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初为父母,需要注意的八方面

发布时间:2021-11-23

使幼儿注意的活动方案。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为父母,需要注意的八方面”,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相信自己的直觉

对于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来说,可能最需要的是“过来人”对自己的点拨,可在一些问题上,就是“过来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也会有出现矛盾的时候,比如长辈告诉你,晚上该和孩子一起睡,但另一些朋友却极力反对;有些朋友说,孩子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没有问题的,但儿科医生建议你给安慰奶嘴好……究竟听谁的才对呢?Yjs21.com

这时你必须记住:你和你丈夫的直觉就是最好的向导。如果你尊重每一个人给你的意见,并严格执行,你就失去了创造生活的乐趣和原则。

二、重新审视自己的业余时间

有些新妈妈感觉在家带孩子就是在度长假。事实是,你有了一份新工作,也有了一个很苛刻的新Boss,你没有休息时间,更不用说是周末了,这个新Boss就是你的宝宝。

现在的日子并不等于在你过去的生活上单纯多加了一个孩子,在此期间你可能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更不要说外出会朋友了,哪怕是家务,有时也不一定能顺顺利利地干完。孩子醒了,你要照顾他,他哭上半个小时,要你抱着,再睡上45分钟,然后再重复刚才的那个循环,就这样度过每一天……最差的时候,可能你整天都在听孩子不断地哭,这时你的心情也差到极点。

建议你每天给自己定一个计划:比如给朋友打个电话、整理床铺等等。等到晚上,当你划去单子上每一条所完成的计划时,你会觉得有种成就感。

三、别让孩子成为夫妻间的“第三者”

从无忧无虑的二人世界到养育孩子的转变过程,其实是对婚姻的最大挑战。

孩子小的时候,你感觉压力很大或者情绪忧郁,婚姻上出现一些小问题都是正常的。但你还应把婚姻放在第一位。如果条件允许,雇一个保姆或者钟点工,每周抽出一个晚上的空闲作为你们两个人的约会日。所聊的话题并不仅限于孩子,重要的是要互相关注对方,这种做法对婚姻很有帮助。

四、不要忽视自我

母爱的伟大,在于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这种奉献是全方位的,甚至包括妈妈自己,所以会出现有了孩子,却失去自我的说法。

失去自我是可怕的,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应该给自己留点时间和空间,比如找个空闲时间在电话里和朋友聊聊天,或者去锻炼体形。你要知道,总觉得自己是机械的、不快乐的妈妈,是做不成好妈妈的。

五、育儿是两个人的事情

有些妈妈比较仔细,同样一件事情,由别人做她就是不放心,还有些妈妈干脆直接认为育儿就是自己的事情。有这些情况的新妈妈其实并不在少数,但这种想法的确又是偏颇。育儿,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也需要学习,通过学习,他能学会许多育儿技巧,比如换尿布、洗澡等,如果这些事情妈妈总不让别人插手,一方面工作量大,另一方面,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真的会失去自我了。新爸爸可以帮助你照顾孩子,如果有做不好的地方,请不要责备他。

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

六、凡事别总往坏处想

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其实不用太担心。现今的医疗水平已经能治愈许多儿科疾病。同时父母也应该想到,即使是健康的孩子也会出现一些病症,当你能面对这样的事实,就会觉得好一些,因为疾病是否发生,不是你能控制的。如果你能在孩子还非常小的时候就放松自己,你就不会那么担心将来会发生什么。

七、比较两个不同的孩子是件傻事

许多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和进行比较,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长得没别的孩子高和胖呢?为什么他的孩子已经长牙了,而我的孩子却没有?

其实这些问题的提出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你在比较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发展水平要受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可比的。

知道了这个问题,就需要父母亲用一种平常心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

八、留下孩子成长中的精彩瞬间

记日记、拍照片、摄像都可以记录孩子每天简单的生活片断。在很多年以后,看着你记录下来的这些生活片断,今天的生活就象一部叙说自己如何抚养孩子的电影,连续不断地浮现在爸爸、妈妈的眼前。除了让父母重新体验当初的欢喜忧愁外,还可以让孩子知道:他的成长很精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注意力


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注意力

一、从游戏入手,发展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游戏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其最基本的特性是: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如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以及社会性等符合孩子年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在教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小小侦察兵》游戏形式开展体育活动,根据游戏活动目标设计游戏情节。孩子扮演侦察兵去执行任务“炸碉堡”,在执行任务路途中历经重重阻碍,需跨过断墙(练习助跑跳)、钻过山洞(钻的练习)、跳过雷区(练习双脚跳)、渡过寸桥(平衡练习)、才能接近敌人,为了避免敌方发现,小朋友要匍匐前进(爬的练习),快速冲过封锁线投掷手雷“炸毁碉堡”(沙包投掷练习)。

在游戏中明确了任务与目的,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去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身的怯懦、坚持性差的问题,整个游戏过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而且还有意识地发展了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还比如,我们经常通过“拍球数数”的游戏来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让孩子拍球与数数同时进行(随时停止),停止后让他说出所拍球的数目,从而达到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孩子注意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可根据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孩子注意力。

二、从兴趣入手,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无论是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注意力集中,很投入、很专注,孩子也是如此。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总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即使是疲倦和辛劳,也会心情愉快兴致勃勃,当遇到困难时,也决不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如:在区角活动中,冬冬对智力拼图特别感兴趣(智力拼图属益智玩具,具有开发智力发展孩子逻辑思维功能,是富有挑战性游戏),在操作智力拼图过程中,多次因遇到困难被迫终止,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反复拆拼,每当解决一个困难时他都会开心的笑一笑,对于身边的小朋友则表现出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由此可见孩子的注意与兴趣有密切关系,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有机结合起来。在教授孩子知识时,应采用形象化、趣味性的游戏教学。如在数学活动中,要求孩子掌握数概念或学习几何形体时,我们除了使用生动有趣的直观教具外,还可采取游戏等孩子感兴趣的方法,比如通过“学做机器人”的游戏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几何图形,来激发孩子兴趣同时逐渐形成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

三、从活动入手,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在活动中帮助孩子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发展孩子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最有效的注意。

培养孩子有意注意,首先应使孩子明确任务,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行为服从于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注意的事,使孩子能主动、自觉地保持注意。如在分类活动中,我们给孩子一组物体,要求他们按照物体的不同特性分类(最短时间内完成并且分类正确的孩子可以获得“金五星”予以奖励),活动中孩子明确注意目的与任务是按照物体的不同特性分类,为了获得奖励便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在活动过程中能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分类任务,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意志去保持对分类活动的注意。再如在“制作爆米花DIY”操作试验前提出问题,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引导孩子去寻找目标,可以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孩子在实验中集中注意观察、思考寻找答案。

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学会有意注意,可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同时还可以通过练琴、练书法、绘画等方式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

内向的孩子,常在这4方面吃大亏!


你家孩子内向吗?一个小场景可以帮助判断。

一个小女孩的命运

有两个小女孩,一个性格内敛,一个外向活泼,两个孩子都爱跳舞。不过内向孩子舞姿更优美,被人称为天生的舞蹈家,她常常把自创的新动作教给舞姿笨拙的外向的小伙伴。后来,镇区举办舞蹈比赛,内向小女孩不敢参加,外向小女孩参加了。结果外向小女孩虽然动作笨拙,但仍旧获得了第二名,并且被挑选到市的舞蹈学校。

20多年过去了,当年外向的小女孩时常出现在国内外的舞台,而那位内向的小女孩如今已为人母,童年的小梦想已经淡忘。当她有一天下班回家,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客厅挥舞小手,突然想起了儿时那一刻的退缩,不禁黯然。更让她揪心的,是她发现自己的女儿也内向。

如何挽救我内向的女儿,不让她重复我的命运?

上面的故事,是一位妈妈给幼儿说留的言。

苏珊·凯恩(“内向者有力量”的倡导者)认为:这个世界对内向的孩子存在偏见。所以,内向的孩子常常遭遇排斥,因而错失了很多幸运。这一小撮内向的孩子,占所有儿童中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比例。心理学家们是这样给我们这个世界的孩子的性格分类的(统计图):

外向的孩子占75%,内向的孩子占25%,其中还有部分孩子有时表现出外向,有时表现出内向。

你家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一个小场景大概可以帮助判断:

这个世界的价值观认为,内向的孩子害羞、性格不够阳光、难与人相处等,所以善良的人们,常常会鼓励孩子们应该外向,并且出现了很多因为孩子性格内向而焦虑的父母。不过,这些父母的焦虑是值得理解的,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似乎也专为外向者而创造。

孩子们在家里如果过于安静,会被贴上“内向”的标签;

孩子们如果在游乐场过于淡定,会被认为无趣;

孩子们如果在跟其他小伙伴在一起时宁愿躲在小角落,会被认为害羞或孤僻……

所以,受欢迎的常常是外向的孩子。

因此,我们那些内向的孩子往往在下面4个方面吃大亏:

1、内向的孩子,常常被遗忘

如果你仔细留意,内向的孩子,常常是那些一个人在角落摆弄玩具比跟人一起玩更快乐的那些孩子。内向的孩子由于内敛,言语不多、习惯安静,他们在娃儿圈或孩子团中被同伴遗忘。那些被选为孩子王的孩子,常常是那些第一个说话或第一个做出行动的孩子。相比之下,内向的孩子常常远离人群,即使在人群中也不是那个第一个说话或冲在最前面的孩子。他们更像是鲜花旁边的一棵叫不出名字的小草。

正因为常被人遗忘,他们也常常失去宝贵的机会。在孩子群中,他们不会有更多的机会成为领导者,在老师面前,老师们也常把机会给了外向的孩子。

2、内向的孩子, 常被认为难与人相处

内向的孩子安静、不爱说话,他们的心思也难以被他人所理解,也因为他们的内敛和喜欢独处,他人也不会与他们有更多的互动。正因为缺少交流,内向的孩子也常引起他人的负面猜测。内向的孩子,被人认为难与他人相处,至少不会如外向孩子那般,啥事情都往外“掏”。所以外向的孩子常有更多的朋友,人际关系更广泛;而内向的孩子由于不够有趣而缺乏朋友,有时甚至没有朋友。

3、内向的孩子,常被认为性格不够阳光

内向的孩子,情绪不容易外露,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不容易表露给他人。所以外人看来,内向的孩子缺少快乐,他们是古板的和不近人情的,心理也是阴暗的。相比之下,外向的孩子常常在大人或老师面前该哭就哭,该大笑便大笑,他们更容易给人率真的感觉。在这些方面,内向的孩子常被人认为压抑和性格不够阳光不足为奇。

4、内向的孩子,长大后收入会比外向孩子少10%

这个数据是美国斯坦福经过20多年的跟踪和统计得出的结论。正如苏珊·霍洛维茨·凯恩所言,这个世界对内向的孩子存在偏见。所以在“内向孩子是不好的”价值观作用下,内向孩子常常比外向的孩子丢失了很多成长和进步的好机会。也有人认为,内向的孩子因为行动上不够积极,他们不常自我外露和自我表现,所以不容易被他人发现优点。所以当孩子长大后,往往是那些外向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青睐和升迁的机会。

上面2、3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偏见,但1和4却常常是事实,之所以说内向孩子吃亏便在这里了。

然而,如果你家孩子内向,你该感恩

1986年,心理学家Silverman, L. K.经过研究发现:孩子的智商与内向程度呈现线性比例,越内向的孩子智商往往越高。并且内外向孩子在校园中常常出现的大概率现象是:低年级时,外向的孩子成绩较好,高年级时,内向的孩子成绩较好。学历越高、专业技能越好的大多数孩子,往往属于内向型的孩子。内向的孩子,常常因为专注带来优势。

那些希望通过纠正,把内向的孩子变成外向的父母是徒劳的,因为神经医学专家Carl Schwartz一再提醒父母:那些幼年时期表现内向的孩子,他们在成年后仍旧表现内向。父母企图纠正不仅徒劳,有时甚至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让孩子患上心理障碍。因为有些内向孩子即使强迫自己表现得外向,但其实他们内心非常痛苦。

所以,幼儿说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给那些内向孩子的父母提个醒——接受孩子的内向,用心欣赏内向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最后,还有一点尤其重要: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驴跟马一样擅长奔跑。但驴羞于展现自己的奔跑,它认为,是金子的总会发光。相比之下,马常常在人们面前奔跑,展现它们的速度,所以,马便成了人们驰骋沙场的工具,而驴成了拉磨的牲畜。后来,驴不公平地质问造物主,被造物主反驳:别抱怨,你的优秀没让人们看到。

所以,父母也该把这句话教给内向的孩子:如果你优秀,该让别人看到!

幼小衔接要从四方面过度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又一批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的确,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然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而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又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

■过渡期选择学前班切勿盲目

在假期悄然兴起的“学前班”热,实际上是一些家长为孩子做好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一种选择。“学前班”可以为孩子提前预热,但更为关键的是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适合孩子的转型过渡。

最常见的是家长往往容易出现两种盲目的心态,会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到学前班去。方庄三幼的原春主任说,一类是因为孩子比较淘气,难以管理,所以家长希望尽快让他们收心;另一类是家长很重视孩子知识的学习,生怕晚接触知识,孩子以后会落下。但往往淘气的孩子在学前班提前学习了一些小学知识后,到了上学的时候会对课程失去兴趣。而另一种学习知识比较多比较早的孩子,不利于孩子在小学初期阶段养成日后可能会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专家陈序告诉记者,他们在对幼小衔接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深深感到,幼小衔接教育决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习惯的养成,需要做到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精雕细琢,才能使孩子们在接受统一规划教育的同时,智力、语言、表现欲、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最终实现平稳的过渡。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小衔接的方法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在这个过渡期有四方面的因素需要家长重视。

■心理过渡:逐步培养独立意识

幼儿园时期,因年龄的缘故,老师和家长都对孩子呵护有加,孩子们所接受的教学是寓教于乐式的,因此造成了该阶段的孩子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的特点。而进入小学,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更多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来完成,于是造成了孩子和家长诸多的不适应。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原春主任介绍说,家长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任务加强孩子的这种意识,而后让他们自己每天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具。陈序说,在教学中他们也发现,通过采用幼儿园与小学并轨的方式,可以真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独立的乐趣,比如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工作,使他们从中能够独享成功快乐的体验。

■物质过渡:攀比、花哨都不可取

在物质过渡方面选择合适的学习用具也是重要的一环。家长为孩子准备适当的学习用具,应以实用和安全为标准。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幼儿园的陈红园长认为,购置高档、花哨的学习用具,容易引起孩子不健康的优越感和攀比炫耀心理,同时也会分散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家长不但应注意学习用品的合理选购,还要培养训练孩子使用和保管学习用品,这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步骤。

■习惯过渡:要有真正的入学“感觉”

幼儿园时期,游戏贯穿整体教学,孩子们的随意性大,教学课目多依孩子的兴趣和情绪来完成。而在生活上老师和家长同样给予相当的呵护与关爱。进入小学后,教学的目的性加强,孩子们每天要做作业,而且还要考试。而生活上则有了明确的要求,做事按时对孩子而言有了明确的界定,于是孩子也会出现不适应。

美格双语幼儿园的董事长毕晓阳分析,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很宽松,课时安排也很短,而小学有严格的课程时间要求,已经习惯幼儿园生活方式的小孩没有准备突然转换“角色”,首先在体力上就会不支,因而会生病。其次在心理和学习能力的准备上也不充足。学前教育应该是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进行学前准备。例如,把学前班课程时间增加到35分钟左右,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要举手,老师和其他同学说话要认真倾听等。陈序则认为,应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孩子切实有入学的“感觉”。

■能力过渡:生活、学习能力“共进”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其实孩子并没有真正脱离家长和老师的掌控。而进入小学,孩子们要学会按规则行事,仅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里更多的规则要求他们去适应去掌握,而其中的一个新问题———团队合作意识,成为一个重要环节摆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北京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张忠萍校长指出,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事情,比如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见地上有垃圾就伸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从这些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做人的品质。

另外一个重要的过渡是幼儿园时期教学不追求结果,孩子的学习是在轻松欢愉的状态下完成的。而在进入小学后,学习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每天不仅要做作业,还要考试,而且在教学形式上与幼儿园相比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寓教于乐式的教学被规范式教学所替代,而这时孩子和家长同样出现了不适应。陈序说,循序渐进的快乐式教学是过渡时期比较适合孩子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紧抓基本认知能力的提高,努力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做文章,围绕“一切智力的核心是思维”的教育理念,对症下药,教授孩子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调整思维策略上通过实例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注重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样不但学习能力提高了,而且很容易就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

5方面着手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5方面着手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展心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往往在孩提时代。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初步的时间和纪律观念。让婴幼儿按时起床、吃饭,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不能迟到,而不要迁就孩子。适当的约束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意识。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尊、自信、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经常吵架,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去影响孩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这时请千万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

3、保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孩子虽小,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家长要学会洞察儿童内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随意斥责或辱骂,特别不要去嘲弄、讽刺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儿童个性健康成长。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保护自尊心。

4、要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

现阶段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吃、喝、玩的条件都是家中最好的。但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认为孩子只要专心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导致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久而久之,孩子过分依赖,长大了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障碍。

5、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爱心

交往能力对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养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也不擅长于与同伴交往,父母要多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学会与人交往。

活泼开朗的性格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有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父母不应用指责、批评的语言,而应多用鼓励的口吻引导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活泼、开朗。

5方面入手,教你全面开发孩子潜在的天赋


孩子潜在的天赋:音乐、运动、绘画、语言、性格等方面。

(1)音乐

唱歌会使小宝宝对节奏敏感。在几乎还站立不稳时就会按音乐的节奏摇晃。在播放宝宝熟悉的曲调时,他们会鼓掌。听音乐一般能使大脑得到训练。

(2)运动

婴儿的运动能表明其将来从事体育运动的天赋。

在怀孕第7周时,婴儿就开始学习运动,2岁时婴儿已经能够翻跟头和保持身体平衡。到4岁,小孩学习运动的阶段就结束了。

(3)绘画

颜色会促进小艺术家成长。婴儿在出生后第4个月到第8个月可以准确地观察其周围环境。不久后,婴儿就开始寻求表达方式,复述自己所看到的颜色和画面。有些宝宝很早就有良好的色彩感。

父母应为孩子购买彩笔,让孩子绘画 。

如果父母发现小孩在二三岁时到处乱写乱画,就应该扩大小孩的视野,例如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与孩子一起翻阅挂历等。

(4)语言

念诗和多说话会唤起婴儿的语言兴趣。语言天赋既是天生的,又是教育养成的。与婴儿多说话至少会促进婴儿的语言兴趣。小孩小时候说话多,长大后也往往很健谈,所以,父母要让小孩多说,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5)性格、感情方面父母是榜样

每个小孩的个性都不一样。但控制我们的感情的大脑区与听、看或运动一样也依赖于外部的刺激和经验,他们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发育成熟,而父母则是婴儿与外界交往的第一人。

父母要多关心小孩,多倾注爱。这是父母能够为孩子形成好的性格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得到许多爱和悉心照料的小孩往往形成稳定的性格。

初为父母,做好孩子的“良医”


初为人父母,完全没有经验,孩子出了点问题,自然容易恐慌。但是既然有勇气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不能遇事恐慌,天性容易恐慌的,也应该学着不要恐慌,要学会理智地思考。孩子一咳嗽感冒马上就跑医院,包一大堆药回来,其实往往不是给孩子治病,而是出于家长的懦弱和胆怯——孩子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啊?其实孩子出的问题往往都很小,是家长内心的恐惧大。

做一个勇敢的、有理性、有常识的父母,对孩子终生有益。

我曾经在医院看到一个母亲,抱着七八个月大的婴儿,跟医生诉说孩子昨晚咳嗽了。我看看那婴儿,精神健旺,面目红润,但是医生照样给开输液的单子。我站在那里,似乎已经听到了婴儿被扎针时的拼命嚎哭,似乎已经看到了母亲疲惫不堪地抱着吊着盐水瓶的活泼婴儿东走西走千方百计转移他注意力避免他把针弄掉的情景。她如果敢于负一点责任,听孩子咳几声,耐心观察孩子几天,孩子可能就自愈了,何至于来此一起吃苦头。

我在悉尼的家庭医生跟我说,一般来说,孩子如果精神健旺,就不必太操心,保证他有足够的水和休息,普通的感冒咳嗽都可以自愈。只有孩子精神萎顿,出现剧烈呕吐等症状的时候,才需要立刻去见医生诊治。这也是我敢于“负责任”把恢复了精神的天泽接回家的原因。我一般不会把孩子送去医院输液,而输液后,如果病情有好转,我会要求医生给他吃药而非继续输液。我的两个孩子都对抗生素过敏,吃上一天就会腹泻,结果医生只好尽量不开抗生素,而普通的感冒,孩子难受上一两天,烧也就退了。所以,不是所有的感冒发烧都必须用抗生素。

我的阿姨在每次孩子发出第一声咳嗽后就建议我带他们去医院。我说感冒无药可治,过7天就会好,阿姨就很着急地说,可是孩子这样受罪啊。我说我不介意孩子受罪,孩子现在受点小罪,对他一辈子有好处。

现在,孩子感冒发烧我一般都不会去医院。我会准备一瓶退烧药,等到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给他吃。在此之前,我会给他们用温湿的毛巾擦身,让水分带走孩子身体的热量,物理降温。

一次北辰重感冒,吃过退烧药后也不降温,我在黑暗中守着他,给他不间断地擦身,同时无数次地告诫自己要挺住,如果去了医院,就是输液,而深更半夜的,不能查血验证是什么样的感染……现在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休息……清晨,热度下去了,北辰起床,正常地吃饭,玩耍。

那一夜漫长,辛苦,担惊受怕,但是,值得。

带孩子看医生,一定要用脑子而非心来看待医生的诊断。你如果每次都轻易动“心”,那么你往往会被医生的某些判断和言语折腾得忐忑不安,不知所措。而如果用脑子来思考,在逻辑和因果之间做个聪明判断,幸运的话,也许你可以“救”了你自己和孩子。

在“身经百战”之后,我和先生已经懂得用怀疑的态度来思考来看待医生的种种判断,也开始懂得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来印证我们的怀疑。

去年年底的一天,北辰的学校忽然打来电话,说北辰身上起了疹子,怀疑是天花,让我们立刻带去看医生。我们风驰电掣地赶到学校,北辰单独在医疗室里玩,看上去精神很好。我们立刻舒了一口气,这可不像生病的样子。看看他身上的疹子,我觉得好熟悉,每个秋天他都是这样的,年年生天花,不可能吧,他打过天花疫苗,而且天花是生过一次,终生免疫的。

但为了让幼儿园放心,我们还是把他带到附近的地区医院。皮肤科一位懒洋洋的男大夫把北辰看了看,问有什么问题啊?我们解释说学校怀疑他有天花。大夫立刻来了精神,再看北辰脸上的几个红点,说,嗯,像是天花,一定是天花。需要隔离21天,国家政策,你们的姓名住址?我要上报。

我们问他,有没有什么方法确诊,他说,没有,只有依靠外观来判断。

回到家,我和先生立刻上网,先查看天花的各种症状,北辰完全不像,再看检测手段,足足有4种!那位男医生分明在信口雌黄。他完全不考虑,如果北辰因为他毫不负责的一句话而在家隔离21天,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

第二天,我们带北辰去了另一家更大的医院,先是内科主任看,左看右看,结论是感冒,湿疹。再去皮肤科看,湿疹。是不是天花呢?不是,湿疹!

妈妈在这四方面越懒,对孩子越有利


家长们总爱帮孩子做一些他们本该自己完成的事,甚至包办,以至于孩子对家长会越来越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有时候懒一点真的很对!孩子上学了,妈妈变“懒”了!妈妈是真懒还是假懒呢?儿子航航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究其原因,我认为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保证。看着这么多父母为“小皇帝”、“小公主”们鞠躬尽瘁,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不信你看,我是如何做的:经验一: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教子心得: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经验二: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教子心得: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经验三: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都说打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教子心得: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经验四:懒于动手——不包办培养做事独立性!凡是儿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却在一旁乐得看他整理。孩子上科技课经常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我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以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我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刚开学,老师要求给新书包上书皮,他不会包,我却叫他跟我学包。第一个封皮包好后(当然非常蹩脚),便放手,叫他自己包。他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顾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导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动口不动手”,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包。如果我为了图快省事,帮他包完,那么他永远也包不出第二个更好的书皮。教子心得: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培养宝宝健全人格从十方面做起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人格、个性作为同义词来理解。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的总和。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还有社会道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行为方式标准,工作能力标准等。正常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重视幼年和学龄期宝宝的培养,宝宝时期正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培养宝宝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凡是宝宝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宝宝自己动手,爸爸妈妈不要包办代替。当宝宝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且给予帮助。现在有不少爸爸妈妈包办太多,致宝宝锻炼机会少,助长了宝宝的依赖性。从小懒懒散散、怕苦怕累的宝宝长大后是很难承受挫折的,极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事业上也很难有所成就。

(2)要鼓励宝宝积极与伙伴交往,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爸爸妈妈正确的教育会使宝宝学会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的权益,谅解别人的短处和失误。这样的人格特征,就会使别人乐于与他交往。有些爸爸妈妈生怕宝宝出事,总把宝宝关在家里,不让宝宝与其他宝宝接触,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对宝宝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

(3)让宝宝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即不骄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爸爸妈妈对宝宝的优点应恰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但不能抬高自己的宝宝而贬低别的小朋友。同样,对宝宝的缺点和失误也不能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指责和数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进行挖苦、讽刺,这样很容易挫伤宝宝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

(4)培养宝宝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从小形成的。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宝宝,性格一般都比较开朗。另外,打骂宝宝、苛求责备等压抑个性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宝宝对人敌视、自卑、忧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爸爸妈妈应有民主的作风,允许宝宝发表个人意见,尊重宝宝的权益,从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5)增强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常说,“适者生存”,适应性强的人能迅速调整自己与新环境不一致的行为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发展。要增强适应性切忌娇生惯养。为了宝宝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应该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适应性。

(6)培养宝宝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锻炼其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能够不断地消除其自身弱点,并使自己的行为方式能够不断地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7)培养宝宝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人生活内容充实、知识丰富、视野宽阔,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从而易于取得多方面的工作成就,也容易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8)培养宝宝实事求是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处理生活、学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决不回避现实,凡事从实际出发,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严以律己、对于能做到的事情则要努力完成。

(9)培养宝宝热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密切与同学、同事、朋友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乐于助人,尊老爱幼、遇事多为别人着想。艰苦奋斗、勇于追求真理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优良品质。

(10)培养宝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宝宝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把握好人生的航程。目前,有些爸爸妈妈对独生子女重养轻教、宠爱过分等不良倾向,都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家园共育《初为父母,需要注意的八方面》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使幼儿注意的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管教孩子,父母需要注意的事儿!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的不正当行为。要把管教和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呢?要善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管教孩子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几点...
    2021-01-04 阅读全文
  • 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注意力 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注意力 一、从游戏入手,发展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游戏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其最基本的特性是: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022-01-16 阅读全文
  • 内向的孩子,常在这4方面吃大亏! 你家孩子内向吗?一个小场景可以帮助判断。 一个小女孩的命运 有两个小女孩,一个性格内敛,一个外向活泼,两个孩子都爱跳舞。不过内向孩子舞姿更优美,被人称为天生的舞蹈家,她常常把自创的新动作教给舞姿笨拙的...
    2021-05-12 阅读全文
  • 四方面开发宝宝语言智能 还有个宝宝看到墙上的一串汉字,他就跑过来问:“江、河、湖、海”,这都是和“水”有关的,为什么“沙子”的“沙”也在这里?其实,他已经有了“音、形、义”的初步概念,等告诉他“沙”就是水很少的意思时,宝宝很...
    2021-12-03 阅读全文
  • 幼小衔接要从四方面过度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又一批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的确,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
    2021-04-15 阅读全文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的不正当行为。要把管教和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呢?要善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管教孩子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几点...

2021-01-04 阅读全文

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注意力 一、从游戏入手,发展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游戏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其最基本的特性是: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022-01-16 阅读全文

你家孩子内向吗?一个小场景可以帮助判断。 一个小女孩的命运 有两个小女孩,一个性格内敛,一个外向活泼,两个孩子都爱跳舞。不过内向孩子舞姿更优美,被人称为天生的舞蹈家,她常常把自创的新动作教给舞姿笨拙的...

2021-05-12 阅读全文

还有个宝宝看到墙上的一串汉字,他就跑过来问:“江、河、湖、海”,这都是和“水”有关的,为什么“沙子”的“沙”也在这里?其实,他已经有了“音、形、义”的初步概念,等告诉他“沙”就是水很少的意思时,宝宝很...

2021-12-03 阅读全文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又一批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的确,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

2021-04-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