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模板

发布时间:2022-12-23

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编写教案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教案要包含本课次的全部教学内容,你知道教案的写作模板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7页。

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4提供了画在方格纸上的3个平行四边形,而且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被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涂色,要求学生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学生能通过计算或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要求,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感受: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涂色三角形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例5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重点探索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联系,把学生在操作阶段获得的表象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进而通过数学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试一试安排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三角形与相应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的认识,练习三第2题是看图计算面积,第3题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三角形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课本第127页三种形状的三角形6个,分别编号1-6号。放大的一组6个三角形(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情境引入,感受联系

同学们,学校新建校门口有一块长方形绿地。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把这块绿地平均分成二块,(课件出示),一块种红枫,一块种桂花。你认为可以怎样平均分呢?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课件展示三种分法)

①(沿宽分)②(沿长分)③(沿对角线分)

最终学校选择了第3种方案。你有什么办法说明这二块绿地大小一样?(课件展示:剪,旋转,平移重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一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呢?(1042)

[设计思考:新课标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所以,上课伊始,用平分绿地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能很快地进入预设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这一情景中直观感受到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大小相等,从中体会到一个三角形面积与所在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给探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开启思路。]

2、启发猜想,揭示课题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了学过的长方形面积,求出了一块绿地,也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那绿地的形状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三角形(课件出示),猜一猜:它的面积怎样求呢?(底和高乘积的一半)还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来帮助解决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实践活动:

(1)拼摆

课前你们从书上第127页上剪下了6个三角形。在小组中开展活动,把学具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你会发现什么?

a、学生拼摆每种形状的三角形

b、展示拼摆交流情况(三种情况:请学生在黑板上拼摆)

c、结论: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填表

除了对以上的认识,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将例5中的表格填一填。从中你又发现什么?

(3)讨论: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3分米4分米2.5分米442442

[设计思考:突出方法的应用,继续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有兴趣的课后试一试。

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 篇2

本单元系统地教学三角形的知识,内容分成五部分编排。

第22~25页教学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高和底。

第26~27页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三角形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第28~29页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30~32页教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特征。

第33~34页单元练习。全面整理知识,突出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关于边和角的性质。

教材中的思考题有较大的思维容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应用三角形的知识。编写的三篇你知道吗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制作雪花图案的方法和埃及的金字塔,能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丰富对三角形的认识。

1让学生在做图形的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三角形,本单元继续教学三角形的知识,教材经常采用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即组织学生做图形,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主动构建对图形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1)做三角形,感受边、角和顶点。第22页例题教学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分三个层次编写:首先呈现一幅宜昌长江大桥的照片,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回忆;然后安排学生每人至少做一个三角形并相互交流;最后讲解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

学生做三角形并不难,做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在第一学段都曾经做过,现在学生还可能剪、折、拼做三角形的目的不在结果,要注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把精力放在建立边、角和顶点等概念上。所以,交流的时候要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如用三根小棒、三段细绳、三条线段才能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小棒、细绳、线段必须两两相连,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2)围三角形,体会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标准》要求: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新课程里增加的教学内容,第23页例题教学这个知识。首先,为学生提供四根长度分别是10cm、6cm、5cm、4cm的小棒,向学生提出问题: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然后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并直觉感受这是为什么。最后通过比较每次选用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找到原因、理解规律。

例题的编写特点是不把知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让学生在做图形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体会规律。因此,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课前作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长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第二,课上要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小棒,充分地围,经历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并给学生提供思考为什么的时间。第三,要引导学生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用小棒围的时候,他们的直觉感受是如果两根较短的小棒的另一端能够碰到一起,就围成了三角形;如果不能碰到一起,就围不成三角形。这种直觉感受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的。要在直觉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根小棒的长度进行分析研究,这才是数学化的过程,才能在获得数学结论的同时又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想想做做第2题说出各组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里不需要动手围,只要运用已有的规律作出判断。第3题从学校到少年宫的3条路线中,走直的那条路最近,这是生活经验和直观比长度得到的结论。现在还要用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作出解释,因为在图中可以看到两个三角形。

(3)对图形量、剪、折,体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第30页的两道例题分别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分三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是通过学生量三角形边的长度,理解等腰等边的含义;第二层次是仿照例题示范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继续体会它们的边的长度关系;第三层次是给出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发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角的大小关系。其中第二层次的教学比较难。两道例题里茄子和白菜提的问题不同,前一道例题的问题是用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因为学生容易看懂图文结合表述的剪法,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两条腰是同时剪的,长度肯定相同。后一道例题的问题是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因为学生不容易看懂教材展示的方法,教材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研究剪法、弄懂剪法。关键在找到那个红色的点,先对折又斜折是为了让三条边的长度都相同。

另外,想想做做第3题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引导学生从对称轴的两边完全重合这个角度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腰长度相等、两个底角大小相等。

2从已有经验中提炼数学概念。

在具体的感性材料里提取本质特征,形成理性认识是概念教学的渠道之一。丰富的感性经验与清晰地认识特征是建立正确概念的前提。

(1)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三角形的高。第24页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里的部分习题把三角形高的教学分成四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量出人字梁图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这里讲的高度还是生活中的高,是从上往下竖直的距离。虽然与数学里的高含义不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垂直的、最短的。设计这一步教学的目的是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认识三角形高的基础。第二步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的高。学生对教材里的一段话,既要联系人字梁的高来体会,又要超越人字梁这个具体实物比较概括地理解。联系人字梁的高能降低理解概念内涵的难度,超越人字梁具体实物才能形成真正的数学概念。教材表述的是三角形高的描述式定义,描述了高的位置,描述了画高的方法。教学时可以把教师边画边讲与学生边描边体会相结合,重在对概念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第三步通过试一试扩大概念的外延。数学里平面图形的高的本质属性是垂直而不是竖直,竖直是从上往下,垂直是相交成直角。例题教学三角形的高先从竖直的位置讲起,试一试举出各种摆放位置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及不同边上的高,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全面地把握概念的外延,深刻地体会高与底之间的对应联系。第四步通过想想做做第1题的画高练习,进一步感受描述式定义,巩固对高的理解。其中最右边的是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学生在画高的时候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2)联系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分类。第26页例题让学生在给角分类的活动中体会三角形的分类。首先呈现了6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三角形的每个角是什么角,并把观察结果填在预设的表格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表格里的数据信息,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从而引发可以给三角形按角分类;准确而精炼的语言总结了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最后还用集合图表达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各类三角形与三角形整体的关系。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必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分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逐渐形成共识。第二,要扣紧概念的关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锐角三角形强调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只讲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从而掌握判断时的思考要点。如第33页第2题里左边和中间的三角形能确定它们分别是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因为在图中分别看到了1个钝角和1个直角。右边的三角形只看到1个锐角,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第三,要用好第27页想想做做第4~7题,让学生在图形的变换中加强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

3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里讲的了解不是接受和知道,而是发现并简单应用。

(1)第28页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采用了质疑解疑的教学策略,实验是策略的核心,是解疑的手段。

首先计算同一块三角尺上的3个角的度数和。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并由此产生疑问: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接着安排学生通过实验解疑,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从拼成的是平角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是180。教材要求小组合作,剪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因此,实验的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实验的结论有很强的可靠性。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

(2)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想想做做巧妙地设计了两道辨析题。一道是第2题: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另一道是第3题:正方形内角和360,对折出的三角形内角和180,再对折成的小三角形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解答这两道题时,学生的思考会在180和360以及180和90不同答案上碰撞,碰撞的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不因拼、折等图形变换而改变。

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解释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里只有1个直角,钝角三角形里只有1个钝角。

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完全一样的各两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2.口答下面各图的面积。(单位:厘米)

3

5

3

5

3

二、新授。

1、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出示课本P75上图中:

A: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这3个三角形的面积。

B:引导学生观察:

问:这三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它们的面积相等吗

得出:这三个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但是这种数方格的方法不够精确也很麻烦,那么我们可以仿照前一节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然后再来计算它的面积。

(2)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A.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巡堂检查。

投影出示可以拼出的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问:

这3种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我们会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B.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要求:同桌两个学生一同拼摆。然后教师演示。

问: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C.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要求:学生自己拼一拼,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指一名学生在黑板用两个钝角三角形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D.小结:教师结合黑板上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图指出:通过上面的实验,两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 篇4

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是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二、说学情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之始,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很重要。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他们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三、说教法

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辅助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等来展开教学,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四、说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本节课我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所以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上课伊始我会通过红领巾的谜语导入,然后给学生们讲解红领巾的由来,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浇筑来的。呼吁同学们以后要正确佩戴红领巾以及要爱护珍惜它。然后询问学生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呢,进而引出新课。

通过数学谜语导入,一方面增加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

2.诱导启发,发现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2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首先让学生们思考上节课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如何推导而来的呢?进而发现当遇到未知的图形我们可以转化成已知的图形解决。其次引导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看三角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已知图形。小组汇报为可以把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有其他的组补充为两个一模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汇报为两个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拼成后的图形与已知图形,有什么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学生不难回答为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是底乘高除以二,也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除以二。最后在三角形上用字母a和h分别标出底和高,顺势总结用字母表示公式为S=ah.肯定学生们的发现,并给与正面的评价。

活动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首先大屏幕上给出红领巾的底和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次提问学生进行板演,可以对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进行灵活应用。再次请同样思路的学生讲解计算方法。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是底乘高除以二,得出100*33÷2=1650cm2.最后总结红领巾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这些活动中,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3.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我设计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大屏幕上道路交通警示标识,并且询问一块标识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引发反思,全课小节

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师生共同完成课堂评价。

5.布置作业,课后提高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我将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课后练习;选做题是找找生活中的运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鞠躬)我能擦掉板书了吗?

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

学具准备:

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1、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下面的角是什么角?

2、角是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组成的,老师现在角的两边上分别取点,再把这两点连起来,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3、放录像: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并闪动三角形的边,让学生感知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4、导入课题:三角形究竟有什么特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理解三角形的含义

1、请同学们用小棒任意摆出一个三角形

2、选出同学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实物投影上展示:

提问:这三个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为什么?

板书:三条线段、围成

3、你们刚才在判断时都注意了三条线段、围成等条件,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呢?

4、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后回答: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ABC。)。

师:如果换上不同的字母,怎么叫呢?(指名说说)

师: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三角形ABC。(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也画一个三角形ABC)

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大家看,在这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中,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分小组讨论)集体讨论评价,得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是的。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的边和顶点,看书上是怎样说的。你能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并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教师板书

教学三角形的高

让学生在已画的三角形里面,选择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然后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让学生标上高和底,并在小组里面展示自己所画的高和底。然后请同学们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其他的高和底吗?

小结: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只是他们的高各不相同。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师:在我们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的地方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你发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的说法都有道理。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教师拉动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三角形,我请两个同学来拉拉看,(指名)感觉怎样?(拉不动)拉不动说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稳定性并板书)

师:正是因为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所以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广泛,你能举个例子吗?(房顶做成三角形的,台历、斜拉桥、吊车)

师:刚才我们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你能想办法让这个四边形也拉不动吗?(指名说)为什么?(教师演示)

师: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能来运用吗?

巧手实践。

(1)学校的椅子坏了,有点摇摇晃晃,谁能利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想个办法把它修好?

(2)路边的小树被风刮倒了,要把小树固定住,可是路边只有一根木棍,怎么办呢?

四、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知识?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 篇6

【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吸管剪成三段,试一试,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有的学生如愿以偿,有的学生束手无策。)

师: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则围不成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引导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同学观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围不成三角形是因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长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两段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段长,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你们认为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这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学生拿出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学生小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每次选用的小棒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

学生汇报:

生1: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比较这四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三角形中两条边长度的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

师:结合刚才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因为4+56,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生2:因为5+610,所以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因为4+510,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因为4+6=10,所以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教师出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生齐读)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明白(声音很低)

师:真明白吗(学生沉默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

生1:老师,4+105,为什么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2:是呀,5+10也大于4啊!

生3:老师,我觉得三角形两条边长度大于第三边中的两条边应该是任意的两条边,只有任意两条边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才能呢个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4:我同意,像刚才那位同学举的4+1051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而长度为4厘米和5厘米的两条边加起来却小于10厘米这条边,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生5:老师,我有个问题,是不是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要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呢?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生6(神情很得意):当然了,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嘛。

生7:老师我有一种方法,不用列举所有情况就能准确判断了。

(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师(目光中包含鼓励):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7:我们只要用较短的两条边相加,如果较短的两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那么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7:因为我觉得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都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了,那么其他的两边之和一定也大于第三条边。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齐):有!(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那我们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还需要;一一列举联的情况吗

生(齐):不需要。

正当我要让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又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觉得你黑板上的那句: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要改一下才好。

师:怎么改呢?

生:最好说成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最长边。

(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师:同学们很聪明,也很爱东脑筋,你们说的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这句话可以用来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但三角形中不仅仅只有较短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任意的两条边长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你们明白吗?

生(如有所思):明白了

生齐读: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相关推荐

  • 最新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精选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应当在课堂开始前备好教案。一篇优秀的教案方便教师的使用,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经过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呈上最新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2022-12-16 阅读全文
  • 关于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集锦9篇)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教学进度。面对新的课程第一步就是写教案。撰写教案能让老师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微调内容,教案的格式规范是什么样的呢?也许"关于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就是你要找的,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2-12-18 阅读全文
  • 全等三角形教案汇总 避免过分追求叙述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老师们经常开会研讨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的内容应该从哪方面编写?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全等三角形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22-12-07 阅读全文
  • 小班说课稿:认识三角形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幼儿园教育教学安排意见》小班内容,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使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幼儿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三角形拼图 这是大班数学三角形拼图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三角形拼出长方形、正方形、大三角形、梯形。 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1-08-06 阅读全文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应当在课堂开始前备好教案。一篇优秀的教案方便教师的使用,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经过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呈上最新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2022-12-16 阅读全文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教学进度。面对新的课程第一步就是写教案。撰写教案能让老师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微调内容,教案的格式规范是什么样的呢?也许"关于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就是你要找的,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2-12-18 阅读全文

避免过分追求叙述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老师们经常开会研讨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的内容应该从哪方面编写?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全等三角形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22-12-07 阅读全文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幼儿园教育教学安排意见》小班内容,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使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幼儿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

2019-12-1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三角形拼图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三角形拼出长方形、正方形、大三角形、梯形。 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1-08-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