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关小孩子坚强勇敢故事。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让你的孩子足够坚强》,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如果我们用一个铁锤去砸玻璃玩具娃娃,娃娃可能一下子就被砸得粉碎;如果我们用铁锤去砸塑料玩具娃娃,娃娃身上可能会留下难看的伤痕;如果我们用铁锤去砸钢制的玩具娃娃,娃娃可能除了会发出“当”一声回响外并无其他改变。

这3种玩具在重锤之下的不同反应,如同我们生活中不同类型孩子的性格。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为什么有的孩子能泰然处之,从容不迫,而有的孩子却脆弱无比,不堪一击呢?

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导致孩子心灵脆弱的因素很多,原因很复杂。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家境贫穷、恐惧死亡、遭受辱骂、智力低下、身体残疾和不被父母关爱。这些各不相同的消极因素的存在给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那么,性格坚强的孩子在表现上有哪些共同的特性呢?通过研究,美国儿童问题专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坚强的孩子往往能引起周围人更多的注意,而且他们中大多数活泼乐观。在玩耍和娱乐过程中,他们精神上很投入,一旦遇到挫折,如搭积木不成功、拍皮球暂时拍不到自己所希望的数量等等,他们都能比较容易地做到忘记烦恼和自我解脱。在家庭生活中,性格坚强的孩子往往能与家庭成员保持亲密的关系。

对于那些性格比较脆弱的孩子,专家认为完全可以加以矫正。在各种各样的培养方法中,专家们普遍推崇的一点是:努力使孩子在头脑中形成一种“重要的他人”的思想意识,即要使孩子明白他很重要、很有潜能,同时别人也很重要、很有潜能,生活中的挑战和对比是很普遍,很正常的。另外,专家建议,父母要在生活中关心和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多样性,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相对独立的生长环境和学习环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你有足够的耐心带孩子吗?


育儿心得:你有足够的耐心带孩子吗?摸爬滚打地哄xx也有一年多了,虽说xx不能用语言和我交流,但她的每个表情,每个动作,我都很清楚地知道她要干什么,她想干什么。可有的时候确因为自己主观上的原因而心烦意乱,再加上xx一磨人更是磨得我歇斯底里……

当xx吃饱喝足了之后,会自娱自乐好一阵子,除了喜欢捅咕些“危险地带”,如电源插座、电视开关、打印机开关、电脑键盘和马桶、地漏等,我俩都会放手让她随便玩儿……现如今,xx的本领也加强了,踩着电脑桌的桌腿能够爬到沙发上、顺着床头踩着床头柜能够开灯、上下窗台极其自如,我俩总觉得,如果给xx准备一个梯子,她肯定能爬遍所有她想去的地方!

春节前后,我的肠胃闹了脾气,上吐下泻,腰和肚子酸痛得不行,走路都踉踉跄跄,更别说抱xx,根本就抱不起来,可xx偏要找我抱,强忍着难受的劲儿抱着她喂奶,好不容易她睡着了,我是辗转反侧,肚子里翻江倒海,一晚上不知吐了多少次,拉了多少次。我在想xx吃了我的奶,也不会舒服哪去,可是这一晚,她睡得很香,免去了我心中的顾虑。第二天,我不吐只泻,但xx依旧很好,我也就更安心些~

第三天,我强了一点,但半夜xx开始磨人,抱也不行、逗也不行、悠也不行,就是咋弄都咧咧,我开始不耐烦地抓狂,脑袋瓜子疼得都要裂了一样,内心里一遍遍地警告自己:还要什么二胎要二胎,一个都要折磨死了!好不容易把xx弄睡着,我也稀里糊涂地睡下。等第二天早上打开纸尿裤一看,我这个悔啊~xx晚上拉臭臭把下面尿尿的部位给腾红了……晚上磨人那会肯定就是拉了不舒服~但我确硬生生地忽略了这一点,之前xx从来没有过晚上拉臭臭的时候,所以我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

现在说这些有啥用啊,已经腾红了,心里这个自责:xx1岁内都没有过红PP、腾红的现象,1岁后倒出现这样的状况了,不怨我又会去怪谁呢!xx不敢爬,一爬就磨得疼,疼得直哭,我的心也跟着流泪,妈妈真是不该,和你抓什么狂呢?给她用温水轻轻沾了沾,也不让碰,一碰就哭,然后涂了点护臀膏,第二天结伽,第三天、第四天开始蜕皮,慢慢地好了……我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不舒服就会直接地表现出来,不会和爸妈装假,而我们,就要做到耐心且细心地观察,了解孩子的需求,以免等问题出现时追悔莫及,自责愧疚……

每当看着xx冲我憨憨一笑,伸手想让我抱抱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满足她~越来越加享受和xx呆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她会坐在我的肚子上,和我一起“豆豆飞”;也会用手拽起我衣服的一角挡住她的一只眼睛和我藏猫猫;还会笑嘻嘻地扒开衣服领子往里瞅;直勾勾地伸出食指捅你的鼻孔、嘴里和腋窝……

总结着自己曾经的一次次地抓狂、一次次地自责、一次次地改变、一次次地磨炼,我希望自己努力争做一个耐心、细心的好妈妈~姐妹们,给我鼓气加油吧!

让摔倒的孩子变得更坚强


妈妈常对摔倒的孩子说:“不哭,自己爬起来。”这里其实有两个意思:“不要哭”和“自己爬起来”。孩子摔倒了,可能摔得很疼,所以妈妈硬要孩子不哭,是很难做到的,不哭并不就是坚强的表现,自己爬起来才是最重要、最坚强的表现。

妈妈常对摔倒的孩子说:“不哭,自己爬起来。”这里其实有两个意思:“不要哭”和“自己爬起来”。孩子摔倒了,可能摔得很疼,所以妈妈硬要孩子不哭,是很难做到的,不哭并不就是坚强的表现,自己爬起来才是最重要、最坚强的表现。

让摔倒的孩子变得更坚强

妈妈要坚持的是让摔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只要他自己爬起来,妈妈也可以说是达到目的了,因为你的孩子已经足够坚强。那么孩子摔痛了哭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妈妈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哭,但不要太在乎他的哭声和眼泪,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你可以体贴地用语言来安慰他,但不要代替他去解决难题,要让孩子自己想出办法,发觉自身的力量,不然的话,他就会对别人产生依赖心理,而疏忽对自己能力的培养,也就无法成熟起来,到了那时侯,他就真的成了一个只会哭泣的孩子。

强行止哭不利儿童心理发育。偶尔在父母“高压政策”下,孩子会停止哭,父母还以为此法奏效。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孩子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不会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将不满、忧郁积压在心中,并以异常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出来。例如,脾气变得暴躁,甚至出现打人、骂人等攻击性行为;与小伙伴很难相处、不合群等。

如何让你的孩子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想打好基石,就要从小把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父母要了解并给予孩子每个阶段最需要的,从而有助于孩子提升自我价值,建立自信。

将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心里

儿童的自信来源于他人接受他(她)是怎样的人。儿童需要感觉到无论他(她)是否能满足父母的期望,都会得到父母的接受。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喜爱和赞许是有条件的,孩子会尝试取悦自己的父母,去满足父母的期盼,去回应父母的需要,这些行为则会耽误孩子真实的自我、人格、能力和需要的发展。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点也不同。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特征界定,分析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给孩子最需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

0岁—1 岁:孩子需要培养信任

场景回放:在姗姗3个月时,妈妈开始在家里处理工作的事情。有时姗姗醒来,或是尿了或是饿了,大哭起来,妈妈却正忙着回客户的邮件或正和同事打电话交代工作的事情,不能及时满足姗姗的需求。时间长了,妈妈发现姗姗情绪越来越急躁,特别爱哭。

分析: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儿童需要解决的冲突为“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存在一种强烈的不信任这个世界的倾向。如果母亲能够给予婴儿足够的保护,对婴儿照顾周到,那么婴儿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这样,孩子便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会建立对自我的肯定,这是自信心形成的基础。

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及时发现姗姗的需求,做不到周到细致的照顾她。孩子从妈妈那里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很难建立对妈妈的信任,这对姗姗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

建议:多给孩子关怀,避免产生不信任

经常拥抱亲吻孩子,不要把孩子总放在婴儿床/车里: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母爱与孩子长大后的情绪发展密切相关。母亲给孩子足以信赖的回应,能偶减轻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生,培养应对技能,对他们长大成人后大有帮助。

经常对孩子微笑,不要忽视跟孩子交流的机会:对孩子微笑和轻声言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并能够促进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

关注儿童的生理需求、情绪变化,不要认为孩子在无理哭闹: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这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他人关注的,被他人爱护的,能够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也有益于幼儿与母亲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

2~3岁: 孩子需要自由和独立的机会

场景回放:闻闻2岁多了,每次出门妈妈都要抱着她,担心她摔倒,怕她乱摸东西,把手弄脏。小区里有个小沙坑,小朋友都喜欢在里面玩沙子,虽然闻闻也想去,但妈妈坚持不让闻闻过去玩儿……

分析: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称为自主对羞怯的阶段。该阶段孩子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果父母能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就能体验到自己的的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形成自主,自信的人格特点,反之,则产生羞怯、敏感等。

妈妈处处限制闻闻,闻闻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也就没有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不但会削弱闻闻的自主性,还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这对闻闻信心的建立是不利的。

建议:大胆让孩子自己活动,避免产生羞怯、胆小

多鼓励孩子做些简单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先演示如何做一些事情,并且,最好采用边说边做的方式。比如,如何穿衣服,扣扣子等,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除此之外,洗手、洗脸、玩具归位等也都可以让孩子做。

用心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一味否定:此阶段的孩子尤其喜欢亲自尝试做一些事情,如看到新奇的东西要摸一摸,或者摔一摔看看东西的内部构造,父母首先对孩子的目的进行询问,了解孩子的动机、想法,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给孩子自由决定的空间,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父母要注意多给予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的颜色、玩具的种类等;给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尽量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危险设备,同时教育孩子如何回避危险。

宽容孩子的错误,不要苛求完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孩子不小心所造成破坏后,他(她)自己也会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家长应该宽容孩子,对其给予正确的引导,明确告诉孩子: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种做法以后需要改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再遇到相似的事情,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养成说谎的习惯;或者是因为怕失误而不敢做事,发展出懦弱、不自信的性格。

4~5岁:孩子需要成人的支持和鼓励

场景回放:5岁的小西,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爱问问题。妈妈对他很耐心,不管什么问题,都会耐心解答,不知道答案的,就和小西一起查资料,甚至和小西一起动手做实验寻求答案。在老师的眼里,小西是一个动手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自信满满的。

分析: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好奇心、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是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妈妈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小西问题,并和小西一起探索寻求答案,这对发展不仅能发展小西的判断力,还能形成大胆创造的精神,增强自信。

建议:鼓励支持孩子的活动和建议,避免产生怀疑、内疚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问题,妈妈要耐心解答,如果不知道答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上网寻找答案,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重视孩子的学习成果,给予孩子展示自己的空间

父母可以在家中开辟一块空间,专门展示儿童的学习成果,让孩子知道自己受重视,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数字、古诗、歌曲、舞蹈等,孩子表现出的记忆能力很强,会不断受到大人的肯定和夸赞,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是他(她)前进路上的“小红花”,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也表明家长在陪伴着孩子。

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材料平台:给孩子提供多种知识材料,让孩子自主选择,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还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使得孩子能够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对于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也非常重要。

.

让你的孩子听你的话


孩子,即使在伊呀学语的一两岁,也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也有自尊。因此,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如要他去睡觉、收拾好玩具、去洗手、小声说话或者不要打狗、别乱跳的时候,只把他当作一件无意识的物体来驱使,就有可能遇到抵抗;而如果使用艺术性语言,使他感觉到自己被你所喜欢、所尊重,他往往就会很快地顺从:

不可否定

当你向孩子发出“不要去!”“不许吃!”“把它扔掉!”等等否定其当时行为的要求时,他会感受到压迫或者打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赖情绪。因此,当你希望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时,最好把否定语改为肯定语,别对孩子说“不许你这样做”,而是要说“你可以那样做”。

例如,当他抓住毛茸茸的小鸡要放到水里游泳时,你可以说:“哎呀,你想看动物游泳吗?笼子里那只小鸭可厉害啦,它游得比小鸡好?你抓来试试看。”这样一来,他往往就会放下小鸡去抓小鸭。

当你看到孩子在水泥地板上翻筋斗而担心他摔伤时,你可以说:“你上次在海绵软垫上翻得很好看,到上边翻一下给我看看。”

当你看到他拿你的唇膏来画画时,不必厉声制止,而是可以说:“邻居那个小明画的花很好看,他用的是彩色画笔。咱们家也有,你要吗?我拿给你。”

几个选择

一般情况下,当你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提供一条途径,别无选择,他会感觉到拘束;而如果提出几条可容他选择的途径,他就会产生“由我拿主意”的自豪感,就会积极行动。

例如你想让他洗澡,可以这样说:“是洗澡的时候了,你是要淋浴呢还是要盆浴?”

天冷了,要他添衣服,你可以说:“这件衣服真漂亮。你是自己穿还是让我来帮你穿?”想让他弹琴,你可以说:“老师安排你今天弹琴20分钟。你想现在弹呢,还是中午弹,或是等到晚上弹?”要开饭了,你可以说: “你是先喝汤还是先吃饭?”这样一来,他就不觉得你是在强迫他,而是在征询他的意见,想抵赖也不好抵赖了。

设置比较

孩子都有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给他设置几个比较,往往会促使他的行动。

很晚了,他还不肯睡觉。怎么办呢?单纯的命令是不行的。你可以说:“已经11点钟了,小明已经睡了。他明天有良好的精神做游戏,很可能拿冠军。”

当他兴冲冲地在卧室踢球时,你不必强行制止。可以说:“昨天小亮在球场踢球,踢得很远,很多人喝彩!”

他写字潦草,你可以说:“你写得比表妹快,可是她写的比你整齐。”

赞扬别人,实际是对他的引诱和推动。

针对行为

无论孩子犯了多严重的错,我们都只能让孩子明白,我们不赞成他的行为,而不能否定孩子本人。当孩子把鸡蛋当球甩烂在地上,骂他“真蠢”,他肯定不服气。而如果说:“你把鸡蛋甩烂在地,咱们中午就没鸡蛋吃了。怎么办呢?”这样一问,他就知道自己错了。他往楼下人家的雨棚上淋水,你如骂他“没道德”,他可能会顶回来。而如果说:“楼下那户人家正在睡午觉,水声可能会把人家闹醒。”这么一说,被批评的是水声而不是孩子,他就容易接受。当他拿一家人的午餐肉肠去喂狗时,你说:“都6岁的人了,人狗食还分不清楚!”他可能会反怨你为何不事先告诉他。而你如果说:“以后记住:人吃的放在冰箱里,狗吃的放在纸箱里。”他可能就会笑嘻嘻地说“记住了”。

别总是怨孩子不听话,有时,也需要想想自己原因。同样的事物,调换一个角度就不同了,同样的,一句话,换种说法效果也就完全不同。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之谈,诸位家长不妨试一试。

别怕孩子让你“丢人”


别怕孩子让你“丢人”

第一个事例

有个儿童教育中心即将举办体育课,活动即将开始,可场面上极其混乱。近20个4岁左右的孩子在教室里面大呼小叫地玩耍,当给孩子发完坐垫、老师准备开始时,许多孩子还不能安静下来。于是,老师开始利用“木头人”游戏,试图把孩子聚集在一起,可依然有几个孩子满场飞。

其中有个女孩儿拿着垫子在地上玩,时不时还招呼几个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老师不时地提醒孩子赶紧坐好,说老师马上要讲故事了。几位家长都按撩不住了,马上劝说自己的孩子安静下来。而当老师真开始讲故事,所有孩子都立刻安静下来,认真地听故事了。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经常发现孩子让父母"丢人"的情况,特别是周围的眼光都聚集到我们和孩子身上的时候,不少家长真希望地上有一个洞。那孩子都做了什么?无非是当众哭闹了,或我们说的孩子不听,或孩子说了让我们难堪的话,或我们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表现大相径庭,或他做了不符合成人道德观念的事情,等等。而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只是自己的孩子表现得不如别人孩子“好”,有些家长就感觉丢人了!

对于这个问题,其根源何在?为什么家长非常在意孩子在外面的表现,难道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若孩子得到"赞许"和羡慕的眼光,就算孩子做得不好,父母也感觉挣得了脸面。而当父母觉得孩子犯错误,或得到鄙视的眼光,就不管孩子做得是否正确和恰当,立刻感觉自己丢人了!为什么这样,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根本就不看问题的实质,仅把孩子的表现,当成自己荣耀与耻辱的象征。

就像上面的场景那样,假若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孩子已经听从老师的话,已经坐好的了,老师说“请小朋友安静下来”,并且老师的眼光无数次扫过我们不“老实的孩子”,其他家长也“鄙视”地看着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会脸红和感到丢人吗?会去强制自己孩子安静下来,还是先带孩子离开这里?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孩子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当一个4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是比较拘谨的,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能够很快适应。所以,孩子不是相对安静和审慎,就是通过大声说话、捣乱来排解自己的恐惧。如果带孩子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上课,家长应该带孩子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适应场地和结识其他孩子。

比较特殊的是,孩子到了陌生环境里,而其中又有几个熟识的小伙伴,则环境影响会大为下降,孩子们反而会快速适应环境,并主动去发现、利用环境进行游戏,甚至是由于环境陌生反而激发出探索的欲望。

假设孩子们“散落”在各处各玩各的,老师又不能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注意,这时老师想要求纪律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孩子不仅不会跟从老师的指引,反而还会把这当成一种好玩的游戏。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利用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才是控制局面的关键。

另一个事例:

某男孩平时几乎不喜欢吃零食,一天看到另外一个女孩在吃零食,就向对方要,可对方却不给。于是这男孩就打了女孩几下,结果小女孩的父母开始责备女儿太小气,搞得男孩的父母也很难堪,当着众人的面训斥男孩丢人!可问题是,这男孩的父母为什么感觉丢人?就是因为自己孩子打人,且对方孩子挨打,感觉自己的孩子没有教养,所以让自己很丢脸?

说实话,小男孩的父母感觉丢人,其实是大可不必的。当问起男孩为什么打人,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饿了”!而男孩为什么饿呢?因为这一天小男孩是在中午11点半吃的午饭,而事发时间是傍晚7点,孩子不饿才怪。虽然那女孩不会分享,有可能有一定问题,但这么长的时间,男孩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需要进食,是不是责任更大呢?

所以,孩子出问题了,就应该找问题的根源。而不要看表象。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其天性的自然体现,成人的道德观在他们那里,是说不通的。做父母的忽视孩子的最基本需求,怎么还能要求孩子展现优良的精神?

这两个例子是很相像的,对家长而言,感受都是难堪和丢人。但两个例子比较大的区别是,前者家长可以暂时旁观,因为孩子没有什么错误。而后者则必须向孩子承认错误了,因为爸爸妈妈没有尽到照顾孩子饮食的职责,导致孩子饿了才向别人要吃的,是爸爸妈妈的不对。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必须要求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

许多时候,父母看待孩子的表现,不能站在自己的“脸面”立场上。孩子让家长“丢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家长的心态是否平和,是否耐得住环境的眼光。只要我们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就算“丢人”也没什么。而当家长感觉“丢不起人”的时候,对自己和对孩子都会失去耐心。当然,当孩子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需要及时制止,一是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二是让孩子明白界线在什么地方。

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就是孩子,我们不能总是用成人的视角来判断孩子的行为。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和静下心来分析原因“丢人”事小,错过了观察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机会,则损失更大。

一个家长遇到孩子让自己“丢人”时,其实不是坏事。一方面,很多父母感觉“丢人”实际上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是孩子正常和充满活力、探索的表现,也充分说明我们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做一些预防,让孩子学会快速适应和正确应对。而另外一方面,这也可能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说明家长有忽视孩子的地方,或是自己教育不到位了,让你知道问题所在。

育儿心得:给孩子足够的爱


育儿心得:给孩子足够的爱

洋洋马上就满五岁了,这五年的育儿的道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在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我觉得一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家长不能随便打击孩子自信心,不强加自己的期望在孩子身上,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管他是否天资过人,我们都愿意让孩子选择做他自己,允许他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无条件支持他们。但也要适时批评指正,正向沟通,让孩子偶然从自己的世界抽离出来听听家长想法。这个度要慢慢揣摩,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二、对孩子说慢慢来,更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肥沃的空间,静候孩子慢慢成大,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只有坚强的父母,才能不顾同龄人的眼光,始终坚持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恰当的年龄做最合适的事。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慢慢的成长。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方面,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相信你的内心,博学多识教育方法和经验,总有一天会看到你的教育成绩和孩子成功的那天!

三、给孩子足够的爱,高质量陪伴孩子。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孩子,无条件的去爱他,放下心中对孩子的期待与评判,只做好自己该做的,用心去爱他。我们可以放下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身段,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好的呵护和陪伴,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我们可以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尝试去真正理解孩子,学着感受他的想法,和孩子做朋友,做孩子成长的伙伴!

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与生俱来有其独特的生命气质。在教养孩子时,家长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可能会迷失在随大流的教导方式之中,按大多数人认为对的方式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但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育儿方法。

如何让你的孩子拥抱快乐


“我快乐,所以你快乐”

一个有关快乐的故事

一个犹太小男孩,在5岁生日前的一天,和父亲一起突然被纳粹抓进了集中营。小男孩的父亲用平常的语气告诉他:“我们正在参加一场惊险、刺激和有趣的游戏。如果我们取得了1000分,我们就会获胜,奖品是一辆坦克。”父亲和孩子制定了游戏规则,把凶恶的纳粹看做是敌人,在充满恐怖的集中营做着游戏。当感觉到濒临溃败的德国人将要进行最后的大屠杀时,父亲悄悄地把孩子藏在一个大柜子里,并告诉他,“现在我们已经积了940分,只差60分就是最后的大赢家了。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藏在这里面,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任何人发现你。否则,前面我们的940分都白攒了!敌人就获胜了。只有当外面没有任何人时,你才能出来……记住:一直到外面没有人时,你才能出来”。天真的孩子以为父亲是和自己在玩游戏,他遵守了游戏规则,耐心地守在柜子里……一直到他确信外面没有了一个人。他对着人群里的妈妈欢喜大叫:“妈妈,我们赢了!1000分,坦克!我们赢了!”

这个故事感动了世界各地的观众,这位父亲的智慧和勇气值得现代家长们的学习。他为了不让孩子纯真、脆弱的心灵蒙上战争的阴影,用游戏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度过难关,走向光明。正是这位父亲的乐观、诙谐伴随着天真的孩子度过最黑暗的日子,最终走向光明。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们又何尝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天天开心,天天快乐呢?可是,你们想过自己是否真正快乐,在孩子眼中你们快乐么?不妨也向这位伟大的父亲一样,多一些诙谐与幽默,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快乐的回忆!

请你不要这样说

我们倡导“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儿童,父母这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起来,在今后的生活中支配他们的行为。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请您“口中留情”,避免使用以下这些言辞:

“你怎么这么笨!”

“怎么和你爸爸/妈妈小时候一个样,没出息!”

“这么小的事情都做不好。”

“我不喜欢你这样的孩子。”

这些话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日后的生活带来阴影,所以作为家长,请您一定不要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

乐观的家长,乐观的孩子

要培养孩子乐观快乐的精神世界,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1、拥有快乐的情绪。孩子的可塑性强,好模仿,易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并注意自己的情绪、性格和为人处事

,做到乐观豁达,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孩子。

2、建立和睦愉快的家庭气氛。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孩子的快乐品质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有利于孩子快乐性格的形成。家长认为怎样做能令人快乐,就应该身体力行去做,而且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感到快乐,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孩子。

3、互相赞赏,互相激励。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用于坦白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过失,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父母有时候也会烦恼、发火,但应该尽量避开孩子。如果让孩子卷入压抑沉闷的氛围中,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要想使孩子成为快乐的人,父母自己首先要生活得快乐,乐观地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4、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引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让孩子懂得与人和睦相处、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父母可以常带孩子走出去和别的孩子一起玩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让你的孩子足够坚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有关小孩子坚强勇敢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你是个坚强的孩子 萱萱是个内向的孩子,她很爱哭,现在她一哭,其他的孩子就会来对我说“老师,萱萱她哭了,她想妈妈了。”两年,已经中班下学期的萱萱还是会想妈妈,经常红眼眶,经常哭泣说想妈妈,每一次,我都会想,是我们老师太严...
    2021-04-23 阅读全文
  • 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吗 女儿坐在地上,把前后鞋襻一一打开,把脚放进去,再一一扣上。我们第一次来上语言课,这样做会耽误老师的时间,我告诉她不用全部打开,并伸手帮她,女儿拒绝。老师曼女士说,孩子脑子里有一整套程序,就让她按照自己...
    2021-02-08 阅读全文
  • 让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让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的意志都不够坚强,应该让他们好好得锻炼一番。 首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 许多幼儿在游...
    2020-07-06 阅读全文
  • 你给孩子的心理问题足够重视了吗? 导读:作为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幼儿期要了解佢身心发展的特征,还要知道引发孩子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避免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有人曾对5~6岁学龄前儿童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脾气不好的近16%,...
    2021-09-21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你有足够的耐心带孩子吗? 育儿心得:你有足够的耐心带孩子吗?摸爬滚打地哄xx也有一年多了,虽说xx不能用语言和我交流,但她的每个表情,每个动作,我都很清楚地知道她要干什么,她想干什么。可有的时候确因为自己主观上的原因而心烦意乱...
    2020-11-19 阅读全文

萱萱是个内向的孩子,她很爱哭,现在她一哭,其他的孩子就会来对我说“老师,萱萱她哭了,她想妈妈了。”两年,已经中班下学期的萱萱还是会想妈妈,经常红眼眶,经常哭泣说想妈妈,每一次,我都会想,是我们老师太严...

2021-04-23 阅读全文

女儿坐在地上,把前后鞋襻一一打开,把脚放进去,再一一扣上。我们第一次来上语言课,这样做会耽误老师的时间,我告诉她不用全部打开,并伸手帮她,女儿拒绝。老师曼女士说,孩子脑子里有一整套程序,就让她按照自己...

2021-02-08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让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的意志都不够坚强,应该让他们好好得锻炼一番。 首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 许多幼儿在游...

2020-07-06 阅读全文

导读:作为孩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幼儿期要了解佢身心发展的特征,还要知道引发孩子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避免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有人曾对5~6岁学龄前儿童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脾气不好的近16%,...

2021-09-21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你有足够的耐心带孩子吗?摸爬滚打地哄xx也有一年多了,虽说xx不能用语言和我交流,但她的每个表情,每个动作,我都很清楚地知道她要干什么,她想干什么。可有的时候确因为自己主观上的原因而心烦意乱...

2020-11-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