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男孩:我是男孩我自豪!
发布时间:2021-11-26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 我是幼师我骄傲演讲稿范文 我是谁幼儿园说课稿当知道有了儿子……
“瞧,这是我儿子!”
“有人和我一起看球赛了。”
“这小子肯定很调皮。”
男宝宝诞生的那一刻,全家上下都充满了欢庆的气息。儿子是家人的骄傲,这份喜悦传递给了小宝宝,他会感受得到。今后他还会不断接受各种社会期望,也会对自己是一个男孩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性别认同有多重要?
从一出生,男孩们就从外界的各种期待里摸索自己的性别定位,他们逐渐知道自己和爸爸一样。有了这样的认知,他们才会顺应社会对男孩的期望,承担起男性的角色。儿童期是建立性别意识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里,爸妈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小姑娘,比如总把男宝宝打扮成小女孩,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我性别的认同。
需要让儿子知道的一些事
男孩子要有担当
从原始社会开始,男性和女性承担的责任就有一定的区分。因为体力上的优势,男性在家族里主要承担着狩猎和保卫的职责。直到今天,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依然承担着更多保家卫国的责任。这种历史使命,要求男孩子们从小就要培养起责任感,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有能力的话,乃至对更多人承担起责任。YjS21.COM
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样的说法放在今天,显得有些豪迈,有些耿直。但事实上,顶天立地的含义并不是要求男孩子做一个无谓牺牲的大英雄,而是让儿子知道,男子汉应该有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要欺软怕硬,在有能力的时候,要保护相对弱小的群体。
男孩子也可以哭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社会给予了男孩坚强、勇敢的标签,让有些男孩子习惯于把负面情绪藏起来,压抑在心底。事实上,作为父母,在给予儿子关爱的同时,也需要教给他一些处理自己情绪的技巧,让儿子知道,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亲密关系中可以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
要有一些才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男孩子要多阅读,多经历,才能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在面对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才可以有更多的借鉴,不至于有失偏颇。才华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成长中的财富,它可以帮助男孩子活得更自在。
再来一点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让男孩轻松面对挫折,可以让男孩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让男孩的观点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
男孩子在6-12岁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课做小动作、说话、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字写的差、背课文难,喜欢看漫画书,爱看电视,爱上网玩游戏等等。老师和家长都采取了各种严厉的措施,但都是收效甚微。
有的家长说孩子的这些行为怎么就在我们的严格教育下反而更严重了呢?
有一个家长讲:
她的儿子上课违反纪律,老师就叫家长,回到家爸爸就骂他或者打他。这个孩子不但没有改正错误的行为,在课堂上更是大声说话,戳戳这个同学,动动那个同学,搞的他周边的同学都受影响。
老师就再叫家长,儿子就再次挨打。有一次,爸爸又要打他的时候,儿子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要砍他爸爸。这个孩子只有8岁。
我看到一篇帖子,是这样说的
第一名是女孩子,班长是女孩子,
团支书是女孩子,学委是女孩子,
语文与英语科代表是女孩子,
乖巧听话的是女孩子,
懂事体贴的是女孩子,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是女孩子,
课后认真作业的是女孩子,
试卷干净整洁的是女孩子,
计算准确无误的是女孩子,
单词默写全对的是女孩子,
英语发音清晰的是女孩子,
作文被老师拿出来诵读的是女孩子,
阅读理解透彻的是女孩子,
暗暗较劲互拼成绩的是女孩子。
成绩倒数的是男孩子,
不屑做班干部的是男子,
上课趴着睡觉东倒西歪的是男孩子,
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却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是男孩子,
老师出错大声质疑不给老师一点面子的是男孩子,
单词默写全错的是男孩子,
口语训练沉默是金的是男孩子,
作文分低的是男孩子,
做阅读不看文章提笔就做的是男孩子,
计算频频出错的是男孩子,
拿着相互喜欢的游戏与球队较劲的是男孩子。
充分表现了目前学校“阴盛阳衰”的现象。(梁启超:“少年强则中国强”中的少年仔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是以男孩为主的,男孩是否强大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我们女孩子的切身利益呀,我们那么多优秀的女孩到了婚嫁的年龄都在感叹“我心目中的男子汉到哪里去了,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剧吗?)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的男孩究竟怎么了?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这是由于我们不了解我们的男孩,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科学研究证明:男孩女孩是不一样的。
近30年来,一门全新的科学------性别科学正在崭露头角,对性别如何影响男孩女孩的问题,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35个发达国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男孩与女孩的大脑之间差别至少有100多处。以下几项和我们家长经常问的问题有关:
(一)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流经小脑的血量更多。
多巴胺可增加冲动和冒险行为的概率。而小脑是控制行为和身体行动的。流经小脑的血流量多,小脑就比较活跃,所以男孩就爱动。这些因素是导致男孩在静坐和久坐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从肢体运动中学习。
(二)男孩的胼胝体(连接两个半球的纤维素)与女孩的体积不同。
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两个大脑半球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以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而男孩同时只能做一件事。
比如:男孩在玩的时候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老师、家长叫他,他就像没有长耳朵似。很多男孩为此遭到老师和家长的训斥。
我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我经常是大吼一声:“你听到没有?你没有长耳朵呀?”心情不好的时候给他一脚或一巴掌。儿子经常被吓的一机灵。现在我已经把儿子训练成:我一叫他,他赶快回答:“妈妈我知道了,”但是一个很惨痛的代价是:我打扰了儿子,破坏了他注意力的形成。
(三)颞叶中的神经连接不同。
女孩在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连接,促进了更多复杂的感知记忆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听力,所以女孩对声音的语调特别敏感。
而男孩则较少听到回响在耳畔的声音,特别是当声音以语言的形式出现时更是如此。
所以用听课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时候,男孩就没有女孩的效果好。
男孩需要更多的触觉型的体验,以便激发大脑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那种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方式就比较适合男孩。
(四)男孩与女孩大脑中的海马(大脑中的一个记忆存储区)的工作方式也不同。
男孩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讲的内容,特别是写出来的文字内容。这就是背课文对男孩是件困难的事一个原因。
但是,因为男孩的海马更偏爱序列,在记忆大量序列和层次分类(如:要点、子要点、子子要点等)的信息时就非常成功!如,很多男孩写作文,经常是:一什么什么,二是什么什么,三怎么样怎么样......跟写总结似的。这就是男孩的特点。
(五)男孩的额叶没有女孩活跃也没有女孩发育的早。
所以,男孩容易作出冲动的决定。这种冲动,会使男孩在进行户外独立学习时效果更好。而我们是让很多孩子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固定在座位上学习,男孩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六)女孩大脑中主要的语言中心,发育得更早更发达。
女孩还拥有更多的雌激素和后叶催产素(这些化学物质直接影响语言的使用)。男孩则具有更多的睾丸激素(一种与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的激素)与后叶加压素(与地盘性和等级制度相关)。
由于血液中的后叶催产素含量较少,大脑对语言的重视度不高,导致男孩在静坐或谈话时的学习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自然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脑中学习那个键,常常通过行为反应、等级竞争和攻击性培养起来的。)
(七)在完成任务的休息时间,男孩的大脑会进入一种“睡眠状态”,使自己恢复、补充能量后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做好准备。
这种对男性大脑的活动至关重要的睡眠状态很可能在教室里酿成大祸。
大部分未完成作业、在课堂上停止做笔记或睡觉,或者以摆弄铅笔(做小动作)或坐立不安等方式进行自我刺激的学生都是男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清醒以便继续学习。
看来我们都错怪了我们的男孩,总以为他们是故意违纪的。
(八)男孩的大脑处理血流的总量较女孩少15%。
这种结构不利于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学习。因此男孩在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任务时成绩很好,此时深度学习在发挥作用。
如果非常频繁地变换任务,他们的表现就不佳。大脑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过度刺激的主要反应是挫折感,因此,男孩在课堂上容易发生更多的违纪问题。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学校的教育有深度学习的时间吗?有深度学习的方法吗?
(九)男孩主要的荷尔蒙是睾丸激素
睾丸激素在中学和高中期间达到很高的水平。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每天通过大脑接受5—7次该种激素的刺激。
睾丸激素可以提高男孩空间运动知觉的发育和右侧大脑中心的应用。男孩拥有的睾丸激素比女孩高20倍。
所以毫无疑问,处于青春期的男孩的大脑和女孩是不同的。
(十)女孩在阅读和写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1.5年。
这一距离从童年早期开始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很多男孩的大脑天生不能很好地适应那些强调阅读、写作、复杂的组词造句的教学方式,尽管这些技能是所有文化不可缺的。
与男孩相比,女孩大脑中有更多范围的区域专门负责语言功能、感知记忆、静坐、倾听、语调和神经交叉串话,因而复杂的阅读和写作对她们而言显得比较容易。但对男孩而言就成为比较困难的事情。
(十一)从人类历史的遗传来看,由于男性主要从事狩猎活动。
因而他们需要培养出一种更具空间—运动知觉能力的大脑。他们需要良好的视觉,但又不需要像负责生儿育女的女性那样具有特别精细敏感的感知能力。
男孩的大脑是及其兴奋的。与女孩大脑相比,血液更多地流过脑干。因此更适合身体运动,但不适合语言的导入与输出。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男性通过狩猎等空间---机械运动原理、经济和贸易上的数字往来、发明与创造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进行有机的自我发展。
大多数男孩喜欢读:
1.充满空间,如运动知觉活动的书。
2.技术或机械类的书,如科技类的书。
3.图解或视觉类的书,如漫画书。
只有当男孩进入大学时,他们的大脑发育趋于完成,这种现象才会消失。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喜欢读书,就不要把你开的书单强加给你的儿子。
总之,男孩们在一时冲动惹出麻烦或做错事的过程中学习,成长为男子汉,成为律师、医生、运动员、飞行员、公司经理人等等,推动人类社会的改革与创新。
研究得出结论:
不是男孩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男孩天性中许多关键要素不适合目前的传统教育。
研究人员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继续努力改变我们的男孩,还是应当改变现行的教育体系?”他们可以这样问,我们这样问似乎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这样说:“是继续改变我们的男孩,还是改变我们的家庭教育?”
在学校里,男孩的天性没有得到承认。他们被迫放弃自己的视觉和空间技能、运动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孩们变的“安分守纪”了,但他们的特殊天赋也终于被钝化或扼杀了。
很多男孩由于淘气、违纪和学习原因被勒令“请家长”。而家长呢,回家后就气急败坏地把儿子“修理”一顿,谁都没有意识到男孩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原因,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正在伤害着我们的男孩。
我想问大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我们至少可以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
给男孩成长的空间:
男孩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
我们家长要给儿子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给男孩“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如果能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
对男孩的教育所思
寒假过大年,走亲访友时,不免唠上几句家常话,相互问个好,近况如何、孩子的学习发展情况等,尤其亲戚朋友家都是男孩,年龄差不多,不免几个妈妈有了共同的话题,都一一列举自己孩子的优缺点,都为现在的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这一现象而担忧,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遗憾终生。就拿那个相声界的超级奇才牛子健来说吧!主持人问其和他爸爸关系怎样?他坦言父子俩关系不怎么样。主持人接着又说:“今天当着你师父的面,我们把你爸爸请到了现场,见一见怎样?”孩子摇头,随着爸爸的出场,想亲近又怕惹恼孩子,孩子的冷淡反应,拒绝和爸爸的的热情拥抱,爸爸一脸的尴尬和无奈,原因只为,他不想上学,爸爸逼着他学习,结果父子俩弄到这幅田地。因此我在想如何教育好下一代至关重要。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1.爱玩,很疯、很出格的那种,留恋外面的世界,不思学习,不想回家,爸妈苦口婆心的劝,老师的多次教育劝说均无效。2宅男,缩在家里,不想与外界接触,只沉浸在网络虚幻的世界,脱离现实,拒绝和家人亲近。3.压力大,讨厌学习,讨厌成人把分数看得那么重要,只在乎分数,而忽略孩子其他的优点及其心理或生理发展需求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的观点、思想变化等综合导致的。我个人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需:1.家长学习:我们家长也需学习,和孩子一起进步,认识社会,了解学校的教育做好家长该做的工作。幼儿园阶段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让其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习做人;小学阶段做好陪读,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方面,放手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自己做,初中阶段:劳逸结合,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好学习。高中阶段: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大学阶段,让孩子在同龄人中学习,学习尊重人,交友处事。工作阶段:在社会这个大世界里学习。2.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尊重孩子,民主对待,家长在孩子面前许下的诺言应兑现,与孩子常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最真实的想法,适时给孩子一定的帮助,让他认识到你的重要性,有你这个爸爸朋友真好,我爸爸真厉害。3.多多赏识自己的孩子:平时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孩子遇到挫折,教给其打败失败,战胜困难的方法,就如“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家小儿正读二年级,调皮好动,做事总是丢三落四,还常要我督促着学习,陪着学习,因此现在我常常扮演“火爆妈妈”形象,大嗓门,我想在他习惯的渐渐养成下、慢慢的长大下,我也会耐心学习,慢慢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儿子从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
男孩教育的四大原则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父与子:我是男子汉
一直认为母亲天然地就会当母亲,父亲好像不是,总认为他们粗枝大叶,不够细心,照顾不周…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这是我的误解。乐乐跟爸爸在一起很独立,自己跟自己说“我是小小男子汉”,爸爸说一不二,养成乐乐的好习惯。
周日,乐爸在家写论文一天没动窝,晚上说要出去活动活动,我赶紧跟小乐说跟爸玩儿去,乐没拾我这茬,乐爸说:走,儿子,咱们买好吃的去!一听这个,小乐颠颠儿跑过来了。真行,有奶便是娘。乐爸开始给乐谈条件,说去的地方有点儿远,必须得自己走着,才能有好吃的,行吗?行!条件谈好了,出发。乐爸在前面做扩胸运动,小乐在后面学,这边踢腿,他也踢,喜鹊叽叽喳喳地在树上唱歌,乐爸学喜鹊唱歌,喜鹊一听别人比它唱得好,乐爸一停,它便接着叽叽喳喳,乐爸笑了,说:喜鹊最爱慕虚荣了。于是他们俩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乐乐一个劲儿叫爸爸再学再学,看着这父子俩,心中涌动着莫名的感动,什么能叫快乐,这于我就是快乐!
去超市买完饼干,天儿就黑了,到底秋天了,夜来得早了。走到加油站,乐乐就要求抱抱,我自然地准备抱抱,说“乐乐走累了,是吗?”这时乐爸说:咱们是不是说好了,如果要抱抱,那回家就没有饼干吃了。然后再问他:能坚持吗?小乐响亮地回答“能”!就这样乐乐自己走回了家,乐爸又趁机夸了夸儿子,把饼干拿出来给他吃,说是乐乐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果实!
吃花生酱,乐爸给小乐吃花生酱,说好了每天两勺,那天乐没吃够,吃完还要,赖赖唧唧跑我这儿耍赖,我赶紧说:找爸爸再来一小丁点儿(没有原则性)。乐爸二话没说,把瓶儿盖上,放冰箱了。姥姥跟我说我没在家的时候,乐乐表现特别好,就拿吃花生酱的事儿来说,我没在他吃完两勺就完,也不会耍赖。姥姥让我反省,为什么乐乐跟我就会那么多毛病?是因为我带得有问题,而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经姥姥这么一说,我开始意识到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惯孩子了,没有什么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这段时间乐乐的状态特别好,看来跟我的反省很有关系!
说说这几天乐乐的趣事,过生日的时候买的音乐盒,用完了就扔那儿,乐乐看见了,拿来把玩,把它的花瓣儿合起来,跟我说“含苞待放”!另:乐儿能自己剥开心果吃了,很不错!
男孩要这样养育!
你可能觉得男孩总是很调皮,总是给你惹麻烦。有时他还很固执,不听你的话。其实,有些行为恰恰因为他是男孩。让我们读懂我们的男孩子,然后你要做到:
多拥抱你的男孩
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事实:男孩需要更多的拥抱。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你的儿子都是不过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时间少,看起来好像更少依赖你,而且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脸,他更喜欢看那些移动的物体。但实际上,男孩大脑成长得比女孩慢,所以他们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他的肌肤需要通过触摸得到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更想让你带着他四处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误区:男孩调皮捣蛋。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妈妈们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
事实: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妈妈爸爸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同时,鼓励你的小猎人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带给他的是更健康的发展。
让男孩走进集体
误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出于爱护和安全考虑,很多妈妈不喜欢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实: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生性成群,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男孩在孩提时代没有学会处理团体中的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就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寻找的是能让自己放松、能给他任务、能让他感到自豪的集体。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是谁。家长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执
误区:一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但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在看城堡。妈妈硬拉着孩子离开。
事实: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是睾丸素的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接受事实后,会自己离开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听力不如你
误区:你说了好几遍,他也没听见。你觉得他是故意的不听你的话,所以你很生气。
事实:他就是没听见。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好,特别是在他们非常专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这时,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这种陌生的噪音。你应该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对他温和地讲话,让他同时有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他才会从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
体谅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误区:对你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于是你训斥他,展开一场嗓门儿的比赛。
事实: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侵略、冒险和竞争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体来表达他的情感的。他不会像女孩一样,能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即使表示对你的爱,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时男孩在非常高兴的时候也摔东西,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这个小男子汉成长中的正常行为。2~5岁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这时,孩子容易发火,爸爸妈妈不要压制他的反抗,否则可能会破坏他一生的性格。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
给男孩优秀的男性偶像
误区:男孩的世界里总是有很多女人,妈妈、姥姥、奶奶、保育员、幼儿园老师等。这些女人会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他还需要什么?
事实: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在过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往往充当这个角色。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多数男孩缺少叔叔、舅舅这样的男性亲属。男性榜样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当男孩说“我喜欢某位男性”或“***很不错”等话语时,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可以认同。因为男孩子已经把他作为了榜样。
帮助男孩表现自己的同情心
误区:小猫咪病了,邻家小女孩不断地抚摸着小猫咪,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儿子却冷眼旁观,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实:男孩同样有同情心,只是现实社会严重抑制了他们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样用语言和倾听来表达自己的关切,他们更注重自己能够为对方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给予对方切实的帮助。当你情绪不好或者身体欠佳的时候,女儿也许会陪伴着你,给你说些甜蜜的话语,儿子却会用实际行动表达他对你的关爱。也许他会笨手笨脚地给你倒一杯水,也许他会积极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妈妈操心。了解男孩的这一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亲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鲜花的时候,爱人却给你买来烤鸭,也许你会少一些怨气,多一分感激。
帮助男孩认识他们的英雄主义
误区:4岁的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首当其冲。这孩子太莽撞了。
事实:这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男孩通过“自我牺牲”来发现“我是谁”和自己的“个人力量”。他们在共同奋斗中和谐友谊,可以为了理想献身。所以家长要告诉他们冒险和使命的衡量标准,并给他们安排一些诸如“倒垃圾”的小任务,告诉他这些小任务也可以让家人很舒服。衣食无忧、万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学到很少的冒险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励男孩去发现自我价值并实现它。在鼓励中,告诉他最有意义的是实现价值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教男孩学会自律
误区:邻家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儿子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不懂礼貌的孩子应该狠狠教训他。
事实:男孩有很强的进攻性,父母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懂得自己的价值,了解一种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男孩懂得价值观、道德观实现他的自律。电视节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好的。
“男孩问题”催生“拯救男孩计划”
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独有,它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
自20世纪末以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讨论“男孩问题”的书。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说,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在英国,近些年的考试结果表明,女生几乎在所有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现优异。在澳大利亚,男孩不仅在读写能力、学校投入和教育成就等方面与女孩存在差距,在出现纪律问题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中,男孩几乎占了绝大多数。在美国,2000年拿到硕士学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38倍。美国的《商业周刊》曾这样断言:“在美国各地,女生在学习方面似乎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
拯救男孩计划
19世纪末,西方世界一度笼罩着“男性危机”的阴影。这一危机感促使法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英国的罗伯特·巴登·鲍威尔创建童子军。在美国,它催生了一种崇尚力量的新式运动——美式足球,也将骑兵团出身的西奥多·罗斯福奉为英雄。
美国教育专家指出,教育者应该重点帮助男孩们减轻格格不入的感觉,重视男孩的感情世界也会取得效果。有专家正在研究更符合孩子发育特点的学习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考试上。例如,男孩们可以通过数松果来学习数学,可以在池塘附近边闲逛边学习生物。他们将用《哈利·波特》作为阅读读物,写外星人袭击医院的故事,而不是写如何在医院照顾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