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好动的孩子就是患了多动症吗?

发布时间:2022-04-12

教育孩子诚实的故事。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动的孩子就是患了多动症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现在,有许多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好动而发愁,担心他们是否患了多动症。学校里大多数的老师也都喜欢比较安静的孩子,而顽皮的孩子则被作为坏孩子对待,有的老师会对这些好动的孩子说:“叫你父母带你去看医生,是否得了多动症。”那么,好动与多动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好动是否就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以儿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发病的主要是10岁以前的孩子,除了很小的一部分是由于孩子大脑功能紊乱引起以外,绝大多数是由于孩子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具有以下特征:

1.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多动症最突出的问题。比如,患儿常常不能专心地做任何事情,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做事基本上都是有始无终,就是玩玩具也是东一个,西一个,丢三落四,见异思迁,做作业没有父母的督促根本无法完成。

2.好动。患儿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坐不定,站不定,活动常常无目的性,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自控力很差。

3.学习成绩差。这些儿童智力与学习成绩不成比例,也就是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很差,学习成绩差往往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

4.其他的行为问题。绝大多数的多动症儿童都是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比如打架、恶作剧、说谎、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好动的孩子与多动症的孩子是有明显区别的,虽然注意力也不那么集中,但是,他并不表现在任何的场合中。在他感兴趣的场合,他的注意力可以表现得相当集中,而且非常安静,做他感兴趣的事也能有始有终,比如安静地看电视、画图,甚至可以坐很长时间去玩他心爱的玩具赛车。同时,好动的孩子往往比较天真、淘气,一般没有不良的行为。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好动并不是什么缺点,安静也不见得是什么优点。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是天真、好动的,而且这种天性恰恰能够帮助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年轻的父母们不要轻易将孩子好动的天性和多动症划上等号,从而盲目地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要积极利用和发展孩子好动所带来积极作用,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好动的孩子一样会成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小儿多动症区分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爸妈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孩子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家里有个活跃的宝宝,总是好动,即使看动画片时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这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疼: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儿童多动与多动症是有区别的。“不动”的多动症常被父母忽略郑教授说,有的孩子“不动”也是多动症。最新观点认为,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是次要的,即使没有身体多动的外在表现,只要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长期而明显,也应注意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这种“不动”的多动症特别具有隐蔽性,往往不被父母们发现。据郑毅教授估计,在中国14岁以下的3亿儿童中多动症患儿约有1000万

,得到及时和正确诊治者不到10%。如果宝宝患有多动症却又没有得到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将来孩子还会产生厌学等问题,所以需要早期识别与防治。多动症患儿:男孩多于女孩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颇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所以临床表现多样。多动症一般在6岁前起病,患病者男孩多于女孩,诊断主要依据老师及父母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形式和心理测验结果。郑教授说,我们可以把人的大脑的额叶皮质比喻为大脑的首席执行官,负责筛选、调节各种输入的感觉信息。正常情况下,这个“总分类机”吸收信息后,将它们进行综合,然后发送到合适的中心。这一切在一瞬间就可完成。而多动症患儿的这个首席执行官不够活跃,因此,他的大脑就缺乏正常恒定的排序、分类、抑制、聚焦的能力。因

为成堆的感觉信息没有被分类,这个人就好像被一股奔涌的洪水所控制。两大标准区分宝宝是淘气还是生病怎么才能找出多动症与这些偶然的症状之间的不同呢?这要根据强度与时间。许多儿童,尤其是男孩都表现出冲动的行为,如冒险、寻找刺激等,但多动症患儿所表现出的冲动行为强度要比正常儿童大得多,以至于他们没有时间来反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另外便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许多父母和老师不知道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有多长,误认为课时规定为“45分钟”,孩子就应该能集中注意力至少“45分钟”,然而,科学的研究证实,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很短,而且极易受影响。一般情况下有效注意时间:5—7岁,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大于12岁可达30分钟以上。但年龄、发育状况、躯体因素、教育方式和刺激物新奇性均可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五大原因造成儿童多动症郑教授分析,引起多动症的原因很多,目前仍无定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1.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2.遗传、素质因素。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3.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4.金属元素中毒。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九种表现可判断儿童多动症郑教授列出九种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孩子不爱在人前表演就是“杵窝子”吗?


孩子不爱在人前表演就是“杵窝子”吗?周末,单位组织出去玩儿,我带女儿**一同前往。

晚上,单位组织了烧烤晚会。其实说是晚会,其实就是让新来的几个年轻人每人表演个节目,实在没有什么才艺的,就直接吹瓶啤酒就好了。

后来,主持人又忽悠同去的孩子们表演,当时,有两个孩子上去表演了唱歌。当叫到女儿**的时候,她却不肯上去表演。我说:“我家丫头五音不太全,就不唱了吧?”其实,我是不想让女儿难堪。同事们倒是也没有为难女儿,嘻嘻哈哈地就过去了。

回来以后,我的一个同事,跑来找我认真地说:“**这样可不行呀,咱不能当杵窝子呀!下次,必须让**去表演哈。”我的这个同事特别喜欢**,**也一直和她关系特别好。我知道她是为了**好,但是我倒是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不想在人前表演就不演好了,为什么非要表演呢?

说实话,我也羡慕那些很放得开的孩子,别人让唱歌就唱歌,让跳舞就跳舞,但是,我却不想强迫孩子在不想表演的时候非要给人家表演。我也不认为我家**就是个杵窝子,因为从她上小班开始,幼儿园搞得大型联欢会,不管是他们班表演节目还是他们舞蹈班表演节目,她基本都是主演,都是站在第一排中间的。她从不怯场,每次都很认真地表演完。那个时候,小班的孩子表演,好多孩子上去,看到台下这么多的观众,要么一动不动,要么哭,可是,**每次上去都很镇静,从没有慌乱过,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我也承认,在某些场合,可能**确实有点儿放不开,经常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这很正常,我们大人也有放不开的时候,为什么非要要求孩子每次都要很大方呢?我愿意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愿强迫孩子去表演。

我不想把孩子不愿意表演就叫成“杵窝子”,孩子有自己的心情,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大人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应该强迫,多给孩子耐心,多给孩子鼓励,多给孩子机会,多给孩子信心,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优雅地表演滴,我在耐心地等待那一天……

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就是好家长吗?


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就是好家长吗?跟一位职场妈妈聊天,谈及的都是育儿的酸甜苦辣事。这位妈妈很精干,谈吐中总把家庭教育放在第一位。她说她对孩子期望很高,并且不允许孩子犯一丁点的错误。还谈及她跟先生都是本科大学毕业的优等生,自从有了孩子,就把家庭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她跟先生对孩子可以说是倾注了全部的爱、付出了全部的身心!为了年幼的女儿,她甚至放弃了几次升迁的机会,放弃的目的就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读书和学习。

小时候的女儿乖巧懂事,两岁就会背很多唐诗,讲过的故事一两遍女儿就能复述下来!由于孩子从小聪明懂事,幼儿园就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有这样的乖巧女儿,她说她以前很欣慰,孩子越优秀,她越不敢对孩子放松一丝警惕!孩子的举动都逃不过她做母亲最敏感的眼睛。用她的话说,孩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她对孩子的监督成了每天重复的举动!

有这样的女儿,换做那个妈妈都会欣慰和在意。没想到她对女儿毫不松懈,女儿最近的举动却差点让她崩溃!事情从她的钱包说起,当她发现钱包里的零钞全部都没有了,问女儿竟然得到这样的答复:“没见!”这位妈妈知道家里就娘俩,零钞肯定是丢不了的,百元大钞都在,唯独就少了几块零钞!这事情很明显就是女儿给拿走的!

最后在她的连哄带吓的招数下,女儿终于承认了零钞就是自己拿走的!

这位妈妈顿感崩溃,觉得女儿彻底变坏了,一向听话乖巧的女儿刹那间变成了恶魔!女儿私自拿钱在她看来就是小偷的行为,是决不允许发生的!她开始厌恶起女儿来。她最纠结的就是女儿再也不可爱了,她还甚至想到了女儿长大变小偷的场面。越想她越不寒而栗,觉得自己一向对女儿严格管教,为什么女儿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我很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一向自认为是自己的骄傲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换做是哪个妈妈都难以接受。但孩子出现了问题,妈妈首先要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责罚孩子!孩子犯错家长肯定有脱不开的干系,只有用心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育儿中的小点滴,才能将孩子的过错及时的纠正过来,而不应该向这位妈妈那样,觉得孩子犯错了就不完美了,甚至还想到孩子长大变小偷的变态心理!孩子毕竟是孩子,思想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和问题。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

孩子乖巧懂事是每个妈妈最希望的,但孩子犯错误后,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更不要以冷暴力来处理孩子犯错的问题。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从这位妈妈的谈话里已经听出来,正因为她的女儿从小到大都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邻居的赞赏,以女儿为骄傲的她不能接受女儿偷拿钱的现实!忽然觉得女儿成了恶魔让她心生厌恶的心理。惩罚了女儿后,她甚至开始对女儿漠不关心起来,她觉得这样的孩子再也让她爱不起来了!

其实说白了,这位妈妈的做法有点过火了,既然已经体罚了孩子,就要让孩子知道被惩罚的前因后果,告诉孩子为什么惩罚她,并告诉孩子私拿妈妈的钱是不对的,拿了钱说谎更是犯了很大的错误!只有用关爱来引导这件事情不可以做,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有悔恨心理,孩子的错误才能得到及时的改正。而这位妈妈的做法恰恰相反,试图用打骂和冷莫来让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只有给孩子讲清道理,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是的,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看重和关注也未必是件坏事儿,但一定要明白育儿的出发点在哪儿!切不可操之过急,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用成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年幼的孩子是育儿的一个大忌!育儿就要允许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倘若孩子一生下来就成了完美的人,那还要我们家长和学校来干什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为主要的,千万不要为了达到作家长的虚荣,而让孩子年幼的心灵,却拥变成了残缺的心理!

只有允许孩子犯错,才会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和鼓励!人生就是在不断中摸索和成长,更何况我们年幼的孩子?给孩子留一片成长的空间,更要给孩子留出来犯错的机会,这样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

怎样教育好动的孩子


我们经常都能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男孩子太淘气,很难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多孩子在这样的定义下似乎变得越来越淘气,否则他们就辜负了家长的“心意”。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除了生理方面的差异之外,对男孩行为特征的定义的确会起到一些心理导向的作用。

认识好动的原因

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出非常多的探索欲望,他们借此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他们尚未熟知的世界——甚至是熟知的事物也会不断的去探索。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受到阻止,内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通过不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表露,引发冲突。当然,即便是家长的恐吓、打骂都不会阻止孩子探索的内在需求,他们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去发展自己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之后,他们开始有了自尊之后,恐吓打骂则会在他们的内心留下创伤,让他们被迫学会撒谎来逃避或者放弃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家长的心理建设

那么,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听话一点,但是又不错失自我发展的机会呢?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行为是在了解这个世界,而非故意去捣乱。之所以被认定为捣乱,那是从成人已有的经验的角度来看待,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但并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和形式——乃至有些物品的价格以及在家长心目中的重要价值。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状态,知道他们的现状,才不会用成人的水平去要求他们,冲突自然减少,理解和尊重必然产生,孩子的状态才会越来越好。

其次,需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哪些物品是不能去碰的。在这个规则的框架下,孩子会积累更多丰富的经验。当然,他们并不是总能做到的,即便是因为错误的行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对他们来说也是经验的构成。只是,这种后果不要是致命的后果就好。

最后,在孩子犯下错误之后,家长要尽可能的让孩子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不要在一件事情上纠结不清,甚至算老账——这些做法没有任何好的作用。让他们继续犯错的原因并不是被打、骂得不够,而是他们能力不致,或他们内心并不如此认为。错误不纠结强调,有进步马上表扬,孩子才会从积极的态度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积极的教育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教育好动调皮的孩子:

1

让孩子生活在希望当中,

学会自尊自爱

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一见到孩子调皮,也不管人前人后,一味地责备,长期以往,孩子的脸皮就变“厚”了,不仅轻描淡写的话不起作用了,甚至批评、责骂也无所谓了,主观上再也不愿去努力了。那才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最可怕的。

要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让孩子在爱的期待中学会自尊自爱。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管是多么调皮、多么好动的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尤其是在公众面前的肯定和表扬。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得到愉快和满足,这种自尊感和荣誉感往往才是孩子前进的内动力。

因此,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不断地按照大人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引导孩子不断地向前发展。

2

让孩子渐渐地习惯

“微笑”教育

调皮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多了大声的呵斥,他们有些已经习惯了这种电闪雷鸣式的教育方式,对循循善诱的话语往往充耳不闻。还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地坐下来确实比较困难。

那就顺其自然,经常给孩子有秩序的动的机会,经常让孩子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例如,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孩子站起来表演,动一动;碰到高兴的地方,可以开怀大笑,甚至与孩子一起手舞足蹈。但是,这些放松是有限制的,笑过了动过了,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提醒孩子,一个劲地笑个不停、动来动去,就要变成小傻瓜了。

3

晓之以理,让孩子

“知其所以然”

调皮好动的孩子不安分,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打闹。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呢?就拿打闹这事说吧,先从安全的角度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不能追逐打闹。让孩子自己想象:地面很硬,摔下来会骨折;追逐打闹会撞到别人,可能会发生流血事件。既然不让孩子打闹,那就要使他们懂得不打闹是保护自己的需要,不打闹是爱自己的表现,并不是大人们的无理要求。

4

有赏识,

也要有惩罚

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应该是主旋律,它符合教育学的规律,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特别是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的时候,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孩子说“不”。

如何惩罚?可以先民主后集中。光是让他们懂了道理还不够,还得让他们知道违反纪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如果孩子真的违反了就按照约定的惩罚来办,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怎么奖赏?如果孩子遵守规则,没有违反纪律,可以给予孩子奖赏。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奖励,与孩子约定到什么有趣的地方,例如到公园、草地去玩耍,与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既给孩子鼓励,又拉近了亲子的距离。前提是,与孩子的约定,家长自己也要遵守,不能违反。

5

家庭“统一战线”

全体配合教育

孩子调皮好动,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往往跟家长的生活态度、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家长可以想想,过去有没有助长孩子的调皮好动。孩子看书的时候,您有没有给他递水送吃的,有没有让他跑去开门拿东西什么的?小时候吃饭是不是家长追在后面喂?给孩子讲故事时他是不是边吃边听?

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不要急着让孩子像大人一样“多线程”做事,先让孩子“单进程”——限时做事,规规矩矩做事。比如说吃饭,不仅要限定好多长时间必须吃好,而且还要限定吃饭的这段时间内必须坐端正,一心一意的吃好饭。其他方面,如写字、看书、出去玩呀,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做到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学就是学,玩就是玩,一定要学会安下心来做某件事。

家庭彼此配合,大家都不要打断孩子的“单进程”,在孩子分神的时候也予以提醒。更重要的是,家庭内部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如果有分歧,在孩子背后协商一致。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的影响,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合作与配合。

家园共育《好动的孩子就是患了多动症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诚实的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淘气孩子就是多动症吗 导读:淘气与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儿童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由于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有...
    2021-11-09 阅读全文
  • 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乖,听妈妈(爸爸、叔叔、阿姨、老师等等)的话!” 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甚至讲过这样的话吧?而且不仅是讲,更有身体力行的,以此作为奖惩标准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听话”就好吗?就够了吗?该听谁的话...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听话”就是好孩子吗?那天我因为有事要先从婆家回来,**则和老猫次日再回,要走的时候,两三个人过来向我出主意:“叫人把**抱开,你偷偷走……”结果我非常不领情地说:“不,我要和他告别后再走。”对方非常...
    2020-12-03 阅读全文
  • 小儿多动症区分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
    2021-12-06 阅读全文
  • 案例:好动的孩子 初次见瀚兴是在开学初的家访工作中,那时的他被阿姨带着到小区门口来接我们,看起来是个很腼腆、不爱说话的孩子。当时我还在想这么大个儿的孩子还挺害羞,但经过开学几周的观察与了解,我才发现我对瀚兴最初的判断只...
    2021-05-20 阅读全文

导读:淘气与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儿童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由于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有...

2021-11-09 阅读全文

乖,听妈妈(爸爸、叔叔、阿姨、老师等等)的话!” 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甚至讲过这样的话吧?而且不仅是讲,更有身体力行的,以此作为奖惩标准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听话”就好吗?就够了吗?该听谁的话...

2020-12-31 阅读全文

“听话”就是好孩子吗?那天我因为有事要先从婆家回来,**则和老猫次日再回,要走的时候,两三个人过来向我出主意:“叫人把**抱开,你偷偷走……”结果我非常不领情地说:“不,我要和他告别后再走。”对方非常...

2020-12-03 阅读全文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

2021-12-06 阅读全文

初次见瀚兴是在开学初的家访工作中,那时的他被阿姨带着到小区门口来接我们,看起来是个很腼腆、不爱说话的孩子。当时我还在想这么大个儿的孩子还挺害羞,但经过开学几周的观察与了解,我才发现我对瀚兴最初的判断只...

2021-05-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