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缺了这3样对孩子成长很不利

发布时间:2021-08-17 儿童成长 幼儿成长 幼儿成长故事

每位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自己力所能及最好的,给孩子最好的学习环境,穿最漂亮的衣服、吃最营养的食物……可是,当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到底需要什么”的问题时,一些家长显得迷惑:为什么当我把这些“好东西”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欢喜呢?他们到底缺什么?

是的,仅仅这些是不够的,物质的富足远不能弥补心灵的贫瘠,心灵的富足才是孩子真正快乐的源泉!小编觉得,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还不如给他们这些:

一、平时为孩子制造惊喜

即便是成人,也会因为拥有一颗孩子般的好奇心,创造奇迹问鼎成功。因此,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父母保护好他的好奇心尤为重要。

父母要每天教会孩子一些新的知识,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带领他们一起去探寻。多跟孩子接近,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其次,父母一定要试着去想想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求给得多,只求给对的。要知道,当有心的父母,把一份贴心的惊喜送给自己的挚爱的孩子时,能够让他们开心很长时间!

比如,爸妈不经意间听到孩子说他是如何喜欢某种新型的自动铅笔后,悄悄买来放进他的文具盒;有的孩子喜欢《熊出没》里的光头强,父母就可以送孩子印有光头强图像的T恤、书包等;有些孩子喜欢小伴龙,父母可以给孩子买带有小伴龙形象的公仔、AR卡、积木、拼图等;当然还有更多不同的惊喜都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和满足,总之父母一定要多给孩子惊喜,让孩子知道你爱他!这样一来,既启蒙了孩子的灵性,又加固了亲子关系。何乐不为呢?

二、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近日,二胎政策刚刚放开,但城市里的独生子女还是很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小伙伴。父母应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因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跟孩子一同欢笑YJs21.com

“爸爸妈妈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了。”这或许是我们小时候很多人的心语。

不少孩子其实会偷偷羡慕一些出现在影视剧里的父母角色,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小编私以为,在孩子面前要严肃,才有威严——不失为中国育儿传统里的“糟粕”。对待孩子,正事儿上要树立威严无可厚非,平时就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了吧。有时候,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回望初心,每一个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的爸爸妈妈,不都是想让他们开心幸福吗?只不过,在追求孩子的所谓成功的路上,被有些人渐渐淡忘而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男孩不男”很常见?你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吗


一个四年级女生对班上男生这样评价:“我觉得我们学校有些男生很讨厌,没有男子汉气概,在学校里总是装出一副娇弱的样子,说话有那么一点儿娘娘腔……也有些男生像我们女生一样,嘴里经常嚼着话梅,做起事情来扭扭捏捏,还不如我们女生……更让人看不惯的是,他们还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撒娇,比女生还女生。”

“男孩不男”似乎成了当下一个常见现象。发展到成人社会,就是多少有些女性化的“暖男”,代替了高仓健式的硬汉;无奈的姑娘们只好揭竿而起,纷纷升级成为“女汉子”。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男孩阳刚气质的衰落与丧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教的缺失。父教缺失,会让男孩终生‘缺钙’。”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独立更勇敢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性别的社会化。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行为。

孙云晓说:“男孩是逐渐认识到‘我是男孩’、‘我喜不喜欢做男孩’、‘要做什么样的男孩’的。儿童的学习方式是观察、模仿。所以毫无疑问,父亲是男孩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同性榜样,先入为主、无可替代。”

孙云晓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罗斯·派克博士在研究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时,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两个方向:亲密性、联结性和独立性、分离性。父亲对后者有着特别大的作用。“我们主张男女平等,但要承认男女行为方式有差异。不是说女孩子不需要独立,而是男孩这个性别意味着,他们应该比女孩表现出更加独立的特质,所以父亲对儿子的作用更为巨大。”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研究发现:与那些一星期内接触父亲不到6小时的男孩相比,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两小时的男孩,更有男子汉气概,所从事的活动更加开放,更有进取精神,更愿意冒险。

“我到过几十个国家,发现相似的情况。如果是妈妈带孩子出去玩,活动半径比较小,爸爸则会让孩子跑得更远。”孙云晓说。所以,母亲带大的孩子,细腻、温柔;父亲带大的孩子,独立、勇敢。

如果因为离异等原因,父母不得以缺席,男孩怎么办?孙云晓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是问题儿童,这取决于抚养方式。“如果父亲没有责任心,就算他带儿子,也不好;相反,如果有负责任的继父、爷爷、外公来承担父亲的角色,男孩同样能健康成长。”

看到父亲,就像看到“警察在家”

不少人曾回忆,小时候回家看到父亲,就像看到“警察在家”。孙云晓解释,这种感觉最初来源于身体。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爸爸妈妈抱他们的方式就不同。妈妈往往抱得很紧,让孩子感到安全、温暖;爸爸往往会把孩子举起来、晃来晃去。就连稳重的英国首相卡梅伦,送女儿上幼儿园时,也把她扛在肩膀上。

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发现:权威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所谓“权威民主型”,就是既理解尊重孩子,又严格要求。

“权威和民主,对应的家庭教育就是管教和关爱,两者需要平衡。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的失衡带来的。而父亲在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上的作用比较突出。” 孙云晓说,“如果父亲过于溺爱,孩子就会肆无忌惮;如果过于严厉,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药家鑫——孩子不敢犯错误,一犯就是大错误。”

有研究发现,婴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由母亲负责,小学则是父母各半,到了中学,父亲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孙云晓说:“因为在12岁之前,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亲密的情感;12岁之后,孩子会开始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此时,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就非常重要。”

北京昌平区有一个男生,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十分沮丧。父亲就对他说:“这有什么,为什么一定要上重点高中,学习职业技术也很好。”在父亲的指点下,男生学习了汽车修理专业,后来在央视“状元360”职业比拼节目中,连续两年蝉联冠军。

新疆一个长途车司机,因为常年出车不在家,就利用寒暑假带着儿子一起出车。沿途非常辛苦,冬天翻越天山时,路滑难行,雪花都能飘到车里,遇到车坏了,还得趴在地上修车。父亲告诉孩子:“你记住,人生就是这样。关键时候就得咬着牙往前冲,冲上去就能看到霞光万丈。”这位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儿子后来考上了博士,在读期间没向家里要生活费。

在青春期之前,父亲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到了青春期之后,父亲的英雄形象会逐渐消减;而当儿子也终于成为父亲时,新的交替又开始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写道:“14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父亲如此无知,以至于我很难和他相处,可是,等我长到21岁,我吃惊地发现,老爸居然知道那么多东西。”

现代家庭的成员是相互欣赏的

在《好好做父亲》一书中,孙云晓指出,父亲是男孩通往“男子汉”的桥梁。“男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未来发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亲。研究证实: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的,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是软弱的,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很多人把21世纪称为“她”世纪——女性的学历越来越高、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在家庭中,父亲的权威性大大降低。孙云晓发现,一方面,母亲独自带孩子的现象特别多,“每次来听我讲课的,三分之二是母亲;我的读者绝大多数也是母亲”。另一方面,母亲有时候会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诸如“没出息、懒、没有责任心”等。

孙云晓说:“幼儿出于对母亲的天然依赖,这时往往会站在母亲一边,排斥父亲。这样的男孩就会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父亲给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男孩会自惭形秽,觉得男人怎么做都不行。父亲打碎了他成为‘男子汉’的梦想。”

孙云晓说,有一次他和一个小伙子一起做电视节目。“小伙子虎背熊腰,却比绵羊还弱。”在上小学中学时,他就经常被欺负,女孩都能欺负他,他也不敢还手,总是默默忍着。工作之后,他的疑心很重,看到别人说悄悄话,都觉得是在议论自己,心神不宁。结果不断失业,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没有固定工作。在节目中交流时,孙云晓发现,小伙子的妈妈非常强势,爸爸则显得“窝囊”——当爸爸想开口说什么话时,往往被妈妈打断,甚至能“抡起胳膊把他打到一边”。

孙云晓说,“现代家庭一定是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明智的母亲会发现老公的优点。有些父亲能力差一点,但一定有优点,比如有责任心、低调、诚实……”

做男人已属不易,做父亲似乎更难,做男孩子的父亲更是责任重大。不过,孙云晓建议,别把做个好父亲当成沉重的负担。“做个好父亲是男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做父亲给了男人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旦做了父亲,不管你过去有什么经历,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你可以这样面对孩子的成绩


我曾发现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前学后一段时间内,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便是学生的考分,可见家长学生对考分的重视程度。孩子认为,分数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家庭是否太平。家长认为,分数是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分数也是家长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考试分数到底说明什么呢?考试分数只能说明孩子在某一时期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因素有120种,已经发现77种,而学校考试仅能考出几十种智力因素,有很多智力因素无法用考试测验出来。考试分数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基础、能力、环境因素、临场发挥等,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有影响。另外,有的孩子善于考试,有的孩子不善于考试。再有,考题的难易程度、考试范围也很大程度决定着考试成绩。可能大家还记得1984年全国高考数学平均成绩仅有48.4分,我们能说1984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成绩差吗?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从重视考试考分,过分重视选读考试的结果,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虽然考上名牌大学,但毕业后一事无成。

现今家长对孩子的分数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见孩子得高分就欢喜,进而对孩子过份地夸奖和物质上的刺激,希望孩子每次都考第一。这就在孩子的心灵里种下虚荣的种子,使他们觉得自己非常聪明,经不得一点挫折。二是不管孩子基础好坏,用功与否,得低分是什么原因,见了低分就斥责、打骂,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个性发展的缺陷。

问题例如:(1)撒谎,欺骗家长,涂改成绩,冒名签字;(2)怀疑父母的爱,甚至离家出走;(3)部分学生会患“考试综合症”,惟恐得不到高分,心情长期处于恐惧压抑状态,每逢考试便紧张心慌,恐怕失败,反而更加考不出实际水平。这样,终究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孩子得了低分自然不高兴,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使孩子确信父母是爱孩子的,然后可以通过轻松的谈话来了解孩子,鼓励孩子,我很欣赏我的一位同行的作法。

有一次孩子只考了48分,他让孩子把卷子拿回家与孩子共同研究48分。首先,给以肯定,考得不错,相信你下次再努力,学会一个填空不就50分了吗?下次再努力,再做对一个计算题,不就60分及格了吗?说起来,大家似乎觉得要求是不是太低了,但这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其次,家长要冷静思索与研究孩子学习差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看,其原因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第一非智力因素,多数学生成绩不佳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性格、意志、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动机,都有会造成学习成绩差;

第二,学习环境差,如有的家庭每天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甚至喝洒、打架,从不过问孩子学习;

第三,有特殊偏爱,有的喜欢体育,或音乐,或美术,造成个别学生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的孩子属于晚熟,在低年级学习成绩差,一到高年级学习成绩明显上升;

第四基础差,有些学生以前基础不好,新旧知识有一定相关性,因而上课听不懂;

第五,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上,或学习方法不对头,时间花费不少,不见成效。对此父母应针对自己孩子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为了使孩子在精神和身体上充分松驰后,以积极的心情进入学习,请孩子做如下练习:

回忆过去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时,达到目标时的经验感受,把那时的喜悦心情再回味一遍。

回忆成功或胜利的感觉,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最近的都可以。如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真理时,那种兴奋会使心情非常激动;获得意想不到的正确见解,取得优异成绩时,心里格外喜悦。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当解开难度较大的字谜时的得意心情,或当从电影、电视中学到新知识的心情等亦然如此。乃至孩提时代,刚学会骑自行车,学会游泳时的那种心情也同样值得回忆。

我们利用音乐进行学习。进入自然的放松,有意识地试着投入你所有的感官,这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音乐的妙用就是表现在它成为灵感的源泉,听音乐不仅能增加乐趣,更能激发学习的灵感。因为这是一个如何将心灵中潜在的特点浮现成为自己的特质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超越原始思维的阻碍,成为一个最具有创意能力的人的问题。

我要达到目的

学习是快乐的

我的记忆很好

我的精力充沛

我的心情特别平静

以上这些也可以做为肯定性的暗示警句。当然根据你的爱好和情况也可以选用其它的话做为暗示性的警句。如果在这种心态下,把它在心中反复念诵,就能够使愿望变成现实。比如考试前,念诵这样的话肯定会提高考试效果:

我能够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主要内容我全部记得

我的信心十足

我的记忆力特别强

尽是我擅长的试题

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把当时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情景直至细枝末节都明晰地回想起来,让那时的心情忠实地再现在眼前。这样,那种愉快的心情就会出现,心理也就会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气氛中了。

家有男孩这样养 ,长大肯定了不起!


每位男孩的家长,如果具备了这四大原则,那么你的孩子会很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汗。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家长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和孩子交流,又如何教育孩子,对于这些很明显的儿童心理的把握让很多家长左右为难。打?骂?好言相劝?其实关于这些问题,教育专家早有论断,在重压之下的孩子心理极其脆弱,引导不当容易入歧途,所以交流方法很关键。

或许成人的世界有众多不愉快的事情,你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气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满发泄在你孩子的身上。不管孩子惹了多大的事,作为家长的首先不要激动,要温和的与孩子交流。示范给孩子看,面临压力的时候,可以波澜不惊。

当孩子没考好,不必如临大敌,否则孩子对事情的理解也会被父母这种情绪影响,认为“没考好成绩,就像世界末日到了。”父母说:考试就是对自己学习的检查,对自己汇报就可以了,这次没考好,下次继续努力。

许多时候我们耐着性子跟他慢慢磨,好言好语相劝,得到的却往往是孩子更加无理的举动。当我们的耐心被一点一点消耗完的时候,我们就会如点燃的炸药桶一样轰地炸开。每次愤怒过后都会感到深深的内疚,每次情绪崩溃之后,又会感到深深的自责。

慢慢的我发现,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想要教育好熊孩子,就先要管控好自己。曾几时每当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家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内心便掠过少许担忧。

每个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一个趋向成熟拥有智慧的父母,才是他真正的起跑线。若不能反省自己,改进自己,孩子,才是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

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乖、不容易发脾气,我们自己就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与他们打交道时,自己要做到是一个温和的父母。

孩子总让我们生气,可是在我们要发怒之前,请先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愤怒?我们真的有认真听孩子在说嘛?我们是因为孩子生气还是因为自己的状态?当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一切都会变的简单起来。

我国宋代名人司马光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母亲的,不用担心她对孩子的不慈爱,值得担心的是她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很少因为智力。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让那些有用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孩子们的成长。

相关推荐

  • 父母运动狂热对孩子成长不利 导读:大部分人认为,父母对运动的热情容易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最近《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肯定了这一看法,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这种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就要看父母的具体做法了。 事实上,...
    2021-11-09 阅读全文
  • “男孩不男”很常见?你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吗 一个四年级女生对班上男生这样评价:“我觉得我们学校有些男生很讨厌,没有男子汉气概,在学校里总是装出一副娇弱的样子,说话有那么一点儿娘娘腔……也有些男生像我们女生一样,嘴里经常嚼着话梅,做起事情来扭扭捏...
    2021-08-27 阅读全文
  • 请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孩子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真笨”这个词经常就会出现在父母的口中,什么叫笨?学东西慢就叫笨。一学就会那叫聪明,不聪明的就是笨。在动作上,不灵巧的叫做笨,迟缓的叫做笨? 如此说来,新生儿是...
    2021-10-02 阅读全文
  • 你可以这样面对孩子的成绩 我曾发现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前学后一段时间内,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便是学生的考分,可见家长学生对考分的重视程度。孩子认为,分数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家庭是否太平。家长认为,分数是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志,在某...
    2021-01-12 阅读全文
  • 家有男孩这样养 ,长大肯定了不起! 每位男孩的家长,如果具备了这四大原则,那么你的孩子会很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汗。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
    2021-02-05 阅读全文

导读:大部分人认为,父母对运动的热情容易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最近《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肯定了这一看法,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这种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就要看父母的具体做法了。 事实上,...

2021-11-09 阅读全文

一个四年级女生对班上男生这样评价:“我觉得我们学校有些男生很讨厌,没有男子汉气概,在学校里总是装出一副娇弱的样子,说话有那么一点儿娘娘腔……也有些男生像我们女生一样,嘴里经常嚼着话梅,做起事情来扭扭捏...

2021-08-27 阅读全文

孩子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真笨”这个词经常就会出现在父母的口中,什么叫笨?学东西慢就叫笨。一学就会那叫聪明,不聪明的就是笨。在动作上,不灵巧的叫做笨,迟缓的叫做笨? 如此说来,新生儿是...

2021-10-02 阅读全文

我曾发现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前学后一段时间内,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便是学生的考分,可见家长学生对考分的重视程度。孩子认为,分数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家庭是否太平。家长认为,分数是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志,在某...

2021-01-12 阅读全文

每位男孩的家长,如果具备了这四大原则,那么你的孩子会很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汗。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

2021-02-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