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过度表扬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发布时间:2021-12-10

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过度表扬孩子会有什么后果?》,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读]孩子需要表扬,但是不能过多、空泛而不准确的表扬,不然将会带来负面影响。那么父母怎么知道自己的表扬是否恰当呢?这时候就需要观察孩子的表现了。

表现1:总是等待父母表扬

情景:可可妈妈对女儿常常表扬挂在嘴上,所以乐得可可每天就像只小喜鹊,不时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做了这个”,“妈妈我又做了那个”,然后期待着妈妈的夸奖。

分析:孩子已经对表扬之词产生了依赖,她做事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向妈妈邀功。如果妈妈有一次没有像往常那样对她赞扬有加,就会因此而失落。

提示:父母应该适当地压抑一下自己表扬的冲动,让表扬变得更加可贵。当宝宝第一次独立走路,第一次完整地背出一首唐诗,的确会让全家欢喜一番。但如果只是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譬如小便前会叫妈妈,或是平稳地从沙发着陆到地面,就不必兴师动众地夸奖或表扬了。

表现2:面对表扬流露失望

情景:妈妈对文文说:我们一起玩串珠子游戏,好吗?文文高兴极了:“好!好!”因为这是她最拿手的游戏。果然文文很快就串好了手中的那颗珠子。“真棒呀,能那么快串好!”然而文文却对妈妈的表扬流露出失落的表情。

分析:也许是妈妈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表扬并没有让孩子快乐。对孩子早就学会的串珠子,妈妈还显得很惊讶地“夸奖”他,孩子听后能不失望吗?

提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现有能力,以及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然后在一个相当的水准上评价孩子。需要记住的是,表扬要随着孩子的能力一起成长。

表现3:得到表扬却有压力

情景:小区里,妈妈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表扬悠悠吃饭不但不挑食,而且吃得很快。在旁的悠悠感到压力重重,因为他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拉在别的小朋友后面。

分析:妈妈的表扬可能不仅不准确,而且很夸张。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让他心情沉重。而且,妈妈还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过分地表扬他,让他很反感,因为孩子已听出妈妈的话不是事实。

提示:具体、恰如其分并且举重若轻的表扬,反而会使孩子感到受肯定,又明白还要努力。同时还可以让他懂得适当的内敛和含蓄也是一种美。

表现4:听到表扬反而伤心

情景:那天早晨,妈妈想夸奖宁宁能自己穿衣服了,脱口说:“谁说我们宁宁不会自己穿衣服?你看穿得多好啊!就是裤子前后穿反了,哈哈,拉链都跑到屁股上去了……”宁宁听后反而掉泪了。

分析:妈妈的表扬措辞有些问题,有些善意的玩笑,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这么小的孩子,最好给他明确的语言,到底哪些值得褒奖,而不是这种模棱两可的半夸奖半玩笑。

提示: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太纠缠于他的失误。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肯定,那些无伤大雅的细节就当没有看见。

表现5:接受表扬无动于衷

情景:苗苗只要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得到妈妈的表扬:“真棒!”以至于他对妈妈这句口头禅已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激励作用。

分析:问题在于表扬太空泛,没有实际内容;其次,千篇一律的表扬,没有任何新意,自然孩子对它不会有感觉。

提示:表扬要多涉及细节,譬如对孩子说:“瞧你画的月亮,边上还有一片云,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这会让孩子从妈妈的表扬中了解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其次,要随时提高表扬的标准,更新内容,并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加以赞许。

***表扬小技巧***

借助肢体语言:如4岁的孩子自己把玩具收进箱子里,在用语言表扬的同时,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后背或者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让孩子感觉父母的爱、赞许和鼓励。

用奖励代表扬:与其夸孩子画得好,不如把画贴在房门上。

表扬时找不足:为让表扬更客观,在表扬的同时,用最温和的语言给孩子再提个更好的建议,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提高。

表扬孩子要恰到好处,才能达到鼓励的效果又不造成孩子的骄傲自大。表扬的学问家长们可要好好学习学习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离异孩子的心理会有什么影响


结婚,一开始是两个人,随着时间流逝,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夫妻之间有了隔阂,开始吵架、冷战,渐渐走到婚姻的尽头。离婚率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离婚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一对对夫妻开始演起了离婚大戏,争财产、争孩子,他们开始恶言相向。在这个过程中,受伤害的总是孩子。

不论是和平离婚,还是开演各种离婚大剧,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灵上的伤害,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缺乏父爱或者缺乏母爱,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内向、自卑、性格扭曲、情感缺失等。父母以及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父母的婚恋观也会延缓给孩子,给孩子以后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心理专家指出,父母在离婚的过程中,发生争吵、泪水、相互贬损等行为,都会成为孩子经验记忆的一部分,会被记录到“父母”、“婚姻”“家庭”等标签中。在以后在某个瞬间,这些负面的情绪,不好的记忆会重新被释放出来,从而影响到孩子对于家庭以及婚姻的看法。

想要降低离婚对于孩子的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是经过友好的协商、负责任地分开这种方式。那么离婚时,父母该怎么做,才能减少孩子受到的伤害呢?

一、向孩子解释说明离婚的原因不是因为他

父母告知孩子离婚时,要给孩子一个原因,比如性格、感情方面等等,一定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离婚不是因为他。否则,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是自己做错了事导致父母分开,从而会非常自责,那么这样,孩子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自卑、以及厌恶自己的心理。

二、让孩子清楚了解以后生活的安排

离婚后要跟孩子讲清楚和谁一起生活,以及父母怎么分工,例如何时可以见到另一方,长假和节假日怎么过等等。或者尽可能征求孩子的意见,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参与讨论,主要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三、在孩子面前,不要讲述另一方过多的过错

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极力批判自己曾经的另一半,即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这样会让孩子恨上另一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孩子会想:“我有这么糟糕的父母,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造成孩子潜意识中的自卑。所以,跟孩子谈论另一方时,不要过多讲述对方的过错。强调作为父亲、母亲,他(她)是非常爱你的。

溺爱孩子的4种后果


自古“慈母多败儿”,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比较明白其中的深意,作为父母的我们,在管教自家孩子时多多少少有些宠爱那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是过于溺爱孩子其后果的重要性,那可能就是你所不能承担的了。

有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从来就是有求必应的,她们会没有原则性的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是合理与不合理的,她们都会义无反顾的满足着。述不知,这样无原则性的溺爱孩子对孩子而言并不是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伤害了。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你可能想象不到,下面就跟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下,父母溺爱孩子的4个可怕后果,及父母溺爱孩子的常见表现。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1、溺爱让孩子能力低下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较强的能力,学习成绩优秀,但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溺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退化了,这就导致了孩子能力低下。

法国有一对老夫妻,他们五十多岁时才生了一个孩子,于是这对老夫妻对这个孩子百般呵护和溺爱,溺爱到孩子二十五岁的时候,解大便还得父母帮助。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这二位老人不在了,这个孩子怎么生存?这对老夫妻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导致了孩子所有的能力、所有的本能都消失了。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却给每位家长敲响了警钟。为了增强孩子的能力,我们坚决不能溺爱孩子,要理智地爱孩子。

2、溺爱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由于我们的溺爱,孩子的各种能力都被掩盖了,如果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会遇到各种障碍,于是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喜欢学习,最后厌学,甚至辍学。当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时,紧跟着其他的毛病就都出现了。所以,厌学的孩子几乎都是在溺爱中长大的,为了孩子,请家长们远离溺爱吧。

3、溺爱使孩子价值观混乱

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脑里边装着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念。因为一直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然后就会觉得他不需要这些正确的价值观,觉得自己满足就可以了,甚至他的思维就停滞在那种感觉里。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处在混乱状态中。这都是溺爱孩子产生的恶果。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为孩子包办一切。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成长所需要的精神养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要独立地去面对世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所以,父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最重要,要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去实践,去学会如何应付危险的局面。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4.溺爱让孩子内心无爱

独生子女从诞生那天起,就把全家的目光吸引过来了。因为是独生子,所以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关注。孩子整天都被这种溺爱包围着,内心就没有爱了:因为孩子只知道接受爱就不懂得付出爱了。

一般来说,孩子要真的爱别人,首先要和别人建立联系,然后他才能产生对别人的爱。但大量的独生子女情感非常冷漠,而对别人爱的需求却非常贪婪,甚至写作业的时候也得妈妈陪着,不陪就不行。孩子应该得到爱,但更应该把爱回馈给别人,这样,孩子才能有一种幸福的体验。

父母溺爱孩子的突出表现:

1、乱发脾气

被宠坏的孩子脾气一般都不好,以自我为中心会表现的非常明显。“小孩子不懂事”有时候会在家里发点脾气,也没有什么坏处,大人们还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被宠到对外人也总是发脾气,以为自己是“任何地方的中心”,那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不然长大了很难和人相处。

2、不正当的谈判

很多文章都在说要让孩子“承担家务”,比如帮爸妈收拾下屋子,帮忙捡一下地上的纸屑等等,父母为了达到“目的”会用一些奖励来“刺激孩子”,比如:你帮妈妈洗个碗,明天带你去动物园。

以上的做法是不错的,但是久而久之就有一些“聪明”的孩子出现了,他们会拿走你的手机,“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你给我买个玩具熊我就把手机给你”;他们会不让你在电脑前工作,拔电源、哭闹,告诉你只有明天带他去游乐场才肯罢休。“绑架式”的谈判是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强盗思维”,必须改正!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3、不尊重长辈

如果孩子已经无视家长的话,甚至对家里的长辈“呼来唤去”,说明已经宠坏了,长期以往的将孩子作为家庭中心,过度溺爱纵容。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改正,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变成“白眼狼”。

4、永不满足

如果一个孩子永不满足,不满足饭菜、不满足自己的玩具、不满足衣服、不满足看电视的时间....这种情况几乎在所有家庭出现,有些父母处理的很好,有些孩子永远的大哭大闹,直到父母满足他!

我们要教会孩子“自己去追求更好的”,而不是一味的试图满足他,满足一次,放心还有下次,下下次....

小编的话:孩子是生下来自己疼、自己爱的,但是父母宠爱孩子也是必须有原则的,比如说:孩子不尊重长辈的话,父母就应该即时予以纠正,你想象一下他现在可以不尊重长辈,将来就有可能会不尊重你哦。还有对于孩子的要求,也并非是有求必应的,且不说他的要求合不合理,但要是某一天他提的要求你一旦满足不了时,那又该如何是好呢?关于父母溺爱孩子的4个可怕后果及具体表现,爸爸妈妈可以认真仔细的学习了解哦。

必看:家长把孩子的磕碰放大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新学期,在孩子们度过分离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们像一匹小野马一样,逐渐被幼儿园的新鲜所吸引,他们跑、跳,一群孩子一起转个圈圈,也会使他们高兴地尖叫,玩的不亦乐乎。但接踵而来的是在所难免的磕磕碰碰,腿上青一块,脸上划一下.……

不同的孩子对于自己身上的伤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孩子年龄小,疼痛神经不是特别发达,转移注意力也快,所以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受伤了,有的孩子绊倒后会使劲的大哭,也许并不疼,但是孩子认为自己摔倒了就是受委屈了,所以看似没有伤的伤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哭闹不止,也有的孩子会主动跑过去给老师报告,但是只要不是生气的打闹,这种小伤孩子都会一笑了之……

不同的家长对于孩子身上的伤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家长喜欢上演大闹幼儿园的大戏,可是这样做,受伤的不仅是幼儿园和老师,还有我们要努力想要呵护的孩子们,有的家长则开始过分关注孩子的身上有没有受到伤害,甚至见到孩子检查一遍又一遍,生怕孩子那里有点伤。责怪老师,是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惯用的方法,他们认为孩子磕到摔到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要为孩子负责。

但是家长们没有想过,孩子很小的磕碰是很正常的,老师很难时时关注到每个孩子,老师也只能是尽量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空间里活动,并且把孩子受伤的程度降到最轻,幼儿园也为了孩子们减少磕碰现象,做了各种安全措施。可是有的家长就是抓住孩子的伤不放,一味的责备教师,或一味的吵闹孩子……

家长把孩子的磕碰放大化会产生的后果

1、孩子不敢再有大动作的出现,孩子正是骨骼发育的时期,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孩子骨骼的强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可是因为家长的过分关注,孩子不再爱动,体质逐渐下降。

2、特别是小班孩子语言沟通能力不强,所以孩子们的友谊都是在玩耍跑跳中获得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安全,让孩子失去沟通的机会和玩耍的乐趣,严重的孩子很有可能自闭。

3、过分的责备教师,让教师不敢再让孩子外出大量的活动,孩子们内在的躁动得不到释放,心情会压抑沮丧,越来越消沉。

4、孩子是活泼好动的,那么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磕碰摔到,那么孩子的童年将是不完整的。

所以家长朋友们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磕碰现象,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视而不见,为孩子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打好结实的基础。

必读:家长把孩子的磕碰放大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新学期,在孩子们度过分离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们像一匹小野马一样,逐渐被幼儿园的新鲜所吸引,他们跑、跳,一群孩子一起转个圈圈,也会使他们高兴地尖叫,玩的不亦乐乎。但接踵而来的是在所难免的磕磕碰碰,腿上青一块,脸上划一下.……

不同的孩子对于自己身上的伤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孩子年龄小,疼痛神经不是特别发达,转移注意力也快,所以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受伤了,有的孩子绊倒后会使劲的大哭,也许并不疼,但是孩子认为自己摔倒了就是受委屈了,所以看似没有伤的伤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哭闹不止,也有的孩子会主动跑过去给老师报告,但是只要不是生气的打闹,这种小伤孩子都会一笑了之……

不同的家长对于孩子身上的伤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家长喜欢上演大闹幼儿园的大戏,可是这样做,受伤的不仅是幼儿园和老师,还有我们要努力想要呵护的孩子们,有的家长则开始过分关注孩子的身上有没有受到伤害,甚至见到孩子检查一遍又一遍,生怕孩子那里有点伤。责怪老师,是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惯用的方法,他们认为孩子磕到摔到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要为孩子负责。

但是家长们没有想过,孩子很小的磕碰是很正常的,老师很难时时关注到每个孩子,老师也只能是尽量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空间里活动,并且把孩子受伤的程度降到最轻,幼儿园也为了孩子们减少磕碰现象,做了各种安全措施。可是有的家长就是抓住孩子的伤不放,一味的责备教师,或一味的吵闹孩子……

家长把孩子的磕碰放大化会产生的后果

1、孩子不敢再有大动作的出现,孩子正是骨骼发育的时期,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孩子骨骼的强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可是因为家长的过分关注,孩子不再爱动,体质逐渐下降。

2、特别是小班孩子语言沟通能力不强,所以孩子们的友谊都是在玩耍跑跳中获得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安全,让孩子失去沟通的机会和玩耍的乐趣,严重的孩子很有可能自闭。

3、过分的责备教师,让教师不敢再让孩子外出大量的活动,孩子们内在的躁动得不到释放,心情会压抑沮丧,越来越消沉。

4、孩子是活泼好动的,那么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磕碰摔到,那么孩子的童年将是不完整的。

所以家长朋友们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磕碰现象,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视而不见,为孩子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打好结实的基础。

家园共育:孩子过度依赖家长,什么都要家长帮忙怎么办?


很多宝宝2-3岁的时期,不会自己独立做事,总要大人陪在一起。如果告诉他大人在处理事情,让他自己玩,他反而闹得更厉害,说自己不会玩,你陪我玩。平时吃饭也是这样,让他自己吃,饭稍微有点烫,孩子。你帮我吹一吹。家长跟他讲道理,他总是会闹。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多家长都在遭受这样的困扰?

一、这种情况和宝宝喜欢缠着大人的问题都是非常相似的。

大部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过度陪伴导致了依赖,没有安全感,失去了独立性。

因此,首先家长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在父母身上。要让孩子学会独立,避免依赖。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去玩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做到的,这需要长期的引导。

二、很多家长的问题在于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一直守在边上,包办代替。觉得孩子小,以后再教他,以后再让他自己独立。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反而独立就成了一个问题,依赖成了主要的行为方式。他总是在想:“这件事我自己做不了,你帮我,你陪我。”所以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预防是最重要的。

三、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帮他建立安全感,培养独立性。避免什么事都依赖,鼓励他自己主动的去做自己要做的事。

不要总是盯着孩子、抱着孩子、担心孩子,和孩子寸步不离。白天陪着,晚上陪着,吃饭陪着。总是担心孩子自身发展的能力。这样,到了孩子三四岁以后,就会出现依赖,安全感差,希望陪伴,希望帮忙。

四、那么一旦有了依赖,父母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批评、说教也起不了作用。所以必须耐下性子,从自己出发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走进独立处理事情的状态。

让孩子从一些简单的事开始,帮助他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家长需要创新的小游戏,不要立刻说我陪你玩,先鼓励孩子自己去玩。然后对孩子的玩法表现出好奇,表达一种鼓励赏识的状态,这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五、那么,幼儿园对于小朋友过度依赖家长都有哪些正面的影响,以及爸爸妈妈送小朋友去幼儿园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送孩子去幼儿园

到了孩子入园的年龄,妈妈一定得送他去幼儿园,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而且在幼儿园里的集体生活中,孩子较易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乐趣,虽然在入园开始的一段时间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但只要坚持,孩子会逐渐习惯的。

离开幼儿园时要微笑着跟孩子说再见

送孩子到幼儿园时,要微笑着和孩子说再见。想到要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所以当与孩子说再见的时候,父母的心情都很复杂,但请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因为当你要离开的时候如果表现得很难过,孩子也会感到难过的。这种情形下,他们更不愿与家长分开了。

跟老师沟通

让教师在幼儿园跟小朋友说,谁在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就奖小红花。你也可以用下小红花,孩子都是想让自己做最好的,用不了几个月,不给小红花他也一样自己做。

对幼儿园放心

如果您对幼儿园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和不信任,潜移默化中就会将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对爸爸妈妈产生更多的依赖和依恋。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孩子最终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共同影响。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孩子的问题,一定要从家长自身及家园环境来寻找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帮助孩子调整这种行为。

相信《过度表扬孩子会有什么后果?》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表扬的“后果”》《我们是好朋友》 表扬的“后果”一天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有的玩折纸,有的玩“钓鱼”,有的玩拼贴,宽敞的教室里生气勃勃,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玩着,不时露出可爱的笑脸。我不时地巡回指导,引导着孩子们。结束时间到了,我让孩子们把物...
    2020-07-29 阅读全文
  • 为什么会有龋齿 活动内容:健康——为什么会有龋齿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预防。 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 父母离异孩子的心理会有什么影响 结婚,一开始是两个人,随着时间流逝,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夫妻之间有了隔阂,开始吵架、冷战,渐渐走到婚姻的尽头。离婚率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离婚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一对对夫妻开...
    2021-09-17 阅读全文
  • 学龄前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 导读:学龄前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
    2021-11-06 阅读全文
  • Baby为什么会有不良行为? 导读: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坏的行为。 幼儿的...
    2021-11-24 阅读全文

表扬的“后果”一天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有的玩折纸,有的玩“钓鱼”,有的玩拼贴,宽敞的教室里生气勃勃,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玩着,不时露出可爱的笑脸。我不时地巡回指导,引导着孩子们。结束时间到了,我让孩子们把物...

2020-07-29 阅读全文

活动内容:健康——为什么会有龋齿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预防。 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结婚,一开始是两个人,随着时间流逝,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夫妻之间有了隔阂,开始吵架、冷战,渐渐走到婚姻的尽头。离婚率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离婚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一对对夫妻开...

2021-09-17 阅读全文

导读:学龄前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

2021-11-06 阅读全文

导读: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坏的行为。 幼儿的...

2021-11-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