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劝导孩子的虚荣心?

发布时间:2021-10-09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如何劝导孩子的虚荣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变得如此爱慕虚荣,有什么办法能劝导劝导他呢?如果家长为自己孩子的问题感到困惑时,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不当教育方法的家长。从这篇案例中,希望家长能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如下不当的教育方法。yJs21.cOM

1、不良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家长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断更换新手机时,反思自己:平时自己买衣服时,是不是经常买名牌,还经常把“名牌”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在孩子面前说?家长是不是经常使用手机都是最新潮的,更新换代比较快?

建议:要想消除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停止过去自己不当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有良好的行为。

2、家长没有给孩子建立行为规则。

家长平时没有对孩子零花钱有具体要求,平时哪些钱该花,花多少,家长可能就没给孩子讲过。因此孩子花钱的随意性就比较大。

建议:和孩子共同协商,每个月需要多少零花钱,在哪些方面需要开支,详细列出来;每个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交给他,让他自己支配。如果超出预算,家长不再管。

3、经常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许多家长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为了息事宁人,就很不情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岂不知,就是这样一次次妥协,导致了孩子任性、执拗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如:这位家长不满意孩子坐车要求高档次和人攀比,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骑车上学呢?给孩子讲明:除非恶劣天气,否则,一次也不用车接送。

建议:如果孩子提出无礼要求,要坚决拒绝,而且家长的态度要一致。父母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免产生一方护、一方管的情况,使孩子觉得有机可乘,反而助长孩子的任性、虚荣心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家长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解决。而不是有时限制孩子,有时放纵孩子,使孩子无所适从。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攀比心理很常见,人皆有之。然而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之间开始“攀比斗富”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正常发育。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

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

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听到这段对话,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我把这段对话内容记录在教室后面的“家教园地”里,旁边设了一个“家长信箱”,请家长谈谈看法。

家长们也非常震惊。短短几天,信箱里就塞满了家长的反馈。家长纷纷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了?”“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会不会给孩子的却是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攀比心理?”

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有那种玩具,我也要买”,估计不少家长曾面对孩子类似的要求。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比如说“这么多玩具,妈妈不可能都买回去啊”。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言行也是促使幼儿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例如,千万不要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等。

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我们现在受“赏识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这种泛滥的表扬也让孩子容易产生精神上的虚荣,尤其是一些个性好强的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受不了。我觉得,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虚荣心强的孩子的表现


孩子的虚荣心理,常表现为下列几种攀比行为:

1.比美

如挑新衣服穿,看见别人穿了件新衣服,一定要买件漂亮的;穿了双新鞋会时时把脚伸给别人看。

2.比富

夸耀自己家的“空调”、“音响”,自己和爸爸“乘飞机、住宾馆”等等。

3.比“能”

以“神童”自诩,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常说:“这有啥稀奇,我会算几百加几百呢!”爱听表扬、受不了批评,只能赢、不能输,否则大哭大闹,失去心理平衡。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1.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幼儿时期,许多孩子往往过高评价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2.成人教育方法不当。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又有经济承受能力,所以舍得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父母对孩子一味“吹高”、“捧高”,让孩子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从不受任何挫折。

孩子爱虚荣,有碍真正的进步,甚至会形成嫉妒成性、冷酷无情的性格。因此,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教育方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育儿观念: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育儿观念: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虚荣心人人都有,这应该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过“虚荣心”三个字用在成人身上都带有贬义,而对幼儿来说,它常与要求上进,期望获得成人的赞扬这样一些积极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记得小时候,我有几次因迟到而挨老师的批评,整天总是闷闷不乐,以至于无心玩耍和学习。即使上课时想举手回答问题,也以为老师不会喊到我。一次,上语文课造“纳闷”这个词的句子,我也举起了手,这次老师却叫到了我。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造了这么一句:“我总是很纳闷,老师为什么不喊我回答问题。”正是因为我造了这一句令老师也意想不到的句子,老师不仅从此改变了对我的看法,而且把我看成是爱动脑筋的学生。此后,每当上课时,我的全身无数细胞非常活跃,亢奋不止。每天我都是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心情非常好。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因为我当时强烈的“虚荣心”得到了某种满足的缘故吧!

这件事虽然早已过去了,但它一直启示着我在教育工作中注意对幼儿多加鼓励,要面向全班孩子。例如有一次,我在上语言课时,有个孩子总把“妖魔鬼怪”说成“妖魔乖乖”,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然后再连起来教,还是无济于事。但我没有因此而恼火,在反复教他时,我反而给他添上几句鼓励的话,如“这次比上次说的好多了!”“这句说的比老师还好!”尽管这样有悖于事理,可是在孩子的心中,他那“虚荣心”却得到了满足。不然,后来家长怎么会来对我说:“孩子回到家就对我说了,他将来也可以做老师。他说是老师夸他的,他比老师还要说的好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年轻父母应以身作则

跟长辈说话或在一起时,你自己是否就不大尊重他们?或者,是否已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看望父母?甚至于,当着孩子的面时,说老人的坏话?如果你是这样的,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会尊重长辈,对长辈孝顺。更为危险与可悲的是,你现在对父母或长辈的态度,往往就是当你老时孩子对你的态度。

所以,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孝敬我们的老人,和老人住一起的,能更加包容一些;和老人分开住的,即便工作忙也不能忘了问候老人,公休日尽量带孩子回去一起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孩子的“孝”心

◎和孩子分享食物

很多家庭是这样的:有好吃好喝的东西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般不吃,看着孩子吃,孩子邀请一起吃时,或者问这个很好吃,你们为什么不吃时,他们一般会回答不爱吃。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大人是真的不想吃,或者,认为大人让小孩先吃是应该的,做父母的本来就要这样子。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自私自利、不尊重不孝顺长辈的性格。

当孩子吃东西,特别是好吃的东西时,父母应该与他一起分享。这样,孩子虽然少吃了一点,但却会换回他一辈子对你以及长辈的尊重,相当值得。此外,他也会更珍惜食物,可说是一举多得。

◎和孩子分享你的心情

很多年轻的父母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不用向他表达自己的心情,特别是不好的心情。即便自己很累,也不愿误了孩子的玩与学习。

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孝顺也是要给机会学才能学会的,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可以让孩子来关心自己。比如,妈妈下班回到家,可以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上班很累,你能给妈妈倒点水吗?”或者“宝贝,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饭、整理房间,如果你能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那就太好了。”当他为你做了什么时,比如给你倒了杯水,要真诚、高兴地谢谢他———这也是一种孝顺啊。孩子会为自己也能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而高兴的。

◎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进家门,把鞋一脱,乱扔在一边;玩具一股脑从箱里倒出来,玩完之后,满屋子都是玩具;上学、放学路上,爷爷奶奶背着书包……这是在很多家庭都很普遍的现象,大人们出于关爱自然而然地做这些事情,却从没想过这与孩子孝不孝顺自己会很有关系。

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这既让大人更省心放心,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又培养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样是一举多得的事。此外,一个人要能照顾别人,是建立在他能把自己照顾好的基础上的,如果自己都不能照顾自己,很难想象他会去照顾别人,更谈不上孝顺长辈了。

◎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

孩子回到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或者,除了自己的事、自己的利益,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其实跟家庭教育有关。而多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有利于培养他对家的责任感。

其实,三岁后,孩子自己就会对一些家务劳动表现出兴趣,这时,家长应鼓励,而不能以现在还小、或者担心孩子做不好而拒绝孩子。应指导他去做,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帮妈妈倒垃圾,也是好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爱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让孩子知道孝顺长辈的知识

孩子有如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收获的往往就是什么。所以,你一定要让他知道小的要孝敬老的这样的道理。如果父母本身不说,不去要求孩子对老人要“孝”,孩子是不会知道的。家长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抓住机会丰富孩子有关孝敬长辈的知识,多给孩子讲述《孔融让梨》之类故事。并让孩子分析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

小词典

“孝”之新译

以前我们所说的“孝”,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但到了今天,“孝”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它代表了孩子自己能独立,不让父母操心。此外,很多现代的父母已不需子女奉养,“孝”更多指的是陪伴与相处,同时,理解与沟通也更多地取代了一味的“顺从”。

提醒

父母要把握好“孝”的度

“孝”从来都与“顺”连在一起,所以才有“孝顺”。但现在的孩子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家长要求他们做什么时,他们总是会问“为什么”,问题多多,于是父母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顺从!由此,引申到不孝。

一个聪明、可爱、有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又听话的孩子,这是每个年轻父母的理想,但独立思考又常是与听话对立的。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孝”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听话,并不就是孝,不听话,也不一定就不孝,但一个前提是双方之间要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要建立一个沟通的方法与相处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培养孩子的“孝”心。

家长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思考,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理大人的意见与想法。要告诉孩子,当他的意见与想法和家长的不同时,可以说出来,跟父母沟通交流,但当双方意见不一样时,最终还是要遵从家长的意思去做,因为,他现在还不独立,而家长的见识毫无疑问是比他要广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1、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妈妈。孩子最初是从妈妈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妈妈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乐于与人相处。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诸如打破杯子这样的小错误,不要用惩罚或责备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其实妈妈有时也会犯这样的无心之错,只要下次小心就可以避免。从原谅孩子的错误开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批评、惩罚以外还有宽容。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就像是下棋的人,一开始想着自己怎样走,不管别人,水平逐渐变高的时候,就会想对方怎样走,自己怎样应对。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要消除这种现象的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站在妈妈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上小学的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要求个公平合理。多一次原谅,多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妈妈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会到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缺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妈妈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容忍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如何跟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孩子现在还没有接触社会,所以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单纯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五光十色,又非常善良心软的世界。

不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爸爸妈妈现在很多都忙于工作和应酬,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就算下班回家,也只是看看孩子,并没有太过于深层次的交流。所以,慢慢地,爸爸妈妈就变得难以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那么,如何才能够让你和孩子有一个心与心的交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1.陪伴永远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自己和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就算是下了班在家呆着的时候也仅仅是打个招呼,只有等到想要零花钱的时候才来找自己的话,那么就说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感情投资太少,所以导致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淡,爸爸妈妈就变得更难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于这一点,爸爸妈妈一定要赶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多找点时间来陪伴孩子,跟孩子多交流交流,陪孩子一起玩,跟孩子一起去公园。如果你可以和孩子成为好朋友,那么就一定能够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

爸爸妈妈要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沟通方式,这也是你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2.站在孩子的高度和孩子沟通

不管在什么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和孩子说话总是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孩子永远只能仰视你,没有办法和你好好沟通,所以你也无法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此,爸爸妈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和孩子在同一高度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孩子成长的奥秘和问题,与孩子成为朋友,甚至是死党,让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难忘的童年。

尊重孩子,给与孩子在家庭当中的平等地位,平时家中做什么决定的时候,可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以上都是融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好办法。

3.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成长

其实大部分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都是站在监护人的角度,秉着为孩子负责的心理和方式跟孩子交流。这样很多时候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不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严重的时候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疏远和你的关系。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越严格,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越僵硬。事实上,虽然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监护人,但也是孩子的依赖者,孩子渴望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就算是孩子犯了错,爸爸妈妈也要好好跟孩子说明白,好好教育孩子。

亲子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如同朋友一般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共同成长。

4.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如今,孩子的自由往往会被限制,不能自由自在地玩耍,每天都被学习和强制性兴趣爱好所包围。放了学,作业一大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有各种实习班和兴趣班,有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本来就心情不好,回到家,爸爸妈妈还要问这问那,不做完作业就不让玩。如果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能够让孩子有玩的时间,那样你肯定能够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

爸爸妈妈可以好好看看上面的文字,有利于帮助你们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只要你表达出你对他的爱,他就会接受你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精心保护自尊心的火种。每个教育者要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儿童,尊重他们的喜好、特长,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要善于联系具体的行动情境,向儿童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对“是”和“善”的行为给予肯定,从而形成儿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孩子会从家长的举止中揣摩你对他的看法,当他意识到父母爱他、尊重他时,他就会儿地说到自己的价值。

坚持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向。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尊心也有度。如果超越了界限,就会使儿童萌发“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意识,这对儿童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家长一方面要让儿童懂得,求自尊与尊重他人是互为条件的,谁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谁就应该尊重他人;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人的自尊的实现是同明是非、辨善恶分不开的,只有立身处世是非分明、趋善嫉恶,个人的自尊需要才能如愿以偿。

注意升华孩子的自尊情感。儿童的自尊心有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开始,儿童在某些方面显示出能力、取得了成绩,受到他人的肯定和夸奖,从而萌发自尊心,这种自尊是在某种“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儿童还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家长要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教育儿童取得更大成绩,从中享受胜利和创造的欢乐。

惩罚时也要注意到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要从正面示例,正面引导。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孩子感悟到父母或老师是真心地爱护、尊重自己,并非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不能不分场合在别人面前惩罚或不尊重孩子。

注意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要从塑造儿童优良个性的整体出发,要与培养诚实、正直、谦虚、宽厚、勇敢、开朗、有毅力、负责任、热爱集体、热爱人类等品格因素协同起来。还要教育他们把自尊心发展提高到集体荣誉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上来。

如何挽回孩子的自尊心


如何挽回孩子的自尊心暑假的一个周末带孩子去台儿庄古城,小雅被一个无手臂的阿姨吸引了,那个阿姨在很小的时候因一场事故没了双臂,但这个阿姨学会了用脚代替自己的双手,并且写得一手好字,画的一幅好画,小雅不知道那么多,问站在旁边的爸爸:爸爸,她为什么没有手啊?她的手哪去了?还没来得及阻止孩子这么问,小雅也是脱口而出,那个阿姨听着很不高兴说:这个小朋友没有教养。作为我们家长一方面觉得孩子是我们没有教育好导致她这样说,一方面也觉得这个阿姨说的有点过,孩子也是无心的,她只是很好奇,可能是我护孩子的想法吧,我们走到一边对孩子说:有些话别人觉得不好听的就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这样别人会很不高兴,别人觉得没有受到尊重,所以别人也不会尊重我们。我知道这个阿姨的这种做法也会伤孩子自尊心,从我们走回程又经过那时,小雅故意绕的远走过去,我就知道她心里会有些伤害的。我在想怎样让孩子明白说话不能乱说,又不要让她觉得受到很大的伤害,于是给她讲了妈妈刚参加工作的事,由于自己不会说话,得罪了领导,后导致自己也很难堪,但从这个事情上妈妈吸取了教训,所以以后说话都会比较注意。让小雅觉得不是她才有过这样的经历,妈妈还有其他大人在工作生活中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个多大不了的事,自己以后注意些就是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如何劝导孩子的虚荣心?》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正视孩子的虚荣心 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讲,虚荣心代表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着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 昨天我接到了小姨的“求助”电话。她说:“伟伟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请家长参加...
    2021-09-20 阅读全文
  •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攀比心理很常见,人皆有之。然而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之间开始“攀比斗富”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正常发育。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
    2021-11-09 阅读全文
  • 虚荣心强的孩子的表现 孩子的虚荣心理,常表现为下列几种攀比行为: 1.比美 如挑新衣服穿,看见别人穿了件新衣服,一定要买件漂亮的;穿了双新鞋会时时把脚伸给别人看。 2.比富 夸耀自己家的“空调”、“音响”,自己和爸爸“乘飞...
    2022-03-1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育儿观念: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虚荣心人人都有,这应该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过“虚荣心”三个字用在成人身上都带有贬义,而对幼儿来说,它常与要求上进,期望获得成人的赞扬这样一些积极的因素联系在一起,...
    2020-10-06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年轻父母应以身作则 跟长辈说话或在一起时,你自己是否就不大尊重他们?或者,是否已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看望父母?甚至于,当着孩子的面时,说老人的坏话?如果你是这样的,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会尊重长辈...
    2021-10-11 阅读全文

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讲,虚荣心代表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着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 昨天我接到了小姨的“求助”电话。她说:“伟伟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请家长参加...

2021-09-20 阅读全文

攀比心理很常见,人皆有之。然而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之间开始“攀比斗富”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正常发育。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

2021-11-09 阅读全文

孩子的虚荣心理,常表现为下列几种攀比行为: 1.比美 如挑新衣服穿,看见别人穿了件新衣服,一定要买件漂亮的;穿了双新鞋会时时把脚伸给别人看。 2.比富 夸耀自己家的“空调”、“音响”,自己和爸爸“乘飞...

2022-03-1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虚荣心人人都有,这应该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过“虚荣心”三个字用在成人身上都带有贬义,而对幼儿来说,它常与要求上进,期望获得成人的赞扬这样一些积极的因素联系在一起,...

2020-10-06 阅读全文

年轻父母应以身作则 跟长辈说话或在一起时,你自己是否就不大尊重他们?或者,是否已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看望父母?甚至于,当着孩子的面时,说老人的坏话?如果你是这样的,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会尊重长辈...

2021-10-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