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孩子有四种心灵需要

发布时间:2021-08-05 做四有幼儿园教师 睡前故事哄小孩 幼儿园小孩游戏

导读: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父母要注意小孩子的心灵需要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请满足孩子的心灵需要


导读: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孩子心灵需求亟需关注


导读: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幼儿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

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

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孩子有怎样的心理需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并且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得孩子健康地成长。

1、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而接纳,孩子才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2、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的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3、常规

常规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常规是安全感的来源,常规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4、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达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5、鼓励

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因为缺乏鼓励是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基本原因。所以说,有偏差行为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及发展,也无法获得归属感。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强调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尊重及成就的感觉。

6、责任

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7、认同的楷模

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身传言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8、尊重

民主的生活建立于互相尊重,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尊重则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唯有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对孩子表现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当作大人一样有权利做决策。但是,权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个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利。

相关推荐

  • 家长请关注孩子的四种心灵需要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
    2021-03-12 阅读全文
  • 孩子需要一种心灵的寄托 导读:这团毛线,是绝对不能洗的,因为上面残留着“妈妈的味道”,是孩子的一种“心灵的寄托”。 如果年轻的妈妈要离开家一段时间,请给幼小的孩子给孩子一个“心灵的寄托”。 4岁的小女孩琴琴在读幼儿园中班,她...
    2021-09-10 阅读全文
  • 关注孩子四种“心灵”需求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
    2022-04-05 阅读全文
  •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一、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得到别人的赞赏; 3、被接受、被尊重; 4、在家里有地位。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
    2021-09-11 阅读全文
  • 父母要注意小孩子的心灵需要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
    2021-11-30 阅读全文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

2021-03-12 阅读全文

导读:这团毛线,是绝对不能洗的,因为上面残留着“妈妈的味道”,是孩子的一种“心灵的寄托”。 如果年轻的妈妈要离开家一段时间,请给幼小的孩子给孩子一个“心灵的寄托”。 4岁的小女孩琴琴在读幼儿园中班,她...

2021-09-10 阅读全文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

2022-04-05 阅读全文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一、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得到别人的赞赏; 3、被接受、被尊重; 4、在家里有地位。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

2021-09-11 阅读全文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

2021-11-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