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亲子沟通的几个方法参考

发布时间:2021-07-27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亲子沟通的几个方法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常说自己拿孩子没办法,或者有时干脆被孩子给折腾的生气又发火。其实,细细想想,之所以孩子在你面前总是随心所欲,与你的方法单一有直接的关系,方法单一自然会让孩子摸清你的底细,想着办法对付你。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你不仅要更新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在亲子沟通方法和技巧上下一些功夫。观念方面的内容,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没少提过,但对于亲子沟通方法,却很少详细做总结,今天拿出4种常方法与家长们共分享。希望每一种方法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让你在面对孩子时多一些应对的办法,少一些情绪失控现象。

方法一:年轻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眼睛专注看:当孩子和你说话时,你的眼睛要平视看着孩子的眼睛,为了达到平视,你可以弯下腰来,或者蹲下来。有时可以偶尔扫视孩子身体表现,如果孩子不看着你的眼睛或者面部,可以在孩子说完话后,提醒孩子:“宝贝,刚才你在和妈妈说话时,我发现你的身体在随意乱动,这些动作都是多余的,一定要站好(坐好),这样才是好孩子,你愿意做爸爸妈妈或者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吗?”“宝贝,一个出色的孩子和别人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身体姿势,你不能乱动,一定要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对方,这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你尊重了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的,你愿意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好孩子吗?”

耳朵仔细听:孩子在说话的过程中,你一定要用耳朵仔细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话,或者话背后隐藏的一些含义。有些时候,孩子有某些动机和需要时,可能会拐弯抹角,并不直接表达,你可以边听边揣摩孩子话中的意思。有些年轻父母听力和思维常常配合不到一起,听时抓不住重点,孩子说完了,竟然弄不明白孩子想要干什么,或者干脆按表面的意思去回应孩子,这肯定不能正确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说的话表达不清晰时,你可以郑重地告诉孩子:“宝贝,能否把你刚才的话再有重点地重复一遍?刚才妈妈没有听明白你的意思。”让孩子重复自己说的话,可以锻炼孩子简洁的表达。

面带着微笑:如果你能面带着微笑听孩子说话,这会让孩子在说话时处于非常放松的心情。当然,你面带微笑倾听孩子说话时,会给一个最佳的礼貌形像,当孩子听你说话时,你就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宝贝,你在说话时是否注意妈妈是带着微笑的?这说明妈妈是带着好心情倾听你说话的。你和别人说话也要这样,微笑可以让人和你说话保持快乐的心情,也是有修养,有好气质的表现。”你的引导会让孩子明白微笑的深层次含义。有些年轻父母平时非常不注意自己的面部情绪表达,如果你变化无常,很容易导致孩子会从你的面部表情中窥探到你的内心世界,你心情好时孩子就用好心情面对你,你心情不好话难听时,会让孩子情绪被你带动,以不良情绪面对你。

保持好体态:有修养,有好气质的父母常常给人以好的印象,如果谈吐得体,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好的体态简单点说,就是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与孩子说话过于随意,如果孩子偶尔看到你懒懒散散地倾听他说话,可能并不会想到什么,时间长了,孩子会认为你不愿意听他说话,这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心理暗示:“妈妈不愿意听我说话。”“妈妈对我的话不感兴趣。”尽管你并不是有意这样做,但由于孩子误读你的体态信息,也就不愿意把内心想的事情和你说。所以,你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良好的体态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处于放松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礼貌地打断:有时在倾听孩子说话时,可能会有电话打进来,或者家里的门铃响起,或者厨房里灶上的火需要察看一下等,这时你绝不能突然就转身就做自己的事去,而是要礼貌地打断孩子的话:“宝贝,你刚才的话妈妈一直在认真地听,但现在妈妈要打断你一下,有电话响了(其他事了简单地告知孩子),稍等妈妈,我处理完马上回来,好吗?”“宝贝,对不起,请稍等,电话响了(其他事要简单陈述),我马上就回来。”像类似的话,你可以让孩子不至于扫兴,同时也可以安静地等待你处理完事后,返回来继续听他说完。否则,你不礼貌地打断,孩子一看你走了,也就不再说后面的话,而去玩耍或者做别的事了。

方法二:年轻父母要学会巧妙地问

选择时机问:有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会处于变化状态。比如看到孩子郁闷不乐时,你可以问:“宝贝,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来,和妈妈说一说,看看妈妈能否帮助你。”“哟,谁惹我的宝贝不开心了,来告诉妈妈,我听听什么事。”“孩子,遇到困难了吗?妈妈看你有点不高兴呢,说说好吗?”“嗬,宝贝,看你这个高兴劲,遇到什么开心的事了,和妈妈分享一下好吗?”“孩子,妈妈看你心情不错,肯定有什么令你开心的事发生了,说说吧,让妈妈听听呗?”像类似的时机,需要年轻父母平时细心观察孩子,你肯定能做出问的时机选择。相信你合理的问会让孩子敞开心扉,把心事告诉你。

巧妙地反问: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孩子成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不解的事,总会跑来问妈妈,如果你总沿用以前的方式——有问必答,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思维懒惰现象。特别是孩子进入一年级以后,在学习中表现的更为明显,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请求妈妈给答案。为了锻炼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你可以巧妙地反问孩子:“宝贝,你再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一遍好吗?”(这是让孩子加深对问题的印象)“宝贝,刚才的问题你怎么想?”(把球踢给孩子,引起孩子的思考)“宝贝,你刚才回答的不错,妈妈再补充一下就完善了。”(把功劳让给孩子,有利于增强孩子主动思考的自信)

请教式提问:这种方法可以展示出年轻父母谦虚的一面,用你的谦虚榜样来影响孩子。比如看到孩子在组装玩具,你可以问:“宝贝,为什么要把这个部件装在这个地方呢?”“宝贝,你把这个部件装在这个位置上,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能告诉妈妈吗?”比如看到孩子在阅读(只是概略式阅读,孩子目前还不能完全独立阅读)可以这样问:“宝贝,能给妈妈讲讲你正看的这个故事是什么大概意思吗?”“宝贝,图中的这个人做什么呢?能给妈妈讲讲吗?”“宝贝,刚才动画片中某某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能给妈妈说说吗?”像类似请教式的问,可以让激发孩子表达的兴趣,或者展开想像,或者主动思考。

引导式发问:在时间意识培养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引导式问,这种引导式问,并不说出孩子即将要做的事,避免每天总是重复性追问,让孩子产生听觉疲劳,比如很多家长在孩子每天写作业时,总会直奔主题:“为啥还不写作业去?”“到了写作业时间,你还没完没地玩儿?快去写。”但如果你用引导方式来提醒孩子,效果会截然不一样,比如你可以问:“宝贝,能告诉妈妈现在几点了吗?”“宝贝,再过五分钟,你应该到做什么事的时间了?”“好样的,你能够把自己要做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真是了不起呢,妈妈相信你能认真执行作息时间内容的,加油!”看,这里是不是没有提作业一词?而是让孩子主动思考,然后做事呢?

迂回曲折问:有时孩子本来已经从你这里获得过问题的答案,但是由于不愿意主动思考,而是想坐等你给答案,为了避免孩子思维懒惰现象,你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比如孩子提出问题后,你可以这样问:“宝贝,这个问题的答案,妈妈以前告诉过你,现在想一想,妈妈以前怎么对你说的,好吗?”“宝贝,这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怎么讲的?给妈妈讲一讲好吗?我也想听听呢。”“宝贝,这个字以前妈妈告诉过你读音,现在我给你组一个词,你肯定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试试,好吗?”象类似的问,会减少孩子对你的心理依赖现象。当然这需要你保持足够的耐心,并且要鼓励孩子,肯定孩子,不要用责怪面对孩子。

方法三:年轻父母要慎用赞赏的话

赞赏针对事:很多年轻父母在赞赏孩子时,经常会忽略针对具体的事件,而是不加以思考地就说:“孩子,你真棒!”“宝贝,好样的!”“咱家的宝贝真出色!”“宝贝真了不起!”如果你这样赞赏孩子,常会让孩子不知道他到底好在哪,棒在哪。时间长了,孩子便会对你的赞赏有一种麻木之感。为了让孩子在你的赞美之词中建立起自信,获得做事的愉悦感,你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刚才这件事,你非常认真,看到你如此专注,妈妈非常开心。”“宝贝,你刚才说话时非常有条理,好样的,以后就这样说,你会越来越出色的。”“宝贝,你刚才帮助了别人,妈妈为你自豪。”“宝贝,你早晨能铃响后马上穿衣下地,真了不起啊。”等等。

赞赏要有度:凡事都有一个过犹不及的现象,在亲子沟通中同样也适用。在对孩子进行赞赏时如果你长篇大论,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满现象。孩子如果被你的无边赞美之词淹没了,会缺乏分辨力,当你不去极力表扬时,孩子反而会有一种不满足感,这会影响孩子自主做事的积极性。度的尺度把握,一是建议要用简洁的语言,便于孩子记忆和理解;二是建议重复性的表扬要间隔开,表扬两次后要停止,过几天,或者过一段时间再重复使用;三是建议阶段性总结赞赏孩子的表现,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近期自己总体表现,让孩子心中充满向上的动力。赞赏是一门语言艺术,希望年轻父母平时通过学习,提高你的语言修养。

赞赏抓时机:有些时候,孩子会因为犯错误受到批评而陷入苦恼的情绪之中。面对这种情形很多年轻父母常会缺乏灵活的方式面对孩子,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形,可以利用赞赏的方式让孩子走出烦恼和不安。因为孩子受到批评时,大多数都会处于负面情绪之中,注意力也都会放在错之中,这时年轻父母可能对孩子说:“宝贝,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只会为犯错而内疚或者不安,你用不着这样,妈妈并不会因为一次犯错就抓住不放的,这时反而可以想想你表现特别出色的事,就拿你晚上关心奶奶病情这件事,你就做的特别棒,现在想想看,只要把你这小小的不足改正了,是不是出色的方面就更多了?”

对比赞赏法:为了让孩子清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可以用情景对比赞赏之法来肯定和鼓励孩子。比如你带孩子在小区做户外活动时,看到有的小朋友在破坏小区的环境,你就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你看到那些小朋友没有?他们在破坏环境呢,这些行为反应出一个孩子的品质有很大的欠缺,但是妈妈却从没有看你做过破坏环境的事,和他们相比,妈妈认为你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比如看到有的小朋友缺乏礼貌的行为,可以引导孩子:“宝贝,你瞧,那个小朋友多没有礼貌,爷爷没有答应给他买玩具,他就对爷爷又打又闹。和这个孩子相比,你这方面做的非常有礼貌,从没有过这样的表现,你真了不起呢。”

手势赞赏法:平时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些手势赞赏动作,并一一就手势表达含义详细讲给孩子,让孩子清楚每一种动作的意思。比如竖起大姆指代表你做的很棒,比如竖起食指和中指呈V形状代表你做的非常出色,比如紧握拳头竖起稍用力摆动代表你是好样的继续加油。等等,只要孩子看到你的手势,就立刻会明白你在赞赏他(她)做的非常好,这对孩子来说得到心理暗示后会做的更加来劲,表现的更加自信。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在集体场合下应用,往往孩子也特别期待你给他鼓劲,有时在家里或者其他环境也可以适当与其他方法交替使用。手势赞赏法最大的优点是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减少你的唠叨。

方法四:年轻父母要合理批评孩子

对事不对人:很多年轻父母经常在批评孩子时会忽略这点,不知不觉因为负面情绪的暴发而直接对准了孩子,比如会说:“你怎么就这么笨,我以前是怎么教你的?”“我和你强调过多次了,你怎么这么不长记性,你长的是猪脑子?”类似的话非常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经常这样说,会给孩子心理暗示——我很差,我很笨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只针对事来批评,比如可以说:“宝贝,妈妈认为你这件事做的不是很好,好孩子不应该这样做的,你想想看错在哪里了?”“孩子啊,这种不礼貌的话以后千万不要再说了,否则,别人会误以为你就是一个很糟糕的孩子呢,妈妈认为你完全可以学会礼貌待人的,因为你是好孩子。”

批评后鼓励:可能绝大部分年轻父母都会在孩子做错事后批评孩子,而批评完后就让孩子做别的事去了。这种批评并不合理,因为孩子受到批评后,往往心情并不会很好,甚至有的孩子经常受到批评而产生疲沓的现象,不管你怎么批评,他(她)根本不当回事。为了防止孩子出现这种疲沓现象,年轻父母可以在批评完孩子后,适当给予一些鼓励。比如可以这样说:“宝贝,刚才你知道错在哪里了吧?也知道如何改正了吧?好,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妈妈相信你会愿意为做一个好孩子而努力的。”“宝贝,人最可宝贵之处就是不怕犯错,妈妈相信你会把这次犯错的教训变为动力,因为你有很强的上进心,是不是啊?”

不当众批评:不要看孩子小就可以不分场合随便批评孩子,尤其是当众批评孩子会让孩子自尊受到伤害。有些年轻父母看到孩子当众犯错,有时出于死要面子,而指责和打骂孩子,以证明自己不娇纵放任孩子。其实这样做,你并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有时弄不好还会让你丢丑。不当众批评孩子并不是批评,完全可以把孩子悄悄叫到一边,小声去批评,比如说:“宝贝,刚才你粗鲁无礼的行为,妈妈感觉非常脸红,因为这并不代表你个人的行为,还代表着我们全家人的形像呢。”“宝贝,刚才你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的行为,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有礼貌的好孩子绝对会注意公共场合秩序的,你愿做好孩子吗?”

用沉默批评:有时孩子正在做错事时,或者你知道孩子做错事后,也可以不用说话,同样也能达到批评的效果。比如看到孩子正在做错时,你带着严肃的表情,用眼睛一直盯着孩子看,当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时,会马上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并加以改正的。有时孩子做错事后,可能会等你去批评他,但如果你用假装不理孩子的方式面对他,反而会让孩子知道你的态度,你越是态度冷淡不理他,孩子越是感觉内疚,有时孩子还会在你沉默一段时间后来找你道歉,主动承认错误。沉默法有时需要借助第三方来引导孩子,比如爸爸可以悄悄告诉孩子:“孩子,瞧你妈妈,你的错误惹恼了她,好好反思自己错在哪,然后找妈妈认错吧。”

自我批评法:当孩子犯错后,年轻父母还可能用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让孩子产生内疚和自责感,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你得知孩子在外面欺负哭了别的小朋友,这时把孩子叫到身边对他说:“宝贝,妈妈知道你欺负了别的小朋友,我心情非常糟糕,我感觉妈妈特别差劲,因为我平时没有认真教育你,让你清楚如何礼貌与人相处,怎样与小伙伴搞好团结,我真想让那个被欺负的小朋友爸爸妈妈狠狠地批评一顿,这样我的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当你这样说时,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责任感,因为对孩子来说,自然不愿意看到妈妈这么伤心,这么难过,肯定会安慰妈妈的同时也做自我批评。

换位批评法:前几种都是父母批评孩子,现在可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孩子来批评父母,以提高孩子是非分辨能力,用孩子监督父母的方法提高孩子正确做事的意识。比如有一位妈妈平时和孩子约定,如果妈妈犯了唠叨的毛病,你就狠狠地批评妈妈,以帮助我改正。结果当妈妈在家里在唠叨爸爸时,孩子就出面了:“妈妈,你又犯了唠叨的毛病了,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妈妈,你看爸爸都被你唠叨烦了,你能不能让爸爸安静一会儿?”“妈妈,你说一遍就够了,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你安静地看着就行了,好吗?”像类似的情景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年轻父母可以捕捉到很多时机,让孩子来批评大人的错误做法。

后记:每一种方法,我给出了五种技巧,当然远不止这五种技巧,还需要年轻父母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家庭情况去拓展思考,尽可能不要套用我的话,而是理解之后,变为你自己的话,这样才能达到灵活应变的目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法


“今天的功课做完没?你应该开始写了吧?”“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能找到工作哦!”“你怎么懒成这样?”“你怎么可以这样和我讲话?”

这些话是不是不可思议的熟悉?

当时,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么?但一如以往,孩子冷着一张脸,仿佛没有听到一个字。

父母总是在讲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其实孩子的“鼻子”很灵的,他一看到你的表情就已经知道你要讲什么,但他们一点都不想听,就用“放空”敷衍,把你的话当空气,而且常常好意种出恶果。

案例

你只是担心女儿今天怎么比较晚回家,女儿回家已经很累便回嘴:“你很烦,又没有怎样。”

两人说话开始愈来愈大声。

最后妈妈脱口说出:“这是我的房子,你必须遵守我的规定,不然你出去!”

在气头上的女儿把书包一摔说:“好呀,出去就出去。”便离家了。那句气话绝对不是母亲想要看到的结果。

很多父母犯的错误是,以为青少年能像成年人一样沟通得又快又清楚,事实上青少年需要一点时间消化自己的情绪。才能讲清楚、说明白。

如何当一个好的倾听者?

父母应该做或该了解的12件事

1.孩子在晚上比较爱讲话,是因为他们的生理时钟比成年人延后。

2.并肩坐着取代面对面。当孩子不觉得你在盯着他们时,比较容易打开心房。

3.在活动空当和他们谈谈。孩子喜欢在打球、坐在车上、吃东西时,分享他的感觉。

4.让他们发泄。训练自己倾听他们情绪性的字眼,常常他们会说“我很烦”“我很困扰”等。

5.问特定问题,但以正面的态度。你可以问:“你的老师怎么说你这次的成绩?”

6.在其他时间回应你的想法,因为孩子需要时间去发泄情绪、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表达。

7.谈大范围的话题,如电视节目、运动、音乐、美食,甚至经济。但话题内容应该正面,有助于了解彼此。

8.用言语赞许他们的想法,如“好主意!”“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如果他需要建议,做好准备,不要只给一个答案。

9.孩子的沟通方法本来就和你不一样。用开放式问句鼓励他们谈他们的世界,如“王小华怎么说?”“你那时候怎么想?”

10.永记在心里:青少年敏感、容易受伤害。要幽默常招致反效果,让他们觉得你认为他们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11.青少年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你可以问:“做那件事让你觉得怎样?”或“那件事对你有什么帮助?”

12.接受某些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时间会让一切过去,或改变一切。

父母不应该做的12件事

1.和孩子在早上讲话,尤其是当他还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动或是还没睡醒。

2.直视他的眼睛。

3.等他们不会分心的时间,才和他们约时间谈重要的事。

4.禁止孩子咆哮、摔门、哭泣,或说“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继续谈”。

5.问一般的问题,如“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6.当你认为孩子已经讲完了,就开始讲你的想法。

7.话题集中在琐事。

8.给他们不需要的建议。

9.假设你知道他们会说什么,因为你曾经也是孩子。

10.当他在讲困扰他很久的事时,开他玩笑。

11.在他们某些行为后,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12.对某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说自己的看法。

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孩子在这个年龄表现出的顽固、索求和自我为中心,是合宜并可以接受的。父母对他们需要更多理解。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自我为中心”要比他的更不可原谅哦!

亲子关系问题有效的沟通方法


“一旦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来,父母往往就开始用情绪控制孩子,呵斥、哄骗、利诱、威逼,还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日前,在新蕊计划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巡回讲座上,儿童教育专家张娟建议家长要在孩子10岁之前学会接纳孩子,才能建立起有效的亲子沟通。

真正的沟通是双向互动

“沟通的技巧、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跟孩子有真实的、内在的联结。”张娟说。

张娟举例说,孩子出生那一刻,父母心中充满了喜悦、幸福、兴奋,是男孩女孩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四肢健全、没有毛病就心满意足了。那一刻父母对孩子是全然的接纳、全然的爱,发自内心地接纳他的每个部分,这就是联结。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开始用自己的行为标准、道德标准来纠正孩子,逐渐失去了接纳孩子本来样子的那份初心,开始有目标、有比较,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更关注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让自己有面子。张娟说,孩子3岁以后开始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越大越希望表达自己,就开始跟父母反抗,父母如果总是用“如果你不这样,妈妈就那样”的方法跟孩子讲道理,用“如果你好好的,妈妈就给你这个”的方法训练孩子,孩子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爱。他感受到的是“如果我好,妈妈爸爸就爱我;如果我不好,他们不一定爱我”。

为什么家人之间看起来给出去的都是爱,但有时候彼此收到的却是伤害?张娟认为真正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能量流通,让孩子听到父母的想法,也让孩子表达他自己的想法,让人觉得窒息和压抑就不是爱。父母只顾唠叨指责,孩子就学会了沉默,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是剥夺孩子认识世界、体验世界、见证自己内在力量的过程和经历。而这个过程和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才是有效的亲子沟通?张娟总结为:有情绪时先不沟通,避免情绪化导致无效沟通;在公众场合单独沟通,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情绪给予及时关注;每次沟通结束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回馈,形成完整的沟通。

给孩子说“不”的权利

“很多妈妈一边指责孩子不干事,一边大包大揽把事情干了。等孩子好不容易出去干了一件事,妈妈又说孩子干得不够好。”张娟说有一次看到孩子们在义卖,摊位上的孩子多数戴着耳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旁边的妈妈则不停地说:“阿姨问价呢,你赶紧说,10块10块,你快招呼,这是你的摊位。”“你快当老板,你快卖呀。”“哎呀,你给的折扣太多了。”张娟建议父母反省一下,如果有担忧、恐惧和害怕的情绪,到底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

父母的内心往往都期待能说服孩子。无论表现得和蔼还是坚定,都要让孩子听自己的。长此以往,孩子就慢慢变成了一个讨好的、愿意听爸爸妈妈话、让爸爸妈妈喜欢的孩子,但付出的代价就是无法做自己了。

所有孩子本来都是有主见的,但是都会在妈妈的说服、讲道理中被瓦解掉。等孩子长到16岁时,妈妈突然失望地发现孩子没有自我、没有主见。

对此,张娟建议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内在真实的想法,要给孩子说“不”的权利。能够坚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自己要什么或不要什么,就是内在的力量。允许孩子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是父母跟孩子联结的第一步。

张娟认为“允许”有很大的疗愈作用,允许孩子做自己,只要不伤害自己、不打扰别人、不破坏环境,孩子有权利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孩子叫嚣、生气的时候,妈妈可以蹲下来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妈妈看到了,我就在这里,你可以试着告诉妈妈你的感受。”孩子知道在你这里表达情绪和感受是安全的,这很重要。

如果孩子在家里被允许发脾气,被允许哭,被允许看着父母的眼睛说“我不想听你的,我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值得恭喜,因为孩子可以表达自己,他内在的力量和心智的建构就开始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张娟说:“父母随时允许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并愿意协助他去走情绪的探索之路,培养的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人格健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一天父母死了,他也能够独立幸福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因为他是一个内在健康的人。”

安全地体验被拒绝

“孩子吵着要喝可乐、要买名牌鞋,怎么办?”讲座现场,听众问及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难题。张娟建议父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家庭的规则,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被拒绝和爸爸妈妈是否爱他没有关系,“我爱你,但同时我也有权利拒绝你,拒绝并不意味着不尊重你。”这样孩子就收到一个重要的讯息:爸爸妈妈爱我,我会有被拒绝的可能。

对于很多家长咬着牙为孩子牺牲的做法,张娟认为父母不可能替孩子挡掉所有他要面对的事情,能做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建设,教孩子知道如何应对问题。爱孩子要有规则,允许孩子主张他的权利,也要让孩子知道哪些是他的义务,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的爱并不是意味着可以牺牲一切。

一旦孩子在原生家庭里感受到被爱、被尊重,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可以表达自己、探讨问题,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家庭就成了孩子练习面对冲突、解决困难、面对外在挫折的场所。“只要父母愿意把成长的力量还给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无条件地爱他、相信他,孩子就知道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和创伤,父母也是可以帮他抚平的。”张娟说。

跟10岁之前的孩子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关系到孩子如何建立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如何建立跟其他个体的关系。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历练自己、体验自己,真正找到自己的核心动力。孩子借助这样的经验去面对世界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更多的是一份坚定和勇敢。

“如果你想要一个内在和谐、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又能够跟你有良好互动关系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他、接纳他、了解他、相信他、祝福他,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跟孩子内在的联结。”

促进亲子关系的方法参考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但是有时候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养的,和爸爸妈妈并不太亲热;有时候父母忙于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忽视了亲子交流。当亲子关系出现隔阂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呢

通常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非常亲密与和谐,但是有时候本该紧密的亲子之间会出现隔阂,这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孩子主要由祖辈或保姆带养。

2.父母认为自己还应该 充当老师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灌输得太多,不能对孩子的情绪、语言和行为积极响应。

3.有些学龄儿童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仅限与学习和行为管教上。

4.有的孩子有较多的行为问题,给父母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无形之中影响了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急躁、不耐烦,经常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孩子在重复的训斥、惩罚中越来越不服气,对父母的管教很反感。

为了改善亲子关系,家长最好挪出一段固定的游戏时间,即在应有的日常照顾(如带孩子上床睡觉、一起吃晚饭)之外,父母应每天单独和孩子进行30分钟的游戏。游戏时间应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如吃完晚饭或者做完家庭作业之后),气氛不能紧张,游戏前也不能争吵。

游戏的目的是学习关注和承认孩子的良好行为,获得孩子的信任;欣赏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改善亲子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3~11岁的孩子。

游戏应在室内玩,不包括剧烈活动(如追赶、骑自行车、踢足球)和非互动性的活动(如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

除此之外,几乎孩子建议的所有游戏都可以进行(如看图画书、讲故事、玩积木、拼图等)。

开始的时候选择在孩子玩游戏高兴的时候走进孩子,仔细地观察孩子的游戏2分钟,然后以欣赏的口吻提问“这很有意思”,“这看上去挺难的,你在做什么?”,“咦,它为什么会动?”,“我以前从没见你做过,是不是在学校学的?”等,然后加入游戏。

在玩得过程中,可以边玩边评论,口气简单、不过分、表达真诚的赞美,如“好球!”“放在这里很合适!”。有时候可以就是描述孩子正在做得事情,如“我看见你把太阳涂成紫色”,“一架飞机正在滑出跑道,它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终于它腾空而起!”15~20分钟以后,告诉孩子你很喜欢和他玩,提出设定一个游戏时间,以后每天睡前和他一起玩。

以后到了每天设定的时间,只需简单地说:“游戏时间到了,你愿意玩什么?”让孩子根据喜好选择相应的活动。花30分钟和孩子一起游戏,在第一个星期最好每天如此,至少也要做5次。以后,也要不断地与孩子玩这种游戏,争取每周3~4次。

如果父母心情不好、非常忙碌或者马上有事要离开,就不要做这样的安排,那是自己的脑子已经被事情填满了,积极关注的质量会大大下降。

要点:

1.不指导、不纠正:在游戏期间依从孩子的意愿,只要行为恰当,怎样玩都行。父母要做到绝对的心平气和,只是参加他的游戏。父母应尊重孩子,相信他能自己解决问题。不指导,不试图改变孩子玩耍的方式,不对游戏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否则孩子会反感。游戏的过程应该是温馨的,让孩子期望和父母一起游戏。

2.不提出问题和要求:这十分关键。提问会干扰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尽量减少,只用于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不理解时要求他解释。记住这是孩子放松地享受和父母玩耍的时间,不是受教育的时间,孩子反感父母利用游戏灌输知识或进行说教。在提问前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会使他停下来不和我玩吗?”

3. 恰当地关注:观察孩子做的事情和情绪,然后反映给他知道,如类似于播音员的形式“下面轮到小明投篮。他稳稳地站在线后面,投篮!球进了!”,或者描述孩子的感受“你是不是觉得这很搞笑”,“我们采访一下小明同学,你5个球全投中了,是不是非常兴奋”。在游戏期间还要诚恳、恰如其分的表扬孩子“你投篮很准”(而不是夸张地说比“你姚明还厉害”),“你把这摆成过山车的轨道,很有创意!”(而不是夸张地说“你真是个天才”),“你的这个游戏很有趣”,“ 我很喜欢这样一起玩”。还可以摸摸头或者拍拍肩膀,竖个大拇指表示自己的赞许。

4.不要在乎轻微的不良行为,如怪叫或者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如果孩子表现出破坏行为,可以转头去看别处几分钟,这样做有可能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

5.当孩子做出较严重的不良或攻击性的行为时,家长应该提醒孩子如果继续这样就中止游戏。如果孩子仍不停止,家长用冷静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游戏时间已经结束。

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绘本阅读方法 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2014-06-25 小精灵儿童网站 作者:霍霍 | 亲子 桥梁 注意力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个位家长是否知道,绘本阅读是一种功能性的阅读,可以这没说是读书的载体,是为了获得各种帮助和训练的核心任务。有的绘本书锻炼数学思维、提高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亲子沟通互动搭建桥梁,是为了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服务。

在这样的作用下,亲子阅读,给提几点建议:

1、提前内容预习、为了激发孩子的热情。

绘本里面的文字是为了父母了解内容,同时要结合图文,熟练的掌握故事内部的逻辑关系。父母首先要爱上绘本,让孩子能感受到那份执着的热情和奔放的激情。

2、发现兴趣点,看图画发现新奇。

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在这其中图是排在首位的。孩子会在父母翻开书的那一时间,迅速的发现他感兴趣的重点:可能是一所房子、一个人、一只动物。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去勉强孩子转移注意力,应该给孩子时间思考。孩子可能会在这短时间内迸发出学习的热情、注意力也得到提高,甚至可能拥有了耐心,而很多家长都在破坏着宝贵的学习过程。

这个时候不要强行转移孩子的视线,而应该静静等待3秒钟。我把这称为为高效思考的“3秒钟法则”,在这3秒钟之内,孩子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注意力,甚至拥有了耐心,而很多家长都是在这最宝贵的最先接触事物的3秒钟里,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过程。

3、适当的转移思维,要合情合理的展开。

各位家长要明白,亲子在阅读时候,不是以故事的逻辑为主要线条的,也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的线条,更不是以家长自己的兴趣作为延伸为主要线条的,而是要按照孩子的兴趣点作为重点延伸为主要线条。

一个成功的儿童阅读推广者,会通过儿童的兴趣、借助一副图片区编织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孩子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奋心情。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和孩子的特点相联系。

4、和孩子沟通分享心得,细节的回顾理解。

可能通过一本书一页绘本让孩子和父母有更深的了解,在这时候可以梳理下过程,也可以说是在分享。

让孩子简单的表述,读到了什么、或者记住了那些、理解了什么?可以和父母在读一读,回顾下内容或者某些记住的细节,情感进而得到体会和分享,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教您有效进行亲子沟通好方法


其实,亲子沟通并不难。像开车一样,只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堵车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亲子沟通红绿灯

制造亲子谈心花园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或小区游乐场的秋千上。轻松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固定谈心时间

要建立起“常态”的沟通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允许孩子以更多元的方式发泄

父母应当意识到发泄是沟通的基础,对于表达能力还很弱的孩子而言,学会自控还是后话。一个孩子被逼弹琴两个小时后,在纸上画了头发像电击一样竖起的妈妈,旁边写着:妈妈是个坏妈妈!妈妈看了,不应针锋相对地斥责她,而是等孩子的激烈情绪平复后,再找她谈:为什么恨妈妈?你要讲出一个让妈妈服气的理由来!

孩子此刻已经平静,脸上浮起羞愧的笑。这位妈妈后来说:如果当时我也发火,把孩子的“反抗情绪”硬压下去,就不会有后面的谈话和沟通了。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堵塞、压制,还是疏导,决定了沟通是否能继续下去。

有效进行亲子沟通的好方法,构造和谐家庭


制造亲子谈心花园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或小区游乐场的秋千上。轻松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固定谈心时间

要建立起“常态”的沟通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允许孩子以更多元的方式发泄

父母应当意识到发泄是沟通的基础,对于表达能力还很弱的孩子而言,学会自控还是后话。一个孩子被逼弹琴两个小时后,在纸上画了头发像电击一样竖起的妈妈,旁边写着:妈妈是个坏妈妈!妈妈看了,不应针锋相对地斥责她,而是等孩子的激烈情绪平复后,再找她谈:为什么恨妈妈?你要讲出一个让妈妈服气的理由来!

孩子此刻已经平静,脸上浮起羞愧的笑。这位妈妈后来说:如果当时我也发火,把孩子的“反抗情绪”硬压下去,就不会有后面的谈话和沟通了。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堵塞、压制,还是疏导,决定了沟通是否能继续下去。

锻炼孩子的情商的几个方法


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燥、自负,情绪不稳定等等,这都是情商不足的表现,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跑他玩。

五、让孩子多动脑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未完待续) 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六、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坏东西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八、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九、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亲爱的家长,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备这些品质呢?

相信《亲子沟通的几个方法参考》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研究方法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法 “今天的功课做完没?你应该开始写了吧?”“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能找到工作哦!”“你怎么懒成这样?”“你怎么可以这样和我讲话?” 这些话是不是不可思议的熟悉? 当时,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么?但一如以...
    2021-07-16 阅读全文
  • 亲子关系问题有效的沟通方法 “一旦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来,父母往往就开始用情绪控制孩子,呵斥、哄骗、利诱、威逼,还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日前,在新蕊计划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巡回讲座上,儿童教育专家张娟建议家长...
    2021-07-19 阅读全文
  • 促进亲子关系的方法参考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但是有时候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养的,和爸爸妈妈并不太亲热;有时候父母忙于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忽视了亲子交流。当亲子关系出现隔阂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呢 通常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非常亲...
    2021-07-28 阅读全文
  • 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2014-06-25小精灵儿童网站作者:霍霍|亲子桥梁注意力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个位家长是否知道,绘本阅读是一种功能性的阅读,可以这没说是读书的载体,是为了获得...
    2021-07-03 阅读全文
  • 教您有效进行亲子沟通好方法 其实,亲子沟通并不难。像开车一样,只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堵车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亲子沟通红绿灯 制造亲子谈心花园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
    2021-09-16 阅读全文

“今天的功课做完没?你应该开始写了吧?”“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能找到工作哦!”“你怎么懒成这样?”“你怎么可以这样和我讲话?” 这些话是不是不可思议的熟悉? 当时,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么?但一如以...

2021-07-16 阅读全文

“一旦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来,父母往往就开始用情绪控制孩子,呵斥、哄骗、利诱、威逼,还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日前,在新蕊计划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巡回讲座上,儿童教育专家张娟建议家长...

2021-07-19 阅读全文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但是有时候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养的,和爸爸妈妈并不太亲热;有时候父母忙于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忽视了亲子交流。当亲子关系出现隔阂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呢 通常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非常亲...

2021-07-28 阅读全文

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2014-06-25小精灵儿童网站作者:霍霍|亲子桥梁注意力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个位家长是否知道,绘本阅读是一种功能性的阅读,可以这没说是读书的载体,是为了获得...

2021-07-03 阅读全文

其实,亲子沟通并不难。像开车一样,只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堵车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亲子沟通红绿灯 制造亲子谈心花园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

2021-09-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