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装可怜的父母是摧毁孩子的毒药

发布时间:2021-08-21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装可怜的父母是摧毁孩子的毒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日有位事业有成、忧心忡忡的爸爸找到我说:“刘老师,有件事您一定要帮帮我!”我很纳闷这位爸爸沉重的语气。问:“什么事让你这么沮丧?”这位爸爸便向我滔滔不绝地描述了发生在他的家庭和孩子身上的事情。

这位爸爸是某集团公司老板(不是土豪,有高学历,素质好),正值壮年,事业做的风生水起,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与妻子离婚,然后又迅速再婚。一方面是生意太忙,另一方面又有了自己的新家庭,从此以后就很少与前妻往来,母子俩的生活费都是通过银行转的,从不见面交付,这样孩子也几乎见不到爸爸的面儿。两年后,也就是孩子4岁半的时候,这位爸爸再婚后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于是便想起自己的这个儿子,便打算在休假期间单独带儿子到国外去旅游,让孩子见见世面,加深与孩子的感情。

父子俩上路了,烦恼也跟着上路了。两周的相处,爸爸发现孩子一路上乖巧、懂事的吓人,完全没有小孩子的那种调皮、任性、活泼,一路上与爸爸形影不离,爸爸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爸爸不喜欢的事情,他就很懂事地远离。一开始爸爸很开心,感觉自己的这个儿子怎么这么懂事,后来就开心不起来了。

因为这位爸爸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没有快乐的能力,任何有趣的现象、任何玩具、任何食物。。。都引不起儿子的兴趣,仿佛孩子的兴趣就是让爸爸高兴。看到孩子的这种心态,爸爸的心就开始沉重起来,而且越来越害怕,替孩子的未来深深地担忧,于是就有了开始的一幕,这位爸爸心情沉重地来找我了。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还得从父母离婚开始说起。父母离婚后,这个孩子才2岁半,在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都是妈妈单独陪伴,妈妈整天一副自哀自怜的可怜相,深深刺痛了幼小的孩子,孩子感觉妈妈不高兴是因为自己不乖,因此心存内疚。如果自己每天高高兴兴地要这要那会伤害妈妈,渐渐地孩子便把自己的快乐压抑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讨好妈妈,哄妈妈开心,母子俩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动态平衡。

从孩子妈妈那儿听到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在孩子三岁的时候,一天母子二人去超市买东西,儿子看见一个深绿色的大坦克玩具,很想要,就嚷着要妈妈买,赖在玩具摊不走,妈妈说:“家里有那么多的玩具,不能再买了,再说我也没有那么多钱给你买。。。”妈妈话没有说完,就想起自己离婚的处境,就突然当着孩子的面哭了,妈妈这一哭,吓住了孩子,孩子赶紧爬起来擦干眼泪,安慰妈妈说:“妈妈,我不要那个坦克了,我乖,你不哭了”孩子很内疚,在他幼小的心理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妈妈伤心,所以孩子愿意压抑自己的欲望来满足妈妈,让妈妈开心。

事实上,这位妈妈哭泣是因为这位妈妈自离婚后,就再也没有去工作,母子俩的生活全靠孩子爸爸每月给的生活费来维持,一遇到孩子要买这买那的时候,这位妈妈就会联想起自己没有离婚时的生活状态,想买啥就买啥,可是现在不能过这样的生活了,于是就哭了。可是妈妈这种可怜相,被孩子看见,以为是自己想要获得快乐的欲望太多,让妈妈伤心,心存内疚,于是孩子反而变成了大人来照顾妈妈的情绪。装可怜的妈妈,利用孩子的内疚感来控制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让孩子失去了享受快乐的能力。

无独有偶,一位幼儿园老师对我说她班上的一个5岁男孩,对女性特别痛恨,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孩子说:“爸爸太可怜了,妈妈不要我们了,女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幼小的孩子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位爸爸与孩子妈妈一起毕业于名校,但是生性懒散,性格脆弱,不求上进,缺乏自律,逐渐被生活所淘汰,而孩子的妈妈在外企做到了高管,并且被派到了国外工作,自然他们也就离了婚。本来孩子的奶奶与他们父子一起住,但是受不了儿子的这些自暴自弃的恶习,奶奶也被气会乡下老家了。爸爸喝醉酒后经常在孩子面前哭泣,身边的女人(妈妈、奶奶)都离开了爸爸,幼小的孩子便开始同期爸爸,讨好爸爸,想方设法让爸爸开心,因而孩子的人生观就开始扭曲,最后会导致孩子放弃捕捉幸福的能力。

所以不快乐的父母们,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装可怜,不要低估了幼小的孩子,他们能极其敏锐的感受到这种气场,因而开始自责、内疚,认为都是自己不够好惹妈妈或爸爸不开心,孩子自然会放弃自己的喜欢来讨好父母。随着孩子的长大,就逐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个性、失去了享受幸福的能力,在这些孩子的生活中,认为快乐就是让别人高兴,为别人而活。甚至在选择工作、结婚生子方面都要以父母高兴为基准。

家长朋友们,想让您的孩子有这样的人生吗?如果不想,那么现在就别在孩子面前装可怜了,把乐观、积极、自律、勤奋的一面展现给孩子,您的孩子自然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溺爱是男孩成长的毒药


爱孩子,那是做父母的天性。但是,万不可溺爱,溺爱只会害了孩子。教育男孩,最怕溺爱。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男孩,别指望他会有出息。

爱孩子,只能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时候,该狠还是要狠一点。要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头,也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全部给予满足。一味的溺爱,以孩子为中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一般来说,在家庭中,家长溺爱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待遇

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独生子等原因,男孩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轻易满足

有的父母对儿子的要求无原则地满足,儿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甚至不顾给自己造成沉重的负担,满足儿子过分的需求。这种男孩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而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3)剥夺独立

作为男孩,应该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可是有的父母为了绝对安全,不让儿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让儿子变成了“小尾巴”,父母或老人时刻不离开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男孩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4)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顽皮淘气是男孩的天性,他们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可是,有的父母却忽略了这些,儿子稍微有点闪失,就惊慌失措,大呼小叫。从此,孩子就打下了懦弱的烙印。

(5)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教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儿子还小呢。”有的父母管教孩子,奶奶爷爷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男孩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是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以上的五种溺爱方式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这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给他以充分的爱,但是不问是非曲直,一味地迁就儿子,这爱就成了溺爱,而溺爱和放任一样,对儿子的健康都是有害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缺少远大理想、缺少是非观念、缺少良好习惯、缺少挫折教育,等等,而更为严重的是让儿子的人格不健全,直接影响儿子的将来。

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01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

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02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

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

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03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

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

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

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

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04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你惯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起来?

有些性急的家长大概会发一通雷霆之怒,于是孩子前一刻还在调皮,将您的话当做耳旁风,后一刻已经吓得泪珠连连不敢作声了。

于是家长满意地松了口气——孩子就得教育,不教育不成器。

不过,发脾气真的是教育吗?“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获得者刘素敏“刘妈妈”说:“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我曾经的董事长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教育家,老太太现在已经退休养老,和已成为科学家的儿子定居美国。回国探亲时,当地县政府特意邀请老太太给当地数千名师生、家长进行一场免费的教育报告会。

被亲切称呼刘妈妈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在育儿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经验。加上近些年来在国外定居,受先进育儿思想洗礼和不断学习,很多育儿观更加鲜明。

会上,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很多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大忌,呼吁千万家长和教育界朋友们,一定要克制这个问题,不要将这个问题再一代代的复制给下一代。

她说: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为什么不要发脾气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他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

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仅到三年级,他就彻底不上学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后来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

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改变坏脾气的方法

◎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会更抵触写作业。

如果要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告诉孩子如果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地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得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

◎静心思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

一味的压抑、克制脾气不是最好的办法。情绪是无法压抑的,压抑的情绪最终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

真正的做法是,学会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我自己情绪管理不好,和孩子无关。

曾经做企业的时候,老太太处理自己脾气时有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凡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或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敲出来。等把所有的怒气、怨气、坏脾气一股脑写出来后,心中也平息了许多。

这不仅是疼惜自己的一个举动,也是高效率处理情绪的实用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思想腾出更多“内存空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效果非常好。

◎学会真实的表达情绪,及时疏导◎

我有个同学是公认的好脾气,做了妈妈后也从不发火。她说之所以从不发火,实际上是因为她会经常与家人表达情绪。

她说不管在外遇到什么事,被老板骂也好、被朋友误解也罢,只要回家跟爱人倾诉一番,心情就会恢复平静,从不担心会把负面情绪带到孩子面前。

当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只要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并用心倾听、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够给对方带去力量和安慰。对方的情绪一旦释放出来,表达出来,也就自然会平静和温和了。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错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责、埋怨和打骂,而是被理解、关爱和倾听。当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后,才能真正装得进你的良言和教诲。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这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大家都在用的方式就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吗?

当然不一定,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习惯”的选择——父母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于是我们也要把这种方式继续沿用下去——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

这样的做法,当时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和父母越来越疏远了、孩子越来越不爱和父母沟通了、孩子越来越叛逆了……

到底该如何很好地教育孩子——既让孩子遵守规则,又不伤害到孩子,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呢?

这里将会告诉您一些代替惩罚、责骂的好方法:

正确认识惩罚的后果

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5.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

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此方法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

“你乱拿东西等下人家把你抓走!”

正例(家长):“宝贝,我们去看看今天的晚餐食材吧?”

“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此方法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再乱跑我就打死你!”

“别乱跑!老老实实呆着!”

正例(家长):“你知道吗,我不喜欢你这样。你在过道乱跑会打扰到别人,影响别人买东西。”

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行为。

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东西弄丢了。

反例:“你怎么又把东西弄丢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下次不准再拿东西出去了!”

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

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

“你听见了没有!再看以后都不准看电视!”

正例(家长):“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你可以再看五分钟过来洗澡,然后晚上就不能再看了,也可以洗完澡再看二十分钟。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5.给孩子机会: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

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

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

“一天到晚净给添乱,回屋反省去!”

正例(家长):“你看到了吗,没有盖笔帽所以沙发都染花了,你需要和我一起洗沙发垫,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

6.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

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不专心。

反例(家长):“让你专心吃饭听见了没有!”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吃饭的时候不准乱动!”

正例(家长):“宝贝,吃饭的时候就需要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

7.允许试错: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

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

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

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可以采取相对的措施。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如: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

1.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睡觉?他需要什么?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

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让孩子也能理解父母。

3.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

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

(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

4.商量+行动,让孩子感受到改变和诚信的力量。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

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

5.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

管教要点

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不要以为用武力和权威压制孩子就是胜利。而要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

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发脾气、叉腰瞪眼,都不会让孩子真正的改变。

3.在与孩子商量方案时,不要对孩子说:“你的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尊重。

4.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

5.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

如:“亲爱的,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爱你的爸爸”

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聪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两个绝招

一、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

有很多家长,一生努力打拼,只为给孩子留下万贯家财,护其一生无忧。但却没想到,钱财这种有量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会被孩子们挥霍殆尽。

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每日大手大脚的孩子,一旦高品质生活被打乱,到时留给他们的只有堕落和无尽的悔恨。

所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们百万财富不如给他们几个好习惯。好习惯可以拓宽孩子未来的人生格局,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及其重要。

阅读的习惯

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很关键,对学习和人生阅历都作用极大。

孩子有阅读的习惯,不仅在写作上的词汇会大幅增加,而且对于见识、知识的拓展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吃苦的习惯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给予孩子优渥的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时,孩子们往往不会珍惜,肆意挥霍。

这样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体恤父母的辛劳之外,也没有一颗感恩、孝顺的心。

所以,家长们请给孩子们吃苦的机会,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这样才能理解生存的艰难。

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学里,与其苦口婆心劝孩子好好学习,不如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一个家庭的气氛是和谐有爱的,那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键在于身份定位。

不当“领导”,学做“教练”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总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孩子铺路,告诉他们学什么特长好,看什么书籍有用……

虽说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畏惧你,远离你,不会和你谈心,自然对你的话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出现很多难题。这时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建议,帮他们指出问题所在,然后一起攻克难关。比起一个要求听话和服从命令的上级领导,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贴心教练。

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运动场上的裁判,眼睛时刻盯着运动员,一旦发现有犯规行为,立马给予警告和退场,处理起来毫不心软。而啦啦队则时刻充满活力,为队员们加油鼓气和呐喊助威,给运动员带来自信和动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骑车……可能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摔倒很多次,也会不断重复错误。这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点缓冲的机会,不要开口就是“你怎么这么笨,都几遍了还学不会”。

俗语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长对孩子的批评除了会让孩子心里难受外,也会让父母和孩子的距离拉远,对亲子双方没有任何好处。

没有谁天生就有做某事的能力,大人都免不了犯错,更何况孩子呢?当孩子事情完成的不够好,我们要多给他们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更正错误。

教育没有想象中的难,不过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的焦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怎么科学地在家庭教育中,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势在必行。

教育中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家长爱孩子,最擅长以己度人

孩子渴了,想喝矿泉水,而家长认为鲍鱼营养丰富,孩子偏偏不喜欢。

家长给孩子买高级的玩具,而孩子偏偏喜欢摆弄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

您处心积虑地花费很多,孩子还不开心,原因是,这些不是孩子需要的。不需要的东西,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

误区二:上了补习班,成绩一定能提高

现在的补习班,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笋般,将孩子们层层包围。家长花费了金钱,好像心里就得到安慰,会不会想到,孩子的辛劳与压抑。孩子平时的课业负担,还不够繁重?沉重的书包,已令他们压弯了腰。

从科学角度讲,大脑皮层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受身体和情绪的控制。人在疲劳状态下,有情绪困扰时,他的记忆、分析、判断能力消失。会产生愤怒、生气、害怕等情绪。不仅健康受到影响,还会表现为厌学,学习拖沓,封闭自我,不和人交流。甚至会有猝死或自杀等极端现象的发生。

误区三:行有不得,总找外因

有一些家长,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样,经常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品头论足。弄得孩子也怨声载道。遇事抱怨,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客观上讲,应该取长补短。回顾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抱怨社会、体制,于事无补。家长该有这样的理念与远见:立足于自己与孩子,让孩子有发展的空间。任何一个环境,都可以帮助孩子成就梦想。

给孩子这样的人生定位:所有的变化都是机遇,让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才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误区四:成绩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聪明

孩子的智能分很多种,有听觉、视觉、语言、体验、逻辑、社交等很多方面。

学校教育,重视应试,主要考核孩子语言文字与数理逻辑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应试的范畴。这就造成家长严重的误区,以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就不会成才。

如果达尔文、爱因斯坦的妈妈,也听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就放弃对孩子的培养,或一味要求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那么,科学会停滞多少年?

李安的数学成绩,是负分,丝毫没影响他成为一名大导演。

海蓝老师讲了个动物学校的故事,发人深省:

兔子跑的快,偏让它去游泳、飞翔,结果淹死了、摔死了。

对于孩子,令他擅长的地方发挥到极致,就会成功。

为了取得满意的成绩,以损害孩子的身心作为代价,以破坏亲子关系作为代价,犹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啊。

误区五:严格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

古语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靠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层次。指责、批评、命令、说教,仅次之。

这些方法,看似严格,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问题发生了,家长应该认真分析,这个问题,是孩子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

如果是孩子的问题,要学会接受和倾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如果是自己的问题,要客观描述,不批评、指责,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如难过、担心,以及对自己的影响,最后提出希望。这样的交流,孩子对家长的想法,会得到明确的判断和理解,得到有效的沟通。

最智慧的父母,在家庭中,主动营造温馨的氛围,注重自己的个人成长,身体力行地做孩子的榜样,影响孩子。这才是家长中的九段高手。

严格的教育,本来的出发点,是对孩子负责。这是没有错的。而家长往往以对孩子好的名义,伤害了孩子,破坏了亲子关系。

如果可以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地和孩子交流,以合理的方式帮孩子解决问题,何必怒发冲冠、求全责备呢?

误区六:不尊重孩子,爱泼冷水

一个人行为改变的过程依次是:知而未动、知而心动、知而行动、动而坚持、修成正果。这是个渐进的过程。

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粗心、疏忽、武断,导致前功尽弃。

对于孩子而言,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的难度,大过成人。而家长习惯于孩子做事的萌芽阶段,以责怪的口吻打压孩子。诸如,孩子学习刚有点进步,或培养某种好习惯的初期,家长会说,“才考这么点分,就骄傲。离------远着呢!”或者在孩子意识到问题,努力改变的过程中,不及时发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一下子消失,星星之火,被一盆冷水浇灭了。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

家长需要具备一双慧眼,即时发现孩子知而心动、知而行动的苗头,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误区七:把自己的目标当做孩子的目标

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充满了期待。而这份期待,孩子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没有人会为了其他人的目标而努力,有很多方法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同时实现我们家长的愿望。

家长希望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礼物。在成绩与礼物之间,就有一个结合点。可以把这个礼物的样子,让孩子画在一张纸上,分割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几分之一,日久天长,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临近,会主动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在达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他的奖励也得到了。岂不皆大欢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孩子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律性、抗挫力。

在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同时,把自己的目标放进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愿天下父母,用您的爱心与耐心,以正确的理念与方法,培养孩子,使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也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装可怜的父母是摧毁孩子的毒药》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溺爱是男孩成长的毒药 爱孩子,那是做父母的天性。但是,万不可溺爱,溺爱只会害了孩子。教育男孩,最怕溺爱。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男孩,别指望他会有出息。 爱孩子,只能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时候,该狠还是要狠一点。要舍得让孩子吃一点...
    2022-02-05 阅读全文
  •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星期天坐车走亲,刚上车却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说:“妈妈,刚才上车的那个奶奶没座位了,我们让她坐我们的吧?”那位年轻时髦的妈妈说:“小孩子别多事”,孩子说:“我们幼儿园老师说要给爷爷奶...
    2020-06-02 阅读全文
  • 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你惯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起来? 有些性急的家长大概会发一通雷霆之怒,于是孩子前一刻还在调皮,将您的话当做耳旁风,后一刻已经吓得泪珠连连不敢作声了。 于是家长满意地松了口气—...
    2021-02-01 阅读全文
  • 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01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2020-09-30 阅读全文
  •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这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大家都在用的方式就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吗? 当然不一定,只是因为这是...
    2020-09-30 阅读全文

爱孩子,那是做父母的天性。但是,万不可溺爱,溺爱只会害了孩子。教育男孩,最怕溺爱。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男孩,别指望他会有出息。 爱孩子,只能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时候,该狠还是要狠一点。要舍得让孩子吃一点...

2022-02-05 阅读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星期天坐车走亲,刚上车却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说:“妈妈,刚才上车的那个奶奶没座位了,我们让她坐我们的吧?”那位年轻时髦的妈妈说:“小孩子别多事”,孩子说:“我们幼儿园老师说要给爷爷奶...

2020-06-02 阅读全文

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你惯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起来? 有些性急的家长大概会发一通雷霆之怒,于是孩子前一刻还在调皮,将您的话当做耳旁风,后一刻已经吓得泪珠连连不敢作声了。 于是家长满意地松了口气—...

2021-02-01 阅读全文

01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2020-09-30 阅读全文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这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大家都在用的方式就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吗? 当然不一定,只是因为这是...

2020-09-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