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四单元乐趣
发布时间:2021-09-24 2025幼儿园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师一年工作心得 幼儿园工作总结繁忙的一年第四单元乐趣
古井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5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5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5--1)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读题。
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
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
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
1、“夜”夜晚的天空。
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
谁能组词?
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
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
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小作者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
教师领读诗句。
指生读诗句。
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
四、再读古诗
1、生自己练读。
2、指生读全诗。
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5--2)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诗歌。
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导书写生字。
“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字,教师要范写。
三、完成课后题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一读,诗歌《春雨》
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诵诗歌。
3、课后题:涂一涂。
教学反思: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悟了课文的大意,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生字书写较漂亮。
看地图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第一课时(5--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 :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5--4)
一、复习生字。
1、游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公、宝、京,注意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三、讨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游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按照数字顺序做游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教学反思: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悟了课文的大意,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生字书写较漂亮。
学习查字典(5--5)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兴趣,会正确使用字典
教学重点:
学习查字典
教学过程:
1、背诵拼音字母表。
2、读读拼音表。
3、做找朋友的游戏。
4、唱拼音歌。
5、在电脑键盘上做找拼音的游戏。
6、学习查字典:京、机、加、尖、江、交、阶、今
7、做拼音字母游戏。
第四单元测试题1(5--6)
一、读拼音写词语
rì rì yè yè chàng chàng jiǔ jiǔ huí yīn xīng kōng gǔ jǐng
( ) ( ) ( ) ( ) ( )
二、照样子写一写
很深很深 长长久久 黑漆漆
( ) ( ) ( )
( ) ( ) (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空 ( )的水井
( )的石子 ( )的星星
四、试着把成语补充完整
春回( )地 ( ) ( )齐放
泉水( ) ( ) ( ) ( )争鸣
第四单元测试题2(5--7)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è kōng hěi jiǔ fā yīn gōng píng
( ) ( ) ( ) ( )
běi jīng jiāng hé bǎo shí lì yòng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春天(chūn cūn ) 世界(shì sì )
乡村(xiāng xāng ) 宝岛(bǎo dǎo )
三、读一读,组成词语
工( )乡( )夜( )九( )立( )名( )
公( )相( )叶( )久( )利( )明( )
四、读一读,填一填
一头( )一本( )一只( )一把( )
一片( )一条( )一棵( )一座( )、
五、按要求填空
1、“利”一共有( )画,第五笔是( )。
2、“音”字是( )结构,共有( )笔。
3、“江”字的偏旁是( ),表示与( )有关。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编辑推荐
有关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故事里的智慧
乌鸦喝水
学习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心字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课前准备
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小石子,空塑料瓶。
第一课时(7--7)
激趣导入
小朋友,认识这种鸟吗?(贴出乌鸦图)
看看乌鸦是什么样子?(黑色的羽毛,尖尖的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乌鸦的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乌鸦喝水》是怎么回事呢?请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了以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等9个生字,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会认的同学当小老师。
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怎样记住并区分它们呢?
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比一比:乌—鸟鸦—鸭石—右
2.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书写“可”“石”等六个汉字
观察汉字结构特点: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可”“办”两个字。
1.“可”字的横要写长一点,注意“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办”字中的撇是竖撇,注意观察左右“点”的区别。
3.生练写。先描红,再练写。
老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7--8)
猜谜语引入,朗读课文
1.大家先来猜个谜语:
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打一种鸟
知道是什么鸟吗?为什么?
2.对,谜底就是乌鸦。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课件展示配音的动画故事或朗读全文)
引导理解
1.把教材的第一幅插图(教学挂图)挂在黑板上。
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大家都有过口渴的感受吧?(口渴了真难受!)乌鸦虽然找到了水,可是却喝不着水。
板书:遇到困难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呀?你能找出这个句子画下来吗?快试试。(指名读句)
这时乌鸦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
3.我们都体会到了乌鸦着急的心情。可是光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呀!那么应该──(板书:想办法)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大家读读课文。
4.现在我们按照乌鸦的办法来做个实验,请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发现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说“渐渐……”,比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我们渐渐长大了。
5.你看,乌鸦用这个办法解决了困难,它喝到水了!心里多高兴啊!(贴图并板书:解决困难)让我们也来分享乌鸦的快乐,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6.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多有意思啊!让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提示方法:
a.想想乌鸦先遇到了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b.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c.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
(学生练习背诵,全班试背)
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好。
2.学生思考。
3.引导学生对想出的各种办法进行评议。
学生谈体会,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识记了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了“心字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乌鸦喝水》测试题(8--1)
一、读拼音写词语
bàn fǎ kě yǐ xǔ duō shí tou zhǎo dào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找( )为( )石( )许( )
我( )办( )时( )午( )
三、选择正确的字,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喝 渴
我最喜欢( )牛奶。
小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
升 生
国旗( )起来了。
小草从地里( )长出来了。
进 近
我家离学校很( )。
老师走( )了教室。
四、照样子写一写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 )渐渐( )。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来。
( )一个一个( )。
司马光砸缸
学习目标
1识记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8--2)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8--3)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教学反思:识记了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能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曹冲称象
学习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愿意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实验演示准备:自制船,大象或用小件重物代替“大象”,小碎石若干,面盆。生字卡片(包括本课形近字的卡片)。
2.课件准备:多媒体演示材料。
3.收集中外名人动脑筋的故事。
第一课时(8--5)
课题引入
板书题目。生齐读:称象。
过渡:象这么大,能称吗?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通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读课文,留意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
教师注意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
4.识字的巩固。
a.抽字块认字。在硬纸块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得准的给予表扬。
b.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
自读感悟
1.生自由读课文,看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2.教师示范朗读。
3.自读感悟: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好呢?在小组里说说你对这些办法的看法。
4.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教师可用多媒体或模型演示“大象”如何上船,使船身压低的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演示,再读课文,感悟文字。
5.老师小结,启发创新。
曹冲称象的办法比其他两种办法都好,这种办法,既不需要造称象的大秤,也不必把大象宰了,他很有创造性。曹冲的办法实际上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
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象办法?
6.读后表达。
(重点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
生字
写“再”“象”等6个字,要求一“看”(看清楚字形结构);二“描”(在书上描红);三“写”(独立书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注意指导关键笔画。“点”“照”二字重点指导四点底;“象”“像”二字重点指导“象”字(写好“象”字的关键是把下面的弯钩写正──起笔和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再”字要把下横写长,注意第四笔是“丨”。
课外实践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爱动脑筋的故事。
第二课时(8--6)
我会认
生字检测巩固。同桌互相检测,统计全对的同学,再根据学生生字掌握情况确定是否需补救教学。
我会说
小组中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说得好的,推荐到班上说。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我会读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议。
我会讲
讲一讲自己课外收集的动脑筋故事,评“最佳故事员”。
我会讲
选择你愿意写的几个字写一写,说说为什么选这几个字,评一评谁写得好,谁写字进步大。
我会填
在再
我()家里看电视。
放学了,我们和老师说“()见”。
田方()跑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我回家先看书,()写字。
自我评价
自己评一评,能得多少☆,就画多少☆,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多画☆☆☆☆☆
教学反思: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
比力气
教学目标:
1、感受阿凡提的智慧,学会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2、认识14个生字,进一步培养识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识字卡片、幻灯片或挂图
第一课时(8--7)
一、 激趣引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一场比赛,你们谁愿意跟老师比“掰手腕?”,比赛之前你们先猜猜谁会赢?
生:老师。
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赢?
生:老师力气大。
生:老师是大人。
师:是不是只要力气大,所有比赛就一定能赢呢?
生:是。
师:到底你们猜的对不对,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比力气》)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师:下面请听老师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阿凡提和大力士比力气。(板书:阿凡提 大力士)
生2:我知道阿凡提赢了。
生3:……
2、 师: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要看好每一个字,读准字音,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新词。
3、 师:现在小组合作,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完成这样几项任务。
(1)朗读课文,注意你画出的生字的读音。
(2)小组同学一起把你画出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互相考一考,看谁认的字多,不认识的字问问小组同学或请教老师。
4、 师:请各组小组长向老师汇报你们小组谁字都认下来了?
谁认识的字最少?
5、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出示 没有叶子的树)
你们看这棵小树没有人爱护它,都快枯死了,让我们重新给他们添上绿叶好吗?
生:好。
师:老师这有许多绿叶,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生字,请你找出你认识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并用这个字组一个词,然后把绍送给小树。(生游戏开始,师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在大家的关心和爱护下,小树又变得枝繁叶茂了,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的好孩子。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章
1、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别忘了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师: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喜欢第5自然段,读的时候要读出大力士的好奇。
生2:我喜欢第2自然段,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优点是什么?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怎样读会更好?
生3、生4……
师:谁能根据刚才大家说的读时注意的问题,把课文完整的读一遍?
3、师:谁愿意与老师合作,分角色读课文?
(师与2名学生合作分角色读)
4、师:你想和谁合作分角色读课文?下面就自己找合作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练读)
5、师:如果我们把课文内容演一演,你们能演好吗?
生:能。
(生演课本剧,师相机指导)
6、师:通过我们的朗读和表演,相信你一定知道了阿凡提为什么能战胜大力士,快点跟老师说一说。
生1:因为手帕轻,扔不远。
生2:因为阿凡提聪明。
生3:包上石头就重了,所以能扔远。
生4:……
四、扩展练习
(1)师:如果让你当比赛设计师,请你设计两场不同的比赛,一场让大力士赢,一场让阿凡提赢,说说你怎样设计?
(生自由回答)
(2) 搜集阿凡提的故事,下节展示给大家。
第二课时(8--8)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5个要求会写的字
2、巩固要求会认的字
3、做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知道书写
咱: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口字旁”的位置
答:上下结构
之:独体字,注意笔画所在的位置
灰:半包围结构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提前、之后、扔东西、公斤、灰心
2、“填一填”,考察学生生字的运用的能力
四、活动
1、读词语(书上63页)
自由读、指名度、比赛度
2、游戏“送桃子”
3、讨论:生活中的智慧
五、作业
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认识14个生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表达 故事会
教学目标:
1、喜欢故事、学会讲故事
2、采用多种办法去获得故事
3、召开故事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9--2)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故事吗?
2、你知道哪些故事?
二、总结获得故事的方法
想一想,这些故事你是怎样获得的?
三、明确讲故事注意的事项
想一想,故事会上大家讲故事应当注意什么?
四、课后作业
回家准备故事
第二课时(9--3)
教学目标:
1、召开故事会。提高表达能力
2、总结评价
表达过程:
一、分组
组长、组员、故事名称、互评
姓名 故事名称 互评
组长
组员
组员
二、讲故事
1、组长负责小组内讲故事,互评
2、完成上边的表格
三、总结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互评为表现好的学生发奖
四、学习活动
回家之后做一个“读书计划”
有关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13古诗两首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两首古诗,《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诗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两首古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看图激趣
1、出示文中的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说)袁枚作了一首诗,大家想读读吗?
??? 2、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
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
1、出示课文插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
??? 放录音(牧童唱歌)问: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样?(歌声振林樾)
??? 师诵:“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再来读一读!
a、齐读。b、指名读。c、男女读。
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a、引背。b、同桌对背。c、齐背)???
读一读,想一想
??? 从“林樾”、“鸣蝉”中看出这首诗是写什么季节的?
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看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
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
??? 看图理解“泉眼”“晴柔”。
2、图上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同学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
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拓展练习
学生交流会背的其他古诗,如,杨万里写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14荷叶圆圆
一、教材简析
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贡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认识生字“蹲”;书写“我”、“美”。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课题
1、简笔画画出荷叶。说说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荷叶圆圆)。出示“荷”字的卡片,谁有好办法记住咱们的这位“新朋友”?
2、简笔画画出小水珠、蜻蜓、青蛙、小鱼。瞧,还有谁来了?学习“珠”字。
3、喜欢它们吗?那咱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生字,再同桌互相抽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认得多。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表情朗读;配上动作读;和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读等)
3、想读给大家听吗?你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哪段。
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2、都有谁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以下步骤极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小组里分角色读课文,指名分角色读课文。评选“最佳小水珠”、“最佳小蜻蜓”、“最佳小青蛙”、“最佳小鱼儿”、“最佳旁白”。
4、师述: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荷叶给它们都带来了快乐。
那荷叶还是谁的什么?(荷叶是荷花的好伙伴;荷叶是我的故事书……)同桌互相议一议,想说的说给同学听,想画的画下画面。指名展示。
齐读课文质疑
说说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齐读课文,说说荷叶是谁的什么。
指导背诵
1、学生看画面练习背诵。
2、教师引背。
3、小组挑战背。
学生自学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先自由识记生字,再分小组交流讨论,评选出小组里的“识字能手”。
反馈识字成果,教师适当点拨
1、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新朋友,是怎么记住的。
2、教师点拨。出示“摇”字,谁会读?再出示“捕”、“挤”、“推”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膀”、“肚”、“背”、“脑”;“蹲”、“跑”、“跳”、“路”;“坪”、“地”、“墙”、“坡”;“篮”、“笔”、“筷”;你又发现了什么?
3、做游戏识字。学生起立,教师分别出示“摇”、“蹲”的卡片,学生迅速做出这个字的动作;教师出示“停”的卡片,学生则停下站立不动。
指导写字
1、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好写的字,先观察,后学写。
2、说说你写的是什么字?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他评。
3、以下几个字的教学步骤相同。
作业
把这篇课文背给家长听,让自己的家长评一评你读得好不好。
15夏夜多美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的美丽。
2、难点:让学生真正感悟夏夜的美。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前不久我们学习的古诗《小池》,描写了初夏池塘的美丽景色,现在已经是盛夏了,池塘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挂图:夏天池塘的美景)你们看到了什么?
2、夏天真美!夏天的夜晚也很美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学生借助拼音读。
2、这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他们找出来。
3、找出来后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的那句话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4、再次出现生字(无拼音),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细读课文,读后感悟
1、(出示夏夜景图)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忽然传来呜鸣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大家快速把1—5自然段读一读,找一找。
2、同桌同学合作分工读1-5段。
3、师生合作读课文1-5段。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朋友又来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认读。
读文感悟
1、(出示挂图):夏夜,静悄悄的公园里,一只小蚂蚁从水草上爬到睡莲上。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小蚂蚁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了。在睡莲的帮助下,爬上了睡莲的叶子。睡莲姑姑挽留小蚂蚁,(出示句子: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生齐读。 .
2、是啊,夏夜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夏夜,小蚂蚁住下来了吗?请小朋友快速读6--16自然段。
3、他要去哪儿?为什么?
4、读好对话:(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5、小蚂蚁回家了吗?哪些小动物来帮忙了呢?再读8—12自然段。
6、他们说了些什么?大家练一练,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学生练读) ‘
学生分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
生四人小组戴头饰表演,师生评议。
小结。
7、小蚂蚁是怎么回家的呢?(出示图: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13自然段,指名读,生齐读第13自然段)
8、第14自然段:师引读,配乐学生诵读
读后扩展,积累词语
1、是呀,多美的夏夜啊!那夏夜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呢? (出示:——的小灯笼;——的假山;——的草坪)
指名说,齐说。
2、除了青青的假山,你们还知道青青的什么?
(出示:青青的——; 绿绿的——; 弯弯的——)(生自由答)
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出示没有小动物的公园夜景图)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蚂蚁又回到了家,蜻蜓和萤火虫也回家了。夜又静悄悄的,只有星星在高兴地眨着眼。看到这些情景,你想说什么?
让我们一齐来赞美:“啊,夏夜多美呀!”(生齐读)
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2、先描红再临写。
课后作业:除了蜻蜓和萤火虫,你还知道谁能帮助小蚂蚁回家呢?回家找找吧!
16 要下雨了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读准的字音。
3、认读词语。
4、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c、出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的挂图。
学生看图后再自由读课文里的相关内容,用“——”画出小白兔的话,用“ ”画出小燕子的话。)
d、指名读,并评议,小组分角色读。
e、重点指导读“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一句话。
f、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小燕子耐心、温和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
a、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b、学生自由合作读。
c、小组练说:小白兔又碰到了谁,问了什么?小动物是怎么答的?
d、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说。
e、小组分角色朗读。
f、出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场景的挂图。
g、指名分角色读。
h、齐读,表演读。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识记生字。
a、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b、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c、学生口头扩词。
d、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第8、9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
a、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b、天真的下雨了吗?
2、指导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焦急的肯定语气)
3、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检查反馈: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拓展延伸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
2、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得、很”。
3、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17小壁虎借尾巴
一、教材简析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了惝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阅读。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用处,了解小壁虎有再生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3、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条蛇 逃走 难过 姐姐 新尾巴
a、指名读,齐读。
b、去掉拼音再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相机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它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难过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难过。(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自由读第三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最好。
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尾巴没了,小鱼就会淹死,所以它不能借给小壁虎。
3、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分角色读。)
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要写的生字。
2、学生观察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
1、找好朋友,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对方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向 借尾巴,结果 。
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四、五段,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读懂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读老牛与小燕子说的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尾巴给小壁虎。
4、教师利用挂图,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的尾巴要用来 。(学生用黑板上的图片边摆边说)
5、指导学生读好老牛、燕子的话(注意各自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
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它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学生借助收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六段)
7、结果怎样?为什么?
指导朗读:优生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再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它高兴极了,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讲给家长听。
语文园地四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二、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我会认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相机在四行字的前面板书四个偏旁)
还发现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
4、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5、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
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里有两个字是一样的,但读音却不一样)
对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
3、用它们不同的音来说说不同的词。
4、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
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第二课
导入
时间老人的脚步声响起了,又到了“日积月累”的时候,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一块来看看吧!
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自己读,与同桌读,小组成员一块儿读)
2、指导朗读。
a、指名读,正音。
b、分小组练习朗读。
c、伴乐朗读短语。
3、发现积累方法。
你们在哪见过这些短语?
(在课文里见过,如“绿油油的荷叶”是“荷叶圆圆”一课的)
教师小结: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扩展练习。
你还能开动脑筋,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
( )夏夜 ( )球赛
( )松果 ( )翅膀
( )问题 ( )天气
( )眼睛 ( )荷叶
我会读
(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
你看见了谁?谁跑过来和她一块玩了?(出示儿歌题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儿歌。
a、学习第一自然段。
浪花是怎样和我一起玩的?(学习朗读第二句)
多调皮的浪花呀!我和它玩得高兴吗?从哪看出来的?(学习朗读第三句)
你们喜欢这调皮、可爱的浪花娃娃吗?(伴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b、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多想浪花娃娃能再和我玩呀!你们看,它真的来了,这回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多么珍贵的礼物,你们喜欢吗?那你们会怎么读呢?
又是做游戏,又是送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你喜爱这些“淘气的娃娃”吗?能把你的喜爱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c、伴乐朗读儿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一、学习目标
1、根据图画情境续编故事情节,培养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积极参与交际,把自己想到的情节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讲的故事进行评论。
3、在与小组同学的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并从中获得乐趣。
二、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张老师想拍一个关于小兔和小松鼠的故事,放给全校小朋友看。今天,到我们班来选两个最佳小演员,你们有没有信心被选上?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开头吧!
2、出示图片。
教师解说:哇!今天天气真好。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那就让我们拿出课前做的头饰,排练一下吧!
合作排练,自主展示
1、两人分角色排练。
2、在小组内评选出合作得最好的一对搭档。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
4、放刚拍摄下的镜头,全班同学认真看完后评议,教师相机指导评议重点:
a、哪两个小朋友合编的故事好听?
b、哪两个小朋友说得好?
c、哪两个小朋友演得好?
5、评选“最佳小演员奖”,颁发奖杯,并给所在小组每人发“最佳合作星”。
自由选择,组内续编
1、(课中,老师故作惊讶状)哎呀,我忘了一件事,包老师说她今天太忙,不能来看小朋友演出,让你们拍下的故事待会儿讲给她听。你们愿不愿意?那我们先练—练,好吗?另外,再在全班评出一个“故事大王”,由他代表全班小朋友讲给包老师听,行吗?
2、再看图,各小组从中选出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组内合作续编。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生评议,教师相机点拨评议重点:
a、他把故事说清楚了吗?句子说通顺了吗?
b、讲的时候,他加上了表隋和动作,你觉得怎样?
4、评选“故事大王”,颁发奖章,并给所在小组每人颁发“最佳合作星”。
总结课题,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根据一个故事的开头,把下面的故事编出来了,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是续编故事的小能手(板书:续编故事)。老师相信,你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间的故事。而且,不光会讲故事,还会画故事。那今天,我们就别、兔和小松鼠之间的故事画出来,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再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2、课后,把小朋友的画张贴在教室各处,便于小朋友课间交流。
识字5
一、教材简析
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促学习方式。猜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本课教材三则猜字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本课最后,学习伙伴提出回家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与同学们一起搞一次猜谜语的活动,为猜谜识字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在读后说说自己猜谜语的方法。
2、难点:说出自己猜谜语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猜谜语,这些谜语都是字谜。
学习前两则谜语
1、第一则谜语。
a、指导学生朗读谜语(自由读、指名读)。
b、学生猜谜。
c、说说自己是怎样猜出谜语的?
d、老师小结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e、学习生字。
看到同学们猜谜语这么热闹,有两个生字朋友也想参加,同学们欢迎吗?(老师贴生字卡片“团”、“量”)
学生认记生字。
2、第二则谜语。
a、朗读谜语。
b、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什么东西是“红的”?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
“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呢?
c、学生猜字。
d、当学生猜出来时,教师用绿色和红色粉笔写出“秋”字。
e、学生交流自己的猜谜体会。
f、找出这则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字。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第三则谜语
1、先让学生自己猜,然后请同学帮助。(提示四句话指的是同一个字。)
2、复习“请’、“情”、“晴”、“清”、“精”、“睛”等字,启发学生思考。
3、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4、猜出谜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识记生字。注意:“互”的声母是“h”,,不是“f”;“尊”是平舌音,“重”、“纯”是翘舌音。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团”、“量”等12个生字,同桌考—考,看谁读得准。
2、引导学生观察“谁”、“怕”、“跟”、“凉”,发现这几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a、“足”作偏旁时,最后两笔“撇、捺”要变成“竖、提”。示范写“足”,让学生观察比较“足”与“跟”字中的“足字旁”。
b、指导观察“谁”字中“亻”里“ ”的位置。
c、观察“量”、“最”这两个字,哪—个笔画最长?教师范写:中间一横长,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上下要写紧凑—点。
d、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
2025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归类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归类复习
1、我会读:
茂密、美丽、清扫、专心、脸红、会心、奇怪、冰凉、可口、准
备、赶快、观看、包围、堆积、雾水、晨雾、秋霜、冰霜、朝霞、
晚霞、夕阳、蝴蝶、蜜蜂、碧绿、紫色、杨树、鸟蛋、取下、捧
着、轻重、仿佛、抬头、投向、忽然、如果、以为、注意、积极、
推广、车辆、长久、失手、上级、同学、工作、认真、少先队、
刚才、请求、各自、写字、取代、舌头、一页、秒针、炒菜、梅
花鹿、准点、难题、先进、失去、备课、各自
2、我能听写:
和平、语文、语言、千万、李子、优秀、香水、听话、合唱、连
忙、远近、一定、方向、以后、更好、主意、主人、总是
3、我能读准字音:
(1)翘舌音:霜、朝、眨、主、失、专、准、双、舌、炒、唱
(2)平舌音:紫、聪、总、才、字
(3)前鼻音:千、蛋、连、然、先、慢、赶、干、观、专、准
(4)后鼻音:霜、蜂、杨、凉、捧、轻、仿、向、聪、总、辆、
净、同、工、请、双、弓、香、听、唱、定、更、明
(5)轻声:活泼、那么、眼睛、地方、先生、姑娘、喜欢、鼻子、
看着、扫帚、同学们、东西
(6)近义词:
连忙——急忙 仿佛——好像 主意——办法 茂密——茂盛
认真——仔细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7)反义词:
长——短 轻——重 慢——快 香——臭 笑——哭 好——坏
连忙——缓慢 认真——马虎 喜欢——讨厌 茂密——稀疏
(8)多音字:
只 zhī:两只、五只 zhǐ:只好、只有
散 sàn:散会、散心 sǎn:松散、散文
哪 nā:天哪、盼哪 nǎ:哪里、哪个
扫 sào:扫把、扫帚 sǎo:清扫、扫地
(9)数量词搭配:
一棵松树 一个松果 一场大雨 一片树林 一只松鼠
一座桥 一朵云 一棵树 一只熊 一头象 一只鸟
4、我能读,也能积累:
(1)、焦急不安、聪明活泼、高高兴兴、蒙蒙细雨、五颜六色、
万紫千红、山清水秀、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皱起眉头、捂住鼻
子、飞来飞去、拍脑袋、三五成群、光秃秃、眨眼睛、浇浇水
(2)、花花绿绿、干干净净、认认真真、马马虎虎、明明白白、红红火火、清清楚楚、
(3)、光秃秃、亮晶晶、红通通、绿油油、
(4)、鸟蛋凉凉的 凉凉的鸟蛋 小路长长的 长长的小路
杨树高高的 高高的杨树 小河弯弯的 弯弯的小河
棉花白白的 白白的棉花
(5)、美丽的小路不见了。(陈述句)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问句)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感叹句)
5、背诵《识字三》、《两只鸟蛋》、《小鸟》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识字方法:
(1)、加一加:基本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如:取—走=趣 干—走=赶 仿 字
(2)、减一减:合体字去掉一部分成新字。
如:袋=衣—代 题=是—页 活 张
(3)、合一合:两个独体字组成一个合体字。
如:禾—火=秋 禾—少=秒 火—丁=灯 火—少=炒
请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识字(形声字)。
(4)练一练:用下列所给的汉子组成新字。
日 耳 父 口 见 干 车
走 月 总 女 两 又 巴
9、我能读,也能说写。
(1)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那么 ,那么 。
(2)同学们上课可专心听讲呢!
专心
10、我能读词组句。
(1)南方 燕子 飞回 从 来了
(2)许多 果子 结了 果树 上
(3)摘 学会了 松果 小松鼠 吃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13、好学的爸爸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朋友的爸爸,边说边板书:爸爸他爸爸非常,边说边板书:好学的。
2、读好“好”第四声,“好”还有什么读音?分别组词。
3、解题,
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词。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课文会怎样写呢?自读课文。
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
5、指导读好长句子。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再次开火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课文写了“爸爸”的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看课后生字的笔顺表,自学笔顺。
4、反馈,检查。
5、字义区别。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2、师作适当补充。
3、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后记:“完”与“玩”、“近”与“进”、“网”与“晚”会写乱。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在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读生字卡片。
2、说说“业”的笔顺,用“完、业”扩词。
3、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爸爸的好学体现在什么地方?自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能把爸爸要学习的那种迫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2至6自然段。
1、同学们,课文的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叫“充电”,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
2、请你们仔细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充电”到底是什么意思?
3、大家往下看,爸爸在学习什么呀?
4、你还知道电脑能帮我们什么忙吗?
5、指导父女对话。(同座位互读对话)
四、教学第7自然段。
1、在“我”的心中,爸爸怎样呢?齐读第7自然段。
2、从哪儿可以看出爸爸是个电脑高手?
3、现在你能说说“高手”的意思吗?
4、从这个自然段中,我们已经读出了孩子对爸爸一种什么之情?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你也能用“真是”来造句吗?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教学后记:对上网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错别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改正。
练习4
一、教学要求:
1、学习一些拟声词,初步掌握拟声词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声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3、写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4、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知道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习一些拟声词,初步掌握拟声词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声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4。
(二)学习字词句
1、屏幕4组拟声词,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2、引导学生说出四组拟声词分别是鸽子、小鸡、小猫、和小青蛙。
3、对口练习:让学生再次亮开嗓门模仿。
4、指导学生说说这些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讨论:为什么表示动物的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
6、归纳:发出声和口有关,所以加上口字旁。
7、启发说说还有哪些口字旁表示声音的字。
8、归纳引申:
一些小动物的发声,强调加上口字旁。
9、出示句子:
小鸡一边-------------地叫,一边在找虫子。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词。
比较读,体会小鸡叫声后句子显得更加生动。
10、其余三句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11、交流反馈。
12、比较读,进一步体会。
13、扩散:
河水---------------流淌,好象在唱歌。
-------------发令枪响了,运动员飞快地跑出去。
指导学生完成。
比较朗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进行语文积累。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成语和古诗。
(二)教学成语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4条成语。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
3、了解大意。
看图思考:
图中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归纳:
“骨肉之情”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感情。
“痛痒相关”是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情深似海”指感情像海一样深。
“恩重如山”恩情想大山一样深厚。
4、联系亲身体会,领悟父母与子女、兄妹之间的亲情。
5、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自由读。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三)教学古诗《鹅》
1、激趣导入:
相传骆宾王小时侯,有一次在池塘边玩耍,有人考考他,骆宾王对着白鹅,吟出了这首诗。
2、自由读诗,读正确、流利。
(1)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学生读。
3、了解大意,领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2)结合插图讲解诗义。
(3)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领悟诗情。
(4)配乐朗诵。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背。
(2)指名试背。
(3)同桌互背。
5、巩固积累,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写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2.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知道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二、教学准备:
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二)学习“写好铅笔字”
1、指名读题目。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元、完、竞”。
(2)复习描红和临写的要求。
(3)指导写“元”
提醒“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横一短一长,第三、第四起笔处均与长横相连,但不互相连接,第四笔的起笔要靠近竖中线。
教师范写一个“元”字。
学生练习写“元”字。
反馈矫正。
(4)指导书写“完、竞”。
指导“完”中的“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与“元”字不同,3个字的最末两笔宜宽放、舒展,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书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书写,辅导时还要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4、反馈
(1)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
(2)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三)学习“口语交际”
1、逐图观察,弄清图意
指导学生逐图观察,思考:每幅图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联系生活经验,逐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弄清图意。
第一幅图:小红搞卫生时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
第二幅图:小明碰掉了同学的文具盒。
第三幅图、第四幅图:小龙题球时将人家窗台上的花盆打碎了,正在向人家道歉。
3、分组讨论,学习道歉
(1)分成四组,一组讨论一幅图,组员各抒己见,也可以边表演边说,教师巡视,辅导。
(2)推选代表,组内排练。
4、汇报表演,评议点拨
(1)逐图表演道歉与接受道歉。
(2)台下学生既当众又当评委,要求评出优点与不足,教师相机点拨,归纳要领:道歉时行动要及时,态度要诚恳,有礼貌,而且要知错就改。
(3)师生共同表演,教师故意不接受学生的道歉,以弥补训练中的不足。
(4)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表演。
5、总结反馈。
(1)总结本次口语交际训练情况,以表扬鼓励为主。
(2)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及时道歉,做个诚实、知错即改的人。
识字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雨字头”。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词串,积累词语,了解夏季的特点。
2、学写3个生字。
一、创设情景,知道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象资料,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4.用“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3.指名读。
4.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注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学会多音字“了”的两种读音,认识1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类背韵文。
夏天的天气特征。
夏天的水果。
2、口头扩词
夏()()()瓜()()()
二、 看图学词语。
1、夏天,不仅仅是小朋友喜欢的季节,连动物们也欢快地唱呀、跳呀、谁来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虫”和“雨”这两个偏旁的字,读一读。
3、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4、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5、学生描红书空生字,播放轻音乐。
识字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部首。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
2、认读生字,教学生字星。
一、谈话导入
夏天到了,天多热呀!老师带同学们随着小向导萤火虫去农家的小院里乘乘凉,好吗?
二、学习生字
1.图上的老爷爷说呀,你们先要读准萤火虫向导提来的生字,才可以去他们家的小院。
请小组长拿出词卡带同学们学习。
2.说说词中哪些字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
“晶、星、丁”的韵母是后鼻音。
“竹、扇”的声母是翘舌音。
“牛、奶、女”的声母有鼻音。
“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要念成轻声。
3.开火车读生字词。
4.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已经顺利地把生字装上了车,坐好,马上出发了,呜……
三、学习韵文
1.好,小火车到站了,你们瞧,谁已经先到了?
指名回答。(板书:爷爷奶奶小丁丁)
读这三个词的时候要注意每个词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读成轻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他们在干什么呢?(纳凉,乘凉)
指名读第三行词语:竹椅蒲扇萤火虫
3.这两行词语,就构成了农家小院里安静、优美的夜晚,你们听老师读。
(配乐,教师范读)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吗?
因为老师一边读到哪个词,一边就在头脑里过小电影,想象画面。
你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自己练一练。
指读,评讲,再齐读。
4.让我们和丁丁一起听爷爷讲故事,抬头仰望,你看到了什么?(星星,许多星星)
出示“亮晶晶”,你能带大家读一读吗?
多美的夜晚呀!出示“夜晚”。
试试看,把画面上的3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板书:夜晚繁星亮晶晶)
这三个词语是我们刚才欣赏到的,你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说说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一边读,一边想)
再指读。
男生读,女生读。
你能加上动作再读一读吗?
5.爷爷讲了哪些星星的故事?
指名回答。(板书:牵牛织女北斗星)
有同学知道它们的故事吗?说给我们听听。
真好,谁来读一读?
让我们也来指着天空认一认,齐读。
6.这么美的夜晚,我们再去感受一下,自己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美;特别好读,顺口)
对了,因为一、二、四行的末尾注意了押韵,我们以前就学过,这叫韵文。
7.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再读,一定会读得更棒。
四、学写生字
真是太美了,我们就坐在农家的小院里,打开书来学学这课的生字,好吗?
出示生字:星爷奶扇织女斗
认读生字。
这里面,哪一个生字让你觉得最美呀?
出示“星”。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你会给它组词吗?
指导写字,要把上部的“日字头”写得扁一点。
打开书,描写生字“星”的笔顺。
打开《习字册》,描写生字“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继续学写字,指导完成练习。
一、复习导入
1.小组长带同学们复习生字词。
2.开小火车认读老师生字箩里的生字。
3.各个小组准备一下,马上我们来比赛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得最美。
二、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星爷奶扇织女斗
认读生字。
认识新部首“户字头”。
2.小组内同伴讨论:你会记住哪个字?怎样记?
3.交流讨论结果。
注意“奶”的“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
(1)生字书空。
(2)数笔画。
4.游戏扩词—生字开花。
5.指导写字。
6.播放音乐,学生写字,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识字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理解儿歌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熟读儿歌。并理解第一首儿歌的意思。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
(一)导入:
1、认读熟字: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一)
2、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4、 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 学新偏旁:“群”: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 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第二首儿歌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 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 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 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识字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色通道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认识1个偏旁忄。
2、让学生利用字族文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发展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1、课件
2、字盘
3、生字笔顺纸
4、生字描红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说:
1、用字盘玩游戏:找朋友。
2、看偏旁,并说说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相机教学新偏旁忄。
二、课内悟:
1、课件出示一写着“青”的孩子在哭。让学生认读。
2、激趣:“青”看见“也”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他也很想找一些朋友玩,我们愿意帮帮他吗?
3、游戏:找朋友。利用字盘组成:请、清、情、晴、睛、蜻,拿相应卡片的学生走出来。教师相机贴带拼音的生字。
师:帮人帮到底,你们能把这些字读准确给小朋友听吗?
4、指导观察6个生字的拼音都有后鼻音inɡ,要注意读准。
5、生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多种形式读)
6、理解字义:a猜字(把上面6个生字的偏旁变成图形),说说为什么?
b揭示形声字的特点: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意思都与左面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偏旁是形旁,这些字就叫形声字。
c 巩固读音。
7、四人小组选一个生字组词,说一句话。师出示生字词,认读。
8、游戏:对号入座:把能够组成词的字放在对应的车里,学生合作完成。齐读。
9、指导书写:
① 观察清、情、晴、睛的字形
相同:左右结构,右面是青,左窄右宽
不同:偏旁不同
②复习“青”的写法,在田字格上写2个。
③自学生字笔顺(派生字笔顺表)
④师范写“情”(实物投影仪)
⑤学生描红,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⑥学生临写每个两个,展示优秀作业
11、总结(看课件,小朋友笑了):今天,我们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帮“青”字找了6个好朋友(齐读)希望我们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帮更多的字找朋友,好吗?
三、课后练
1、选字填空:
请 清 晴 情 睛 青
()天 ()客 ()草 事() 眼() ()假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字盘,跟朋友玩一玩课上的游戏。想一想,你还可以利用字盘复习哪些相近的字呢?
教学后记:学生对转盘识字很感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继续巩固生字,并学习剩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儿歌。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说说“情、洁”的笔顺。
2、指名认读词语。
二、指导看图,初读儿歌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幅图的?师范读。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4、检查读音。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做到边读边想象池塘环境的优美和小蜻蜓忙着捉蚊虫的景象。相机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
3、边背边进行表演。
四、教学生字
1、看笔顺描红“坐、事、捉”。
2、反馈检查:“事、坐”的笔顺。
3、给“事、坐”找朋友。
4、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生描红。
练习5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清笔顺,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句的训练。
教学内容: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认清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认读,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回忆一下每个字的笔顺,遇到自己记得不熟的字,画上一个五角星,多练习几次。
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监督。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用心去记这些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数笔画填空。
瓜:第四笔是()
桃:第八笔是()
爷:第三笔是()
奶:第:四笔是()
坐:第五笔是()
指名学生填空,集体订正。
3、出示:按笔顺写字。
指名学生按笔顺写字,集体评议。
4、小游戏:对口令。
游戏规则:(1)生甲:斗怎么写?
生乙:斗这样写:点,点,横,竖。
(2)由学生任意抽字。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字词句学习分三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4、师:读了小题目以后,我们知道每部分学习都是围绕“丁“的他的伙伴们展开的。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谁会读?
3、依次转动字盘,分别让学生说出丁和谁交上朋友?指名认读“灯、盯、钉“。
4、出示词语:丁丁、电灯、盯着、钉子、叮叮当,认读词语。
5、师: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由这组字编的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正确。
6、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看懂了图画,小朋友们你们再去读读儿歌,想想儿歌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很有趣。
讨论:“电灯“的”灯“为什么用火字旁?
“盯着”的“盯”为什么用目字旁?
“钉子”的“盯”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丁在这些字里表示读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汉字,我们把它称作形声字。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饱满跑步怀抱
肚皮披风疲劳山坡破坏
少年沙子吵闹炒菜抄写
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讨论: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记儿歌与成语。
2、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三个带框儿的字。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3、出示: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4、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xkb1.com
(6)检查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3、练习。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训练
1、请三人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组织学生发言。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有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14、鲜花和星星
教材简析:
《鲜花和星星》(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和向往。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表准》要求: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阅读,主动阅读,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最、喜、满”等9个生字,会写“最、满”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最多、满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读美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画面的展示、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描述,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引导学生抓住“满地、这里一朵、那里一朵、满天”等重点词句,自读自悟,读懂、读美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激起儿童对生活的爱,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想象,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材准备:有关课件、录音机、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第一则谜语,师问:“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好,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则谜语,先看第一则。”
开在绿叶间,五颜六色最好看。
(1)指名读,其他学生猜。
(2)猜对了,同学们真聪明!(师点击“鲜花“图,同时板书:鲜花)
(3)喜欢鲜花吗?来,把你对它的喜欢读出来吧!指名读。
2、出示第二则谜语:
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同法引出“星星”,并板书。)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鲜花和星星的诗。(在“鲜花”和“星星”中间补写“和”)
二、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
1、放录音,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想一想,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指名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色,其他同学补充。
3、师对说得好的学生或掌声鼓励,或投以赞许的目光。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过渡:听得出,刚才同学们的描述很美,很有想象力。其实,诗歌写得更美!自己也来读读吧!
2、师:第一次读课文,大家应该注意什么?谁给大家提个醒?指名说。师根据学生的提议确定初读要求。大体是: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不添字、漏字。
(3)不把句子读破,不顿读。
3、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4、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5、检查生字情况。
最喜欢 满地 一朵 那里 真 晚上 数着 一颗
(1)指名认读,小组读,齐读。
(2)比较“颗”和“棵”,填空:
一( )树 一( )星星 一( )白菜 一( )珍珠
(3)把生字放到相关的句子里读一读,巩固字音,读通句子。
四、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最”“满”,指名认读。
2、分析、记忆字形。
3、学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笔画。
4、指导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复习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最 满。
2、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关注和热爱身边的事物和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自然美和语言
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制作鲜花和星星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复习字词,
1.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书上那个爱鲜花和爱星星的小女孩,那你们还记得文中的生字宝宝吗?(各种花形状的生字卡片,读准一个词语就把这朵“花”贴在“草地”上)
游戏识字:邮递员送信(贴生字)。
最 满 朵 那 喜 真 数 颗 晚
2.读带生字的词语。(重点读好轻声音节的词语)
最喜欢 一朵 一颗 数着 晚上
满地的鲜花 满天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