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博涵变勤快了

发布时间:2021-09-10 幼儿园说课稿线条变变变 幼儿园教案变变变 幼儿园小班颜色变变变说课稿

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叫李博涵,既聪明又漂亮,嘴巴也很甜,可就是个“大懒虫”。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收拾玩具都要依赖别人的帮助。开始我以为她对新环境不熟悉,跟老师和小朋友也很陌生,所以我总是特别照顾她,很多事情都帮助她,可后来我发现她只要是动手的事情都会依赖别人,就连画画涂颜色都要小朋友帮助她完成,这触发了我想治治她的“懒病”的念头。

午睡起床了,别的小朋友都忙着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博涵又想向我“求救”,没等她开口,我就说:“博涵,你的小手特别灵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自己穿好衣服叠好被子的!”在我的鼓励下,她很无奈的自己动手了,虽然穿的很艰难,可是她最终还是自己穿好了衣服叠好了被子。我马上对她的“成功”进行了表扬,并且发给了她一朵小红花,并鼓励他以后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且要学会帮助别人,她很不好意思的点点头,笑了!

这以后,每当遇到动手的活动,我都特别关注博涵的表现并及时指导鼓励她,绝不心软,使她的“懒病”有了可喜的转变,她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知道主动去做了,“懒妞”变勤快了。

孩子的“懒”并不是天生的,往往是我们大人太“勤快”了,包办代替造成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一定要大胆放手,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养成“勤快”的好习惯。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五个方法让孩子变勤快


家长想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勤劳的好品质,就需要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劳动的乐趣等等。方法选择的好,对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事半功倍。

一、抓住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机。

从孩子的发展过程来看,孩子都是喜欢做事的:开始学走路就不要大人抱,学吃饭的时候不要人喂,要自己舞匙弄筷地吃;给他穿衣服,他还会抢着自己套上身……这些时候,便是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强烈的时候。家长应耐心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指导孩子做好他们想做的事,使孩子享受到“我会做”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虑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二、在游戏中学习。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学习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要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玩具宝宝玩累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开饭的时候你可以说:“妈妈当厨师,你当服务员,请服务员帮忙把菜端出去。”当孩子感觉做家务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三、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不要总认为孩子小,许多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做而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渐渐地,很多事情就真的不会做了。因此,要舍得让孩子锻炼。

四、平时多练习。

很多家长由于赶时间上班,没时间和孩子磨蹭,看孩子做得慢且糟,就干脆自己来做。其实,家长可以利用晚餐后的时间慢慢教孩子,并试着让他自己来做,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五、要按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提要求。

孩子的年龄不同,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父母让孩子做家务,应视孩子能力来做,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感。

高锦涵的转变


高锦涵是性格非常内向的小女孩,加上刚分到大班和彼此都不熟悉,她的性格更加孤僻,从不开口说话。

如果你想和她说话,她就会感到害怕,如果有事请问她她就会害怕的哭出来。

以前听说高锦涵是非常内向的,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每天来幼儿园时,高锦涵都会很紧张,生怕我们和她说话问她问题。

知道了高锦涵的情况,在平日中我尽量少和她说话,不问她问题,多用行动和眼神和她交流,但尽管如此高锦涵也从不理会仍旧不理我们。

在我没有信心能改变她时,我决定先放手一段时间,让她自己适应看看。

慢慢的,高锦涵看起来轻松多了,她会在你不看她时偷偷的看你;在读儿歌时也会和大家一起,尽管不出声音;在玩游戏时也不再拘谨;高锦涵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但当我独自和她说话时还是不理会我,把眼睛转向别的地方,可能高锦涵还没适应吧,再给她一段时间。

两个多月过去了,慢慢的,高锦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和老师小朋友交流了,也能独自的回答问题,不再躲闪你的眼神。

高锦涵凭着自己的能力慢慢地适应了新集体的生活,慢慢地转变着自己。

幼儿和我们大人一样也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也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证明自己。

如果我们过多的帮助她,则是打击着他们的自信心,欲速则不达。

有的时候,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不是我们“拔苗助长”的帮助

涵涵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到中一班的第一天,涵涵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整整一天,他基本上都是不说话的,蔫蔫的,极腼腆。无论问他什么,他都用大大的眼睛看着你,交流的方法是点头、摇头或是笑一笑,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啊。一连几天,我对他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室内外活动不怎么说话,但是有交流:教育活动、户外游戏和活动区活动时,他虽然不说话,但是思维始终和大家在一起。玩“萝卜蹲”的游戏他踊跃地举手,叫上来又一言不发,下面的小朋友笑作一团;在外面投掷沙包时我问他:“你能扔进那个洞吗?”他就把沙包捡起来扔进去,然后腼腆地看着我笑……咨询了原班老师,我知道这是一个刚入园不久的外地孩子,父母也是不太爱说话的人。虽然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可是对于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来说,不善交往会限制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碍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人格特征。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涵涵的这种现象原来是“宝宝的选择性缄默”。主要指孩子已获得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但因为心理和精神原因在某些特定场合却沉默不语的现象,是孩子出现了社会适应困难,而不是语言本身出现了障碍。据涵涵目前的情况,我分析形成此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源于家庭中的父母不善表达,二是有外地口音,不好意思或不敢说,三是来园时间不长,不敢与人交往。怎么能让涵涵开口讲话呢?除了跟家长交流并提出要求外,我在幼儿园采取了以鼓励为主的方法,聊他最感兴趣的话题。美工区里,涵涵在玩橡皮泥,我问:“你捏的是什么呀?”他摇摇头,“告诉老师你捏的是什么?我觉得你说话的声音特别好听”,他开心地笑笑,用极小、极简短的声音告诉我:“这是西瓜,这是……”回家看什么动画片啊?“喜洋洋”,最喜欢里面的谁呀?“灰太狼”,那你喜欢白老师吗?“喜欢”……

变形记——大四班张铭涵


小孩子喜欢动作,但更喜欢动作有成就。不成功后孩子的情绪反应马上会表现出来,哭闹撒泼,不配合;成功后则又是另一副面孔,欢蹦乱跳,兴致高昂。这次的嬉戏谷一日游,让我深刻的领略了孩子的这种对于成功的渴望,对于获得认可的期待。

首挫“摩尔嘉年华”

牵着儿子的手,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摩尔嘉年华”,解读孩子想玩的心理,我为他准备了10枚游戏币,换得了6个软球。只要成功地将球抛入前面的篮筐里2次,就能换得奖品。儿子兴致高昂,抛出一个球,没进,又一次,没进,再一次,还没进,直至6个球抛完,仍没有成功过一次,儿子的小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不开心的情绪在慢慢的酝酿着。捕捉到有点不对劲,我赶紧拉起儿子的小手,“走,我们转移阵地,还有更好玩的在等着我们呢!”儿子欣然接受我的建议。

二挫“空中大巡逻”

转战来到“空中大巡逻”

,能够高空俯瞰整个摩尔庄园,该是件多美妙的事情啊!受到我情绪的感染,儿子很是期待。可是看到空中回来的小火车,儿子犹豫了,有点“恐高症”的儿子想要打退堂鼓了,“妈妈,我们不玩了,我们走吧!”不会吧,我有点小失望。不死心的劝他,“玩吧,很好玩的。”儿子不依不挠的拉着我的手就走。哎,好妈难当,算了,不强求了。

“宝贝地盘”再受挫

“宝贝地盘”,我们来了。儿子在这里似乎找到了一点感觉。“我是囧囧狗”,儿子用他的小手和囧囧狗来了个亲密接触,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一会儿,儿子似乎成为了一名钢琴演奏家,他那专注于音乐的感觉不亚于钢琴家朗朗。“嗨,儿子,象鼻子,从上面钻下来吧,妈妈在下面给你拍照。”儿子上去了,可是我在下面左等右等不见他从象鼻子里滑下来,而是看到他从旁边的楼梯上走了下来,不会又恐黑了吧。儿子的小脸又有点晴转多云了。

“旋转木马”重拾信心

看到“旋转木马”那里没有人,我们赶紧过去排队。“儿子,这个我们玩过很多回了,你很喜欢的”。可是,儿子的情绪不是很高。又有点要临阵脱逃的企图,这回我可不给他机会了,待到我们坐上火鸡背,儿子想下来都不可能了。“妈妈,我有点害怕。”儿子终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担心。”“没事,有妈妈呢!”火鸡动起来了,儿子也不再感到害怕,他的小脸满是快乐和自信,不停的朝着爸爸挥手,全然没有了刚才的怯懦和不快。我也深深地被儿子的好心情所感染。只要我稍稍的推一把,小家伙就可以前进一大步。

来一剂“空中强心剂”

看到儿子又有了自信,我赶紧趁热打铁,“儿子,‘空中大巡逻’现在人不多,要不我们也去玩玩,来了不玩多可惜啊。而且在小火车上可以看到整个摩尔庄园的全貌,真的很不错哦,很安全的。”“好的,妈妈,我们现在就去吧。”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儿子热烈的响应我的号召。“来,儿子,摆个POSE。”咔嚓咔嚓,一路上,我用相机记录下儿子可爱的小脸,相机里的儿子满脸的自信。

象鼻滑梯里战“恐黑”

“儿子,听过《蚂蚁与大象》的故事么?”“听过啊。”“那你现在就可以变成小蚂蚁,钻到大象的长鼻子里去了,你敢不敢?”“敢!”儿子聪明的跟着我来到了“宝贝地盘”,“妈妈,你在下面等我,然后给我拍照片。”说完

学会表扬、博浩的转变


学会表扬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里,先把窗子打开通风,看到孩子们还没来,我赶紧去提水,等提上水回来时,我发现教室里的小凳子摆的整整齐齐,我当时既高兴又欣慰,这是谁做的呢?

班里刚刚来了几个孩子,我微笑着问他们,可是没有一个说是自己做的,这时我看见佳宾小朋友笑得特别灿烂,于是我问他:“佳宾,是你摆的小凳子吧!”他高兴的点点头,我连忙说:“谢谢你佳宾。”他当时笑得特别甜,看得出他特别的高兴。等孩子都来园时,我又在孩子们面前表扬了他。这下可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后每天早上孩子们来园时都争着去摆凳子,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语,可以让孩子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所以我们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博浩的转变

博浩是个不善言谈的孩子,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了,虽然他没有大哭大闹,但是每天总呆呆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不与别人交谈,不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就连别人抢他的东西,他唯一的反应就是——看着别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诉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慢吞吞的,没有一点精神。为了使他改变这种状况,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表扬他的机会,努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终于有一次在课间活动中,我发现他一直都在专心致志的玩着球的各种玩法。这不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么?我把博浩认真玩球的情况当着全班小朋友进行了表扬。虽然他几乎无动于衷,但我相信,我终于可以开启这个孩子了。隔了一天,又在一次课间活动时,请全班的小朋友都去跟博浩学习拍球。这一次,他有了一点点反应:他笑眯眯的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拍球,同时也不时地得到我的表扬。

从博浩身上,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特别的关注,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点滴鼓励的方法不断激励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所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特别是像博浩这样的孩子,他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我的改变使他们变了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比较能说谎,犯了错硬是不承认,或者是赖到别人身上。有一次,张文锋告状说:“老师,杨靖雯给我撕了本子,”杨靖雯却说:“他先用彩笔画到我书上。”我问他们到底是谁先做的,他们俩都说对方先做的,谁也不承认。还有很多次,俩个小朋友打了架,谁也不承认先动的手。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很纳闷,无论我怎么问怎么说,除非有其他小朋友证明,否则,他们谁也不会承认的。我决定认真调查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

于是,我多方面了解与观察,才发现造成孩子们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由于这种天性,促使他们会做出一些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比如,没事的时候,就去招惹小朋友,又害怕老师批评,认为只要我不承认,老师就拿我没办法。了解了这些,我不禁想起我平时教育方法有多么简单,以前,俩个小朋友打架,只是对那个先找事的孩子批评一顿,而不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再后来,有的孩子怕老师批评,就不承认了,那么这时俩个就一起批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对。看来,要想改变幼儿的这种现象,首先要改变我处理问题的方法。

找到了原因,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耐心的听每个孩子的辩解,根据他们的讲述做出正确的判断后,给他们讲道理。对那个始终不承认错误的幼儿个别教育,引导他让他明白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敢地承认错误,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就说谎,帮助他了解这种做法的危险,让他从心里明白自己真的做错了,这样以后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教育他们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做的事要负责的好习惯。

再就是利用游戏和故事,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要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随着我处理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方法的改变,幼儿说谎的现象少了,打架找事的现象也少了,所以,我相信孩子都是一样的,只要老师的教育方法对了,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小子航变了


小小班有两个子航,大子航活泼好动,小子航文静内向,记得小子航刚入园时,他的与众不同就引起了我和兰兰老师的注意。来园时,小子航和妈妈说了再见,哭了一会就不再哭了,但他不许老师和小朋友碰到他,游戏时,小子航对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没有半点兴趣,别的小朋友玩的兴高采烈,只有小子航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一个远离同伴的角落里,当其他小朋友想和他玩时,他就会大喊大叫,他紧张的情绪,也会吓得别的小朋友惊慌失措,我和兰兰老师试着和他交流,想让他和别的孩子一起游戏,体会到游戏的快乐,他却把头往旁边一扭,根本就不和我们说话。后来,我从小子航妈妈那里了解到,小子航从小爷爷奶奶怕他出去别的孩子欺负他,一直不让他出门,更别说和陌生小朋友接触了,可能是新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小朋友让小子航感到紧张和不适应吧。

了解了原因,我和兰兰老师决定帮助小子航走出孤单,要消除小子航对环境的焦虑,接纳他,顺应他,让他有心理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减少他与老师直接接触时的紧张,我和兰兰老师有意识的和他保持一段距离,并在关注中去创设一种比较宽松和让他感到舒适的环境。每天来幼儿园时,我和兰兰老师会主动向他问好,不管他有没有回应。活动室,先告诉他一会要做的事情,并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他的行动,一边在她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使他产生不知所措又不愿意找老师的尴尬。集体游戏时,为了避免造成他和小朋友手拉手时的恐惧,我和兰兰老师尽量组织一些松散的游戏。这样小子航就可以保持自己与集体的距离,或按照自己的想法参与其中。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小子航不断的给我们惊喜,户外活动时,他有远远的看着我们玩到慢慢的跟在我们后面玩,最后还能小心翼翼的参与其中。

为了帮小子航继续融入集体,我和兰兰老师特别注意在集体面前鼓励和表扬他,还给小子航创设与小朋友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帮助他建立良好的自我感念,建立与集体的联系,渐渐的,小子航变了,活泼了。开朗自信了,勇于表现自己的见解了。

孩子变乖了


不管哪个年龄班,都会有几个让老师头大的孩子,这类孩子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在他们身上总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入厕时两个孩子能坐在厕所台阶上面对面聊得不亦乐乎;几个孩子会兴奋的摆弄着消防栓玩,相互展示自己对这个“武器”的了解……有时孩子的行为可能是出于对事物的好奇或是一种探索欲望,但是作为对孩子富有全权监护责任的幼儿老师而言,孩子的这些行为、举动无疑是种考验,因此,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在发现孩子做危险的举动时给与他们制止或是批评。班里的孙乾浩小朋友是个聪慧、漂亮的小男孩,但有时也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例如:每天的午睡时间他都不能做到安静的独立入睡,每次如果老师陪着还能睡着,如果老师没有陪在身边他就像孙悟空一样开始大闹天宫了,有时还会影响到旁边的小朋友,我们尝试了很多种办法,结果都收效甚微。一天,当孩子们又都进入寝室准备午休时,浩浩一个人在教室里到处游荡,根本没有想午休的意向,正好这时我在打扫卫生,我便随口说道:“浩浩,走,帮我打扫卫生去,”于是,浩浩随我到走廊里拖地,我需要什么工具就让他帮我拿,而且在我用完后他还会马上主动再帮我把工具送回去,看到浩浩这么有“眼力劲”我便一遍遍的夸他,看得出来他感觉很自豪,接下来,让他回寝室午休时他虽没有自己独立睡着,但是相比较来说,明显安静、规矩了许多。后来,有时我会故意让他帮着我拿这个做那个,然后适当的夸奖他,慢慢的我发现,浩浩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也不再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了,有时他还会主动帮小朋友打抱不平,谁被谁推倒了;哪个小朋友遇到困难了……孩子淘气了,惹事了,家长或老师或多或少都会觉得心里有一股无名火,有时冲着孩子发通脾气或许能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些,但是有时换一种方法或许效果会更好些,在发火前盯着孩子的眼睛看三秒,或许你会想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相关推荐

  • 五个方法让孩子变勤快 家长想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勤劳的好品质,就需要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劳动的乐趣等等。方法选择的好,对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事半功倍。 一、抓住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机。 从孩子的发展过程...
    2020-12-12 阅读全文
  • 高锦涵的转变 高锦涵是性格非常内向的小女孩,加上刚分到大班和彼此都不熟悉,她的性格更加孤僻,从不开口说话。 如果你想和她说话,她就会感到害怕,如果有事请问她她就会害怕的哭出来。 以前听说高锦涵是非常内向的,但没想到...
    2020-10-28 阅读全文
  • 涵涵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到中一班的第一天,涵涵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整整一天,他基本上都是不说话的,蔫蔫的,极腼腆。无论问他什么,他都用大大的眼睛看着你,交流的方法是点头、摇头或是笑一笑,真是个与众...
    2020-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科学变了变了 小班科学变了变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
    2021-05-22 阅读全文
  • 变形记——大四班张铭涵 小孩子喜欢动作,但更喜欢动作有成就。不成功后孩子的情绪反应马上会表现出来,哭闹撒泼,不配合;成功后则又是另一副面孔,欢蹦乱跳,兴致高昂。这次的嬉戏谷一日游,让我深刻的领略了孩子的这种对于成功的渴望,对...
    2021-04-15 阅读全文

家长想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勤劳的好品质,就需要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劳动的乐趣等等。方法选择的好,对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事半功倍。 一、抓住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机。 从孩子的发展过程...

2020-12-12 阅读全文

高锦涵是性格非常内向的小女孩,加上刚分到大班和彼此都不熟悉,她的性格更加孤僻,从不开口说话。 如果你想和她说话,她就会感到害怕,如果有事请问她她就会害怕的哭出来。 以前听说高锦涵是非常内向的,但没想到...

2020-10-28 阅读全文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到中一班的第一天,涵涵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整整一天,他基本上都是不说话的,蔫蔫的,极腼腆。无论问他什么,他都用大大的眼睛看着你,交流的方法是点头、摇头或是笑一笑,真是个与众...

2020-12-12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变了变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

2021-05-22 阅读全文

小孩子喜欢动作,但更喜欢动作有成就。不成功后孩子的情绪反应马上会表现出来,哭闹撒泼,不配合;成功后则又是另一副面孔,欢蹦乱跳,兴致高昂。这次的嬉戏谷一日游,让我深刻的领略了孩子的这种对于成功的渴望,对...

2021-04-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