信任是很珍贵的,这种人间的 真情比金钱更重要。)

3,是的,正是这种彼此的诚实和信任,使一场纠纷化解了,让我们再一次听听他们之间真诚的对话吧!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4,过渡:在对话中,我再三地表示歉意,让小红车主人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诚实及对他的信任,而小红车主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更让我感到他对我的信任。读到这里,你认为小车的主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也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明明换了车镜也不需要别人赔,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有责任。他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因为他没有借此敲诈一笔,或许正是我的行为感动了他。 )

5,小结:是的,我给予了车主诚实与信任,车主也同样回报了我诚实与信任,这种回报令我难以忘怀,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你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交流(目的是对前一次理解的提升,可结合生活来谈)。

2,诚实,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和思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五,布置作业:

1,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诚实和信任的一句话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

2,搜集身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事例,在小组内交流,还可以上网读一读去年高考的作文,有一篇题为《赤兔马》,得了满分。

[板书] 诚实和信任

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反思:

以情景创设贯穿全课。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有一个宗旨:引学生进入到情景,直接与文本对话。在本课伊始我设计了一段开场白,目的就是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景,只有入情入境,学生才会深入学习;在学习第一段时,我让学生进入情景心理换位,将自己看作是文中的我和小红车主人,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自己与作者思想的对比,真切地体会到主人公品德的高尚;学习第二段时,让我们再次听听他们的对话,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的情景和主人公的角色,体会人物的想法和感受。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入文入境,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我是这样设计阅读活动的:将文章的1~3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将作者的言行与自己进行对照,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学生读完4~10自然段后,找出能表达作者诚信的语句,让学生逐句品味意思,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我和小红车主是怎样的人 。整篇课文的理解都建筑在学生的独立阅读活动之上,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体情感体验,与文章融为一体,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三,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自由表达独特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学习第一段时,我设计一个讨论题:假如开车的是你,你会怎样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真话,吐真情,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充分调动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积极性,使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兴趣。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 篇5

一、导入

(开门见山)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先请大家自由阅读第一部分,想一想:读完,你的眼前出现怎样的一个人?

二、质疑研读,探究“诚实”

交流:我们可以感受到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诚实的人)

(2)具体你是从那些句子中看出来的?请划出表示“我”诚实的语句,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说明“我”的诚实?

(3)教师相机出示语段:

“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是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思考:明明是红色小汽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为什么“我”会认为事故的责任在“我”,而且留这张纸条是“应该的”呢?(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体会“我”的诚实)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引导学生明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传统美德,古人称之为“慎独”,教师板书,也请学生记在书上,记在心中。

三、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现在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根据书上的叙述给车主留个条。关于这张纸条的内容,书上是怎么说的?读文中的句子。

学生交流纸条内容,在请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正确的留条格式和必要内容(台头、大致内容、落款)

2、其实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没有同学在写纸条时把造成事故的原因也写进去了?

再读课文,讨论造成事故的原因:

天气环境的原因——天黑、有雾、能见度差

小汽车车主原因——车头超出停出线二三十厘米

3、为什么“我”不把原因写进纸条呢?

(我不怨天,不尤人,主动承担责任,坚持要赔偿损失。表现了“我”的责任心和诚实。)

四、品读对话,体验真诚

1、过渡:

红色小汽车的主人看到纸条三天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打这个电话是出于怎样的心理呢?(对我的信任)请同学们读读“我”与小红车主人的对话,注意揣摩双方说话时的心情和语气。(抽几位学生朗读)

2、有没有发现课文中的对话与我们多数时候看到的对话格式有什么不同?对,用的都是直接对话,你能根据当时的情景给对话添加提示语吗?

教师稍作指导:

如:(我急忙应答)“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小红车主人十分友好而坦诚地说。)

(我感到十分不好意思。急忙说:)“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陌生男子语气坚决而真诚。)“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我继续坚持道)“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3、分角色朗读。

同桌练读。指名读。

4、学习表达方法

教师:课文的对话很有特色,是以直接对话的方式写的,写作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使文章更简洁明了。

五、挖掘含义

文中”我”与小红车主人的联系就只有这么一次。因为“我”(引读最后一段话的前半句)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话”指什么话?

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你能用简短的句子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的更明白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谁能用关联词说说“诚实”与“信任”之间的关系?(只有诚实才能换来彼此的信任。)

诚实和信任彼此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现在才会出现“诚信”这个词

六、迁移练习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赞扬了诚实这一美好的品质,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上网和看书读读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互相交流学习。

板书设计:

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慎独

5、小结: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对大家来说,懂得信任也是一种过程。

诚信

1失信不立[大意]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身立国。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大意]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意]做人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4民无信不立。[大意]自古以来,失去人民信任的执政者是站不住脚的。

5言必行,行必果。[大意]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6一诺千金。[大意]一个承诺抵得上千两黄金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 篇6

教案背景: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却越来越淡。诚实变成了奢侈品,人们互相之间也缺乏基本的信任感。所以,期望学习这篇课文后,孩子们能够懂得诚实的可贵并且学会信任他人。

教学课题:《诚实与信任》

教材分析:金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诚实与信任》一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深夜,“我”在开车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坏了停在路口的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在车主不在的情况下,“我”写下了自己的姓名、电话,放在那辆车的雨刷下。这令那位车主很感动,他不但不要“我”承担损失,反而打电话向“我”致谢。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撞碎这起小事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很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和领悟结合,理解“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和领悟结合,理解“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自学质疑)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

驱车 陌生 搁下 后悔 歉意 环顾 居然 联系

2.请你再读一遍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3.你能试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二、学习汇报(交流展示)

1. 谁来读一读“名人名言”?读了名人名言你有什么感受?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与信任”的文章。”(板题:诚实与信任)

2.齐读课题。《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读书情况,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句子停顿。

三、合作探究

1.你认为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

(课件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作者有什么反应?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要留下字条?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3)车子为什么会将反光镜撞碎?找出相关内容体会一下作者的写作方法。

2.学生默读课文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四、精讲点拨

1.学习1~3自然段。

(1)指名读1~4自然段。

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作者所采取的措施。

(板书:无人碰撞 留下字条)

(2)无人撞车留下纸条,说明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诚实)

(3)齐读课文中心句“人与人之间??更重要”。

2.学习4~10自然段。

(1)指句读。

(2)主人为什么打电话给作者?(板书:电话致意 不让赔偿 信任)

(3)分角色读。

(4)齐读中心句(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

(5)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3.延伸、总结。

看来诚实与信任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五、写字指导

1.观察本课的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辆”、“址”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提;)

2.学生书写,描一个,写两个,注意一个要比一个写得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诚实 故障 毕竟 破碎 车辆 超出 厘米 责任 寄信 地址

2.指名读第10自然段,“他”到底说了什么话给“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3. 课件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二、合作探究

1.车主说我给他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2.自己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再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三、精讲点拨

解读3至10小节。

1.课件出示第3小节,指名读。

引导学生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你认为我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交流看法。指导读好这一小节。

3.课件出示第5至10小节,师生分角色读。

4.从这段对话中,你认为我又是怎样的人?车主又是怎样的人?边默读边思考。

5.交流,相机指导用诚恳的语气练习朗读。

6.指导学生同座分角色朗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7.小结(课件再次出示车主说的最后一句话)!

四、矫正反馈

1.课件:这件事你们认为责任到底在谁?从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发表看法。(师给予点评)

3.小结。

4.齐读“对话”部分。

五、迁移应用

补充材料:

从前,有兄弟俩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志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哥哥外出,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掺了些水,多卖了二两银子。晚上哥哥回来,弟弟得意地将自己的“秘诀”告诉哥哥,以为会得到哥哥的我。谁知哥哥一听,急得双脚直跳,说:“唉,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叫你二两银子就卖掉了!”弟弟不以为然雯:“哪里会有这么严重!”还是我行我素。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终彻底破产。弟弟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想想看:“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指的是什么?结尾弟弟会说些什么?

回顾中心:

正如小红车主说的那样:

课件出示: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

总结:诚信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让我们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只要人人都拥有诚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68-70页。

2.课外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19诚实与信任

诚实

比金钱更重要

信任

感悟课文 品味生活

教学反思

本文叙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课始,我抓住重点语句:“不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围绕“‘我’的诚实与信任表现在哪里?”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读中勾画、朗读、理解、感悟。

第二部分,进入到了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和“红色小汽车车主”那一番精彩绝伦的对话描写。我以“对话”为赏析处,升华情感,品味信任 。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文中“我”与车主之间的信任,我让学生让分角色朗读,以情促读。从两个人不同的语气角度,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会,分角色地进行朗读,达到有声有色地再现两人在不同情感态度的支配下对“诚实与信任”这一生命话题的思想碰撞。我想,只有读好了,学生才算是真真切切地对“我”的“诚实和信任”与“车主”对“诚实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看得如此崇高之间的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升华。

在整个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围绕“我的诚实和信任还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理由。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到了“我”的诚实、光明磊落、不逃避责任,为进一步升华认识铺路搭桥。在”学生感悟到“我”的认错、认赔,意脉贯通,自然地牵出小红车主人的“感动、感谢”,水到渠成的造成“我”与他合龙之势。

接着,我再次出示句子并引读:“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朗读的梯度往往影响着朗读的效率。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验到课文其中饱含着人文教育“在这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我出示课件,总结全文并拓展升华,人与人之间除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还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人生的哲理,汲取做人的精华。

这节课还存在以下失误的地方:

1.教学时,虽然基本上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但是在教学环节衔接的一些细节上,自己总感觉到不够顺畅,这就难免使学生对文本的朗读不够深入。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重点难点

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从平凡的语言中读出不平凡的思想,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其实很好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这话非常生动地诠释了语文教学中“教”与“读”的关系,语文需要的不是“教”,而是“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应该是扎扎实实地阅读课。学生只有深入阅读文本,才会走进文本,获得体验。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诚实与信任》所描绘的情境,深切感受“我”和小红车主人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从而享受阅读乐趣,体验人生美德。

过程设计

一、故事揭题,感知诚信

1.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兄弟俩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哥哥外出,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掺了些水,多卖了二两银子。晚上哥哥回来,弟弟得意地将自己的“秘决”告诉哥哥,以为会得到哥哥的夸奖。谁知哥哥一听,急得双脚直跳,说:“唉,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叫你二两银子就卖掉了!”弟弟不以为然地说:“哪里会有这么严重!”还是我行我素)

2. 大家猜猜看,故事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终彻底破产。弟弟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3. 想一想:弟弟“明白了”什么?

4. 导入课题:是呀,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诚实与信任》(课件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指导“诚”字)

[设计意图:围绕课题,巧作铺垫。开课时,我用本单元练习六的故事导入,把练习与课文阅读巧妙结合,从故事中初感诚实的重要,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直入主题

师导:究竟是谁给谁留下了诚实与信任?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 ”划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2. 指名释疑,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中心。让学生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这样直奔中心,既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让学生先统揽全文,为下文的研读做好准备。]

三、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一)学习1-3自然段

师: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了解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 听课文片段录音(课件播放:1-3自然段课文录音)

2. 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这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

3. 这是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在你看来,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有哪些?(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相机理解“能见度差”)

4.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点差错当属正常,作者是如何处理的?想一想,他会在字条上写些什么?(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5. 小结:意外已经发生了,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不完全在他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空无一人,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而他却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他的诚实和他对车主的信任。

(板书:无意撞车、留下字条)

[设计意图:抓住细节,感悟真情。课文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文字浅显,似乎一读就懂,但从字里行间可体会到作者的诚实,严于责己的高贵品质,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促进理解,而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就让学生紧紧抓住了细节,感悟作者的诚实。]

6. 如果你是这辆车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爱车反光镜被撞坏,又不知道是谁撞得,你心里什么感受?你会怎么想?

当你看到字条时你又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入角色,理解真情。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可亲。假如你就是小红车的主人,当你看到作者留下的这张字条时,会想些什么?此时,老师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小红车主人进行角色体验,从而缩小了学生与故事中人物之间的距离,在真实的境界里,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乃至情感的沟通。所以从学生的口中倾吐的就不仅是小红车主人情感的真实表露,更是学生自我情感的流露,体会人物品格,可谓入木三分。]

(二)学习4-10自然段

师:这样的交通事故,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那么,课文中的这起交通事故会是什么结局呢?

1. 同桌合作学习4-10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划:用“ ”标出小红车主人说的话。

用“ ”标出作者说的话。

(2)读: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3)议: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小红车主人要表达的意思又是什么?

2.(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指名释疑。(教师相机板书:车被撞 电话致谢)

师导:无意撞车,无人知晓,却要主动赔偿;车子被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这样的故事结局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

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4. 他们在电话中这段真诚的对话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我要去采访一下这两位当事人:

(1)请问:你无意撞了别人的车,当时周围又没有人看见,你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这次事故的责任不全是你,你为什么要坚持赔偿?

(2)请问:你的车子被撞坏了,心疼吗?为什么不要他赔你钱?为什么还要感谢他?

5.全班分角色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感知内心。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对话,分清谁说的话。然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训练,再指名分角色朗读,最后谈感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进一步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

6.理解重点句子。

(1)课文学到现在,那位车主究竟是谁,你们知道吗?作者知道吗?

(2)虽然不知对方是谁,但是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是哪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4)再次齐读这句话,走进诚信的美好境界。

7.现在,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为什么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了吗?你觉得还可以换个什么题目?

[设计意图:重锤定音,回归课题。出示关键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理解再次反复朗读,既是课堂的呼应,也更凸显了文章的主题——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课题的再思考则进一步将诚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四、总结升华,升华主旨

师导:今天,诚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老师希望它能走进同学们的内心。有了诚实,就能换来信任和谅解。

1.交流课外收集的“诚信”名言。

2.齐读练习六的“诚信”警言。(课件出示:练习六的诚信警言)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内化导行。课文学完之后,我先让学生争做诚实的好孩子,让诚信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接着出示练习六的诚信名言,让学生积累背诵,这样就把课文和练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既让诚信名言的学习顺理成章,又让诚信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板书设计

20 诚 实:无意撞车 留下字条

信 任:车被撞 电话致谢

练习设计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诚信”名言或警言,也可以自己写一句,写在书签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可以送给老师或朋友。

教材简析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洋溢着人间真情。特别是课文的第2部分(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学情分析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起码的品质,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的细微行为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诚信”二字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此背景下,“诚信”的呼唤与树立显得尤为重要。四年级的孩子,刚刚对社会有了些懵懂的认识,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启蒙期。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引导,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希望的种子,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所谓“文以载道”,翻开四年级的教材,和低段的相比,已经多了一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篇在其中,如《但愿人长久》《徐悲鸿励志学画》《说勤奋》《诚实与信任》等。教学时,教师仅抓语言文字的训练已然不行,必须做到“文道统一”,把握每个单元的教育点,让孩子在课堂上不仅语言能力得到培养,意识形态也要有所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反思

《语文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深、读透、读到心里去。中年级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读课文?是方式多样的一遍遍地读吗?我认为不是如此,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感,才能真正的读出“味”来,读出“情”来。教学《诚实与信任》,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打电话”这个环节。这一段对话,难点在“感谢”,学生先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小红车主人感谢的是“我”给他的诚实和信任,体会出我诚心诚意想赔偿的急切心情,小红车主人发自内心的感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对话,学生理解透彻,感情就能到位,老师在朗读技巧上稍作点拨,学生就能读得很有感情。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通用


身为一名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来制定相应的教案。教案的起草可以协助教师更加高效地安排好教学课程,你了解有关写作教学计划的格式规范吗?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应用,本编辑为你整理了相关的“《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如有需要,不妨将本页收藏起来吧!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抓事件的要素简要地概括事件的来龙去脉。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品悟人物形象,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反复地、多层次地研读本文的对话部分,读懂对话背后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章以“诚实与信任”为题目的真正原因。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体裁各有不同,《诚实与信任》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珍珠鸟》是一篇散文,《九色鹿》属于民间故事。虽然体裁各有不同,但我想编者把他们编在一起也有其一定的联系性,那就是本单元课文的主题都是人文精神,其育人价值都是:引导学生明白和形成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受信、友善。

《诚实与信任》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我”不小心碰坏了别人的车,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打电话表示感谢,并不用“我”赔偿,从而告诉我们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文中讲到两个人,一个是“我”,“我”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深夜撞了别人的车,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在车主打来电话的时候,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我”的善良和诚实感动了车主,车主来电仅为表示感谢,而不是索赔,可见他也是一个宽容而善良的人,他也充分的信任我,是一个高尚的人。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

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发现本文的对话是孩子学习的重点,更是孩子学习的难点:①对话没有提示语,只是直接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这在以前的阅读教材中出现甚少,孩子接触甚少。②怎样让孩子读透对话背后的内容?对话与文章题目有何内在连接点?透过对话去理解本文以“诚实与信任”为题的原因,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障碍点。需要我们给孩子找一个理解的支架。(分层次地读对话,读进去,弄清每句话是说的;读出来,品品说说对对话的理解;再读进去,谈谈读后感悟.)

三、学情分析

1、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复杂化以及浮躁、功利的思潮地盛行,使社会诚信度低越来越低,人与人之间缺乏诚实和信任,它已日益影响在学校中就读的学生,使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产生了一些偏斜,有的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急需在心中构建诚实守信的观念,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意识,急需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来引导他们成长。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但负载着引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同时还负载着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功能。本单元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可以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去重新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守住自己的心灵净土。

2、本班共有40名学生,其中有20人是借读生,且本班是这个学期刚刚组建成立的一个新班级,来自于原来的张小一个班和汤小的3个班,因此学生对文本学习阅读的水平参差不齐。经过调查发现:我班学生接触一篇新的课文,大概有66%的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读通读顺,27%的学生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把课文疏通,7%的学生完全不能自己读通文章。而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能准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学生只有13%,51%的学生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要么过于简单、概括不全,要么比较复杂。还有36%的学生则基本不能掌握方法进行概括。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学习阅读的水平。

3、进入四年级,学生能够阅读生字较多和内容稍微复杂的课文,在平时,我鼓励孩子诵读《千字文》、《三国演义》《水浒传》,积累古诗文,名言警句,日积月累,学生即使不会背诵,也能回忆出个大概。让学生试着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所得,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阅读、交流,一些本来比较胆小的学生在课堂中也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是可喜的一面。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拟定本节课有如下两个提升点。

1、提升学生抓事件的要素简要概括事件内容的能力;

2、提升学生反复的多层次地品读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情的能力,读透对话背后的内容,品出言外之音。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前积累

二、质疑导入

三、走进文本,探究事故责任,品悟人物形象

四、品读对话,揣摩人物心情,读出言外之音。

五、总结全文, 感悟真谛,情感升华

四、布置作业

有关“诚实与信任”的成语或名言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诚实与信任》。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归纳提炼:

1)这起撞车事故的责任究竟在于谁?

2)课文为什么要以“诚实与信任”为题?还可以换个什么题目?

1、 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读读课文1——3自然段,抓关键的词句谈谈事故的责任。

预设:

1)责任在于我

2)责任在于小红车主人

3)双方都有责任,但主要在于我

2、双方都有责任,而且又在深夜,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那么文中的我呢?

3、学到这儿,你能抓住事件的要素简洁的概括一下这个事故吗?

过渡: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我满怀着期待地等待着小红车主人的联系。终于,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打来了电话。

读读这段对话,分清是谁说的话?

2、读对话要边读边揣摩说话人的心情,听出弦外之音,这点尤为重要。

3、同学们,让我们把我们的心情,把我们的感动都融进我们的对话中。

1、是的,真挚的话语向我们道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与车主的通话就这样结束了,可车主的话却印在我的心里。

(完成板书)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吗?(或有什么感触吗?)

3、听着同学们的感言,回味着课文中的感动,老师也有许多话要说,我把他写成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朗诵,真情流露,赠送小诗)

4、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疑惑:“为什么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还可以换成什么题目?”

5、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愿诚信永远和同学们在一起,今天你将诚信的种子播撒心田,明天你将收获崇高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1、说一说身边的诚实与信任的故事

2、写一写自己的诚实与信任感悟,制作成小书签赠送给好朋友。

3、记一记搜集的诚实与信任名言。

学生纷纷交流

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思、画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结合文章中相关的词句)

想象说话。

学生抓住“我环顾四周……与我联系”交流。

快速阅读1——3自然段,概括。

1、快速读读5——10自然段,说说与我们平时接触的对话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没有提示语)

学生自读,交流。

男女生分角色读。

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揣摩说话人的心情。

指名分角色读。(学生认真听)

师生共同品读。(启发学生再次说说感受)

按小组分角色读。

读读第11小节,说说我记住了车主的什么话?

再次齐读

交流各自的感言,掀起高潮。

学生联系全文,结合实际交流

齐读课题

积累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贵有疑吗,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提升点,通过探究责任在谁,以及之后我的所作所为,进而训练学生抓关键要素概括事件。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课文,才会运用。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不同角色读,帮助学生感受体验人物的内心,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这是本课理解上的一大难点, 上文的反复地多层次地品读对话已经给了学生一个支架,引导学生凭着前面的体验,结合着自身的实际解决一开始的疑惑。

板书设计: 诚实与信任 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内容及课外搜集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3、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语言,提高积累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和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诚实和信任的故事、名言警句。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外积累“诵诚信”。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吧,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2、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了好多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现在愿意展示给大家吗?赛背名言警句。(课件播放轻音乐)

师:大家课后积累的名言真多,值得老师表扬。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潜心会文“悟诚信”。

1、过渡: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的“诚实”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相关词句标上记号,把你的一些体会、想法可以标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3、全班交流:

●行为:一举一动显真情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结合“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是在我。”体会感悟。)

(1)在这种情况下,“我”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写下字条。“我”为什么这么做?

(2)读写结合,活化语言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将这张留言写下来,把你诚实的行为再现于课堂吗?注意留言条的格式。

(3)如果你是这辆车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爱车反光镜被撞坏了,又看到了这张留言条,你会怎么想呢?

●语言:设身处地悟深情

过渡:是呀,我的行为令他感动,所以,事隔三天,他不由自主拨响了我的电话号码。(课件出示铃声和对话内容)

1、同桌分角色“打电话”。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动作、神态,想一想:哪些话又进一步表现了“我”的诚实?

2、指名分角色“打电话”。

3、学生结合重点词语、句子对话交流,教师相应点拨。

抓住主要问题

●正面:首先说“对不起”,表示道歉;后声明“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主动承担责任,并表态“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态度诚恳、坚决。

●侧面:车主从“我”言行中受到的感动和对“我”的感谢

4、男、女生再次分角色“打电话”,加深体会。

三、合作探究:

1、过渡:无人知晓,无意碰坏,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我”与小红车车主在电话中的这段真诚对话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我”挂了电话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车主说的话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呢?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起码的品质,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的细微行为中。《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洋溢着人间真情。特别是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中的我那份诚实背后所蕴含的心路历程感受不会那么真切,因此对诚实的理解需要老师作细致深入地引导,而且对小红车主人给予我的那份宽容容易忽视,也应予以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蕴含的深意,明白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五、说教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教学,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老师教,而学生自能研究,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着叶老先生这一教学思想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设想了“自读自悟、情境升华”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初读、品读、总结、拓展”几个教学步骤,深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从根本上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说学法

着眼于本课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特点,我围绕“自学、展示、总结、拓展”这几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领悟”,使学生“动情——知情——入情”地学习。

七、教学过程

1、刚开始,我让学生自由读名人名言,然后抛砖引玉,导出“诚实”一词,直入课题。

2、简单地回顾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进行自主学习,我交给学生两个任务:

(1)朗读文章的1到3自然段,试着用简洁的话说说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2)再次细细默读课文1到3自然段,你认为第几自然段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呢?把令你感触最深的词句圈一圈,划一划,然后在小组内谈谈你的感受。

希望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真正将这一部分内容理解,从而体会我的诚实。

3、以“原因”为探究点,情境再现,深入理解。

交通事故的发生必定事出有因,我让学生做一回“小交警”,用锐利的双眼去洞悉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并对于“我”的诚实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4、自学课文第二部分(4-10自然段),这个环节的自学我给了学生这样几个任务

①朗读课文4到10自然段,思考:我和小红车的主人进行了几次对话?

②同桌分角色读对话,想一想:每一次对话中两人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③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了哪些新的感受?请在书旁做简单批注。

设计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以对话”为赏析处,升华情感,品味信任。

5、小练习

让学生用上不同的关联词把诚实与信任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我给出了“因为……所以……” “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这样几组关联词语。

这一练习,是希望学生在对诚实和信任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后将自己心里所想表达出来。

6、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将本课的课后题作为问题出示: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诚实和信任》这个题目了吧!如果让你改,你还会用哪些题目?

7、最后,我让学生写上诚信的书签,送给好友,互相勉励,作为课下作业。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4】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留字条所表现的城实与信任。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我”与车主的对话。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赏析,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宽容。

教学过程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天夜里,我驾车碰碎了一辆小红车的反光镜,于是我留下了一张字条,三天后车主打电话来向我道谢,他说我给他留下了诚实与信任。)

2、同学们,我明明给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为什么他说我给他留下的是诚实与信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板书:一张字条 诚实与信任 )

1、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是一张怎样的字条?其实这张字条就在你们的抽屉里,只不过上面是空白的,请大家拿出来替作者写好。你为什么这样写?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中哪儿写到了字条的内容,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2、指名读,出示: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3、你能告诉我你在写这张字条的时时怎么想的么?

4、交流。

5、同学们,看了这张留言条,车主就知道自己的车子是被谁碰坏的了。从字条的内容上看,我把自己真实的姓名和电话留给了小红车车主,并表示要负责,就是把诚实与信任留了下来。所以小红车主说——(出示)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我们刚刚说到了诚实与信任,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边读边画,看看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的诚实。

2、指名读句子,谈感受。

①一天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即使有行人也不容易看见)

②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已经开过了五六十米,继续走谁也不会知道)

③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事故责任双方都有,损失一样,可以扯平)

④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一走了之神不知鬼不觉)

3、在这样有充分理由、充分条件一走了之的情况下,我却留了一张字条,这又怎能不令作者感动呢?难怪车主会这样对我说——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一走了之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充分的条件,作者在写字条之前考虑过这些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出示: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2、从这个“便”字中你还读懂了什么?(他写得很快,想都没想就写了;根本没考虑有一走了之;根本就没打算逃避责任;)

3、是啊,一个“便”字就写出了我主动承担事故责任的态度;一个“便”字就道出了我留下字条的坦然与从容;一个“便”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灵魂的高尚。这就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诚实与信任啊。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一幅插图,老师一直不知道这幅图上的人物究竟是作者还是小红车的车主,你能帮我分析分析吗?(出示)

2、学生交流,师相机点评。

3、分角色朗读对话。

①师:电话铃响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

师:(作拨电话状)喂,您好!请问您是陈实先生吗?我是被撞的那辆红色小汽车的主人。(幻灯片用不同颜色区分)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要再一次谢谢你!”

②师:你们看,正是这种彼此的诚实和信任,使一场纠纷化解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他们之间真诚的对话吧!谁还想读?同桌先练习练习。指两名学生分角色读对话,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4、小结:我留下的这一张小小的纸条,却唤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板书,写在题目上下)

5、师口述最后一自然段。他的哪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指名三个同学依次说。看来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里。一起读——“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与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我打算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实、求活、求新、求效。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演演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叶圣陶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读,加强理解性:以读启智,坚持启发性。

本堂课教学着重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基本方法。

2、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领会蕴含的意思。

3、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激趣。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师:电脑课件;生: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我就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带有课题的一句话,用“~~~~~~~”画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二)质疑研读,探究“诚实”

1、读文质疑,连词明意:

出示词语:驾驶、故障、超出、环顾、联系、陌生、道歉、诚实、信任

读准这些词语,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品词析句,挖掘内涵

出示语段:

“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是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明明是红色小汽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十多厘米,才会造成这次事故,为什么“我”会认为事故的责任在“我”,而且留这张纸条是“应该的”呢?(引导学生讨论,体会“我”的诚实)

(三)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个条。

2、再读课文,讨论造成事故的原因:

天气环境的原因——天黑、有雾、能见度差

小汽车车主原因——车头超出停出线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归心似箭

(四)品读对话,体验真诚

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设计对话的提示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五)拓展延伸,激情导行

1、读、背最后一段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2、屏幕出示故事《宽恕》,让学生读一读,并做简短的发言。

3、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总之,我力图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最终达到学有所得。

19、诚实与信任

无人知晓留条回电…………………………………诚实与信任(比)

买反光镜的费用……………………………………金钱(更)

人与人的之间和谐、信任…………………………重要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6】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第七册19课的课文,课文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弄碎这起小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以下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些想法。

一、钻研教材——重识文本的美丽。

对语文教师来说,要回归语文,练好内功,教师应该重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对于钻研本课教材有这样的尝试。

1、紧紧扣住课题展开教学。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为什么以此为题呢?《教学参考用书》上就是这样解释的:“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了他人的信任。”我读后总觉得不准确,熟读课文,再一琢磨,恍然大悟,事实上,是因为作者的诚实(主动留下字条要承担责任)和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才赢得了对方的信任的。正因为这样,让学生理解“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就成了课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课题展开教学,首先抓 “诚实”,让学生找出能表现‘我’诚实的语句并认真品读,在学生深入理解了“我”的诚实以后,我问了这样的问题:“我怎么敢把自己的姓名地址留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他不怕对方贪财吗?不怕对方敲诈他吗?不怕对方狮子大开口吗?”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因为‘我’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学生一语道破,理解了“信任”在这里的涵义,同时也理解了小红车的主人为之感动的是‘我’的诚实,更是‘我’对他的信任。这样,以题目为突破口,围绕着题目“作文章”,就牢牢把握住了中心。

2、深入挖掘语言文字所蕴藏的涵义。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应该认真推敲,反复琢磨,逐句体味。初读《诚实与信任》,觉得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没有什么“读头”,可是一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就发现了不少可以挖掘之处。教学1——3节时,我问学生这样的问题:“我在留下纸条时,有没有犹豫呢?”学生立刻回答“没有犹豫”,我请学生再次读书说说从哪儿看出“我的毫不犹豫”,学生通过读书,有所发现:从“毕竟”、“应该”、“便”能看出“我”毫不犹豫,从而更加凸现了我的“诚实”。在学习第三节时,我请学生再读本节,让学生思考:“你能看出作者不光是个诚实的人,还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从“环顾四周、”“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看出“我”是一个很细心,考虑问题很周全的人,从而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我”要用具体行动来承担责任的“诚实”的高尚品质。

3、标点符号也含情。

在“我”和小红车主人的对话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分别是“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在初读课文时,往往会忽略这两个“!”,其实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包含着的深情,第一处表达了我的惊喜和期待,第二处表达了小红车主人很受感动满怀的感激之情。在教学时,让学生重视这两个“!”,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为有感情的指导朗读课文做好铺垫,同时为学生学习和使用标点符号打下了认知基础。

二、扎实训练——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

虽然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母语,语文教学应该扎扎实实地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一定要实而又实。

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朗读。

《语文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中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读课文?是方式多样的一遍遍地读吗? 我认为不是如此,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感,才能真正的读出“味”来,读出“情”来。教学《诚实与信任》,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打电话”这个环节。这一段对话,难点在“感谢”,学生先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小红车主人感谢的是“我”给他的诚实和信任,体会出我诚心诚意想赔偿的急切心情,小红车主人发自内心的感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对话,学生由于理解透彻,感情到位了,老师在朗读技巧上稍作点拨,学生就能读得很有感情,再用分角色的方式、到台上手持道具表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2、要扣住文本进行思维的训练

《语文课标》强调探究性阅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学生都有这样的现象,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很踊跃,如果问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举手的就比较少。一方面说明老师提的问题有一些难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训练,不愿意思考或思考不成熟不愿表达。我认为要扣住文本,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让学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在教学“打电话”的环节时,我问学生:“小红车主人打电话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纷纷说是“感谢”,我接着问:“到底小红车主人感谢什么?别人把他的反光镜弄碎了,他自己装好了不要赔偿,为什么还要感谢?”学生们被问住了,他们陷入思考,通过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终于有了思维的结果:其实小红车的主人感谢的就是一个陌生人的诚实和信任啊!学生们经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感谢”的真正涵义。

3、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完整准确。

《课标》中对中年级的要求是“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发现学生有一个普遍现象,在课堂上的表达不够完整,常常只说半句话,养成了习惯以后,到六年级毕业都不能流畅地说上一段话。学习好几年的语文却不会口头表达,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有不完整的现象就及时提出,如果有语病就及时纠正,培养孩子能说会道,为他今后的发展会奠定很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如概括主要内容、提问:“如果是一个只想着自己利益的人,会怎么想?”等等,都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好机会,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有一双敏感的耳朵,只要学生说话,就要注意学生是否表达的完整准确。

三、适度拓展——增加课堂的容量。

重视拓展性教学,有助于教学的开放,课堂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课堂上的拓展要适度,要以教材为主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对材料自主感知,自主发现,再经过组合、内化,从而获得新的经验,发展创新素质,形成自主性人格。学完课文,我请学生们阅读课外的几个诚信小故事《鞋匠的儿子》、《孟信不卖病牛》、《站岗的小孩》、《砍樱桃树》,请学生在阅读后回答“你最喜欢哪一则故事,为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已见,在讨论中进一步领悟到“诚实无价,只有讲究诚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学生谈完后,我又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简略地写一写,学生们写完后再次进行班级交流,如“一个人不诚实,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诚实会换来真诚的友谊。”“诚心如花,应该用我们的心灵来呵护。”学生在创造“名言”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课文内容得以深化。教学的开放,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加了知识容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创造。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下面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富有发人深省的教育启迪意义。

课文共11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1---3)写我深夜驱车回家,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在小红车上留下了字条。第二段(4---10)写我和小红车主人在电话中相互表示歉意和感谢,表现了讲究诚实和信任的人间真情。第三段(11)写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获得诚信教育。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三、说教法学法: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人物的言行非常感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本,以读生情,让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品词析句,获得启迪。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想、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促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起阅读期待。

同学们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吗?指名说说这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诚信多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诚信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比较熟悉,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词。(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

(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

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3)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厘米、毕竟、责任

(1)练习读准词语。

(2)你能自己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

4、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5、同学们看看,4—1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可分几段?怎么分?用“//”做上记号,概括段意,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既有选择地检查了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又进行了语言训练,概括了段意,理清了脉络。这样的“词块教学”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词汇的机会,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活”了起来,“立”了起来。

三、再读课文,照顾差异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课文大体写了什么,我们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下面,我们要来进一步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你想练习哪一段?

2、重点指导读好第二段对话部分。同桌分角色练习。

3、指名一对同桌读。要求:其他同学用心听,假如听出错误请耐心听完再指出来。

4、请争取到了第一次读书机会的同学各自推荐一名同学读你刚才的话,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说说怎样才能读好人物对话:

(1)读对话要注意边读边揣摩说话人的心情,这一点尤其重要;

(2)读对话时不能纯粹把它当作读书,应像平时说话一样读,这样更真实、生动。

(3)带着表情读。读书能读得有表情,肯定能把书读好!

5、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带着这些经验同桌两人交换角色再来练读这段对话。

老师提出读书要求:第一,声音响一些;第二,读得慢一些。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们能读好!

设计意图:在选取练读内容方面,抓住重点、难点部分进行练习;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照顾到了“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学生质疑,设下悬念

1、同学们课文读的很好了,不过学贵有疑,如果能够读出问题来,才表明真能读书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完整地读课文,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比如:

(1)课文为什么以“诚实与信任”为题?

(2)我碰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自己停得不好也有错,我环顾四周无人,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

(3)小红车主人为什么不要我赔钱,还反过来对我表达谢意呢?

2、同学们真会读书!具有非常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课后先自己思考思考,下节课我们就围绕着同学们的问题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好吗?

设计意图:质疑能力是解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时的质疑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课虽完而意无穷。

五、指导写字

学生观察生字,完成课后的生字描红练习。

诚、障、址、辆——左窄右宽

毕、责、寄——上下结构,注意书写匀称

教学生字“碎” 这个字右边的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两个手拉手,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一竖写到上面把两个好朋友给分开。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1、幻灯片出示中心句: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2、再读课题,为什么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在句子后打上“?”,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一天深夜发生了什么事?事情发生以后,作者是怎么做的?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③齐读这句话。

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2)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提示:

a.诚实是做人起码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即使没有人看见他把别人车上的反光镜弄碎了,他也能讲求诚实,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负这个责任,但是,他的心里永远都会有负担,感到不踏实。

c.诚实的行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这件事显示了作者的高度自尊,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②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②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重在自主感悟,鼓励自由表达,学生在品读中有了自己的看法,对他们个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假设中理解文本,形成价值取向。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学生说字条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写字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过渡: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听了这一段对话,想: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5)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6)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7)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设计意图:三读对话,层层深入,由肤浅而至深刻,由感知到理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8)“我”真诚的言行得到了小红车主人的感谢,在小红车主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总结,更是升华,使“我“的形象完整地树立在学生的脑海中]

(9)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个别读,齐读。

(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a.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用钱买不来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别人车上的反光镜,没有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诚实在作者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人品。因此,作者把做人诚实看得比一切都重。

b.车主自己换了新的反光镜,并不要作者赔偿,因为作者的诚实让车主深受感动,从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反光镜的价格是有限的,而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

c.因为有了“诚实与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即使是两个陌生人。说明了人们渴望做诚实的人,人们希望周围都是诚实的人,人们需要与诚实的人相处。

四、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1、思考:车主在电话里说的话有好几句,这里印在我的脑海里的话指哪句?学生探究,发表见解。

2、车主的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我希望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3、齐读这句话。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现在我们明白: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板书感叹号,再齐读课题。

五、总结课文

1.再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a.作者以自己诚实的行为得到车主的信任和尊重。

b.车主从作者诚实行动中深受感动,并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六、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说说我们身边诚实的人和事,夸夸他。

2、收集诚实的名人名言,进行交流。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请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2、课文中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们该怎样读课题呢?

二、学习1—3自然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还重要吗?请同学们轻声读1-3小节,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

1、学生自读1---3自然段

2、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那个晚上发生的事?

3、那么,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1-3自然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1)出示:“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b、深入探究:

(a)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让学生讨论理解:环顾的目的是看看车主是否在场,以便及时道歉,赔偿。并非想溜之大吉。)

(b)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就会一走了之。读读课文,找找一走了之的理由。(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①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小红车车主也有责任。②“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我完全可以趁黑一走了之。③“我环顾四周,看不到一个人。”反正没有人,谁也不会知道这是我干的事。)

(2)小结: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谁能读好这句话?

出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纸条?

a、学生说纸条内容。要求学生说清事件,并告知自己的名字、电话。

b、现在你准备把这张纸条……?(生:压在车刷下。)

c、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学生思索到底要不要放。)

d、指名问决定留下纸条的同学:你依然决定留下纸条,为什么?(生说理由:“我”如此诚实,小红车主人肯定很感动,相信他不会来讹诈“我”的。)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板书:写纸条留下诚实与信任)

(5)就是这么个夜晚,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车主人,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你会怎么想呢?

过渡: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请同桌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

三、学习4---10自然段

(1)出示第一次对话。

a、请两生合作读对话。

b、读了这一次对话,有什么问题吗?(作者把小红车的反光镜撞碎了,为什么小红车的主人还要感谢他?)

是啊,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读第二次对话。

(2)出示第二次对话。

a、生自由读,思考(小红车主人自己也有错,但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这使小红车主人很感动,所以他要感谢他。小红车主人觉得作者是个诚实的,值得敬佩的人。)

b、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次对话。

(3)让小红车主人感动的仅仅是这张字条吗?还有什么?

出示第三次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4)男女生再一次完整的分角色读对话

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我想到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我和小红车主人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这不是我和小红车主人一起创造出的诚实与信任的美好境界吗?我们再读这句话,重回诚实与信任创造的美好境界。齐读。

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四、引读第11自然段

事后,我很后悔,因为我没有……(引读: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引读:他的年龄。)但他的话却……(引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小红车主人的话有没有印在你们的脑海中?(背诵小红车主人的话。)

五、总结全文

1、感人的故事学完了,谁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为题?

师:诚实,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与信任》作题,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与思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2、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学完了,相信你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3、师述:同学们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讲得多好啊!确实,诚实和信任是人生幸福成功的重要基石,愿大家也能和作者一样,拥有他们。

六、布置课外作业:

1、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诚实和信任"的一句话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

2、搜集身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事例,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无人碰撞 留下字条 诚实

电话致意 不要赔偿 信任

后悔感动 印象深刻 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下面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编排及单元练习设计凸显的主题就是——诚信.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了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课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对话部分,平淡中蕴含着震撼着人心的情感力量,吸引读者去品读,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里年龄特点,我计划本课需要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我要上的是第二课时,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分角色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3、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诚实与信任。

4、以读为本,以情促读,从平凡的语言中读出不平凡的思想。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诚信与信任。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从平凡的读中读出不平凡的思想。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适应中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体现出“先学后教”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2、学法。

在教学中我力求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懂得读与思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并存关系,读思并举,读写结合,本课时着重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领会蕴含的意思。

(2)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3)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读懂句子,领会蕴含的意思。

3、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搜集关于诚信的故事和名言。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因为学生都读过练习6里面那个兄弟卖酒的故事,我抓住哥哥说的那句话“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卖掉了”,向学生提问:哥哥说的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诚实与信任。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那句“诚实与信任”的话(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样,直奔中心,既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研读做好准备。

(二)、质疑研读,探究诚实。

1、默读课文,找出表现我诚实的句子,并做上批注。

2、生自学。(这是先学后教的一种体现)

3、交流。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句子来引导学生理解诚实: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在我。

(3)、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当学生谈到“这辆车的车头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这句时,我先让他们说出自己认为作者诚实的理由,再来提问:如果你是一位交警,你会怎样判定这起交通事故的责任?让学生入情入境,而且读读议议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接着我再抛出一个问题: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为什么作者当时没有看见呢?从而引出了“天很黑,又有点雾”这句话,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环境描写,是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的。

当学生谈到“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这一句话,我让学生通过动作,理解“环顾”一词,并说出作者环顾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诚实。

(三)、设计练笔。

1、假如你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家里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下字条,把你诚实的行为体现于课堂。(通过读写结合,既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再创造,又巩固了留言条的写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再一次汲取课文中丰富的精神食粮,逐步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2、说话:当我来到车前,看到自己爱车的反光镜被撞碎了,我 ,当我看见雨刷下的字条时,我又 。我先让学生说,体会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

师:同学们,一张小小的字条,让小红车的主人的心情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让可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吵,融化为真诚的对话。

(四)品读对话。

1、齐读“想从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同桌练习读。

3、指名读。

4、男女分组读。

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齐读对话,想一想,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学生理解了对话中所表现的情感后再让学生同桌练习读,指名读,男女分组读,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训练,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与信任的可贵。

(五)重锤定音,回归课题。

出示关键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理解再次反复朗读,既是课堂的呼应,更凸现了文章的主题——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将诚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六)拓展延伸,由化导行。

1、出示,11月19日海口晚报上的一则新闻,让学生读后谈感受。

2、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关诚信的故事。

3、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让学生将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用写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文及己,满足读后倾吐的需要。

4、总结:结合当前的文明大行动来做一次动员,做到与时俱进。

(七)作业(任选一题)

1、摘抄有关诚信的名言,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

2、把读过或生活中的有关诚信的故事,与家人或好友分享。

3、读一读有关诚信的书籍,如《真正的财富》、《新人文读本》、《诚竟无价》。

诚信说课稿7篇


老师如同园丁,辛勤播种努力浇水不求回报,准备教案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梳理上课内容。教案的本质是要为老师上课进行服务的。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诚信说课稿”,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诚信说课稿 篇1

【课标要求】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在认识问题上的肤浅,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不诚信的表现。因此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课堂通过学生体验、感悟,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材分析】

本课从诚信故事入手,导出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进而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逐步树立诚信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知道“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为人处事上说实诚话、做诚实事,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辨析不诚信危害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诚信的内涵。

2、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用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ppt课件

【教时安排】

1课时

诚信说课稿 篇2

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懂得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对

诚信的智慧有一定的认识。

能力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赛,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

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牢固

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怎样做诚信的人?—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诚信之星的评比办法。准备。

学生:

观察身边的诚信或不诚信行为。自编有关诚信小品。

板书设计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二、做诚信的人

前提、基础

诚实 获得信任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 实事求是 具备诚信的智慧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设计情境巧妙导入如果你携带七样东西上船,由于超重必须舍弃一种,在健康、财富、机敏、美貌、才学、荣誉、诚信中,你会选择抛弃哪一个?为什么?

诚信比美貌可靠,比机敏憨厚,比金钱更具内涵,比荣誉更具时效性。让我们做诚信的人学生通过选择和分析,做到温故知新。充分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引入课题《做诚信的人》

活动一

七嘴八舌

感悟诚实带来的快乐

提问:1、日常生活中,你曾遇到过“诚实的人”或“不诚实的人”吗?请说说你与他们相处的感受?2、你做过哪些诚实的事?做完后心里感觉如何?

多媒体出示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故事对比。

归纳:做诚实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做诚实的人自己感到轻松快乐。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所以要做诚实的人,也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即实事求是。 此环节让学生谈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的感受,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诚实的快乐、可贵,坚持做诚实的人。

活动二:

角色扮演

自主合作

体验诚信守则要求。 学生表演小品《开店》。

提问:1、小明家的酒店能有今天的红火,真的是小明爸的功劳吗?为什么?

2、小明爸的做法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3、小品中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利益冲突?怎样看待小明和妈妈的做法?

学生在观看小品后,自主学习教材,然后小组讨论。

归纳: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决不能因小失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小品中,小明和妈妈用他们的智慧阻止了他爸爸的违法行为,如果小明爸一意孤行,制造并出售假酒,小明应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做诚信的人。通过小品表演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做人必须实事求是。

活动三

唇枪舌战

加深认识

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做诚信的人就应该说实话,对于实话实说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方:实话就要实说;反方:实话不一定要实说。

出示辩论话题,宣布辩论规则:1、自主选择,组成正反方,选出组长一人,主辩手6人。2、辩论分陈述观点和自由辩论两部分。先由组长阐述己方观点,双方陈述完毕,开始自由辩论。3、辩论前,大家仔细阅读教材,结合课前准备,合作交流,寻找论据。

学生辩论。

小结:实话就要实说。因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我们“以诚待人,以信交友”,要恪守诚实的品德。而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

以《实话实说》栏目为例,加以说明。

实话不一定实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诚实与隐私这一对冲突,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而且,由于我们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也需要说些“善意的谎言”。

以书本P122案例和多媒体播放自制flash新编《狼来了》为例加以说明。

归纳:在生活中,诚信具有复杂性。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理解诚信原则,拥有诚信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辩论,激发学生好胜心,调动其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把诚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充分认识诚信的复杂性。

总结与作业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诚信的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在学校、家里、社会上)你准备怎样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请你制作你的'诚信档案。

播放诚信歌曲。以问题作结,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做诚信的人,最后让学生在一边听诚信歌曲,一边制作诚信档案中结束,帮助学生养成诚信品德。

附录二:

1、诚信之歌

树高千丈靠的是土里的根,河流万里凭的是源头的本。人生一世要凭那诚和信,国运昌盛,它才是那民族的魂。 握住朋友的手,诚信记心头,拉起同学的手,诚信辨美丑。诚信虽是付出,它却让你拥有,诚信虽是奉献,它却让你永久。诚信是纽带,连接你和我,诚信是金桥,沟通五大洲。 没有诚 就没有爱 没有信 何为人。诚信是人之根本,宇宙间永存。浩浩天地,朗朗乾坤,我中华民族千年精神,诚信是本。

2、小品《开店》

中学生小明的爸爸开了一家小酒店,由于货真价实,服务周到,生意倒也红火。有一天,小明放学后去酒店,发现爸爸正在用水和酒精兑制白酒,小明劝爸爸不能这么做,爸爸说:“我不这样做,你的学习、生活费用哪里来,像以前虽然生意红火,但哪比得上这样钱来得快。”小明见爸爸不听,赶紧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怪不得,最近有顾客在说,咱们酒的酒味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会把咱们酒店给毁了的呀。”于是,小明和妈妈想了个办法,偷偷买了一批正宗的白酒,把爸爸自制的酒换掉,而且,两人想方设法不让他有机会制假酒。小酒店生意越来越好,一天晚上,小明爸说:“咱们酒店能有今天,这可都是我的功劳。”小明和妈妈趁机把真相告诉了他,小明爸这才恍然大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3、flash《狼来了》故事新编

小明:呀!山上的风景可真美。这儿有两支鲜花(摘花),哟!这还有蟋蟀。(捉)

音乐:狼来的音乐,狼:从草丛中扑了出来。

小明:(浑身哆嗦)你是谁?

狼:(得意洋洋)俺姓大,名叫大灰狼,也叫大大狼。

旁白:眼见大灰狼一步一步逼近小明。

小明:奶奶让我时刻都讲诚信,可是,现在我再讲诚信的话,恐怕连命都没了。(灵机一动)

小明:我说:“狼大哥,咱们做个交易如何?看!我有个小牛犊,远远要比我肥得多,你把他们吃掉可以吗?

狼:摇头不肯。牛犊:摇头,现出害怕的样子。

小明:狼大哥,今天,您先把这个小牛犊带回去,明天我再带二十个牛犊二十个羊羔来孝敬您。

旁白:虽然,老狼算不出二十个牛犊加二十个羊羔,等于多少。可是他还是答应了。

小明:(回到村中,和壮汉们商量)山上有一只大灰狼要吃我,让我明天给他送吃的,您们能帮助我吗:

壮汉:好!

旁白:第二天,老狼早早就来到了山梁上。

老狼:(恶狠狠)你把羊羔和牛犊带来了吗?

小明:带来了!

壮汉:从后面冲出。把狼打死。

旁白:老狼到死也没有明白,二十个羊羔加二十个牛犊怎么变成二十个壮汉了。

4、根据所制诚信档案,进行班级诚信之星评选。

守信情况记载▲失信情况记载

完成作业(独立完成、准时交、质量好)未完成作业(抄袭、缓交、未做)

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思维上课违反纪律,做小动作,消极懒惰

无人监考时,能自律无人监考时作弊

光明磊落,表里如一人前背后,言行相离

说实话,办实事说假话,做违规事(如去网吧、游戏房)

关心、爱护集体,班级劳动认真负责破坏公物,有损集体,逃避班级劳动

注:对每个学生进行评比,可以每星期或两星期一小评,每月一大评。守信3项以上为良好,6项以上为优秀;失信3项为不合格。评出每月之星,并记录在诚信档案上,也可给以一定奖励,到学期结束落实到考评中。

5、诚信是什么?

诚信是买东西忘记带钱时,老板仍将货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门的轻轻一笑;诚信是在一

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口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灿烂的一笑!诚信可以是从前百年老店里赊帐的帐单,也可以是今天人们手中的信用卡。

诚信说课稿 篇3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论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大家都要经历说课这个环节。因此,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诚信是金》这一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诚信是金》。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诚信是金》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的第二课,这是学生在学习前一课已经知道诚信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学习本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当前,在一些地方,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不讲诚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学校校园,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诚信这一涵义已有初步的认识,能辨别什么是对与错,但是在选择实践方面的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好,容易受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回忆等,来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荣辱观,自觉践行诚信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知识目标】

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学重点是……,其中……是教学难点。

【重点】

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难点】

能在生活中践行诚信观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活动教学法,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拉进了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

学法:本课在学法指导上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主要让学生运用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步,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本节课我将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导入,在开课之初为同学们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古代有个人叫曾子,一天他的妻子要出门赶集,儿子哭闹着也要去,于是妻子便哄他说,回来杀猪给他吃。儿子信以为真,就不再闹了。妻子赶集回来,看见曾子要杀猪,连忙制止他。曾子却说:“做父母的如果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学着欺骗,不讲信用,将来怎么在世上立足呢?”最终,曾子还是把猪杀了。

在讲完故事之后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一头猪在当时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之后,我会进行总结和过渡,曾子为自己的儿子树立了榜样,教育儿子应该做到言而有信,诚信做人,否则就难以立足,可见在曾子看来,诚信真的非常重要。那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诚信是金》,一起来探究诚信的重要性,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课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一下子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吸引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我一共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节,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具体做法如下:

1.哪个更重要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在现代社会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失去诚信,将会无法立足于社会。我会通过课件展示教材第8页的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时,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七个背囊。结果在渡船开船后没多久,风起浪涌,船家要求年轻人丢掉一个背囊,才能渡过难关,年轻人思来想去,最后把“诚信”丢进了水里……

引导同学们思考年轻人将诚信丢掉之后,来到了一个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假如你是某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请问你会录用他吗?这个年轻人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我将全班同学分为3个小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已经学生分别扮演年轻人、招聘负责人、记者等角色,将上面的问题以表演的形式续演出来。小组表演之后,进行表扬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表演我们可以看出青年人纵有才学,但是应聘被拒,这说明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得不到他人的,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人无信不立。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年纪比较小,对于情境表演有很大兴趣,同时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切身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2.假如没有诚信

在学生对“人无信不立”的观点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失信行为是否只对自己造成伤害呢,这种行为对于社会上的其他人有没有影响呢?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我会请同学们课前收集社会生活及学校生活中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可以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的人,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小组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如市场上充斥着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便民伞丢失、旅游时有的游客不按时回来等。

通过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当社会失去诚信时,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什么影响?

通过研讨,帮助学生体会和认识: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者造成直接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诚信光荣的道德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时我会请同学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一个诚信的好少年?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发言,学生发言之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表扬并总结,我们可以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如不撒谎、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借东西要及时还 、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等等,帮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要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在学生牢固树立诚信光荣的道德观念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美德外化为行动,既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再通过要点总结,从而巩固了学生强烈的诚信意识,更加坚定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诚信行为。

环节四:小结作业

根据本目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师生共同回忆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归纳式小结。通过小结环节,使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认知。

内容讲授完毕,我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或名人事迹,小组设计制作一份“诚信是金”的手抄报,下节课在班级里面进行交流展示。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结合本课主要内容及其逻辑结构;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注重直观系统,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结束语: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诚信说课稿 篇4

设计背景: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和做事的道德核心,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1世纪,网络信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失信,并以愚弄他人为乐事;有些人因为被欺骗而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报复他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诚信教育显得相当重要。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立业之本,立国之本,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充分感知诚信的内涵,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是企业、国家发展的根本,探究出诚信的原则以及诚信的核心

2、能力目标: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激起道德情感,形成强烈地内在需要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诚信的原则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片段“九色鹿救了溺水者,溺水者答应会保守秘密。”

提问:如果你是这位溺水者答应了别人的事,你会怎么做?(履行承诺)

1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事,对别人做出承诺一定要去履行,这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什么?(引出诚信含义)

幻灯展示诚信含义。

(二)合作探究,充分感知

设疑:如果不诚信会有什么后果?大家是否想知道《九色鹿》的结尾呢?

播放《九色鹿》片段:“溺水者违背誓言,遭到人们唾弃,得到无颜立足命丧黄泉的可悲下场”

学生合作:举出自古以来有关于诚信和不诚信的故事。

小结:通过以上同学们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

提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诚信与不诚信结果有什么不同?

小结:诚信的人受人尊重,不诚信、一次两次可能占得便宜,但长此以往这只会让他饱尝众叛亲离的后果,陷入四处碰壁的窘境,严重的话会锒铛入狱,人财两空。

那么诚信对于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来说是否同样重要呢?出示幻灯事例。

2 总结:出示幻灯诚信重要性

(三)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践行诚信,点滴做起(幻灯出示)

(1)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对人不守信,对事不负责的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2)生活中,你有没有不诚信的行为,事后有何感受?

过渡: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知道诚信的可贵,向往成为一名诚信的人,但还是在一些情况下做出错误的选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面对诚信与不诚信面前做出错误的选择呢?

不知刚才同学们在看影片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逆水者临死前拼命抓住一张纸,这张纸是什么呢?

播放《九色鹿》片段。(溺水者经不住物质诱惑因此出卖了九色鹿)

提问:生活中还在哪些情况下,人们容易背弃诚信呢?

以上这些情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和我们的自身什么有关?

擂台比武: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本组事

3例,分析探究其中的利益冲突

幻灯出示利益冲突:眼前

长远

个人

群体

情感

法律

当利益冲突时是考验我们的时候,诚信要求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永远站在长远、群体、法律一边,这才是一个真正诚信的人

幻灯出示诚信原则。

(四)设难置疑,巩固强化

过渡:讲到这有同学要说了,我知道了,什么诚信不诚信、利益冲突不冲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讲实话、实话实说就行了,就不会在利益冲突面前做出错误的选择,这种说法对吗?

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善意的谎言。

引导:生活没那么简单,有善意的谎言存在,但为什么有时候撒谎就是虚伪,有时候就是善意的谎言呢?是否有标准在其中衡量呢?

学生总结:是否维护他人利益幻灯出示:诚信的核心

(五)总结评价,留有余味

1、学生谈本课收获

2、教师总结

配乐诗歌朗诵:人生之舟,诚信是金。

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趋附,但失去了诚信,

美貌就成了媚人的工具;

健康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才学就成了骗人的'伎俩;机敏就成了奸诈的替身;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一片海洋

同学们,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诚信说课稿 篇5

[教学设计理念]

1.通过创设模拟情境与两难问题,引导学生个体体验与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学生三维目标的生成相统一,构建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归还学生表达、争论、质疑、反思、求证的权利,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课堂;

3.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综合灵活地采取讨论法、角色体验法等,使教学过程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引起学生的反思,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质。注意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反面警戒为辅,使课堂切实成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点燃学生创新与智慧之火,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

4.通过科学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课堂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诚信的好处,知道诚信守则与诚信智慧的要求。

2.能力目标:提高分辨诚信与欺诈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崇尚诚信的态度,鄙视欺诈、失信行为,获得诚信做事的愉悦感受。树立崇尚诚信的价值观,诚实做人,实事求是。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诚信守则及诚信守则的要求

教学难点:诚信的智慧,诚信的核心是善

【教学方法】

倾听教学法、和谐教学法、角色体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情景剧道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诚信的含义以及诚信的基本要求,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有关“诚信”的问题。下面请大家欣赏两组同学表演的情景剧:《如此卖瓜》。师(过渡):谢谢两组同学的精彩表演。请大家讨论:[屏显]王婆卖瓜的实质是什么?小童的实话实说为什么能打动人?(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略)

师(小结导人):通过前面的表演、讨论与交流,我们知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行为实质是一种欺骗顾客的行为,是为人不诚信的体现;小童的实话实说实质是一种诚信的行为,诚信,自然就会赢得买主的信任。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问题:做诚信的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服务于本课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创设轻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

二、教授新课

活动1:我是诚信小咨询师[屏显Flash]

《“老包”永远的“痛”》

(旁白)“老包”不“老”,她是我班的同学。朝气蓬勃,天真浪漫,正值十六岁花季。她本不姓包,真名叫蓝思雅,平时热情大方,能说会道。至于“老包”这一“雅名”的来历,故事还真多……

情景一:今天,同学小芬因作业本没交,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真冤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昨天,小芬作业做完后交给了组长小诚,同桌“老包”正在为一道题为难,就跟小诚说:“让咱借鉴借鉴。放心吧,保证替你交给老师,包在我身上。”今天,小芬的作业本竟然在“老包”的书包中发现了。“老包”至始至终没有勇气站起来澄清事实。

情景二:我班组织活动,“老包”分在音响设备组。“老包”向组长保证:“我家有DVD机,放心吧,包在我身上。”谁知这次活动是我班有史以来最沉闷最失败的一次活动。原因当然是“老包”忘了带DVD了呗。

情景三:“老包”父母经营着一棋牌室,棋牌室楼上的一间房,父母从不让她靠近。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包”发现棋牌室楼上房间中,有四个人正在赌博。“老包”心里明白这是违法行为,但她假装没看见,决定隐瞒不报。

(旁白)还是不说了,再说可要有损“老包”的形象了。不过,现在同学们对“老包”是敬而远之,敬而畏之。“老包”这两天好象十分不高兴,据“老包”好友小诚透露:“老包”竟然还在拷问自己:(屏闪]为什么同学们都疏远了我呢?为什么父母被请进了派出所呢?

师(过渡):看了《“老包”永远的“痛”》,相信大家都十分同情“老包”的遭遇。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老包”如此的遭遇呢?假如你是诚信小咨询师,请你给“老包”指点迷津。

(全班同学热烈讨论,纷纷阐述自己的见解)

师(小结):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

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老包”凡事爱打包票,但又不兑现自己的承诺,自然而然同学们就对她产生了信任危机,这就是同学们都疏远“老包”的根本原因。可见,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老包”的遭遇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诚信守则,一个人的一生必须遵守诚信守则。诚信守则要求我们,当出现情景冲突时,我们应该站在多数人一边,站在长远利益一边,站在法律法规的一边。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诚信小咨询师活动,让学生明确诚信的好处,明确实事求是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认识到在情景冲突时,要学会权衡,要站在诚信的一边;让学生在角色体验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寻找教学规律与课堂切入口,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活动2:[屏显]小健的选择(教材P121)

活动3:[屏显]鉴别诚实与隐私(教材P122)

(学生分别进行讨论,自发进行交流。略。)(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重在突出学生辨析、权衡、选择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4:[屏显]“谎言”竟然如此美丽(附录二)

师(过渡):阅读了《“谎言”竟然如此美丽》这篇美文,请大家分组讨论:[屏显]老师的“谎言”是否违反了师德?既然是“谎言”,为什么竟然还是美丽的?

(学生热烈讨论并推荐代表上台阐述各组观点)

师(概括):老师的“谎言”不是从个人的私利出发,而是出于对学生无限的宽容,出于对学生一种崇高的无私的爱。老师的出发点是“善”,与人为善,这正充分体现出“善”是诚信的核心。由此可见,老师的“谎言”不仅没有违反师德,反而恰恰是老师用“善意的谎言”浇灌着、呵护着诚信之花,使诚信之花绽放得如此“美丽”。

师(小结):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我们懂得了诚信行为是非常具体的、复杂的,只有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才能在现实中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在涉及隐私的问题时,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而要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对待亲人、朋友,有时可能也会用到善意的谎言。可见,诚信的核心是“善”,只要坚持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质疑,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全面看问题、价值分析判断能力。教学侧重点为活动4。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打动学生的心灵,教会学生充分发挥与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在师生的互动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拓展新课

活动5:[屏显]我做诚信“啄木鸟”

[屏显]故事一:

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屏显]故事二:

在东北地区滨州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来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师(概括、过渡):真是闻所未闻1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就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是怎样的一种因素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真是闻所未闻!自杀,一位异国女工程师竟然选择自杀这一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来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来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

这两个故事给我们以深深的震撼。那么,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呢?[屏显]

l、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做诚信的小公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踊跃发言。略)

师(小结):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社会,我们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还十分严重。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诚实待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要守时、守信、有责任心,做到有诺必践,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要牢固树立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诚信的小公民。

(设计意图:“做诚信的人”是本课的落脚点与最终归宿。通过故事与活动,通过正反事例的比较,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不诚信行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纠正,把诚信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与品质,促使学生崇尚诚信这一优秀道德品质的自我生成。)

四、总结、结束新课师(总结):同学们,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牢记“诚信是金”,让我们遵守诚信守则,让我们学会并灵活地运用诚信的智慧,诚信做人到永远!

五、课后反馈作业(注:二选一) [屏显]

1.写一写:《“老包”新编》(要求:体现“老包”变化,400字左右)

2.集思广益:编写《班级诚信守则》 (设计意图:设计选择性行为实践作业,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展示聪明才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逻辑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实现学以致用,知以导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李雪虹)

诚信说课稿 篇6

教材分析

本框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的第二框内容,是在学习第一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坚持诚信守则并掌握诚信的智慧,最终做一个诚信的人。同时,本课内容也是八上全书的最后一框内容,以“做诚信的人”为本书的落脚点及归宿,充分体现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形成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中国目前社会转型特点决定了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诚信品质教育对每位中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及与人交往中的复杂环境,迫切需要对中学生加强诚信教育,使其学会按诚信守则做事,学会正确处理诚信与保护隐私的关系及诚信与谎言的关系,只有遵循诚信守则,逐步掌握诚信的智慧,才能打造自己的诚信人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

2、能力:提升诚信守则的实践能力,在诚信两难问题上辨别是非的能力,从小事做起的践行能力。

3、知识: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把握诚信的核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诚信的基本守则及其要求。

2、教学难点: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展示故事:多媒体展示《国王选继承人》的小故事,故事结局反差较大,引发学生思考原因。

通过分析,得出诚信最可贵,引出做诚信的人。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与人交往中,要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今天,我们将和大家探讨如何才能做一个诚信的人。

环节二:思考“人往往会在什么时候背弃诚信?”

以《国王选继承人》为例,有些人因为荣华富裕、权力而背信弃义,引发学生思考背弃诚信还有哪些原因。

教师:虽然我们都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当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坚持诚信的珍贵,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因此,我们在利益冲突时必须明智的思考自己的选择,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因此,做到诚信,我们必须遵守相应的守则:

1、坚持事实求是,时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情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2、在设计利益冲突的问题时,场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的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的一边。

环节三:解码诚信,增长智慧

1、多媒体展现生活情境:《小明的遭遇》

讨论:

(1)你会如何回复同桌?

(2)你会如何回复班主任?

(3)你认为这件事影响小明的妈妈爱小明的形象吗?为什么?

利用问题串烧,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学会在二难的.道德情形下正确判断。

教师总结: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往往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恪守诚信,另一方面又要尊重隐私,二者发生冲突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最后,“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信的原则,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诚信与说谎的关系。诚信的核心是善。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复杂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同样我们也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中国梦”的实现,尽自己的公民责任!

课堂总结:略

板书设计:见PPT

教学反思

如何把诚信观念渗透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这对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思品教师,我们不仅要言传更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切实做学生的表率。

诚信说课稿 篇7

各位专家、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诚信是金》。

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 设计理念

在讲理念之前,先给各位老师讲几个诚信调查问卷中同学们反映的问题:1有的同学借钱,说明天就还,但却一再往后推,甚至不还。2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流氓借钱,从来不还,为啥咱不能呢?3考场有人作弊,被老师发现,结果受到了纪律处分。4 与一位同学约好了星期天到公园玩,可我在公园门口等了他两个小时也没来,后来他说,他当时有不想去玩了。5某日,同学甲在桌子下面拾了一张50元的钞票,同学乙 看见了,但没有出声。下课后,老师问班里有没有人拾到钱,都没有说。乙说:“老师,甲拾到了” 甲 立即说“老师,我没有”以后,同学再也不理 甲了。 6有同学答应老师和家长不再上网了,结果还偷偷上网。 鉴于以上反映的学生思想实际,我确定设计本课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树立诚信观念,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良好素养的人。

二、说教材

1.本框地位和作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做人、兴业、立国。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诚信内涵,诚信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诚信内涵,诚信的重要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了解诚信内涵及其重要作用,才能指导人们的行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认识)所以确定此为重点。

难点:辨析二难情境、缺乏他律的虚拟环境下如何保持诚信。根据学生思想实际:虽然知道、认识到诚信的重要,但在某些情境下,不一定能做到诚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认识回到实践,螺旋上升)所以确定此为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基于本框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以下的“四步探究教学方法”:

1、传美故事,巧妙导入

2、感悟经典 导出概念

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4、两难情境,坚定信念

2.学法: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在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新课程提倡的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学观,等等。

四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进行了一个诚信问卷调查。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真实看法,生活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对诚信现状加以了解,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 教学过程

1传美故事,巧妙导入

以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曾参杀猪”导入,问题设计:这猪该杀还是不该杀呢?无论学生认为该还是不该,都会肯定杀猪起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妻子和孩子要守信用。

巧妙的问题设计有利于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并通过思考和回答自然导入“诚信”这一课题,

2 感悟经典 导出概念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讲述曾经阅读的,也可以参考书中的传美故事,感悟“诚信”内涵。许多学生读过“商鞅立木取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中有“一诺千金”的故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古训,还有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经典论断。在对这些传统经典的理解中,归纳概括出诚信内涵:“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在感悟经典中,通过思考探索,重点得以突破。

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让同学分组讨论两种情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诚信事例,对个人和社会有何作用?有哪些缺乏诚信的事例,这些做法会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分组自由讨论,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使每位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在有争论的地方老师可适当引导,也可留给小结时解答。学生自己在参与过程中,丰富了思想,在讨论中澄清是非、明白诚信的重要作用。懂得 ⑴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⑵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通过讨论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开阔思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诚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4、两难情境,坚定信念

认识诚信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诚信。生活是复杂的,在某些情境中能做到诚信是关键。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根据课前做的诚信调查,及生活实际, 我设计了一些两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看待与处理:1 你是学校四项检查小组成员,发现自己班级卫生不彻底,你是否会扣分?2 如果现在你手里有100元的假币,你会怎么办?3 家长和老师都不让你进网吧、游戏厅,你也承诺不进,你到底会怎么做? 4 你与同学约好下午到公园玩,而你恰好有事,不想去了,你会怎么办?

分组竞赛讨论,能激发学生好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与积极发言,并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两难情境的设置增强了学生对诚信表现的辨别,对诚信本质的把握。让学生把诚信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紧密相连,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事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诚信的理解与把握,真正成为诚信的人。

5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主要收获,让学生自己总结诚信知识,把诚信知识内化,形成系统。树立诚信意识,坚定诚信行为。

课后作业:

1就自己关注的诚信问题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并写出调查报告。

2就改变生活中不诚信现象,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3写一句关于诚信的宣传口号。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收藏]《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汇总4篇)


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老师在上课时会随身携带一份好的教案。教案是老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资料。感谢阅读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篇1】

学习内容分析:《东方之珠》是苏教版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香港的的秀丽风光,赞美了香港的美丽、迷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分为5个自然段,通过对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热爱。文章图画美,文字也美,是精读课文的典范。

学习者分析: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倾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香港的美丽、繁华,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感受香港的美丽,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感情。

解决措施:通过阅读,品味词句,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想象、体会香港的美。

2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2、会用“倾听”“闪耀”造句

解决措施:熟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模仿文中句子。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交流欣赏,导入新课。

2、声文结合,整体感知。

3、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4、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5、课堂练习,加深理解。

依据的理论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读促悟,以读促学。

计划学时:第二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音像资料,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香港在哪里。学生展示收集查阅的有关香港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欣赏浅水湾美丽沙滩图片,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资料,增加对香港的认识,拓展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他们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初步感知体验香港的美景,并把感情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交流出课文主要写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三个美丽场景。

学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师指导成绩差的学生,纠正读音、并作相关指导。2、联系课文想想“东方之珠”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和恰当的图片资料使学生感知到香港总的印象,留下美的回味、获得初步的印象。

三、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句式、引导学生练习写句子

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沙滩的迷人,,用“倾听”说话,课件感受浅水湾的美。

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公园的举世闻名,找出中心句,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感知小动物们表演的精彩。

提问1、你喜欢那个自然段,就认真地学习哪段,想一想为什么喜欢?2、交流学习,感受沙滩的迷人。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公园的著名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感官,走进了香港,领会了香港美丽迷人的景色。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感受街市的繁华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带领学生交流,认证倾听,适时指导。

提问1、同桌朗读,说说这段在写什么地方?2、写香港夜色只写了什么?3、总结全文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感受街市的繁华,,课件出示香港夜色灯的多和美,,用“繁华”造句。

齐读最后一段,:篇末点题,总结全文。

拓展练习:你想对香港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感知了香港夜色的美,灯火辉煌的情景。仿佛自己就置身在香港的夜色中,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

教学反思:

一、重视朗读。东方之珠》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香港的美丽、富饶、繁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图片、音乐、声音等资料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香港迷人语句赏析,想象,感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重视训练,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训练用词造句,模仿“总——分”的段落形式写句子,训练了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篇2】

一、复习感知。

1.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

2. 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

二、细读课文。

1.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

2.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3.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

5.细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

(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全班齐读。

6.细读第3自然段。

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1)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

(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3)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

7.细读第4自然段。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师生引读。

(3)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4)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 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听吗?

8.细读第5自然段。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

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作业。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妈妈事非常细致。

小明很爱学习。

《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篇3】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特点

《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组教材都是围绕“壮丽的祖国河山”这个专题编写的,单元中的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而《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恰恰是在学习了讲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看学生是否能通过以前学过的方法,学会独立阅读,感受香港的现代都市风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感。

(二)教学对象的特点:

本篇课文可是说是集美图和美文于一体香港这座美丽的城市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对于我们城乡结合部的以农民工子弟为主的农村学校来说,并不熟悉。由于学生家庭环境、家长文化素质的影响,使学生知识面狭窄,为了使他们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于是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采取了小导游的形式,在初步了解香港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走入课文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感受、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1.技能目标:

1、学会用小导游的语言有表情、自豪的向大家介绍香港的特色。2、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产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四)重点、难点:本课是属于“歌颂祖国,体会爱国情感”的范畴,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便确定为: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香港,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情感。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当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得到欢乐、得到满足,让课堂始终充满情趣和童趣。基于以上新课程理念精神,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

这节课我通过网络技术做好了香港的风光旅游课件,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范读、小组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体验优美语句,再通过有表情地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合作学习法

在学习二至五自然段这一环节中我例文了选择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导游组,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探究,找出特色词语,相互鼓励当好小导游,相互评价,相互进步,目的在于让学生全员参与,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优化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由学生较熟悉的歌曲《东方之珠》引入课文的学习,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再安排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象“小丁当”来选小导游,就更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课文的急切心情,都盼着能够当上这一次的小导游。

二、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

1、 听一听,整体感知.

为了继续牵好学生兴趣的线,原本书中的课文变身成了游览香港的导游词,老师娓娓动听的配乐朗读使学生有了对香港的初步印象,而且使每位同学都急于想告诉大家自己从导游词中了解到的香港的重要地位,“东方之珠”的含义不就被老师引出来了吗,而且引得不露痕迹。

2、 读一读,初步感受。

新教材倡导“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中体现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合谐交流合作的课堂新氛围。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就例文了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听一听,读一读后,自主、合作朗读:你们最想把香港的哪一方面介绍给你的游客呢?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朗读,回答得非常积极,而且也引出了香港的四大特色: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美丽夜景。

3、 找一找,重点指导。

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读就可以了,它应该还要对学生听、说、读、写、理解等能力的发展有所训练,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小小导游组按照自己选取的景点,讨论讨论,导游词的描写中,哪些词语、哪些句子抓住了景点的重点,让人觉得流连忘返,印象深刻呢?这样,学生有重点地找,抓住了重点词句,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学生找得快,而且各有各的想法,回答不一,这样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演一演,内化感知。

学生通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对香港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当然趁热打铁,引导他们进行创新表演读,通过自己的绘声绘色、充满激情的介绍,打动其他游客,争取获得优秀小导游的殊荣,这一环节,学生都跃跃欲试,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上台当起了小导游,而且架子十足。下面的游客也听得津津有味,这也使掀起了课堂一个高潮,是本课最大的一个亮点。

《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篇4】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东方之珠》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

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

1、板书:齐读课题一遍:东方之珠。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几遍。

2、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

3、理解不懂的词语。

(1)提出不懂的词。

(2)指名理解不懂的单词说说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词典。③问父母。上网。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1)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保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段

5、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6、再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感知。

1、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

2、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

二、细读课文。

1、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

2、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3、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

5、细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

(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全班齐读。

6、细读第3自然段。

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1)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

(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3)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

7、细读第4自然段。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师生引读。

(3)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4)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听吗?

8、细读第5自然段。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

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作业。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妈妈事非常细致。

小明很爱学习。

《吆喝》说课稿4篇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认真对待他们所奋斗的场所,作为一名老师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修改教案。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你有收集过优秀的教案吗?编辑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吆喝》说课稿”,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吆喝》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教学思想的确立决定了教学行为的结果,说课便是体现教学思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很高兴能通过今天的说课活动,向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我对教学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说课的课题是《吆喝》

一、说教材

《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及民俗文化,但编者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去学习“吆喝”这一艺术而是要让深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间文化体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依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能力目标:

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读“吆喝”的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吆喝”这一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验热情与思考深度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文本内容思路等方面的感知,而是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站在文化与精神的高度,对文本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与深层解读吆喝这种民俗艺术,不仅体现出声乐艺术,反映了老北京人的生存状态,而且折射出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因此,我把“品读吆喝”作为本课的叫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的变革首先应该是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我将引导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大胆质疑,生生交流,师生对话等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在师生互动,平等对话中对学生进行深层次解读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吆喝”这一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为帮助学生更好的体味吆喝的声乐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体验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激趣引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赏析,品味吆喝;总揽全文,回归生活等四个环节

一、激趣引入

在上课之前,我用平和的语调,讲故事的口吻向学生娓娓道来:

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传的老字号……这就是北京有人说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也有人说,只要在京城胡同遛上一圈,就等于逛了一回民俗博物馆北京的特色就俩字——京味儿,可北京的风情讲起来,那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可不,提起北京人的那张嘴呀,不但能吃、能喝、更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

这样的导语设计能够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为感知内容,探究文本做情感铺垫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这样一组问题:

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吆喝声?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对问题的感知,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对文章脉络的把握,第三个问题是对作者情感的感知在学生朗读课文结束后给学生留出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然后进行生生交流与师生对话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与总结,此外,我还制作了一张幻灯片,帮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研读赏析品味吆喝

这一环节是学习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结合提示从四个不同角度品读吆喝,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课文进行自主探究我设计的四个角度是:

体验吆喝的市井风情

体会吆喝的声乐艺术

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

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学生在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文本,大胆质疑

下面我着重谈谈这个环节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㈠在小组充分讨论探究之后,教师创设情景,采用生生交流、师生对话等方式将对文本的解读引向纵深,让学生深刻感受老北京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如我在引导学生感受声乐艺术这一角度里,就准备了一下几个问题:

1,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们首先来赏析吆喝的声乐艺术,请第一小组做好准备,在林林总总的吆喝声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能不能谈谈喜欢的理由。

在学生讨论完第一个问题后,我进行总结,做出如下设问,并让学生听听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

2.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平实中透露着儒雅,质朴中又不失鲜活这些诱人的吆喝,老北京人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生答:唱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感受他独特的魅力。

㈡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还要注意小组展示之间的过渡与总结,例如在第二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过渡的:

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不是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也不是引吭高歌的歌唱明星,那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下面让第二小组来谈谈吆喝人的生存状态。

在学生讨论结束时,我做这样的总结:他们从大清早到深夜,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们走街串巷,肩挑背扛我们品读吆喝,读出了他们艰难的生活处境,读出了他们忙碌艰辛的生存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应充分解读文本这样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才能高屋建瓴,旁征博引还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课堂精彩不是设计的,而是生成的,是教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思维的火花碰撞的产物。

四、总揽全文回归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学好语文的着力点不只在于课堂,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学以致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在感受“吆喝”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生活教师在总结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吆喝一样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民俗文化?”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对民俗文化饱含珍惜之情。

最后,我与学生一起重温一首婉转动听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让这歌声和萧乾的一声吆喝带着我们走进生活,去了解和搜集这些正在消逝和即将消逝的民俗文化,去接近和感受祖辈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并以此作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探索无穷尽,教法无限制,我的这堂课希望能尽量地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求来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最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与认识,请各位批评指正。

《吆喝》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和技巧。

3.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教学重点

1.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列举的词语的音、形、义。

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并做简单的描述和评论。

教师

搜集当地的一些吆喝声,并进行归类。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很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学生猜测)对,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的旧北京城那悠远的吆喝声吧。(教师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情况。

a.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局囿()招徕()饽饽()秫()秸

荸荠()()隔阂()商贩()蘸()

b.口头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招徕随机应变油嘴滑舌隔阂

3.交流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和阅读兴趣。

a.学生交流各自所搜集到的本地的吆喝声。

首先在各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到班上进行交流。具体要求有:对此吆喝进行简单的介绍、模仿和评价。或者先由学生模仿该吆喝声,然后由其他同学猜猜这一吆喝代表的是哪种商品的经营,最后由学生进行简单介绍和评价。

b.在学生介绍完各自搜集到的吆喝声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列出四至五种吆喝声 (兼顾时间、品种、声调特点),请2~3名学生尝试进行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同学的介绍,并就同学的介绍写下若干的优点和不足,包括内容、条理、语言等方面的评价。

研读与赏析

1.自读课文,通过比较把握课文的内容及结构。

a.自读课文,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课文介绍了关于北京街头吆喝的哪些内容?与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异同?

◆与同学的介绍相比,课文的内容似乎更为丰富、复杂。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楚、杂而不乱的?

◆你觉得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着怎样的感情?你能从同学的介绍中听出这种感情吗?

b.学生围绕上述问题思考讨论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相关提示如下:

◆课文介绍的内容:

吆喝所代表的经营品种(4~10段);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11段);吆喝的声调(12段);吆喝的音韵节奏(13段)等。

◆课文的结构层次:

教师应引导学生找总起句、过渡句来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梳理出如下板书:

◆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怀念之情,包含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末段“倒还剩一种吆喝”即可体会出来)

c.在讨论、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在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介绍时,如何才能做到有条有理,秩序井然?

参考提示:首先,要将要介绍的事物分成若干“类”(或若干方面的内容);其次,将这些“类”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安排好先后顺序;最后,应使用一些具有概括作用的总起句和上下连接的过渡句。

体验与反思

1.模拟吆喝,体味“吆喝”这一口头文化的独特魅力。

a.学生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并由学生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教师也可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京味语言的示范)

b.五人一组,请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表演,无规律地进行不同品种的吆喝,重现老北京街头的热闹场景。

2.交流与讨论:你如何看待当前街头的吆喝声?

此题意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答案不求同一。教师宜引导学生从现代城市形象的角度来思考,并最终落实到“关注生活”这一目标上去,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课堂讨论后,可让学生以“城市的吆喝”为话题作文,作为课外拓展延伸的作业。批改后,出一期作文展。

《吆喝》说课稿(篇3)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广告可以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那么吆喝到底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

二、介绍作者

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近代中国作家、翻译家和记者。三十年代步入文坛,在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的欧洲战地记者。本文选自散文集.本书获中国首届散文奖.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商贩吹嘘

吆喝小钹荸荠

2解释下列词语。招徕:招揽。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囿于:局限于;拘泥于。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四、走进吆喝,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找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叫卖声,对吆喝声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介绍?。

作者儿童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

吆喝的主要内容、时间;吆喝的声调变化;吆喝的音韵节奏。

2本文写了很多吆喝声,却不显得散乱,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

(注意把握关键句和过渡句。)学生找的过渡句如下:

a、“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b、“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c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买吃食。还有唱画匣子的。

d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e叫卖实际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教师归纳: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

五、赏析吆喝,品味语言

你认为那些吆喝声好,好在哪里?

1喝了蜜的大柿子

拟人,生动写出了柿子口味之甜。

2葫芦儿――冰塔儿。

比喻,生动写出了葫芦儿的晶莹可爱。

3小玩艺儿赛活的。

写出了小玩艺儿的逼真。

教师小结;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六、领悟吆喝,体会感情。

1吆喝人生活处境怎么样?从文中找出最能反映吆喝人生活处境的语句。

从第四段、第十段可以看出,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

馄饨皮儿薄,馅儿要大。可以看出他们真诚实在、热情乐观。

2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后分析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吆喝》说课稿(篇4)

教材分析:

萧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基本上可以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带有地方特色的吆喝的作用及其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

知识与能力:

1、 学会8个字,认识9个字。

2、 合作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表演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1、上集市搜集、调查、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自学讨论法、行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抢救工作做一点贡献。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调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或旧时生意人调查过去人们吆喝的内容和声调,做好记录或录音。

2、 每人模仿一两句旧时的吆喝声。

教学目标:

1、 交流学生调查或搜集到的旧时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 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吆喝。

2、 请同学们模仿昨天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旧时商人处学到的吆喝(教师可适时组织评点)。

3、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要不是你们爷爷奶奶们还健在的话,它们就可能永远地消逝了。知道吗?你们昨天做了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啊!你们昨天做的,是抢救我们本土的文化遗产事啊!只不过我们昨天只做了第一步,如果将采集到的这些吆喝用文字整理下来,那才是大功一件呢。(讨论如何动笔?)

4、 看看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动笔写《吆喝》的。

二、初读感悟

⒈自读全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⒉小老师带读生字

3、抽卡片组词练习。

4、指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反馈:

A、正音;

B、根据学生回答,

6、师小结(生默读,并在书上作批注)。

三、整体感知

1、 再次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及音韵节奏等。介绍时充满了美好的怀念之情和浓郁的情趣。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3、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

四、质疑解疑

1、 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

2、 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3、 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自然写实、幽默调侃)

4………(学生自己提出)

作业布置:

1、 将昨天采集的本地旧式吆喝整理成文(自拟题目、教师指导)

2、 以小组为单位,上集市搜集录音现时的吆喝,并将其排成简单的节目。

第二课时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吆喝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请你们带着老师的问题自由读文,作上批注。

二、教学1—3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围绕叫卖声,作者主要写了吆喝的什么特点?

3、指导理解、朗读1自然段

4、提问2、3自然段写了哪些叫卖声?仅仅只有这几种吗?

5、品读句子:“白天就更热闹了……门前展销。”

6、指导朗读三、四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吆喝声,读出吆喝的情景和味道。

7、2—4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们和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8、教师小结学法。

过度:现在请你们按照我们刚才的学法,来学习文章的5.6自然段。

三、教学5、6自然段。

让学生自己用学法学习,教师指导重点句子:“只要兜里还有钱……大嚼一通。”

抓住特点:变着法儿吸引顾客,变化多端。

指导学生朗读。

四、教学7自然段。

这一段又说了什么?请你们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教师总结。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与延伸

编写吆喝的剧本,请你的组员参与表演。

板书设计:

吆喝

京白(北京口语)

主要内容

声调变化

音韵节奏

病毒说课稿汇总9篇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在上课之前,教案的打磨非常重要。在现代教语文技术的基础上,老师的教案应该更具有准确性和严格性。以下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带来的病毒说课稿,感谢您的浏览!

病毒说课稿 篇1

1、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收放

使用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察,九退整理后归箱。

注意问题:用低倍物镜对光,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换高倍物镜后,只调细准焦螺旋

3、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并且标本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擦——擦干净玻片,滴——清水(植物细胞)或生理盐水(动物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取——从生物体上取下观察材料,放——把观察材料放在载玻片上,展——把观察材料展开展平,不重叠便于观察,盖——盖上玻片,应避免产生气泡,染——滴稀碘液染色,吸——用吸水纸从玻片另一侧吸碘液以便于染色。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和装片三种,按照保存时间又制成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种。

2、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片薄而透明的内表皮,放入载玻片中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用镊子展开并用稀碘液染色,以便进行观察,这样就做成了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事先要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上部刮取少量上皮细胞,放在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做成装片进行观察,生理盐水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在植物体的细胞中,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其它部分细胞没有叶绿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有细胞壁的不一定是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就有细胞壁,但它们就不是植物

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无机物 如水、无机盐、氧等;它的分子比较小的,

另一类有机物 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它的是分子比较大的,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2)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

(2)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5、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2、细胞分裂:

(1)分裂规律:先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加倍,然后细胞核分裂,接着细胞质分裂,最后在两细胞核中央长出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长出细胞壁

(2)分裂的特点: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

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

(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3)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4)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

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4、系统: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

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5、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1)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

(2)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根、茎、叶表面的表皮

(3)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花生种子

(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1、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2、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3、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4、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病毒说课稿 篇2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点拨提升。

6.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7.拓展性练习,自学自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选择诗歌来学习。)

病毒说课稿 篇3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病毒说课稿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围绕中心点向四周进行发散性作画。

2.进行想象和装饰,表现小怪兽的不同造型。

3.感知玩颜料的乐趣,体验棉签画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素描纸、颜料、勺子、幼儿剪好的五官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片,观察小怪兽夸张的造型,萌发创作愿望。

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中,有许多的小怪兽,他们长什么样子?

小结:小怪兽的样子有许多种,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有瘦的、还有三只眼睛的,长得滑稽搞笑。

2.观察图片,学一学小怪兽的动作。

老师请来了许多的小怪兽,请你来学一学小怪兽的动作。

3.幼儿创作。

(1)出示病毒小怪兽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它长得什么样子的?

(2)了解绘画过程。

想知道小怪兽是怎么来的吗?首先用勺子舀一点颜料放在素描纸上,然后用棉签朝不同方向四散刮开,贴上眼睛和嘴巴,然后用黑色的颜料添画上手和脚。

(3)幼儿绘画。鼓励幼儿给小怪兽添画不同的表情和动作。

4.作品欣赏

相互欣赏作品,说一说自己的小怪兽在干什么?

病毒说课稿 篇5

了解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安全使用计算机。当计算机遭受病毒侵袭时,可以合理查杀病毒。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重要工具,同时计算机病毒也随之到处传播。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就会影响正常使用,甚至会引起系统瘫痪。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三、师生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的实质是一段程序代码,它是某些人有意开发出来的有破坏能力的计算机程序。

A计算机病毒分类: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搜集、整理,并介绍相应的杀毒软件使用方法等,填写P34,36,37。

B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明白计算机病毒会隐藏潜伏在计算机内,时机合适时便会发作。

关于“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搜集整理的病毒资料,讨论病毒对网络的危害以及从哪些方面对病毒进行防治。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交流如何从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做文明守法的公民。

五、交流:

学生示范查杀计算机病毒的操作过程,使大家学会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提醒各种杀毒软件有其独特的优点,再好的杀毒软件也不能清除所有的病毒,所以还是应以预防病毒为主。

病毒说课稿 篇6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

2.认识部首的意义,并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在括号里选择能够和后面的名词相搭配的动词。

4. 练习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古诗《竹里馆》。

7.补充图意,再把几幅图连贯起来说一说。

l. 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题中的这段话。

(2)学生思考并说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说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晨”、“碧”、“澈”、“粼”4个字。(“晨”和“碧”要把竖画缩短,写得上紧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横画缩短,把字写紧凑)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 ,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的步骤。(先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2.指导。

(1)分别观察最左边的四幅图,说一说这四幅图上分别画了什么。(提醒学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图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细观察第二竖行的4个古文字,再和左边相应的图作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古文字是由图形演变而来的)

(3)认读第三竖行中的4个部首,并与左边相应的古文字作比较,有什么发现?(部首是由古文字演变而来的)

(4)联系左边的图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见”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关?(以“彳”作部首的字与人有关;以“子”作部首的字与小孩、后代有关;以“立”作部首的字与立、直有关;以“见”作部首的字与眼看有关)

3.练习。

(1)根据上面的推测,想想有哪些字属于这个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孙、孤;“立”:站、端;“见”:观、览、觉)再口头汇报,并说出理由。

(2)翻开字典,找到检字表中这四个部首的所在页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写在书上。

4.反馈。

(1)指名说出所填写的字,可以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正误。

(3)比比看谁写得又对又多。再读一读这些字。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分别读一读每个括号里的两个词。

(2)讨论:括号里每一组的两个词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意思相近)

(3)明确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词,也会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词语相搭配。

3.练习。

(1)两人一组讨论括号里的.词哪一个能和括号后面的词搭配。

(2)用“――”画出选出的词语。

4.反馈。

(1)指名说出所选的词语。

(2)把选出的词语和后面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先指名读,再齐读) 鼓舞斗志,改正错误,推广经验,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广”、“提高”4个词,要求学生说出后面分别和它们搭配的词。

(4)说一说括号里剩下的词语可以和哪些词相搭配。(如:鼓励同学、克服困难、推动生产、增加收入)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题(1),指名读句。

(4)口头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丽的”)

3.练习。

(1)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第(2)、(3)两句。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其余两题的答案是:(2)把“和”换成“戴着”,中间用逗号隔开。

(3)“乌云和”改为“乌云密布”,中间用逗号隔开。

4.反馈。

(1)逐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的答案。

(2)举出两种错例,说明不可以改变句子原意。①第2句仅把“和……红领巾”去掉。②第3句仅去掉“乌云和”。

(3)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5)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可由教师讲解。

万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门庭若市:形容宫门里,朝廷上,进谏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样,非常热闹。

比肩继踵:肩膀挨着肩膀,脚碰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查字典自读这首诗。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讲解这首诗的意思。

诗的大意:“我”独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撮口长啸。竹林幽深,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与“我”相伴。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首诗。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要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如“竹”

病毒说课稿 篇7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播放电影《38度》片断:

同学们你们知道电影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什么事件吗?

非典在3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8000多病历和900多人死亡。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其实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还有:埃博拉,禽流感,艾滋病等。可是病毒到底什么样?它为什么能引起动植物患病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病毒,了解病毒的秘密。

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等是怎么传播到人的身上呢?

提供相应的资料:1有人认为人类通过食用果子狸这种动物而感染非典。2禽流感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引起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3人类通过密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等感染埃博拉病毒。

阅读资料:明白人类所患有的这些疾病实际上是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过来的,并且动物之间也可以传播。

病毒可以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胞和细菌中,它的个头一定特别小,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到底病毒长成什么样子呢?

阅读课本,体会科学发现的过程。

同学们观看多种病毒图片后归纳出病毒的结构。并用自己的方式区别动、植物细胞和病毒。

帮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病毒之“小”,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

病毒这样简单的结构如何能寄生到细胞中呢?带着问题播放视频:病毒的生活

病毒不是只有有害的一面,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例如在基因工程方面对病毒的应用,人类研究病毒的结构和特点生产疫苗预防疾病等。

分析资料,认识到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取得的可喜成绩,认识到应辩证地审视问题。Ww

病毒说课稿 篇8

1.常识性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常识性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以及核反应堆的作用。

3.常识性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链式反应的挂图(能用幻灯显示原子、原子核的结构和链式反应的情况更好)。

指出核能是一种先进的、可以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目前世界上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已有400多个。其年发电量约占全球年发电总量的17%,到下世纪,核能有时能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能源。

要了解核能是怎么回事,就需要从物质结构——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起。

提问:请根据化学课中讲过的内容,说说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情况?

教师展示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归纳小结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明确: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区域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组成的。

板书:

讲述:本世纪初,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原子和有子核的组成有了正确的认识,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在改变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核能,简称核能,通常也叫原子能(确切地说,原子能应是原子核能的'缩写代名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得蕴藏在原子核里的大量核能呢?

旁注:在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有广阔的空间,而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则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此注供教师参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讲裂变那一段课文。提出其注意:

(1)裂变指的是什么现象;

(观察教材上铀核裂变的示意图,结合阅读课文中的讲述,了解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是怎么回事;

了解裂变释放出的核能十分巨大。

l千克铀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多少倍?

教师小结并强调:用中子轰击铀235,铀核(质量大的核)会分裂成两部分(两个中等质量的核),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简称裂变。根据书上提供的数据很容易算出,1千克铀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2.5×106(250万)倍。由此可知,裂变是获得大量核能的重要途径。

教师展示链式反应挂图并讲述:

用中子轰击铀核,才能使铀核发生裂变,放出能量。如果外界的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然而实验表明,铀核分裂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一点的意义特别重要。因为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它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这些铀核分裂时,同样放出中子,从而引起更多的铀核发生裂变。于是裂变反应便会链锁式地自行持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时间(约百万分之几秒)会释放出大量核能,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让学生看教材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引起蘑菇状烟云的示意图(说明:原子弹爆炸时,立刻发出强烈的闪光,可照亮100千米以内的天空和地面,闪光后,天空出现一个火球,并迅速上升。火球冷却后变成褐色烟云,同时地面上升起的尘土和烟柱一起形成可上升到15千米高空的蘑菇状烟云。原子弹爆炸时还发出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几十千米以外也可听到)。

讲述:为便于和平利用核能,必须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缓慢而又平稳地释放出来。为此,人们制成了一种专门装置。

板书:核反应堆——能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

让学生看教材上我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外貌图(彩图,说明:建造核反应堆,对材料、技术、安全防护设施等都有很高、很严的要求。不但需要解决很多核物理问题,也要求材料科学、电子学、自动控制学等解决许多困难问题。能自行设计、制造核反应堆,表明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和平利用核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讲述:科学家们发现,某些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核聚变,简称聚变。

让学生看教材上一个氘(dao)核和一个氚(chuan)核结合成一个氦核的聚变反应示意图(说明:一个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一个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它们发生聚变反应结合成由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的氦核时,要放出一个中子,并释放出核能).

氘核和氚核聚变时放出的能量要比等量的铀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几倍.

聚变需要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因此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自然界中,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1千万度以上,在那里就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正是由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地球上的人类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

前面讲过,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现象制成的.而另一种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则是利用轻核聚变现象制成的.

人们现在还不能有效地使聚变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从而和平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由于聚变不但放出的能量更多,而且所使用的原料来源也极为丰富,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例如,从几升海水中提出的氘在发生聚变后可以提供相当于燃烧1千多升石油放出的能量.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核聚变的人工控制(通常又叫可控或受控热核反应)这一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并取得了进展.(注: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欧洲的科学家们首次做成了可控核聚变实验,这是科学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人类向获得理想的能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要达到实用阶段,还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未来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旁注: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可以引发轻核的聚变反应.

我国自行设计的大型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一号”,已于80年代中期在四川省乐山市建成投入使用.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这个实验装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江泽民主席看了“中国环流一号”后,曾经指出:“受控核聚变是开发人类新能源的尖端项目.一旦实现,地球上的全部海水就会成为巨大的能源库,至少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尽管目前工程技术上还有一些困难,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突破.”

由以上的介绍可知,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前景是美好的.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我国必将做出自己的贡献.

(2)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核能.获得核能的途径,一是裂变,二是聚变.

(3)什么是链式反应,什么是核反应堆,什么是原子弹、氢弹等.

(4)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核能,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这些内容是每个现代社会公民应具有的常识,它对于我们了解物理知识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发展高科技中的作用,都有重要意义.课后,同学们要认真再读读本节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核反应堆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叫聚变?为什么说研究可控核聚变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

1.本教案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人教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核能”一节为依据,并参考其它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有关内容编写的.

2.在教案中,着力通过介绍核能的常识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比建设和发展高科技中的作用,以利于激发学生逐步形成早期的科技觉醒意识.

3.力求讲述的内容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抓住重点,如对核裂变时释放出核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问题.只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大致有所了解,而对“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物体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则不做深究.又如对“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的问题,也只作为物理事实告诉学生,而不再做更多的解释.

4.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边讲、边展示教具为主,同时穿插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提问等.这样做既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培养自学能力.

5.经验证明,初中学生很希望了解有关核能的常识,按本教案的设计进行核能一节的教学,不难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

病毒说课稿 篇9

2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3掌握日常预防方法,学会正确佩戴口罩。

【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练习、实践。

1同学们,今年的春节我们过的跟以往不太一样,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吗?(一场流行病)

2同学们知道这种病的名字叫什么吗?(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可不像我们平时的小感冒,它比较严重。(展示各省市每日数据)所以我们更要谨慎对待。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浑身无力、深呼吸时感到疼痛等等,出现以上症状我们就要及时去医院。

3病毒是我们看不见的,这种“隐性”的东西是通过飞沫传播,所以我们一定要——(戴口罩)

1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是怎么佩戴口罩的,请同学们看一看他的做法对不对。(自由发言、点评)

2强调不能接触口罩接触口鼻的内层,双手覆盖住外层捂住口鼻,挂到耳朵上。捏紧鼻子处的金属条,防止飞沫进入。

3教师展示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4小结:我们每天都要用手要接触很多很多的东西,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我们的手沾满了细菌。比如说你触摸了污染物,然后又用你的手触摸鼻子、嘴巴、眼睛等粘膜,那病毒就进入你的身体了!同时,人们还容易通过手接触传播疾病。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到勤洗手。特别养成吃东西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6是不是随便洗洗就可以了呢?(要用肥皂/洗手液+流动的清水,搓手时间不得少于20秒)。

7洗手方式正确才能有效杀灭细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正确洗手吧!

8观看视频,学习正确的洗手方式。

9请几个小朋友上台示范洗手,并询问孩子洗手后有什么变化。

手心相对搓一搓,手心手背搓一搓;

小小手指相交叉,重复一遍不嫌多;

小小指尖在手心,左边转完右边转;

出现身体不适,就要呆在家中,不要外出,这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预防,回家也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家里通风换气、多吃水果蔬菜,每天锻炼身体。做到以上几点,你就能练成“金刚不坏之身”这样病毒就不会找上门来!

《嫦娥》说课稿(汇总11篇)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风雨,好的教案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最近是否在寻找优秀的教案范文呢?现在,有请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推荐的《《嫦娥》说课稿》,敬请浏览本文内容!

《嫦娥》说课稿(篇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练习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月”字)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紧扣和课文相关的内容。

过渡:古往今来,人们仰望明月,总会产生无穷的遐想。人们将许多美好的愿望寄予明月,赋予它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板书课题。

指名学生读课题,暂将课题中的“奔”读ben.。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奔向月亮的故事。)

2、能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吗?快速地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在学生的回答上,教师进行归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天人相隔)

对于课文中的第三个自然段学生的意见可能会有分歧,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过渡段,放在哪个部分比较合适,等学完了第二部分后就会明白。

《后羿射日》是《嫦娥奔月》这个故事的起因,一谈到《后羿射日》就会想到后羿这个人物,在你的印象中,后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更深的了解后羿这个人。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认为文中的后羿是个怎样的人?

紧扣“力达神勇”、“为民除害”等词来体会。

重点句:1、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抓住动作、象声词来体会,并指导朗读。)

2、他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指出命令的语气。)

联系第一自然段来体会后羿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传说中的后羿,在他的身上有着男儿的英雄气概,有着一种令人折服的壮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1---2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嫦、娥、济、皓”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二。“郊”的左右两边基本相等。“凝”字左小右大,左边的“疑”注意左右两个部件的避让、穿插。“遥”是半包围结构,应给“走之”让出位置。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充分感悟。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知道了力大无比的后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老百姓解除苦难,让我们感受了英雄的壮美,壮美不仅在男儿身上有,柔弱的女子身上也有,就比如嫦娥,请你把找到的嫦娥的美好好比较一下,哪些地方体现了她的壮美?

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内心。

认识逢蒙。

1、生交流。哪些地方体现了嫦娥的壮美?师板书:斗逢蒙。

2、要体会嫦娥的机智、勇敢,我们先来看逢蒙是个怎样的人?自由读第3-5节,你认为逢蒙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3、生交流。相机解决第3节的划分问题。

4、师。现在逢蒙的真面目看清楚没有,做了多少坏事,人家真心拜师,他——假心学艺,人家跟师傅出去,他——装病,别人的东西他一心想——变成自己的,别人不给——他就逼,不但逼,还——翻箱倒柜。

5、一句话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奸诈贪婪)

认识嫦娥。

1、面对逢蒙的奸诈贪婪,嫦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想:唯一想到的是不让逢蒙奸计得逞,为的是乡亲们。

(2)做:什么叫“周旋”?想象嫦娥会怎么和逢蒙周旋。

(3)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2、:机智勇敢的嫦娥展现在我们面前,感受到柔弱嫦娥身上的壮美了吗?

学习第6节。

1、嫦娥吃了仙药后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看插图,再读第6节。

这段话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请大家再读一遍,哪些词一下跳入你的眼中?

2、“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嫦娥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

3、这段话写得怎么样?练读。

4、现在你的心里是高兴还是难过呢?为什么?指名配乐读。

学习第7节。

1、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后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谁能把后羿内心的焦急读出来。指名读。

2、出示小黑板,练读。指“嫦娥!嫦娥!”。

3、你们从后羿的声声呼唤中,还听出了他怎样的心声?(板书:对妻子情深意重)

4、想象:嫦娥并不想离开人间,离开自己的丈夫,可是为了不让逢蒙得到仙药,她毅然吞下了仙药,飞向凄冷的月宫。此时,面对痴情的丈夫,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嫦娥会怎样想?怎样说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回读第5节最后一句话。

5、嫦娥的不舍,后羿的追逐,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美,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板书:凄美)配乐读第6、7节,女生读第6节,男生读第7节。

6、因为这样美的情感,也就产生了一个美的节日,那就是——齐读最后一节。

三、全文。

是的,美的事物,当然包括故事,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那就让我们记住神勇无比的后羿,机智勇敢的嫦娥。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方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课后可查一查,看一看。

板书设计:

11、嫦娥奔月

后羿:力大无比为民造福对妻子情深意重壮美

嫦娥:(智斗逢蒙)机智勇敢美丽善良凄美

《嫦娥》说课稿(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2、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嫦娥。

3、运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油画棒涂色的方式作画。

4、能表现出嫦娥的发饰、衣饰及动态特征。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6、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黑卡、银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为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提问:

1、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非常爱美}

2、她最怕什么?{怕自己老了、不美了}

3、她是怎样变成神仙的?

4、你认为她在月宫中生活的愉快吗?(这个问题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嫦娥的理解)。

三、请幼儿观看课件

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看。

1、观看嫦娥的发型及衣饰特点。嫦蛾梳着高高的发髻并插了花;衣服是斜襟的、绣了花,袖子很长很大;裙子很长有很多褶等。

2、请幼儿观看嫦娥飞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飞天造型的动态特征。

3、观看嫦娥舞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舞蹈造型的特点。

4、观看嫦娥坐立的图片,了解坐立的造型特点。

四、老师示范

向幼儿展示如何画出嫦娥飞天的造型、舞蹈的造型,如何表现出古人的发饰特点、衣饰特点等。

五、请幼儿作画

请幼儿按照自己对嫦娥的理解去画。

1、请幼儿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

2、请幼儿用油画棒涂色。

六、幼儿作品完成后,相互欣赏,并说出自己的画面意义,老师及小朋友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建议。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的美术课,题材来至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一节单纯的美术课,它同时让幼儿欣赏到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了解到一些古代文化,如古人的发饰、衣饰特点等。先请幼儿听故事再作画,可以让幼儿融入到情景之中,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使画面更丰富。使小朋友作品不会雷同,带有自己的个性。

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观看,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古代人物毕竟是幼儿不熟悉的、陌生的,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纵使老师描述的详尽入微、或是出示一张挂图,也不如大屏幕的图片显示来得直接、丰富,给幼儿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带给幼儿深刻的印象。

作画材料的选择新颖,适合作画内容。此次作画我选择的材料是银线笔、黑卡、油画棒。因为嫦娥是住在月亮里,那么有月亮一定是夜晚,所以我为幼儿选择黑卡,表现夜晚;用银线笔勾勒轮廓,比较醒目;用油画棒涂色,色彩鲜艳。使幼儿能够方便快速地表现出自己的画面。

作为一节美术课,我屏弃了传统的示范画教学,就是以往的一味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范画去画,而是改成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看到老师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及一些特殊造型的表现方法,请幼儿画时,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画得和老师不一样,这样调动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更开阔,进入愉快作画的状态。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每张画面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我准备再以这种方式来画其他的古代人物,在老师示范这个环节可做相应的改变:可以根据幼儿的要求来示范,因为画古代人物是要以故事情节来铺垫的,那么,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画面由幼儿选择,也许老师示范的内容不是幼儿想要表现的,所以在示范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来示范。

小百科: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嫦娥》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嫦娥奔月》以传统的神话故事为依托,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让奸诈之人成仙称霸,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从此夫妻分离的感人故事。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壮观场面,又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的惊险情节;既反映了嫦娥的善良美丽,又表现了她义无反顾吞下仙药的机智勇敢。尤其是对嫦娥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写以及后羿回来后与妻子天人永隔的场景描写,清冷凄美,有一种震摄人心的悲剧色彩。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所感染。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美。

3、感受并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2、感受并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四、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导入,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人物性格特征,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力求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实际、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脉络是:吟诗导入——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再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后羿射日——指导写字。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月字的古诗,这一步骤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

教学的第二阶段——初读课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读悟结合为指导思想展开教学。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完成了对课文的初读,教学进入第三环节——再读课文。学生合作交流,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干了什么?依次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逄蒙威逼。指导学生朗读。

紧接着,教学进入了下一阶段—学习“后羿射日”。让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感受后羿的神勇,学习他为民造福的精神。

最后,播放音乐,让学生描红写字。

《嫦娥》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嫦娥心地善良,舎己为民的品质。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话的想象,语言优美,且嫦娥奔月的全过程脉络清晰,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五、六自然段,描写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下仙药飞天成仙,离开亲爱的丈夫。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嫦娥伟大的献身精神。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说第二课时,这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舎己为民的品质。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把握后羿、嫦娥、逢蒙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意境美。

二、说学情

神话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间特色,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喜爱且充满热情。因此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况且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三、说教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学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多渠道接受信息。

教学用具:录音带、插图、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这节课,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读—思—划—议”的学习方法,逐段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其方法,形成能力,达到自求得之的目的,而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里面包含了哪两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感知形象。

1、读悟“后羿射日”部分。

(1)、后羿是怎样射日的?自读“后羿射日”部分,圈出表示后羿动作的词,仔细诵读,体悟后羿的力大神勇。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羿射日”一节。

过渡:由于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赠给他一粒吃后能升天的仙药。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嫦娥,就把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存。这事不知怎么被后羿的弟子逢蒙知道了。

2、读悟“智斗逢蒙”一节。

(1)逢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课本上的一个词语概括。

(2)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表现逢蒙奸诈贪婪的词语。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逢蒙奸诈贪婪的本质。

(4)面对奸诈贪婪、穷凶极恶的逢蒙,一般人会怎样?嫦娥呢?朗读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读后的感受。

(5)思考“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仙药,不是要祸害更多的人吗?”这句话的意思,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述。

(6)联系上下文,想象嫦娥和逢蒙周旋的场面。

(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描写嫦娥的语句,重点指导描写嫦娥动作的语句。

(8)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描写嫦娥和逢蒙的部分,感知人物形象。

过渡:嫦娥为了不让乡亲们遭受逢蒙祸害,毫不犹豫地一口吞下了仙药,飘飘悠悠地升天了。

3、读悟“嫦娥奔月”部分。

(1)自读“嫦娥奔月”一节,说说本段文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地善良。

(3)请朗读能力强的同学美读本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插图,想象嫦娥奔月的画面。

(4)教师在音乐声中用第一人称范读本节,请同学们闭眼体会嫦娥飘飘悠悠、升天成仙,不忍离开人间的感觉。

(5)师生接读课文。

过渡:嫦娥救了乡亲们,却抛下了深深爱着她的丈夫。后羿不见了嫦娥会怎样呢?

4、读悟“后羿追妻”部分。

(1)请带着焦急、痛苦、无奈的感情读“后羿追妻”部分。

(2)默读课文,在表示后羿动作的词语下面标上点。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齐读“思念期盼”一节,读中感受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

(三)默读全文,回归整体

默读全文,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画、演这个神话故事。

《嫦娥》说课稿(篇5)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嫦娥》说课稿(篇6)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故事。文章意境优美,情节动人,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教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做到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另外,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美丽的嫦娥飘飘悠悠的一直朝着月亮飞去。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阅读是个体精神对象化的过程,本课应着力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在阅读文本中去生成。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体验。三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思想。最后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如此一来,文本活了,活跃在学生的心中,活跃在阅读的课堂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接济”,“周旋”,“奸诈贪婪”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精读“后羿射日”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

运用电子白板制作本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1、投影出示《月之图》

在月圆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月光洒满整个大地。我们心中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学生补充)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E、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嫦娥奔月》。

2、学生齐读课题

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这里读bèn。

3、学生对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嫦娥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A.注意读书姿势。

B.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C.给生字注音,画出生词。

D.给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

(2)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

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接济宝剑周旋威逼企盼焦急百宝匣一丸仙药..

皓月当空树影婆娑迫不及待..

翻箱倒柜洒满银辉奸诈贪婪(3)结合课文内容,通过组词、找近义词、造句、呈现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接济”,“周旋”,“奸诈贪婪”的意思。

(4)学生就朗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提问,教师作答。

2、朗读课文,弄清故事大意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思考:

(1)你觉得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后羿嫦娥逢蒙

(2)课文围绕这几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语把故事

大意完整地说一说。

(3)针对学生回答及时引导,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射日英雄后羿的徒弟逢蒙想偷后羿的仙药,嫦娥为了不让逢蒙的奸计得逞,自己吞下仙药,飞到月亮上,被迫和后羿分离。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过渡:我们都知道,嫦娥是吃了仙药飞天的,可是仙药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呀,又和另外一个很有名的神话故事有关——后羿射日。让我们一起看看当时后羿这位大英雄是如何射日的吧!

1、文中哪几自然段是描写后羿射日的?

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交流

(1)抓住“直晒”、“冒烟”、“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十个太阳的危害。

①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什么叫做“苦难”?

为老百姓解决苦难(痛苦和灾难)

②你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老百姓生活在苦难中?

要求回答完整:我从……看出老百姓生活在苦难中。

直(不停的)、实在(无可奈何)、无法(逼到绝境)

③从这些词你感受到什么?应该怎么读呢?(转载于:嫦娥,教学设计反思报告)你能不能读给我们听听?

是啊,真是苦啊!热的都活不下去了啊!十个太阳烘烤着,人们没有水喝,没有粮食吃,炎热难当,这是多么悲惨的生活啊!④全班齐读该段。

(2)抓住“登上”、“运足”、“拉满”、“一口气射下”等词语,体会后羿的力大无比,为民造福。

①后来有位大英雄出现了,他是——后羿,他又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拿笔画出有关动词。

登上、运足、拉满、一口气射下

(射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嗖-嗖-嗖表现了什么?)

(箭的速度快,力量大;后羿箭术精湛)

②从这些词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力大神勇、为民造福

③那这些动作应该怎么读?你把第二段前两句读一下。

恩,真是力大无穷啊!真是神勇啊!

④那后羿把太阳都射下来了吗?为什么他还留了一个?他是怎么对太阳说的?指名学生朗读。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羿射日的经过。

4、有感情地齐读,要读出人民的苦难,更要读出后羿的英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蒙、奸、贪、丸、企。

2、指导书写。

3、完成习字册本课第一页。

板书设计

嫦娥奔月

嫦娥:美丽善良

后羿:力大神勇

逄蒙:奸诈贪婪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求通过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预设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在阅读文本中去生成。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体验。让学生研读揣摩,深化体验。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人物特点,重点研读文本,剖析人物性格特点,走进人物内心,从而学习嫦娥善良美好的心灵。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如此一来,文本活了,活跃在学生的心中,活跃在阅读的课堂中。

课文以《嫦娥奔月》为题,我就以中秋佳节人们赏月、吃月饼的民间习俗导入,联系课文最后一小节,请学生思考“乡亲们为什么怀念嫦娥”并从文中找出原因。课文的第一主人公是嫦娥,课文第六小节就具体描绘了嫦娥奔月的情景,于是我把它看作课文的重心,以“因为嫦娥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乡亲们,所以乡亲们怀念嫦娥”为主线,串起了整堂课。主要从总体上把握两点: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接济”的意思。通过想象说话训练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周旋”,怎么周旋。在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的时刻以后,学生就更深地体会到了嫦娥的机智勇敢、善良美丽。

逢蒙和后羿的出现只是为了烘托嫦娥,所以不作深入。对于配角逢蒙的“奸诈贪婪”,我只是让学生在文中画出表现他这一性格特点的词语,交流一下,然后大家齐读一下描写他的部分。而后羿与嫦娥的夫妻情深,都是为了最后做铺垫——“既然嫦娥一开始不吞下仙药是因为她舍不得与后羿分离,那么为什么她后

《嫦娥》说课稿(篇7)

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呢?

2、引读: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那么这个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板书:富兰克林 解开)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并相机板书:早就观察、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3、指名学生说说不懂的问题。并相机组织学生讨论、朗读课文。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值得奇怪,但在当时却令人难以相信。人们为什么要取笑他呢?出示取笑的一段话,你能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吗?齐读这一段话。他们会怎样取笑富兰克林呢? 过渡: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板书“风筝实验”)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课外收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思考并回答

(2)为什么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就说明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3)指导读两个感叹句:第一句要读出有惊奇发现的心情,最后三个感叹句要读出他成功的喜悦。

种可怕的东西呢?

2、引读: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那么这个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板书:富兰克林 解开)

人们心目中的可怕程度,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2、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或联系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和解决自己或同学提出来的问题。

4、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不断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这一自然段时,先从整体上了解这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运用读懂课文的方法自己学习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己读书的本领 ,并能质疑问难。

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学习这一重点小

1、学生自学课文第4自然段,节,以读懂课文、朗读理解有关语句,不理解地方做上记号。

2、观看动画,理解课文。 方,深入理解课文。

4、体会富兰克林在实验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5、对照图片练习复述课文。

课文、体会思想、复述课文贯穿,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复述是课文后的要求,即是编者的意图,一改通过文字提示指导学生复述,而是在观看动画的基础上并辅

(1)做这次实验的条件有哪些?3、讨论理解同学提出不理解的地

个契机让学生读起了课文。

二、初读课文后,我告诉学生:“学了这一课,每个人都要能面对全班复述课文,结果交代清楚,还要把关键的地方讲具体、讲生动。”这样,学生就有精读的目标和内在动力,读起书来就特别认真。复述课文时就容易多了。

三、细读课文时,我用问题导入:富兰克林帮助人们揭开高空中神秘的天火之谜,他到底是的人?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多找几处,多读几遍,并写下自己的理解。与大家一起来交流探讨。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后,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进行研讨。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研讨,真切地体会到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课堂上收的太紧,没敢大胆放手!学生始终被我紧紧地攥在手里,没能自由的放飞思想,这根线,我牵得太紧了,以至于很好的课堂生成点被我硬生生的拽到我指定的道路上来了,很是遗憾!当时学生提前回答第四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我只需要轻点鼠标,超链接一下,再用简洁的语言小结一下就能很好的引到第三个问题了。可是我!却白白的让这个可贵的生成点溜走了,现在想来,仍然心痛后悔,偏偏还无法弥补,真是对不起孩子们了!

二、当学生卡壳时,我没能处理的更自然一些!我总是急匆匆的妄想包办,殊不知,正是这样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

今后的课堂教学教学,我希望能弥补这个缺憾,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再圆满一些,再自然一些。

教学实录

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天火之谜》,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1:天火是什么?

学生2:天火之谜是一个怎样的谜? 学生3:是谁解开了这个谜?

学生4:他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呢?

老师: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一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 初读课文之后,有哪些问题你已经能解决了? 学生1:读课文之后,我知道是富兰克林解开了这个谜。 学生2:我明白了天火之谜就是放电现象。

学生3:我补充,是富兰克林解开这个谜后人们才知道天火之谜就是放电现象的,其实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天火是雷暴。

学生4:我再来补充一点:古时的中国人甚至称它为“雷神”,西方人称之为“上帝的怒火”。

老师: 你补充得很好,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吗?

学生4:害怕!因为古人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就说它是“神”,是“上帝”发怒了。

学生5:我也觉得他们很怕天火,因为课文中说雷暴每年都要发学生几十亿次,而且它能把人击倒,能把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学生强调了“每年”“几十亿次”)

老师: 你们说得真好,就应该这样把课文读仔细了。 学生6:天火之谜指的就是雷暴是如何产学生的。

学生7:富兰克林是通过风筝试验来解开天火之谜的。

老师:关于富兰克林是怎样解开这个谜,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仔细考虑这一问题,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此刻,学生们都在认真地读书。有的默读,有的小声轻读,有的用笔勾画着什么。不一会儿,小手如林。)

学生1:其实,富兰克林不是一开始就想到“风筝试验”的,他是发现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进行推测的。 老师: 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2:课文中写道,他“早就观察到”雷暴与静电“不仅都会发光,而且光的颜色相同,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杀动物......” 学生3:而且正因为这些相似之处,富兰克林才“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放电现象”,才想到通过风筝试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老师: 那我们就重点来研究“风筝试验”,请大家仔细读读有关的部分,围绕“风筝试验”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己设计问题相互考一考。

(学生围成四人小组开始读书,随即热烈地你问我答。) 学生1:做试验的风筝与我们平常的风筝有什么不同?

学生2:做试验的风筝有细铁丝,“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 学生3:那你知道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吗?

学生4:细铁丝是“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的。

学生5:“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 细铁丝吸收到的天电就传给了麻绳,麻绳又将天电传给了铜钥匙。 学生6:你是怎么知道麻绳、铜钥匙带电了呢?

学生7:书中写的很明白:“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老师:知道“怒发冲冠”的意思吗?你见过这种现象吗? 学生8:怒发冲冠的意思是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学生9:我知道这是一种静电现象,有时我在脱毛衣,头发就会飘起来。 (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学生10:文中写:“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这说明铜钥匙上带电了。 学生11:我觉得不需要丝带,麻绳就行了。风筝上拴丝带不是多此一举

《嫦娥》说课稿(篇8)

1、教材分析

《嫦娥》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诸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有所寄托。

一般认为《嫦娥》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首诗想象丰富,流传很广。它内涵丰富,涉及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教学时要把握尺度。对《嫦娥》的多义不需要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2、学情分析

先了解《嫦娥》这首诗的背景、作者情况。再认真诵读古诗,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等弄懂。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意,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最后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直至背诵下来。

3、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讲给别人听。

4、重点难点

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

5、教学过程

5.1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一

复习导入,同时使用课件。

上节课,我们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不《乞巧》这首诗,同学们还能说说学古诗的方法吗?

(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请,诵古诗。)

近天,我们继续用这个方法学习《嫦娥》这首诗。

活动2【活动】活动二

指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一、预习要求。

1、借助拼音朗诵古诗。

2、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如:先教师范写“屏”字,强调写法(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和笔顺。

然后再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3、 边读古诗边根据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活动3【活动】活动三

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步骤地学习古诗,

一、读古诗。

读古诗,读准字音。 cháng hu

长 河 悔

二、知作者。

作者,李商隐,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x)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我们了解他的诗有《乐诗原》等诗。

三、解诗题。

嫦娥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嫦娥有一包不死药,由于有人想偷,嫦娥迫不得已将药吞下,冲出窗外,直上云天。后人把嫦娥飞上天的农历八月十五作为纪念她的日子。因为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它定为中秋节。

四、懂诗意,展想象。

1、朗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2、师生共同研究古诗的意思。

第一句:云母屏风烛影深。

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意思是:屋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第二句: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银河,天河。

意思是:屋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第三句:嫦娥应悔偷灵药。

悔:后悔。

意思是:嫦娥应该后悔偷吃灵药。

第四句:碧海青天夜夜心。

夜夜心每个夜晚的心情都一样孤寂。

意思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3、根据古诗层次理解诗意。

前两行: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长夜不寐的情景。“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沉”字形

象地描绘出晨星低落,欲落未落的动态。展示了诗人的孤寂情怀。

后两行:诗如引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诗人借助人们对仙人的感叹,抒发了自己与嫦娥同病相怜的感情。

五、悟诗情。

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孤独的,他借助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来抒发自己与嫦娥的心情是相似的,自己也过着孤独、枯燥的生活。

六、诵古诗。

小组比赛背诵古诗。

活动4【练习】活动四

一、讲说故事。

同学们,关于嫦娥奔月成仙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你了解嫦娥的故事吗?请给大家讲讲吧!

要求:把语言组织清楚,故事讲明白。

二、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到课外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参加神话故事会,如: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等。

活动5【作业】活动五

(因为本人电脑技术不够好,常常课件都上传不了,作业也很难上传,所以就把课后作业放在这教

学设计里了,希望观看的人谅解。谢谢!)

课外作业。

一、读一读,写几个含有“月”字的成语。

月明星稀 花好月圆 月色溶溶 月光如水

( ) ( ) ( ) ( )

二、我会连。

端午节 农历九月初九 闹花灯,吃元宵

重阳节 农历元月十五 祭月,吃月饼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插茱萸,登高

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 包粽子,赛龙舟

三、课内阅读。

嫦娥

1、默写古诗。

2、选择画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屏风(píng bng) 烛影(chóng zhú)

晓星(xio sho) 灵药(yuè yào)

3、结合诗意,先解释字义,再解释字所在的句子。

灵药:

夜夜心:

《嫦娥》说课稿(篇9)

一. 趣导

1.逐字板书:奸 妖 妒 婪 妄

2.学生逐字组词:奸诈 妖怪 妒忌 贪婪 妄图

3.这些字词有什么规律?总结:汉字一带上“女”字旁,就好象蒙上了一层贬义的色彩,这是“女人是祸水”的封建思想在汉字中的体现。

4.导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女人就打破了这种偏见,让我们继续走进嫦娥,了解嫦娥!(同时板书“嫦娥”)

二. 初读课文

1. 粗读课文

2. 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涵着人性美!文中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

3.(学生回答)师同时用简笔画分别画出逄蒙与后羿(以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生辨认。

3. 问:他们各给你留下什么初步的印象?同时板书:嫦娥 善良、机智 (简笔画后羿) 神勇、衷情 (简笔画逄蒙) 奸诈、贪婪

三. 精读课文

(一)1.后羿真的那么神勇吗?请找出有关语句证明。(学生找出、画出、读出)

2. 层次指导朗读(指名读直到读的让太阳听到)

3. 总结:强制、命令的口气是何等的英风豪气!

(二)1.自古美人爱英雄,后羿就娶了个(指向板书:美丽善良的嫦娥)嫦娥的善良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2. 指名读

3. 创设情景举例接济

4. 再指名读

(三)1.好人总有好报,偶然的一天,夫妻俩得到了一丸长生不老药。这本值得庆幸,但偏偏让一个不该知道的逄蒙知道了。

2. 师生合作表演(突出逄蒙的凶狠毒辣奸诈,对比嫦娥的机智善良果断)

3. 急中生智的嫦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到了三十六计“吞”为上计,就这样一粒药下肚不得了了(音乐起),请大家闭眼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情况?

4. 想象片刻后,师创设情景:她突然票飘悠悠地飞了起来,飞出了窗子,飞过了高山,飞向了洒满银辉的郊野。太空真美呀:一轮明月悬挂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中,就像一颗无暇的玉环镶嵌在无垠的海面。西西凉风轻拂着我长长的秀发。可这样优美的、梦幻般的夜境分明是在挑衅我彷徨、惆怅、无奈地情愫啊!有去无回地我怎舍得离开和我朝夕相处地丈夫,有怎能抛弃我才三个月的嗷嗷待哺地孩子?我不愿飞,我回去,我回去!(音乐听)

四. 升华

1. 嫦娥深爱着丈夫和孩子,后羿爱嫦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总结:贫贱之妻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忘结发夫妻是一个男人优秀的品质!

2.(第二段音乐起)后羿出门回来,只见家门大敞着,屋内凌乱不堪,甚至还有斑斑血迹,但一桌饭菜完好无损,手一摸,凉透了! 顿时,一种不详的兆头在他心头荡起!他哪里还能控制住自己,他会怎么做?(指名说)

2. 遥望蓝天,带着淡淡的愁又含着苦苦的笑的蒙那丽莎一样的妻子与自己遥遥相对、四目相视!可一个远在天上,一个却在地下。全体男生快叫(师手指天空,音乐止)

3. 指导朗读

4. 急促叫她能听得到吗?(再次大叫)嫦娥心有灵犀的听到了,孩子好象也听到了。听:他的哭声撕心裂肺呀,把爱妻唤回来!(生动情呼唤)万语千言都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中,可这种离别已使有情人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聚!

五. 深化

1. 故弄玄虚如果就这样下课,你们心甘情愿吗?还有什么遗憾的?

2. 关注热点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后羿会怎么生活?

《嫦娥》说课稿(篇10)

为活动背景,使幼儿对月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让幼儿了解月缺月圆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月亮圆缺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月亮缺——圆——缺的变化规律,知道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一圈就是一个月。

2、激发幼儿对月亮圆缺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

3、培养幼儿的倾听、理解能力以及进行简单记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月缺月圆的变化规律。

难点:让幼儿知道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一圈就是一个月。

活动准备

月亮变化周期图,演示操作教具等。

2、谈话:天上的明月。

月亮每天晚上都会出来吗?出来都是一样大的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月亮的不同样子。

3、观看月亮变化周期图,感知月亮圆缺的周期性变化,同时了解“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一圈就是一个月”。

讨论:月光是从哪里来的?月亮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圈是多长时间?月亮在转动时会有怎样的变化?

教师小结:月亮的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和围绕着太阳公转的结果。每年阴历的初一、初二是月亮一个周期变化的开始,最开始的月亮,细细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我们把它叫“新月”。然后,月亮会慢慢变胖,像镰刀,像小船,到了初七、初八,月亮变成了一个半圆,我们把它叫“上弦月”。到了十五、十六,月亮变成了一个大圆盘,这时候,也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我们叫它“满月”。然后,月亮又会慢慢地变成半个圆的“下弦月”和月牙形的“残月”,月亮就是这样重复着缺——圆——缺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变化。

4、请幼儿用手电筒、小皮球、乒乓球作演示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情景,进一步感知月亮周期性的圆缺变化。

活动延伸:

1、故事《嫦娥奔月》,丰富幼儿关于月亮的知识。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作简单的记录。

《嫦娥》说课稿(篇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29

放音乐,课件出示词

师:让我们轻轻读一读这首词。

师生配乐读苏轼这首词

师:读着这首词,相信你跟老师跟苏轼一样,都被与月亮有关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

出示整首诗

(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把诗句读通。

学生自由读

(2)师:读诗是三分意七分读,从读中可以听出你对诗的理解。刚才,老师从大家读诗的表情看出了你的用心。现在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读;评读;指名读)

(3)师: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感受读进诗里边,想听听吗?

师配乐范读。

(4)师:听出老师的一些感受了吗?大家也用心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我们常有的节奏“前四后三”

(5)师:这一回,老师和大家一起再读一读,看谁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分角色,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换过来再读一遍。

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1)师:读了李商隐的诗,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2)师:诗中哪些字或词令你有这样的感受?

读诗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请你再静静地反复默读,用笔作上记号。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画、交流、汇报;齐读全诗

3.品读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心境(从字、词到句)。

(1)师:这个夜晚,作者睡着了吗?哪句诗写出了他此刻看到的景象?

课件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①师:他都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字能读懂他的心情?

②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③读这两句诗(个别读、齐读)

(2)师:惆怅无眠的李商隐望着高挂夜空的明月,他仿佛看到了谁?

齐读诗句(课件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师:你能感受到嫦娥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你从哪些字或词中读出她的心情?

②指名读、齐读

4.小结,齐读。

师:李商隐这夜夜难眠的心似乎只有深居广寒宫里孤独的嫦娥能读懂,于是作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齐读全诗

四、想象补白,感受经典。

1.想象补白

师:当长河、晨星都渐渐退去,只有碧海青天仍在。如果你是这清晨里最后一丝投进这云母屏风来的月光,你想对此刻的李商隐说些什么呢?

师:把你的想法带进诗中,再读----(齐读诗)

2.读组诗,了解“明月”意象,感受经典魅力。

师:孤独的时候,思念的时刻总让人不禁抬头望月,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写了了许多借明月抒情怀的诗。

课件出示诗组---

师生配乐同吟诵,感受经典的魅力。

五、拓展训练,回归文本。

1.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播放视频音乐

师:神秘莫测的月亮啊,你承载了多少代人的飞天寻梦之旅呀。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是千百年来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的话,那么,如今,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已经实现了这个梦,而“神州6号”“嫦娥1号”又把我们的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假如你登上了月球,来到了月宫,又会续写怎样的神话故事呢?

课件出示拓展训练:续写神话故事

2.把《嫦娥奔月》讲给他人听。

板书设计:

借→嫦娥

↓抒

孤寂

[精]《蝉》说课稿汇总


尊重并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宝贵钥匙。为了适应不同班级的特点,老师们应该撰写教案,并根据需要微调内容。教案可以以何种形式呈现?编辑已经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蝉》说课稿》的资料。请务必阅读本文!

《蝉》说课稿 篇1

一、教材

(一)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课的开始从比较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较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习新课内容——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较,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接着再逐一减少梨的个数,让学生说一说苹果与梨的倍数关系,最后比较3次的变式提出:苹果都是6个,为什么每次分的个数都不一样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初步感受到苹果是梨的几倍,要以梨的个数为标准,苹果有几个这样的几份,就是梨的几倍。

2、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画之前,让学生思考:怎么画才能一眼看出圆形是三角形的几倍?再通过比较上面的两题:○的个数都是△的2倍,为什么第一次画4个,第二次画8个?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得出:△的个数不同,也就是标准不一样,所以它的几倍也不一样。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

(三)练习提高

巩固练习,是本节课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环节。我一共设计了四道练习,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意图打开学生的思路,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时再一次明确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同时设计时注重一题多用,希望能的发挥习题的作用。

第一题练习让学生承接上面的画一画,自己编出一道倍数关系的图,在编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把谁当做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再通过展示作品,在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倍的认识。

第二题练习设计为选择题,让学生在对与错的辨析中,进一步明确倍的概念。

第三题练习为说一说,出示4个数字,让学生选择两个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形象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小小的飞跃,通过这样的练习能锻炼学生的数感。

第四题的练习是一道提高练习,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拓展到三个数,需要学生更有序的进行思考。

《蝉》说课稿 篇2

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3、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

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评课稿连接: pkg/

(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蝉》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

正比例

教材分析:

正比例这个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是有关比例知识的初步认识,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教材提供了三个情境,其中一个是图像,两个是表格,让学生在具体问题、具体情境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正比例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乘法时,已经知道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几倍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实际上就是正比例的一个变化规律,所以,学生对这个内容是有个初步的接触。在这个内容的学习中,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根据表格中的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根据文字叙述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特别是学生对学过的数量关系不熟悉时就更难了。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重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二)情境二

1、一些人买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2、把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也就是单价)相同。

4、说说以上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三)情境三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这两个表格中的变化情况与上两题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一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四)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1、 时间增加,所走的路程也相应增加,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那么我们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 购买苹果应付的钱数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4、 观察思考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

5、 小结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

二、巩固练习。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三、全课总结:说说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正比例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并且这两种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

《蝉》说课稿 篇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惧怕:害怕。宽恕:宽容。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2、(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3、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3、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4、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5、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对不住你过去的事别提了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避让扔在一边

跪下扶起

(勇于改过)(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蝉》说课稿 篇5

教材简析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作者主要以秋天为主题,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了解,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诗人笔下的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重点、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设计思路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学习情境,本首诗优美生动,可以在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蕴涵,利用直观的欣赏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就不至于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香山枫叶的录像)

师:你们感觉这怎么样?这么美的景色,若是让画家看到了他会怎么做?让诗人看到了——(生:作一首非常有诗意的诗。)

师:对,唐代就有一位叫杜牧的著名诗人,他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诗。

2、板书:山行,你们想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自读。

3、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同桌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二、品读古诗,领悟意境

1、明确目的,交给方法

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但仅仅会读还是不够的,还要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呢?你们都知道哪些好办法呀?(学生自由说)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方法同位合作学习这首诗。学习要求:(1)读一读这首诗。(2)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互相讨论,再和同伴说一说诗的意思。

2、再读古诗,品读诗句

(1)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板书)从这些景物中,你们知道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2)解读感悟诗句。(出示课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谁来读第一句?通过自学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是你不明白的?相机点拨: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斜:作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生,生出,存在。指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②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这些景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③谁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映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这么一幅宁静、悠远的景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他看到什么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欣赏枫林,感悟诗境。(出示枫林图)

师:同学们,这些枫叶美吗?在你的眼中这些枫叶又像什么呢?

生: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那样壮观。

生: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多么娇艳。

……

②师:在作者的眼里,这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还要美。谁来说说,春天的花是怎样的?

生:争奇斗艳。

生:五彩缤纷。

生:生机勃勃。

……

③漫山遍野的枫叶为什么红于二月花呢?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比较这样写好在哪儿?

师生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觉到了山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枫叶不畏霜寒,经霜后更加明艳动人。

④还从哪也可看出诗人非常喜爱枫叶?

生: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相机理解“坐”。)

⑤同学们,诗人喜爱枫林仅仅是因为枫林很美吗?感受枫叶不怕霜冻,越冷越红的精神气质。

⑥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傍晚的枫林美得像一幅画,连站在林中的诗人也成了画的一部分,他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谁来读一读第二句?

(3)诗人和你们一样,被这美丽的秋景给迷住了,被这美丽、和谐的大自然迷住了,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读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1、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不仅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还读得很有感情。那么,谁能看着画面,边想象边用自己的话再来描绘这深秋的山林景色?(生看着画面说)

2、配乐背诵

(1)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2)配乐齐诵

四、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深秋山林图的练习纸)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五、总结学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正确流利地读古诗,看图片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学完以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运用这样的方法多读、多背古诗。

六、识字、写字

1、径、霜: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看田字格,同桌记一记。

2指导写“霜”:说说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作业设计

1、回家给画涂上颜色,放进你成长记录袋里。

2、收集两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寒山石径

山行白云人家

(喜爱赞美)枫林霜叶

《蝉》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体会伯德诺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描写,体会它们强烈的爱国精神。

2.初步了解剧本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法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㈠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数国家染上战火,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人数达5120多万。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二战期间发生在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半截蜡烛》。

㈡(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剧本,整体感知

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㈡师生交流反馈。

1.课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

2.文章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教师小结: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细读剧本,品味人物

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他们为了保住半截蜡烛中的情报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军官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么与敌人进行周旋的。请同学们默读剧本,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想一想从这些词句当中你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㈠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㈡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人物特点。

1.预设一:感悟伯诺德夫人

(出示)句一: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电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⑴从动作中体会

①从急忙你体会到什么?

②为了不暴露情报,伯诺德夫人急而不忙,立刻取出一站油灯,在敌人面前她显得那么镇定自若。

⑵从语言中体会

①面对狡猾凶狠的敌人,伯诺德夫人是怎么说的?

②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一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突出亮字,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强调灯字,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重读瞧字,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③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保护蜡烛,保卫情报的心是不变的。)

(出示)句二: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⑴从神态中体会

①不动声色是什么意思?

②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伯诺德夫人这是在什么情况下不动声色?

(这是在儿子杰克试图拿走蜡烛失败的情况下,这是在蜡烛越然越短,情报即将暴露的时候。)

③情报一旦暴露,将意味着什么?

(屏幕出示)情报一旦暴露,将意味着(),意味着(),意味着()。

④面对险情伯诺德夫人却不动声色,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机智勇敢、镇定从容、临危不乱)

过渡: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却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但是,蜡烛又一次被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儿子和小女儿又是怎么与敌人周旋,保护半截蜡烛的?

2.预设二:感悟儿子杰克

(出示)句三: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⑴从神态中体会

①若无其事是什么意思?

②从杰克若无其事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什么?(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杰克必须保持镇定从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⑵从语言中体会

①从杰克的话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②如果你是杰克,面对敌人会怎么说这番话?

③朗读评价指导:那些词语读得特别好?为什么这样读?

③不管怎么读,都是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绝密情报。

④当杰克想要拿走烛台没有成功时,他为什么还要去柴房呢?

(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继续假装。)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幼小的女儿能保住情报吗?

3.预设三:感悟女儿杰奎琳

(出示)句四: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⑴从动作中体会

①从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中你感受到什么?

②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小女儿杰奎琳装出了很困的样子,可以看出她善于观察,能见机行事。

⑵从语言、神态中体会。

(出示)句五:小女儿与敌人的对话

杰奎琳少校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

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

她一定很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那么,晚安,小姑娘

聊天真有趣,可我实在太困了。

①学生合作朗读对话。请男生当的德国兵,女生当小女儿,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②从两人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杰奎琳与敌人对话时,神情自然,看不出一丝破绽。

④她说和您聊天真有趣我实在太困了,这是她想赢得德国军官好感,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⑤面对敌人,她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百合般的笑容,在这灿烂的笑容背后,小女孩有着一颗怎样的心?

㈢深入人物,内心补白。

1.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当他们与狡猾的敌人进行周旋,一次次面临险情的时刻,他们的内心也是历经一次次的考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位,敞开思维,大胆想象。

⑴德国军官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了,杰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⑵蜡烛越燃越短,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⑶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心里在不停地念叨着:

2.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热爱之情,使母子三人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

四、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㈠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㈡师生探讨交流。

预设:学生形成两种意见

1.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认为儿子和母亲也功不可没。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理由。

2.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阐述观点,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⑴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是母亲在前面吹熄了蜡烛为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⑵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母亲功不可没。

⑶哥哥杰克虽然没有拿走蜡烛,但他始终保持着镇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⑷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⑸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㈢正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保住了情报,战胜了敌人。让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再次深刻感受一下他们身上的那份大智大勇。

㈣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纳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这样一份奖状,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㈤学生写话交流。

㈥同学们,让永远记住故事《半截蜡烛》,记住这了不起的一家。

《蝉》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识字3》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说学生

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着自然的感情,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会认10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课难点:让学生领悟人与动物互相依存,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五、说教法:

1、创设情境导入: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示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句式,在动物里,我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边。

2、读文,初认生字。在这个环节,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会识字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图文结合,巩固生字。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动物的喜爱,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朗读儿歌、巩固全文。本节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了解拍手歌节奏感强,押韵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5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出示课件,看图片,认识动物。

2、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出示生字,识记生字“孔、雀、灵、鹂、锦、鹰”。

(1)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三)出示课件“谁能帮帮我”,学习生字“丛、牢、嬉、护”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3、组词说话练习。

导语:你们帮了老师,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一定有很多朋友,是吧?那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四)巩固生字

1、找朋友游戏。

(1)教师示范。

(2)做游戏。

导语:孩子们,看得出来,你们不但喜欢猜谜语,还会编谜语,那我们就来一起猜谜语,好不好?

2、课件出示“我会猜”。

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鹂。女孩喜欢做游戏──嬉。火烧的山倒了──灵。手拿户口本──护。两个小人走独木──丛。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有一位孩子跟你们一样聪明,也非常喜欢动物,他根据大自然中动物的特点编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拍手歌,你们想读吗?打开课本读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导语: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在这儿,我们可爱的大熊猫也提醒大家要保护动物,并编了一首保护动物的小儿歌。

(六)出示课件(稀有动物图片),介绍认识稀有动物。

七、说教学效果

整节课气氛活泼,环环相扣,充满童趣,师生合作愉快,轻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

《蝉》说课稿 篇8

教材分析:

《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激情导入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

2、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感受杜牧眼中的秋天。

3、师配乐读

4、揭题解题

板书: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

板书:山行,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

5、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6、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自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结合季节特征,选择悦耳的音乐,配乐朗读,意境更唯美。让学生介绍作者是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外鼓励学生大量搜集资料,阅读资料,使学生对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古诗和诗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语文资源的意识。再次配乐地朗读,关注学困生,要求人人熟读,为理解打下基础。

二、理解读——领略美

(一)“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设计意图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环节中“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设计意图“生处”这个词最容易写错。在教学中通过想象重现诗中画面,对“生”与“深”的区分在赏画品诗中明晰。

(三)“放手”合作学习三、四句。

在学习小组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做上记录,请教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先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这样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

(四)、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诗的理解感悟,不同读者,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存在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不求统一,鼓励学生做学习的探究者。

三、反复读——品味美

(一)想象意境

1、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3、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4、各种形式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意境优美是古诗的特点,想象是古诗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想象的漫游中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也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二)体会情感

1、我们常说,诗以言志。诗中的色彩,描写的景物都和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系,心情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诗那么有生气,那么明丽;悲伤忧愁不得志的时候,笔下就显得萧瑟灰暗。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的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读懂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

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吗?用心读读好。

4、再次多种形式朗读,配乐读。

设计意图情感是古诗的生命,通过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使古诗的学习进入了更深的境界。理解一次比一次更深,学生也一次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情感达到了高潮。

(三)朗读比赛。

1、播放一组组枫树林图片: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的美呢?比一比,赛一赛,谁最有杜牧的气质。

设计意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古诗教学的关键。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古诗,有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配乐朗读等,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先了解作者,又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展开想象感受了诗的意境,还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了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下面的两首诗,《秋词》和《临平泊舟》,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

3、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山行》,拓展学习了两首诗,我想同学们一定掌握了古诗学习的方法吧!

学生总结,并板书: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趣味正浓时,教学不应戛然而止,教师应趁着这股东风,帮助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对于这两首诗的理解感悟也不求人人深入,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选择作业——表现美

让我们走进作业超市,学了这首诗,你想选择什么作业呢?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杜牧的其它诗作或搜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句段和诗词,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寻美、赏美有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而选择性作业,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喜欢《信任说课稿汇总4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说课稿,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信任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合集7篇)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老师在上课之前一般是会准备好教案的。教案使教学过程有了科学依据,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环节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诚实与信任》说课稿,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2023-05-05 阅读全文
  • 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通用 身为一名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来制定相应的教案。教案的起草可以协助教师更加高效地安排好教学课程,你了解有关写作教学计划的格式规范吗?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应用,本编辑为你整理了相关的“《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如有需要,不妨将本页收藏起来吧!...
    2023-06-23 阅读全文
  • 诚信说课稿7篇 老师如同园丁,辛勤播种努力浇水不求回报,准备教案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梳理上课内容。教案的本质是要为老师上课进行服务的。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诚信说课稿”,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3-04-23 阅读全文
  • [收藏]《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汇总4篇) 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老师在上课时会随身携带一份好的教案。教案是老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资料。感谢阅读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2023-04-17 阅读全文
  • 《吆喝》说课稿4篇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认真对待他们所奋斗的场所,作为一名老师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修改教案。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你有收集过优秀的教案吗?编辑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吆喝》说课稿”,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2023-04-09 阅读全文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老师在上课之前一般是会准备好教案的。教案使教学过程有了科学依据,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环节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诚实与信任》说课稿,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2023-05-05 阅读全文

身为一名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来制定相应的教案。教案的起草可以协助教师更加高效地安排好教学课程,你了解有关写作教学计划的格式规范吗?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应用,本编辑为你整理了相关的“《诚实与信任的说课稿》”,如有需要,不妨将本页收藏起来吧!...

2023-06-23 阅读全文

老师如同园丁,辛勤播种努力浇水不求回报,准备教案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梳理上课内容。教案的本质是要为老师上课进行服务的。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诚信说课稿”,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3-04-23 阅读全文

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老师在上课时会随身携带一份好的教案。教案是老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资料。感谢阅读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东方之珠》说课稿模板,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2023-04-17 阅读全文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认真对待他们所奋斗的场所,作为一名老师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修改教案。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你有收集过优秀的教案吗?编辑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吆喝》说课稿”,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2023-04-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