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正直品质的4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1-09-20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正直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诚实,言行一致,富有同情心,待人真心真意,有正义感。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正直的品质呢?
1、重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灵活,将来有好的前程,因此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障碍。因此,父母要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2、做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父母要从自己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正直的人:对同事、亲友不说谎、不做假;在孩子面前信守诺言,不为了达到某个短期效果而欺骗孩子;要敢于在孩子面前作自我批评;不袒护、包庇自己的孩子;不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等。父母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3、利用文艺作品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
引导孩子多接触一些培养道德情操方面的优秀文艺作品,购买一些这方面内容的书籍、评论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让孩子逐步懂得,诚实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孩子从小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4、实践。
品德教育最关键的是实践。父母应让孩子多观察参与周围发生的事,然后和孩子一起评论,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
另外,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偶然表现出来的“不正直”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分析原因,制定教育方案,使孩子的品德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培养儿童记忆品质的方法
“记忆”是人在以往感知过的事物及经验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在一定条件下这此感知过的事物及经验又重新出现。也就是说,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
1.识记品质的培养
“识记”就是记住的意思,也是事物和经验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是对事物反复感知的过程,是记忆品质的第一部分内容。儿童记忆品质尚未形成,因此,培养要先从这里开始。老师要求学生把课文连续读数遍、重复地默写单词等,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严格要求儿童一一做到。
2.保存记忆品质的培养
就是要把学过的知识记住,不要忘记的意思。这是记忆品质的关键所在。家长和老师要求儿童把学习过(识记过)的知识牢牢地在脑子留下痕迹(记住),最有效的办法是反复地识记。
此外,老师所留下的课外作业,也属于培养儿童反复识记以达到保存记忆的重要内容,家长要耐心辅导和督促儿童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
3.认知品质的培养
指的是现实刺激与以往头脑中知识的痕迹之间相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当提到以往所学知识时,能记起来的过程。比如,儿童刚入学后,老师就教会了解1+1=2的算术,以后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出现1+1时,儿童就应马上回答=2的答案。认知与反复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老师要努力培养儿童学习的刻苦性,一定要求儿童把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复习,这是培养儿童良好记忆品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4.回忆品质的培养
指的是能把记住的东西回忆起来。也是大脑中以往知识痕迹的重新活跃进与复现。学生的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能取得好成绩者,都是对以往所学知识和已记往的知识能较好回忆的结果。培养记忆的回忆品质的方法是通过反复地对以往知识的回忆,即可达到使儿童对以往知识的较多回忆与全面回忆的目的。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六个方法
我想大多数人都有共鸣,这或许是曾经的你,或者就是现在的你。我们总是斗志昂扬抱着书本,与书中的文字来一场邂逅,来一场思想的碰撞,总想着自己一直在奋斗的路上。
可惜,我们总被各种信息占领着专注力。
外在干扰:职场上,我们有同事、上司工作信息的轮番轰炸;私底下,手机的娱乐信息、朋友约会总在呼唤着我们 ……
内在干扰:我们自身的目标飘忽不定,想得到的太多,既想得到长足的进步,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精神娱乐,最终在努力与懒惰中挣扎,蹉跎了岁月 ……
专注力的缺乏,意味着梦想无限期的拖延。我们偶尔会定下这样的目标:这个星期,我要把这本书读完。
于是,你在某个下午瘫坐在沙发上,耳机里播着音乐,翻开了书本的第一章。忽然,音乐里播放了一首你很喜爱的歌曲,于是,你不自觉地哼唱起来。当这首歌播放完之后,你注意力再次回到书本上面。
这时候,你家人回来了,带来好吃的。你在食物的呼唤下,左手拿书、右手拿着美食,边咀嚼着、边跟亲人聊起了天。
当你再次意识到自己要看书的时候,微信发来了一条朋友约饭的消息,你看着外面的天色已经不早了,最后心想:今天就算了吧,明天再看,吃饭要紧……
就这样,每天总有不同的干扰,让我们推脱着原本定下的目标。虽然我们许下了承诺,却在实现目标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相反地,消灭各种干扰,意味着你已经领跑着大多数。在我看来,专注力的缺乏背后意味着很多:
目标及目标意义的缺乏(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做);
目标分解的缺乏(怎么去行动);
缺少仪式感或免干扰机制(导致外界干扰不断融进我们的大脑);
目标过程中的奖惩机制(每次专注过后得到正向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习惯);
Ps:也许有思考欠缺到位,欢迎读者来补充。
那么从问题来看,只要解决以上,也就等价于解决了我们专注力的问题。
一、明确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那些在某个领域上颇有建树的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目标明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坚持。
所以,一个一连串的问题是:
没有目标,那就该问问自己我想得到什么,我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做什么样的事、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目标太多,那么目前哪一个目标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列出优先级。
其实这是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问题,他代表着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把手段误解成目的
比如,我们愿意努力,所以选择了看书。但看书只是努力的途径,不是目的。
前期看过一两本书会带给我们一种内心虚荣的满足感:“ 我今天看书了,感觉很充实”,但这种与书本的 “ 蜜月期 ” 的假象不会维持很久。别把途径当作目的。
积极探寻目标的线索
回答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不容易的问题。因为我们往往对目标一点感知也没有。
拿互联网兴起的运营来说,如果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运营的人来问:“ 你喜欢运营吗?” 你这样问,他会一脸懵逼,因为没有“运营”这个概念,即使未来的他真的喜欢运营。
因为感知一样东西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你起码要看到事物的部分面貌,哪怕是冰山一角。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许多大学生都没想过自己的职业可能性:摄影师或者营销策划?这些往往只能停留在口中,因为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具体是要做什么,所以永远只能保持着敬畏和不确定。
这也是高校倡导大学生多接触外部活动的原因之一。多接触未知事物,或者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另外,对于我们普通人,目标往往都是物质导向的(即兴趣为次要因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应该看清楚自己的职业能力偏重,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
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断深耕,这也是一种寻对目标的方式。
二、分解目标
可以将目标分解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明确了自己的长期目标,就像找到了一个支架支点,我们应该找来更多的支点,不然你的目标很快就会散架。
换句话说,长期目标具有导向意义,但不具备现实的具体指导意义。所以要分解目标,找到合适的短期目标,指导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
下面我以 “ 互联网产品运营总监 ” 为例子简述一下。
假设 “ 成为一个牛的互联网运营总监 ” 是我们的长期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目标进一步拆分,运营总监需要哪方面的能力呢?从某一个维度进行划分: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数据分析、统筹规划……
这些都是我们要涉及到的能力,再进行下一步划分。比如上述所说到的活动运营,那么它可能需要你懂得:活动策划、资源整合、渠道合作、活动推广……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列级的细分能力。
根据以上能力细分,用表格表现出来,然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的着重点去考虑。
比如,你一直接触公关活动的事,那么你可以从活动运营这个能力着手,去向你的最终目标迈出第一步;如果渠道拓展是你的能力优势所在,那么你就可以基于此去拓展其他的能力。
在详细考虑清楚、定位好之后,你的目标感就会变强。
三、 合理规划任务分配
什么能力做什么事
我们倡导学习者,从舒适区跳出,进入学习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蹴而就地盲目提高。
一个一心要学好英语的零基础学生,如果一开始就拿着雅思英语单词去背,那么他很快就会放弃;一个不会走路的小孩,不可能学会跑步。
同样地,在任务分配量的处理上,我们不能太高估一天能给我们空出的时间。
有些人往往一天给自己布置了很多的学习任务,结果每天的任务都没有完成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挫败感。在这个时候,其实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定的任务太多了。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在能力训练的安排下面,我们需要尽量安排相关性比较大的能力放在同一段时间,那么就可以达到1+1>2的效果,这是加速成长的一条 “ 捷径 ” 。
在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假设是A和B,在两者交叉进行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你能从A的知识上带来B知识的新启发,反之亦然。
这也是学习的一种乐趣,别小看这细节,就是这些细节拼凑成我们的专注力。
四、建立仪式感
在我们的生命中,很多场景都需要仪式感:结婚、生日庆祝,学习也是。
在你学习之前,整理好书桌前的一切杂物或关掉你的手机,两小时断绝一切外界信息或找一个宁静的地方、一张正经的学习桌椅,拿起笔,开始。
这种仪式感能帮助我们创造一种有利于形成专注力的环境。
回想起我们日常的学习状况,就是缺少这样的仪式感。瘫坐在沙发上、喝着饮料、叼着食物、听着音乐,这一切都是需要我们正视的陋习。
五、奖励和督促
目标的成效往往是不容易在短期内看见的,或许是一个月,长则半年或以上。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相当于我们不断地摸黑,看不到自己想看到的;时间长了,就很容易放弃。
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将注意力放在“做事”的 “ 做 ” 本身。只要我们做了、坚持了就应该得到奖励。
那么,你每天列出的 to do list 完成之后,是不是应该也适应地奖励一下自己呢?吃饭加鸡腿或出去偶尔Rap一下。
相反地,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也应该有惩罚。
至于怎么惩罚?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建立主题社群,像读书、早起….每天在里面打卡,如果没完成就当天发红包,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惩罚方法。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六、最后要说的
当我们开始静下心思考,当我们学会专注于一件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有这么一句话: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后来,我终于明白,当你无比专注地去做某件事时,效果就会显而易见地好,那些你想要的、渴望的就会与你不期而遇。
当你无比专注地去付出、去投入时,在不经意间,你也会邂逅那个更好的自己。
道理谁都懂,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里却刚好是这样一群少数人,风里雨里每天早上7:30准时推送。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45个方法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创造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热切的期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会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人,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可能很多父母都很茫然,因为创造力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虚,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诠释清楚,西奥多·莱维特曾经说过:“创造力就是想出新鲜事物。创新就是制造新鲜事物。”其实,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拥有纯真而丰富的创造力,他们对万事万物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善于从全新角度去看待事物,而父母,只需要提供他们一个开放的空间和环境,运用适当的方法和引导,就能激发小小创造家的各种奇思妙想。
看看下面的做法,也许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在平时都陪孩子实践过,也许你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有益于孩子的创造力,所以,创造力并非高高在上,它其实就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累积而成,家里家外,处处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源泉。这45条具体而又容易的方法,你都和孩子做了哪些呢?
1 随 身 携 带 一 个 绘 画 本
无聊时,本子可以随时承载小朋友的各种奇思妙想。
2 为 孩 子 们 举 办 一 个 舞 会
在音乐声中舞动身体,快乐是激发创造力最好的调味料。
3 在 石 头 上 画 画
石头彩绘,最好使用丙烯颜料,便于着色
可以组合的石头造型
4 抓 昆 虫
对于种类繁多的昆虫家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各种好奇。
5 去 自 然 中 行 走
大自然中处处都是宝,树叶,果实,树枝,沙石......
等着孩子去发现和探索。
6 收 集 树 枝 和 落 叶,用 它 们 做 点 什 么
将树叶放于纸下,用彩铅或蜡笔摹出纹理
做个树叶灯罩,很唯美哦
把树叶想像成一个小精灵,赋予它性格
7 建 造 一 个 城 堡
用家里废弃的卫生纸筒,做个壮观的城堡,
能把想法通过动手的过程得以实现,实在太有成就感。
8 自 制 家 用 粘 土 或 彩 泥
原料:面粉1杯, 温水1杯, 2匙盐, 2匙塔塔粉(在烘焙商店中买),2匙植物油,食用色素
如何自制?
1.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放在平底锅内。
2.将原料搅拌,一直到搅匀。
3.用中火煮,不断搅拌直到浓稠成一个面团,最后变稠变硬。
4.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冷却。
5.约20-30分钟后,揉动面团,再加入面粉,让它不再粘手。
6.用面粉自制的彩泥成功了,可以自制不同颜色的彩泥哦。
小提示:这些自制彩泥可以分颜色贮存在小容器里,放入冰箱,想玩的时候就拿出来,这些彩泥至少能在冰箱里存放好几个星期(如果每天都玩的话),如果拿出来有一点硬,可以放在蒸锅上稍微加热,如果手感粘,也可以再加入面粉。
9 经 常 去 图 书 馆 阅 读
10 编 一 个 故 事 ,并 且 画 下 来 做 本 小 书 !
孩子脑袋里的情景故事太多了,鼓励他们大胆画下来吧!
11 过 不 插 电 生 活,远 离 电 视,不 玩 手 机 或 电 脑
12 培 养 记 日 记 的 习 惯
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帮他们来记录。
13 多 问 问 题
14 学 习 一 门 新 乐 器
15 利 用 纸 盒 做 个 东 西
16 试 着 做 没 做 过 的 食 物 或 新 菜
做好吃的食物,对小朋友来说具有天然的诱惑力。
17 参 观 展 览 馆
把孩子带到经典面前,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和感受。
18 在 别 人 有 需 求 时 提 供 帮 助
19 试 着 在 某 个 场 合 销 售 亲 手 做 的 东 西
20 和 小 伙 伴 建 立 一 个 主 题 俱 乐 部
21 坚 持 做 喜 欢 的 事 情
帮助孩子坚持一个爱好,让它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22 用 粘 土 或 橡 皮 泥 做 点 什 么
23 用 彩 色 的 颜 料 去 创 作
24 看 着 镜 子 画 一 幅 自 画 像
画自画像是小朋友提高观察,发现自我的好方式。
25 做 一 个 科 学 小 实 验
26 自 制 一 个 玩 具
这么好玩还不花钱,善用生活中的废物,是一种智慧。
27 玩 一 个 棋 盘 游 戏
棋盘游戏,有助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专注力。
28 学 习 一 项 新 的 运 动
29 自 创 一 首 歌
30 将 一 天 内 要 做 的 事 情 写 下 列 表
31 每 天 想 一 个 好 点 子,然 后 将 它 写 下 来
32 向 一 个 陌 生 人 介 绍 自 己
33 舒 展 身 体,以 最 快 速 度 奔 跑
34 制 做 一 个 立 体 雕 塑
35 玩 拼 图 游 戏
36 玩 玩 换 装 游 戏
37 和 小 伙 伴 排 一 场 戏 剧,并 在 其 中 扮 演 角 色
38 保 持 小 睡 的 习 惯 ,让 身 体 得 到 休 息
39 安 静 的 呆 上 5 分 钟
40 看 一 个 大 开 眼 界 并 学 到 新 知 识 的 电 影
41 做 和 科 学,技 术、工 程 及 数 学 相 关 的 事 情
42 用 废 旧 物 品 设 计 一 个 很 酷 的 东 西
43 去 工 厂 参 观,了 解 商 品 被 制 作 出 来 的 过 程
44 在 花 园 里 种 植
从一株植物的生长,感受神奇的生命体验。
45 创 造 一 个 特 殊 的 空 间 去 阅 读 或 做 白 日 梦
“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
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
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
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要思考和创造的更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touchBox小创客
艺术启蒙从亲子陪伴开始
专为3-8岁孩子分龄设计
全年12个主题订购,每月快递到家
1堂视频课+1个教具盒+N种生活艺术延伸启发
共72堂系统连贯的艺术课程
深入浅出介绍艺术大师及各种艺术流派
5个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句话: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不少家长都羡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阳光,落落大方,其实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想要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这些方法或许可以帮到你。
一、正确地夸奖孩子
很多父母认为,想让孩子自信,使劲夸就行。其实夸奖是个技术活,夸太少、夸太多、夸不好,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夸孩子:“宝宝真聪明!”,当我们夸孩子聪明的时候,赞美的是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
次数多了,孩子就容易把成功和失败归结到自己天赋上,一旦失败,孩子就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能力不行,而不会想到是付出的努力不够。
所以,在表扬孩子的问题上,父母需要多描述一些细节,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客观地夸奖孩子。
比如孩子学校得了奖状,与其对孩子说:“真聪明”,不如说:“爸妈知道你为这个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孩子才会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过程。
二、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
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对于孩子自信心的成长十分重要。
可能有家长会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让他们选择不是添麻烦吗?我走的路比孩子吃的盐都多!”
的确,家长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事经验,但是,如果大事小事,家长拿主意拿惯了,孩子长大就不会自己拿主意了。
1岁至12岁,是训练孩子自主选择能力的关键期。出门穿哪些衣服、节假日去哪里玩、餐厅点菜,都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
如果你已经有了大体的方向,不妨让孩子二选一,比如“你想要黄色的裙子还是粉色的?”、“你想抹巧克力酱?还是想抹草莓酱?”
总之,适当给孩子选择权,孩子会感受到他们被尊重、被信任,从而带给他们自信和成就感。
三、最好的鼓励是相信孩子
生活中,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或是不愿意让孩子添乱,阻止、代替孩子做事情。
“你别摔倒了!”
“你洗不干净!”
“你不会穿,奶奶帮你穿!”
“快放下,别捣乱。”
这样的过度保护,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重要的体验机会,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可能在你眼里,孩子洗个杯子,洗不干净,摔碎了还容易弄伤自己,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靠自己的能力洗完杯子,就是一次小小的挑战,就是独立完成一件事的体验。
孩子需要的不是过度呵护,而是你相信他能做好这件事的放手和信任。
四、给孩子有界限的自由
培养孩子的自信,既要给予孩子温暖和关爱,也要建立起规则和界限。
父母设下清楚且一致的界限,比如晚上10点前必须睡觉、每天玩iPad不能超过1小时、先完成作业才能出门玩、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
这些规矩很可能会引起孩子一时的哭闹,不开心,但是却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负责。
爱和规则从来都不是敌人。
在家庭中的界限愈清楚,孩子以后进入幼儿园、学校、职场,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处,更能适应社会生活。
五、父母的爱,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电影《奇迹男孩》,10岁的奥吉天生脸部畸形,在奥吉去学校的第一天,他就受到了周围人的排挤和歧视。
奥吉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大哭,他流着泪问妈妈:“为什么我这么丑?”
妈妈告诉奥吉:“你一点也不丑!我们都非常爱你。你看我脸上有这么多皱纹,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有痕迹,这是一张展示我们过往经历的地图,这张地图从来从来都不会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