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吃糖果
发布时间:2021-09-23 幼儿园糖果雨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糖果宝宝说课稿 幼儿园吃西瓜说课稿美工课上,我教小朋友用橡皮泥捏糖果,我出示糖果,让小朋友观察,看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水果,小朋友馋得直砸嘴巴,不由得撅起小鼻子嗅嗅“糖果”。诱人的颜色有的小朋友流着口水说:“好香,好甜的水果啊!”
看着小朋友们高兴的样子,我说“那我们一起做糖果吧?我拿出橡皮泥分发给小朋友,小朋友们高兴地做着自己喜欢的糖果。不一会,一粒一粒逼真的糖果做成了,有圆形的、长方形的、椭圆形的……
小朋友眉飞色舞地议论着,好象在参加糖果推销会。这时,我看见李浩洲小朋友嘴里噘着什么,我看见他满口橡皮泥,赶紧用手给他抠出橡皮泥,又给他冲洗了口腔,才幸免一次事故发生。
我没想到在激发幼儿对泥工的兴趣时,也激发了幼儿尝尝糖果的欲望,我却没告诉幼儿不能吃这些糖果。从这件小事上,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使每个幼儿在安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老师你吃糖
幼儿园里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零食,我经常提醒他们不要吃零食,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可就是不见成效。
这天董雪娇小朋友拿着糖,对我说:“老师,你吃糖,这小白兔奶糖可好吃了。”我没想以往碰到这种情况时,予以劝说和责怪,而是接过来放到桌上。等小朋友都进教室坐下后,我说:“雪娇小朋友对老师有礼貌,刚才邀请老师吃糖,老师很感动,很感谢。可是老师没有吃这块糖。请小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不吃?”幼儿对我的提问很感兴趣,纷纷发言。“老师不好意思吃小朋友的糖。”“老师怕人家笑话她嘴馋。”对这些有趣的猜测我都摇了摇头作了否定。“老师不喜欢小朋友常吃零食,所以不吃这块糖。”“这话有道理。”我赶忙肯定,并进一步引导,“那么,老师为什么不喜欢小朋友经常吃零食呢?”
这一来,讨论进入了“轨道”。有的说,小朋友应该节约,不乱吃零食,不乱花钱。有的说,小朋友糖吃多了会牙疼。有的说,小朋友多吃糖吃不下饭,就长不高……
讨论结束了,我做了小结。我说:“小朋友说的都很对,经常吃零食又浪费钱,又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老师不喜欢小朋友常吃零食,所以老师不能吃雪娇小朋友的糖。我又说,雪娇小朋友尊敬老师这一点很好,要是她能改掉吃零食的缺点,那就会变成一个更好的孩子。我问:‘雪娇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老师,我一定做到!”雪娇诚肯地回答了我。
我不会包糖果
皓皓坐在糖果材料篮子前发呆,我走过去问:“皓皓,你怎么啦?”“我不会包糖果。”皓皓有些沮丧的跟我说。“没关系、跟着老师一起试一试好吗?”皓皓轻轻地点了点头。于是皓皓跟着我用报纸揉成团,放在皱纹纸中间,两只手一起将皱纹纸折过来,包住报纸,用力拧皱纹纸,力道有些过猛,皱纹纸稍有破裂,皓皓抬头看看我。我鼓励他说:“没事的,力气稍微小一点就可以了。”于是在拧另一边的时候,皓皓更加小心,这次没有将糖纸拧破。在活动中,我发现皓皓会犹豫不敢做、害怕失败,于是我及时给予指导,相信他能用做出漂亮的糖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老师要及时对那些显得有顾虑的孩子给予肯定和帮助
,那么他们也会顺利完成任务的。
在接触这次培训之前,我平时运用最多的是2003版本的PowerPoint。自己大部分时候是上网下载PPT,再进行适当的修改就OK了。更多考虑的是怎样借助于它来方便老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
第一次作业比较简单,认真观看视频后,结合自己的构思就顺利完成了,居然得了90分,我很开心。第二次作业难度有所上升,我反复观看视频,后来还是借助于胡老师的小灶教学才完成了作业。第三次作业是运用可视化理念设计,并且添加合适的动画效果,会运用触发器和动画。说实话教学视频我反复观看了多次,还是一头雾水,从而也能切身体会学困生的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挫败感,我甚至连做梦都是关于触发器的。后来还是胡老师的小小灶跟同事的指导,自己才磕磕绊绊地完成了作业。
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方面的学困生,我想说的是不要轻言放弃,多思考、多动脑、多请教,尽自己所能缩短与别人的差距。
有趣的课堂——糖果雨
都说孩子的童年的是五彩缤纷,孩子的想象力是超乎想象的。我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了,我喜欢孩子们的天真,能给无趣的人带来乐趣,能给人增添喜感。每次对孩子们的讲话我都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孩子的课堂是需要赞美的,是需要开发的。今天早上,在我的课堂上就像是辩论会,就像是想象的和幻想的空间。再一次讲《糖果雨》的课堂上,当我们学习完了知识,开始扩散孩子思维时。我充满期待的问孩子们,“宝贝们,今天这节课,大家好喜欢天上下糖果雨呀”,当我问到“宝贝们,你希望天上下什么呀?”我本以为孩子们还是会顺着说下什么种类的糖,如草莓糖,西瓜糖,橙子糖……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想象,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想下场大雨,因为妈妈说土地太干了,庄家需要浇水了”。我夸奖宝宝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接着另一个小朋友说:“我喜欢下裙子雨,这样我就可以有许多条漂亮的裙子,就会越来越美丽。”。我继续夸奖,宝贝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的好喜欢你们的答案啊。结果小朋友们越来越有勇气的起来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还有的小朋友说:“我喜欢下钱,这样爸爸有钱了,就不会天天在外面上班了”。还有的小朋友说:“我喜欢下故事雨,这样以后小朋友们就会听到很好听的故事,而且爸爸妈妈也可以不用再辛苦的给我讲故事了。”等等,还有好多让我意想不到答案。
有时候,一句赞美的话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请各位老师们不要再吝啬自己的赞美。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美。我们可能会收到自己想象不到的答案。
包糖果、萌萌哒的洋洋
包糖果,在游戏活动中,一一来到了糖果屋。我看到你选择了包糖果的材料。只见你捏了一些超轻泥轻轻地搓成了圆形,然后将这颗圆形糖果放在长方形的糖纸上(图1),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将糖纸的两条长边对捏在一起,然后同样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糖纸的两条短边,一手向前一手向后拧也起来。看到糖纸没有把糖块全部包裹住,你又打开重新包,直到全部包裹严实为止(图2)。包好一颗彩泥糖后,你又从另一个筐里拿了皱纸,用剪刀剪下一截,然后搓圆跟包彩泥糖一样的步骤,包好了一彩纸糖。就这样,一颗、两颗、三颗……你将制作完成的糖果分别放到一个个小小的糖果盒里,最后你将小小的糖果盒装进了大的包装盒里,盖上了盖子(图3)。整个包糖果的过程一一做得可认真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
从包糖果的动作来看,一一已经掌握了包和拧的动作技能。从包、捏、拧的动作中也可以看到,一一手部小肌肉的动动很灵活。因为包糖果的材料本来就是大家比较喜欢的,所以我看到你整个游戏过程一直都很专注而有耐心。
机会和可能:
孩子们对糖果都特别感兴趣,接上来除了制作糖果、包装糖果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卖糖果等活动,糖果店的游戏不仅能够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而且在买卖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展。
萌萌哒的洋洋
小三班邵孝燕
洋洋是个爱笑的小姑娘,从第一天入园她就笑咪咪的,理着学生头,清澈如水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白白的皮肤,红红的小嘴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早上,一到教室门口,她就仰着头甜甜地叫了一声:“早上好阿姨!”我总是忍不住捏一下她的小脸蛋。
洋洋还特别好学好问,老师上课时,她总是侧着脑袋认真地听着,而且听的津津有味,发言也非常积极,懂的知识也比同龄人丰富。遇到不懂的事情追着老师问“为什么呀我不知道呀”。老师也会不厌其烦的一一解答,这时她才会满足的离开。
洋洋吃饭也是棒棒的,一口菜,一口饭,吃的干干净净,看样子,家里也不用大人喂饭,生活自理能力不错的。你说这样的孩子怎能叫我不喜欢呢。
教育随笔:新年的糖果
小班幼儿对于色彩鲜艳的糖果特别感兴趣。新年快到了,到处都是营造着新年的气氛,孩子们快乐无比,于是我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喜欢的糖果的形式,初步理解和感知物体的空间方位。以糖果为载体,在活动中通过各极主种感官的运用让幼儿感受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外、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述出来,获得空间方位概念的掌握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1、教学环节设计游戏化。
此活动环节设计结合了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趣、好玩,整个过程孩子们心情愉快,积极活跃,是活动的“主体”。
2、多种感官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此活动的设计环节紧紧围绕糖果,幼儿找糖果、说糖果、藏糖果、尝糖果的活动中,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感官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理解和感知物品的上下、前后、里外空间方位。
3、注重培养小班幼儿探索学习的意识。
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利用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幼,纸盒里儿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喜爱的糖果,从找、说、藏、尝等个糖果,一步步深人下去,幼儿学习兴趣始终保持,主动参与,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尝试、探索的内在动力。
托班:一颗温暖的糖果
俗话说“只有真心换真心,只有坦诚相见,才能交到真朋友”。与小孩子交朋友亦是如此,小孩子很天真也很敏感,谁对他是无私的真诚的好他的内心其实是一清二楚的。
我们托班有位小朋友叫茹茹,名字就像她本人一样和谐。茹字给姑娘取名字应该取的是柔软的意思。听上去挺美的,挺不错呦。当然现实中的她真的不仅美丽而且听话懂事,聪明伶俐。使得幼儿园里的老师都喜欢她。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我更为喜欢她。喜欢她的聪明懂事,喜欢她的巧言善语。所以,我真的想额外的多爱她一点点
,有时候我会从家里给她带好吃的,好玩的。有时上课我会稍微器重她一些。但是这些都是我一厢情愿的,她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估计她心里只会有家人存在,不会太注意到我对她的好。直到有一天,我才真的明白,原来小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也会懂得表达的。
有天早上,校车老师说茹茹口袋里有东西,从上车后就一直没把手掏出来,怎么劝也不听。怕是什么危险物品,就让我拿出来。刚到教室不久,还没等我询问缘由,只见一个小女孩温文尔雅的走到我面前,把肉嘟嘟的小手放到了我的手心上,我慢慢的看着她,轻轻的拿开她的小手,最后一颗几乎被捏扁的糖果放到了我手心里。然后他轻轻的笑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温暖的笑容。后来,家长会后聊起才知道,那是她舅舅周六结婚的喜糖,妈妈怕她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她偷偷问姥姥要了两块说是要给“薛老师”的。姥姥问她为什么自己喜欢吃糖,不留着给自己吃时。三岁的茹茹不会表达只是说我喜欢她。对于她最喜欢的糖果她守候了两天周一才给我。听完后,我心里暖暖的,我觉得这就是爱,这就是喜欢,糖果对于每一个宝宝来说都是无敌的喜欢,如果她真的心甘情愿拿出分享,是一件她内心很认真的决定。
所以说千万别忽视了孩子,孩子的心是最天真的,最清澈的,最有爱的。
一颗糖果引发的思考
扬扬,一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但做起事来缺乏耐心,尤其是在从事绘画、手工等活动时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一次为糖果涂色的活动中,刚涂了一小块,就拿着画纸喊道:“老师,我画好了。”“扬扬,要把整个糖果都涂上颜色,你看这儿还是白白的。”听了老师的话,她又再次拿起画笔涂了起来,可是没涂几下又站起来说:“老师我画好了。”“你的糖果肯定不甜。”听了老师的这句话,扬扬愣了。老师继续说:“你的糖果粉粉的,是草莓味的吧?”扬扬开心的点头。“可是只有这一小块是有味道的,其它地方白白的,肯定是没有味道的,如果都涂成这样粉粉的,那就都是草莓味的了,肯定很好吃,帮它都涂上草莓味吧,涂好了给我尝尝,好吗?”“嗯,我涂好了给你吃噢!”于是她回到了座位,认真地涂了起来,直到最终完成。扬扬前后两种不同的涂色态度值得我们思考,是什么激发了她涂色的兴趣?显然,是第二次引导中教师半开玩笑式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将扬扬的注意力集中于怎样让糖果变甜,变甜以后给老师品尝的情境中,这样的情境具有浓浓的生活味,给枯燥的涂色任务增添了一点“味道”和情趣。同时又不乏涂色技能的指导,“甜”隐藏的要求就是将给糖果涂色,将其涂满、涂均匀,当幼儿不把它作为一个技能要求,而是作为一个自己的追求目标(我要把这颗糖变甜),作为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时,自然就能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其实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还没有强烈的学习的意识,他们只是在认真的生活,而我们教师就要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视线,来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语言,使他们生活着,并学习着。怎样才能走进幼儿的视线,寻找适合他们的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引导语言呢?关键是要关注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需要。虽然每个幼儿都很关注生活,时时刻刻关注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但是否所有的美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进一步的欣赏、表现的兴趣呢?记得家长园地刚做好时,孩子们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自己发现了并不约而同的喊道:“好漂亮。”但赞叹完之后,无人问津了。当看到教室里挂起的喜洋洋吊饰时,他们也不约而同的喊道:“喜洋洋、喜洋洋!”“我喜欢。”并连着几天谈起“羊羊”的话题,“我有喜洋洋的衣服的”“我家里有美羊羊的”“我要叫妈妈买喜洋洋的裤子了”等等。为什么同样是他们发现的美,却延续的时间长短不同?因为这些羊羊形象经常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电视节目中,玩具店中,宣传画中,漫画书中……所以特别的敏感,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可见,唯有贴近幼儿生活的,才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关注,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我们教师唯有关注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寻找到能够进入他们视线的,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引导语,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生活着,并学习着。
托班随笔:糖果小头花
我们托班的小宝宝们也非常的爱美。两岁多点的小女孩都留起了长发。有一个小美女叫茹茹,她妈妈每天都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且头上的小辫也是扎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头花美丽极了。
有一天,刚睡完午觉我开始给宝宝们洗刷打扮。当我给茹茹梳小辫时,突然少了一个漂亮的糖果头花,我开始到处找还是没发现。我忽然记起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托班宝宝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什么东西都会乱吞食的阶段,我觉得可能是宝宝误拿了。果然,我眼睛扫了一圈看见小豪嘴里咕咕的,我也没有打草惊蛇,我选择了发放真的糖果。我说宝宝们大家今天睡午觉睡得都非常好,老师你现在要奖励大家糖果吃了,我生怕他把东西吞下去,我就先到了小豪的身边说,豪豪你能不能先品尝一下老师的糖果呢,我觉得我的糖果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吃起来也比你的甜很多,你把你的先吐出来我给你保管者好吗?慢慢的他把糖果头花吐了出来。我开始慢慢给他分析,他吃的不是糖果。我说如果在乱吃东西肚子里会有小虫子,会肚子疼,会打针特别特别的疼,如果想吃什么东西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帮忙解决。他半知半解的点了头。
我觉得针对托班宝宝乱吞食东西的习惯,老师不能一味的盯着看,也要给小朋友讲讲道理,讲一下不这样做的理由,双管齐下可能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