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

发布时间:2021-12-18

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生活在这个21世纪科技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儿童娱乐设施和项目层出不穷。经调查,我们惊奇的发现,“看电视”竟然是最热门的儿童娱乐方式。

电视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呢?根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孩子最先注意到的是会动或者是会发出声音的东西。这就很自然地使得孩子易对电视这个具有声光影像的科技产品好奇,并且有兴趣去研究。因此,婴儿在襁褓时期,就容易被电视所吸引;3个月大的孩子,会因为电视中的声音而聚精会神,观看屏幕上影像的变化;2岁半的幼儿已开始逐渐喜欢看电视。由此可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电视”可说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启蒙老师”了。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所以父母如何了解孩子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并选择适合他年龄观看的节目内容,可说是现代父母非常重要的责任。

看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1、认知外界环境

幼儿期的宝宝,所能接受的任何刺激,都是他们体认外在环境的重要开始,因此可以说,“电视”经验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很多时候,妈妈喂孩子吃饭的时候,或者和宝宝一块在屋里面玩耍时,家里的电视都是打开着的。幼儿期的宝宝,并非主动地寻求收看内容,而是被动地被吸引。因此,家长如何及早协助幼儿认识他所接触的影像,就能及早让他认知外在的环境。

2、获得视觉满足

通常来讲,电视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开始有极大的吸引力。尽管这个年龄层次的宝宝,对于电视内容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充足的声光效果,丰富多变的画面,都会让孩子对电视产生“爱不释手”的好奇和喜欢。

据医学专家指出,2~3岁的宝宝最喜欢看的是广告。因为,广告画面色彩鲜艳,声光效果强,而且动态变化快,容易吸引宝宝的视线,更能让他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

3、警惕不良影响

a、电视机对人单向交流,缺少思维锻炼,不利于宝宝创造性发展;

b、电视中混杂着很多暴力、色情、低俗、荒诞的不健康因素,在幼儿分析、思考能力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会盲目模仿电视中的行为,对孩子的行为、语言、思考等方面有不好的影响;

c、某些恐怖、紧张情节,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忧郁、不安、恐惧、孤独的感受,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d、孩子眼球发育不固定,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导致近视、散光等眼科疾病。

如何选择电视节目

因此专家也提醒家长,电视可能是益友,更可能成为损友,如何慎重选择孩子适合观看的电视节目,并让电视成为幼儿语言刺激的辅助工具,及亲子间另一互动的桥梁,而不是电子保姆,就要看父母的智慧了。

1、先过滤电视节目内容

首先父母必须先看几遍孩子喜欢看的每一个电视节目,千万不要太武断认为卡通就一定是孩子喜欢、适合看的。有些外国的卡通节目太过暴力,或剧情过于荒诞,都不适合幼儿观看。因此,替孩子选择电视节目时,必须了解孩子所看的节目内容。

2、陪孩子一起观看

在孩子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您不妨先放下手边的事情,坐下来陪孩子一起观看,也可以试着去询问孩子,现在看的这节目什么地方觉得比较有趣?或是可以尽量安排全家一起看电视时间,不但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可适时指导孩子吸也正确的知识与观念。

3、安排看电视时段

父母在对孩子喜爱的电视节目内容做评断后,再安排看电视的时段;因为有些时候家长可能只注意时间的控制,以及生活作息的配合,却忽略此阶段时间、电视节目的内容,是否适合孩子观看。

4、考虑孩子兴趣,与孩子一起讨论

父母可与孩子共同选择,也可以了解孩子喜欢看及适合的节目有哪些。如认为节目不适合孩子看,也可适时告诉孩子父母反对的理由,不是禁止孩子看电视,而是认为节目内容不适,且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一方面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和重视,也给孩子表达意见和喜好的机会。

正确指导孩子看电视

除了选择适合的电视节目让孩子观看,专家也强调,正确指导孩子看电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知识、价值判断与观念,以下提供一些指导孩子看电视的技巧。

1、保持适当距离

通常适当看电视的距离为荧光幕五到六倍的长度,父母可在椅子与电视之间,摆上桌子、茶几等隔出安全距离;保持正确姿势和注意控制看电视时间,约半小时休息一下,可减少孩子得近视的机会。

2、提出问题,了解孩子对节目内容的看法

与孩子一同观看节目时,可以从聊天中了解孩子想法,适时纠正孩子的纠正孩子的观念,进而对孩子在人、事、物的判断方面,做正确引导。

3、启发孩子的想法

在与孩子一起观看时,不妨提出一些问题举例让孩子去联想,鼓励孩子一起去思考,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和思考判断能力。

4、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尽量给予明确、肯定的回答

一些节目孩子看了之后会有些疑惑,此时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要有搪塞、敷衍的态度。

除此之外,发现孩子受电视影响而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应适时给予督导,以纠正孩子的行为和观念。

从事看电视以外的休闲活动

过多的接触电视对孩子并不是件好事,父母可以带孩子从事其它的活动,引导孩子朝着多方面发展。据有关调查显示,每个儿童平均每天看4个小时的电视。可以规定让孩子看1小时的电视,另外1小时阅读书籍或画画,2小时从事户外运动,这样不仅可以分散孩子在电视上的注意力,也能让孩子朝着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1、户外活动

3岁以下宝宝的发展特质主要是以感觉、动作为主,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家中的小宝贝多从事户外活动,例如郊游、踏青,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另外,也可以跟宝宝一起玩掏沙子、堆城堡等游戏,这样不但能激发宝宝的创造力,也能让宝宝的感觉和动作得到协调发展。

2、在家中创作

爸爸妈妈可以买一些色彩鲜艳的积木,教自己的宝宝堆出高高的城门、漂亮的房子;或者让宝宝拿起彩笔涂涂抹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纸上彩色世界。让孩子在家中除了看电视之外,还有其它种类的休闲活动。

对于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孩子,每一个家长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电视,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身为“护花使者”的家长,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关系到是否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父母能掌握以上几个要点,使电视充分发挥其正面的效用,那么无形之中您的孩子就多了一个良师益友,您也多了一条与孩子沟通的途径。

最后,专家也指出,为人父母者多付出实际的关爱行动,选择好的、适合的电视节目陪孩子一起观看,并与孩子一起分享,增进孩子对电视节目的理解。如果父母能以上要点,电视不仅是孩子的陪伴者、益友,帮助孩子在认知方面的成长,更能成为亲子沟通最佳途径。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导读:要做成功的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譬如愤怒、悲哀及恐惧。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爱的桥梁,使孩子成长为更成功、更快乐的人。

阅读此文前,先来测一测你对孩子的情绪反应

在孩子闹情绪时,你的反应常常是——

A→“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雪糕吃。”

“来,爸爸带你去动物园,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再这个样子,我就不让你出去玩了!”

B→“你这个样子像个男孩子吗?真丢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想挨打啊?”

C→“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D→(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反应,喋喋不休地唠叨)

“人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嘛。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想想,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测试结果

★A类——“交换型”父母:

你认为负面情绪有害,所以每当孩子有忧伤的感觉时,你就努力把世界“修补”好,却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和慰藉。

看到父母的这些反应后,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感觉这么糟?”次数多了,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

★B类——“惩罚型”父母:

孩子常常由于表达哀伤、愤怒和恐惧而受到你的责备、训斥或惩罚。你以为这样不会“惯”出孩子的坏脾气,或者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痛苦、受虐待。所以,对于负面的情绪孩子是又憎恨又无可奈何。长大后面对人生的挑战时,孩子会显得力不从心。

★C类——“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既不否定也不责骂,而是“不予干涉”,让孩子自己去找办法宣泄一下或者冷静下来。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的引导,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有侵略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发泄;一个伤心的孩子会尽情和长时间地哭闹,不知道怎样去安抚自己和舒解自己。

★D类——“说教型”父母:

你以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负面情绪就会消失,所以你热衷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

此时,孩子感到孤单无助,仿佛身处黑洞,得独自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训导,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种是传统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

好孩子是夸出来


导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夸夸他们,鼓励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年幼的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是在我刚工作的两年里给我触动最大的一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能,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语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鼓励、表扬、引导克服不足,尽力弥补他的短处。

刚接受我们班级时,我和搭班老师都很快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男孩子——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当老师一靠近他时他的全身就会紧张,特别是在学习新操的时候,老师纠正他的动作时他的身体硬到掰到掰不动的地步;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美术、音乐、语言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儿发展的要慢一些……看到这样的孩子,我们都很心疼。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他,我们已无从去追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给他新的教育,新的起点。于是,我们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希望捕捉到他的亮点和进步的地方,给他鼓励,给他赞美,给他希望。当我们发现他在运动方面很出色时,就在全体孩子前面表扬他,并让他做示范。当他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会抹抹他的头,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当他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给他鼓励的掌声以及一个小粘纸……在这些不同的赞许、鼓励下,他渐渐大方起来,肌肉不再僵硬了,眼睛也敢正视老师了,这些进步就是简简单单的鼓励与夸奖就能改变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夸夸他们,鼓励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

调整好孩子的好奇心


小布丁爱上了小区里的戏水乐园,大脸妈决定送他去游泳训练班学习。一早,大脸妈提着一个大包带着小布丁去学游泳。小布丁对于鼓囊囊的包很好奇,总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可惜妈妈不让,小布丁只好时不时去动拉链。大脸妈脸色一沉,说:“这孩子,怎么总是动手动脚的!”小布丁问大包里有什么,大脸妈说:“不就是学游泳的用具吗?有什么好看的!快走,一会儿迟到了!”

幼儿园放学了,老师叫住大脸妈,说小布丁在手工劳作课上将小串珠洒了一地,老师发动小朋友一起找串珠。结果,没一会儿小布丁又将小串珠弄洒了,耽误了老师上课,所以今天的手工作业要拿回家完成。大脸妈的脸拉得老长,就差当时将小布丁一口吞到肚子里了。

小布丁却觉得老妈实在太帅了,居然能将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带回家来完成。小布丁有意无意间总想去碰妈妈的皮包,那里面有串珠、手工本、还有以前手工课上做的贴画等有意思的东西。等红灯的时候,小布丁趁妈妈不注意,拉开了妈妈皮包的拉链,这下可好,“哗啦啦”,串珠、水彩笔、钥匙、化妆品、手机……全都掉了出来。小布丁赶紧弯腰去捡回那些散落在座位下面的小东西。大脸妈生气地说:“你这个孩子的手怎么这样爱动东西!一会儿也不肯老实!该你动手的时候你又不会动了,连珠子都穿不起来!”

恰好绿灯亮起,后面的司机按起了喇叭。大脸妈着急之下猛一踩油门,“啊哟”——小布丁的头狠狠地撞在了车门上。

絮絮叨叨:

小孩子都好奇,喜欢动动这个摸摸那个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对于外界的一切,他们都觉得很新鲜,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无法禁锢孩子的好奇心,阻止他们探索的双手。

在身心成长的道路上,双手给与了孩子极大的帮助,是孩子真正的好朋友。而大人总觉得孩子探索的小手“不是时候”,用各种身体语言来表示对这种探索的不满。

小布丁对于自己第一次游泳带的“装备”充满好奇,总想打开看看里面装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其实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了。大脸妈应该事先给他展示同时简单讲解,如何穿脱泳衣泳帽,什么时候使用浮板和泳圈,甚至可以在家提前“演练”一次。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热爱游泳的兴趣,同时也避免了学习中小布丁的注意力分散。

至于小布丁在幼儿园里发生频繁地掉串珠的事情,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偶然发生的事件,哪个孩子不失手打翻玩具呢,如果打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可以提示家长给予配合教育;另一方面,也凸现出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的缺点,因为家长总是不肯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实践,不是包办代替就是强行阻止,造成好多孩子心灵却不“手巧”。

家长们一边嫌孩子“碍手碍脚”“什么都做不好”,另一方面却在有意无意中阻止着孩子用双手探索和实践。

孩子想打开妈妈的皮包和手工课上掉串珠看似两个不相关的事情,其实都在给大脸妈这样的家长们同样的启示;在每件小事上,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认识身边的事物,鼓励孩子亲手去实践。不要抱着“怕麻烦”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们的“动手动脚”,更不要时常责怪他们的“笨手笨脚”。

归结到一点,对待孩子和对待工作一样要多点耐心,毕竟孩子是慢慢成长的,与其约束和指责,不如耐心指导,适度放手,让孩子真正的“心灵手巧”。

小布丁和妈妈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假如你在这些小故事里发现了自己的影子,请不要笑,让我们的大手将小手牵得更紧吧!

好孩子具有的四大习惯


导读: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会对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响。

1、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

2、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小看孩子能独立完成一点小事,家长如辅以赞同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自信的孩子会为自己的能力而骄傲,在今后生活与学习中也定当自立自强。而家长包办代替一切的孩子反而会缺乏自信也很少能够自立,这样的孩子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3、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则。比如不打人、不说脏话,与人分享食物和玩具,同情并帮助他人等。在当今社会如果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拥有了成功的钥匙。

4、有益于孩子事业成就的: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这是影响孩子将来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常听说家长给孩子报了许多辅导班,整日疲于奔命却又总是不了了之。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依兴趣选择一到两件喜爱的技能坚持学习,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技能经过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就,也并不需要“以文补武”或“以武补文”,因为无论学习什么技能都有益于注意力的集中,而这一习惯会自然向其他技能学习领域转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具有了以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孩子哪个不爱?又怎会不成功呢?

父母们要教好孩子说话


如何教孩子学说话

3岁前是孩子学说话的宝贵时期,因为3岁前是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人类说话能力是在后天所获得的。一个听与发音器官健全的孩子只有处在有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即有人和他说话,孩子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孩子到3岁都应学会说话了。所以教孩子学说话成为出生后前3年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0-3岁孩子经历的语言发展过程大致如下:

(1)0-2个月的孩子已经开始了吸收性学习

孩子对外在的语言虽尚无反应,但孩子的内在吸收性心智已开始了,已经开始了对语言的吸收性学习;

(2)2-3个月的孩子就会寻找说话的声音

2-3个月的孩子对成人说话的声音孩子会转头寻找;

(3)4个月:孩子的眼睛会盯着成人说话的嘴

(4)4-6个月:孩子会试着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5)6个月:孩子能从各种声音中分辨出熟悉的,有意义的声音。如妈妈的说话声;

(6)10个月:孩子能听懂大部分的简单口语,但尚不能用口语回答,但是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7)12个月:孩子能够开口说一些单词,表达意愿只有照顾孩子的成人才能分辨孩子说的含义;

(8)16-18个月:孩子能意识到每种物品都有名称,这时“这是什么”和“那是什么”成为语言学习的重心,即学习词汇;

(9)21-24个月:孩子已经会使用简单句子表达。如“我要吃桃子”;

(10)02岁-2岁半:会使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了,对新的词汇有极大兴趣,一天大约可接受9个新的词汇;

(11)3岁半后:是听和说语言完成期,以惊人的速度使用语句;

(12)以上孩子口语发展进程代表了一般性水平,不同的孩子口语发展速度会有差别;

(13)有效发展孩子听说能力的建议:

1、成人在照料孩子生活时一定要伴随语言

在孩子降生后,听不懂话,更不会说话的时候,成人在照料他生活的时候一定要伴随语言,如:喂奶时“宝宝,妈妈来抱你了,吃奶了”,换尿布时“宝宝尿湿了,妈妈给宝宝换尿布了,好舒服呀!”“现在洗澡了,妈妈帮宝宝脱衣服了,先脱左手袖子,再脱右手袖子,下水了”。在孩子醒来时和他说说话或说支歌谣。妈妈的自言自语虽然孩子听不懂,但是在与孩子互动时说的,经常地说有助于孩子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行为。不怕他此时听不懂,而在于给孩子做语言的积垫语音的、语调的、语义的。因此,孩子听不懂不会说时也要和孩子说话,因为孩子是先学会听,听懂后,再会说;

2、要耐心地听孩子讲

1岁左右开始说话了,我们要耐心地听孩子讲,孩子讲得慢,说不成完整的句子,父母不可催促,而是要注意帮孩子将这句话说完整。如:A宝宝说“湿湿了”,妈妈接着说“宝宝尿湿了,妈妈来给宝宝换尿布。”B孩子说:“拿”同时手(伸)向桌子,妈妈说:“宝宝要拿桌上的桔子吗?来,妈妈帮助你。”妈妈拿来一个小板凳,让宝宝站上去,宝宝伸手拿到了桔子,妈妈对宝宝说“宝宝拿到了桔子,高兴吗?”

3、和孩子说丰富词汇的游戏

(对1824个月大的孩子进行的游戏)

1)将物品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2)颜色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3)形状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4)种类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4、多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的活动:

1)让孩子认识生活用品

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如卫生纸、杯子、毛巾、衣服、要让孩子拿取;

2)随时随地交给孩子认识物体

如在超市里购物时,让孩子认识水果;

3)让讲故事、说儿歌成为一种习惯

听故事对孩子是乐事,对小年龄(2个月-1岁半)的孩子讲的故事不要长,情节简单,还要尽量用相同的语言在重复故事里的情节;

4)讲故事要面对孩子有声、有色地演绎人物情节

以唤发孩子的想像力,引起情感的共鸣,跟着情节走;

5)讲故事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有时还可停下来让孩子提问,看看孩子是否听懂了故事,如果孩子累了,不愿听了就休息;

6)不要用放录音来代替父母讲故事,放录音听故事远不如父母面对面给孩子讲故事的效果好;

7)成人语言的示范作用

孩子是从模仿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因此,孩子周围成人的语言的正确(与否)如语言、语调,词汇的优美与丰富,语句的准确与干炼,都影响着孩子语言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父母有时会很忙碌和劳累,往往与孩子相处时,只希望孩子安静、不吵闹,孩子的要求都给予满足,吃饭、洗澡等生活能力一一代劳,而语言的使用和交流较少。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对语言学习慢,对语义的认识也迟缓,而无法在敏感期促使孩子语言的发展。

喜欢《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怎样做好孩子的口腔保健? 口腔疾病是儿童期常见病。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牙齿的好坏会影响全身健康和面部发育。因此,重视口腔卫生,预防儿童口腔病,是极其重要的。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许多家长只注意让孩子早上...
    2021-04-14 阅读全文
  • 初为父母,做好孩子的“良医” 初为人父母,完全没有经验,孩子出了点问题,自然容易恐慌。但是既然有勇气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不能遇事恐慌,天性容易恐慌的,也应该学着不要恐慌,要学会理智地思考。孩子一咳嗽感冒马上就跑医院,包一大堆...
    2021-04-13 阅读全文
  • 父亲,做好孩子心目中的榜样 很多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品行的影响非常大。在男人参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完美父亲虽然不易,但是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只要愿意,就一定能做到。 男孩更会模仿父亲行为 研究发现,男孩在他成长中寻找父亲榜...
    2022-01-01 阅读全文
  • 为什么要做好孩子的常规? 常规的意义 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出一系列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科学的生活秩序。如,幼儿睡眠、起床、进餐都有固定的时间;...
    2021-04-19 阅读全文
  • 唱童谣学英语做好孩子 小孩子学习新事物的时候,要注重方式,同样一种知识,不同的学习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其中童谣是孩子爱唱,也容易记住,易于学习的一种方式。 虎子小时候,不是那种很容易入睡的孩子,睡觉前他必须得听儿歌、...
    2021-06-21 阅读全文

口腔疾病是儿童期常见病。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牙齿的好坏会影响全身健康和面部发育。因此,重视口腔卫生,预防儿童口腔病,是极其重要的。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许多家长只注意让孩子早上...

2021-04-14 阅读全文

初为人父母,完全没有经验,孩子出了点问题,自然容易恐慌。但是既然有勇气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不能遇事恐慌,天性容易恐慌的,也应该学着不要恐慌,要学会理智地思考。孩子一咳嗽感冒马上就跑医院,包一大堆...

2021-04-13 阅读全文

很多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品行的影响非常大。在男人参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完美父亲虽然不易,但是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只要愿意,就一定能做到。 男孩更会模仿父亲行为 研究发现,男孩在他成长中寻找父亲榜...

2022-01-01 阅读全文

常规的意义 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出一系列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科学的生活秩序。如,幼儿睡眠、起床、进餐都有固定的时间;...

2021-04-19 阅读全文

小孩子学习新事物的时候,要注重方式,同样一种知识,不同的学习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其中童谣是孩子爱唱,也容易记住,易于学习的一种方式。 虎子小时候,不是那种很容易入睡的孩子,睡觉前他必须得听儿歌、...

2021-06-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