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宝宝尽情宣泄不良情绪

发布时间:2021-10-14

宝宝入园。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让宝宝尽情宣泄不良情绪”,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适度地让孩子宣泄,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处。如果孩子心中的积郁和不快长期得不到宣泄,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呆板、神经失常、精神不振、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会给孩子个人和家庭乃至带来危害。有些孩子闹事、出走、轻生,就是因为不良情绪无法宣泄造成的。

儿童与成人一样常有情绪变化,诸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让孩子适度宣泄。宣泄就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让孩子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使其达到心理平衡。

适度地让孩子宣泄,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处。如果孩子心中的积郁和不快长期得不到宣泄,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呆板、神经失常、精神不振、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会给孩子个人和家庭乃至带来危害。有些孩子闹事、出走、轻生,就是因为不良情绪无法宣泄造成的。YJS21.cOM

因此,父母最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与孩子交心,增进感情。只有让孩子把你既当父母,又当朋友,孩子才会向你吐露真情,吐露不快。交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父母要专心,在这时间内父母不许看电视、报纸,只能彼此相对而谈。二是父母要经常抚摸孩子、亲亲孩子,让孩子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爱,时时刻刻沐浴在爱的春风之中。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宝宝难缠全因不良情绪在“作怪”


导读:当宝宝变得行为乖张、异常粘人、总喜欢哭闹、入睡困难或者睡不踏实,甚至没有任何器质性的原因却无端地头痛腹痛或者引发其他“疾病”的时候,做妈妈的你是否想过,真正的罪魁或许与别的因素无关,而与你的不良情绪密切相关呢?

当宝宝变得行为乖张、异常粘人、总喜欢哭闹、入睡困难或者睡不踏实,甚至没有任何器质性的原因却无端地头痛腹痛或者引发其他“疾病”的时候,做妈妈的你是否想过,真正的罪魁或许与别的因素无关,而与你的不良情绪密切相关呢?

欣欣令人心烦的“问题”行为

欣欣是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都很好带,因为这点,欣欣妈可没少在朋友们面前夸口。不过,最近小家伙突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行为,比如,白天不许妈妈去上班;妈妈回到家就纠缠不放,一步都不能离开;晚上则入睡困难,夜间常常无缘无故地醒来好几次,并且每次醒来都哭闹不休。夜间醒来倒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在这之前,欣欣也会在夜间偶尔醒来,一般都是因为尿了,或者饿了。只要他的需求得到满足,把他放在床上,轻轻拍几下,小家伙很快就会再度入睡。不过最近可不行了,小家伙似乎突然之间变得难缠了。每次醒来,就算有人拍着,哄着,他也哭个不停,非要妈妈抱在怀里,换了别人还不行。不仅如此,他还一定要妈妈抱着他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只有这样,他才会慢慢地安定下来。

欣欣妈上班压力很大,加上欣欣一闹,睡眠质量不高,她就更累了。有一次,欣欣妈听了朋友的建议,在欣欣夜间无端地哭闹的时候,决定狠狠心不理睬他。没想到,小家伙居然硬生生地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妈妈妥协,他才抽咽着,在极度困倦的情况下,窝在妈妈怀里睡着了。越来越累的欣欣妈更心烦了,有时候难免对欣欣失去耐心,因此发发脾气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欣欣可不体谅妈妈的苦心,相反,他的行为一点好转没有,甚至越演越烈,给妈妈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欣欣的“问题”行为缘何而来

妈妈咨询了很多人,尽管排除了诸如缺乏营养素、疾病、就寝环境不良等能够想到的所有问题,也没能让欣欣变得乖巧些。欣欣妈变得越来越焦虑,而欣欣的“问题”行为也跟着不断升级,甚至出现了时不时喊“肚肚痛”的问题。欣欣妈带他看过好几次医生,医生的结论都是没有发现器质性原因。这让欣欣妈非常苦恼,她甚至疑惑:难道才2岁的宝宝就学会了撒谎吗?最终,欣欣妈筋疲力尽,只好听天由命,放弃任何努力。

令欣欣妈欣慰的是,某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彻底把她的烦恼给解决了。跟朋友家长里短地一聊,欣欣妈这才明白,欣欣确实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完全出在自己身上。原来,欣欣妈这段时间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麻烦,她被老板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发配”到另外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部门,她原来的位置则被一个看起来远不如她的同事顶替了。虽然老板美其名曰“方便她更好地照顾孩子”,但是欣欣妈一想到自己工作一直都很努力,在公司算是业绩非常不错的员工,虽然现在有了孩子,却并没有因此影响到工作,她就难免感觉不平衡了。

以前回到家,欣欣妈都会很开心地陪欣欣玩,不过,自从有了这次不愉快的调换工作的经历之后,欣欣妈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全心全意陪伴欣欣了。即便跟欣欣玩的时候,她也常常走神,总是在考虑怎么样干得更好,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真正的实力。当然,为了证明自己有了孩子一样可以努力工作,欣欣妈还常常主动加班,更加卖力地工作。因为加班,她陪伴欣欣的时间更少了。

朋友指出,欣欣虽然还小,但是他一样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妈妈敷衍的态度和焦虑的情绪,因此,建议欣欣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欣欣相处的时候把工作抛到脑后,全心全意陪伴欣欣,全面提高和欣欣相处的质量。果然,过了没几天,欣欣突然变得乖巧了,欣欣妈的烦恼自然也消失了。

勿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孩子


父母们的不良情绪会直接传染对宝宝,并影响着宝宝们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

心态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而你的心态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你的情绪,谁作主?

一天,刮着大风,大班的嘟嘟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很久。老师喊他回来。嘟嘟说:“我想跳楼。”老师心里“咯噔”了一下,怕刺激孩子,装作平静地说:“这么高的楼,跳下去,人会摔死的。”

“我就想死。”

“你死了,爸爸妈妈多难过啊!”

“我就想让他们难过。他们吵架,都说死,我很难过。”

嘟嘟说着眼泪流了下来。老师把嘟嘟紧紧抱在了怀里。

显然,嘟嘟的情绪反应是不健康的。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小脑袋里会有奇思妙想,但一般跟死啊活啊是不沾边的。就算是孩子单纯模仿大人,没心没肺地说了这些生与死的话题,那也不是这样的。

无论如何,这都不是5岁孩子应有的表现。

故事背后的故事

嘟嘟的爸爸妈妈都是公司职员,工作繁忙,早出晚归,无暇照顾嘟嘟的饮食起居,更无心关注嘟嘟的情感世界。老师发现,这对夫妻都是情绪化的人,家里的情绪环境要么热火朝天,要么寒气逼人。这冰火两重天的家庭氛围全然取决于嘟嘟父母的工作状态和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他们的家庭环境、情绪气氛似乎处在某种失控状态。

爸爸妈妈天天跟嘟嘟生活在一起,感情上却很少有真正的交流。嘟嘟不仅经受着亲情饥渴,他的情绪世界还时时遭遇“交通堵塞”。嘟嘟的不良情绪反应和情绪行为,跟他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孩子的情绪行为深受父母情绪行为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善于模仿,爸爸妈妈的情绪语言、情绪行为营造着嘟嘟的情绪环境,自然也成了他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情绪化的父母会诱发并且造就孩子的不良情绪。嘟嘟的故事告诉我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当父母的尤其应该。

你的情绪,你作主了吗?

你也许会说,我可不是情绪化的人,更不会像嘟嘟爸妈那样情绪波动,喜怒无常。我的情绪当然自己作主,谁会把自己情绪和心情交给别人来处理,让别人作主?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并不受我们的自主控制,有时候甚至是“跟着别人的情绪和感觉走”。嘟嘟的爸爸妈妈的情绪基本受他们所在公司的控制,受工作状态控制,显得很被动。

压抑情绪≠控制情绪

有人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中国自古就有“报喜不报忧”之说。不过,这里所谓的控制情绪,其实只是把坏情绪埋藏在心底,这只能叫作压抑情绪。跟情绪管理学所说的控制并调节的情绪,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那些善于压抑自己情绪的人,一是因为他在某种压抑环境里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时间长了也许就成了习惯;二是现代人通常浮躁而忙碌,无暇顾及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会用心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情绪,显得麻木而迟钝。

一个简单的测试

你的情绪谁在作主?请看下面的选择题——

面对一件令人生气的事情,你一般是这样做的:

A.屏住,告诉自己不能发火,将怒气深埋内心,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B.发飙,会用骂人、动手等行为,向对方表示“我很生气”。

C.心里怒火万丈,但是不会主动找对方沟通化解,只是等待时间或别人的解决。

D.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处在愤怒状态,但是努力想办法,寻找适合的方式主动跟对方沟通,以期解决问题。

情绪管理学的解说

A。表面看上去,这是一种情绪控制行为,其实是一种情绪压抑,并非真正意义上控制和调节情绪。压抑情绪的后果是积聚已久的消极情绪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一切都会失控,而且无法挽回。

B。完全让自己的情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失掉了理智的掌控,显得失控而放肆,恶语伤人只会使事情激化,后果更严重。

C。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让自己的情绪跟着别人的感觉和情绪走,消极地等待时间的化解,被动地等待别人的主动。

D。是相对较好的情绪管理方法。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状态——生气愤怒,但是,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和激化,而且避免了“自我被动状态”,经过理智分析,找到不良情绪的根源,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化解这种情绪。

作情绪的主人,首先要学会体察情绪

对父母来说,如何作自己情绪的主人尤其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体察和了解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遭遇的一个情景——

面对添乱的宝宝

忙了一天,妈妈下班回家,正在厨房手忙脚乱地洗菜准备烧饭,一个电话打过来。妈妈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儿去接电话。电话里,对方抱怨同事,抱怨客户,抱怨老公,向妈妈倒了一大堆“情绪垃圾”……妈妈好不容易挂了电话回到厨房,发现宝宝玩水玩得不亦乐乎,浑身上下湿掉了。

继续烧饭,还是收拾孩子、给他换衣服?妈妈火冒三丈。

这里有3种选择,你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1.(孩子是存心捣蛋)大声吼孩子,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2.(知道不完全是孩子的不对,但是心里的火气实在憋不住)怒气冲冲地给孩子换衣服,怒气冲冲地唠唠叨叨;

3.(哦,我现在疲惫加烦躁,朝孩子发火多半是我的错,我不累的时候,孩子玩水,我的火气好像没这么大。但是,我现在实在憋得慌)得,坐下来喝杯茶,吃个苹果,休息一刻钟,晚饭晚一点开饭问题不大。

分析:

有1、2表现的大人,爆发以后往往会选择后悔,发现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待孩子。这是发生在父母身上最常见、最典型的“迁怒”行为。第3种表现的父母,则清醒地体察到自己情绪,知道自己怒气的真正原因,并且在自己生气的时候及时合理控制住情绪。这是对自己情绪负责、对孩子负责的妈妈。

父母们的不良情绪对宝宝所造成的伤害,家长们在生活中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小孩子们的面前时,更不可将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孩子!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儿子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大喊或者发脾气,这样的事曾困扰我多时,给他讲道理吧,这种时侯他根本听不进去,旧嚷不误,任由他不理会,他会叫一段时间甚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这时我都等他平静下来后再讲道理,但是对儿子来说印象不深刻,到时还会再犯呀!

上面所说的情况,其实小时侯很少发生,只是到了幼儿园之后,刚开始我以为是到幼儿园不适应或者说在外面无法发泄,回家后才有所表示,但几次下来,我觉得问题点不对,几次讲道理,但效果不大。

昨晚我们早早吃完饭,带着小自行车出去骑,天渐渐黑了,他的情绪也变得烦躁,几次下了车嚷着:“我不喜欢黑天呀!把月亮摘下来炒了吧?”我一听乐了赶紧接过去:“你很有创意呢?怎么才能把月亮炒得好吃呀?”“先把月亮切成块,然后加点葱姜蒜爆炒!”想了一下又补充,“还是再加点鸟肉吧?”“鸟肉?什么鸟呀?”我不解,儿子一听笑了:“不告诉妈妈,这是秘密!”我们笑作一团,儿子靠在我身上。我趁机说他:“儿子,你都是男子汉了,要调整好自已的情绪,天黑天亮,日月更替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人类无法改变,无论是白天黑天都好呀!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对吧?”儿子想了想点点头。后来又玩了一会,或许是没玩够而天又黑了吧,他又说起黑天的坏话了,又有点耍赖的感觉。这次我看着他蹲下身来说:“天黑了不好,我儿子都没玩够呀!”儿子一听我说连忙接上:“不对妈妈,天黑了,我们回家吧?”他倒来了个一百度大拐弯。我们拉着小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回家,连上六楼他都自已上去,还给我唱了歌。

这让我很感慨,为什么以前发生这样的事,我说了同样的话效果不好。这次是因为我和儿子产生了‘共鸣’,我理解了他的感受,‘悲情或同情教育’顺着他的感受说,他一下子就心坦荡了。我这才想起,前几天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所说“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a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b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的正确!!书没少看,但应用起来却总是不能利用到点上。这次总算用对了。沟通很需要技巧呀!

晚上洗完澡,他提出想玩回积木,我答应了他,他坐在床上摆着,过了一会儿好像有些困了,摆的积木倒下了,他又嚷上了:“怎么就光倒呀?站不住呢?”我看着他:“是呀,是原因呢?动动脑筋吧?”他看了我一眼,“妈妈,你抱抱我吧?!”“行,来妈妈抱!遇事不能急,要先动动小脑袋想一想!”我说他,他靠在我身上说:“我又忘记了!”我一听真乐了,瞧瞧这小子,已经开始接受我的教育了。我抱起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然后放下他,他高高兴兴地收拾好积木,又玩了一会橡皮泥,又重新洗漱,听了故事睡去。

想想,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家长首先要冷静,先同情说出他的感受,然后再提建议,有时也可以说出一些轻松的话或者只是抱起他,拍拍他的肩膀,他都会安静下来,这时再趁机讲道理,往往效果最好。

孩子一天天长大,要允许他犯错误,允许他发泄,只是要教会他学会如何控制和调整改善所谓的不良情绪,这才是最主要的事情。和孩子一起经历这些成长中的事情,感觉自已重生一样,有时连自已都觉得和儿子一起在成长呢。

处理幼儿不良情绪的问与答


问:我儿子两岁了。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爸爸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姥姥姥爷将他带大的。平时我上班,由老人带着。儿子一岁之前,还没看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一岁后就明显觉出他非常依赖我。比如,他不小心摔倒了,姥姥去扶他,他哭不让,我说没关系,自己起来,不起,然后我只得装作摔倒,自己起来,告诉他,看妈妈都是自己起来的,他才能慢慢自己起来。有时我看不到,姥姥将他扶起,他竟哭着又回到原来摔倒的地方再坐下,哭,伸出小手,示意我来抱他,瞧那可怜样,只好将他再次抱起;还有,如果流鼻涕,别人替他擦,他会非常不高兴,又急又喊,红着脸带着哭腔“要妈妈擦,要妈妈擦”,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帮,不允许别人帮助。

还有一点,孩子渐渐大了,脾气越来越急,说话有些音不清,我再重复他的话跟他的原意不一致时就立刻着急,边哭边跺脚;有时在别的房间玩,叫我,我不能马上过去,就立刻着急,急得满脸通红。我经常跟他说,不要着急,慢慢跟妈妈说,妈妈在这里,妈妈在这里等等,可是一点也不奏效,这种情况持续好长时间了。

最近换成他奶奶看他,近一年没见着奶奶了,感情生疏点,只要我在家,根本理不着奶奶,还动不动冲奶奶发脾气,撵奶奶走,不让奶奶碰他的东西。奶奶在家给他喂饭,好好的,一见我就坏了,不要奶奶喂,让奶奶走开,让妈妈喂,而且也不好好吃了,上蹿下跳。他奶奶说,来给你撑腰的了。我也经常给他讲,不要和奶奶打架,和奶奶是好朋友。据奶奶讲,我一上班,儿子大部分时间与奶奶可亲了,也很听话,饭也好喂。可为什么儿子一见到我就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呢,是儿子缺少安全感吗?

因为他爸爸不在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单位出差我一律不去,晚上的应酬能推就推掉了,希望能尽量多陪陪儿子。难道是我陪儿子的时间太多,我觉得也不是呀,真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现在这种状态,我该怎么做呢?希望各位专家和姐妹们给我支支招呀!谢谢了!

答:孩子还不理解社会和人的自然规律时,会认为别人就是自己,会认为想要叫别人做的事情别人就都能够理解,他们还无法让自己的认识跳出自己的壳去感受别人,所以他们不认可别人的做法和想法与自己不同。当遇到他不能理解的这种不同时,他们就会非常生气。这是儿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事情,有人也管这一阶段叫做执拗敏感期,这是儿童以自己的愿望与别人的愿望进行磨合和奋斗的开始阶段。由于没有经验和认识不足,才造成孩子看上去脾气变坏了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无论多么艰难,成人都要平和地忍受过这一时期。随着经验的增长,儿童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并慢慢认可了别人的不同,到那时,孩子就不会还有那么大的脾气了。

至于案例中所描述的孩子对奶奶的恶劣态度和对妈妈的依恋,是所有上班族母亲的孩子的正常状态。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安全感问题中有细致的解答。孩子为了将妈妈留在身边,必须赶走其他的人,这是因为在他的经验中,只要奶奶来了,妈妈就会离开,所以孩子认为这个规律是由奶奶来造成的,在妈妈和奶奶同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赶走奶奶,才能确保妈妈留在身边。在妈妈不在时,生存的本能会使他依恋奶奶,将奶奶做为安全依恋对象。由于冲突不再,所以孩子的状态就会显得比较好。

温馨提醒

家长要找资料学习,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规律,认识孩子的发展状态,能够分清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泰然处之,哪些行为象征了孩子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去立刻帮助,这样才能从心理上去帮助孩子,并能正确处理孩子所有的不良情绪。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会什么样的人,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引导?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引导?情景一:

儿子**的头碰到爸爸的后背上,结果嘴角出血了。儿子哇哇大哭:“爸爸,你不好,我不能原谅你!”小爸还心疼儿子:“那你打爸爸一下,原谅爸爸吧?”儿子不依不饶:“我不能原谅你!”其实儿子是自已碰到爸爸的后背上,责任在自已。因为家长不忍心孩子哭而把责任揽过来,结果孩子心安理得的平静下来不哭了,但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对孩子特别不好,让孩子感受不到他应该承受的责任。我赶紧纠正了爸爸的错误,对儿子说:“怎么能怪爸爸呢?是你自已不小心撞到的,是自已的责任,不能埋怨爸爸!”小爸也马上认识到自已错了,赶紧附喝:“对呀,是你自已撞到的,不能怪爸爸!”但是又给儿子一个台阶下,马上说:“你打爸爸一下,就原谅爸爸吧!”结果儿子只是用小手拍了爸爸的胳膊一下说:“我原谅你了!”自已马上笑了接受了这个现实。

这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会像小爸一样去做,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分不清自已应该承担的责任,遇到问题还会推卸自已应付的责任,长大后也会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有时说生活无小事,从任何一件小事情中都可以学到东西,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也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

情景二:

儿子**这几天搭积木时非常钟爱那几个蓝色的小块,非常凑巧的是那些蓝色小块是个单数,所以摆到最后就有一个剩下。儿子非常伤心,大喊着:“为什么总是少一块呢?”昨天晚上为了这个还哭了。嘴里嚷着:“超市里的叔叔阿姨不好,我要打死他们呀!”我不解,问他:“为什么呀?”“因为超市里的阿姨卖给我少了一块?”这是典型的推卸责任找理由。我抱起他在客厅里转悠,听他不停地报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要打死他们!”最后都涉及到警察了,刚开始我除了问他‘为什么’外就不说其它话,等他稍平静下来,我带着惊喜开心地说:“为什么是少一块呢?是多给你一块呀?”“是吗?是多一块呀?”儿子明显不相信问道。“当然喽!每次搭时不都剩下一块吗?那就是多的呀!不是少一块,是多一块,对不对?”“噢,是这样!原来多一块呀!”他终于有些相信了,很快心情就开朗起来,趴在我肩上亲热地搂住我笑。后来又玩积木时就没嚷着“少一块!”的话。

小孩子就是这样,想法很单纯,在他心里认准的就是少一块,但其实这也是我们成人所说的心态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分。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换个方式,同一个问题就会是不会的结果。孩子的这种情绪如果不及时纠正,长大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典型的悲观主义者。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要鼓励孩子换个角度去看问题,让他走出这个怪圈,引导他走向乐观向上的思维上来。

后来在睡觉时我又给儿子讲道:“遇到问题首先要考虑怎么去解决,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想不明白而去伤害他人,钻牛角尖悲观得难以自拔,换个角度想想可能会收到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像不是‘少一个’而是‘多一个’一样!”儿子听了我的话,竟然一声不吭地听完后说:“知道了,妈妈,晚安吧!”

这两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孩子的不良情绪,任由其发展安抚他,可能会让他平静下来,但是长期发展的结果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的健康成长。所以不要怕孩子一时的不快,该说明的得说明,让他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相信几次下来后孩子会认识到自已的责任和看问题的态度。长期来看,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人格发展。

因小失大,生活中无小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呢。

让孩子尽情“破坏”玩具吧


女儿正趴在桌边,小心翼翼地摆弄着它们。

“你怎么把我买给你的生日礼物全拆了?”我火冒三丈,“你要不要把家里的房子也拆了?”这才玩了几天啊!玩具飞机是我从海南带回来的,花了我一个月的稿费呢。

女儿战战兢兢,央求着我:“爸爸,给我十分钟,我就能把它们装成原来的样子。”我说那你现在装给我看,心里想,这么多令人头疼的东西,看你怎么安装。我气呼呼地坐在边上,冷眼看着她。

女儿将那些零件分门别类,小心分开,然后一丝不苟地组装起来。谁知,不到十分钟的工夫,那玩具飞机、火车、坦克就都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我试了试,竟惊喜地发现,那火车原先跑起来咔嚓咔嚓地喘气,现在那杂音居然消失了,飞机飞起来也比以前轻巧了许多。

我大喜,原来女儿不是瞎折腾,真的学到了一点名堂。

打那以后,她拆她的,我也不去管她了。只是要求她再拆玩具时,别乱丢乱放,注意摆放整齐。女儿郑重其事地点点头,默默记在心里,果然以后拆的东西再多,也看不到凌乱的场面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学校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时,女儿还摘取了全校冠军的奖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放手让你的孩子去“破坏”那些玩具吧!那里有孩子的思维在闪光,灵感在闪现,那些被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的玩具,会给孩子一双搏击长空的坚实翅膀。

父母的不良做法让宝宝不爱上幼儿园


父母的不良做法让宝宝不爱上幼儿园

其实,宝宝入学,宝宝自己可能还不太紧张,最紧张的是爸爸妈妈。其实,爸爸妈妈要对宝宝放心,要信任幼儿园老师,要和幼儿园老师达成良好的互动,这样才有利于宝宝的长期发展,也能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干园长就特别有感触,“有很多宝宝不适应幼儿园,不爱上幼儿园,都是家长的不良做法所导致的,其实只要家长注意,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以下几件事情,爸爸妈妈一定不能做:

一、不信任老师。

这在宝宝初次入园的时候,是不少爸爸妈妈容易犯的错误。干园长说,“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妈妈,很不放心宝宝,总觉得老师会对宝宝不好,第一天来接孩子,她就当着老师的面问孩子,今天老师有没有打你?”这种做法在干园长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让宝宝觉得幼儿园是个不好的地方,另外一方面让老师心里也觉得非常不舒服。

二、别把幼儿园老师当“恶人”。

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宝宝不好好吃饭,可能父母会说,再不吃,大灰狼要来了。而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后,这样的“恐吓”常常会变成,再不吃饭,把你送到幼儿园;再不怎么怎么,老师要打了,诸如此类。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会反感幼儿园,会恐惧幼儿园,所以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特约老师指导:

1.宝宝总会适应幼儿园

问:我女儿22个月大了,我已经把她送到幼儿园了,但她每天在家表现得好像是很不喜欢去幼儿园,经常跟我说:“不去(幼儿园)。”而且我们带她去别的地方出门前她也一定要确认不是去幼儿园。但没办法,我家里没人帮我看她,所以她还是得去,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她表现得很焦虑,老说不去,但等最后吃好饭,我说一定要去的时候,她也就没办法了,开始说自己也上班了,送到学校后,她哭着和我说再见,然后自己骑摇摇马,而且不要老师哄,谁要靠近她,她就说不要,但好像我走了一会她就会好。然后直到下午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接的时候她开始要老师给她找妈妈,也不是大哭,反正就是哭腔。我不知道她这样到底算不算适应了,我应该继续让她上幼儿园么?(麦草西边)

答:其实,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内心依赖父母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爱上幼儿园也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不需要过于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好起来的。当然,爸爸妈妈也该做些必要的事情,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要记得鼓励她,比如宝宝真厉害,今天又学到这么多东西,等等,让她慢慢觉得幼儿园好。另外一方面要记得和老师多沟通,多掌握孩子的情况。当然,宝宝到幼儿园自己骑摇摇马,不要老师哄的情况,妈妈也不必担心,相信老师是专业的,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做处理。

2.辫子要简洁一点

问:宝宝是扎辫子的,送幼儿园的话需要把小辫子剪掉吗?一天玩下来辫子肯定很乱了,老师会梳吗?(格格妈咪)

答:放心,幼儿园老师一般都会给宝宝梳头发扎辫子的,宝宝头发乱糟糟的,老师看了心里也不好受啊。但是,要提醒各位妈妈,不要给宝宝梳太复杂的辫子,也不要扎太紧,一切以宝宝的舒适为主。另外,现在宝宝用的发夹非常漂亮,不过最好不要用太多。有些宝宝在午睡的时候喜欢乱抓,把头上的发夹拿下来玩,可能不太安全,妈妈们要权衡利弊哦。

3.老师不会偏心

问:在幼儿园里总有老师特别喜欢或不太喜欢的孩子,当然在我们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可爱的,肯定见不得自己的孩子不受到重视,我想问一下,作为老师会怎么做呢?(袁袁MaMa)

答: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妈妈担心的,的确在家里,都是四五个人围着宝宝转的,可是到了幼儿园,一个班级少说也有20个孩子,得到的重视肯定不如家里来得多。但是,不用担心,幼儿园的老师都是专业的,不会特别喜欢哪个孩子,特别不喜欢哪个孩子。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尽量沟通,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当然,爸爸妈妈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在自己眼里,孩子是最好的,最聪明的,但是要知道,别人的孩子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聪明可爱。

4.给宝宝一个缓冲

问:宝宝到9月份就27个月了。因为怕她一下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先上离家最近的幼儿园的亲子班,也就是每天上半天,家长先陪着上,然后可以逐步脱手的那种班,打算等宝宝基本适应后再考虑上托班(托班是否上这家幼儿园倒还没定呢)。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好主意?对于宝宝哪种更好,是有个缓冲过程好还是直接送入正规托班好?(杰西爱妞妞)

答:对于宝宝来说,有个缓冲的过程比较好,这样她会比较容易接受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对幼儿园的生活也不会过于抗拒。当然啦,如果对于那些平时就不太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一下子送幼儿园可能问题也不大。

相信《让宝宝尽情宣泄不良情绪》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适当的宣泄不良情绪好处多多 孩子适当的宣泄不良情绪好处多多 孩子偶尔耍一下小脾气是可以的,他们的情绪也是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罢了,那么要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如何提高孩子情绪管理 1、让孩子认同自己...
    2021-05-25 阅读全文
  • 宝宝难缠全因不良情绪在“作怪” 导读:当宝宝变得行为乖张、异常粘人、总喜欢哭闹、入睡困难或者睡不踏实,甚至没有任何器质性的原因却无端地头痛腹痛或者引发其他“疾病”的时候,做妈妈的你是否想过,真正的罪魁或许与别的因素无关,而与你的不良...
    2021-10-14 阅读全文
  • 勿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孩子 父母们的不良情绪会直接传染对宝宝,并影响着宝宝们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 心态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而你的心态将决定谁是坐骑,谁...
    2021-03-19 阅读全文
  • 处理幼儿不良情绪的问与答 问:我儿子两岁了。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爸爸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姥姥姥爷将他带大的。平时我上班,由老人带着。儿子一岁之前,还没看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特...
    2022-04-18 阅读全文
  •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儿子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大喊或者发脾气,这样的事曾困扰我多时,给他讲道理吧,这种时侯他根本听不进去,旧嚷不误,任由他不理会,他会叫一段时间甚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这时我都等...
    2020-11-27 阅读全文

孩子适当的宣泄不良情绪好处多多 孩子偶尔耍一下小脾气是可以的,他们的情绪也是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罢了,那么要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如何提高孩子情绪管理 1、让孩子认同自己...

2021-05-25 阅读全文

导读:当宝宝变得行为乖张、异常粘人、总喜欢哭闹、入睡困难或者睡不踏实,甚至没有任何器质性的原因却无端地头痛腹痛或者引发其他“疾病”的时候,做妈妈的你是否想过,真正的罪魁或许与别的因素无关,而与你的不良...

2021-10-14 阅读全文

父母们的不良情绪会直接传染对宝宝,并影响着宝宝们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 心态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而你的心态将决定谁是坐骑,谁...

2021-03-19 阅读全文

问:我儿子两岁了。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爸爸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姥姥姥爷将他带大的。平时我上班,由老人带着。儿子一岁之前,还没看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特...

2022-04-18 阅读全文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儿子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大喊或者发脾气,这样的事曾困扰我多时,给他讲道理吧,这种时侯他根本听不进去,旧嚷不误,任由他不理会,他会叫一段时间甚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这时我都等...

2020-11-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