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什么是快乐?

发布时间:2021-09-27

什么是教育笔记。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成长。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快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一次游戏过后,我问朱朱,你觉得玩游戏快乐吗?朱朱说快乐啊。我又问,为什么你觉得快乐呢?朱朱歪着脑袋说:“因为有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啊

但是,佳佳小朋友却不是这样认为,她举着小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经常有人跟它讲笑话,所以觉得很快乐!”这出乎我意料的奇特想法,使我很惊讶,我马上反问他:“那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快乐?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有人跟我讲笑话时,我觉得很快乐!

这一问一答,使我悟出了她平时为什么喜欢傻笑的原因,也使我回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那次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就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好朋友一起玩,这时,佳佳就指着邱宇对我说:“老师,我想和邱宇一起玩!”当时,我不介意地反问了一句:“为什么?”她笑着对我说:“他老喜欢说笑话,我跟它一起玩觉得很快乐!所以我想跟他玩!看来,我平时对他的傻笑批评是偏面的、不切实际的。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心是快乐之根


时不时的有网友这样问我:"你快乐吗?”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很快乐”“你很幸福是吗”“是的我很幸福。”“那你告诉我幸福是什么?快乐又是什么吗?”“心是快乐之根,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时他们会发来惊讶的表情说:“你怎么说话有点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人啊,是真快乐还是伪装的呀?”我无语,发个微笑的表情回应。

其实大道理我也不懂,也说不明白,我记得曾看过一篇《快乐藤的传说》,虽然看过很久了可我对那篇文章记忆犹新。据说,在终南山一带长着一种特殊的植物——快乐藤,任何人得到这种藤后,都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不知道烦恼为何物。

为了获得快乐,曾有一位年轻人不惜爬涉千山万水来到终南山,在历尽千辛万苦的搜寻后,他终于得到了这根藤,但结果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他仍然不快乐。

这天晚上,他在山下的一位老人家里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由长吁短叹起来。

他问老人:“我已经得到了快乐藤,为什么却仍然不快乐呢?”

老人一听乐了,说:“其实快乐藤并非终南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到都有。只要你有快乐根,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够得到快乐。”

老人的话让年轻人耳目一新,他又问:“什么是快乐的根?”

老人说:“心是快乐的根。”

年轻人恍然大悟,最后笑了。

是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过一生,相信这是每个人的心中的一个梦。但是要如何才能求得快乐呢?“心是快乐之根”说得多好!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人心浩瀚,可以容纳许多许多,但如果我们的心灵总是被自私、贪婪、卑鄙、懒惰所笼罩,无论你是富甲天下还是位及至尊,也不可能求得快乐。但如果我们的心灵能不断得到坚韧,顽强、刻苦、纯朴之泉的灌溉,无论我们是一贫如洗位卑如蚁都可以求得快乐。

人生如水,去日苦多,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人人都有所求。有的人求子孙满堂,即得满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深感幸福;有的人求无上智慧,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甚为欢喜。如果就表面来看,他们所求各不相同,但万涓细流,汇聚成海,归根结底,他们所求的是一份快乐的心境。

我没有华丽的别墅,没有名贵的豪车,没有显赫的地位,而我却拥有一份快乐的心境,一个温馨的家;我没有家财万贯,穿金戴银,却拥有着和睦礼让,互敬互爱的兄弟姐妹。爱弥漫在家的每个角落,尽管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平凡的父母一直教导我们: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我很渺小,但我有我存在的价值,我很普通。而我的心灵却满载着生活的温情与人生的快乐。朋友,敞开你的胸怀吧,你会发现,你也会想我一样,拥有无边的快乐与幸福。

教育需要什么?是初心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愿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教育成就孩子。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种子发芽,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路。

在看《朗读者》第二期预告片中,有这样一段话:朗读需要什么?需要阅历?需要安静?需要空间还是需要光线?或者都不是!只需要一颗阅读的心。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想:教育需要什么?是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去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说起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迟。早开的鲜亮夺目,引来赞叹,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时光不语,静待花开,一抹馨香,浅抒流年。大家说老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以一颗宽容的心静待不同花期的到来呢?是否真的准备好以一颗欣赏的心去接受颜色形状各异的花朵呢?

记得去年暑假后我接手小三班,大家都知道最调皮的孩子一定是老师最先记住的,王琪翔就是我们班第一个,记住他不是因为初入园的哭闹,不是因为调皮捣蛋的破坏力,而是因为咬人,陌生环境下自我保护过强的反应,一周五天时间七个孩子被他咬过。我特别着急,跟他妈妈沟通,跟他爸爸交流,每天绷紧神经眼睛始终盯着他,生怕他再犯同样的错误,生怕再有孩子发出被咬后疼痛地喊叫,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很苦恼,一直找不到方法。直到有一天,我静下心来,把到处乱跑的他默默的领到板凳旁坐下,没有批评他,只是笑着说:“做到老师旁边陪着老师吧,乱跑碰到了就不好了!”他出奇的乖,看着我腼腆地笑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他只不过是一朵晚开的花啊。我明白了“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时间”的重要了,之后我用更多的爱心去感化他,去引导他,不午睡的时候我就陪在他身边,一边拍着一边跟他聊天,很快就睡着了。看着他一点点的进步,我庆幸当初没有心急。之后离开这个班,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他懂规矩了,有礼貌了,会分享了,我特别欣慰,我相信他之后的路会绽放的同样精彩。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是卵石臻于完善”。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和默默的耕耘。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每个孩子,只要我们赋予他们足够的阳光,水分和养料,不忘初心,静待花开。

教育需要一种等待的耐心,更需要一种恒久的坚持,就让我们在教育这片净土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晴空,静待教育的花儿欣然绽放!

心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我发觉: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至关重要。就拿一节课来说吧!外界的环境创设再好,教具再多,准备再充足,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就等于一个人穿着华丽的外衣却没有灵魂。试想:孩子的学习兴趣不高,精神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学习效果如何呢?结果可想而知。那应该为孩子创造一种怎样的心理环境呢?我认为,这种心理环境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只有四、五岁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想而知。往往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抹杀了孩子的童真;教师对孩子的要求太严了,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童年只有一次,为何不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呢?意识到这一点后,我首先从我做起,从我班做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带动幼儿,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便能给孩子健康的影响。每一节课都让孩子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尽情表现。我要让我班的孩子在快乐中求和,在自由中成长。老师们、家长们,当我们要检验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时,请先问一句:“孩子,你快乐吗?”

冯老师,什么是无声的抗议


进入中班以来,孩子们的精力是越来越旺盛,特别喜欢和同伴在一起说话、玩游戏……班级里到处都是吵吵闹闹的喧哗,特别是过了新年以来更甚。每次都需要我及时地介入,而有时我的介入基本上也只能维持三到五分钟,效果甚微,不免让人有些郁闷。

这天午饭前,班级里又是吵吵闹闹的,我试图制止这种吵闹声,试了几次无果后,我正犯愁,突然,看见冯小宝举起了小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一边不满地小声嘀咕:“吵死了!”她旁边的雅洁看到了也捂住了耳朵,不满地看着身边在大声说话的孩子。不一会儿,又有几只小手捂上了自己的耳朵。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灵机一动,对着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看,为什么有几个小朋友用手捂住了耳朵呢?”这一问,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几个捂耳朵的孩子身上,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沉默片刻后,雨辰轻轻地说:“可能是因为我们太吵了……”听到了答案,我马上抓住这句话:“对呀,因为你们的讲话声音太响了,影响了其他小朋友,所以他们向你们提出了‘无声的抗议’。”

“无声的抗议?”几个孩子眼里带着疑惑:“冯老师,什么是无声的抗议?”“无声的抗议就是这些孩子自己安静了,只用捂住耳朵来表示希望大家安静下来。”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纷纷表示明白了。随即蓓蓓突然提议:“我们以后都用‘无声的抗议’来提醒别的小朋友安静下来吧!”蓓蓓话音还未落,大多数孩子都齐声表示同意。于是,我与孩子们达成了这个“无声的抗议”的协议……

升到中班以后,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比小班的时候本领大了许多——他们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只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面对着这些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活跃起来的孩子们,缺乏方法的我常常感到很头痛,曾经也尝试过许多方法来和我的孩子建立一些共同的规则意识。但是,这些来自老师的规则,对孩子们来说还是一些死死地“规矩”,而不是孩子们自己接受并且乐意遵守的“规则”。而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们共同讨论,或是从某个孩子的某个观点建议开始,扩大影响,使之变成大家共同认同的规则,这样孩子们乐意接受也愿意遵守。

我和孩子们达成了“协议”之后,便开始实施了。每当教室里吵闹声有愈演愈烈之势时,有些懂事的孩子便会举起自己的小手捂住耳朵,用带着抗议的眼神看着周围还在吵闹的孩子,有些孩子看见了这“无声的抗议”便会马上停下来不说话,注意力也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如果吵闹声还在继续,那么,我会轻点一下:“孩子们,你们看,有人有‘无声的抗议’咯!”说完后,大家便会真的自觉安静下来,同时把注意力也集中到我的身上。

看来,这个方法短期内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中班的孩子是需要老师和他们商量共同制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规则的。以后,我决定多多让我们的“小鬼来当家”,让他们自己来做主,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监督并帮助他们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孩子让我懂得什么是“坚持”


坚持是什么?往小了说,只是两个简简单单的字;往大了说,是意志力的代名词。

从小到大,除了当幼儿老师这件事,在我身上,似乎鲜有坚持到底的事,常常被生活中的风暴所打倒,总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然而,今天下午,两个孩子对跳绳的“坚持”让我深深地震撼了,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坚持”的力量。

大班要求孩子们掌握跳绳的技能。

亮亮和文文是仅有的几个不会跳绳中的两个孩子。

为鼓励他们早日学会跳绳,每次运动我都提供绳子便于他们练习,还特意安排了几个跳绳特棒的孩子作小辅导员。

可惜,一学期下来,这两个孩子仍然没能学会。

经过调查,我发现,每次他俩拿到绳子便躲到离我最远的地方玩绳子,根本就不练习。

盯了几次,就那么认真跳几下,可明显看到他俩是非常地不情愿。

确实,眼看着同伴们都已熟练掌握,失落感,加上找不到跳绳感觉的挫败感,让他俩越来越失去信心,采取了逃避的行为。

新学期开始了,我要先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先让他俩爱上跳绳,能自觉地练习,然后才可能学会跳绳。

这不,两人拿好跳绳又开始躲我了。

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夸奖,所以我首先做到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肯定孩子的能力。

当两孩子跳了第一下的时候,便及时地鼓励:“呀,过了一年,长大一岁了,进步这么大。

”两个孩子开心地对望一下,夸奖过后,我给孩子们指出了具体的建议:“脚抬得高一点,绳子甩一下跳一下,好,加油,真棒。

很快就能学会了。

”此刻,两个孩子信心十足,积极地练习着。

为进一步激起孩子跳绳的欲望,我根据大班幼儿争强好胜的特点,及时提出让他俩比赛竞争的建议,比一比谁先跳会。

两孩子不约而同地大叫一声:“好。

”随后开始你争我赶的练习,“一个,两个,跳过去了,耶。

文文用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好热啊,再热也不能放弃。

亮亮:“对,加油。

右边亮亮说:“我已经跳了20多个了。

左边文文不屑地说:“你是一个一个跳的,不算。

亮亮不悦,稍显发怒:“哼,不理你了。

不一会儿,两孩子已经大汗淋漓,我赶紧叫他们坐一边休息。

于是又发生了以下一段简短的谈话。

亮亮:“明天我还要坚持练习。

文文:“坚持,才能学会跳绳,才能成功。

亮亮:“所以一定要坚持。

我:“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文文:“坚持到我们学会跳绳的那一刻。

亮亮:“那就让我们一起坚持吧,耶。

孩子们,你们是好样的。

为你们加油。

成功源于你们的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相信你们很快就能学会。

休息片刻,不经意间,两个孩子又开始了练习,但已不需要我的监督。

孩子的好胜心产生学习动力,而意志、毅力、恒心便是保持动力的有力臂膀。

虽然他们目前为止还没能学会,但我相信,离成功不远了。

因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幼儿教师随笔:什么是“死亡”


一位妈妈向我倾诉她的苦恼——

休息日带孩子去公园赏秋色,孩子看着满地的落叶,问:“妈妈,树叶死掉了吗?”言说间还伴着泪花闪闪。妈妈连忙解释:“树叶是枯萎了,但是明年春天还会再长出来的。”“哦,那太好啦!”孩子长舒了一口气,接着又问:“我们人也是一样的吗?”妈妈顿时语塞!

一天早晨,幼儿园动物角里饲养的兔子从笼子中“越狱”,跑到墙根边的菜地里,偷吃了带露水的青菜,最后倒地死了。孩子回家后把这件事情说给妈妈听,紧接着又问:“妈妈,兔子死了去哪里了呢?”妈妈安慰孩子道:“哦,宝贝,小兔子去天堂了。”孩子立马喊起来:“妈妈,天堂是什么地方?我也要去天堂,我要去那儿见小兔子。”听了孩子天真的话语,妈妈是又气又恼又不知如何应答。

哎,该怎么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件事儿呢?

孩子的言行中藏着美好的情感

能对飘落的树叶如此怜惜,对逝去的兔子如此关注,我们该欣慰,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纯真美好,孩子的心里藏着真、善、美的情感。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对于身边的动物和植物,都带着人性化的视角来看待,树叶的枯萎、兔子的死亡,都会牵动孩子的心,孩子的情感就在对身边事物喜怒哀乐的感受中被丰盈。

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死亡事件,孩子基本是懵懂的,他们似懂非懂地知道有人离别了,但内心并不能真正理解永久离别的悲伤,也会有孩子接受不了离别的现实与痛苦。对于生老病死这些人生路途上回避不了的情况,孩子很需要在面对中学习与成长。

如何应对呢?

走进自然,感性认识。带孩子多走进大自然,到公园、农庄、动物园等地方多感受、多观察:感受自然界的四季景物,感受花草树木的变化轮回,观察动物的生老病死……让孩子在视野拓展中感受生命的鲜活与脆弱。

家庭饲养,体验教育。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家里开辟一个饲养角,饲养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如金鱼、小兔、乌龟等,让孩子在日常照顾中展开观察、管理与简单记录,真切体验生命个体的变化与成长。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亦可捕捉生死话题,增进孩子对生命的感受力。

借助绘本,温暖解读。解说生和死这个人生课题,似乎有些沉重,有些无从下手,好在——还有绘本!比如《天堂的问候》《怪物爸爸》《活了100万次的猫》《獾的礼物》等,都谈到了如何看待生命、面对死亡等话题,家长可以找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聊一聊。在亲子阅读中,帮助孩子对生老病死建立客观认识,亦对永久离别做好心理铺垫。借助绘本,给予孩子温暖、适宜的解答,会让死亡的话题不再难以启齿。

教育随笔:什么是最重要的?


星期一,李老师埋怨:“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王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李老师感叹道:“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提意见,要求我们多教孩子一些计算、多认识一些汉字。不知道对孩子而言哪些是最重要的。”

[思考与分析]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制约。社会、幼儿园、家庭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并不正确。他们往往对孩子有更多期待,希望孩子能在同龄孩子中显得更优秀,希望孩子早点学习小学书本知识。许多家长认识不到小学知识的学习,早期是立竿见影,后期会造成孩子厌学。影响孩子一生社会性发展是隐性的,家长看不到早期社会教育的缺失对幼儿有多大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学前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人一生发展影响重大。因为幼儿期是人格塑造、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性发展方向和水平。

人才素质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并不是其拥有哪一项特长,相反,如果某项能力有所短缺,长项就会像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一样,成为一种“多余”。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施的效果直接决定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各方面能力发挥。因此,幼儿园教育不仅要有发展幼儿智力的目标,更要担负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任,要给予社会领域教育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四个领域同等的地位。

家长这种教育态度可以理解,但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幼教工作者,不能抱怨,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迎合家长。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的等家园联系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中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教随笔:树叶是树妈妈的什么


孩子多掌握一个知识点和少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起探究的精神。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子的争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了解他们争论的原因,但又不想冒然进入,于是我就侧耳倾听。只听宋彤说:“树叶是树妈妈的头发。”文凤反驳说:“不对,头发不会一下掉光,树叶到冬天就全掉光了。”丹丹似有新发现,很大声的说:“我知道,树叶是树妈妈的宝宝。”话音未落,文凤就大声说:“不对,宝宝应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会跑到外面呢?”丹丹接着反驳:“你才不对呢,你是你妈妈的宝宝,你在妈妈的肚子里吗?”文凤毫不示弱:“我不在妈妈的肚子里,可是我也在妈妈的身上。”沉默片刻,睿哲说:“树叶可能是树妈妈的衣服吧。”话音刚落,丹丹和文凤几乎是同时喊出不对,理由也是出奇的一致,衣服是不会长出来的。又是片刻的沉默。宋彤若有所思地说:“我们都有手,树叶可能就是树妈妈的手吧。”宋彤的话音刚落,就听丹丹兴奋的喊:“快看,树上有一只毛毛虫。”文凤、睿哲、宋彤也都随着兴奋起来。

毛毛虫的出现结束了四个孩子的一场争论,我却思绪万千。这就是孩子的思维,这就是孩子的语言,这就是孩子的情感。我为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和“多种语言”而自豪,也庆幸自己没有冒然介入。孩子多掌握一个知识点和少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起探究的精神。

相信《什么是快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是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成才?什么是成人? 什么是成人? 成人的含义有三: 一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长大成人,以青春发育完成、生理上成熟为标志,多在18岁以前完成; 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懂事了,以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意向态度的发展,心理上成...
    2021-03-10 阅读全文
  • 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教案分类:托班数学教案 表现内容:通过区分一样和不一样的东西来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 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 【教案目...
    2021-07-10 阅读全文
  • 快乐是什么 快乐本身是简单的。 孩子的快乐是什么?我问了很多的家长同一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孩子需求什么?”大部分家长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有的家长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的需求是“拥有好的学...
    2020-10-06 阅读全文
  • 快乐是什么 快乐的意义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快乐是什么快乐的意义》!教案分类: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表现内容:理解故事《快乐是什么》内容。把所学过的词语全部展示。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大...
    2021-08-28 阅读全文
  • 什么是多?什么是少?(小班科学教案) 引言:究竟什么是多?什么是少呢?小朋友的心里有这样的概念吗?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多少吧!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
    2019-12-13 阅读全文

什么是成人? 成人的含义有三: 一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长大成人,以青春发育完成、生理上成熟为标志,多在18岁以前完成; 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懂事了,以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意向态度的发展,心理上成...

2021-03-10 阅读全文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教案分类:托班数学教案 表现内容:通过区分一样和不一样的东西来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 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 【教案目...

2021-07-10 阅读全文

快乐本身是简单的。 孩子的快乐是什么?我问了很多的家长同一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孩子需求什么?”大部分家长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有的家长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的需求是“拥有好的学...

2020-10-06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快乐是什么快乐的意义》!教案分类: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表现内容:理解故事《快乐是什么》内容。把所学过的词语全部展示。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大...

2021-08-28 阅读全文

引言:究竟什么是多?什么是少呢?小朋友的心里有这样的概念吗?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多少吧!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

2019-12-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