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出版人告诉你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发布时间:2021-07-23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指导纲要 幼儿人物故事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阶段,阅读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都在想着如何给孩子挑选适合的课外读物。对此,很多家长都抱着不同的意见。我们不妨来看看出版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近日,笔者得以遇到一位资深出版人,中华文化讲堂、蒙正童书馆的创办人萧祥剑老师。他指出,对少年儿童来说,多读些名人传记很有益处,家长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多注意引导。
为什么要多读名人传记呢?
1、名人传记真实性比较强,能让孩子认识真实的社会。
现在的孩子,往往喜欢看一些玄幻、穿越类的作品,或者是侦探、冒险类的作品。实际上这些作品对孩子百害而无一益,让孩子沉寂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里,和现实世界脱节,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名人传记都来源于现实,可以让孩子对现实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2、读传记能够让孩子获得很多人生启迪。
如果说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言教,那么传记给我们留下的就是身教了。读一本名人的传记就是在学习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比如我们读了孔子的故事,就能够了解我们的至圣先师的一生是怎么走过来的,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孔子的思想。读玄奘的故事,就能知道这个伟大的僧人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成功从印度取回经典的。总之,一个人能够被后人立传,名垂后世,他的身上一定能够给后人无数的启迪。
3、读传记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
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伟业,不仅需要聪明智慧,而且还需要从小有志向。历观古今中外的圣人、名人、伟人,都是如此。孔子十五有志于学,玄奘少年就立志远绍如来,班超立志效法张骞出使西域,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这些人物之所以流芳百世,就是因为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的志向。读这些名人的传记,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志向。古人说:“少年养志”,如何养志,通过读名人传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4、读传记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孩子以娱乐明星为榜样,这个榜样可能很多时候起的是坏作用。如果是以古圣先贤、英雄豪杰为榜样,那么,这些人物就能够给孩子极大的正面激励。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那些伟大人物是如何面对挫折的,就会勇敢的面对挫折;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伟大的人生中寻找到启示,自然就能帮助孩子度过成长中的困难。
总之,读名人传记的益处很多。不过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好的版本和有学习价值的人物。什么样的人物传记适合孩子读呢?显然,那些动则几十万字的大厚本是不适合孩子读的。
一些只求速成的“编著”类的青少年版传记品质也难以保证。因此,真正的大作家、学者写给少年儿童的传记读物就难能可贵了。在这里向家长朋友们推荐两套大作家写给少年儿童的人物传记丛书。
一套是民国大作家章衣萍的《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这套书比较适合小学生看,每本一万多字,章衣萍是著名作家,文笔自然不错,而且是彩色的图文本,很适合小学生阅读。这套25册的读物,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25位名人,有孔子、孟子、王阳明这样的圣贤,也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样的英雄,还有陶渊明、杜甫这样的文人,面面俱到,是一套难得的写给儿童的传记读物。
还有一套则是《文白对照少年丛书》,这套根据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少年丛书》整理的名人传记,原文是文言文,团结出版社再版时增加了白话翻译,因此更名为《文白对照少年丛书》。每本书三四万字,适合现在的高小和初中生作为课外读物。这套书影响过陈云、茅盾、陈伯吹等众多名人,三位作者孙毓修、钱智修、林万里都是当时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全套二十八册中,共收录十五位中国名人、十三位外国名人。不仅文白对照可以让孩子熏习文言文,作者独到的评论对于开拓孩子的思路也大为裨益。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在这两套书中,和孩子一起与古人相遇,不是一件美妙的事么?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出诊专家:王恩虎
无锡市合德婚姻家庭心理服务中心
a成长案例
一位“苦恼妈妈”的“求救”信很是扎眼,信中说:“我儿子已经上六年级了,学习成绩还可以,可他就是不喜欢阅读。平时放学后他不是斜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趴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从没见他安安静静读完过一本书。看到孩子连一点读书习惯都没有,我很着急。有时精心挑选一本书‘命令’他读,还要求他写读后感,他却很反感,只翻两下了事。明年他就该升初中了,我真想问问那些有经验的家长,人家是怎么做的呢?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b心理解析
1.太功利
有些家长很鼓励孩子阅读,只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应试,获得更好的分数。家长总不自觉地期望看到孩子读了几本书后,能多认识几个字,能记住几个好的描写手法借鉴到作文里面,能理解一些故事情节,能背诵一些精彩段落。其实,小孩子最恨的就是写读后感了,读书本来是个开心的事情,小时候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好了,何必着急一定要他借这个机会完成太多的功利想法?
2.不全面
如果是家长给孩子选书,可能会选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书籍,而忽略了孩子可以接受的和感兴趣的书籍,最终导致家长买来的书躺在书架上睡大觉。
如果是孩子自己选书,往往是只读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样下去,思维也就局限在一个套路里。也不利于孩子的思维拓展。
3.无氛围
孩子总是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模仿家长的行为。很多父母只是把书买来交给孩子,让孩子看。而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玩电脑、打牌,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4.无引导
并不是每个孩子天性就喜欢看书,也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就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家长如果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引导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那么孩子很难爱上阅读。
c指导建议
1.别功利:让孩子热爱阅读本身而不是考试得分。
好的阅读就是悦读。孩子看书有个缺点,怎么舒服怎么来,这时千万别演变为情绪对抗,他要躺在沙发上看书,你不许,他偏要,你扔书,这样一来二去还怎么看书?还有,孩子看书看快看慢,也别管,家长不要让孩子看书的时候强调读懂,认字,理解,慢读,给孩子自由,孩子自己知道如何调整的,我们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想,要相信他们知道如何让自己适应环境。
2.舍得买:给孩子买书视野要开阔,数量要买够。
给孩子买书,首先要确保总量买够,保证孩子一年的阅读量。一个作者,一个系列的书,假如还不错,特别是公认的经典,孩子还喜欢,不妨陆续添齐全,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往往认同度很高,会反复看。品种要买够,孩子爱看什么书,不爱看什么书,大人可以引导,但不应该过分限制,所以买书,无论是天文地理,文史经哲,小说散文,漫画绘本,都应兼收并蓄,也就是知识面要买够。
3.自己爱:父母要先做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
让孩子爱上阅读最简单的方法,我觉得莫过于让父母先成为爱书的人。如果父母坚持每天都看一点书,慢慢地看书会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然后慢慢地看书也会成为你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
4.善引导:多逛书店,鼓励读书,先漫画后文字。
在孩子小的时候,每个月都带他去逛书店,逐步从纯漫画,图文漫画,文字比较多的漫画,文字有内涵的漫画,过渡到文字书,不着急,书看多了,品位自然就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尽早在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读故事,虽然有时很烦很累人,但一定值得。
家长还可以通过管理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收起满屋的玩具,把书摆放在孩子很容易拿得到的地方,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适当提问、刺激想象,倾听孩子讲书中的内容和感受,奖励新书等方式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d专家观点
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不仅仅是财富,孩子的财富应该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赚取,作为父母能给孩子的,除了养育,除了提供教育,最好是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运动,艺术,旅游,摄影,集邮,阅读等等,都是这样的好习惯。
阅读就是头脑的粮食,但阅读这种粮食有一点和吃饭不同,不怕吃得晚,任何时候开始都行,就怕你从来没尝到这种美食的滋味。有句话说得好:“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好处无穷。
拥抱阅读,阅读好书,让阅读成为悦读,不管是对你,还是对孩子。
如何增进孩子阅读兴趣
现如今,阅读已经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网络媒体、视频短片都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方式。我们倡导孩子阅读,因为阅读相对于其他信息获取方式,确实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探讨一下如何增进孩子的阅读兴趣吧!
一、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阅读兴趣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对新事物接纳的兴趣。幸运的是,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但是在家长的干涉、不合适的要求和期望的影响下,可能会被消磨和压抑掉。所以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由探索的愿望,满足孩子好奇心发展的需要,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多自己主观意志的牵引和干涉,孩子的好奇心旺盛,自然会主动自发的想要通过阅读或者是其他信息接收方式来学习和吸纳营养。
二、挑选合适的读物
给孩子挑选读物首先要考虑识字量的问题,识字量明显超过了孩子的认识范围肯定是不行的。然后就是要考虑孩子的知识文化背景,一个毫无15世纪欧洲文化知识背景的人阅读以文艺复兴为背景的文章,就算能认识所有的字,但是阅读难度也比现代文章大。最后还要考虑篇幅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和发展阶段的孩子的大脑体能发展状态不同。所以要从孩子的年龄和兴趣出发,选择贴近生活、最容易接触和吸收的书籍入手,然后逐渐扩大涉猎范围。
切忌过度追求让孩子阅读名著,漫画书也能让孩子学到很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了解孩子的阅读动机并给予鼓励
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动机主要分为兴趣动机、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前者属于内部因素,后两个属于外部因素。每个孩子的阅读动机就是由其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因素起主导作用。首先,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提升孩子的内在动机也就是兴趣。因为兴趣动机为主导的孩子,能够克服更大的困难,而外部动机占主导的孩子,如果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做到,往往在能做的环节就放弃了。为了激励孩子的内部动机,我们可以和孩子分享对阅读内容的感受,把姿态放低,表现出渴望他的传授,或者通过已有知识和孩子平等互动。但并不是说只有兴趣动机才能导致行为的发生。对于外因为主的孩子,则需要给予孩子“成就价值评价”和“差异性评价”。前者指的是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赞赏,主要是强调能力和所获得的进步和成就;后者指的是把个体和其他个体或者群体进行对比,指出强于他人的地方。评价不一定是正式的,也不一定需要很长时间,往往一个眼神、一个赞叹的笑容、一个由衷的褒奖就足矣。
四、家庭阅读软环境
家庭阅读软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家庭内不但要有成年人阅读的书籍,还要有孩子的书籍,并且放在方便取阅的位置。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父母习惯有直接的关系。父母首先自己需要有阅读习惯,如果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看着电视,上着网和朋友聊聊电话,孩子自然也不会打开书。父母还应该保持环境和空间的安静和独立,以便于培养孩子的集中力。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
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来探索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
1.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图书、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 给孩子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孩子设置固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每天有一段专属的阅读时间,创造宁静的读书环境,让孩子有专心阅读的空间。
3. 鼓励孩子自由选择阅读:
不要对孩子的阅读内容进行过多的干涉,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既可以选择所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方式,比如电子书、有声书等。
4. 给予正向的鼓励和奖励:
当孩子主动进行阅读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的兴趣。
5. 陪伴和示范:
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
6. 培养阅读习惯:
建立孩子每天都要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养成固定的阅读时间和地点,使阅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7. 激发阅读的兴趣:
通过活动、游戏、分享等方式,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8. 坚持和耐心:
培养孩子自主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持续陪伴和耐心引导,不要期望孩子能够一下子就变成热爱阅读的小书虫,而是要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对7岁孩子阅读的指导建议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对于拥有7岁孩子的家庭,本博主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
1、为孩子大声朗读。低年级的阶段,家长要大声读给孩子听,还是不能停止的,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语气、表情来体现书中人物的不同特点,适当地夸张一点、张扬一点,对于诠释文本的内涵、加强孩子对于文本的理解是有帮助的。在遇到孩子感兴趣的章节时候,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分角色进行阅读,也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获得阅读的愉悦。
2、阅读后与孩子一起讨论。孩子阅读完一本书之后,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共同聊一聊书中的内容,我觉得可以是说说感受,复述书的内容,也可以就本书中的一个人物、事件,甚至就书中的一些好词佳句作为聊书的话题,比如,文中的一个很搞笑的词汇,一个动作,都可以聊起来,甚至可以引申开去。同时,为孩子做一个阅读记录,简单记录下一些读书后的情景、对话、感悟,对于孩子的表现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3、进行创新的假想。读书,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保护想象力”就是要一边阅读一边想象形象。可以引导孩子,假如你是书中主角,面对主人公遇到的问题,你会怎样做?适当地让孩子进行发散思维,多找几个答案,多几条思维的途径。读后也可以进行适当拓展,阅读作者其他的书或者相似内容的有关图书,以扩展知识面,增强阅读能力。
4、把感想通过某种形式呈现。这就要求不仅是要通过谈感受来进行,还可通过图画、简单的文字等记录下阅读的感受。作为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把故事传达给别人,学会与人分享故事,同时,能够有自己的眼光并对书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家长注意及时修正孩子错误的观点。
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1、早期阅读并不一定非读文字。实际上婴幼儿在人生的“最初级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孩子在刚刚进幼儿园时所读的往往是没有文字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书。这种“零难度的快乐阅读”无疑大大增强了婴幼儿对读书的兴趣。
2、让孩子尽早体会到集体阅读之乐。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也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3、家长和教师应发现婴幼儿在阅读上的特别兴趣或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
4、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对“广义阅读”的兴趣。在孩子开始认字之前,见到海报、路标、布告、门牌等等,父母可停下来跟孩子一起阅读。
5、尽早给孩子订一份合适的报纸或杂志。
6、提供给孩子的书籍,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迎合孩子的兴趣。
7、试着让3岁的孩子一次读书坚持10分钟。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孩子的语文成绩乃至文科成绩。而且,课外阅读能促进孩子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些书,养成爱看书的习惯
谈起孩子的课外阅读问题,许多家长都为孩子不爱看书而苦恼。家长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家里买的书很多,孩子就是不看,整天看电视,不知怎么办。其实,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应该讲究一些方法,不是把书买回来了就行了。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就应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一些可行的方法。如果引导不对,方法不当,肯定没什么效果。
一、给孩子提供合适的书。
这个“合适”有三层含义,一是书的内容要健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价值,大人看的那些消遣读物不适合出现在孩子的眼前;二是书的深度要适合孩子的阅读水平,强迫孩子看他不懂的书,只能引起他对书的反感;三是书一定要有趣味性,可读性。这一点在孩子初接触书时尤其重要。许多孩子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很累,很枯燥,就是一开始接触的书不合适造成的恶果。就像我们很多人不喜欢吃某种菜,并不是这种菜不好吃,是因为他第一次吃这种菜时,没做出味道,他以为那菜就那味,从此就不吃这种菜了。因此,家长千万要注意这一点。孩子开始识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漫画书和笑话书。带插图的童话书和故事书也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尽量选一些有趣的书籍,如探险、旅游、科幻方面的书籍。只要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他自己会找书看,小说和散文他都会看。
二、给孩子创造读书的环境。
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家里人来人往,吵吵闹闹,是不适合孩子读书的。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要做出一些牺牲。电视、电脑尽量少开,避免在家里长时间会客,更不能请人在家大吃大喝,打牌玩乐。
三、给孩子做出榜样
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应带头看书,一是给孩子做个表率,二是有时也可以同孩子交流、讨论读书的感受。如果一吃完晚饭,家长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或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叫孩子去看书,那孩子是没心思看书的。因此,家长空闲下来,看看书报,如文学性、知识性较强的报刊、杂志等。这样,孩子没什么事做,自然也想找书看。
除了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外,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办法,这是我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小窍门。
1、在孩子的床头,做作业的书桌上,客厅的沙发上,随意的放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儿童读物,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看。
2、吃晚饭的时候,家长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有趣的科学知识,可以讲完,也可以讲一部分。孩子有兴趣时,你告诉孩子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然后推荐孩子自己去看,这样,孩子就会自己找书看,慢慢地,对书就会产生兴趣。
3、如果没电视,没电脑,孩子对书的兴趣可能来得很快。如果家里有电视,又有电脑,为了避免孩子过多的沉湎电视、网络,家长可以想些办法。比喻说电视没信号了,电脑掉线了,不能上网了,这样做,只是适当控制一些时间,当然要做到天衣无缝,不能让孩子看出破绽。当然,如果孩子比较听话,每天规定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内容。那就没必要这样做。四、请孩子的老师协助,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一般比较听老师的话,家长可以找老师协商,规定孩子每天在家里看多长时间的书,也可以让老师开一个书单给孩子。家长在家督促,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老师可以在班上进行表扬,这样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要做耐心细致地工作,甚至要做出一些牺牲。但只要我们注意正确引导,想些办法,孩子一定会喜欢上书的,也一定会在书籍的引导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