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发布时间:2021-11-17

帮助宝宝养成吃饭的好习惯。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导读: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本该在1岁半~两岁时就应该形成,这段时期就是幼儿心理学上所谓的肛门期,指儿童学习控制排便的时期。如果你仍然对宝宝的排便行为改变束手无策,那赶快来学学对策吧!

场景一:幼儿园大班

笑笑是一个大班的男孩,在幼儿园里,老师们都知道这个孩子想上厕所不会和老师说,也不会自己去,而是一直憋到全身发抖,脸部扭曲。老师一直找不到好的朋友,只能定时的要求他去上厕所,但是他不喜欢和其他人一起上厕所,总会等到别人上完厕所他才会去。久之,生活老师也烦他了,每次活动前都很急促的催他,致使他对排便更畏惧。

场景二:幼儿园小班

佳佳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平时在班上很受小朋友和老师的欢迎。平时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被老师评为过“优秀值日生”,可是她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上完厕所都会要求老师帮她穿裤子,如果老师很忙没来得及帮她,她就会急得哭或一直站在厕所里等老师过来帮她。

场景三:家里

轩轩已经是3岁的小男孩了,可是却还经常有尿裤子的情况出现,裤子湿了也不和大人说,他自己也没有表现出不舒服的表情,该吃还吃,该玩的时候还是玩,要是大人不察觉的话,他可以穿着湿裤子一整天。

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本该在1岁半~两岁时就应该形成,这段时期就是幼儿心理学上所谓的肛门期,指儿童学习控制排便的时期。如果你仍然对宝宝的排便行为改变束手无策,那赶快来学学对策吧!

1、快乐的“如厕”。如果宝宝能自己顺利的完成排便过程,家长应马上给予表扬,孩子上厕所的时候,爸爸妈妈千万不可以催促,这会让孩子心理紧张,从而影响顺利的排便。

2、制定合理的排便时间。如果你的宝宝还没有学会自己上厕所,那你就制定一个排便表吧,可以选择一个较空闲、固定的时间,每天训练他拉baba。建议选择在饭后的时间,约30分钟以后,如清晨喂奶或者晚上喂奶后,让宝宝拉baba。尿尿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宝宝刚睡醒或者饮水后,宝宝至少每隔一小时就要尿尿一次。如此连续执行15~30天,即可养成习惯,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

3、不要给宝宝穿太紧的裤子。孩子的身体还处在发育当中,对于太紧的裤子,他们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扯下来或穿回去,如果宝宝尿急的时候裤子扯不下来他就会着急,越着急越脱不下来,甚至可能刺激膀胱,造成宝宝尿裤子。如果是你穿着一条很紧的裤子你会舒服吗?更不用说幼小的宝宝了。

4、不要对宝宝尿裤子大惊小怪。宝宝尿裤子时,家长不要对孩子说:“啊!你又尿裤子啦!不是告诉过你想尿尿就自己去厕所的吗?”等具有责备和训斥的话。这会让宝宝在每次有尿意的时候都会变得精神紧张,影响身体的发育。

5、选一个可爱的座便器。座便器也可以变成宝宝的玩具,例如:小马车、汽车、动物等造型的座便器,可以让宝宝爱上“便便的感觉”。WWW.YjS21.com

以上方法对处在肛门期的宝宝会更有效,爸爸妈妈别错过了哦!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


导读: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一个家庭最好只生一个孩子。于是,家长对这一个孩子的成长(包括智力和性格)极为关注,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行为又好,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那么,怎样培养儿童的好行为、避免形成不良行为呢?我想谈点总的原则,希望对家长有帮助。

一、在思想上要有这样的认识:

1、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

没有感受到爱的孩子,发展不会正常。爱并不是一味“提供”,不是要什么给什么,更不是还没要,就已经准备好了、给了。严格要求不是不爱孩子,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孩子就会不知道是非,不懂得尊重他人,自我中心就会演变成自私。

2、懂得只有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不良的孩子,要批评时,应该说:“我不喜欢你把鞋子脱在沙发上”(不良行为),而不要说:“我不喜欢你”(不良孩子)。

3、孩子不良行为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纵容和自己的不良言行。比如:孩子讲话粗暴、拖拉、不尊重老人、打人、不爱护小动物、霸气等。要纠正孩子的毛病,先纠正自己的毛病。

二、要早立规矩,早形成习惯,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规矩,也就是有界限,能做的、不能做的规定下来。甚至早在一岁生日以前就立下来。比如:不大声吵闹、不打人、睡觉时不要抱等。有了规矩才有秩序。早年不立规矩,孩子会失控,长大了,在一个有规矩的社会中,就会处处碰壁,不受人欢迎,经常受挫折,反而非常痛苦。

如果早不立规矩,孩子不知道是与非、不知道对与错,等形成了不良行为,再立规矩就晚了,要花很多倍的工作,还不见得能改好。

有了规矩,形成了习惯,孩子做起来很自然,没有约束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努力求得好习惯。”可见习惯之重要。

立了规矩,必须坚持,否则无用,有时还会更坏,孩子会模仿,雷声大、雨点小是不好的。

三、要具备儿童身体、心理发育及发展的规律的知识:

教育要按规律行事。如果不懂得发展的规律,一定做不好教育工作。在心理方面,比如:婴儿往往只有极短暂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连续注意学习5分钟以上(半岁以内),10分钟以上(1岁以内)。逆反是两三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在这个阶段要他“听话”,不听就打。要理解、要疏导。五六岁的儿童好奇心特别强,有时为了探个究竟,会“破坏东西”,应该理解、要正确对待。如果家长有了这些知识,他们就会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要不同对待,教育才会有好效果。

四、适当表扬、奖励,适当给以批评、惩罚,注意“度”: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好行为喜在心里,不表露出来,而对不良行为却揪住不放。批评、打骂,好像孩子不打、不骂,不会形成好性格。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是教育孩子重要的原则。

当然,孩子做错了事,表现了不良行为,批评与惩罚也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分寸”,“度”,不要小题大做,也不要遮掩,要恰如其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你们采取哪一类教育方法,你们都需要一个尺度,因此也就需要在自己身上培养分寸感。”

爱也要注意分寸、尺度,过份的爱、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只能培养出冷酷无情、毫无责任感的利已的孩子。

五、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处理问题,注意第一次:

孩子由于其经验不足,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小错误。比如孩子要买冰棍,不同意,他就大哭、在地上打滚,家长就买了。这样,第一次教育机会就破坏了,孩子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会一样表现,再大一点,变成要挟,就难办了。

六、管教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从自己的情绪出发:

这一点虽然看上去容易做到,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家长往往是从自己当时的情绪出发来教育孩子的。孩子出现了一个问题,自己当时情绪好,大一点问题也不处理;反之,非常严厉,这样就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纠正错误。

七、不要横向比较;并数落发展稍稍迟缓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发展表。每一个孩子在不同行为领域的发展,可以不全是与大多教同龄儿童完全一样的。在某个领域了解快些,另一个领域可能慢些。不要因为横向攀比,感到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孩子,就担心,就数落孩子。早期稍稍落后的孩子,只要不是弱智儿,后来会赶上来的,甚至还会超过原来发展较快的孩子。

八、舍得花时间和孩子玩,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

家长往往因为忙,把小孩交给老人或保姆,大一点了,就送往幼儿园,甚至外地姥姥家、奶奶家。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间很少。有时,因为高兴,才逗逗孩子,这样不好。孩子需要教育但必须了解他的爱好、他的兴趣、他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方能有效。

在一起玩是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要一起玩、要了解。有时,也有的家长是和孩子常玩,但只是高高兴兴地玩一通,但并不着意去了解孩子。问家长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哪方面能力差些,也不知道,这就不好。

九、树立榜样:

孩子早期生活在家里,早期的学习以模仿为主。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最亲近的人,父、母最为重要;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对孩子要诚实、要有责任心、要大度,对朋友要热情、帮助、有同情心,孩子也会学习这些好品质。

十、不要以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要求孩子:

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要求孩子,把孩子塑造成自定的“模式”,当达不到时,就怪罪孩子怎么这样“难教”。比如一位家长性格开朗、热情爽朗,孩子却比较文静、不爱交朋友(并不是自闭症),家长就不高兴,经常批评孩子不听话,不和自己一样,有时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文静的孩子一样也是好孩子,只是和家长性格不一样而已。

十一、家人一致: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父母亲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要求必须一致,否则会使孩子莫衷一事。今天母亲说进屋要脱鞋,明天姥姥说用不着,太麻烦,孩子听谁的呢?另外,也容易养成孩子的两面性格。见母亲一套,见姥姥一套。

十二、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家是孩子生活、成长的场所。这个环境对孩子智力、性格、身体的发展、成长关系极大,温馨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如何营造呢?最重要的是父母和谐一致,绝不要当孩子的面互相争吵、互相指责。

单亲家庭不要让孩子感到只有一半的父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然的,不应该由于父母分离了,孩子和一半的父母关系也断了。把父母离婚给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倾听习惯?


导读: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和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幼儿倾听忍气吞声力的强弱,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语言发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的语言交流奠定基础。

一、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鹦鹉学舌。我有意识培养幼儿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于。为吸引幼儿安静地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我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同学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我充分利用幼儿来园的时间差,尽可能多地和每一名幼儿交谈。比如说:“你昨晚看了什么动画片?”“晚上吃了什么?”“昨天过得高兴吗?”这些问题幼儿不一定要回答完整,能听懂并能大概回答,让幼儿有意识地倾听别人说话。

二、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于的关键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我就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并一页地讲,让幼儿边看边听,我还让幼儿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现在的幼儿看得电多,也最喜欢看的是电视卡通片故事。我抓住时机与幼儿交流:“你听到了什么?”

有的幼儿漏看了一集或一部分,我就及时向幼儿转述,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因为要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必须看得分明,必须仔细观察。为幼儿放放录音,讲讲故事,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鼓励是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动力

幼儿对鼓励很敏感。老师的称赞和表扬对幼儿来说,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记得有一次,我上识字课〈小金鱼〉时,当我问到:“大家想一想什么会在水里”时,我的话没说完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知道是鲨鱼在水里游。”他话音未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说到:“小鱼在水里游”,“鸭子在水里游”,“乌龟在水里游”……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我不得不停下课,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表白。几分钟过去了,他们才渐渐停下来,我问几名幼儿:“你们听清楚别的小朋友说的话吗?”“他们是不是回答老师的问话?”他们都说没听清楚,没回答老师的问题。于是,我就不失时机地讲了当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听清楚讲的是什么内容,同时还表扬了注意倾听讲的幼儿,通过这一课,更说明了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慢慢地,不管是课上,还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平打断别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我就把一朵小红花奖给他,让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如何让孩子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好的书籍能带给孩子很多有益的东西,也能让孩子养成喜欢看书,喜欢求知的良好习惯。作为年轻的父母,该通过怎样的策略与手段,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1.家长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首要的是家长要能以身作则,给一定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如果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父母从来都不读书,又怎么要求孩子来读书呢?如果家长实在不喜欢读书,起码每天可以看看报纸,给孩子一种最直接的感知:从文字里可以获取信息和快乐!有父母做榜样,孩子哪能不模仿呢?

2.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总会缠着父母讲故事,讲完一个还要讲一个,讲完一遍还要讲一遍。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来讲,听故事、看图画、讲故事就是阅读的最佳开端,如果父母能经常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给孩子听,日久天长,孩子各方面都会受益,最重要的是,这可以让孩子最直接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3.去书店和图书馆

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和图书馆可以开阔孩子视野,了解到书的多样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最直接地感受到浓郁的读书氛围,从而产生读书的愿望。

4.家里有专门放书的地方

把书放在孩子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有专门的书架或者书橱,这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空间里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从而点燃读书的热情。

5.由看电视转移到看图书

对于那些对电视入迷的孩子,可以由孩子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借助电视连续剧每天有限播出的次数调调孩子胃口,买来相同内容的书和孩子一起读,或者边看电视边对照书本内容读书。只要家长引导巧妙,定能把孩子的兴趣点逐渐从电视转移到看书上来。

6.家里有固定的读书时间

每天睡觉前全家一起看书,时间不一定太长,但一定要坚持。时间久了,读书自然而然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

7.坚持

一旦开始了行动,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没有特殊情况尽量按计划的去完成,时间久了,慢慢就养了习惯,这样孩子也会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以后学什么也不会像猴子掰玉米一样。

如何培养宝宝形成良好习惯


导读: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基础打好了,比孩子学知识、学特长对他一生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平时常常看到孩子身上的许多毛病:懒惰、依赖性强、不懂礼貌、任性、乱花钱、学习不专心等等,总有大人跟在后面说,有些父母有心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可就是不见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教育中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表不治里,没有把劲使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习惯是什么?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

专家表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基础打好了,比孩子学知识、学特长对他一生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从“小”做起最重要,也就是从小时候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家做起。

专家表示,良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父母要不怕反复。

由于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转移,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后,如不及时强化巩固,仍容易改变。因此,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在成人的帮助下,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可采取以下方法:

1、表扬鼓励法。如,家人吃水果时,孩子主动将大苹果让给长辈吃,家长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尊老爱幼的美德将得到形成与巩固。

2、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一致。孩子在幼儿园得到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园教育脱节,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例如,幼儿园正在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家长就不要再溺爱孩子,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就不要包办代替了。

3、示范法。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如教育孩子洗手帕,家长可示范手帕的全过程,让孩子去模仿、学习,以此巩固孩子爱清洁、爱劳动的行为习惯。

4、练习法。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学会快速穿脱衣服,成人可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与孩子一起反复练习穿脱衣服,系鞋带等。

5、随机教育法。如带孩子去公园玩,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被路上的香蕉皮滑倒,应鼓励孩子立刻扶起老奶奶,并随机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丢果皮,要把果皮放在果皮箱内,并让孩子反复实践几次。

6、暗示法。孩子易受暗示,要充分运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及时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如见一位小朋友不小心跌倒了,可用暗示法提醒孩子:“小朋友摔倒了,该怎么办?”用来提示孩子主动帮助他人。

7、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强化良好行为。可通过讲故事、唱歌表演、诗朗诵、演童话剧等来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如,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就可以教育孩子养成坚持早晚刷牙的习惯。

案例: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实录:

最近我要求孩子带一些动脑筋的玩具如;书,画板,智力玩具等。这几天班上的小朋友的枪,汽车少了,而书、笔、纸、棋多了。乱跑的现象也少了孩子玩得很开心,但在整理方面就有了一些困难,如听到老师的信号时,有的小朋友为了动作快不顾一切地把笔书扔进玩具筐里。有的为了画画还抢别人的蜡笔等。

反思:

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幼儿有动脑的机会是好事,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时也要进行引道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幼儿一些整理图书玩具的方法。我想,我不做旁观者,而要做一位参与者当幼儿在活动中,我应该和孩子们一玩,在玩的时候不时的提醒,教会孩子一些整理的方法如打开水彩笔时,用一种颜色的笔就拿一支笔,用完放回原处,这样笔就不丢掉,收起来也很方便。识字卡片带几张就可以了,每天换几张,这样也不会和别人搞错整理也方便,棋子方在盒子等一些方法。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帮助下很快学到本领,改正了不良习惯。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帮助宝宝养成吃饭的好习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 导读: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一个家庭最好只生一个孩子。...
    2021-11-27 阅读全文
  •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如何养成?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主要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睡前脱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盖好小花被,起床时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让幼儿安静就寝...
    2020-01-13 阅读全文
  • 宝妈必看:如何让1-5岁的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宝贝,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健康茁壮成长,但是许多新手妈妈总能遇到孩子不爱吃饭,挑食的情况,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的方法,欢迎阅读。
    2021-11-10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睡眠习惯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睡眠习惯 有不少小朋友也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贪黑”,三四岁的小朋友也经常晚上11时多才睡觉。专家提醒父母注意:自己夜生活的习惯可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而孩子保持健康的入睡时间对于他们的...
    2020-09-14 阅读全文
  • 怎样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一日常规。 吃饭、穿衣、睡觉、洗澡、如厕是幼儿的基本需要,也是他们习惯养成和行为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在满足孩子基本需要的同时,帮助孩子在不断重复和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建立一种生活秩...
    2020-01-13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一个家庭最好只生一个孩子。...

2021-11-27 阅读全文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主要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睡前脱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盖好小花被,起床时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让幼儿安静就寝...

2020-01-13 阅读全文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宝贝,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健康茁壮成长,但是许多新手妈妈总能遇到孩子不爱吃饭,挑食的情况,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的方法,欢迎阅读。

2021-11-10 阅读全文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睡眠习惯 有不少小朋友也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贪黑”,三四岁的小朋友也经常晚上11时多才睡觉。专家提醒父母注意:自己夜生活的习惯可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而孩子保持健康的入睡时间对于他们的...

2020-09-14 阅读全文

1、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一日常规。 吃饭、穿衣、睡觉、洗澡、如厕是幼儿的基本需要,也是他们习惯养成和行为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在满足孩子基本需要的同时,帮助孩子在不断重复和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建立一种生活秩...

2020-01-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