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方式:传统VS现代

发布时间:2022-01-07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现代教育论笔记 现代教育学笔记

今天,在教育中出现了一种“还是过去的方法好”的潮流。是什么让我们对现代教育产生了这种失落感?

我们的孩子被宠坏了,没有规矩,不懂得尊重师长……

从广播中听到的,从杂志上看到的,和从心理学专著里读到的,使我们越发对儿童教育不知所措。

是不是要退回到过去?

不一定!让我们清理一下思路,然后告别这种怀旧的情绪。

孩子的眼里不再有权威了

一些心理、教育专家提出,如今,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在建立规矩、让孩子体验挫折感和建立父母权威方面的欠缺,使得孩子变成了“家庭里的暴君”。

到底是该树立权威,建立规则,还是强调民主、平等?其实,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因为权威并不意味着专横,规矩也不是束缚孩子的武器。

无论是民主型的家庭,还是权威型的家庭,规则都是必须建立的。就像孩子必须知道过马路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样,对睡觉、看电视、做作业,以及在某些场合必须遵守的礼仪等,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定。

建立规则,其实就像《父母必读》下半月刊2004年第[!--empirenews.page--]8期《规矩,为成长导航》里提到的那样,说到底,是让孩子觉得生活中有一个固定的结构,在心里形成一个稳定的感觉,知道有些事是有章可循的。当他逐渐自觉地遵循这些原则的时候,他不但不会感觉束缚,反而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正因为如此,父母切忌根据自己情绪随意改变规矩。试想一个开汽车的人,每次开车都重新创造新的交通规则,那将是个什么样的情境!父母权威,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会遵守交通规则,自己首先就应该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言行一致)的人。然后,再决定什么时候可以把方向盘交给孩子。

要什么就给什么!

因为曾经生活在物质匮乏时代,所以对于孩子的要求,许多父母会在第一时间满足。除了物质方面,另一个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事无巨细地包办代替。

爱孩子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同时,更具有时代意识的父母会发现,目前在家庭和学校里,“自主独立”同样是个很流行的词汇。

“自主”是什么?“自主”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对自己的规定”,而心理学家布赞的解释也许对父母更有帮助:“对孩子来说,自主就是指既能脱离大人,同时又能够坚信,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在身边。”

一些父母总是喜欢替孩子去做事情,如为孩子穿鞋、穿袜等,仿佛只有这样才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心理学家建议,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自我服务的事,然后利用剩下的几分钟给他讲个故事。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不需要通过父母的帮助,也能知道他们是爱自己的。

他集中不了注意力

他不停地动、不停地玩、不停地……他是不是多动症?今天,只要孩子一动,或者顽皮一点,就会马上被冠上多动症的帽子。

[!--empirenews.page--]事实真的有这么糟吗?还是我们做父母的过于焦虑?

其实,好动就是儿童的主要特点之一。真正的多动症不但好动,还伴有许多其他障碍,如冲动、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散漫等。这种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症发病率并不像大人想象的提高得那么快,近20年来一直保持平稳,仅占人口的3%—5%。

父母对于孩子好动的焦虑往往产生在孩子将要入学或刚入学的阶段。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安静下来呢?第一课就是要帮助他学会从头到尾不中断完成最简单的任务,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或者餐具,准备几件物品等等。

这个方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事先要评估怎么下达指令对于孩子来说更清晰、准确?任务难度是否适中?同时一定掌握注意力集中的节奏。

打一顿屁股,挺管用的?

过去,在一家之长面前,孩子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否则小心你的屁股!今天,我们听到的是“环绕立体声”,一只耳朵听到的是心理学家疾呼父母的权威,另一只耳朵听到的是对儿童虐待的报道。幸运的是,在放任自流同暴力的无底深渊之间,还有余地。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如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奥地利等,是绝对不许动孩子一根汗毛的,他们有不同的研究作为支撑。研究表明,即使“打一下屁股”在短期能收到效果,但是当打屁股成了习惯之后,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2004年[!--empirenews.page--]11月初,英国围绕着体罚问题进行了辩论,最终议会投票通过了绝对禁止对儿童试行体罚,可同时,他们又认为打一下屁股也是可以接受的。在法国2002年进行的调查中,74%被询问的父母承认“打过孩子的屁股、手和脸”。当然,这些父母同时也承认,当忍不住伸出手打孩子的时候,他们也感到了一丝失败。

那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不少心理学家一致建议,应该实行三次警告:要求孩子马上停止,否则他将受到惩罚!如果孩子没有改变行为,我们就应该毫无负疚感地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因为,要想让孩子懂得你说的话,父母说话时需要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手势。

当然,心理学家同时也强调,不要在冲动下采取行动,因为这样教育的价值等于零。

由以上的几个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无法清晰地界定哪种方法更好,关键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于孩子。在这一点上,父母往往比心理学家更有发言权。就像心理学家索龙说的那样:“让我最开心的是,今天,我遇到的父母不再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专家的论点。在育儿的过程,他们在试着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经验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更有效,也更灵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教育方式要统一


育儿心得:教育方式要统一

对于孩子,我对他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我觉得他是个男孩子,以后长大就是一个男人。所以对于他的教育,我基本是有放有收的,在给予他自由的同时也会相对约束下,我希望他从小就是一个有担当,诚实的孩子。“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习惯是从小的时候就慢慢形成的,如果小时候没有好的习惯,慢慢长大再去培养就会晚了。

刚生下孩子,我婆婆说我是个狠心的妈妈,我觉得不是的。记得那个时候,他刚生下来还在医院,很多孩子的奶奶都抱着,晃着叫孩子睡觉。我们家的一直躺在床上,包括喂奶,基本很少有人抱他。所以他的习惯很好,在3个月内,都不需要人抱,睡觉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且他从来不会晚上闹着不睡觉,基本晚上8点睡觉,一夜除了尿尿,都不会醒。孩子嗷嗷落地的时候,什么习惯都没有的,后面的习惯都是在生活中养成的,所以从小就该培养好的习惯。对于教育孩子,我下面谈谈我主要做的几点,有的地方也有不足,还请老师在学校帮忙指导他。

1家里人的教育方式要统一,要不孩子不好管的。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和他爸爸的观点是统一的,但是最开始爷爷奶奶会偷偷的做一些和我们观点不统一的事情,这样教育其他非常麻烦。比方说他2岁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总是不吃饭,等大人吃好饭,他奶奶端着碗到处追他喂饭。我建议过很多次,但是他奶奶担心孩子吃不饱,偷偷喂饭。这样我们最一开始教育很麻烦,后来我们专门回家管了这个事情,好了很多。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和他说你不吃饭,等下饿了家里是没有东西给你吃的,爷爷奶奶也不会给你吃东西的,最一开始他不相信的。后来饿了2次,不管他怎么哭,我都叫他奶奶不给他吃任何东西,第三次,他就知道了,吃饭的时候大口大口吃。所以教育方面,家长一定意见统一,包括爷爷奶奶。不然孩子很不好管的。

2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做事情

我们家孩子14个月才会走路的,他会走路后经常摔跤,我从来不会去扶他起来,我都会说,宝宝你可以的,自己爬起来哦。最一开始他会哭,但是后来他都是自己爬起来,从来不要大人抱起来。他2岁的时候,我们就鼓励他说,你看爸爸妈妈都是自己吃饭的,宝宝也可以自己做的啊,他也喜欢学习大人,2岁的时候就回自己吃饭,虽然弄的到处都是,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的。他26个月的时候,自己就会用筷子吃面条了。

3不能对孩子不讲信用,说过的话要做到,要不他以后就不相信了

现在的孩子,不要看着小,但是记忆力特别好,记得有一次我和他说妈妈等周末带你去水族馆玩,后来周末我忘记了,但是他记得的,早上起床就开始和我说,妈妈今天去水族馆喽。我当时很吃惊,他还记得。后来答应他的事情都做到了,我和他说妈妈答应你的事情做到,你答应妈妈的事情也要做到的,他真的是这样的,每次做喜羊羊,我说只能坐一次哦,他只要坐完一次,就主动下来,有的小朋友会不走,他不会的,坐一次,自己主动和我走了。所以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样他也会和你讲信用的。

4远离手机电脑电视机IPD多给孩子一些陪伴

这点我深有体会,后悔家里的设施太全。最一开始,他玩IPD的时候,我没有觉得怎么样,而且觉得蛮好,他玩了电脑就不会一直跟着我,这样我可以做事情了,但是慢慢的我发现这样真的很不好,好在他现在不是上上瘾,要不我真就后悔死了。孩子其实需要家长的陪伴,而不是冷冰冰的电脑和电视机。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

孩子上幼儿园了,配合好老师的工作很重要的,我儿子在学校打人,管人,沈老师和我说了情况后,我回家问了孩子为什么打小朋友,他说因为别人讲话了,我就和他说,小朋友讲话是不对的,你可以告诉老师的或者和他说上课了,我们要安静的,但是不能打人哦,因为这样你自己也犯错了啊。他应该是懂了,后来沈老师也引导了下,到现在都没有打人了,这个还是要感谢沈老师的。

育儿方式:全职妈妈or隔代教育


若说妈妈教养与外婆教养出来的孩子有多少区别,还真不明显,也许是母女之间好沟通。因为外婆们常说:我女儿说了,味精对孩子身体不好;我女儿说了,让孩子自己吃饭。又或者:我女儿说了,让孩子每天洗澡……不胜枚举。女儿的教养观念,母亲貌似能良好地贯彻执行。但细细观察下来,又似乎有那么点细微的差别。

性格差异

全职妈妈身边的孩子,性格或恬淡或活泼,但都比较随和、稳定,不会乱发脾气,上课时注意力集中而持久,偶有情绪,在妈妈的安抚下能很快平静下来。

相比较之下,外婆羽翼下的宝宝,或娇气、或暴躁,情绪不稳定,稍有不如意就会哭泣或尖叫,更有甚者还有暴力倾向,这时候,外婆往往自己也很沮丧,不能很好地安抚宝宝。上课时坐不住,时不时就要绕着教室跑,或者去打扰其他小朋友。当妈妈客串带孩子上过亲子班后,外婆再带,孩子更会有情绪上的不适,反弹会更大。

生活习惯

全职妈妈的孩子通常都有良好的起居时间,饮食有序。自理能力也很强,很小就开始学着打理自己,还能帮妈妈做事情。而外婆总要娇惯些,由着孩子的性子,爱给宝宝吃零食。凡事包办,吃饭的时候,别的宝宝都好好坐在位子上自己吃,他们却坐在外婆的怀里,一口口被喂着吃。

生理发育

这点,让我们有些诧异。大多由外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尿裤子。据宝宝的妈妈说,他们家外婆从小就给宝宝把尿,频繁到20分钟1次。夜里很早就开始甩开尿不湿,给宝宝定时把尿。也许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尿频的原因。

鼓励方式

当宝宝完成一项活动时,妈妈会说:宝宝,你看,只要努力了就能完成,加油!或者,宝宝,真是能干的小伙子,能自己穿鞋了——是非常具体的。

而外婆,不管宝宝有没有完成任务,对活动有没有兴趣,或者没有做什么,只是坐在那儿,她们也会表扬宝宝:你好棒——后果是,宝宝没有表扬就不吃饭,没有表扬不动手做作业,没有表扬不肯上课。

为什么全职妈妈与外婆带出的宝宝会有些许的不同呢?兴许是宝宝在妈妈身边自然而然产生的自信、忍耐力与安全感;又或者,外婆带的孩子,白天接受的是一种生活习惯及规矩,晚上父母回来,又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变化在宝宝幼小的心理上会兴起波澜,反映出来的就是性格上的不稳定。

也有说我们宝贝外婆或祖母带,脾气也好着呢!是的,世事无绝对,并不是每一个祖辈都溺爱孙儿,就像也不是每一个妈妈或者爸爸都有科学育儿观一样!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教育孩子,“昙花一现方式”要不得


看着我家的昙花打了一个骨朵,两个星期后,突然在晚上7点绽放了。我们一家人忙着拍照,乐于欣赏。都说昙花一现,可见昙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这也是昙花为什么在人们心目如此高贵吧。那是因为它的辉煌时刻就是一瞬间。既然昙花一现,我们全家都不想睡觉了,一直观赏到11点,仍然是鲜花怒放,我们都熬不住了,期待也许我们的昙花能开24个小时呢,明天起床再看也可以的。可是第二天起床,我们都大失所望,昙花只剩下一个凋谢了的骨朵。这颗昙花养了两年了,今年才开花,而花期只有8个小时左右。想想孕育了两年就只等这8个小时的辉煌展示,真是难得的可贵。

感叹之余,让我突然想到了我们教育孩子是否也是这样。

先说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昙花一现式的教育方式吧。

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老少的饮食起居。对于孩子,我们都感觉遗憾,没有尽力把时间给孩子一些。哪怕是几句话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哪怕是陪着孩子下盘棋,哪怕是关注一下孩子近期是否快乐…总之,很多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观念来教育孩子。但是有一天,突然孩子的老师打来电话了,找你告状,你的孩子在校的劣迹表现,更为可气的是你看到孩子考试不及格。于是我们家长火冒三丈,把孩子一顿臭骂,一顿狠揍,还美其名曰:“我两天不教训你,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狂批一顿,家长该喝酒喝酒,该应酬应酬,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再也不过问孩子的学习。

这种“昙花一现”的教育方式,我们家长都有过吧。其效果是很差的,孩子口服心不服。而且我们没有从根本上给他分析原因何在,更没有告诉他今后应如何改正。

我们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踏上了育儿的漫长之路,其中的辛苦,喜悦,困惑,无奈,我想做了父母,其中滋味才会晓得,而且都领略过的。那么我们几年,几十年的辛苦就像孕育昙花一样,需要我们平时精心的去呵护,去施肥浇水,锄草捉虫。而收获也就是一刹那的瞬间,那育儿的辉煌也是“昙花一现”的。

所以,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切忌拔苗助长或急功近利。“昙花一现”的教育方式不可取,而我们的收获会像“昙花一现”那么辉煌和高贵的。

相关推荐

  • 隔代教育之优势VS劣势 1、隔代教育的优势:首先,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其次,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
    2020-10-03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教育方式要统一 育儿心得:教育方式要统一 对于孩子,我对他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我觉得他是个男孩子,以后长大就是一个男人。所以对于他的教育,我基本是有放有收的,在给予他自由的同时也会相对约束下,我希望他从小就是一个有担...
    2020-09-27 阅读全文
  • 语言教育:方言vs普通话 随着宝宝开始牙牙学语,父母便要开始决定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言环境,方言还是普通话?语言的教育问题在孩子的学语期内一直是家庭教育中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不同原因,有着自己独立的语言教育理念...
    2021-12-31 阅读全文
  • 育儿方式:全职妈妈or隔代教育 若说妈妈教养与外婆教养出来的孩子有多少区别,还真不明显,也许是母女之间好沟通。因为外婆们常说:我女儿说了,味精对孩子身体不好;我女儿说了,让孩子自己吃饭。又或者:我女儿说了,让孩子每天洗澡……不胜枚举...
    2021-04-07 阅读全文
  •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
    2021-06-30 阅读全文

1、隔代教育的优势:首先,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其次,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

2020-10-03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教育方式要统一 对于孩子,我对他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我觉得他是个男孩子,以后长大就是一个男人。所以对于他的教育,我基本是有放有收的,在给予他自由的同时也会相对约束下,我希望他从小就是一个有担...

2020-09-27 阅读全文

随着宝宝开始牙牙学语,父母便要开始决定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言环境,方言还是普通话?语言的教育问题在孩子的学语期内一直是家庭教育中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不同原因,有着自己独立的语言教育理念...

2021-12-31 阅读全文

若说妈妈教养与外婆教养出来的孩子有多少区别,还真不明显,也许是母女之间好沟通。因为外婆们常说:我女儿说了,味精对孩子身体不好;我女儿说了,让孩子自己吃饭。又或者:我女儿说了,让孩子每天洗澡……不胜枚举...

2021-04-07 阅读全文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

2021-06-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