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

发布时间:2021-11-27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导读: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一个家庭最好只生一个孩子。于是,家长对这一个孩子的成长(包括智力和性格)极为关注,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行为又好,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那么,怎样培养儿童的好行为、避免形成不良行为呢?我想谈点总的原则,希望对家长有帮助。

一、在思想上要有这样的认识:

1、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

没有感受到爱的孩子,发展不会正常。爱并不是一味“提供”,不是要什么给什么,更不是还没要,就已经准备好了、给了。严格要求不是不爱孩子,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孩子就会不知道是非,不懂得尊重他人,自我中心就会演变成自私。

2、懂得只有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不良的孩子,要批评时,应该说:“我不喜欢你把鞋子脱在沙发上”(不良行为),而不要说:“我不喜欢你”(不良孩子)。

3、孩子不良行为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纵容和自己的不良言行。比如:孩子讲话粗暴、拖拉、不尊重老人、打人、不爱护小动物、霸气等。要纠正孩子的毛病,先纠正自己的毛病。

二、要早立规矩,早形成习惯,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规矩,也就是有界限,能做的、不能做的规定下来。甚至早在一岁生日以前就立下来。比如:不大声吵闹、不打人、睡觉时不要抱等。有了规矩才有秩序。早年不立规矩,孩子会失控,长大了,在一个有规矩的社会中,就会处处碰壁,不受人欢迎,经常受挫折,反而非常痛苦。

如果早不立规矩,孩子不知道是与非、不知道对与错,等形成了不良行为,再立规矩就晚了,要花很多倍的工作,还不见得能改好。

有了规矩,形成了习惯,孩子做起来很自然,没有约束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努力求得好习惯。”可见习惯之重要。

立了规矩,必须坚持,否则无用,有时还会更坏,孩子会模仿,雷声大、雨点小是不好的。

三、要具备儿童身体、心理发育及发展的规律的知识:

教育要按规律行事。如果不懂得发展的规律,一定做不好教育工作。在心理方面,比如:婴儿往往只有极短暂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连续注意学习5分钟以上(半岁以内),10分钟以上(1岁以内)。逆反是两三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在这个阶段要他“听话”,不听就打。要理解、要疏导。五六岁的儿童好奇心特别强,有时为了探个究竟,会“破坏东西”,应该理解、要正确对待。如果家长有了这些知识,他们就会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要不同对待,教育才会有好效果。

四、适当表扬、奖励,适当给以批评、惩罚,注意“度”: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好行为喜在心里,不表露出来,而对不良行为却揪住不放。批评、打骂,好像孩子不打、不骂,不会形成好性格。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是教育孩子重要的原则。

当然,孩子做错了事,表现了不良行为,批评与惩罚也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分寸”,“度”,不要小题大做,也不要遮掩,要恰如其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你们采取哪一类教育方法,你们都需要一个尺度,因此也就需要在自己身上培养分寸感。”

爱也要注意分寸、尺度,过份的爱、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只能培养出冷酷无情、毫无责任感的利已的孩子。

五、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处理问题,注意第一次:

孩子由于其经验不足,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小错误。比如孩子要买冰棍,不同意,他就大哭、在地上打滚,家长就买了。这样,第一次教育机会就破坏了,孩子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会一样表现,再大一点,变成要挟,就难办了。

六、管教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从自己的情绪出发:

这一点虽然看上去容易做到,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家长往往是从自己当时的情绪出发来教育孩子的。孩子出现了一个问题,自己当时情绪好,大一点问题也不处理;反之,非常严厉,这样就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纠正错误。

七、不要横向比较;并数落发展稍稍迟缓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发展表。每一个孩子在不同行为领域的发展,可以不全是与大多教同龄儿童完全一样的。在某个领域了解快些,另一个领域可能慢些。不要因为横向攀比,感到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孩子,就担心,就数落孩子。早期稍稍落后的孩子,只要不是弱智儿,后来会赶上来的,甚至还会超过原来发展较快的孩子。

八、舍得花时间和孩子玩,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

家长往往因为忙,把小孩交给老人或保姆,大一点了,就送往幼儿园,甚至外地姥姥家、奶奶家。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间很少。有时,因为高兴,才逗逗孩子,这样不好。孩子需要教育但必须了解他的爱好、他的兴趣、他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方能有效。

在一起玩是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要一起玩、要了解。有时,也有的家长是和孩子常玩,但只是高高兴兴地玩一通,但并不着意去了解孩子。问家长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哪方面能力差些,也不知道,这就不好。

九、树立榜样:

孩子早期生活在家里,早期的学习以模仿为主。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最亲近的人,父、母最为重要;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对孩子要诚实、要有责任心、要大度,对朋友要热情、帮助、有同情心,孩子也会学习这些好品质。

十、不要以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要求孩子:

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要求孩子,把孩子塑造成自定的“模式”,当达不到时,就怪罪孩子怎么这样“难教”。比如一位家长性格开朗、热情爽朗,孩子却比较文静、不爱交朋友(并不是自闭症),家长就不高兴,经常批评孩子不听话,不和自己一样,有时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文静的孩子一样也是好孩子,只是和家长性格不一样而已。

十一、家人一致: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父母亲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要求必须一致,否则会使孩子莫衷一事。今天母亲说进屋要脱鞋,明天姥姥说用不着,太麻烦,孩子听谁的呢?另外,也容易养成孩子的两面性格。见母亲一套,见姥姥一套。

十二、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家是孩子生活、成长的场所。这个环境对孩子智力、性格、身体的发展、成长关系极大,温馨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如何营造呢?最重要的是父母和谐一致,绝不要当孩子的面互相争吵、互相指责。

单亲家庭不要让孩子感到只有一半的父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然的,不应该由于父母分离了,孩子和一半的父母关系也断了。把父母离婚给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导读: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电视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影响力,但了解它潜在的负面作用仍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电视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影响力,但了解它潜在的负面作用仍是很重要的。

以下几方面有助于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1、限制看电视的时间

不要犹豫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许多孩子都不会轻易放弃看电视,但你最好把他们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每天1到2小时以内。

2、把电视在家庭中的影响减低到最低程度

做到在进餐时间关掉电视。记住,在你的家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谈是第一位的。因此,不要把电视机放在独立的卧室里,这会减少家庭成员间交流的机会。

3、事先作观看计划

像看电影那样看电视。电视节目表可以帮助你和孩子有选择地看电视。找出那些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电视节目,这可以增进你与孩子的交流。

4、不要用电视来奖励或惩罚孩子

这会使孩子觉得电视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5、提供电视的替代物

鼓励孩子进行户内户外的活动:旅游、游戏、运动、发展爱好、阅读、以及做家务。每周都为某项家庭活动留出时间。

6、抵制广告的压力

不要忽略广告对孩子影响。各种快餐、糖果、玩具的广告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成为理智的消费者。

7、身体力行

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不要期望孩子在看电视方面能自我约束。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意味着你必须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阅读、锻炼、与孩子交谈、烹饪,或从事其他活动,而不是看电视。

只要父母适当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教育孩子正确地利用电视,那么我们就能从电视节目获得最大的益处。

父母如何诱导宝宝良好情绪


导读:您的宝宝一降生,就应该给他快乐的生活体验。怎样诱发婴儿的良好情绪呢?

有人曾对宝宝的行为做过长期的实验,把一个每天生活得多姿多彩且有良好情绪的宝宝和另一个在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宝宝作比较,明显地看出:前者的反应比后者灵敏,而且这个宝宝在以后的教育中也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快乐的情绪体验对宝宝智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

您的宝宝一降生,就应该给他快乐的生活体验。怎样诱发婴儿的良好情绪呢?

多抱抱宝宝

有这样一个实验,讲的是西欧的普鲁士有一个君主,他很想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于是他想:如果找到一批婴儿来养着,规定任何人不得跟他们说话,也许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他对那些抚育婴儿的妈妈和护士下令,只许给婴儿喂奶、洗澡,绝对不准和婴儿说话。他认为这样一来,等婴儿说话的时候,一定会从嘴里说出希伯来语、拉丁语或希腊语来。这样,就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了。但是这个君王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个很悲惨的结局:这些婴儿都死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婴儿在没有人和他说话,得不到母亲的拥抱或照料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父母亲要多抱一抱宝宝,让宝宝通过与母亲肌肤的接触知道自己是被疼爱的,这对婴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婴儿除了营养上的需要之外,还有精神上的需要。宝宝在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中,会感到妈妈的爱护和关怀,他会凝视着妈妈的脸,看着妈妈的口形,听着妈妈那亲切的声音。常抱抱宝宝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家长千万别忽视。

多关心宝宝的哭

宝宝生下来就会哭。哭是婴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通过婴儿的哭泣,妈妈可以知道:宝宝是饥饿,疼痛,不舒服,大小便了,还是感到寂寞了。半岁的宝宝只有用哭来表达他的需要和请求,如果您不关心宝宝的哭,他会感到很无助。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悲观消极,并且不再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想方设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势必会影响到宝宝语言的发展。所以家长要多关心宝宝的哭,努力去理解宝宝哭的含义。当宝宝哭了,家长不妨走过去关心地问:“是不是尿裤子了?”“宝宝是不是想说话?”并及时解决他的困难。如果是宝宝感到寂寞了,就要哄哄他,念儿歌或唱歌给他听,或者和他做游戏,让他体验到快乐。

让宝宝有安全感

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宝宝一出生就让他离开父母单独睡。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要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的情绪稳定,情绪一旦稳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性。如果让宝宝从小离开母亲,在他需要听到母亲的声音、嗅到母亲身上的气味、得到母亲的精心照料时,却得不到应该得到的满足,宝宝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同时还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自然就不会增强他的独立性。所以,在宝宝6个月之前,妈妈最好能在宝宝身边睡,适时地拍拍、哄哄、抱抱他,或者唱一首摇篮曲,让宝宝心满意足地安然入睡。

如何治理宝宝“退缩”行为?


导读:正常的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或遇到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注意防治,还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

一般来讲,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都能融洽相处,一起玩耍。但也有些孩子明显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呆着。这种现象称为“儿童退缩行为”,多发生在5-7岁的儿童身上。

正常的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或遇到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注意防治,还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

儿童退缩行为的原因

一、先天适应能力差

这类儿童从小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感到特别拘谨,不愿意接触人。一定要他们面对新环境,适应过程会艰难而缓慢。

二、后天抚养教育不当

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其独自玩耍,不愿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或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多照顾与迁就,也会使孩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儿童退缩行为的表现

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平时表现为孤独、退缩、胆小、害怕。他们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在家中与布娃娃为伴;来了客人通常会赶快躲藏起来,怕见外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是能高高兴兴地谈笑与玩耍,并无任何精神异常的表现。

这类儿童年龄较小时,父母除发现他们性格比较安静、不大愿意与小伙伴玩耍外,常常不易发现其退缩行为;而入幼儿园或小学时,退缩行为就会明显暴露出来,表现为紧张、害怕、拒绝上学;不过逐渐熟悉环境以后,孩子退缩行为的症状又会逐渐减轻。

儿童退缩行为的防治

1、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丢掉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学会独立“行走”。

2、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应多带他们外出,逐步适应各种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

3、不要溺爱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依赖;也不可强扭孩子的退缩行为,避免使孩子恐惧不安,更加害怕与人接触。父母的信心和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开朗的性格。

4、对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出的合群现象给予及时的奖励和强化。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和家长的正确心理诱导,绝大多数有退缩行为的儿童,都能成为性格开朗的人。

5、对于经过上述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的孩子,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左洛复、赛乐特、麦普替林等;也可服用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等。

谁都喜欢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宝宝


导读: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为幼儿提供多彩的活动空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多年的幼教工作,我认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渗透到幼儿在园内的各项活动中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如今,很多孩子生活在“众星捧月”般的家庭氛围里,他们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常常害怕、退缩。在游戏过程中,他们总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项目,回避有困难的或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微笑着鼓励他们:“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你一定会行的。”我会让缺乏自倌的孩子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活动,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为幼儿提供多彩的活动空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在人园前,无论在作息时间上还是饮食起居上都已养成各自不同的习惯。来到幼儿园后,这些原有的习惯将被改变,因此大多数幼儿会哭闹。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爱心和细心去护理好每一个孩于。每个孩子都是好动的,他们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教师要时刻为他们创造劳动和锻炼的机会。比如,通过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并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通过开展“我帮宝宝钻洞洞”等游戏教给孩子——必劳动技能,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学到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孩子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心现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而且收效明显。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对付宝宝的反抗行为


导读:小蒋的儿子在洗澡时见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这是他在想象中产生惊恐的缘故。大人如果在深夜把哭闹的小儿推出户外,会使小儿对外界产生恐惧,形成胆孝畏缩和孤僻等个性特点,严重时会变成恐怖症和反应性精神病。

青年作家小蒋一见到我,就诉说她那两岁儿子的种种劣迹:不肯洗澡,一见浴室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吃饭时把筷子匙子全抓到自己手中,将饭菜撒一地,你要夺他的筷子,他就嚎叫、反抗……她问我该怎么办。

显然,小蒋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感到困惑了。我劝慰小蒋不必为儿子担心,儿子的种种劣迹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变化。孩子两岁正步入幼儿期,已经独立行走,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愈来愈多,又加上言语的迅速发展,他不但能理解大人的简单言语,自己也能以言语与大人交谈。他往往多嘴多舌,问这问那,父母对此不应嫌麻烦而加以阻止,应多给小儿言语交谈机会。孩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和见识的增长,就会逐渐产生简单的想象。有些父母或婆婆、奶奶在小儿不听话时,常使用恐吓的办法,如吓唬小儿狼来了,老虎吃人来了,结果使小儿在想象中加以夸大,引起极大惊恐。小蒋的儿子在洗澡时见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这是他在想象中产生惊恐的缘故。大人如果在深夜把哭闹的小儿推出户外,会使小儿对外界产生恐惧,形成胆孝畏缩和孤僻等个性特点,严重时会变成恐怖症和反应性精神病。

我建议小蒋要针对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幼儿期的特点是:

一、运动器官发育很快,言语活动使他逐渐提高了学习与掌握复杂动作的能力。

在成人示范以及自己不断模仿中,儿童逐渐学会了洗手,用勺子吃食、穿衣、扣纽扣、揩鼻涕等;

二、言语迅速发展,在成人用词的指导下,儿童对外界事物认识逐渐增多,词的概括能力和行为的调节能力也初步发展起来,开始知道一些什么可干,什么不可干,什么对,什么不对等社会行为准则;

三、随动作、言语的发展,孩子的独立行动倾向也发展了,他希望自己能做的事,不愿意让别人帮助;

四、由于学会独立行走,加上手的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有目的活动。

我特别提醒小蒋,两三岁的儿童已进入最初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倾向于顽固和严厉,想要什么,就非要什么不可,不但不容更改,而且十万火急,不容易妥协,不容易适应环境。为此,我劝小蒋在教育她的儿子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分清感觉和行动。

行动是孩子的外在行为,如孩子在马路上乱跑,这跑就是行动;感觉则是孩子内心的情绪,或怒或喜、或惧或羞等。孩子有时会产生愤怒,要求他控制这种感觉是不合理的;可是却可以希望他学着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动不动就打人,丢东西。

其次,要设立合理的规范。

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动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对两三岁的孩子设下许多限制,也会使家长陷入困境。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确实能做到的规章制度。

再次,要支持、鼓励孩子自己做事,坚持做好做完,养成习惯。做不好,教一教;做好了,夸奖他;在做中教,教育孩子去学习,去观察,去思考。

第四,要培养孩子言语交际的能力。

父母应注意:

一要教儿童说正确而清晰的言语。两岁的孩子言语发音不正确,语句不完善,家长不能当好玩,更不能以此为笑料;否则,孩子就不愿意讲话了,长此下去,既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又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

二要多给孩子以言语交际的机会,丰富他的知识,使其掌握更多的词汇;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科学地回答。

三要让孩子尽量多认识一些具体事物,正确地说出其名称,然后运用儿童能理解的形象语句,结合成人示范,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四要力求语言美,家长要以身作则,不乱说脏话。

第五,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

幼儿必须满足大肌肉及小肌肉两项发展所需要的生理需要。幼儿有种内在驱策力,促使他释放体内精力,他要跑、跳、爬、动及从事各种动态活动。这就意味着家长必须给孩子提供许多户内及户外的活动场地和游戏器材,以发展大小肌肉的控制及技能。大人需要安宁、秩序,孩子却相反,他需要跑、跳、喊叫,可是家长不容易完全配合孩子的这项需要。

第六,要从训练感官入手。感知是幼儿认识的来源。要更多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观察外界事物,丰富幼儿关于社会和自然的感性知识,这是发展幼儿记忆、想象、思维的基矗如带孩子外出散步,不仅可以增进其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动用幼儿的感官,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小蒋不愧是一位女作家。她听了我的一番话,竟然感慨地说:我用自己的血肉孕育了自己的儿女,却很少认真地将他(她)们看成是个独立的小生命。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一个独立的世界。做父母的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爱,要理解这个世界,而非一味强调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喜欢《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导读: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电视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影响力,但了解它潜在的负面作用仍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电视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影响力,但了解它潜在的负面作...
    2021-11-04 阅读全文
  • 宝妈必看:如何让1-5岁的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宝贝,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健康茁壮成长,但是许多新手妈妈总能遇到孩子不爱吃饭,挑食的情况,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的方法,欢迎阅读。
    2021-11-10 阅读全文
  •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发现家长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来越不重视了。 有的家长竟然说:“树大自然直”。 我却不这样认为,...
    2020-06-24 阅读全文
  •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如何养成?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主要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睡前脱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盖好小花被,起床时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让幼儿安静就寝...
    2020-01-13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型,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
    2021-06-28 阅读全文

导读: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电视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影响力,但了解它潜在的负面作用仍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电视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影响力,但了解它潜在的负面作...

2021-11-04 阅读全文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宝贝,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健康茁壮成长,但是许多新手妈妈总能遇到孩子不爱吃饭,挑食的情况,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的方法,欢迎阅读。

2021-11-10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发现家长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来越不重视了。 有的家长竟然说:“树大自然直”。 我却不这样认为,...

2020-06-24 阅读全文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主要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睡前脱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盖好小花被,起床时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让幼儿安静就寝...

2020-01-13 阅读全文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型,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

2021-06-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