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长的过快不宜身体健康

发布时间:2021-09-13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身体的秘密说课稿

导读:从心理角度讲,孩子会因为身体出现的陡然变化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早熟的身体会让他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形成强烈的反差,并遭受同伴的嘲笑,很容易让孩子由此产生自卑的情绪,出现超乎年龄的不轨行为。

临床上将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的第二性征变化,称为性早熟。性早熟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从心理角度讲,孩子会因为身体出现的陡然变化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早熟的身体会让他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形成强烈的反差,并遭受同伴的嘲笑,很容易让孩子由此产生自卑的情绪,出现超乎年龄的不轨行为。

性早熟还会促使骨骼加速发育。尽管一般性早熟的儿童早期身高都会较同龄、同性别儿童高,但骨骼提前闭合,滞长期提前,大部分孩子成年后身材会比较矮小。

四大因素催速长

因素1:从出生开始的喂养误区

尽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众的饮食条件越来越好,但家庭基础的营养学知识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而有相应的提高。在婴幼儿阶段,家长的大部分气力都放在喂养上,不少家庭都将养一个白胖宝宝作为自己的目标。高蛋白、高脂肪的喂养习惯为日后性早熟打下了“基础”。

为了吃好、养壮,单纯的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已经不能满足一些“望子成龙”“望子成凤”的家长的需求。于是,应运市场而生的各种类型的保健品以及滋补品成为了宝宝们的餐后“必需小点”。

现已证实,这些营养品和保健品中所含的人参、蜂王浆、花粉、鸡胚、蚕蛹等均有较多性激素,有些农产品中甚至含有促性腺激素样的物质。长期服用这些“催长素”即便不想“长”也是困难的。这种外源性性激素的潜入,是性早熟的一个隐患。

因素2:缺少运动致肥胖

过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会促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掏生长激素的分泌,而运动则可以消耗体内多余脂肪、蛋白质堆积。

然而,城市儿童家中玩具成堆,即使不出门,也照样可以享受游戏的无穷乐趣。吃得好却消耗少,多余的能量就只能积蓄体内形成脂肪。肥胖儿的性早熟比例相比正常孩子要高出许多。

因素3:消化不了的成人影视

虽然医学界对成人影视是否直接造成儿童性早熟目前还无明确定论,但朱医生认为,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未达到理解成人行为的能力,过早接触这些不良的成人影视刺激,也会促使大脑中性腺激素分泌失衡。

为此,朱医生提醒年幼孩子的家长应让孩子看到影视画刊中表示性爱的动作:夫妻间的一些亲昵行为,在孩子面前不宜过多过频,避免给孩子带来一种不良影响。建议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与父母分室而居,并给孩子建立一个生动活泼,又远离暧昧浓情的视觉环境。

因素4:食物污染

另外,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学者报道,由于洗涤剂、农药及塑料业制造厂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及其分解物质,自然界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类激素污染物。此外,有机氯农药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会计师仍然较高,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中降解到一定程度后,均被发现具有雌激素样的活性。

因此,环境污染的影响,再加上人为地用激素喂养家禽家畜或催熟瓜果蔬菜。现在无论肉类食物还是蔬菜、瓜果很多都含有很高剂量的雌激素成分。这也是儿童性早熟增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孩子不宜中年生


导读:母亲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生儿缺陷及其他异常影响重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父亲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研究还发现,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患精神分裂、孤独症的几率也越高。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许跟男人年龄越大,其精子变异的可能性越高有关。

据美国MSNBC网站9月1日报道,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中老年男子所生的孩子,长大后患上双相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较高,更容易因此变得抑郁和狂躁。这项研究发表在9月号的《大众精神病学档案》上。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瑞典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包括13428名1932—1991年间出生的患有双相心理障碍的人。他们发现,出生时父亲已超过40岁的人,长大后患双相心理障碍的几率比较高,而55岁及以上父亲所生孩子最容易得这种病。与20多岁父亲生出的孩子相比,中老年人所生的孩子患双相心理障碍几率要高37%。不仅如此,这些孩子20岁以前发病风险也要增加2倍。这种“早发性疾病”与遗传的联系最为密切。

双相心理障碍会导致剧烈的情绪波动,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之后便会出现躁狂症状。这种病的患病率为1%—4%,美国有500万人遭受其困扰。

科学界曾普遍认为,母亲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生儿缺陷及其他异常影响重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父亲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研究还发现,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患精神分裂、孤独症的几率也越高。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许跟男人年龄越大,其精子变异的可能性越高有关。

不过,领导该研究的艾玛·弗朗斯指出,由于双相心理障碍发病率较低,中老年男人不必因此怕当父亲。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个信号


幼儿心理的健康与其社交关系密切相关。通过关注幼儿心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提高社交技巧,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个信号”,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个信号

1. 持续的情绪波动: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波动的表现,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健康。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突然变化、情绪持续时间较长以及在日常活动中难以控制情绪等。

2. 社交障碍:如果孩子有困难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友谊、更愿意独自玩耍、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这可能表明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孤独感、退缩、对社交场景的恐惧是社交障碍的显著特征。

3. 学习困难或退步: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或者在学校表现出困难,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动力减弱等,这可能是他们心理不健康的信号之一。心理问题与学业退步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4. 社会隔离和沉默: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出现明显的社会隔离和沉默,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他人交流、不愿意与家人分享感受、消极回应与他人互动等。这种行为可能暗示着他们内心的困扰和社交能力的退步。

5. 生理异常:除了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身体上的异常也可能是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信号之一。例如,失眠、食欲改变、体重波动、身体疼痛等症状可能与心理困扰有关。这些身体异常可能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共同反应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信号并非绝对,不同的孩子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的迹象。如果家长或教育者发现孩子出现上述情况,最好咨询专业人士,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适当的支持。

让孩子自由健康成长


导读: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开辟和探索家庭周围的乐趣所在,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对他们人格发展的良好培养方式。

为人父母,难免都会为孩子多操一份心,尤其是在孩子还处于学龄前或上小学时,往往因为担心他们的安全,不许孩子独自出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据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外玩耍而无大人监督的孩子会成长得更健康,在将来,也更善于交际。

调查中,研究人员在330名8—11岁的孩子身上装上了卫星跟踪系统,并根据孩子腰部的感应器,记录下他们玩耍时的运动速度、方向转换,以及消耗掉的热量。结果显示,没有大人监督的孩子不仅更活跃,燃烧掉的热量更多;这样的孩子相比其他孩子,也更加独立、自信、勇敢。

然而事实上,很多孩子都没有足够自由的空间,尤其是8—11岁的孩子,一半左右都没有单独出过家门,只有1/5的孩子是在大人看护下才出去玩。另外,1/4的孩子出门时需要有伙伴或者哥哥姐姐相伴才行。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开辟和探索家庭周围的乐趣所在,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对他们人格发展的良好培养方式。

孩子三岁后不宜再吃手


导读:吮指被认为是一种不良口腔习惯,很不卫生。

医学专家认为,大约75%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吃手指,这被视为正常现象。这个动作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自行消失,如果这个习惯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成为了不良习惯,需要尽早地进行矫正。孩子吃手指的危害如下:

吮指被认为是一种不良口腔习惯,很不卫生。

吮指有害于宝宝牙齿的发育和排列,还会使颊肌收缩,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观,这些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均有影响。

宝宝被吮吸的手指会感染、肿胀、增生,甚至出现变形的现象。

宝宝一旦吃手指成隐,就会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其智力的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也会产生影响。

吮指反射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婴儿正是借助这一能力,顺利的吸吮母乳,快乐成长。心理学家发现,吮吸在满足婴儿生存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使他缓解饥饿感、减轻焦虑感,获得心理快感。在两三岁左右,宝宝其因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丰富起来,因此会逐渐放弃这种原始的、单调的获得快感的方式。但如果这个时期,吃手指的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错过了消除吮指关键期,以后的矫治工作就要事倍功半了。

过早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导读: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小小的就开始学习知识,认为早学就会多学到,就会更博识,其实不然。

问:我的儿子有2岁了。我很想让我的儿子早读一点书,您说我该怎麽办?(网友shuq)过早教育会影响心理健康么?

答:许多父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都很早地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以免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但根据有关研究,过早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并且学习方法有误的话,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主良的影响,也会影响进入小学后真正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在幼儿期,儿童的性格、情绪情感、能力、人格等方面都处在奠基的时期,这时让孩子学习他并不能完全理解的文化知识,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情绪紧张,焦虑,严惩的还会出现逆反情绪、性格孤僻、尿床等。所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要注意一是时间上不要过早,一般在三四岁以后,二是内容上要照顾到儿童的兴趣,不要拔苗助长。

相关推荐

  • “圈养”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每到寒暑假,许多城市里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用不准外出的“理由”将孩子锁在家中“圈养”起来,孩子亦变成了“留守”儿童,使他们满怀憧憬的假期生活变得单调而寂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圈...
    2021-12-11 阅读全文
  • 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琪琪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在班里总喜欢耍小脾气,不管遇到大事小事总喜欢哭,要不就告状。哪怕是小朋友不小心把被角,铺到了琪琪的床上,她也要大哭一阵,报告老师。有时临上课了,和小朋友顶了...
    2020-09-27 阅读全文
  • 身体健康的句子71句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在朋友圈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句子。句子需要的有一定的功底,您能说说您最喜欢的句子吗?“身体健康的句子”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推荐的经典之作,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真诚地对您表示感激!...
    2024-03-10 阅读全文
  • 为了孩子的成长更需注意身体健康的短句 没有健康的人生也就谈不上理想与追求。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是维系健康的重要条件。每天开心的活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那么,不知道你知道哪些关于健康很重要的句子呢?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为了孩子的成长更需注意身体健康的短句”,仅供参考。...
    2022-10-23 阅读全文
  • 孩子不宜过早学打高尔夫 每周一至周五,郑先生都会驱车送五岁的女儿去市中心边上的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上课。每堂课两小时,收费200美元,给女儿授课的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职业高尔夫球教练。 但现在新学年开始了,小姑娘只好减少学高尔夫...
    2021-04-15 阅读全文

每到寒暑假,许多城市里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用不准外出的“理由”将孩子锁在家中“圈养”起来,孩子亦变成了“留守”儿童,使他们满怀憧憬的假期生活变得单调而寂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圈...

2021-12-11 阅读全文

琪琪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在班里总喜欢耍小脾气,不管遇到大事小事总喜欢哭,要不就告状。哪怕是小朋友不小心把被角,铺到了琪琪的床上,她也要大哭一阵,报告老师。有时临上课了,和小朋友顶了...

2020-09-27 阅读全文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在朋友圈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句子。句子需要的有一定的功底,您能说说您最喜欢的句子吗?“身体健康的句子”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推荐的经典之作,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真诚地对您表示感激!...

2024-03-10 阅读全文

没有健康的人生也就谈不上理想与追求。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是维系健康的重要条件。每天开心的活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那么,不知道你知道哪些关于健康很重要的句子呢?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为了孩子的成长更需注意身体健康的短句”,仅供参考。...

2022-10-23 阅读全文

每周一至周五,郑先生都会驱车送五岁的女儿去市中心边上的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上课。每堂课两小时,收费200美元,给女儿授课的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职业高尔夫球教练。 但现在新学年开始了,小姑娘只好减少学高尔夫...

2021-04-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