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正确看待幼儿园在子女教育中的角色

发布时间:2021-11-25 游戏在幼儿园的价值 在幼儿园的礼仪教案 幼儿园的角色游戏

很多父母都会以“爱”的名义去管教孩子的某些行为,打着“爱你”的口号,将孩子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似乎只有这样父母才会放心,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孩子”,但是却从来没有父母替孩子想过这是否就是孩子所需要的。

由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校友会成员以及美国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们联合举办的伊顿国际教育集团,致力于双语学前教育。集团旗下“伊顿幼儿园”所推行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以科学引导为主,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到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帮助家长们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伊顿育儿:幼儿教育的重点释放孩子的天性

孩子幼儿时期保持的天真与想象力将会伴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减少,并逐渐趋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在长大后的学习方式以及个性、品格的变化。一切为了孩子卓越的未来,伊顿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最优秀的教育团队,实施蒙台梭利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给与孩子独立的空间,满足孩子的社交、文化、以及语言等各方面发展需求,营造一个积极且不被打扰的氛围,让孩子拥有释放自己天性的环境。

伊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在不同的领域拥有着巨大的潜能。幼儿教育的重点便是释放孩子的天性并加以引导,让其成为孩子与家长都认可的特长。只有独具个性的孩子,才能在其喜好的领域出类拔萃,并在未来成为该领域的精英。

伊顿提醒:正确看待叛逆心态杜绝过度的“爱”

随着孩子的身心发育和知识的积累,要求“独立”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这种独立的意志正是孩子成长的体现。但是,当“独立”的要求与父母的“管教”相遇,就容易形成叛逆心态。“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你说的也不一定对。”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出错,但是这种担心其实就是错误的行为,并且会对孩子的自信心进行打击,要么丧失独立的思考能力,使得孩子丧失创造力。要么会引起孩子报复式的不合作态度,抵触父母所有的教育行为,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失。

伊顿提醒各位家长,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很多家长将幼儿园当成了托儿所,这是家长们严重的意识错误。幼儿园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更应该与家长一起担当子女教育的角色。同时,幼儿教育机构与家长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伊顿家长大学在教育孩子之余也为家长提供正确的育儿经验和指导,与家长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角色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入了游戏。妍妍搬着椅子来到“小吃店”坐下,手里不停的搓着橡皮泥,可眼睛却一直盯着“超市”里来来往往的人。不一会儿,她从椅子上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搬着椅子来到了“超市”做在了货架边。这时浩宇来到“超市”,取了一盒奶转身就走,。妍妍拉住他问道:“唉,你还没给钱!”浩宇转过身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挣脱了她的手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接着城城来买东西了,妍妍问他要钱,诚诚先是一愣,然后从口袋里假装掏出钱来往妍妍手里一塞说了一句“给你”,就跑了。妍妍满意的坐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儿,宇宇跑来买菜了,妍妍拉住问他要钱,宇宇也愣住了,接着跑到我面前来告状说:“老师,她问我要钱,我没钱。”妍妍一下委屈的哭了,一边哭一边说:“他们买东西不给钱,我是收钱的。”

在小班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需要,自主的参与到这些游戏中来。妍妍觉得“超市”中有一名“收银员”才更符合生活经验。可她的“创新”并没有取得大多数幼儿的认可。

我要采取以下措施让幼儿理解并喜欢扮演这样的角色:

1、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爸爸妈妈带自己去超市的感受,回忆“收银员”这一角色的作用。

2、设置场景“自动取款机”,让幼儿随时取钱,并引导幼儿设计出“买一样东西付一样钱”的规则。

3、引导幼儿想出“收银员”用那些语言与顾客交往。

教育随笔:如何正确看待幼儿“爱告状”的现象


历经岁的沉淀,在教师的成长路上我已走过了近六个年头,从最开始的懵懂青涩到如今的沉着冷静,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那帮可爱的孩子们,我教给了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如同一面镜子,给我警示教会我成长。

无论是曾经的小学教学生涯还是如今的幼儿园教学,我都碰到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告状。当我自己也成为人母,静心思索,为什么所有的孩子无论多大的事都喜欢告状呢?

首先,告状能引起老师格外的关注。喜欢告状的幼儿大多都是在学习中表现的非常平凡的孩子,通过告状这一行为,在无形中拉近了老师与幼儿的距离。幼儿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一行为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以满足自己被尊重的自尊心。

其次,告状源于对老师的信任与依赖。我们自己的孩子,在遇到点滴挫折后第一时间是否也会及时告知我们呢。当幼儿离开家庭步入学校时,他最亲近最亲密的人就是老师,老师就是一盏灯,随时为孩子们指明路的方向。因此当幼儿心里有了委屈,第一时间肯定会向自己最信任的人倾诉,以此获得被帮助心里。

再次,告状是通过惩治犯错的人,以满足自己属于好学生的心里特征。每一个人都渴望成为焦点,只有揭示他人的错误才能彰显自己优秀的心里特性。

我们班的一个宝宝特别的活泼,人长得也特别招人喜欢。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小屁股,还没坐下一分钟他会立马站起来或是钻进桌子里面、再或是站在凳子上。作为惩罚,我让他站起来,监督管理其他小朋友。不到一分钟他会跑到你跟前三四次大声说“老师,他在说话!”,“老师,他把鞋脱了”等等。这个宝宝最典型的特征就属于在众多幼儿眼中找不到存在感,通过自己怪异搞笑的模样来博取众人的眼球。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是非常讨厌告状的幼儿。觉得他们连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说,太不体谅老师了。有一次班上几个女生一起跑过来说帅帅把他们打了。于是我找到帅帅,二话不说先狠狠地把帅帅批评一顿。然后问他为什么打人。帅帅却哭道:“他们说我没有爸爸”。听完我的心猛地一震。帅帅属于单亲家庭,在他还没出生父母就离婚了,他根本见过自己父亲长什么样子。这样的伤痛却要被拿来嘲笑。我也为自己简单的工作方式和这样错误的处理而惭愧。从此以后我不在这样的鲁莽。

告状是孩子个人成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对孩子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对于爱告状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学会倾听,给予尊重

在倾听“告状”时要认真,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听偏信,只有认真学会倾听才会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会给予幼儿应有的尊重。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

二、引导孩子判断对错

在家长看来,很小的一件事情,孩子也会告状。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我们会觉得很烦,不加理睬,甚至不耐烦的说,“好,我知道了”。如果我们总这样应对孩子的告状,孩子就会很困惑,明明是他们做错了,为什么老师不批评他们,反而要批评我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孩子告状的目的,区别地加以对待。

对于有紧要危机事情告状的孩子,我们应加以肯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对于只为博取众人眼球而告状的孩子,要做出明确的回答,批评其动机不当,并教育他脚踏实地的做人原则。对于有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告状的孩子,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经过,让孩子学习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的行为,懂得同伴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和谦让。

三、引导孩子独立地处理问题

如果每次孩子告状,我们都只一味地说:“嗯,老师一会批评他。”这样势必会让孩子告状的行为得到正强化,让孩子告状的行为越演越烈。因此,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问问告状的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或许会说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前提是我们要学会放手给孩子自己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养成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爱告状的现象。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一朵小花。当孩子花期未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耐心等待,不要一竿子打死,不要以偏概全。因为眼睛所看到的未必就是最真实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在教育中有心的人。

教育随笔:正确对待幼儿告状


正确对待幼儿告状

在幼儿园,见得最多听得最多的就是幼儿告状,告状的频率可以用秒计算。幼儿的告状会让你不能完整的做完一件事,甚至叫人心烦意乱、烦躁不安。

但幼儿的告状又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它会提醒你可能有危险来临,也是幼儿寻求安全的一种方式。幼儿告状内容很多,如,谁打人了、谁说脏话了、谁不和我做朋友了、谁撕书了、谁撒饭了等等没完没了,

但大多数都是犯了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你要不厌其烦,一一听取解决,就算没时间,你都要对告状的幼儿有一两句的交代,

如,“我一会儿批评他”或“你叫他过来”或“你跟他说老师说要大家一起玩”等等,如果你因为忙而忽视了幼儿的告状,可能要不了多会麻烦就会来了。

记得有次上课前,我正准备美术课前的纸笔,有个小朋友对我说有人打他,由于这个幼儿个子大,平时也很少和小朋友有过节,所以我哦了一声就继续做事情,过了一会儿,被告的幼儿大声的哭着来了,我一看,脸上还被抓了好几道红印子,一问才知道是刚才来告状的幼儿抓的,因为我的疏忽没重视他的告状,他就自己“解决”了。有些“告状”因为忙你可以说一两句话缓冲一下,有的“告状”你再忙必须解决,如某某从家里带来了打火机了或小刀、珠子、钉子等,又如某某爬桌子上了,某某厕所里玩水了,某某要爬窗户了等等危机重重的“告状”,你再忙,必须马上解决,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幼儿园工作琐碎繁杂,事情有大有小,好多都能从幼儿“告状”中反映出来。只有充分的利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认真对待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才能更好的完成每天的保教工作。

正确对待幼儿语言中的"为什么"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劳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语言。在人类跨入科技大发展、知识经济大崛起、国际人才大竞争的时代里,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时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已经被大量心理学研究和学前教育实践所证明。因此,成人往往都有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意识,会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一些专业的训练和培养,如进行对话、念儿歌、讲故事、表演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育。但是,人们往往会忽视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契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幼儿问“为什么”,有的家长会认真回答幼儿,有的家长敷衍了事,还有的家长不置可否或不予理会。别看小小的一个“为什么”,其中蕴涵着许多教育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把幼儿的“为什么”当成一个重要的问题来对待。

一、幼儿生活中的“为什么”所蕴涵的教育内容

首先,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为什么”要善于分析,深入挖掘“为什么”中可能蕴涵着的教育内容。

1.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当幼儿提出“为什么”时,正是幼儿把他眼中的关于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尝试用“语言”这种表现方式表现出来。能提问“为什么”,需要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常,幼儿的提问都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先看到事物或现象,然后经过自己的逻辑推理、思考,产生疑问,最后质疑。所以,这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会质疑的幼儿也是会思考的,其思维逻辑性也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当幼儿经常会问家长“为什么,,时,家长不应该感到厌烦,而应该觉得非常高兴并引起极大的重视。

3.培养乐于与人交流沟通的习惯

在幼儿问“为什么”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已经回答幼儿了,司他(她)仍不罢休,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追问到你无话可说。这期间,就有着你与幼儿的交流与沟通,有的幼儿会和成人交流,有的幼儿却不善于沟通,往往一知半解地也不再追问了。从某种角度说,让幼儿在“为什么,,上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让幼儿学习与人大胆地交流、沟通的好机会。

教育随笔:正确对待游戏中的输赢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欢玩游戏,但是通过和很多家长交流得知,很多孩子在游戏时,往往赢了会很开心,输了就会生气,不开心,或者是耍赖。

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小孩都喜欢赢不喜欢输,玩游戏输了有不开心的情绪也是正常的情况,但如果任由这样发展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好的,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态。家长要认可孩子的感受。孩子如果输了比赛,肯定会很沮丧,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要理解为输不起,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这样说:“妈妈能看出来你因为自己输了真的很失望。有这种感受没关系。”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到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能应付得了。不要批评,而是接纳。有时一个安慰的拥抱就足够了。

其次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小孩子失败了,比赛输了,要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让孩子下次提高警惕,提高水平,让孩子有机会取胜。

还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平常生活中家长在跟孩子玩游戏或者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正常去玩,不要故意让着孩子,总是让孩子取胜,否则,孩子总是赢,一旦某一次输了,就会不高兴,要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家长要给孩子以身作则。家长有时候也会参加一些比赛,如果家长输了比赛,在孩子面前也要表现出积极大度的态度,家长如果都输不起,会让孩子学会这些毛病,更不好改正。

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


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

平日,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欣欣又跑来告状了:“老师,浩浩抢我玩具了。”我来到浩浩跟前问:“浩浩,你和欣欣抢玩具了?”“我又给她了。”浩浩一脸不情愿。“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知道吗?”“知道了。”浩浩嘟着小嘴答道。“好了,玩吧。”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似有不妥,便蹲下身问:“浩浩,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拿别人正在玩的玩具吗?”“我少一个车轮。”我一看,果然,很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只缺一个车轮。于是

,我附在他耳边,小声教了他一个办法。他听了,高兴地对欣欣说:“欣欣,我的小汽车缺一个车轮,你能借给我用用吗?”“给!”欣欣爽快地答应了。

我借机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了他们,并教育大家向他俩学习,要乐于分享,互相帮助,人人争做文明礼让的好宝宝。同时,我也体会到,孩子们的事没有小事,不管是“告状”还是别的什么,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一定都要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认真对待,绝不能自以为是草率处理。

多表扬,少批评

孩子们玩玩具时常不自觉地弄得满地都是,而且常把不是一类的混到一起,乱七八糟很难收拾。为此,我多次批评教育,但始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总有的孩子听不进去,做不到位,令人头疼。一次,跟同事们在一起交流探讨时,就这一现象,一位老师建议说:“不妨表扬表扬不乱扔乱放玩具的幼儿。”我采纳了这个建议,开始有意识地多表扬,少批评。结果是:玩具不再弄得满地是,从哪拿的都能自觉地放回哪里,而且再也不用玩一回就分一回类了。

真是“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不忘多多恰当地运用“表扬”这一法宝。

行动更重要

前几天下雨,幼儿从室外进入室内,总免不了带进许多泥沙,门槛上也会留下些。尽管我扫了又扫,拖了又拖,活动室内还是难以保持洁净。要求过多次,见效不大。

这天,室外活动后,走到活动室门口,我随意地跺了跺脚,把粘在鞋子上的泥沙跺掉。没想到,我的这一小动作孩子们看在眼里,一个一个跟在后面,跺脚蹭鞋后才进入活动室。我赶紧抓住时机,及时给予了表扬与鼓励。

从那以后,幼儿再进活动室前,总是先跺一跺脚。

这看似极其平常的一件小事,却使我又一次明白了这个道理:教育孩子不能光用嘴来说,有时行动更重要。

留心身边的小细节

下午户外活动时间

,阳光温暖地洒在幼儿园里,我快乐地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玩耍。

雅茹热了,要脱外衣,我帮她。不意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往兜里一摸——是一个螺丝。我很惊讶,午检时并未发现呀!“雅茹,告诉老师,螺丝哪儿来的?”“在沙堆里捡的。”处于安全原因,我跟她说:“让老师替你保存吧。”雅茹却是舍不得:“我还要玩的,老师替我拧开吧。”原来螺丝上紧了,她拧不开。打量她的表情,我不忍拒绝,就帮她拧松。她乐了,一圈圈松开,又一圈圈旋上,反复试验,不厌其烦,自得其乐。惹得近旁的小朋友都来瞧。

倏忽间,我想:既然孩子这么感兴趣,那何不收集些螺丝帽,让他们来玩,满足好奇心呢。于是,动员大家家里有不用的螺丝的,可以带来园里,交给老师。同时,回家后,我也搜集了大大小小的一些,第二天一并带到园里。等凑齐了一看,哇!各种各样的还真不少呢。我把这些螺丝清洗消毒

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


果果一直是我们班孩子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师心中的最“棒”。确实如此,平时我们对他很关注。由此也引诱起孩子的任性、有个性!这学期开学到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尤其是果果更加有个性了,越来越发现,孩子喜欢任性,遇到问题,不第一时间跟老师及小朋友沟通,而是一个人生闷气,谁也不去理会,包括老师。孩子这样的转变让我觉得很…跟果果妈妈交流,反应:在家里和姐姐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年龄越大越表露出占有欲以及表现欲。自尊心很要强,容不得比别人差!

在学校这样的情况发生也较普遍。比如:旸旸,也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也经常表扬,尤其是回答问题比较完整,老师经常在课上表扬,这下果果对自己不舒服了,每次请他做小老师也不愿意……!

上课,有一次玩笑脸花,被我没收了,表现出不开心,不爱搭理老师……

吃中午饭时,被我发现插队,让排到最后一个,在没关注他的情况下,自己走到了位置上,闷闷不乐,饭也不吃了……

以上都是最近几周的偶尔的表现,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愿意做小老师、不愿意吃饭…经过我和他的沟通知道,不愿意做小老师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毛旸好!不愿意吃饭是因为,以前也有小朋友插队可是老师并没有让他排到最后一个!这下我才知道,向孩子提出解释,并说明插队其实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首先我们要做好自己!“小老师”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长处和短处,并不是自己什么都不如毛旸,你有的优点毛旸却没有,你是有足够能力去胜任小老师的!

跟家长沟通,孩子这样的性格与家庭也有适当关系,果果在家是小姐姐的弟弟,那家长在家里处理孩子的事情要公平公正。因为孩子太要强会导致孩子的不自信,果果有这样的趋势,家长要对孩子此类的情绪要进行开解……

我们在处理孩子关系的时候也要注意,关注每位孩子的自尊、适当的表扬适当的批评!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孩子乐成长!

正确对待孩子的童趣


我自己会穿鞋子了

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刚开始来园的时候,午睡后自己不会穿鞋子,起床后就站在那里,不穿鞋子也不说话等着老师。我发现后,一边帮他们穿鞋子一边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学着做,并让他们看我是怎样帮他们穿鞋子的。我手把手地教他们穿鞋子,然后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一次做不好没关系,还有下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练习,现在宝贝们午睡后自己就主动穿鞋子,一边穿一边说:“老师,我自己会穿鞋子了。”我看见后表扬他们,宝贝们好开心呢。

智宇中“圈套”了

智宇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入园两个月了,午睡醒的也最早,这不又醒了!看他双手揉着朦胧的小眼睛,我连忙伸手把他揽在怀中。“呵呵,好肥的小脚丫!”我握着他的小脚说。“老师,穿袜子。”他小手拿着袜子,眼巴巴的看着我。“智宇自己穿好不好?”我鼓励他。他看上去很难为情的说:“我不会穿。”“在家谁帮你穿袜子呀?”“我妈妈。”一脸兴奋的样子,好像妈妈就在身边。

于是,我拎起智宇的小袜子靠近鼻子,故意说:“呀,好臭!”小家伙竟咯咯地笑起来。“唉?袜子上有个洞洞,里面会有什么呢?谁要进去看一看?”“我看,我看”这时候,其他小朋友过来了,都跟着起哄。智宇一把把袜子拽过去,“这是我的袜子,我也要看。”看着智宇好奇的眼睛,我不禁一笑,这小家伙要进“圈套”喽!“对呀,这是智宇的袜子,那就让智宇的小脚丫钻进去看看吧!”“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拉长鼻子,穿好小袜子。”我一边念儿歌,一边引导硕硕,最后智宇的小脚丫终于钻进了洞洞。握起智宇刚刚“藏”起来的小脚,我问:“智宇,这袜子里面有什么呀?”智宇动动脚趾头,突然低头闻了闻小脚,笑了。这小家伙虽然没有意识到这是老师设下的“圈套”,但却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小小的本领。

排队喝水

前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们每到喝水的时候秩序就特别的乱。于是我仔细观察孩子寻找秩序不好的原因,通过几次观察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孩子们喝水时互相拥挤,插队现象较严重。第二,孩子等待喝水时间长,互相打闹、玩杯子的现象也常常出现。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我与刘老师采取了安静排队接水的措施,若是不排队或在排队接水的过程中打闹、玩杯子的一律不给水喝。制定了规则我和宋老师每天都坚持这么做并且以身作则,大部分小朋友也做得不错。可是有一天在孩子们喝水的时候,我发现一个调皮的男孩插队

,于是我走到他身边看了他一眼,说:“请自觉到后面排队。”也许孩子看到我严厉的目光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很快地跑到队伍的后面站好了。当然对待插队的孩子,我们还是以批评为主,批评后再给喝水。就是我们的坚持,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把排队喝水,当成了一种习惯。

老师,我给你捶捶背

有时会和同事开玩笑说:“孩子也不知到疼老师”。但是今天孩子的表现让我受宠若惊,就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们班的舒鑫小朋友悄悄地走到我身边,用她甜甜的声音问我:“王老师你累吗?我想给你捶捶背。”我激动的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真诚的问话,我抬头看了看孩子那张可爱的笑脸说了一句:“谢谢,老师不累。”但孩子还是坚持要给我捶背,最后我还是接受了孩子的爱。那种被爱的滋味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当时我的心里十分的感动

相关推荐

  • 正确看待孩子考低分 我们的家长大多数爱听孩子得高分,一听低分就难受,轻则训斥,重则打骂。难怪现在的孩子撒谎的多,这都是父母逼出来的。逼的结果还不止这些,最可怕的是当孩子再次得低分时,他不是考虑如何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如何逃...
    2022-01-10 阅读全文
  •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角色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入了游戏。妍妍搬着椅子来到“小吃店”坐下,手里不停的搓着橡皮泥,可眼睛却一直盯着“超市”里来来往往的人。不一会儿,她从椅子上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搬着椅子...
    2021-10-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何正确看待幼儿“爱告状”的现象 历经岁的沉淀,在教师的成长路上我已走过了近六个年头,从最开始的懵懂青涩到如今的沉着冷静,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那帮可爱的孩子们,我教给了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如同一面镜子,给我警示教会我成长...
    2021-05-22 阅读全文
  • 正确看待孩子入园的哭闹现象 正确看待孩子入园的哭闹现象晚上在班级QQ群里看到妈妈们在聊到孩子入园不适应的问题,能够感受得到一些妈妈们焦虑的心情,同样作为母亲的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的心情。 那为什么中班幼儿已经经历过两个学期的小班...
    2020-10-22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如何教大班孩子正确看待输赢 现代社会谁都回避不了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没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个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生活在今天的孩子,要想让他们能在明天的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成为生活的强...
    2020-05-22 阅读全文

我们的家长大多数爱听孩子得高分,一听低分就难受,轻则训斥,重则打骂。难怪现在的孩子撒谎的多,这都是父母逼出来的。逼的结果还不止这些,最可怕的是当孩子再次得低分时,他不是考虑如何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如何逃...

2022-01-10 阅读全文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入了游戏。妍妍搬着椅子来到“小吃店”坐下,手里不停的搓着橡皮泥,可眼睛却一直盯着“超市”里来来往往的人。不一会儿,她从椅子上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搬着椅子...

2021-10-01 阅读全文

历经岁的沉淀,在教师的成长路上我已走过了近六个年头,从最开始的懵懂青涩到如今的沉着冷静,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那帮可爱的孩子们,我教给了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如同一面镜子,给我警示教会我成长...

2021-05-22 阅读全文

正确看待孩子入园的哭闹现象晚上在班级QQ群里看到妈妈们在聊到孩子入园不适应的问题,能够感受得到一些妈妈们焦虑的心情,同样作为母亲的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的心情。 那为什么中班幼儿已经经历过两个学期的小班...

2020-10-22 阅读全文

现代社会谁都回避不了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没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个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生活在今天的孩子,要想让他们能在明天的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成为生活的强...

2020-05-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