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要的爱很简单:少干涉即可

发布时间:2021-11-12

爱的童话。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要的爱很简单:少干涉即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WWw.YjS21.COM实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在小的时候也是烦透了这样的教诲,可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在高压力的环境下应付自如,家长都孜孜不倦地这样教育着孩子。也有的家长将自己的信仰灌输给孩子,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强加给孩子,甚至将孩子培养成自己的工具(来为自己的事业增光添彩)。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变得依赖或者叛逆,孩子失去了自主意识,自我观念。孩子对父母而言,他需要你的保护,但他不需要你的观念。他不需要你的理想,不需要你的信仰,更不需要你教他生活的步骤。父母在教育中只有避开观念、理想、目标,那么这个关心就会很纯净、很天真、很无私,否则那个关心是复杂的、功利的、狡猾的。对孩子而言,父母要做的就是“少干涉”三个字,可是真正做到的父母少之又少。毕竟孩子是你的,他一生下来自由权就握在你的手里,只有你才能管控他。但是很多事实证明,孩子过度管教会出现许多问题。一方面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什么父母都认为不好,父母会为自己准备和计划好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了主见,形成依赖;另一方面,一些能量较大的孩子,脾气就像洪水一样暴躁,你越是要求他、限制他,他越会跟你对抗到底。只有满足孩子对自由的渴望,才能让他们得到真正的成长。那么,如何做到不干涉孩子,该怎样把握这个度呢?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尊重他的。如果你对孩子说:“孩子,我是如此爱你,等你长大后,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爱好、专业、职业等等。努力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只要你觉得幸福就好……不论你是怎么样,我都给予祝福。”我想这个孩子在将来一定会自信满满的去面对一切,因为孩子没有压力,他知道不管自己是否成功,父母都会支持他、鼓励他以及陪伴他。有一种关心:没有条件地爱一个人,爱他的本来的样子,不想去改善,不想去改变,你接受的是全部的、全然的他。这样的关心才是孩子需要的,你才能满足孩子被爱的需要。其次,将自由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放弃所有孩子不愿意上的培训班、奥赛班;不要成天唠叨孩子,让他抽出时间去学习;不要强调孩子的分数和结果。孩子的成长往往比成绩重要,也只有自由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会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做事,发展自我责任感,才会懂得如何来学习。总之,给孩子纯净的爱,少干涉孩子的自由,让孩子自已大胆地去探索外部的世界,这样孩子才会成长的自信、有力量。希望父母们不要再过多的干涉孩子,从而埋没了他们的天性,而应该让孩子成为自己该成为的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的坏习惯,改变原来很简单


孩子总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坏习惯,很令做父母的头疼。怎么办呢?其实,要改变原来也很简单!

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每个家长都有操不完的心,从吃住玩到安全、性格培养等多个方面,而且由于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些事情孩子不愿意做或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从晚上的刷牙,到上车系安全带,到不爱吃的食物,总之是千奇百怪。家长要对这些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指导,因为不良行为一旦变成“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羁绊。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喜欢在表扬和鼓励下做些事情,即使这些小成功可能根本算不上什么。对于父母来说,最好让孩子感觉你和他是一伙儿的,这样你所说和所做的才不会有太多的抵触,也更容易纠正不良行为。下面就介绍6个简单的方法:

1.不要事必躬亲

妈妈在喂养婴儿的过程中,要给婴儿喂奶、换尿布、穿衣服等,从而在婴儿长大些的时候,让他做些以前妈妈做的事情是很难的,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习惯或有了依赖心理。但妈妈比较忙的时候,没有时间或精力做所有事情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如何穿衣服,自己拿瓶子喝水等,但一定要给宝宝传达“他有能力做”的信息,尽可能地让他完成尽可能多的小任务,让他成为你的小帮手。

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妈妈也可以给宝宝提些建议,而不是亲自上阵去替宝宝处理问题。比如:宝宝与小朋友闹了矛盾,要鼓励他去说服对方,即使是比较简单的语言,而不是对小朋友大喊大叫。相信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宝宝会得到锻炼,而妈妈也会得到难得的片刻休息。

2.从改善关系做起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好地与自己合作,首先要从关注改变他,转变到关注改善你与他的关系上来。有些父母一听到有人“告状”或看到孩子行为不轨,就会大出手脚,恨铁不成钢。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一两次不礼貌或不良行为,此时家长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况,逐一加以纠正,结果只能是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感觉不舒服。

家长感觉自己是一个坏妈妈或坏爸爸,孩子则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从而不敢尝试或产生自卑心理。家长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做的纠正工作,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都给孩子一到两次正面积极的回应,或者在特定的某件事上给予表扬,用肯定的态度爱护和关心,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简单的表扬都要胜过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责或过分的物质奖励。因为孩子是爱表现的,只需轻轻一夸,孩子就会高兴,精神上都得到满足。家长还可以每天抽出时间来和孩子玩一会儿他喜欢的游戏,这对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非常有帮助。只有关系改善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才容易改善。

3.保持冷静

学龄前儿童,看电视没完没了,晚上不肯睡,早上赖床等行为,妈妈在当时情形下,通常会遭遇到孩子的哭闹、叫喊等抵抗,妈妈也难免会发脾气,从而开始了又一轮的吵闹比赛,这并不能促进孩子与你配合,结果只是使双方更生气,或让孩子知道如何坚持就能胜利。

处理这种情况的关键是家长保持冷静。那具体如何做才更有效呢?家长可以告诉他,无法接受他现在的行为,并再给他一个更好的替代选择,让其二选一,比如:坐在地上耍赖是不对的,你可以坐在凳子上告诉我你的想法。

家长应该知道,竞争或斗争需要对手,如果没有对手,竞争或斗争也就没有了意义。当我孩子小的时候,我时常发现我们之间的矛盾有时候就像拔河比赛,如果我在拔河比赛中放开了绳子,虽然他会摔疼,但他最后会停止抵抗我,放弃战争,从而使他关注他的行为并最终改变这些不良的行为。

4.适度同情

作为一个忙碌的妈妈,我们已经习惯将孩子的事情也按照计划、以自我为中心地安排,比如:我们需要孩子按时离去房间去睡觉以适应明天的早起,或者特别累的时候,希望孩子能安静地玩一会儿以使自己能打个盹。但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却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当你为了工作要强迫宝宝也早起的时候,只是为了和保姆交接班,孩子的感觉就会很不好。

当你注意并接受孩子的感觉时,需要将注意力多放在孩子身上几秒,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为了赶时间,妈妈通常会说:“我们必须马上出门,否则你去幼儿园就会迟到了!”这实际就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实际上妈妈可以换一种语气:“我知道这么早起很困难,今天晚上咱们早睡,今天克服一下,宝宝最乖了。”

有时候,妈妈应该学会容忍孩子的一些抱怨,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是很失礼。比如,孩子说不想睡觉,这可能是他吸引家长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只要哄着玩一会儿可能就顺利睡觉了。但是如果家长坚决地拒绝孩子的要求,可能又会开始新的一轮战争,最后结果一样,孩子还是没有按时睡觉。所以,有时候有一点小同情心,可能能够更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

5.建立因果联系

有的家长会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使孩子始终处在紧张中;而且对于有些严厉的家长,可能孩子得到的总是“不”或唠叨。告诉那些刚会走的孩子别到处乱扔玩具,可以告诉他“当我看到屋里让你弄的一团糟,每当我整理清扫的时候我就会头痛”,接着要给孩子一个警告,并强调你将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再乱扔玩具,我就把你的玩具给隔壁的宝宝”,这可能对孩子懒惰产生一种威胁。

当家长把重心集中在自己的行动上,而不是孩子的行为上的时候,会发现控制力会增强。因为孩子将会开始发现他的行为和家长的行动的结果之间的联系。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训练策略,那么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立因果关系,并有效地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6.确立家庭规则

孩子经常未经过大人同意就随意拿水果吃,或是自己开电视看,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一些生活中的规矩应早早为孩子定立,譬如不能随心所欲吃糖果,不能一整天看电视。放任孩子不遵循规矩做事绝不是好办法。如果父母继续纵容,等孩子到了8岁就可能出现不通知大人就外出的情况。

对于家庭规则的确定,要清楚地、正式地告诉孩子。如果可能,可以将其写下来并在家庭中公布。比如告诉孩子:“想吃糖时,应该问问父母,这是咱们家的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打开电视,应让他及时关闭电视机,并且大声清楚地再陈述一遍规则,这样做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不要以为孩子一定能从父母的行为、好恶中明白所有的规定和限制。事实上,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只知道父母对他不满意,而不知道父母要他怎么做,难怪孩子会将父母的指责视为父母的“情绪”。不少孩子抱怨父母整天对着他发脾气,真心地感到自己很无辜。另外,每个人对同一规定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规定必须很明确。

教育孩子要坚持“四多四少”


孩子有三个心愿:一渴望受到赞扬;二表现自我,“我比大人强”;三喜欢看到成年人“掉底子”的事。日前,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尹邓安在给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家长作报告时,鼓励他们适当在孩子面前“掉底子”。

尹邓安说,孩子都希望被夸奖、表现出比大人强的方面,所以孩子问问题时,家长或老师可以适当装作不知道,鼓励他们找出答案,然后再向孩子“请教”。“家长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掉底子’,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同时,家长多把孩子进步的成果公之于众,也可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积极向上的心态。

相反,家长一些不好的做法,则可能毁掉孩子。尹邓安列举出了几条:家长不爱学习,背着孩子议论老师是非;家庭欠和睦,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不与孩子平等谈心;不让孩子劳动,把孩子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怕孩子累着了;孩子要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求孩子节省;当孩子闯了祸以后,不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或者教育时粗暴对其打骂;爱埋怨、常啰嗦。

尹邓安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坚持“四多四少”:多交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少对比、少批评、少指责、少辱骂。批评时要注意方法,不打击孩子自尊心,不伤害孩子自信心。

高质量的陪伴其实很简单


曾经推荐过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的《大猩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安娜非常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却总是很忙。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安娜上学之前,爸爸就出门做事,下班回到家,还把事情带回家来做。安娜找他,他总是说:“现在不行,我很忙,明天吧。”在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做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

故事为什么感人?因为这种缺爱的状态真实存在,因为故事触及每个人心中的那处柔软。

不少人会将这种假性留守儿童现象当成一种常态,认为现在正是努力忙事业、挣钱的黄金时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就像视频里的故事那样;或者认为陪伴孩子就是单纯陪在Ta身边,却并没有全心投入,没有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只是形式上的陪伴而已,就像绘本《大猩猩》一样。

他们口口声声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然而却忽视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可爱、没有安全感、没有价值、不快乐,甚至长期影响着孩子的幸福感以及享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然而,一个不快乐、不幸福的未来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高质量陪伴孩子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而且孩子越小越为重要。我们曾经写过不少相关文章,今天再次提起,只因为陪伴真的很重要,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还有更多的爸妈,他们知道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生活却总被这样那样的要事占据。周末计划好带孩子出去玩,可是临时有同学、朋友聚会,孩子的事情就被暂时搁浅;下了好几次决心晚上要陪孩子读绘本,可是每次都因为工作上的急事而耽搁。因为在他们心里,陪伴孩子是一件重要而非紧急的事情——他们总以为时间很长,以后还有机会补偿。然而,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也就是生命最初的那几年,等Ta慢慢长大了,就开始独立。而如果没有在他小的时候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那他的独立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父母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而且自我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总是以自己的行为为基础,来判断自己的信仰和理念。”如果我们总是把陪伴孩子当成生活中的备选项目,那么我们渐渐地就会认为自己没有那么爱孩子,而孩子感受到的也将是自己的不被接纳、不可爱和不幸福。而当我们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时,我们会对Ta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爱,而爱又是让孩子快乐成长、获得幸福的源泉。如此进入一个亲子关系的良性循环。

所以,把高质量陪伴孩子当作一件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吧!把陪伴孩子当成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备选项目——每天腾出一段固定的时间,全身心地和孩子在一起。只有这样,陪伴孩子才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无限期延后。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更好地成长。

试着坚持陪孩子做下面的这些事儿吧!你会发现,高质量陪伴孩子其实很简单,每个父母都能做到。

陪孩子一起睡

3岁之前,陪孩子一起睡,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他们安全感,因为他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注。当孩子知道他可以依靠父母,可以在真爱中长大时,他的心里自然是幸福的。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这是我们国家的老传统,是家庭关系和睦的表现,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方法。当我们长大了,离家远了,不能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但是仍然会记得家人一起吃饭的温馨场景,因为那里有爱的流转。不仅如此,孩子的食欲也增加了。

一起玩一些简单的家庭游戏

家庭游戏,就是有爸爸、妈妈(还可以有其他家庭成员)和孩子一起玩。可以是堆积木,可以是一起跳舞,可以是躲猫猫,也可以是一起蹦跳……当我们共同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情感联结变得更加紧密了。

给孩子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

陪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和孩子一同成长,最适合的时间是睡觉之前。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给孩子讲好的故事。不管是读绘本,还是讲故事,对孩子都是非常好的滋养。

甚至是和孩子一起享受无所事事的时光……

无所事事的亲子时光就是很多时候被大人看起来无聊透顶的、但孩子却沉浸其中的时间。比如,孩子在反复搭几块积木、推倒,再搭起来;或者只是研究一块布头,就研究半天;再或者,只是玩水,从一只盆子把水舀到另外一只盆子里。还有时候,是什么也不做,孩子就腻歪在你旁边,爬一爬,坐一坐,离开一会儿,又在你身边腻歪上一会儿。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时间。孩子们就是在貌似无意义的动作中认识世界、建构自我。这种琐细时光,还会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滋养:爸妈就在我身边,他们允许我去探索,我可以走的稍微远点,但不担心有危险,因为我知道爸妈就在我身后。

如果真的太忙,那也请你至少把周末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知道,在爸妈眼里,他是多么重要,他是多么可爱,这让他有很好的自我认同感,而对自己满意的感觉,也是一种幸福感。

你会发现,当你用心陪伴孩子的时候,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幸福就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时候,大人的幸福和孩子的幸福是可以完全融合的,可以用心灵去感受到的。

原来,幸福可以如此简单~

很多年后,你会发现,幸福感是可以延续的,如果孩子童年时就能够拥有幸福感,并习得一些获取幸福的方法,那么,在多年后,孩子独立了,也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延续幸福~

做一个好家长其实很简单


做一个好家长其实很简单

只要沿着诚意出发,加上自信心和改变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的家教方法能够越来越提高,就一定会产生两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家教方面的显著变化和提高。

第二个变化,孩子也相应地会有显著的变化和提高。

曾经有一位家长,学习过书中传授的部分内容,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一下就会当家长了。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孩子过去在家里连电话都不敢接,现在不仅敢接电话了,甚至敢于在公开场合讲话了,敢与父母交流了,还敢于外出办事了。

做到这些,并不难!只要下决心发生变化

要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放下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

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有些可能是对的,但有些方法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得特别成功,孩子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准、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都特别优秀,孩子一点都不让你操心,你对他的未来,对他考中学、考大学没有一点忧虑,那么,你的家教是合格的。如果你没能做到这一点,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办法改变。

作为一个家长,不管你的孩子多大,中学、小学、幼儿园,或者是婴儿,都需要尽可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不要做一个发愁的家长,要做一个能把孩子真正教育好的家长。

在我们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之后,应该是这样的效果:家长在思想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指导孩子学习有了新的方法,用新形象对待孩子。几个月后,孩子的学习上去了,情商提高了,和家长的关系也密切了。

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样,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李开复教子经:孩子愈大规矩要愈少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

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如果你不告诉他原因,孩子不会因为你说的一件事是对的或是错的,就在心里深深记住。设立规矩却又不讲为什么,一方面,小孩子就无法学习自律;另外一方面,孩子会把父母亲定位为独裁者,没有通融的余地。

如果你订了一个他无法接受的规矩,他不是认为你不好,就是会叛逆性地想去做什么。

这些规矩,如果你把它订得像是监狱般的死硬,如果孩子违背了,我就要来处罚,孩子听话就会变成一个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他律性的规矩恰恰就会让孩子变成消极被动的,只有自律性的才可能变成积极主动。

我觉得孩子愈小的时候,可能愈需要这些所谓的规矩,但随着孩子长大,可能父母要学着信任孩子。违规要惩罚,但规矩要愈少愈好,而且孩子愈大,愈需要愈少愈好。

孩子的教育,干涉的度在哪里


孩子,作为一个仍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活动,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标准划为对与错。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对与错,还有很多促进成长、挖掘潜力的成分。那么,对待孩子的教育,什么样的干涉才是合适而有效的呢?

情景再现

妈妈:男孩子3岁零1个月,涂颜色时总是涂的乱糟糟的,我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去涂,估计是训斥他的缘故吧,现在让他涂颜色都不涂了,那是不是孩子在做事情时不要干涉,即使错的也不要管呢?应该怎样再调动他的兴趣?

孩子:我就喜欢乱涂颜色,可妈妈说我涂的很不好,还在一旁提醒我不要那样涂,应该要怎么涂,越听她说,我就越烦,干脆就不涂了!

不明情况的干涉,只会剥夺孩子成为独特自我的机会

早教专家指出,每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就像一张白纸。因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加深并积累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种独一无二的体验、经历是极其珍贵的,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从而发挥出内在的潜力。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吧,在妈妈眼里,孩子是在乱涂乱画,颜色涂的一团糟,可在孩子那里,他或许是被五颜六色的彩笔给吸引住了,正在为彩笔能在纸上涂出颜色而兴奋呢!如果让孩子继续自由地涂下去,他也许就会对颜色有一种很深的认识,慢慢地,色彩感、审美能力都培养起来了。而这些,都是孩子内在的能力,看不见,摸不着,但不可置疑的是,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我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而这些一般都是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的事,孩子会觉得你不信任、不尊重他,他非但不会按着我们说的来做,还会觉得很没意思,慢慢地失去做事的兴趣。反过来,我们又在发愁如何让孩子重新拾回兴趣!

此外,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探索、体验之所以那么重要,原因是因为对于同一样东西,任何人的体验和感受都会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发展高度。比如,小时候,“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相信大家都看过,但却只有牛顿对此提出疑问,并发现了地球引力这一科学现象。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活动

因此,当我们不理解孩子的行为或活动时,我们可以蹲下来,陪着他一起涂画,真正地去理解他,问问他“宝宝,你愿不愿意告诉妈妈,你在涂什么呀?”,而不是一来就告诉他要怎么涂,孩子就会很愿意地跟你交流、互动,但前提是,一定是要在他涂画完之后。

那么,孩子在玩耍时,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要去干涉他呢?这也是很多家长都咨询过歪歪兔育儿老师的问题。

一是孩子的行为影响、伤害到了别人时。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阻止孩子,要给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二是孩子的行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时,可以读读歪歪兔的安全系列图画书,掌握既养成孩子的安全习惯又保护他的好奇心的方法。三是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社会集体中的守则。我们要在生活中给他灌输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奇迹,如何让他迸发出潜力,这就需要家长们把握好干涉孩子活动的尺度,宽而有原则。

喜欢《孩子要的爱很简单:少干涉即可》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的童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思想变得让我们大人不能理解,而孩子也会觉得我们不能理解他,沟通起来越来越成为问题,有些小孩甚至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觉得和大人说话很无聊,大人就知道让自己学习学习。 当问题出现后我们...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其实很简单 很多时候成人总被一些若有似无的烦恼充斥着头脑,似乎早就淡忘了童年时候的天真烂漫。记得那天中午几个孩子来幼儿园比较早,很自然地教他们先把小手帕拿出来玩会,没多久,就看到他们拿着手帕你扔给我,我扔给你,于...
    2021-12-07 阅读全文
  • 孩子的坏习惯,改变原来很简单 孩子总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坏习惯,很令做父母的头疼。怎么办呢?其实,要改变原来也很简单! 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每个家长都有操不完的心,从吃住玩到安全、性格培养等多个方面,而且由于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
    2021-09-24 阅读全文
  • 形容孩子暑假放假很快乐快乐很简单的句子 暑假来到真高兴,喜心悦面好心情。上学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放暑假了,暑假生活它是五彩斑斓的。暑假要到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形容孩子暑假放假很快乐快乐很简单的句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05-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其实快乐很简单 教育随笔:其实快乐很简单 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并对孩子进行教育。说真的,带孩子,很辛苦,想想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家都带的很仔细,往往是家里几个人围着一...
    2021-06-21 阅读全文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思想变得让我们大人不能理解,而孩子也会觉得我们不能理解他,沟通起来越来越成为问题,有些小孩甚至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觉得和大人说话很无聊,大人就知道让自己学习学习。 当问题出现后我们...

2020-09-30 阅读全文

很多时候成人总被一些若有似无的烦恼充斥着头脑,似乎早就淡忘了童年时候的天真烂漫。记得那天中午几个孩子来幼儿园比较早,很自然地教他们先把小手帕拿出来玩会,没多久,就看到他们拿着手帕你扔给我,我扔给你,于...

2021-12-07 阅读全文

孩子总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坏习惯,很令做父母的头疼。怎么办呢?其实,要改变原来也很简单! 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每个家长都有操不完的心,从吃住玩到安全、性格培养等多个方面,而且由于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

2021-09-24 阅读全文

暑假来到真高兴,喜心悦面好心情。上学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放暑假了,暑假生活它是五彩斑斓的。暑假要到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形容孩子暑假放假很快乐快乐很简单的句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05-1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其实快乐很简单 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并对孩子进行教育。说真的,带孩子,很辛苦,想想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家都带的很仔细,往往是家里几个人围着一...

2021-06-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