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用金钱收买孩子,胜算很小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1-11-09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用金钱收买孩子,胜算很小的策略”,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个孩子的妈妈许诺说,毕业考试平均过90分,就给他买一个游戏机。结果他超过了90分,得到了游戏机。鲁鲁很羡慕,说自己平均分也90多了,可什么奖励都没得到。

我说,你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在班上受人尊敬,对学习也更有信心,还考上了好学校,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很好的一步,这些,如果拿一部游戏机和你换,你愿意吗?当然不愿意!

任何奖励都比不上自己从这件事本身所得到的。

用金钱收买孩子,是一种胜算很小的策略。物质激励是一种非常肤浅的激励机制,它将金钱设置为奋斗目标,而这个目标所能提供的动力是非常有限的。

且不说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即使缺,也绝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从这个意义来说,任何物质奖励都是可有可无的,一旦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得到,他宁肯放弃。所以,某些看起来生效了的物质激励,实际上只是巧合,只产生了很小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内在动力,孩子所取得的那个成绩,和奖励没有多大关系,有没有那个奖励,成绩也会相差无几。

“得到一笔钱”,这只是一个短期目标,金钱刺激也就只能是一个短期激励,学习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在这项旷日持久的活动中,金钱的刺激会很快失效,学习又会很快回到常态之中。

学习成绩并非可以随意提高,再大的悬赏,没有能力的支撑,目标也无法达成。在奖励面前,孩子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达不成,还是只有放弃。放弃得多了,不仅斗志没有激起,反而产生挫败感,越发不自信,越发没有上进心。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靠金钱奖出来的,相反,金钱的刺激有时会起反作用。这种刺激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造成如此的印象——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不是一种享受,学习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才需要物质补偿。这就把整个事情搞颠倒了!

我们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把孩子变成推磨的鬼,但如此一来,他即便获得了钱,其精神的成长,也不是趋向于伟岸。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只有让孩子真正懂得了学习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能从学习本身得到乐趣,学习才是可持续的。学习是这样,工作、生活都是这样,孩子终会长大,终将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如果总是在为别人的激励而生活,他自己的生命也就永远处于桎梏之中,这不是很可悲吗?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不能用金钱激励。只是,物质激励要适当。

我给鲁鲁的激励,通常就是一个拥抱。即使有物质奖励,也都是些小恩小惠,譬如一块钱两块钱,买个小玩意儿之类,最多就是去哪里撮一顿或者玩半天,至于比较大的行动,譬如寒暑假外出旅游之类,都不是作为奖励,而是一种常规的活动,是需要有严密计划的。

在这方面,他爸爸因为奖励他的机会少,就比我大方,出手动辄就是一百两百,但是效果未见得比我的一元两元好。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上并不匮乏,他要的并不是奖励的那个东西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态度,是大人对他的评价。他爸爸的一百两百所代表的评价和我的一元两元是一样的,所以他在我这里不会奢求更多。鲁鲁适应了我的一元两元,这就成了一个基数,一种标准,他以此为坐标,去调整他的预期和行动。一般的考试一元两元,大的考试三元五元,特大的好事,也不过是十元二十元。那次他在市里得了奖,开口要奖励。我说:“你说吧,多少?”他支吾了半天,大起胆子冒出一句:“二十!”我还回了他一句:“你想把我搞破产啊!”当然,这是开玩笑,为了增加和孩子讨价还价的乐趣。

钱真的不是个问题,他要的就是一个态度。如果我们的态度要用很大的成本来表达,不仅以后将不堪重负,而且也不见得会有好的效果。

其实孩子顾不了那么长远的事,不可能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而奋斗,孩子是真正活在当下的。他能做好每天的事,完成每天的具体任务,就很不错了。再高的奖励,达不到还是达不到;反之,哪怕没有奖励,每天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物质上的奖励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管用,学习本身就有乐趣,就有压力,家长的态度,老师的态度,同学的态度,还有自己成长的本能,这一切都会推动他去学习,奖励只不过是事后给他的一个肯定而已。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让孩子远离“金钱优越感”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也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大量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而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有钱,又怎样让孩子理解父母的金钱与资产同自己成长之间的关系呢?在这一点上,西方一些大富翁的做法颇值得中国父母的借鉴。与我们所说的“再穷不能穷孩子”不一样,西方人崇尚“再富不能富孩子”,富翁们意识到让孩子拥有一种天生的金钱优越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他们通常只给孩子很少的零用钱,并鼓励孩子自己去打工挣钱,从而让孩子明白:金钱的获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有价值的财富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积累,积累财富的过程或许比财富本身更有价值。因此,平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场所走一走,向他们讲讲自己的创业史,使孩子逐渐明白有钱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未来要靠自己去创造,从而培养孩子“珍惜手中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信念。同时,带领孩子接触社会生活,深入社会实际,让他们了解现代社会是知识的竞争、能力的竞争,只有自身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可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摆正学习动机,从而逐渐摆脱“学习是为父母,好不好无所谓”的错误想法。

荷兰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金钱观


定居荷兰的生物学博士魏蔻蔻从身边的案例入手,讲述了荷兰父母在引导孩子金钱观上的一些作法。

以“小国大业”而闻名的荷兰,其举国文化就是“通商和赚钱”,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下,荷兰的孩子的金钱观念是怎样的呢?

“再给你42欧元?对不起,我做不到。”

中国有不少父母,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决不让孩子吃苦,甚至孩子闯祸了,也不惜用金钱和自己的关系网,以确保孩子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可在荷兰,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受挫折,也少有父母会用钱来帮孩子摆平问题。

我一个荷兰朋友18岁的女儿读大学一年级,荷兰大学的教科书不强制购买,学生可以选择向图书馆借阅。这女孩为了复习方便,还是花了42欧元买了这本书,可在考试前一周她把书弄丢了,于是她决定向图书馆借书应付考试。

她预约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前去图书馆拿书。考试季节需要借书的人很多,图书馆规定如果谁没有在约定时间取书,那么书会马上顺延给后一个预订者。而她偏偏在取书的前一晚参加一个派对疯到凌晨,第二天睡过头,误了取书的时间,赶去图书馆时,馆存的书已经全部被别人借阅了。

于是她回家后,向爸爸再要42欧元,否则她没书考试肯定过不了。她爸爸在听完事情经过之后,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她。顺便说一下,她爸爸可是个亿万级别的富豪,42欧元对于他来说完全不是事儿。他拒绝他女儿的理由是:“你把自己的书弄丢了,已经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该去借书的时间你又错过了,再一次不负责任,不遵守承诺。发生了两次这样的行为,你应该接受教训,承担后果。你还想指望别人帮你清理现场?”

当时我在边上为孩子说话:“可孩子没书考试就过不了,她已经知道错了,就给她买书吧。”结果他对我也对着他女儿大声表明态度:“她这次最坏的结果的只是过不了一次考试,可是她如果没有承担这个后果并且消化它,她以后就会过不了很多人生的关口。看起来只是一本42欧元的书,可是背后是比42欧元的书严重得多的责任感和规划性问题。她今天这样,觉得家人有能力为她承担这‘42欧元’,如果我们帮她,她今后可能因为缺乏责任感自律性,要承担‘4.2亿欧元’的问题时,谁来管她?”

结果当然是没有给孩子买书。孩子当晚哭了一场,但很快就振作起来。我想和少年商学院微信朋友们说的是,这姑娘很快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和另外一个有书的同学谈好,一起复习功课,当同学不用书而复习其他材料时,每天借给她看两小时的书。每天两小时的阅读,无法让她考到一个好成绩,但是她至少考试及格了。我想她应该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次经历。

孩子出生后就给办银行卡

和中国人一样,荷兰人喜欢存钱理财。荷兰父母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带着他们共同储蓄理财,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办张银行卡和一些长期理财的基金计划,一般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会教他们使用网络银行,和他们共同探讨理财的计划了。因此在荷兰的家家户户里,不难见到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电脑前梳理账目、讲解商议计划、探讨方案的情景。

当然在这个阶段,孩子关心最多的是他们的零用钱该如何处理,是全部存起来,还是分成几部分做不同用途?那么父母会和他们一起分析利弊。有时,父母也会带孩子一起去银行咨询理财计划。

荷兰的银行,有很多约见客户的小会议室,里面都放着很多让孩子一目了然的理财玩具和工具,比如很萌的分类存钱罐、卡通图解的理财玩具等,孩子可以像下棋一样做一些排列组合,然后得到理财得失的答案。

等孩子到十二到十四岁,这张卡基本上就能交给孩子了。因为荷兰的银行卡都是一卡两用,活期帐户和储蓄理财账户捆绑在一起,孩子可以自由使用活期账户提款或刷卡,可是储蓄理财账户的钱是无法擅自动用的,这样既保护了理财的延续性,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一些钱。

总之,就是和孩子的钱有关的事情,他们很早就参与规划,而有了这些锻炼,孩子总会从似懂非懂逐渐形成一些金钱观念并学会对金钱的管理,另外父母通过几年和孩子的交流,对自己孩子的金钱处理和分配方式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我想值得一提的是在荷兰家庭的交流里,家长不时把“慈善”理念灌输给孩子。孩子们都很有同情心,在他们账户的每月花费里,总有一部分是他们自愿定期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的,比如每月1欧元捐给非洲教育机构,让女孩子也可以读书;或50欧分捐给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驴不负重劳动等等。孩子们也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捐献给宗教组织,用来帮助穷困的孩子。

让孩子自己做活动预算表

荷兰孩子对钱的态度是“务实和精细”的。我主要是指荷兰小孩并没有把从家人处取得经济支持当成理所应当。

比如,从小学开始,荷兰孩子的校庆活动都是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自己组织,一般模式是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活动的经费预算都是孩子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自己制定。

老师一般会指定3个小组来做预算,一个小组2-3个孩子,然后PK性价比最高的预算计划来执行。为了被选上,孩子会严格根据活动流程制定一个最划算的详尽计划。活动如果需要请人编排舞蹈,搬运东西,孩子一般会找亲友帮忙,但他们不会把家人给的钱当成“零成本”。对亲友投入的时间,车马费都会算成基本的成本投入。

有一回,因为我任职的营养公司有很多展会留下了不少饮料,我就赞助了老公侄儿校庆活动的所有饮品。后来我看到孩子在预算上清楚注明“所有饮品为xxx赞助,市值xxx欧元,请明年作预算的同学把这笔费用考虑在内。”

这种做法很理智,很现实,可想而知从小孩子们做预算的态度就是专业和明晰的。如果把亲人的投入完全当成无偿的,在经费预算上就会有偏颇,这种习惯和思维在成年后的职场上非常不利于实际项目的策划和执行。

先自问拥有这件东西的三个理由

荷兰父母并不把金钱和物质占有进行直接关联。如果孩子看到一个很贵的东西想买,有些中国父母会很生硬地拒绝:“那么贵,没钱买。”这种方式虽然直接,但有一个弊端就是孩子很小就会认为自己的愿望无法达成完全是钱的原因,这样的心态对以后的生活态度很不利。

而荷兰父母更多地是和孩子探讨对这件东西(如玩具,衣服)拥有的原因和必要性。他们会问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啊?”“你给我三个想拥有它的理由。”

在这种看似简单的分析交流中,孩子会更理性地对待这个事物,对购买它的必要性也会有更明确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和逻辑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和审视,分析和考量,对日后孩子做任何决定都有帮助。

一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会看着广告说:“我以后要送我女朋友钻石戒指!”,国内的一些父母会马上说:“你要送女朋友钻石戒指,那你就要有钱,想挣钱你就要好好读书。”如此一来,还没有分析该愿望的实质和必要性,父母就把愿望,和钱与学习成绩简单的挂钩了,这样虽然没有全错,但逻辑不完全成立,会给孩子误导和压力。

荷兰的父母一般会这样说:“为什么是钻石呢?她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钻石呀。送女朋友东西最重要的是送她喜欢的,你要花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她,发现她喜欢什么再送。”

以谈判契约的方式来获取、分配和管理金钱是荷兰人的强项,也影响着荷兰人所有的日常生活模式、思维习惯和对孩子的教育。荷兰人看重钱,但不滥用钱,不夸大钱的力量,对金钱的态度是平和的,那么孩子对钱的态度自然就能是理性的。

对付叛逆孩子的实用策略


对待处在逆反期的宝宝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式,这样只能让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父母过分激烈的反应会给他一个错误的感觉,即当他说不的时候,他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因此,他会更多地使用这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逆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强行将他抱入澡盆,或者训斥他一番,让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糟糕。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2、让宝宝放松警惕。如果宝宝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些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宝宝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父母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这样的建议,会让宝宝很快就忘记他的不,乖乖地跟着你走。于是上厕所的任务就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也就不会说不了。

4、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接受任务。给宝宝准备一些图书,或者给他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的任务变成他的一种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范动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会因为好奇而产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有时候,宝宝没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因此,跟宝宝交代任务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宝宝,十分严肃地将任务交给他,这样他会明白你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他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不了。

7、和宝宝轮流来。因为父母也做同样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这样他会觉得很有趣,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冷落宝宝。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父母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9、2岁左右的宝宝一般都喜欢自己来,因此,当宝宝说不的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鼓励他利用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就会乐于自己来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宝宝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当妈妈说:“你能演示给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饭吗?”宝宝一定乐于为指导小弟弟自己吃饭做出示范。

11、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一个七岁孩子的金钱观


七岁的吕桑源不仅有实践,而且有理论,谈及金钱的概念,他说:“我就觉得钱是用来进行各种交易的一种道具。”

莎士比亚说: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的确,在金钱面前,一些人迷失了良知,堕入邪恶。即便是权力、地位、贞洁、名誉、人性、尊严甚至天理、良心等非商品,也沾染上铜臭之气,演变成待价而沽的商品。商品社会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课题。

在这方面,知名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为国人起到了最佳示范作用。他从培养下一代做起,从小就教育儿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他的谆谆教诲下,儿子吕桑源从七岁起就开始买权证,成为比很多成年人都高明的理财高手。吕桑源不仅有实践,而且有理论,谈及金钱的概念,他说:“我就觉得钱是用来进行各种交易的一种道具。”

谈及理财,他引用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认为理财不是从省钱开始,而应从“想尽各种办法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开始”,比传统上单纯的“勤俭持家”理财观念大大前进了一步。

有句俗语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挣钱是没有错的。中国的儒商们,自古就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正当手段成为富人,永远值得人们尊敬。所谓的“仇富”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人们的疑惑并不在金钱本身,而在于你这钱是怎么挣来的?怎么花出去的?金钱是什么?它只是你付出劳动后社会给你的报酬,没有善恶好坏之分。因为金钱走上了歪路,不能拉不出屎来怨茅厕,其关键还是世界观有问题,金钱观有问题。国人大可向吕随启老师学习,从小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向七岁的孩子吕桑源学习,把金钱看做一种“交易的道具”。道具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人为道具服务。

金钱与道德有矛盾吗?没有。在西方国家里,出现了那么多年轻的亿万富豪,富豪中又出现了那么愿意对社会提供捐助甚至裸捐的慈善家,难道不值得国人反思吗?可喜的是,中国也开始出现吕随启这样的父亲,也开始出现吕桑源这样的孩子,他们是中国未来出现巴菲特或比尔·盖茨的希望。但在中国有多少人的金钱观不如一个七岁孩子?这更应该令人反思。

培养勤快孩子的绝佳策略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学习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要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玩具宝宝玩累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开饭的时候你可以说:“妈妈当厨师,你当服务员,请服务员帮忙把菜端出去。”当孩子感觉做家务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1.抓住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机。

从孩子的发展过程来看,孩子都是喜欢做事的:开始学走路就不要大人抱,学吃饭的时候不要人喂,要自己舞匙弄筷地吃;给他穿衣服,他还会抢着自己套上身……这些时候,便是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强烈的时候。家长应耐心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指导孩子做好他们想做的事,使孩子享受到“我会做”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虑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2.在游戏中学习。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学习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要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玩具宝宝玩累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开饭的时候你可以说:“妈妈当厨师,你当服务员,请服务员帮忙把菜端出去。”当孩子感觉做家务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3.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不要总认为孩子小,许多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做而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渐渐地,很多事情就真的不会做了。因此,要舍得让孩子锻炼。

4.平时多练习。

很多家长由于赶时间上班,没时间和孩子磨蹭,看孩子做得慢且糟,就干脆自己来做。其实,家长可以利用晚餐后的时间慢慢教孩子,并试着让他自己来做,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5.要按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提要求。

孩子的年龄不同,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父母让孩子做家务,应视孩子能力来做,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感。

6.示范在先。

在训练孩子学习生活劳动的具体操作技能时,应做到三性:即父母的示范性、要求的层次性、孩子操作的独立性。如教孩子扫地、洗手帕、洗袜子、穿衣、穿鞋等,先让孩子看大人怎么做,边示范边耐心细致地给他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手把手地教,再逐渐放手让他独立操作。

7.重复提示。

幼儿早期出现的劳动热情,往往会给家长增添一些麻烦,可能要浪费大人一点时间,甚至还会糟蹋一些东西,但是切不能因此轻易地放过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应因势利导,耐心讲解,反复示范。

8.多容忍、少责备。

在指导孩子时,口气要温和,不宜不耐烦,应有耐心、有步骤、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学习。

9.积极鼓励,适当赞美。

家长要珍惜孩子每次有益的尝试,以鼓励表扬为主。孩子每做好一件事,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给他一个微笑,拥抱一下或说声“谢谢”、“干得不错”都可以使孩子感到高兴和自豪,体验劳动的愉快,激起再劳动的欲望。当他失败的时候要安慰他没有关系。

10.注意安全。

在满足宝宝好奇与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不让孩子自行拿取危险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较大的孩子应教他正确使用方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中国父母应该给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1

这一代的孩子被赋予了权利感,认为他们值得自己所拥有的,并且还要索取更多。

“上个月,女儿在我未同意的情况下花了2000美元来买衣服。我觉得我们之间出现了问题。”然而,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不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她有什么错。“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有钱,我也喜欢买衣服。我的父母都知道,相同的裙子我绝对不会穿两次,所以他们不应该责怪我乱花钱。

这位母亲把女儿带到咨询小组寻求帮助。“我需要你们来教教她如何对待金钱。”这是这位母亲具体所需要的。

当我问她对女儿乱花钱的行为采取了哪些措施时,她说:“哦,我什么也没做。我不想伤害她脆弱的自尊心。”

2

我们的确出了问题。我们的文化也出了问题。出问题的是说着“他们不应该责怪我”的这一代孩子。

这些孩子被赋予了权利感。权利感是指我们值得拥有的,并且还要索取更多。有权利意识的孩子会更苛求, 容易自我陶醉,觉得该责备的永远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很害怕打击到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希望拥有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能花得起钱,以及提供一切能够让他们生活舒适的物质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了让你的孩子能够脚踏实地并且懂得感恩,我们提供了如下小建议:

3

帮助孩子区分想要的和真正所需要的。他们可能想要某些东西,但是他们真的需要它吗?把这些词汇加入到他们的字典里。

教会你的孩子问问题。一起聊聊天,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对话。如果有人问你的儿子今天过得怎么样,教他合适作答。如果家人问你女儿的在校情况,告诉家人注意问话方式。孩子不仅会在谈话中感到更加自信,他们还会发现,可以通过与他人谈话这样简单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影响力。

设定财务上的边界,比如给每个孩子一定金额的零花钱。如果提前就把钱花光了,他们就会知道一美元是怎么花掉的,也会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合理地花每一分钱。

让你的孩子去承受财务决策的结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他们能省下来一笔钱,允许他们去买真心想要的东西,即使这个东西对你来说毫无价值。如果他们把这个月的油钱都花光了,让他自己寻找有创意的方式去搭车。

让他们知道过度消费的后果。让他们自己去支付电话费或者还信用卡,即使这意味着他们要做额外的家务来赚这笔钱。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让他们通过在家做额外家务的方式来赚取。勤劳苦干所获得的东西才会更有价值。我(梅丽莎)还记得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通过赚钱买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和一辆自行车。

在家里给孩子一份工作,或者让他们做家务,以此加强他们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孩子并不是你家里的客人,应该学习多为家里做一些事情,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有主人的感觉。

不要让你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出。奋力争取可以冲破权利感的傲慢,并且培养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同理心。(包括我们自己!)

育儿观念:给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育儿观念:给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用钱”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背后牵涉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的孩子也经常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购物,其实在这过程中可以有很多的东西可以让孩子学习。首先让其建立“有钱才能消费”的概念,当孩子吵着要买东西时,我们经常会说:“没带钱”。在一次次被拒绝之后,孩子会慢慢体会到,满足欲望是要钱来交换的,有钱才能消费的概念便逐渐形成。其次,要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明白钱的价值,因此买东西要考虑清楚。到了5岁之后,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零用钱制度,一起规划如何使用、如何储蓄,还要让孩子明白钱花掉了就没有了。然后,在家可以实施“家务有尝制”,让孩子懂得赚钱概念,工作了才有收入,才能买想买的东西。有些家长会担心了,孩子变得势力了怎么办?不必担心做家务给钱会让孩子变得势力,这是亲子之间价值观的分享,这更好的让孩子懂得家务是全家人的责任,比如妈妈做饭没人给钱,但传递了妈妈爱家人的信息,这样孩子不会因为得到钱而变得势力,反而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变得更懂事。

幼儿期的理财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不仅帮助孩子具备如何用钱的基本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对自己负责、有生活目标的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以钱作为理财教育的教材,灌输孩子健康的生活态度。

父母批评孩子的5大策略


批评孩子的艺术

 批评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将这门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第一,正面引导。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下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应该是,在简明扼要抓往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

第二,尊重人格。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第三,避免当众批评。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单独进行,这是极可取的。

第四,看准时机。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你等着,晚上爸爸回来再收拾你!”这策略是一种失误。您想,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孩子还要干好多事,那错事也许淡忘了。当然,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

第五,相互配合。孩子有了过错,爸爸批,妈妈护,岂不效果相互抵销,何谈教育?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

用兴趣培养快乐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快乐的起点

孩子总是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的女儿也不例外。

孩子爱问问题,那是一种求知欲,是兴趣产生的起点,因此,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一定要认真准确的回答。看到家长热心回答自己的问题,孩子自然而然就建立寻找答案的信心。千万不要敷衍,胡说或者训斥;否则,孩子受到挫折和打击,下次她就会变得很小心,甚至不愿意再与我们交流,失去继续探讨学习的意愿。对于我们无法正确解答的问题,我们应该诚实地告诉孩子,然后我们一起或分别去寻找答案。

二、正确引导,让兴趣爱好成为习惯

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就积极地鼓励,并引导她要是去课外学习就会画得更漂亮,激发她的学习欲望。我们带她到少年宫去欣赏别的孩子的绘画作品,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并且,她自己也参加了几次比赛,都有不错的成绩,更激发了她的兴趣,直到现在她每个周六还坚持去学习,从未觉得这是负担。

孩子喜欢听故事、读书,我们就带她去图书馆、书店,帮她挑选图书,回来督促她认真阅读。三年级开始学习作文了,她自己就跑到首都图书馆,借了一堆作文书来,有时间就捧起来看。自然而然,她写作文不仅就没发过愁,而且还写得很有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就会有想不到的效果。赵奇元现在每周六和周日都要参加画画,朗诵,芭蕾舞,作文和奥数,还有剑桥英语的学习,周二还有一次古筝课。

孩子就是孩子,爱好和兴趣每天都在改变。对于有些爱好我们要帮助他们作些取舍。并强化他们对现有爱好的深入学习,并养成习惯。

现在孩子画画过了四级,古筝过了六级,剑桥过了一级,朗诵参加央视大风车节目的录制,还是主角呢。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处世能力

在学习上,孩子总是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全部替她去解答,如果这样,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也不能都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得不到帮助和支持的挫折感。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留出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她独立自主地完成思考和学习的过程,让她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实在有难度的,我们先是引导,然后提示,最后也要尽量和她一起寻找答案,尽量避免简单、直接地告诉答案。

孩子一旦有了自主做事的欲望和想法,我们就要百分百地响应和支持、鼓励,有时甚至是适当的物质奖励。现在,我们的女儿,每天都自己整理书包,自己上学;星期天去少年宫也不用我们陪伴,甚至中午自己跑到吉野家吃午饭,再自己坐车转场到另外一个学校去上课。她自己也觉得很好玩,很自豪、很了不起。

另外,我们经常和孩子的班主任张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张老师提出许多好的方法和建议,在和老师紧密配合下,孩子不断进步。当然这些都是秘密的,不能让孩子知道,否则,孩子会逆反的。(作者被评为崇文区2008年教子有方好家长)

点评:孩子优秀,父母成就。正确引导让孩子的兴趣爱好成为特长。注重对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兴趣中进步,在快乐中成长。

喜欢《用金钱收买孩子,胜算很小的策略》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让孩子远离“金钱优越感”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也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大量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而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父母的个...
    2022-03-08 阅读全文
  • 金钱与精神的幼儿故事 1、金钱与精神的幼儿故事 在二战时期,法兰西(法国)战场上;有一个旅(按当时人数来算)的队伍与敌军交战,尽管他们很英勇,但由于当时与敌军的兵力,实在是悬殊太大。所以他们的队伍,很快的就被敌人消灭了一半...
    2020-06-27 阅读全文
  • 荷兰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金钱观 定居荷兰的生物学博士魏蔻蔻从身边的案例入手,讲述了荷兰父母在引导孩子金钱观上的一些作法。 以“小国大业”而闻名的荷兰,其举国文化就是“通商和赚钱”,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
    2021-04-27 阅读全文
  • 用爱心感化孩子、用耐心接近孩子 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二十二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根据党支部的要求就以下二点谈谈自己的闪光点一、用爱心...
    2020-10-10 阅读全文
  • 用孩子教孩子 看小班老师必须要嘴勤、手勤、腿勤。可是最近通过几件事情我发现,老师适当的偷懒或者示弱,让孩子教孩子,收到的效果很好。 那一天我偏头疼的毛病又犯了,疼的眼睛都睁不开,中午给女朋友梳头的时候,我一反常态,...
    2021-09-28 阅读全文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也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大量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而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父母的个...

2022-03-08 阅读全文

1、金钱与精神的幼儿故事 在二战时期,法兰西(法国)战场上;有一个旅(按当时人数来算)的队伍与敌军交战,尽管他们很英勇,但由于当时与敌军的兵力,实在是悬殊太大。所以他们的队伍,很快的就被敌人消灭了一半...

2020-06-27 阅读全文

定居荷兰的生物学博士魏蔻蔻从身边的案例入手,讲述了荷兰父母在引导孩子金钱观上的一些作法。 以“小国大业”而闻名的荷兰,其举国文化就是“通商和赚钱”,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

2021-04-27 阅读全文

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二十二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根据党支部的要求就以下二点谈谈自己的闪光点一、用爱心...

2020-10-10 阅读全文

看小班老师必须要嘴勤、手勤、腿勤。可是最近通过几件事情我发现,老师适当的偷懒或者示弱,让孩子教孩子,收到的效果很好。 那一天我偏头疼的毛病又犯了,疼的眼睛都睁不开,中午给女朋友梳头的时候,我一反常态,...

2021-09-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