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

发布时间:2021-08-21

教养笔记。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社会上前段时间对中国男人普遍不满意,认为男人女人化,由此引发"男孩危机"。男孩不好教是很多家长内心的痛,在养育男孩的道路上,你是否进入过以下禁区?

爸爸不能缺失

教育男孩,爸爸不能再缺位。调查表明,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亲在唱独角戏,只有三成家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可见生活中"隐形爸爸"的现象较为常见。

父教缺失对男孩成长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过分满足,姑息迁就;包办代替,过分呵护;过度保护,剥夺独立锻炼的机会。会使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遭受的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各位爸爸千万别当"隐身人",不能做到跟孩子如影随形,至少也应当经常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不包办代替不有求必应

在生活中,当孩子分内的事向大人求助时,男孩父母选择"有求必应"的比例高于女孩(男3.07%,女2.40%),而选择"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低于女孩(男40.99%,女41.02%),说明父母对于男孩更易迁就,缺乏原则性。

在学习中,学生做完家庭作业后,男孩父母选择"代孩子检查"(男19.30%,女17.89%)和"让孩子先检查一遍,家长再检查一遍"(男53.15%,女52.99%)的比例高于女孩,而选择"督促他自己检查"(男20.08%,女20.99%)和"随他自己安排"(男5.41%,女6.31%)的比例则低于女孩,说明父母在男孩的学习中也易为他代劳。

不可忽视亲子交流沟通

很多家长都感觉到,男孩越大,越不愿意跟爸妈说说心理话。但是越不说,孩子就越不愿意说。对男孩的教育,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亲子沟通。

调查显示:男孩与父母间沟通话题范围较窄,缺乏适宜的沟通方式。男孩不善于向父母袒露心迹,影响了父母对自己的深入了解,也使得亲子之间难以良好沟通。

此外,当孩子面对父母给予的压力时,女孩选择"和父母沟通,寻求理解"(男36.26%,女45.38%)和"向同学倾诉"(男4.12%,女7.12%)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而男孩选择"向父母反抗"(男6.67%,女4.51%)和"忍耐"(男46.56%,女37.51%)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表明男孩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也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因此面对大人提出的要求或给予的压力,要么反抗,产生亲子冲突;要么沉默忍耐,不利于身心健康。

正因为男孩有上述特点,如果父母在亲子沟通中仍采用随性的沟通态度和方式,势必难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无形中还会淡化情感,也使得男孩不能在日常的亲子交流中获得理解和帮助。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加强亲子沟通,当妈妈有些话不好说时,爸爸可以跟儿子来场"男人之间的对话"。

放手给男孩自由

男孩女孩性格有差别,女孩更喜欢得到父母的深入了解或理解,男孩不喜欢被约束和限制,更加向往自由。但是很多爸爸妈妈并没有了解到男孩、女孩这种差异。

调查发现,父母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并未有意照顾到孩子性别差异,尤其没能关注到男孩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没有考虑到其安排自己事情的自主性。家长对待男孩的教育方式较为独断,在某些事情的决定上没有给予其应有的权利,这与男孩自身喜欢自由、挑战的性格相左。

成绩不可作为考核男孩的唯一

现在很多人都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到高中,男孩的学习成绩都比女孩差。由此,有人喊出了"男孩危机"。但是,对于男孩的父母来说,越是孩子成绩差,越不应该对孩子消极对待。

调查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例如,将学业水平进行对比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其实,男孩在学业中表现出的困境,是由于某些特质被现行教育方式约束而得不到施展。例如,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而当前学校里诸多学科的教学方式无一不是以言语教学为主,限制了男孩潜质的发挥。

而男孩的学业成绩又影响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比如学生学业成绩较好,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则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调查显示,对于孩子的错误,选择"训斥"等教育方式(成绩优17.84%,良20.13%,中24.34%,差29.81%)和"忍不住动手"(成绩优3.71%,良6.78%,中7.68%,差13.58%)的比例,则随子女学业水平的降低而升高。

此外,考察对男孩的了解程度时,父母选择比例较高的三个选项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选择比例较低的选项是:"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孩子最崇拜的人"。由此可见,父母对男孩的了解多为学习、交往等外在情况,而对于男孩的愿望、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这自然会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因此,男孩在学业上面临的教育困境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男孩自身的学习特点受到当前小学阶段教学方式的约束,由此难以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而其学业成绩的弱势又易引发父母消极的教育行为,让男孩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充满失败的体验。男孩的父母,越是孩子成绩差,越不应该对孩子消极对待。

父母需要认识和了解男孩在智力、行为、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运用顺应或更适宜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男孩发挥出自身优势,促进其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教育·思考:大数据颠覆10个家庭教育常识


近期,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全国三万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引发社会热议。数百万读者不仅关注这些调查数据显示的目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和新问题,更注意到调查结果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常识,关注到10个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才”还是“成人”?

据该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张敬培介绍,本次调查将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显性因素主要包括物质上经济上有形的、可量化的投入,隐性因素包括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和家庭文化娱乐行为等无形的、不易量化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优先关注的是现实性因素,对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比如家长现阶段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可见家长更关心子女“成才”而忽视“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太关注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对建立亲密亲子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孩子的课业学习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重点,超八成小学生放学后有额外作业,近五成家庭将学习作为亲子沟通主要话题,四成学生回家后没有户外活动时间,近半学生回家后主要的娱乐活动为“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子女成绩的好坏成为父母互相评价的标尺,甚至引发夫妻矛盾。

学前班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

本次调查涉及的小学生80%上过学前班,但他们上学以后的学业成绩有两个10%令人意外: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没上过学前班”多10.89%,而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上过学前班的”多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前班不仅没能帮助小学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反而因为让孩子过早学习知识引发挫败感,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学业上的倦怠和松懈。

择校能带来家长——期待的效果吗?

家长择校是为了让孩子享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调查数据却表明,“择校生”和“就近入学学生”的学业情况相差甚微,成绩优秀的比例分别是29.95%和28.48%,在良好、中等和较差等其他学业水平中,二者的数据也较为接近。

课外班与课外作业——能提升孩子的成绩吗?

本次调查发现,近九成小学生在上各种“班”,每天有课外班作业的小学生高达81.50%。对于课外班的作用,访谈中尽管有部分家长认为“应该有用”,但孩子们无论成绩优差都一致认为“不知道”、“说不清楚”,恰好证明更多的家庭作业时间不一定带来更好的学习成绩,也说明课外班及课外作业是一项性价比很低的家庭教育投入,不仅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反而存在让孩子身心俱疲、减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的负面效应,给后面的学习阶段带来难以预估的消极影响。

“考得好就给奖励”——管用吗?

不少家长喜欢用物质刺激来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调查显示,与孩子的成绩优秀呈正相关的,不是买礼物、给零花钱这些物质奖励,而是父母双方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互相理解支持的亲子沟通模式以及家人间良好的的情绪理解与反馈。比如说,面对教育分歧时,父母选择“私下再协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76.10%,成绩较差的仅为11.98%;“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关心”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74.12%,而冷漠、疏离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12.48%。

常以物质手段作为激励和表达爱的方式,容易对子女造成误导,使他们将父母的关爱简单化为物质的满足,从而掩盖、转移或干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励和支持才是孩子内心持久的动力。问及“你从哪儿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更多选择“给我鼓励和支持”。

家人共进晚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谁都希望有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调查数据显示,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爸爸经常和孩子做事(玩智力游戏、打闹玩耍、一起运动、一起聊天谈心、一起尝试新事物、一起修理东西、共同保守一个秘密)对孩子的学业水平影响明显,家庭娱乐活动越多孩子成绩越优秀,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或者“每周2-3次”能共进晚餐。

会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更好?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长更关注与学习相关的“预习、复习”等习惯和行为,而不知道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才是促进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调查数据显示,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学生学业水平也更高,比如自己选兴趣班、自主管理零花钱、分内的事情自己做。有意思的是,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相对较高。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两者相差悬殊。

“隐形爸爸”——是一种家庭缺陷?

尽管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早已不是新闻,但本次调查所显示的“仅一成家庭是父亲承担主要教育职责”的现状,仍然让人吃惊。尤其对男孩而言,父教缺失会使男孩的性别认同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呵护、过度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甚至导致各种暴力行为。 在生活中,当孩子分内的事向大人求助时,男孩的父母更容易选择“有求必应”,说明父母对于男孩更易迁就,缺乏原则性,在学习中也容易为他代劳。

男孩的父母——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

调查发现,很多男孩的父母认为“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找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或者“没有时间沟通”而且“有沟通困难”,其实这和男孩的身心特点有关。男孩不善于向父母袒露心迹,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面对要求或压力时,要么反抗,要么沉默忍耐,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

遗憾的是,男孩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多为学习、交往等外在情况,而对于男孩的愿望、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比如,他们比较了解的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而对“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孩子最崇拜的人”知之甚少,这说明他们没有深入考虑男孩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男孩成绩不好——和父母有关吗?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行教学方式以言语教学为主,正顺应女孩的学习特点,而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潜质发挥受到限制,在学业表现中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男孩的学业成绩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学业成绩较好的男孩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则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负面教养方式。

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时,积极的教养方式包括冷静处理、耐心询问,耐心倾听孩子心中的委屈、不满,或者给予其独自平复情绪的空间;消极的教养方式则是使用否定、批评的言辞训斥孩子,甚至忍不住动粗,不给子女解释机会,使其感到心里委屈,让孩子充满失败的体验。

大数据显示,要警惕孩子们超高超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目前的趋势,到2025年,超重婴幼儿人数将增加到7000万。中国近30年来的儿童肥胖率麻麻们没意识到孩子将要肥胖2015年对中国6-18岁的176名儿童的研究发现,69%的儿童低估自己的体重,而72%的妈妈低估了自己孩子的体重。有些妈妈想,自己的孩子看上去一点也不胖,肯定没有问题。但如果没有良好生活饮食习惯,孩子发胖是必然的。2015儿童体重身高标准表随着社会发展,每年国家发布的数据都会有变化。妈妈们先来对照2015最新的儿童标准体重身高表,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达标。偏瘦偏胖都是不好的。上述标准数值可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上下浮动两个百分位体重增长指标基本规律●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000-4000克左右●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不同阶段体重计算公式●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2-10岁体重=年龄×2+8000克贴心小提示给孩子测量体重时要先排去大小便后空腹要减去衣服的重量在一岁以内应该每月测量一次体重同龄男孩要比女孩重你家宝贝是否有这4种不良生活习惯?1.爱吃快餐中国是麦当劳增长最快的市场,这类洋快餐通常都富含油脂,能量极高,深受儿童的喜爱。2.频刷电脑和网络欧洲青年心脏研究显示,延长电脑的使用时间和儿童肥胖之间存在着联系。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用电脑与更高的肥胖率相关。3.汽车代替自行车如今,很多孩子都不会骑着自行车去上学而是坐私家车或校车去上学,本来通过骑自行车可以达到的运动量因为坐车而减少。4.父母的二手烟最新研究发现,父母吸烟,孩子受到二手烟的影响,身体激素会发生变化,引起肥胖。儿童肥胖带来的并发症高血压:更容易出现心室异常与高血压问题哮喘:超重和肥胖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风险因子脂肪肝:脂肪肝在肥胖儿童中并发的现象非常常见骨科并发症:股骨骺滑脱、胫骨内翻、严重骨折均和超重相关预防孩子变胖墩,养成这些良好用餐习惯事实上,为了避免孩子变胖,除了要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之外,妈妈们很容易忽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1、饭后等待10分钟孩子的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给大脑“我已经吃饱了”的信息,所以细嚼慢咽有助于在大脑得到指令前吃下多余的食物。等待10分钟,再看还饿不饿。2、不必把盘子扫荡干净孩子从小时候起可能就被教育着“浪费可耻”,可其实更好的策略是吃到一个健康的份额,然后就停止动作。毕竟浪费一些食物比增加孩子的身体负荷要划算很多。3、不直接从购物袋中拿东西吃如果在外面买了外卖食品,不要让孩子直接从购物袋中拿了就吃,换好舒服的拖鞋,把手洗干净,然后把食物放到盘子里再慢慢享受。4、素食可以多吃像蔬菜水果这样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水分和很低的卡路里。妈妈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烹饪技术,让孩子更爱吃素食。5、饭后收起剩菜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经常吃完饭依然坐在餐桌旁聊天,聊着聊着就不自觉地拿筷子去夹菜吃。所以妈妈们注意,饭后就把剩菜收起来。6、以水果结束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吃饱了,可是还很馋,于是就从柜子里搜罗出各种零食。不如跟孩子来个小约定吧:吃完水果就睡觉。7、把握饭后黄金时间饭后45分钟是减肥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刚好是小肠开始对食物进行分解吸收的时间。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坐下,和孩子一起去散步。

男孩教养要注意什么


男孩教养要注意什么

近期网上讨论社会上对中国男人普遍不满意,认为男人女人化,由此引发“男孩危机”。男孩不好教是很多家长内心的痛,在养育男孩的道路上,你是否进入过以下禁区?

爸爸不能缺失

教育男孩,爸爸不能再缺位。调查表明,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亲在唱独角戏,只有三成家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可见生活中“隐形爸爸”的现象较为常见。

父教缺失对男孩成长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过分满足,姑息迁就;包办代替,过分呵护;过度保护,剥夺独立锻炼的机会。会使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遭受的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各位爸爸千万别当“隐身人”,不能做到跟孩子如影随形,至少也应当经常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不包办代替不有求必应

在生活中,当孩子分内的事向大人求助时,男孩父母选择“有求必应”的比例高于女孩(男3.07%,女2.40%),而选择“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低于女孩(男40.99%,女41.02%),说明父母对于男孩更易迁就,缺乏原则性。

在学习中,学生做完家庭作业后,男孩父母选择“代孩子检查”(男19.30%,女17.89%)和“让孩子先检查一遍,家长再检查一遍”(男53.15%,女52.99%)的比例高于女孩,而选择“督促他自己检查”(男20.08%,女20.99%)和“随他自己安排”(男5.41%,女6.31%)的比例则低于女孩,说明父母在男孩的学习中也易为他代劳。

不可忽视亲子交流沟通

很多家长都感觉到,男孩越大,越不愿意跟爸妈说说心理话。但是越不说,孩子就越不愿意说。对男孩的教育,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亲子沟通。

调查显示:男孩与父母间沟通话题范围较窄,缺乏适宜的沟通方式。男孩不善于向父母袒露心迹,影响了父母对自己的深入了解,也使得亲子之间难以良好沟通。

此外,当孩子面对父母给予的压力时,女孩选择“和父母沟通,寻求理解”(男36.26%,女45.38%)和“向同学倾诉”(男4.12%,女7.12%)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而男孩选择“向父母反抗”(男6.67%,女4.51%)和“忍耐”(男46.56%,女37.51%)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表明男孩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也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因此面对大人提出的要求或给予的压力,要么反抗,产生亲子冲突;要么沉默忍耐,不利于身心健康。

正因为男孩有上述特点,如果父母在亲子沟通中仍采用随性的沟通态度和方式,势必难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无形中还会淡化情感,也使得男孩不能在日常的亲子交流中获得理解和帮助。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加强亲子沟通,当妈妈有些话不好说时,爸爸可以跟儿子来场“男人之间的对话”。

放手给男孩自由

男孩女孩性格有差别,女孩更喜欢得到父母的深入了解或理解,男孩不喜欢被约束和限制,更加向往自由。但是很多爸爸妈妈并没有了解到男孩、女孩这种差异。

调查发现,父母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并未有意照顾到孩子性别差异,尤其没能关注到男孩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没有考虑到其安排自己事情的自主性。家长对待男孩的教育方式较为独断,在某些事情的决定上没有给予其应有的权利,这与男孩自身喜欢自由、挑战的性格相左。

成绩不可作为考核男孩的唯一

现在很多人都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到高中,男孩的学习成绩都比女孩差。由此,有人喊出了“男孩危机”。但是,对于男孩的父母来说,越是孩子成绩差,越不应该对孩子消极对待。

调查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例如,将学业水平进行对比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其实,男孩在学业中表现出的困境,是由于某些特质被现行教育方式约束而得不到施展。例如,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而当前学校里诸多学科的教学方式无一不是以言语教学为主,限制了男孩潜质的发挥。

而男孩的学业成绩又影响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比如学生学业成绩较好,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则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调查显示,对于孩子的错误,选择“训斥”等教育方式(成绩优17.84%,良20.13%,中24.34%,差29.81%)和“忍不住动手”(成绩优3.71%,良6.78%,中7.68%,差13.58%)的比例,则随子女学业水平的降低而升高。

此外,考察对男孩的了解程度时,父母选择比例较高的三个选项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选择比例较低的选项是:“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孩子最崇拜的人”。由此可见,父母对男孩的了解多为学习、交往等外在情况,而对于男孩的愿望、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这自然会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因此,男孩在学业上面临的教育困境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男孩自身的学习特点受到当前小学阶段教学方式的约束,由此难以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而其学业成绩的弱势又易引发父母消极的教育行为,让男孩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充满失败的体验。男孩的父母,越是孩子成绩差,越不应该对孩子消极对待。

父母需要认识和了解男孩在智力、行为、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运用顺应或更适宜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男孩发挥出自身优势,促进其成长。

走出教养男孩的4误区


走出教养男孩的4误区

核心提示: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1、多拥抱你的男孩

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事实:男孩需要更多的拥抱。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你的儿子都是不过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时间少,看起来好像更少依赖你,而且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脸,他更喜欢看那些移动的物体。

但实际上,男孩大脑成长得比女孩慢,所以他们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他的肌肤需要通过触摸得到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更想让你带着他四处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2、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误区:男孩调皮捣蛋。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妈妈们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

事实: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

妈妈爸爸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同时,鼓励你的小猎人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带给他的是更健康的发展。

3、让男孩走进集体

误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出于爱护和安全考虑,很多妈妈不喜欢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实: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生性成群,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找到自己的归属。

如果男孩在孩提时代没有学会处理团体中的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就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寻找的是能让自己放松、能给他任务、能让他感到自豪的集体。

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是谁。家长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4、理解男孩的固执

误区:一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但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在看城堡。妈妈硬拉着孩子离开。

事实: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是睾丸素的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

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接受事实后,会自己离开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男孩女孩不同的教养要点


当我们知道了“他”和“她”的不同,教养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来的差别,不能排除环境因素

作为一个儿科医生,从男婴和女婴各自的发育指标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但是这些不同肯定是被我们的养育方式所强化。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杜绝那些对性别角色的社会定位,我们就很难研究他们完全本质的不同。因此,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评定在没有任何条件和预期的情况下,这种先天差别究竟会发挥多大作用。——儿科医生

*请让女孩面临挑战

父母们的处理方式,人为地强化了很多孩子的性别行为差异。比如,当女孩抵触某项挑战(比如体育运动)的时候,父母们绝对不会像对男孩的态度那样去推动她尝试。而没有这种推动,女孩们就丧失了那些她们完全有能力完成的挑战和提高。而我不认为这对女孩而言是件好事。——儿童心理学家

*请关注男孩的情感

从性别的角度,孩子可分为两类:男孩和女孩,但是不要忘记,男孩有很多种,女孩也有很多种,而每一种都会有不同的性格和需求。在工作当中,我感觉男孩最缺乏而我们最忽视的两点是:更多的爱抚和更多的交谈。男孩比我们想象得需要更多的身体接触。当他们还小的时候,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出要求。但是如果他们长大一些了还想要抱抱,大人们就会觉得不舒服,担心男孩没有男孩的样儿。而在父母的这种态度下,男孩也就渐渐不再提要求了。而当他们试图在同伴身上表达需求时,又会被大人看成有侵略性而加以制止。——儿童行为学研究者。

男孩成长必经的三个阶段


男孩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你给他们做饭洗衣,然后希望某天一觉醒来,他们已经长大成人,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成长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过程,没有捷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状态和活力都会令我们吃惊。但是人们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即使知道他们的需要,也不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予。男孩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一点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每当我和父母们谈论这一点时,他们的回答都是“是的”,因为我所说的这三个阶段与男孩的成长经历完全吻合。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他是“她”的孩子,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属于她的。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第二阶段:6岁~13岁在这个阶段,男孩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时候,男孩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虽然男孩与母亲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更广阔的世界开始向他招手。)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教给他们这方面的技能,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男人而感到高兴。第三阶段:14岁到成年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这时,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他们必须为儿子挑选好的引导者,否则儿子就会在同样无知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在这一阶段,男孩参加成人社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将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的人。通过了解这三个阶段,我们知道了养育男孩的过程中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对于那些身为6岁~13岁之间男孩的父亲来说,他们不应该再把精力只放在工作上。父亲常常缺席家庭活动会给男孩造成不良影响,会让男孩感觉不到来自父亲的支持。这样的父亲必然会伤害他们的儿子。(然而,在20世纪,绝大多数父亲却一直在这样做——我们孩童时期的记忆就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三个阶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男孩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朝着更为广阔的世界前进,却没人为他们指引道路。因此,对他们来说,青少年和刚成人这一阶段非常危险。有些男孩永远也无法跨越这一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也长不大。男孩之所以会遇到一些问题,完全是因为身为父母的我们不知道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存在这几个阶段,也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人生指导。这三个阶段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从而制定更好的应对方案。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完成的工作。

教育男孩的13个关键问题


家有小小男子汉,如何培养他们变得优秀而坚韧?本文13个关键要点,针对男孩培养完全受用!

关键一:为什么男孩一定要“穷”养才会最棒?

俗话说:自古富贵多淑女,从来纨绔少伟男。“穷”养男孩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内涵为:对男孩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真诚坦率、机智果断以及具有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穷”养就是让男孩多去经历风雨,多去实践。古语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说,只有让男孩在必要的“穷”和“苦”中获得锤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方成大器。

关键二:为什么现在的男孩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陶行知先生曾赋诗曰:“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这首诗诙谐地道出一条人生的至理名言:独立对于男孩来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放养”教育异曲同工。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这句话更是切中现代家庭教育的“软肋”:爱孩子不是要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保护伞,而应该通过培养和引导,让他们成为独立、坚强的男子汉!

关键三:为什么要重视男孩能力的培养?

男孩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成长期,这时候也正是培养他们诸多能力的最佳时期。无论是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决断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还是想像能力,都是男孩成就未来人生必不可少的资本。

关键四:为什么要重视男孩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表明,一个人在学习上能否取得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热爱学习,是否具备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男孩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才是科学家教的根本。

关键五:为什么要让男孩勇于承担责任?

不懂得责任重要性的男孩永远也长不大,永远都是小角色。正如丘吉尔说的那样:伟大的代价,即是责任。所以,父母爱儿子,就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男子汉。

关键六:为什么要重视男孩的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的男孩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正处于朝阳初生、蓬勃向上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男孩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一些变化,也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叛逆、早恋、沉迷网络,甚至离家出走等等。因此,这时候家长必须付出比原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宽容和理解,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平安度过这个“危险期”。

关键七:为什么要重视男孩黄金品质的培养?

常言说,做事先做人。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做事的成败与否。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出男孩诚信、正直、勤奋、自尊、积极向上的黄金品质,这是他们今后迈向成功的基础。所以,开阔男孩的视野这一“教育课程”在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

关键八:为什么要开阔男孩的视野?

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梧。身为未来的男子汉,如果男孩从小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具备广阔的视野,那么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就能战胜更多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键九:为什么许多现代男孩都缺乏阳刚之气?

古罗马哲学家塞尼卡有句名言:“真正的伟人,是像神一样无所畏惧的凡人。”没有一个男孩生而刚毅,同样,也没有不能被培养出刚毅气魄的男孩。只要家长能够给男孩创造锻炼刚毅的成长环境,使之从多方面同软弱进行斗争,那么每个男孩都能成为坚强刚毅的男子汉。

关键十:为什么要重视男孩的财商培养?

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让男孩从小学习掌握理财的知识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同样重要的,这些都是男孩将来生存、发展必备的技能。因此,家长对于男孩财商的培养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关键十一:为什么说社交能成就男孩的大未来?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而85%则是依靠他的人际关系。因此,对于男孩来说,良好的社交能力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障。

关键十二:为什么有修养的男孩才能成为翩翩绅士?

所谓绅士,就是同时具备了宽容的性格、感恩的心态、幽默潇洒的谈吐、教敬父母的言行的“综合体”,所以,要想让男孩成为翩翩绅士,个人修养以及礼仪方面的培养不可或缺。

关键十三:为什么培养男孩要戒除急功近利的心态?

因为男孩在将来要承担比女孩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父母往往对男孩寄予了更大的希望,投放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样也很容易让男孩产生心理压力,重压之下自然更容易出现问题。其实,教育是一种缓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所以,男孩的父母们一定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铭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真理。

总结: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揭示了男孩从孩童向男子汉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所有最关键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经验,是千万父母的育子指南,更是可以让无数平凡男孩走向优秀和杰出的“桥梁”!

家园共育《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养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思考:大数据颠覆10个家庭教育常识 近期,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全国三万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引发社会热议。数百万读者不仅关注这些调查数据显示...
    2021-08-27 阅读全文
  • 大数据显示,要警惕孩子们超高超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目前的趋势,到2025年,超重婴幼儿人数将增加到7000万。中国近30年来的儿童肥胖率麻麻们没意识到孩子将要肥胖2015年对中国6-18岁的176名儿童的研究发现,69...
    2021-01-23 阅读全文
  • 男孩教养要注意什么 男孩教养要注意什么 近期网上讨论社会上对中国男人普遍不满意,认为男人女人化,由此引发“男孩危机”。男孩不好教是很多家长内心的痛,在养育男孩的道路上,你是否进入过以下禁区? 爸爸不能缺失 教育男孩,爸爸...
    2020-09-29 阅读全文
  • 男孩女孩不同的教养要点 当我们知道了“他”和“她”的不同,教养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来的差别,不能排除环境因素 作为一个儿科医生,从男婴和女婴各自的发育指标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但是这些不同肯定是被我们的养育方...
    2022-02-07 阅读全文
  • 走出教养男孩的4误区 走出教养男孩的4误区 核心提示: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1、多拥抱你的男孩 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
    2020-09-29 阅读全文

近期,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全国三万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引发社会热议。数百万读者不仅关注这些调查数据显示...

2021-08-27 阅读全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目前的趋势,到2025年,超重婴幼儿人数将增加到7000万。中国近30年来的儿童肥胖率麻麻们没意识到孩子将要肥胖2015年对中国6-18岁的176名儿童的研究发现,69...

2021-01-23 阅读全文

男孩教养要注意什么 近期网上讨论社会上对中国男人普遍不满意,认为男人女人化,由此引发“男孩危机”。男孩不好教是很多家长内心的痛,在养育男孩的道路上,你是否进入过以下禁区? 爸爸不能缺失 教育男孩,爸爸...

2020-09-29 阅读全文

当我们知道了“他”和“她”的不同,教养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来的差别,不能排除环境因素 作为一个儿科医生,从男婴和女婴各自的发育指标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但是这些不同肯定是被我们的养育方...

2022-02-07 阅读全文

走出教养男孩的4误区 核心提示: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1、多拥抱你的男孩 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

2020-09-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