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适当更换昵称是否可以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发布时间:2021-09-09

习惯的幼儿故事。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适当更换昵称是否可以改掉孩子的坏习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3岁的儿子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吃饭,要喊很多次才能到饭桌前来,好不容易坐在了椅子上,又东张西望,催促好几遍也不拿起勺子,说着,劝着,嚷着,威吓着,总算拿起勺子了,往嘴里送饭的速度又奇慢无比,饭菜含在嘴里慢吞吞地嚼着,迟迟不肯下咽,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让他去洗手,他在洗手间里也是磨磨蹭蹭的,玩玩牙刷,看看金鱼,对着镜子做各种各样的鬼脸,要提醒多次,才能把洗手的事儿完成了。我和他爸都是急性子,看不得他磨磨蹭蹭的,他的小屁股上没少留下我们的巴掌印儿,他为此不知哭过多少回。他的泪水丝毫没有消减我的怨气,我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磨蹭”。

“小磨蹭”越叫越磨蹭

“小磨蹭,又在磨蹭什么呢?快点儿,吃饭啦!”

“小磨蹭,动作迅速点,快换上衣服,该上幼儿园了。”

威吓,训斥,打屁股,起绰号,都没有什么效果,他依然磨磨蹭蹭的,特别是叫他“小磨蹭”的时候,他会撅起小嘴,很生气的样子,行动更加磨蹭,好像在抗议:“你叫我小磨蹭,我就索性磨蹭给你看好了。”我们决定另觅他法,试用充满爱意的“赞扬式”,改称“小磨蹭”为“小宝贝”。

“小宝贝”心花怒放

“小宝贝快来看啊,水饺在你碗里游泳呢,快把它们消灭掉!”

“小宝贝,你看这条马裤多好看,上面还有小胖熊呢,快穿吧。”

“小宝贝”的称呼真是奇妙,常常话音一落地,儿子就欢天喜地跑过来,迅速把水饺消灭掉,飞快地把衣服穿上……儿子磨蹭的习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我们每天都挖空心思地说一些能调动他热情的话。但总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语言会枯竭,我们不说激励话的时候,他还是磨蹭。

我们又开始寻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天,他爸爸兴高采烈地回来,说他想到了个好办法,让我和儿子一起做起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采蘑菇”。

“小蘑菇”干什么都快

我们以糖果代替蘑菇,撒在地上。我和儿子一人提一个篮子,比赛在相同时间内,谁采的多。胜者为“采蘑菇大王”。比赛开始了,儿子蹲、跪、爬、跑,各种姿势都用上了。最初几次尽管他倾尽了全力,但总没我采的多。他很不服气,天天练习,十几天过去,他终于超过了我,获得了冠军。我们高兴地把“采蘑菇大王”的桂冠给他戴上,他的小脸兴奋得通红,高兴地喊到:“爸爸,妈妈,你们以后叫我小蘑菇吧。”

“小蘑菇,以后你不能只是采蘑菇快,干什么事都要快,知道吗?”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叮嘱他。

“小蘑菇”向我们点头。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如何可以改掉孩子拖拉习惯


身边有很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做事很拖沓。早晨坐电梯时一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妈妈焦虑的说:早晨自己六点半就起床了,可孩子八点还送不到幼儿园,这一个小时都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忙什么?每天都几无例外的迟到。还有的家长抱怨周末外出游玩或参加重大聚会时整个上午就在孩子的磨蹭中过去了,吃吃出不了门。还有的家长诉说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时,能在书桌前坐上一个小时,削铅笔、玩橡皮,而作业本上缺没写一个字。凡此种种,都让父母为此头痛不已。

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也有深深的感触,为此,我不停地催促孩子“快!快!再快一点!”为此也成了一个唠叨的妈妈,可自己的唠叨不但没有促使事情好转,反而孩子拖沓的习惯愈演愈烈,有的时候使自己暴跳如雷。我也努力监督自己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使各种事情按时完成,可也常常事与愿违。我相信很多父母曾在帮助孩子改掉拖沓的毛病时都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可效果却不如意。因为我们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拖沓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而却忽略了拖沓给孩子自身所带来的焦虑和伤害。

拖沓是遗传的?

大多数父母通常会把孩子的拖沓归结为遗传的原因,以此为借口推脱责任,拖沓的孩子在做事时会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曾经问我拖沓的女儿,你为什么做事这么磨蹭?他总说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想磨蹭。因为这我去幼儿园总是跳不上早操,有时还吃不上热饭。我也曾常常将孩子的拖沓归结为遗传,抱怨爸爸的慢性格才使得自己的女儿如此慢。有时候少许的努力没有效果就以此为借口而放弃了改掉拖沓的尝试。可后来自己尝试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才开始从自身和环境中寻求答案,而放弃了所谓的遗传决定论的荒谬结论。

拖沓带给孩子的苦恼远甚于父母

通常,孩子都会为他们拖沓的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尤其在自信心和自尊心方面,他们会把自己当做失败者,或想要放弃对困难的克服。也因拖沓常常会受到父母和学校老师的双重处罚。

拖沓的孩子常认同父母说拖沓是遗传的结论,便以此为借口继续他们的行为,当遭遇到现实挫败时,常常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因此也会变得消沉压抑。

面对眼前的任务觉得无从下手时,听见的只是父母的唠叨和斥责,然后父母顺便包办了一切,这样孩子就错失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下次在遇到类似的困难时依然磨蹭,如此循环无止境。

面对懂得抽象鼓励孩子的父母时,孩子很开心更想努力按时做好某件事情,可不幸的是这反而会变成一种阻碍,他们耳中听到的是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相信你会按时完成。你很棒!你有这个能力诸如此类的话。而孩子却始终不明白这些话跟做这件事有任何的关系,而仅仅从中提取的是父母希望我如此这个信息。

孩子内心也想快一点,可潜意识却故意拖延,这种矛盾的处境使他们常常感到很焦虑。而潜意识的这种抵触来自父母长期“快!再快点!”这样的不耐烦的反抗,面对权威的父母,孩子把这种斥责的愤怒压抑掉了,变为一种隐形的无意识的攻击。屡次拖沓的经历让他受到责骂或惩罚,愤怒的屡次压抑,隐形的攻击也会不断强化,会变得更拖沓,看到父母暴跳如雷的反应,孩子才会觉得这种压抑的愤怒得以还击和释放。面对孩子的拖沓时,无休止的抱怨和唠叨反而会使这种行为愈演愈烈,由此也破坏了亲子关系的建立。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看懂孩子的心理,只会一味的责骂孩子,孩子会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以及如何讨父母开心这件事情上了,反而没有心思思考自己拖沓的原因。

说到这,可能很多父母都会问如何帮助孩子改到这一毛病呢?如下措施,希望对想改掉孩子拖沓这一习惯的父母有所帮助。

积极的沟通

坦诚平等的孩子沟通,共同讨论对拖沓的感受,讲述自己曾如何战胜拖沓的故事,倾听孩子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拖沓不是遗传,而仅仅是一种习惯,我们有办法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

父母指导、鼓励和帮助

当我们成人面对一项任务时常常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对一个孩子面对一件事情时也会有如此感受,这时父母就应及时出现,为孩子指明该做的事该如何下手。比如对一个上学经常迟到的孩子需要父母列出一个清单,列出他早晨起床后的所有事项,如穿衣、洗漱、喝水、背书包,这样上学这件事就变得具体可行,也知道从哪件事上可以节约时间,孩子也会增强信心,从中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事物有更大的把控能力。

制定合理的规则

制定家庭规则是必要而可行的,比如,面对一个做作业拖沓的孩子,先做功课,再看电视。对于较大的生活邋遢的孩子,先整理房间,再出去和朋友玩。家庭规则的适应会大大加大孩子做事的效率,同时规则也是社会化规范的基础,对规则的适应也是帮助孩子社会化做准备,为孩子适应新环境做一铺垫。一个毫无规则感的孩子进入社会是可怕的。当然规则的订立是简单的,重要的是父母下决心坚持,要温柔的不含敌意的坚持,为孩子养成合适的规则做个榜样。

奖励的作用

改掉拖沓的习惯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适当的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奖励是个很好的催化剂。比如,日程生活中,别忘了孩子会偷听你说话,不管你是在和孩子说话,还是和其他人说话,要听到你的谈论是一个“做事不拖沓的孩子”,以及按时做事情的新习惯,这样会为一个正在改掉拖沓习惯的孩子增强信心。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当今的孩子太忙了,现在的孩子都被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爱好班包裹着,如果这不是孩子真正的兴趣,不是出自孩子内心的喜好,而仅仅是父母的未完成在孩子身上的寄托,那你的孩子可能会恐惧这些事情,因此有很多借口拖沓,父母要善于找到借口背后真实的原因,以消除孩子的恐惧,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放慢节奏选择自己要做的和喜欢做的事情。

抱抱你的孩子

经常抱抱孩子,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讨厌孩子的拖沓时要反思自己的样子,不要对孩子的爱那么吝啬,让孩子认为这种亲子的爱是一种交换,只有当我不拖沓,我足够完美时,才有资格得到父母的爱。

作者简介:殷金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职妈妈五年,结合大量的理论知识,通过对自己两个孩子的观察及亲身体验,每一次咨询都深深触动了自己,成长了自己。擅长心理动力学疗法、家庭分析疗法及认知疗法。主攻方向:青少年人际关系障碍、青少年抑郁、焦虑心理疏导咨询等。

如何改掉宝宝爱哭闹的坏习惯


如何改掉宝宝爱哭闹的坏习惯

动不动掉眼泪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种表现,不利于他们自信和坚强个性的养成。父母应该想办法——改掉孩子爱哭的不良习惯,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骄惯等原因,动不动就哭,为一点小事就哭个没完,往往搞得父母、长辈手足无措、心烦意乱。

要改变孩子爱哭得习惯,就要让他知道哭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要达到这个目标,父母首先要检讨自己对孩子哭的反应。

当孩子有问题时,不要一听见他的哭声就紧张地回应他,而要让他先停止哭,把问题说出来。训练他不要每一次有事都只以哭声来表达不满,同时要给予他充分的时间去平复情绪。一个哭得嘻哩叭啦的孩子,要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父母先清楚地把话说完,然后静静地陪在一旁,等他平复下来,不要催促或者表现出不耐烦。

年纪稍大的孩子,有必要向他解释动辄哭泣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教导他遇到问题应该立即想办法去解决。例如,遇到问题而自己却不能解决时,可以告诉父母,向父母求助;有任何需要或病痛时,可以直接向父母说明。

当孩子一不如意就哭起来的时候,决不能因此而照他的意思去做,籍以让他停止继续哭下去;因为他们回习以为常,以这种方式要求父母为他做事或得到一些东西。反之,如果知道孩子是有目的而哭,父母应立即走开,不理会他。

平时父母对于孩子的任何问题,都要认真回答,让他们学习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意见,不必每一次都要哭。

坚定自己的立场,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闹让步,让他知道哭泣并不能为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如果不哭,或许还有机会得到。

称赞一些他认识的不爱哭的孩子,并鼓励他向这些孩子学习。偶有不如意却没有哭的话,就及时夸奖他有进步了,给他一些口头称赞、一个拥抱或一个亲吻等。

如果父母能坚持以上的方法,不向孩子的哭闹让步,逐渐的他将会停止以哭泣来威胁你。

对于因为缺乏自信或性格懦弱的孩子,必须多给他鼓励,让他尝试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不要凡事都要求得到别人的帮忙;虽然做不好,也鼓励他再次尝试。失败了,教会他先不要哭,静下来想一想应该怎么做比较好。问问他:妈妈(爸爸)也一起来帮忙好吗?得到认同后,母(父)子一起把问题处理好,再与他一起检讨这件事。

懦弱的孩子,大半是因为父母溺爱造成的,所以必须多给孩子自己去面对难题的机会,不要凡事都替他去做;还要让他多与其他孩子接触,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才不会凡事都感到害怕,逐渐把胆量壮大起来。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改变的,让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知识: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家里有熊孩子,家长免不了要伤肝动气,情绪一激动,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轻父母可能觉得体罚孩子的方式很解气,但是不明就里的体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体罚也就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行为。

还可能使宝宝产生叛逆心理,性格逆向发展。但并不是说家长就要对孩子的犯下的错误视若无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可以惩罚孩子,但是要用科学的方法。

一.搞乱的东西自己收拾

案例:家里有熊孩子,你就别想着家里能整洁。宝妈这一秒刚收拾好的房间,可能下一秒就被宝宝搞成蛮荒之地。

惩罚方法:跟孩子说自己搞乱的东西自己收拾,不然自己乱丢的玩具就要被妈妈没收,以后就不能玩了。宝妈可以跟孩子一起收拾房间,这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熟悉自己房间的空间布局,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儿,就不要东找西翻了。

二.撒谎

案例:很多孩子犯错了以后,为了逃避家长的惩罚,都会选择跟家长跟家长撒谎。

惩罚方法:其实孩子撒谎就是对家长打骂的恐惧,为了消除孩子的这种恐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然后让孩子去反省。别急着斥责孩子的错误,先缓和彼此之间的情绪,等到情绪平复以后,家长再去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撒谎。

三.和兄弟姐妹争夺玩具

案例: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孩子争夺玩具的事情跟家常便饭一样,每天都在持续上演。

惩罚方法:家长要先放下手边的工作,走到孩子身边,让孩子注意到自己在关注他们。耐心的听孩子解释争夺玩具的原因,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妹妹)。”

这样孩子内心就会愤愤不平,“我为什么什么都要让着弟弟”,而小的那一个也会觉得,家里所有的人都会让着自己,养成骄纵蛮横的性格。

四.到了饭点不吃饭

案例:孩子吃饭的问题,一直让很多家长头疼,每次吃饭都是吃几口就不吃了,让家长端着饭碗在孩子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追着喂。

惩罚方法:孩子如果不吃饭,那就告诉孩子现在不好好吃饭只能等到下一顿才能吃,期间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等到孩子饿了、吵吵着吃饭的时候,要先告诉孩子,以后要准时吃饭,否则就只能饿着。

有了一次教训以后,孩子就知道要准时吃饭了。其实孩子不好好吃饭,多半是家长惯得,家里各种各样的零食,不吃饭了有人追着喂,才让孩子养成了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的坏习惯。

怎么样可以改掉孩子的磨蹭习惯


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

两个小法宝

时间管理

-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

这说是“法宝”。其实就是两件小东西,花个几十元就可以搞定!

第一件是沙漏。就是那种五颜六色的沙子瓶。每个沙漏都有固定的时间漏完沙子,常用的有3分钟、5分钟、15分钟和30分钟的,幼儿园到小学有这四个就可以了。最初用的时候一定要隆重地渲染下这个小法宝,让孩子对这个小东西喜欢上,然后认真地和孩子沟通一次,全家就可以开始全面启用沙漏法宝啦!

这个使用得越早越好,三四岁最好,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不过大一点也没有关系。我女儿就是8岁时我才想到这个方法的,8岁前,她没表现出来太多的时间管理的不足,我也没太注意。我经常觉得,妈妈就是救火队员,今天发现这个问题了,明天发现那个问题了,扑灭了这边,那边又起火了,每次发现问题都得及时解决,要把方法交给孩子,让孩子习得很多受益终身的生活方式。

那么沙漏到底如何使用呢?建议最初从3分钟沙漏开始用起,晚上洗脸刷牙先演示一遍,然后早上起来给孩子使用。例如规定起床穿衣服3分钟,刷牙3分钟,洗脸上厕所3分钟,然后用15分钟的沙漏来计算吃早点时间,这样二十多分钟全部搞定,而且都特别顺畅,孩子会看着沙漏里的沙子加快自己的行动速度。除了刷牙,我要求必须够3分钟,其他的提前了都会有一个小奖励,于是你就会发现,孩子在家里跑起来了,像玩游戏一样,和时间赛跑。

下午回来让她自己选择写作业的时间,我会问她:“你认为你多久可以写完今天的作业?”让孩子自己选择时间,一般作业比较多时我们会用30分钟沙漏,孩子也可以选择15分钟的沙漏两次,中午休息一会儿。最初的时候孩子没有概念,家长也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沙漏,很快我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女儿选择了15分钟休息一次的沙漏,可是到了15分钟,她该休息了,却急匆匆地上了洗手间,然后就又趴在那里写,因为她想早点写完得到奖励。一般看她很努力,我第二个沙漏开始的时间也会拖一点点,尽量帮助她找到早写完作业的成就感。

和时间沙漏配合的还有相应的奖励制度,我们家的墙上有个荣誉榜,每次孩子提前完成事情了就会在荣誉榜上盖上一个笑脸邮戳,然后十个笑脸戳就可以换一张支付宝币,等网络购物的时候她就会派上用场,多数时间她也会攒着,买大件东西。这样的过程让孩子变得不仅会管理时间,也会管理金钱了。

有的时候我们也比赛,比如我去洗澡,放一个10分钟的沙漏,她背一首诗。经常还在浴室里,她就在外边喊了:“妈妈,我背会了”只用了4分钟。这个过程我有时会输有时会赢,也不能总是输,要不孩子只会赢。到了外边输不起。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玩的过程,谁也没有觉得很累。

但如果家长只是给孩子一个沙漏,啥也不说,也基本没啥用。

管理时间的第二个“法宝”就是闹钟。

我们小的时候家家都有闹钟,现在手机普及了,大家好像对闹钟没那么青睐了,但是在我的眼里,它可真是个宝贝!

孩子在3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学习认钟表了,这个还是女儿幼儿园老师要求的,所以我女儿很小就会看钟表,而且还知道24小时是怎么回事。小学一年级,我给她买了第一个闹钟。我和她讲,上小学之后迟到是很不尊重老师的事情,一定要尽量避免。还给她讲了怎样给闹钟上弦,怎么使用,她很快就学会了。

从第一天上学开始,我就会要求她闹钟响了再闭眼醒醒,然后立刻起床。习惯的力量真的很可怕,长期这样要求,她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几乎不睡懒觉,只要闹钟一响,或者家长一叫她,她立刻就爬起来,有时也会嘟囔没有睡醒,但是穿衣服一点儿不慢。

我们有个很好的记录,到现在从来没有迟到过。

包括约见朋友,我也要求一定提前到,这些习惯真实应该从小养成。我觉得说笑了这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说大了这是修养和素质的问题,做家长,我们得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管理时间就是很重要一步。

我见到很多家庭是爷爷奶奶叫孩子起床,然后看到孩子很困,就妥协了:“孩子太小,再睡会儿吧!”结果孩子就迟到了,几次下来孩子发现迟到不也就那么回事嘛,于是迟到成为家常便饭。等孩子大了,问题严重了,家长说着孩子不知道跟谁学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其实,就是家长自己在关键时期疏于方法而导致的。

管理时间的两件法宝:沙漏和闹钟,您认真用了吗?

改掉坏习惯,60秒法则助你教出个好孩子


很多母亲在得知孩子的劣习后,第一反应是雷霆大怒,孩子无比委屈。这时,你可以用60秒法则。

0-10秒:

快速反应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你应该马上采取行动进行干涉。“安全第一”是与孩子相处的首要原则,任何情况都不例外。

所以如果孩子的违规行为危及他的安全,你的快速反应就至关重要。

10-20秒:

保持冷静先安顿好自己的心情,尽量保持冷静。如果实在不能控制,可以发作,但发作的方式很重要。如果你想大喊,千万别喊:“你这个讨厌鬼!”你可以喊:“天哪!”这样你既发泄了自己的怒气,又不会令孩子觉得受了伤害和侮辱。

20-30秒:

情势评估用几秒钟时间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对你非常重要。除了冷静地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还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开始蛮不讲理地吵闹,有时只是因为他觉得饿了。

30-40秒:

说什么你的语言要尽量简洁。孩子除了需要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他还得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我们一般都不画在墙上,而是画在纸上。”说完这些,你就该就此打住。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简单的话往往容易给他留下较深的印象。

40-50秒:

要留教训有的父母认为处罚对管孩子非常重要,但专家们却不同意,认为处罚只有在你所有的解释和说服都不管用的情况下才需要,而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通常,你只要把孩子手里的巧克力拿走,同时告诉他:“今天不可以再吃巧克力了。”就能达到目的。

50-60秒:

强化效果儿童教育和心理专家们那里流传着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终如一,说到做到。别看孩子小,他们的思维方式可是很有逻辑性的,他们会认为“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说到做到,那他们的话也就可以不听了”。所以,在规范孩子行为方面,你的规则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坚持贯彻到底。记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威胁的话。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的习惯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不能一概而论,如何改变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

一、定规矩 勤督促才有效果,可以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父母安排的事情没做完,不许看电视;家庭作业没按规定完成,不许上网;帮父母买东西超过了时间,”功劳”减半……开始孩子也许会屡屡”犯规”,但是记住别客气,拒绝他看电视或上网。提醒孩子当事情确定了之后一定要立即行动,在行动中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他把闹钟定在早上六点,可是当闹钟响起,他却觉得睡意正浓,于是干脆心烦地把闹钟关掉,倒头继续睡。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他将来就很容易养成懒惰拖拉的坏习惯。

假使你经常引导他,让他在潜意识里时刻告戒自己这样不行啊,"立即行动"、"现在就去做",那么他就会就会迅速立即爬起来。让孩子记住:立即行动,改变拖拉的习惯,将改变他的一生。

二、让自然后果教育孩子,把方法教给孩子。

我的女儿经常磨蹭,做事拖拉。特别是每天早饭都要我们不停地催促,有一次我和她妈妈商量,决定要改变女儿吃饭拖拉的习惯,于是跟女儿讲从某天开始早饭不再催她,自己安排到学校的时间。于是选择一天自己早上第一节没课的早晨,妈妈自己吃好早饭就上班去了,我吃完饭后就在看书,女儿自己慢慢吃,等她吃好后,上学就迟到了。上学迟到是最倒霉的事情,孩子很怕。然后让她自己分析,上课为什么会迟到。她自己找到了迟到的原因,在于迟到拖拉。从那次以后我们再也不要担心她早饭拖拉,她自己会看时间几点前必须吃好。

教育孩子怎样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临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东西准备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乱找耽误时间;告诉孩子经常用笔把该用的东西和需要做的事记下来,防止丢三落四昏头昏脑影响效率。

三、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如果孩子做作业经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学早早就做完了,甚至还有时间看电视。这个时候不要总是怪孩子不好,拖拉、磨蹭。自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是否有比较大的影响,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在做什么,是否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另外,即使在做家务时,也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家里的环境安静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现象就会减少。

虽然这样做家长的活动受到限制,但是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贪玩、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因问题难以解决而犯愁犹豫,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习惯。动气不如动心,花心思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就能改变孩子拖拉的习惯。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习惯


有位谢女士在后台留言:儿子念小学四年级,平时允许他先玩儿再写作业。但早上起床光穿衣服就要花掉十几分钟,总是磨磨蹭蹭,也不止一两遍教他更节约时间的穿衣顺序了,但他还是老样子。

每对父母都深知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平日里也有一再提醒孩子要珍惜时间,但孩子还是磨蹭懒散;虽也有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但收效甚微。最终的良苦用心,倒让孩子心生抵触了,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时间观念是模糊的

试着回想下昨天一整天是怎么安排的?是否有清晰的计划?这些安排是否合理?每件事情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能精确到什么程度?

我们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时间,怎么去教孩子呢?说得最多的“抓紧时间”,却成了最正确的废话。

“时间观念”可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人文时间的核心是历史时间,约定俗成存在的宇宙时间,而自然时间的核心是钟表时间,是客观的;心理时间的核心则是体验时间,是主观的。

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并非总是重合,如果让孩子看喜欢的动画片,两小时都不嫌多;如果让他做不喜欢的作业,半小时都度日如年。可见心理时间,喜欢跟着感觉走,在喜欢、高兴、愉悦的时刻,它过得飞快;在排斥、沮丧和烦恼的时刻,却漫长得要死。

如此看来,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就得让孩子找到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重合点。

改变心理时间

培养兴趣

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内心的阻力是最小的,这时心理时间自然过的很快。孩子们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他就很容易沉浸其中,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类人:学习像玩儿一样,轻轻松松,却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天赋、智商,兴趣也是很大的因素。

当被迫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心理时间便被人为拉长,做事的过程会备感煎熬,效率自然也跟着降下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改变心理时间最核心的方法,便是培养兴趣。

欲速则不达

此外,家长们也要时刻铭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管理,真不能全怪孩子,有时候往往是你的急躁,弄巧成拙。

如果你真的觉得孩子做事很慢,建议你试着完整记录孩子一天做各项事务所用的时间,检验下自己,是否不自觉地用成年人的速度去衡量孩子了呢?

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没时间观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当的时间观念“制造”出来的。还有,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总是会极力转移注意力,家长便认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接着说教、责骂、催促;导致越催越慢、越慢越催,孩子与大人则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管理的乐趣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3岁~6岁

是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黄金时期。要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独立性,如按时吃饭、作息、去幼儿园等,学会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父母尽管有监督和检查责任,但不能过多干涉,该放手时就放手;及时赞美表扬,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7岁~12岁

步入小学后,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常规训练,协助孩子将时间分为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

首先列出学习时间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成的目标,然后把学习任务进行时间分配,制定计划表,还得双方签字认可。这一办法能逐渐让孩子养成在学习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而又有闲暇时间做喜欢的事情,发展兴趣爱好。如果孩子想要看电视和上网也不用急于反对,只是约定控制好时间便可。父母教给孩子方法时,自己也得有意识地参与其中加以引导,直到孩子学会自觉进行自我管理再彻底放手。

【时间表仅供参考】

【备注】

1.与孩子共同制定、执行;告诉孩子轻重缓急原则,有分歧沟通解决;

2.注意不同时期劳逸结合分配,杜绝“一表到底”生搬硬套;

3.对自律性较差的孩子,设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11岁~16岁

孩子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重要转折期,从父母管理为主开始转向以孩子自我管理或者协助共同完成为主。这个阶段既要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又要随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在需要时,协助他们完成时间管理。这个过程对父母的管理掌控度要求也比较高。

总之,我们得根据孩子每个时期对外界的认知来分配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有意识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在做这些时体验到时间管理的效率性和乐趣,从而不断调整心理时间状态。

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

一个人的精力很有限,也很难对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涨的热情。当孩子做一件事的热度有些下降时,要提醒TA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建议家长可以帮孩子记录下一天中做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比如:早起洗漱、中午午餐、整理玩具等生活小事所用时间。若很难实时记录,也可预估一下再进行核对,连续记录一个星期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会高估了孩子的速度,或者低估了孩子作业的难度,或者因为TA边写边玩耽误了很多时间。

有了这个记录,家长对孩子一天的时间安排一目了然,便可分析总体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将浪费的时间逐渐调整利用起来。

比如:让孩子提早开始写作业,为难题多留出更多时间,至于提前多长时间,数据记录会给我们提供参考;监测孩子通常做一页练习需多少时间,最快又是多长时间,从而慢慢把握自己的速度。

最后让孩子学会每天记录自己做事的起始时间和工作内容,自己分析,但不要把记录当作监工的手段,如果用成人标准要求孩子总是能找出不足,那样孩子肯定会苦不堪言;允许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相信TA会找到心理时间和自然时间的重合点。

在疲惫之前休息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有道”,劳逸结合,让生活有节奏地进行。

建议一般情况下,让孩子学习30分钟休息10分钟,减少疲惫感。有节奏的休息会让孩子感到有盼头,比如到27分钟的时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还有3分钟可以休息,便会自我激励,坚持到底。而让孩子一小时内都没机会休息,TA会主动拖延,在做事的过程中用走神、偷懒的方式悄悄给自己“放假”。时间越长,给人的心理压力越大,心理时间也就这样被人为的拉长,随之出现自言自语、抓耳挠腮、心不在焉等低落情绪。

这里也会有让一些家长焦虑的情况:就是孩子在30分钟的作业时间内也继续偷懒,对10分钟的休息却坚决不放过。这时你不用多说什么,更不用批评,简单提醒便可;一旦孩子做得好,就及时给予肯定,相信坚持一段时间后,30分钟内的效率会有所提高的。

另外,还有些孩子喜欢在写作业过程中问还有几分钟可以休息,多数家长都会将其理解为心浮气躁、光想着玩。其实,浮躁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也有可能是孩子想印证自己完成某项作业所用的时间。如果孩子问得不是特别频繁(比如2分钟问一次),那就告诉孩子。不管孩子问时间的目的是什么,都将收获一个结果:孩子对自然时间的感觉越来越准,横竖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学习时间管理,是一个漫长且需要不断调整的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作为父母能做到言传身教,进行正确引导便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相信《适当更换昵称是否可以改掉孩子的坏习惯?》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习惯的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帮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坏习惯 帮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坏习惯许多父母为了孩子的起床磨蹭的问题,很伤脑筋,有时还会因时间紧迫会大动肝火,最后弄得孩子也情绪化哭闹。以前我总认为那不是什么大事,不就让孩子起个床嘛!我们多点耐心,多给孩子一点...
    2020-10-19 阅读全文
  • 改掉吸吮手指的坏习惯 开学了,我们班的孩子增加了许多,班里三分之一的是新生。他们刚刚进入幼儿园,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都非常陌生,许多好的行为习惯在家里也没有养成,且不说其他的了,就来聊一下吸吮手指吧。 袁诗琪是一个非常机灵、活...
    2021-01-29 阅读全文
  • 如何可以改掉孩子拖拉习惯 身边有很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做事很拖沓。早晨坐电梯时一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妈妈焦虑的说:早晨自己六点半就起床了,可孩子八点还送不到幼儿园,这一个小时都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忙什么?每天都几无例外的迟到。还有的...
    2021-05-07 阅读全文
  • 如何改掉宝宝爱哭闹的坏习惯 如何改掉宝宝爱哭闹的坏习惯 动不动掉眼泪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种表现,不利于他们自信和坚强个性的养成。父母应该想办法——改掉孩子爱哭的不良习惯,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骄惯等原因,动不动就哭,为一点小事就...
    2021-05-20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家里有熊孩子,家长免不了要伤肝动气,情绪一激动,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轻父母可能觉得体罚孩子的方式很解气,但是不明就里的体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体罚也就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行为。 还可...
    2020-05-22 阅读全文

帮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坏习惯许多父母为了孩子的起床磨蹭的问题,很伤脑筋,有时还会因时间紧迫会大动肝火,最后弄得孩子也情绪化哭闹。以前我总认为那不是什么大事,不就让孩子起个床嘛!我们多点耐心,多给孩子一点...

2020-10-19 阅读全文

开学了,我们班的孩子增加了许多,班里三分之一的是新生。他们刚刚进入幼儿园,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都非常陌生,许多好的行为习惯在家里也没有养成,且不说其他的了,就来聊一下吸吮手指吧。 袁诗琪是一个非常机灵、活...

2021-01-29 阅读全文

身边有很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做事很拖沓。早晨坐电梯时一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妈妈焦虑的说:早晨自己六点半就起床了,可孩子八点还送不到幼儿园,这一个小时都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忙什么?每天都几无例外的迟到。还有的...

2021-05-07 阅读全文

如何改掉宝宝爱哭闹的坏习惯 动不动掉眼泪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种表现,不利于他们自信和坚强个性的养成。父母应该想办法——改掉孩子爱哭的不良习惯,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骄惯等原因,动不动就哭,为一点小事就...

2021-05-20 阅读全文

家里有熊孩子,家长免不了要伤肝动气,情绪一激动,一巴掌可能就落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年轻父母可能觉得体罚孩子的方式很解气,但是不明就里的体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体罚也就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行为。 还可...

2020-05-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