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少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发布时间:2021-10-07

宝宝入园。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少用儿语和宝宝说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的语言稚拙、纯朴、有趣,一些父母为了能更好地和宝宝沟通,常常会不自觉地用孩子的语言跟他们说话。这样做究竟好不好呢?

父母学着用稚拙的儿语与幼儿交流,是想用孩子熟悉的方式与之沟通,从而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种交流方式很容易与孩子亲近,也表现出一种平等。但是,父母不应该过多使用儿语。因为孩子是通过不断接收外界信息逐渐成长的,父母常常使用儿语,迁就孩子的语言习惯,可能会阻断孩子语言学习这一重要的成长通道。父母以成人的语言说话,就能正确反映孩子要学习的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和孩子一起外出,父母要把看到的一切用成人的规范语言告诉孩子。孩子长期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将会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健康发展。

一旦孩子习惯了与用儿语来说话时,他们以后就很难摆脱儿语,稍长大些,还是用儿语来和同龄孩子说话时就显得很幼稚,听上去再也不觉得好玩了,这时候家长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来纠正孩子的儿语。因此,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用儿语来说话,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这是错误的。这时候大人要纠正并引导孩子来摆脱儿语,把规范的语言教给孩子,正确的应该教孩子这样说“汽车,一辆红色的汽车”,要强调你教给孩子的是“汽车”。以后看见汽车后,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让孩子告诉你这是汽车。相信在父母的正确教导下,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加强,儿语现象会成为过去。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儿语”背后的深意


孩子的话,看似简单,却常常有我们揣摩不透的深意。2岁8个月的小侄孙女总对我手腕上的佛珠颇有兴趣,所以每次去哥哥家,我都会特意戴着佛珠,给她机会玩一玩。某日,我戴了三串佛珠去见小家伙。她的玩法让我彻底懵了:小家伙摘下我的佛珠,一串递给我,一串放在沙发上,一串放在她自己小手心,搓了起来。看我把佛珠戴手腕上,小家伙立刻摘下来,再递给我:“姑奶奶,这个给你。搓搓!泡泡!”说实话,我没听懂她到底说的是什么。不过,没关系,我有绝招——那就是模仿她的行为。无论孩子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当我们兴味盎然地模仿他的行为,或者对他的行为表现出浓厚兴趣时,他们通常会很开心。于是,我学着她的模样搓了搓佛珠,然后停了下来。我对她行为的模仿让她非常兴奋,她玩得更来劲了,小家伙搓了搓手中的佛珠,之后,将小手伸向沙发靠背,又说了两个字:“洗洗。”我怎么也揣摩不透,“洗洗”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于是,我决定先停下来,看看她的反应再说。看我没动静,小家伙立刻示范了一遍,并给出了提示:“姑奶奶,洗洗。”尽管我依然没明白把手伸向沙发靠背翻腾几下意味着什么,还是很乖巧地将手伸向了沙发靠背,学着她的模样来回翻转几下手掌,停了下来。之后,小家伙将佛珠放在沙发上,两手抬起,放在鼻子尖下,使劲嗅了几下,随后感叹道:“好香啊!”直到此刻,我才明白她究竟说了些什么。原来,她把佛珠当泡泡洗手液,玩起了洗手的游戏!这个游戏的产生,源于小家伙看到了佛珠和泡泡的共同特性——都是圆形,这个显著的特性消融了佛珠与泡泡之间的界限,让它们彼此关联起来。于是,佛珠幻化成了泡泡洗手液,具备了清洁的功能。在孩子的心目中,凡是有着某个共同特性的东西,它们都能以这个特性为根基而互相指代。因为可以互相指代,孩子的游戏也丰富了起来。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孩子,体会他们的需求与感受,就会发现,事实上,他们往往比成人更容易把握事物的特性,也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共通之处,并将这个特性泛化,指代更多的事物。不仅如此,正如我在《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中提到的一个案例一样,一个小男孩竟然可以用楼梯指代“外出”“爬高”“下楼”“去往低处、高处”等诸多的意义,源于他们可用特性A关联甲事物与乙事物,又以特性B关联乙事物与丙事物,不断延伸,于是,这种关联变得更为复杂。了知孩子有这样的一个特性,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揣摩孩子的心思,读懂他们内在的需求,对他们的行为给出更恰当的回应。当我们能给出更恰当的回应时,他们会更满足、更快乐。与此同时,当孩子的心思被理解、需求被满足,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将更亲近、更易于沟通,许多不必要的冲突自然消融了。总之,以解读古汉语似的方式去解读孩子的“儿语”,了知他们每个词背后可能都有指代、假借、转移等深意,即便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要读懂孩子,也不再是难事了。

怎么和孩子说话


怎么和孩子说话前不久,我开始用本子随手记录**的言行。我将这个本子命名为《留下时光》。一方面我觉得这样的东西积累起来,对**会是非常好的一个纪念,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记录能力。

这么记着记着,发现和**对话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前两天,我新买了一件衣服,回家后对镜试穿,但他一直挡住我的镜子,我让他离开,说:妈妈穿得不漂亮,要多试几次衣服。他不让,随口就接:穿得不漂亮就上购时尚!

购时尚是央视一个电视节目,提供着装知识。我爱看。这个栏目的口号是“时尚重塑自我,自信改变人生”,但我觉得**的“提炼”也很有意思。

昨天他谈到幼儿园的一位老师,他说:她对我还好吧。以前对我也可以。我想还是现在对我更不错一些。说到我,他说:妈妈大部分时候对我很好。发脾气不好。发脾气的时候挺多的。客观公允,层次分明。

我追求知识。对我来说,知识的来源,主要是阅读。所以,初为人母,我想到的就是一点,多给孩子讲故事。

**四个月起就听我给他“讲故事”。这比跳来舞去和他玩省事多了,我说得绘声绘色,他也“听”得挺投入。

**八个来月大,我买了本《小红帽》,封面上画个猎人扛了一把枪。结果**看到后,狂呼着扑上去:“绷叭,绷叭!”他是对那杆枪感兴趣因此也爱上那本书。我递给他,一页一页读给他听。读到枪,就用“绷叭”代替,也解释:这是枪。枪!好象就是这天开始,我给**讲睡前故事正式成为生活中的重头戏。

我自己希望多看点古典诗词,有一阵子每天睡前拿本唐诗三百首看看。古文我总是看不了多久,因为看不懂。但我贪恋那点“古味”。现代文字要一段话才能表达清楚的意思,诗或词一句就搞定了。所以我读些简单的给**听。虽然他根本听不懂意思,但抑扬顿挫的腔调他不排斥,一岁多时,**还会跟着背几首。

更大一些后,我除了买绘本,故事书,还自己结合实际情况现编故事给**听。不过我编故事的能力一般,总是教育的味道重,趣味性不强。

不管讲故事还是读唐诗,我从来不在意**能背得多少。我意只在一种“薰陶”。

和孩子交流时的语言很重要。一是要平和,二是尽可能简短,三是交流时眼神和孩子平视,另外,家长的表情也尽可能生动,肢体活动也是一种语言,孩子能读得懂。

此外给孩子听听音乐是很好的习惯。

有的父母花很多时间“教”孩子说话,结果孩子却迟迟不开“金口”,心急之至。也许事情恰坏在于急于“教”。我的观察是,孩子是不需要什么教的,不管是说话,还是画画,还是玩玩具。但是要陪。而且是那种专心的陪。最重要的是,想让孩子语言表达很好的父母,您自己是否很注意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方法呢?做好自己,孩子自然会跟上你的脚步,并且超过你。

宝宝说话早要靠家长引导


宝宝说话早要靠家长引导经常有很多朋友问我,xx说话比较早而且很清晰有什么方法吗?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和孩子多交流。除去遗传因素主要看宝宝的语言发育情况和家长的引导,一般女孩比男孩要说话早些。但我也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有个医生说,宝宝说话有早有晚,但如果到两岁还不会说话,除去生理原因,肯定是家长的原因,错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平时缺少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或者是孩子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因为发音等问题得到家长的训斥或嘲笑,反而不愿意开口讲话,孩子越不说家长越着急,越把孩子不爱说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形成了恶心循环,宝宝更不爱说话了。

所以xx一出生,我就从一个少言寡语的人变成了个话唠,我每次干什么都要和她说,经常和她交流,她虽然听不懂,但是能感觉的到,她睡觉我帮她盖一下被子都要告诉她,我开一下窗、喝一口说都会和她说的,所以xx说话还算比较早的,一岁半的时候基本正常交流没有什么问题了.

回想一下xx学习说话的阶段,主要做到了这几点:

1.多和孩子交流,咬字清楚,语速缓慢,态度温和

2.家长尽量说普通话,这样以后出去说话的时候没有障碍,以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3.多和孩子互动,一起看书,唱儿歌、童谣,更能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

4.不要嘲笑孩子发音,但也不能迁就,孩子说错了,不要特意纠正,只要说出正确的就好

5.和孩子交流一开始就要使用成人语言,不要过分运用叠词,吃饭饭,喝水水啊,尽量避免,因为这会造成孩子的误解,因为语言就是这样说,等孩子掌握运用之后又发现不对,还得进行二次学习。

6.适当诱导。不要一味迁就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肯定不会表达,一般用肢体语言,这时候尽量诱导孩子说出来,一次不行没关系,下次再尝试。

所以只要多给孩子点耐心,多些交流,让孩子在语言上慢慢积累,等到说话的时候就能较早而且清晰了。

说话带手势 宝宝智力高


美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婴儿学习一种简单的手势语言,学说话会学得更快,并且在日后的智商测验中会表现更佳。两名加利福尼亚的研究人员,研究用于健康婴儿的手势语言达10年以上,他们专门研究了家长们在家发明和使用的手势语言,例如“狗“。但是,有人认为学语言借助于手势,会使婴儿懒得张口说话。

加州大学儿童发展专家古德温认为,学会手势可使大脑功能增强。在11个月时学习了手势语言的婴儿,几个月之后语言能力就超过了同龄人。而且,这种语言优势一直可以保持到3岁。不仅如此,到8岁的时候,小时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人,在智商测验中会出类拨萃。

研究人员考虑了家庭收入、教育和其他因素对智商的影响后发现,32名小时候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与37名没有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相比,其智商要高12分。32名儿童的智商平均分为114,而37名儿童的智商平均分为102。使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的智商会超过比他们大一岁的孩子。

相信《少用儿语和宝宝说话》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同孩子说话不要用儿语 导读: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来说话,同孩子说儿语,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就是错误的,这时候大人要纠正并引导孩子来摆脱儿语,把规范的语言...
    2021-08-12 阅读全文
  • 教育先学会和宝宝说话 好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不肯听父母的话,而是父母没掌握和孩子说话的技巧。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小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彤彤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对“权力”开始有...
    2021-12-20 阅读全文
  • 宝宝说话晚和爬行之间的关联 许多家长常用“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来衡量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尤其是对“我家宝宝怎么还不会坐”“别人家孩子都会走了”特别敏感,但是却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宝宝会不会爬(行)”。为什么呢?因为...
    2021-07-24 阅读全文
  • 宝宝三能:说话、阅读和识字 一个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孩子,能够清楚地描述内心的想法,能够从别人说的话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语言表达逻辑性强的孩子,他的思维也有很强的逻辑性;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孩子,也会拥有更多的同伴。 ...
    2020-09-16 阅读全文
  • 跟孩子说话用儿语词好吗? 据研究,在世界多种语言中都存在一种专与宝宝交谈的“儿语词”(也称为儿向语言,ChildDirectedSpeech,CDS),这些所谓的儿语词,在发音上都与孩子早期的语音特点较近似。成人与不同语音水平...
    2021-12-31 阅读全文

导读: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来说话,同孩子说儿语,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就是错误的,这时候大人要纠正并引导孩子来摆脱儿语,把规范的语言...

2021-08-12 阅读全文

好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不肯听父母的话,而是父母没掌握和孩子说话的技巧。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小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彤彤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对“权力”开始有...

2021-12-20 阅读全文

许多家长常用“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来衡量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尤其是对“我家宝宝怎么还不会坐”“别人家孩子都会走了”特别敏感,但是却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宝宝会不会爬(行)”。为什么呢?因为...

2021-07-24 阅读全文

一个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孩子,能够清楚地描述内心的想法,能够从别人说的话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语言表达逻辑性强的孩子,他的思维也有很强的逻辑性;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孩子,也会拥有更多的同伴。 ...

2020-09-16 阅读全文

据研究,在世界多种语言中都存在一种专与宝宝交谈的“儿语词”(也称为儿向语言,ChildDirectedSpeech,CDS),这些所谓的儿语词,在发音上都与孩子早期的语音特点较近似。成人与不同语音水平...

2021-12-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