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发育

发布时间:2021-08-19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狼和鹿的故事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导读: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

很多人都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或几个月的小婴儿,还不能像大人们一样有实实在在的感情。他们在吃饱喝足睡够之后,对周围的世界只能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如果你看到他很高兴,可别一厢情愿地认为那是冲你来的。

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宝宝的大脑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简单,它比单纯的随意的反应复杂多了。

很显然,婴儿的感情发展就像一个难解的谜,谜底很复杂。你能够看到一个四个月的小宝宝自己翻了个身,你也能听到几个月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了,但是,你能看到或听到宝贝的害怕、生气或爱吗?别灰心,只要多给宝宝一些必需的关注,你就能看到他的高兴或恐惧。想想看,当你的宝贝手舞足蹈时,他是不是在说“我高兴”?或者他声嘶力竭地大哭,你会不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害怕了?

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他具备了表达感情的物质基础。他甚至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你对小宝宝笑时,他就会知道“哦,妈妈现在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

让我们来看看一岁内的小婴儿的感情是如何发展的。

0-6个月:快乐的小天使

小宝宝也有个性,而且他们表达个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欢房间的亮度,周围的声音对他有没有影响,这都可以从宝宝的反应上看出来。不管你是多么经常地抱他或让他紧紧地贴在怀里,宝宝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与你的怀抱无关。

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宝宝的“伟大的微笑”出现了,这和以前下意识的脸部肌肉动作不同,这回宝宝的笑是有意义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欢的人来了,比如父母到了身边。研究表明,即使宝宝失明,眼睛看不见,当他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或感受到他的爱抚时,他也会露出这种甜甜的微笑。

对许多初次品尝父母滋味的人来说,宝贝的这个微笑很及时,这不仅给他们带来自信,而且让他们和宝贝的感情更贴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让他们手足失措,此时来自宝宝的一个微笑如同一种无声的鼓励,像是宝宝在说:“妈妈,爸爸,你们做的棒极了,我喜欢你们。”

当宝宝这样对你笑时,别忘了给他一个回应,因为如果父母在此时能给他一个轻松的微笑做回应,他就会更乐意这样做,并且开始知道了他的行为会有反应。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回应,比他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伴随着成长,小宝宝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高兴时,开始咯咯地笑出声,并且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甚至开始等着你逗他高兴。有试验表明,当一个5个月的小宝宝躺在床上时,妈妈走近她,并且藏在宝宝的床后,虽然宝宝看不到妈妈,可她开始兴奋地扭来扭去,等着妈妈和她藏猫猫。换一个陌生人,宝宝就不会有这种期待的表示了。因为宝宝知道妈妈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约3个月时,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小宝宝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童语,模仿他们喜爱的人的声音,这是他们另一种表达自我感觉的方式。和微笑一样,交流是感情发展的关键。如果你的宝宝在对你“说话”,你该学他的声音,也对着他说,宝宝会很高兴,并且继续与你“对话“,这对将来的语言发展是一种很积极的体验。

气愤也是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了。假如你从一个6个月的宝宝手里拿走他的玩具,此时他发出的声音与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虽然宝宝还不会表达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从他手里抢走玩具,可没那么容易了,他会抓得更紧,不让你拿。这种抓握练习可以发展他的肌肉力量,并且学会自我控制。

6-12个月,害怕与依恋

这个年龄的孩子害怕他们生活的秩序被打破,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更复杂了。

在半岁到一岁之间,孩子开始急切地想知道谁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当他们会爬,甚至可以扶着人踉踉跄跄地走几步时,他们渴望更加独立自由,想去哪去哪。但仍然强烈地依恋爸爸、妈妈或照料人,希望与照顾他们的人更贴近。

此时,一种新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出现了。当宝宝喜欢的人离开时,宝宝会表示出强烈的不安,他不知道这个他喜欢的人还会不会回来?往往是妈妈换衣服或爸爸拿起钥匙要出门时,宝宝就开始变得急度不安,甚至声嘶力竭地哭闹,这种普遍的分离焦虑现象说明了一点:她的大脑已经发展到可以预期损失。(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当然,除了恐惧和气愤的感情,这么大的孩子也会表示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他们希望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喜悦。当他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狗时,他会拉妈妈,让妈妈也看。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来放到大人的膝盖上,让大人看他们的好东西。快一岁时,大多数宝宝可以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这些最早的词一般是用来称呼他们喜欢的人,例如爸妈或是经常哄她玩的小朋友。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孩子对父母的十大情绪


父母们似乎每天都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实际上,孩子们在成长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意念,心理学家们把他们这种没有用语言表达的心里话归纳为“摇头的心意”。

请不要听见我哭泣而不理睬我

在孩子哭的时候,大人往往觉得很烦,但如果只是拿个玩具或食物给他,并不能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年幼的孩子需要成人在身旁陪他玩,和他说话。成人了解孩子,就得付出观察的时间,您不妨在喝斥孩子“不许哭”“老实点”之前,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他的伤心情绪。推荐专辑:说给父母听

请不要只在我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时,才注意到我的存在

当孩子处在安静的状态中,成人经常不闻不问;而孩子表现出顽皮或多动时,却会马上引起父母的注意。由此孩子发现:“只有在我调皮的尝试中,父母亲才注意到自己。”这会引起孩子层出不穷的负面行为,令成人觉得如今的孩子更加调皮。

请不要指责我“笨蛋”“愚蠢”,而不告诉我应该怎样做

“真笨!”是一些父母指责孩子的口头禅,即使心中并非真的那样想,却经常随口而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显现出的自我评价是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建构出来的,如果他常听到“差劲”“笨拙”等字眼,使得他对自身的价值不够乐观,而在尝试新能力的表现上大打折扣。推荐专辑:家教原则

请不要把我留在陌生的地方

如果儿童对养育的环境并不熟悉,又不了解照顾他的人,这种经验对幼稚的心灵无疑是一种创伤。因为孩子无法理解父母去那里了,更担心父母一去不回。怕生、黏人、常有恐惧感的孩子大多经历了这样的早期生活。

请不要常给我糖果、玩具、书籍来代替你自己

父母们在家里经常做一些儿童不能参与的工作,或者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忽略孩子。然而,孩子最需要的是和父母共同交流的时间,糖果、玩具等物品都不能取代善讲故事的妈妈和能够与自己游戏的爸爸。

请不要强迫我吃你认为好吃、该吃的东西

中国人非常注重饮食,觉得孩子的吃比其他问题都重要。饮食,原本为了健康,使人更有活力;如果在孩子的三餐上花过多的时间精力,而使丰富的环境尝试相对减少,对于孩子生活目标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请不要今天亲我、赞美我,明日打我、责备我

有的父母情绪起伏很大,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情绪恶劣时,就会一巴掌打在孩子身上,孩子经历了这种强烈的外界情绪感受,会产生很大的不安。推荐专辑:你打孩子吗?

请不要在我过多任性、无理表现时,反而放松给我的约束

孩子有时会表现出任性、无理取闹,如果成人不坚持已经告知孩子的原则,以后孩子就会用各种方式争取他想要达到的目标,从而带来育儿上的困扰。要知道,安静的孩子是来自权威式的家庭。这里的权威不是指专制,而是允许孩子表达意愿,而最后的决定权是在父母的一致决定上。研究表明,这种形式的家教对孩儿的社会适应能力颇为有效。

请不要哄我、威胁我,给我不能实现的诺言

有的父母觉得:“反正孩子不懂,哄哄他就算了。”或是恐吓孩子:“再不老实我就把你交给警察!”这些做法都会导致孩子对父母言行的不信任感。

请不要只问我为什么打架,为什么哭,而仍忙于你的工作

孩子发生自己的小问题时,成人容易马上做出指责的反应。然而,家长生硬的态度,常令孩子感觉自身问题的渺小,往往出现自卑心态。所以,留心观察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检讨亲子之间相处的各种可能,是现代父母应该用心的地方。

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情绪


导读:婴儿的情绪最初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满足;另一种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获满足或其他不适的反应,哭叫正是不良情绪的反应之一。

人们常以为婴儿只会哭喊、睡觉和吃奶,其实他们自打降临人间后,就作为一个人萌发了心理活动。

婴儿的情绪最初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满足;另一种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获满足或其他不适的反应,哭叫正是不良情绪的反应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会逐渐复杂起来。心理学家曾对500名婴儿进行观察,发现婴儿从满月到3个月末,即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骇和烦闷6种情绪反应。微笑是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生理反应,婴儿的微笑也具有社会性,会影响成年,可以密切与母亲的关系,母婴不断地强化这种应答,从中获得满足,这也是婴儿的心理需求。

周岁以后的孩子,在情绪上较为成熟,开始深度与他人交往、喜欢探索周围的环境,已经知道母亲不会丢弃他,不再害怕离开母亲,对新事物有“探求欲”。这时母亲就可适时地鼓励孩子交往,接触社会,切忌娇惯和溺爱。

婴儿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发育。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会使孩子发育成一个退缩型、冷漠型、孤僻型或焦虑型的儿童,长大以后情绪不稳定,性格懦弱,缺少自信心,适应性差。只有认真注意婴儿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才会健康、顺利地发育成长。

父母们要注意孩子情感语言的发展


导读:情感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往往通过脸部表情反映出来,如笑容、惊讶、悲伤、讨厌、害怕、生气、忧愁、哭、不相信或怀疑、不同意等等。

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说话、体态、脸部表情等方式,也可以是书写的方式。年轻的父母常常很关注婴幼儿开口说话和学习书面语言,但是对儿童的体态和情感语言却不太重视。有的父母把面部表情“含而不露”视为深沉或含蓄。实际上,情感语言不仅仅是儿童喜、怒、哀、乐的晴雨表,也是儿童借助这一种语言与外界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种手段。所以,父母要在教孩子开口说话的同时,促进其情感语言的发展。因为情感语言对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个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情感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往往通过脸部表情反映出来,如笑容、惊讶、悲伤、讨厌、害怕、生气、忧愁、哭、不相信或怀疑、不同意等等。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笑的孩子招人爱。”不同的表情有着不同的含义。即使一种表情,也可能有多种含义。例如哭,心理学家们分析不同性质的哭声代表婴儿不同的需求,如饥饿、尿布湿了、腹痛、要人抱等等。因此,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的交流时,父母先要懂得孩子的情感语言,这样才会使孩子产生心理的满足和安全感。

在孩子还没有说第一个字之前,往往是用体态语言或情感语言表示自己的要求。有一些开口说话比较迟而又智力正常的孩子,他们的情感语言是十分丰富的,这可能是一种“补偿”的缘故吧。因为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特别是当别人理解了他们这种表达方式的时候,又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表达。

即使已经开口说话,甚至已经说得头头是道了,仍需要用情感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加强环境对他的理解。在孩子使用这种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如果也学会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他们才会善解人意,懂得他人情感表达的意义或含义。这种相互的学习有助于儿童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能力的发展。

教孩子理解情感语言可以采取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游戏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图画或卡片中脸部的表情反映出来。先让孩子看,然后让孩子模仿,再让孩子自己扮演。通过这一顺序的训练,使孩子懂得表达,善于表达,并且学会适当的表达。

相关推荐

  •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
    2021-12-16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父母要多关心和陪伴孩子 育儿心得:父母要多关心和陪伴孩子 做父母的无论有多忙,都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下面和大家交流交流我的育儿心得。 一、带孩子认识大自然,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生...
    2020-11-30 阅读全文
  • 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 晶晶吃饭撒饭粒,无论大人怎么批评,他都改不了这个毛病,有时甚至用脚把掉在地上的饭粒擦来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一天三顿饭,他有两顿饭的时间要挨骂,甚至挨打。晶晶的父母自觉无招了,便求助于心理医生,医...
    2021-12-21 阅读全文
  • 父母应该要多关爱孩子的心灵 父母应该要多关爱孩子的心灵这几天我在看一本书《和导盲猩猩一起历险》看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很沉重,特别是看到孩子那孤独无助的心灵,我眼睛湿了。想着现实生活中,我们父母有时会打着爱与付出的口号,每天忙里忙外总...
    2020-10-19 阅读全文
  • 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导读: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剧烈,不听话不懂事,惹是生非,给家长带来不少麻烦。作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本来很乖巧的宝宝,也许突然某个时刻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情绪的波峰与低谷间起伏不定...
    2021-10-04 阅读全文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

2021-12-16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父母要多关心和陪伴孩子 做父母的无论有多忙,都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下面和大家交流交流我的育儿心得。 一、带孩子认识大自然,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生...

2020-11-30 阅读全文

晶晶吃饭撒饭粒,无论大人怎么批评,他都改不了这个毛病,有时甚至用脚把掉在地上的饭粒擦来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一天三顿饭,他有两顿饭的时间要挨骂,甚至挨打。晶晶的父母自觉无招了,便求助于心理医生,医...

2021-12-21 阅读全文

父母应该要多关爱孩子的心灵这几天我在看一本书《和导盲猩猩一起历险》看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很沉重,特别是看到孩子那孤独无助的心灵,我眼睛湿了。想着现实生活中,我们父母有时会打着爱与付出的口号,每天忙里忙外总...

2020-10-19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剧烈,不听话不懂事,惹是生非,给家长带来不少麻烦。作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本来很乖巧的宝宝,也许突然某个时刻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情绪的波峰与低谷间起伏不定...

2021-10-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