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初生宝宝能区分好人和坏人

发布时间:2022-03-04

宝宝入园。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生宝宝能区分好人和坏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婴儿不懂事。但科学家发现,其实婴儿对成年人行为的判断力超乎寻常,他们对成年人的恶劣行为也深恶痛绝。

能区分好人和坏人

美国耶鲁大学专家们为了印证婴儿的“知人之明”,向两组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大的婴儿演示一个“木偶表演”,他们用3个不同形状的木偶扮演3个角色:试图登山的“攀登者”、代表“好人”的“帮助者”和代表“坏人”的“阻碍者”。“帮助者”协助“攀登者”爬上山,而“阻碍者”则将“攀登者”推下山。

随后,研究人员将“帮助者”和“阻碍者”的木偶放在一起,让婴儿挑选,结果16名10个月大的宝宝中,有14个更喜欢“帮助者”,12名6个月大的宝宝选择的则全是“好人”。这表明婴儿们对“乐于助人”的“帮助者”更有好感。

能判断成人表情

婴儿的判断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的神经能感受到许多成人无法察觉的东西。半岁大的婴儿能区分2张猴子脸的不同点,而成人则无法看出来。

多年来对婴儿的研究还表明,婴儿能够判断成人的脸部表情。将毕加索画像里的眼睛和鼻子交换位置后放到婴儿面前,婴儿会把脸转过去,但如果把真实的毕加索画像放到他面前时,他马上就被迷住了。

一出生就有同情心

婴儿还有着复杂的情感,他们也会妒忌和富有同情感。

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哈特为了解婴儿的思维方式,将半岁大的女孩维多丽亚和母亲切丽请到实验室。哈特将一个和维多丽亚差不多大的布娃娃交给切丽,让她“宠爱”这个“婴儿”。看到自己“失宠”,维多丽亚先是冲着母亲笑,发现母亲不理她之后,她开始拿脚踢椅子,切丽还是不看她,维多丽亚这时忽然大哭起来,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此外,婴儿从出生就富有同情心,能与其他人的情绪形成共鸣。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夫曼将一个婴儿放在另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宝宝旁边,两人都会大哭起来。但到半岁时,他们通常就不会跟着别人哭了,反而会冲着哭泣的小伙伴做鬼脸。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灌注爱的土壤 培养宝宝好人格


现在由于3C产品及各方资讯过度泛滥,许多父母亲会一步步照着书本、网路资料来养育宝宝,却忽略了”自然地与孩子面对面沟通、玩乐“才是最真实的互动方式,且相较于传统社会的爸妈,现代父母也会受到这些新潮产品的影响,缩短许多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宝宝的人格、情绪发展,将可能会出现缺陷。

孩子的心理发展历程

马偕纪念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主治医师臧汝芬表示,在孩子的一生当中,6岁以前是最需要父母陪伴与关怀的阶段,这个阶段可称为「爱的根基发展」,若父母给予足够关爱,便能奠定宝宝的安全感基础;

到了小学和国中阶段,孩子会不断尝试把自己和外在事物进行比较、模仿,若父母没有提供正确的言行模范,甚至灌输不正确的价值观或指示,将会长远影响孩子往后的行为表现和情绪表达。

成长至高中、大学阶段时,孩子已渐渐迈向成人的道路,此时情绪发展趋于稳定,个性大致上也塑形完成,可从孩子的行为、判断、思想、情绪来观察出父母亲一直以来给予孩子的价值观,或是反映出父母亲曾在孩子面前表现的言行举止。、

因此,臧汝芬医师强调,”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想要教出品行兼优的宝宝,家长首先一定要先自律。“

别让宝宝制约父母

如果父母亲在忙碌之余,不肯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宝宝,只愿意花几秒钟对他说”我爱你,你今天也表现得好棒“,等到孩子已开始拥有自我感情和判断力时,会被家长若即若离的态度所混淆,某些行为上可能就会出现矛盾,并开始懂得如何制约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

臧汝芬医师举例说明:”有些爸爸在外工作繁忙,认为自己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为经济支柱,加上亚洲地区的男性大多有大男人主义,认为照顾宝宝、呵护孩子的情绪交由母亲执行即可,所以回到家之后,很少陪伴宝宝,也不懂得如何回应孩子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有部份的爸爸基于亏欠心态,就会比妈咪更容易答应孩子无理的要求,当孩子无法从妈咪身上得到的东西,就会转而向爸爸要求;另一种可能的情形则是爸爸认为平常自己不太参与管教,一管教起来便特别严格,以致于孩子无法顺利与父亲沟通,变得特别喜欢对母亲撒娇,但正确的情形应该是当宝宝有问题时,他会愿意与父母两方进行沟通,若提出无理要求时,父母也必须保持同一个立场,同时拒绝他,才不会让宝宝轻易制约爸妈,所以父母双方平时都需花时间陪伴孩子。“

父母互动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父母亲的婚姻关系若不和谐,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将会出现偏差,所以父母之间的互动,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对孩子直接造成影响。

臧汝芬医师表示,在宝宝6岁以前,父母亲如果常常在他的面前处理纷争,或是出现不同的管教标准,导致双方对峙,宝宝虽然还不会用言语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但心里其实都会感到不舒服,可能会让他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成员,甚至逐渐认同「争吵、暴力是被允许的行为」,这些因素对孩子来说都是阻碍人格正常发展的阻力,所以父母一定要在私底下彼此沟通价值观、调整管教态度,并约定好在「快要出现纷争的时候,一定要离开宝宝的视线」,以免孩子有样学样,导致他们往后使用不正当的方式来宣泄压力。

Q1:宝宝哭的时候,爸妈如何不输给他的眼泪?

面对孩子哭的时候,许多父母会第一时间满足他的欲望,却又害怕一次次下来,会过于纵容宝宝,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向专家请教”如何不输给孩子眼泪“的方法。

不过,1~2岁宝宝会大哭的原因,不外乎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希望父母关注或是想睡、肚子饿等生理需求,通常不会为了与父母做对而故意流眼泪,父母亲首先要能同理宝宝的困境,就可以在不过度纵容宝宝的情形下,一一完成他的需求。但无奈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不少父母会拿别人的小孩来和自己的孩子比较,例如认为”别的孩子不会因为睡觉前没喝奶就哭,所以我的孩子因睡前没喝奶而大哭,是一个磨娘精“。

臧汝芬医师强调,每个宝宝的天生气质有所差异,有的孩子的确个性较强,父母也必须靠时间和观察力来了解孩子的性格,并费心想出不同对策来解决宝宝的需求,因为有些爸妈只想利用一种应对方式来试图解决宝宝爱哭的原因,却发现宝宝不肯配合,一气之下便采取反向操作,导致孩子的情绪决堤,因此建议爸爸妈妈可以透过专业的亲子教育课程,了解宝宝哭闹的来龙去脉,不要在第一时间就否定他的情绪,甚至认为孩子以哭闹做为要胁,想使父母屈服,通常最后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Q2:宝宝喜欢晚睡,父母应负最大责任?

臧汝芬医师指出,婴幼儿的睡觉时间会比活动时间多很多,到了2岁左右,宝宝就会经由成人的制约,知道白天该活动、晚上该睡觉的规则,所以如果宝宝的睡眠时间日夜颠倒,父母亲的确需负最大责任。

她表示:孩子在睡眠时,有利于刺激体内的生长激素,早睡早起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正面效益,因此藉由父母亲的力量来让他拥有良好的睡眠习惯,便显得格外重要。如果父母工作太晚回来,应请其他家人代劳,先陪伴宝宝入睡;若宝宝精力特别旺盛,建议在傍晚时带他到户外走走,消耗多余体力,或是在睡前说故事、帮宝宝按摩、洗热水澡,一旦拥有正常作息,白天才能学习到更多事物,对情绪发展也有好的帮助。

宝宝的脸型能泄露性格秘密


孩子的脸型往往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先天的脸型随着后天的生活状态、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育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研究发现,孩子的脸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些性格。

1.圆脸

大家常将拥有小圆脸儿的孩子叫“小胖墩儿”,他们模样可爱。这种脸,肌肉厚实而浑圆,而这种孩子好相处,待人亲切,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强。这种脸型的孩子总是很乐观,准确地说,他们看起来就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这是都是拜圆脸所赐,再配上笑容,简直什么都打不垮他们的感觉。这类孩子对周围环境感到安然惬意,所以永远是和气、有趣、可亲的。

如果您的孩子是圆脸类型的,那么在与他们交流时,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要成为他们的忠实听众,因为乐观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忧郁,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想都向父母说。当然,并不是说圆脸型的孩子当中没有忧郁派,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他们。

2.瓜子型脸

这种脸型多见于女孩儿,是秀气的代名词,最著名的瓜子脸属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拥有这种脸型的女孩子,通常具有犹豫的气质,平时不太爱与别人说话,但和熟悉的人往往会打开心扉,如果父母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培养与她们的感情,那么她们也将与父母无话不谈。如果父母从小就用苛刻的态度要求她们,那么长大后,这类孩子也会变得十分苛刻,甚至刻薄。

此外,这种脸形的孩子有着很好的顺应性,富有理性,是个理性主义者。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瓜子脸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被伤到自尊,不管程度轻重,他们都会倍受打击,并且对伤害他们的人心存仇恨,所以这类孩子的家长要注意:无论怎么生气,也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否则,孩子很伤心,后果很严重。

3.倒三角脸

这种脸型的轮廓是,额头宽,脸形随着往下巴的方向慢慢变窄,形成倒三角型的脸孔。

有这种脸形的孩子和他的身体有关,他们的身体多半也是细瘦、娇小的体形。他们做事多半一丝不苟,有的孩子可能还会有洁癖。他们有很强的虚荣心,喜欢受人瞩目,同时也很关心引人注目的事物;性情中有优柔寡断的一面,还有细腻而浪漫的一面,大多数会带有难以接近的气质,因而使人感觉难以相处。

4.“国”字脸

这种脸形方正,宽大的下巴和发达的脸颊骨是这种脸形的主要特征。

这种孩子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意志力坚强,即使碰到很大的困难也能很振作。他们性格外向,富有行动力,正义感强烈,不喜欢迁就,决不委屈自己,因此缺乏一定的通融性;对于已经决定的事情会坚持到底,异常执着,容易与人有冲突,不过很讲义气,有人相求可以鼎力相助。

5.细长型脸

脸形长,下巴呈四角型,而鼻子和口就显得小,这种孩子对细微琐事考虑得比较周到,对研究有一定的热忱,擅长与人交流,如果有一技之长,那将是他最好的职业。对人谦恭、周到、有礼貌,乍看起来通情达理,其实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心意,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会造成些麻烦。

作为读懂孩子的基础,家长首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即孩子的五官,它们都在无形中传递着孩子不计其数复杂而又微妙的信息,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孩子的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等等。如果你是一个心思细腻、观察力强的家长,那么与孩子说话前,迅速收集信息、综合做出判断、洞察孩子内心,一分钟足够了。

宝宝三能:说话、阅读和识字


一个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孩子,能够清楚地描述内心的想法,能够从别人说的话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语言表达逻辑性强的孩子,他的思维也有很强的逻辑性;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孩子,也会拥有更多的同伴。说话、阅读和识字是代表一个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三个方面,而父母可以通过以下4个途径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途径1:沟通▲注意寻找孩子感兴趣的问题,主动与孩子交流;▲用心倾听孩子的表达。无论孩子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爸爸妈妈都要耐心倾听,最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安排一个家庭聊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全家人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谈谈各人一天中的见闻。亲子游戏:☆跟我学说话这个游戏帮助孩子自然地接触更多新鲜的词汇,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玩法:妈妈先说一段话,说完后请孩子复述。妈妈在讲话中夹杂一两个新鲜的词汇。遇到这种不理解的词,孩子会向大人询问。这时,大人可以趁机给孩子解释一番。例如,什么叫“失望”,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才会失望等等。这样,孩子就能逐渐理解一些新鲜词汇。 建议:父母可以描述外出时的见闻,这样能引起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关注。☆说

说认识的人这个游戏帮助孩子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学会关注周围的人。玩法:孩子从幼儿园里回到家后,妈妈问:“请你告诉我,今天老师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再请孩子描述小伙伴的特征,讲讲小伙伴的妈妈的长相和装扮。在马路上遇到熟人后可以问问孩子:“这位阿姨长得什么样子?”或是其他孩子经常接触的人:“楼下的保安叔叔长得什么样子?他经常穿什么样的衣服?”“交警叔叔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建议:妈妈要表现得饶有兴趣,对孩子的描述给予肯定和补充。当然,也要引导孩子描述、形容时要有礼貌,尊重别人。☆词语接龙玩法:这是任何家庭都能随时随地玩的游戏。妈妈先说:“我家有只小狗。”爸爸必须接着说以小狗开头的一句话,例如“小狗爱吃骨头”,宝宝再接着说:“骨头很硬”等。 建议:逢年过节,亲友聚会时玩这个游戏再合适不过了,每个人轮流起头。途径2:阅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更有人说:“给孩子一本书,就是给他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得更多、更远,生命更加宽广。”▲在光线明亮的房间或角落,铺上地

毯或垫子,让孩子找到看书时的舒适感觉。▲让孩子读出声音来。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孩子自己独立朗读一篇短小的文章或是有插图的故事,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大人还可以帮孩子纠正不正确的发音。父母也可以出声阅读,因为你的声音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你的阅读风格也会直接影响孩子。▲提供家庭书架。在书架上摆上孩子和大人的书,不要担心孩子弄乱了你的书。因为慢慢学会成为一个爱书人。适合孩子的是有画面的图书。有的父母习惯于只按照文字一句一句地读,认为图画只起装饰的作用。而有教育意识的父母会先根据图画让孩子完整地“感知”故事的内容,再把画面中的文字读给孩子听。▲教孩子正确的阅读顺序。先让孩子区分封面和封底,然后一边读书一边用手指着文字,培养孩子从左到右阅读的习惯;轻轻翻书,和孩子练习一页一页地翻书。▲与孩子分享读书体会。让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亲子游戏:☆猎字这个游戏帮助孩子初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玩法:先出示一张汉字的卡片

开发宝宝“学能”四大误区


导读: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其实,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专家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开发宝宝“学能”应向专业人员取经

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邹小兵教授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在全国七个城市针对1200多位0~3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用筷子吃饭能助宝宝更聪明


小薇的宝宝才一岁多,就开始抢着用筷子。小薇有点困惑:该让宝宝用什么餐具吃饭呢?专家指出:用筷子吃饭更有助于宝宝智力发育。美国一位家庭医生最近把使用筷子列入孩子必须学会的21种技能之一,而日本很早就把8月4日定为筷子节。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代表的筷子,在国外备受青睐。

据专家介绍,使用筷子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新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也是牵动着肩、肘、手腕、手指间等各部位的30多个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指等处的50多条肌肉的运动,尤其做事以右手为主的人更是如此。这些手部关节和肌肉只有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才能完成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反过来,这些关节和肌肉夹取食物的动作,又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

不过,太早训练孩子使用筷子吃饭又不现实。专家认为,训练孩子用筷子可以从三岁开始。“三岁以后,正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既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这时的孩子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有用筷子的要求,家长正好因势利导,让孩子学用筷子进餐。”

亲子教育:不要太强调“坏人”概念


亲子教育:不要太强调“坏人”概念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应该是一步一步渗入执行的,否则孩子懵懵懂懂,不知道该如何规避危险,保护自己。但是教育孩子保护自己不仅仅是告诉孩子,社会上有坏人这么简单。因为坏人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怎么样的人是坏人?如果家长说不清楚,孩子心理就会恐慌,看谁都像是坏人,这就不好了。那么该怎么教育呢?

首先不要太强调“坏人”的概念,而是应该强调什么是危险。

比如一个人过马路是危险;一个人走不熟悉的路是危险;在没有家人老师陪伴下,陌生人要给你东西吃、带你出去玩、买玩具给你是危险;陌生人说认识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回家是危险;身体是孩子的权利,不论是谁,不能随便抚摸、伤害你的身体,如果有人这样做,就是危险。诸如此类,要让孩子学会判断危险的信号,知道在这些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要知道找方法处理。

其次要重点教育碰到危险信号应该怎么做。

对于孩子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时期要教会他对付一类危险。低幼的儿童,一定要及早教他不吃陌生人的食物,教会他记住家长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亲的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避免在人多的场合或者慌乱中走失;略微长大,要有意识地培养他去辨认警察、售票员阿姨、医生、护士等穿着制服容易辨认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靠的社会人士,告诉他在遇到找不到爸爸妈妈或者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向他们求助,不要跟陌生人随便走;等到会单独出门的年龄,要教他们一些小技巧,比如过马路的时候可以跟着周围的大人一起走,要过马路之前要先看左边再看右边,确定没有车开过来再迅速地过马路等等。

总之,对于危险环境的教育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要给予孩子早期教育,在平时的小事中慢慢渗透积累才能让孩子牢牢地记住,尤其在孩子经历过一些生活事件的时候,是教育的最好时机。但是也不能盲目偏向社会黑暗面的教育,孩子天性中对世界、对人、对自己充满着美好想象,这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在教会孩子坏人、危险的概念的同时,一定也要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真善美的一面。

家庭教育:守护成长美好人生


守护成长美好人生

又是一年的暑假了,自己的儿子也放暑假了。小学,这个熟悉而又变得陌生的名词,勾起我们多少温馨的回忆啊!小学那些事儿,是多么让人怀念啊!

只可惜,现在长大了,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把那段美好的时光从记忆深处翻出来回味一下,小时候自己很调皮,经常几个人去河里洗澡,一起抓鱼,捉螃蟹,(现在不提倡下河洗澡了,出事太多了)。有一次洗完澡看到旁边有一个西瓜地,都是大西瓜,结果你们知道的,没有多久就被人家发现了,就被人追,由于人多他们就抓了个年纪小的(人小跑的慢嘛)。

后来到家就把我们给拱了出来,在家里美美的吃了一顿扫除疙瘩,自己还放狠话说老爸:你打吧,现在我还小,再过些年你就打不过我了。听后打的更狠了,现在想想………

现在到了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他就没有我们那个时候那么好玩的事情了。由于网络的的发达,很多小孩子在家里边天天都抱着手机玩。为了防止儿子玩手机,我就给他报了兴趣班,都是他自己喜欢的,当然了,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不能保证我们孩子的良好品行

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只能决定孩子的成绩好与坏。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品行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品行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

老师给不了我们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一个人的家庭是会影响到他的人格以及将来的家庭观的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

老师不能帮我们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教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的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我们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忽略了,那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我们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最近不是都在说原生家庭吗?一个人所在的原生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和谐,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一到二年,但是家庭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自己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要做个称职的父母!教育孩子,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我们不一样,孩子是自己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事。现在的每一种付出,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都会有更好回报。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初生宝宝能区分好人和坏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儿多动症区分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
    2021-12-06 阅读全文
  • 初生宝宝具有的“火眼金睛” 导读:婴儿的判断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的神经能感受到许多成人无法察觉的东西。半岁大的婴儿能区分2张猴子脸的不同点,而成人则无法看出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婴儿不懂事。但科学家发现,其实婴儿对成年人...
    2021-08-13 阅读全文
  • 灌注爱的土壤 培养宝宝好人格 现在由于3C产品及各方资讯过度泛滥,许多父母亲会一步步照着书本、网路资料来养育宝宝,却忽略了”自然地与孩子面对面沟通、玩乐“才是最真实的互动方式,且相较于传统社会的爸妈,现代父母也会受到这些新潮产品的...
    2021-12-02 阅读全文
  • 初生的小麻雀的故事 1、初生的小麻雀的故事 昨天刚学了一次飞的小麻雀,兴奋得一夜没睡觉,天麻麻亮,就把头从窝里伸出来,想起昨天第一次学习,既新鲜,又好玩,还有点儿不服气。爸爸妈妈带着这们兄弟姐妹们,出了窝,从屋檐到树梢,...
    2020-09-12 阅读全文
  • 睡前故事:初生的小麻雀 昨天刚学了一次飞的小麻雀,兴奋得一夜没睡觉,天麻麻亮,就把头从窝里伸出来,想起昨天第一次学习,既新鲜,又好玩,还有点儿不服气。爸爸妈妈带着这们兄弟姐妹们,出了窝,从屋檐到树梢,到枝干,到地上。在地上蹦...
    2021-12-31 阅读全文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

2021-12-06 阅读全文

导读:婴儿的判断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的神经能感受到许多成人无法察觉的东西。半岁大的婴儿能区分2张猴子脸的不同点,而成人则无法看出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婴儿不懂事。但科学家发现,其实婴儿对成年人...

2021-08-13 阅读全文

现在由于3C产品及各方资讯过度泛滥,许多父母亲会一步步照着书本、网路资料来养育宝宝,却忽略了”自然地与孩子面对面沟通、玩乐“才是最真实的互动方式,且相较于传统社会的爸妈,现代父母也会受到这些新潮产品的...

2021-12-02 阅读全文

1、初生的小麻雀的故事 昨天刚学了一次飞的小麻雀,兴奋得一夜没睡觉,天麻麻亮,就把头从窝里伸出来,想起昨天第一次学习,既新鲜,又好玩,还有点儿不服气。爸爸妈妈带着这们兄弟姐妹们,出了窝,从屋檐到树梢,...

2020-09-12 阅读全文

昨天刚学了一次飞的小麻雀,兴奋得一夜没睡觉,天麻麻亮,就把头从窝里伸出来,想起昨天第一次学习,既新鲜,又好玩,还有点儿不服气。爸爸妈妈带着这们兄弟姐妹们,出了窝,从屋檐到树梢,到枝干,到地上。在地上蹦...

2021-12-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