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家来运动》

发布时间:2021-08-07 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说课稿 幼儿语言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2、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 儿歌《大家来运动》及相应字卡[趣祝福 www.zfw152.coM]

2、 学生课本《一起来运动》(一)及相应静电贴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如:教师手指着膝盖,请幼儿说出名称。

(2)身体该部位可以做些什么动作?。教案来.自:屈;老师,(如果幼儿能说出儿歌内容之外的动作,教师也应予以肯定)

2、欣赏儿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念儿歌中的句子,并学习关键词。

3、 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 在学生课本上的相应地方贴上静电贴。

儿歌:大家来运动手腕摇一摇,颈部转一转;肩膀耸一耸,手臂来伸展;手肘抬一抬,臀部撅一撅;小腿踢一踢,腰部扭一扭;膝盖弯一弯,脚踝转一转;脚趾动一动,再来个大跳跃。大家来运动,宝宝更健康!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家来运动》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来运动》”。让幼儿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让幼儿通过学儿歌掌握相应词语。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2、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

3、让幼儿通过学儿歌掌握相应词语。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儿歌《大家来运动》及相应字卡

2、学生课本《一起来运动》(一)及相应静电贴

活动过程:

1、导入:

(1)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是什么?

如:教师手指着膝盖,请幼儿说出名称。

(2)身体该部位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如果幼儿能说出儿歌内容之外的动作,教师也应予以肯定)

2、欣赏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念儿歌中的句子,并学习关键词。

3、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在学生课本上的相应地方贴上静电贴

[附]儿歌:大家来运动

手腕摇一摇,颈部转一转;

肩膀耸一耸,手臂来伸展;

手肘抬一抬,臀部撅一撅;

小腿踢一踢,腰部扭一扭;

膝盖弯一弯,脚踝转一转;

脚趾动一动,再来个大跳跃。

大家来运动,宝宝更健康!

大家来运动反思:

“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在新课标指导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游戏性”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给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自己去发现美、体验美、评价美。

如何让学生在“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呢?兴趣是每个人学习最好的源动力,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与快乐的体验相连。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针对低年级小朋友好动的天性,如何让学生活动的有张有弛,是我在设计教学时思考的重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随着《大家来做广播操》MTV尽情舞动,感受运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做一做运动的动作,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运动姿态图片,让学生感受运动中的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幼儿百科: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没有不运动的物件,也没有能离开物件的运动。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说动词》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初步了解动词,会说动词。

2、使幼儿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汽球、毛绒玩具、呼拉圈、报纸、皮球、铃鼓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跳舞。

2、教师提问:你都做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边游戏边说动词。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示范玩球。

1、教师出示皮球问:这是什么?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怎么玩?

2、请幼儿表演玩球并提问:他在做什么?(幼儿说出动词)

(二)幼儿自选物品进行游戏。

1、 教师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玩一玩,看谁玩的花样最多,提醒幼儿不要碰到其他人。

2、幼儿自选玩具进行游戏,教师指导。

3、教师提问:你在玩什么?你是怎么玩的?。本.文来源:;(指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游戏)

4、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打人”游戏。

5、指导幼儿整理玩具。

(三)进一步学习动词。

1、教师拿皮球和报纸问幼儿:你刚才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并表演)

2、教师向幼儿说明表示动作的词就叫做动词。

3、幼儿继续表演,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汽球并提出新的问题:是什么东西让汽球鼓起来的?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搬过来,搬过去》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了解故事的内容;在读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猜猜人物、摸摸书本、说说想法、编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投影、课件、故事绘本、画架及房子造型的图板。

2.知识准备——课前丰富学生关于动物的一些知识。

【教学过程】

一、聊聊书名,触摸书本。

1、猜猜主人公

出示绘本扉页让学生猜猜本书的两位主人公是谁?

2、读读绘本名

这本书就在这里,谁想先摸一摸这本书呀?

出示绘本书名——《搬过来,搬过去》认识“搬”字

猜猜书中的主人公要搬的是什么?猜猜它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出示故事的第一页

使学生对两位主人公的外形有更直观的认识,明白“高大”和“矮小”的意思,并读读书上的四句话“这是长颈鹿。她非常高大。”“这是鳄鱼。他非常矮小。”

让学生看着画面,试着用上“高大”和“矮小”称呼主人公并和他们打打招呼。"屈,老师.教,案,网"如:“你好呀,高大的长颈鹿。”

4、爱的初体验

关注第二页引导学生依据书中的信息分辨出主人公的性别和他们之间的爱人关系。

二、师生共读,触摸故事。

1、听听故事的前一部分——“搬过来”。(板书:搬过来)

因为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一个图画故事,所以你除了听老师讲故事之外,还要会看图,观察图画与故事的联系,也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听清楚了吗?那故事就要开始咯!(教师开始结合图画朗读“搬过来”这个部分的故事。)

(1)对长颈鹿来说“不理想”表现在哪儿?

行走问题——睡觉问题——坐下休息问题(板书以上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每个问题出现的时候相机引导学生为图画书补白——如:长颈鹿小姐撞到头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哎哟,!”使学生对“一点也不理想”有正确、直观的认识。

(2)爱的再体验

从第七页鳄鱼先生的话中初次体会家人之间的关心和体谅

2、听听故事的中间半部分——“搬过去”。(板书另一半课题:,搬过去)

(1)放手让学生依据前一部分的学习方式找出——对鳄鱼来说“困难”又表现在哪儿?

吃饭问题——门把手问题——上下楼问题——上洗手间问题——晾衣服问题(板书以上内容)

在此进行“因为……所以……”这个句式的训练。如“因为门把手太高了,所以鳄鱼先生够不着。”

(2)爱的三体验

关注第十五页鳄鱼和长颈鹿的难过

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老师用采访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心里话。“鳄鱼先生你为什么不开心呢?”“长颈鹿小姐你住在这里不是很方便吗?怎么也不开心呢?”

从而再次体会家人之间的关心和体谅,这里他们的难过应该不仅仅是抱怨,而是在为对方着想,为对方的不便难过。

3、听听故事的结尾部分——“有新家了”。

(1)编编故事。

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激起继续阅读的期待。)

请你当回小作家,说说他们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看谁能把接下来的故事编得最有创意,最有意思,那就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请学生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教后反思:

这是一本让你第一眼就喜欢上的图画书,可爱的形象,柔和的色彩,幽默夸张的动作表情。绘本大意是:一位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因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

为了让幼儿便于理解友谊,我将长颈鹿和鳄鱼设计成好朋友,孩子们对画面很感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有几点值得分享之处:

1. 开放性的提问。在课堂上,小朋友们也被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我通过,先出示封面,让孩子们观察这本书的封面,说说这本书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长颈鹿和鳄鱼油什么差异。然后我把主动权抛给了幼儿,让幼儿观察图片并思考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积极鼓励幼儿动脑筋去思考全面的办法。

2. 阅读过程中,我注重幼儿的表达。如,让幼儿猜测着他们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长颈鹿的床太高了,鳄鱼只能睡到地板上;长颈鹿家的洗脸池太高了,鳄鱼的脸每天都脏兮兮的;长颈鹿家的橱柜太高了,鳄鱼帮不上他太太的忙……同时幼儿为了能让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想了许多办法:把他俩的房子连在一起,中间开个小门,这样他们都方便而且还可以见面;住在长颈鹿家,因为他们是爱人关系,所以当鳄鱼够不着东西时,长颈鹿可以把鳄鱼抱起来,帮助他……我为他们的想象力而惊叹,或许这就是绘本带给我们的魔力。

3.为了帮助幼儿便于观察,我除了用课件,还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吃饭问题;门把手问题;楼梯问题;马桶问题;晾衣服问题等等,当幼儿在长颈鹿和鳄鱼的新家图片中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掉时感到非常兴奋和油成就感。

本次活动绘本教学选材很重要,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去开展,才能行云流水般地把活动开展下来。作为大人,看这个绘本同样深有感悟,在和爱人、家人遇到困难时不能一味的放弃、退缩或者互相埋怨,应该一起想办法,一起动手改变、克服困难。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落叶》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作品所体现的优美意境,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诵,理解并掌握词汇"飘落"。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组织幼儿户外拾落叶。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

通过看、听、说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活动难点:

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幼儿的想象力,尝试仿编。

活动过程:

一、看落叶,做树叶飘落的动作,引出课题。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出示落叶,让幼儿观察落叶的颜色。

师: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

让幼儿运用肢体学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美丽的小树叶会飘到哪里去呢?

幼: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

二、师配乐朗诵,让幼儿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1、师:树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的名字叫《落叶》,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散文里的树叶飘到哪儿去了?(教师有表情地配乐朗诵散文一遍)

2、提问:

⑴小朋友,散文听完了,谁来说说这篇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⑵散文里说的树叶都落到哪里了呢?(幼:树叶落在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

⑶散文里有哪些小动物?(小虫、蚂蚁、小鱼、燕子)

三、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听、看、说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完整播放课件一遍。

师:小树叶落在了不同的地方,小动物们看见了,把它当作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你知道树叶落在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句式:树叶落在( ),( )看见了,把它当作( )。

●师: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是哪一句话呢,大胆地说一说。

2、分段播放课件,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播放课件①:

⑴提问:秋风吹来了,天气怎样了,树上的树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呢?

⑵师解释"飘落"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飘落。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丰富词汇:飘落)

●播放课件②:

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播放课件③:

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播放课件④:

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播放课件⑤:

⑴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是怎么说的?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⑵提问: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

幼: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幼:对,小燕子不快点飞等天气冷了就来不及了。

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四、仿编散文。

●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们念得真好,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落叶还会落在哪里?。本.文来源:;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呢?

2、请小朋友们模仿我们刚才学习的散文里的句式:"树叶落在( ),( )看见了,把树叶当作( )。"编出一句完整话。看看谁最聪明,说得最好?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如:树叶落在草地上,小兔跳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沙发……)

附散文内容:

《落 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啦。"

活动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

相关推荐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家来运动》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来运动》”。让幼儿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让幼儿通...
    2020-06-20 阅读全文
  •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说动词》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初步了解动词,会说动词。 2、使幼儿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汽球、毛绒玩具、呼拉圈、报纸、皮球、铃鼓若...
    2021-08-09 阅读全文
  •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搬过来,搬过去》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了解故事的内容;在读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猜猜人物、摸摸书本、说说想法、编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
    2021-07-23 阅读全文
  •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昆虫》 教学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如蚂蚁...
    2021-08-16 阅读全文
  •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落叶》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作品所体现的优美意境,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诵,理解并掌握词汇"飘落"。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组织幼儿户外拾落叶。 2、材料准备:多...
    2021-08-06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来运动》”。让幼儿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让幼儿通...

2020-06-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初步了解动词,会说动词。 2、使幼儿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汽球、毛绒玩具、呼拉圈、报纸、皮球、铃鼓若...

2021-08-09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了解故事的内容;在读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猜猜人物、摸摸书本、说说想法、编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

2021-07-23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如蚂蚁...

2021-08-1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作品所体现的优美意境,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诵,理解并掌握词汇"飘落"。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组织幼儿户外拾落叶。 2、材料准备:多...

2021-08-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