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溺爱的孩子的危害

发布时间:2021-07-17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溺爱的孩子的危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下面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下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的害处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尽管我们有这样的古训,但是由于前边那四个原因,我们根本就听不到“惯子如杀子”的声音,看不到“惯子如杀子”的现象,更感受不到这个“惯子如杀子”的体验。因此就不知道溺爱对孩子的危害有多深。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事实上溺爱孩子会对他们的自身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包括他的成长、学习、价值观的确立、社会发展、孝敬父母方面等等,都构成了诸多的害处。

1、溺爱使孩子内心无爱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独生子女,从诞生那天起,把全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因为是独生子,所以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关注。如果我们要用画图表示,那么图上的箭头都是指向孩子的,这就是周围大人对孩子的爱,他整天都被这种溺爱包围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内心就没有爱了。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只是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他每天都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爱,无法去爱别人。一般来说,他要真的爱别人,首先要和别人建立联系,然后他才能产生对别人的爱。

2、溺爱使孩子价值观混乱

我们发现,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脑里边装着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念。所有的孩子都将必须走向社会,如果一个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他就接受不到那种正确价值观的熏陶,那他再走向社会之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他一直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然后他就会觉得他不需要这些正确的价值观,他觉得自己满足就可以了,甚至他的思维就停滞在那种感觉里。这样的孩子,他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是处在混乱状态的。这都是溺爱使孩子产生的结果。

3、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Www.yjs21.cOm

我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学习能力,并且成绩优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信,能顶天立地的做事。所有的家长都会这样想,但是我们却对孩子实施溺爱,这样教育的结果,就导致了孩子能力低下。溺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

4、溺爱使孩子厌恶学习

由于我们溺爱孩子,致使孩子诸多的能力都被掩盖了,这样他就发展不起来了。一旦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他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就会在学习上遇到诸多的障碍,也就说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他都受挫,于是孩子就不喜欢学习,最后厌学,甚至辍学。在我们房间里,就能很好地观察出这类孩子,当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时,然后紧跟着其它的毛病就都出现了,因为他的学习动力,被我们家长的溺爱限制了。非常明显,厌学的孩子几乎都是在溺爱中长大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对孩子说“随便 ”的危害


大们经常说的一句“随便“,“随便”一词出自“客随主便”,在字典中对“随便”有几种解释:1.随其所宜;2.任意、不经心;3.任何、无论;4.简单,简便。

而“随便”一词出现得最多的会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上。在某聚会上,主人拿着菜单征寻你的味口时,你想到的就是客随主便,简简单单就好,往往都会说“随便”。而在家里有些时候,你也会经常说“随便”。随便多了后,你会遇到什么事时都“随便”,渐渐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个性的自我。

时间一长,孩子也会跟着照样学样。当你问他早餐吃什么?他会告诉你“随便“?当你问他周末想去哪里玩,他也会告诉你:随便”?可你当真“随便”选个地方,他又不满意,你再问他,他回答你的依然是“随便”。没有谁会是谁肚里的蛔虫,又哪里知道你的那个“随便”到底是想要什么。

1.“随便”也给人一种没有主见的意思

其实一个总是“随便”的孩子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无从选择也懒得选择,而有时他选择了,爸爸妈妈也会持反对的态度,久之,他干脆就什么都“随便”了。试想一个“随便”到大的孩子,你能指望他有多大的创造力和爆发力?

我一个侄子,现在都大学生了,从小到大,你问他什么,他回答你的永远都是“随便”二个字。你要是问他有没有特别喜欢吃的菜,他会说,都吃。你再问他那到底给你做什么呢,他会说“随便”都行。你要是再问他:“是烧排骨还是沌汤”?他回答你的依然是“随便都可以”。

有一段时间,女儿在假期因为跟侄子呆了一段时间,有次我问她晚上是吃土豆片还是土豆丝,平时总会择其一的她竟回答我“随便”。我再问她第二天是去公园玩还是去书店,她也是回答我“随便”,天哪,这“随便”二字是可以随便传染人的。

2.“随便”的影响力有多大

一个从小在爸爸妈妈的随便教育中长大的孩子,时间一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选择性的障碍。究根到底,还是我们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尊重孩子,在帮助他选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的选择。

你不妨这样问孩子:“你是喜欢吃青菜还是豆腐?让孩子择其一;比如你再问他,你是要喝橙汁还是白开水还是牛奶?让他明白有哪些是他可以选择的。如果你直接问孩子,你喝什么,孩子肯定会告诉你“随便”,因为他不知道你都准备了些什么,也可能他会说些你刚好没有准备的东西,如果你不能做到,他会很失望,继而下次也就“随便”了。

一个在生活中总是“随便”的孩子,遇到问题会逃避去选择,不悲观也不积极,更不会主动去担当什么,遇到事情不赞成也不反对,行也可不行也可,而放弃对他来说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为了孩子的不“随便”,请爸爸妈妈们要学会给孩子出选择题,而不是让他盲目的思考,然后不负责任的随便。让他明白做事需要有要求和标准,做人亦如此。所以千万不要再随便对孩子说“随便”!你不“随便”,孩子自然也不会“随便”了!

溺爱孩子的4种后果


自古“慈母多败儿”,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比较明白其中的深意,作为父母的我们,在管教自家孩子时多多少少有些宠爱那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是过于溺爱孩子其后果的重要性,那可能就是你所不能承担的了。

有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从来就是有求必应的,她们会没有原则性的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是合理与不合理的,她们都会义无反顾的满足着。述不知,这样无原则性的溺爱孩子对孩子而言并不是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伤害了。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你可能想象不到,下面就跟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下,父母溺爱孩子的4个可怕后果,及父母溺爱孩子的常见表现。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1、溺爱让孩子能力低下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较强的能力,学习成绩优秀,但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溺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退化了,这就导致了孩子能力低下。

法国有一对老夫妻,他们五十多岁时才生了一个孩子,于是这对老夫妻对这个孩子百般呵护和溺爱,溺爱到孩子二十五岁的时候,解大便还得父母帮助。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这二位老人不在了,这个孩子怎么生存?这对老夫妻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导致了孩子所有的能力、所有的本能都消失了。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却给每位家长敲响了警钟。为了增强孩子的能力,我们坚决不能溺爱孩子,要理智地爱孩子。

2、溺爱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由于我们的溺爱,孩子的各种能力都被掩盖了,如果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会遇到各种障碍,于是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喜欢学习,最后厌学,甚至辍学。当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时,紧跟着其他的毛病就都出现了。所以,厌学的孩子几乎都是在溺爱中长大的,为了孩子,请家长们远离溺爱吧。

3、溺爱使孩子价值观混乱

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脑里边装着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念。因为一直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然后就会觉得他不需要这些正确的价值观,觉得自己满足就可以了,甚至他的思维就停滞在那种感觉里。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处在混乱状态中。这都是溺爱孩子产生的恶果。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为孩子包办一切。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成长所需要的精神养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要独立地去面对世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所以,父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最重要,要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去实践,去学会如何应付危险的局面。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4.溺爱让孩子内心无爱

独生子女从诞生那天起,就把全家的目光吸引过来了。因为是独生子,所以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关注。孩子整天都被这种溺爱包围着,内心就没有爱了:因为孩子只知道接受爱就不懂得付出爱了。

一般来说,孩子要真的爱别人,首先要和别人建立联系,然后他才能产生对别人的爱。但大量的独生子女情感非常冷漠,而对别人爱的需求却非常贪婪,甚至写作业的时候也得妈妈陪着,不陪就不行。孩子应该得到爱,但更应该把爱回馈给别人,这样,孩子才能有一种幸福的体验。

父母溺爱孩子的突出表现:

1、乱发脾气

被宠坏的孩子脾气一般都不好,以自我为中心会表现的非常明显。“小孩子不懂事”有时候会在家里发点脾气,也没有什么坏处,大人们还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被宠到对外人也总是发脾气,以为自己是“任何地方的中心”,那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不然长大了很难和人相处。

2、不正当的谈判

很多文章都在说要让孩子“承担家务”,比如帮爸妈收拾下屋子,帮忙捡一下地上的纸屑等等,父母为了达到“目的”会用一些奖励来“刺激孩子”,比如:你帮妈妈洗个碗,明天带你去动物园。

以上的做法是不错的,但是久而久之就有一些“聪明”的孩子出现了,他们会拿走你的手机,“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你给我买个玩具熊我就把手机给你”;他们会不让你在电脑前工作,拔电源、哭闹,告诉你只有明天带他去游乐场才肯罢休。“绑架式”的谈判是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强盗思维”,必须改正!

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

3、不尊重长辈

如果孩子已经无视家长的话,甚至对家里的长辈“呼来唤去”,说明已经宠坏了,长期以往的将孩子作为家庭中心,过度溺爱纵容。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改正,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变成“白眼狼”。

4、永不满足

如果一个孩子永不满足,不满足饭菜、不满足自己的玩具、不满足衣服、不满足看电视的时间....这种情况几乎在所有家庭出现,有些父母处理的很好,有些孩子永远的大哭大闹,直到父母满足他!

我们要教会孩子“自己去追求更好的”,而不是一味的试图满足他,满足一次,放心还有下次,下下次....

小编的话:孩子是生下来自己疼、自己爱的,但是父母宠爱孩子也是必须有原则的,比如说:孩子不尊重长辈的话,父母就应该即时予以纠正,你想象一下他现在可以不尊重长辈,将来就有可能会不尊重你哦。还有对于孩子的要求,也并非是有求必应的,且不说他的要求合不合理,但要是某一天他提的要求你一旦满足不了时,那又该如何是好呢?关于父母溺爱孩子的4个可怕后果及具体表现,爸爸妈妈可以认真仔细的学习了解哦。

溺爱孩子的10种典型实例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下面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下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9)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溺爱孩子的六种恶果


现在中国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就这么一个独苗,家长便很容过度宠爱孩子,北京最大小升初辅导机构八人教育吴老师提醒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直接会导致以下6中结果,让家长追悔莫及。

一、孩子的人际交往会出现障碍

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小皇帝,别人都必须听他的,他不肯为别人着想,自私自利,目中无人,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久而久之,那些宠坏了的孩子们必然成了孤家寡人,人际关系一塌糊涂,未来的学业事业甚至婚姻都可能变得比较困难。

二、孩子性格骄横

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性格骄横乖张。由于家长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包括很多无理的想法,孩子打小就会目中无人,敢于骑在长辈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宽容,不懂让步,更受不了委屈。

三、孩子懒散唯我独尊

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无论做什么都有父母代办,什么都不去思考,什么也不想做,这样下去必然会变得懒散。而且在家谁也管不了他,唯我独尊,他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试想,这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

四、自私自利的孩子

由于长期被家长的宠溺包围,这些孩子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想不到还需要为别人着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社会上,也许自私能谋得一时之利,但是自私自利之人的事业迟早会遭遇失败,感情也是一样。要想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五、不能经受挫折

家长给予孩子的溺爱,把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一直受到呵护和宠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一旦离开温室,遭受一点小小的困难便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成不了大器,无法行大事。

六、知礼节为何物

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一般会对孩子做各种让步,更不会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礼貌,没有做人最基本的礼节,坏习惯会慢慢发展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专制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罗美芳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了,她觉得自己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可妈妈却认为她是个爱顶嘴的孩子。美芳认为自己很冤枉。

一次,美芳做完各科作业后打开电视,妈妈突然发现电冰箱的门没有关紧,就怒气冲冲地说她:“你看你,又忘记关紧冰箱门!”美芳随口回答了一声“不是我”就接着看她的电视。妈妈看美芳还在看电视,更加生气:“不是你,还有谁?谁整天忙着看电视,什么也不顾!”美芳觉得很委屈,便忍不住跟妈妈争起来:“你凭什么说是我干的?你看到我没有关吗?今天我根本就没有开过冰箱!再说,我写完了作业,看电视也没有影响谁,你冲我吼什么?”妈妈气得连说:“你看,你还顶嘴!”于是母女俩谁也不服谁,一场激烈的争吵就这样开始了。

许多父母,特别是那些缺乏耐性的父母,十分反感孩子顶嘴。他们认为,孩子顶嘴就是不听大人的教导,就是向父母提出挑战,往往十分恼火,除了对孩子呵斥外,有的还会痛打孩子一顿。其实,父母没有必要对顶嘴的孩子大动肝火,因为孩子顶嘴还有些积极的意义。

孩子顶嘴是聪明的表现。如外婆来,外孙女就要陪外婆看电视。九点多了,做母亲的会说:“快去睡觉,都差不多十点钟了!”外婆说:“我难得来一次,今晚又是星期六,就让她多看一会儿吧!”但妈妈仍不同意,女儿只好不情愿地去了卧室。这时,母亲又说:“好女孩儿要听妈妈的话,脸色不要这么难看!”女儿听到这话,马上回了一句:“妈妈,人人都要听妈妈的话吗?”母亲说:“那当然!”女儿笑了:“那你怎么不听妈妈的话?外婆叫我多看会儿,你偏不让我看!”母亲见说不过女儿,就开始呵斥:“你还顶嘴!”

孩子顶嘴还说明孩子有个性、有主见、有活力、勇敢等,否则,孩子对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只会忍气吞声。

孩子的顶嘴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心理的形成。孩子的顶嘴,是他们对大人“不合理”要求的公开抗争,也是一种心理宣泄。这样的孩子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及懦弱、保守、逆来顺受的性格。顶嘴能使他们保持心理的平衡,能起到保护身心健康的作用。

生活中,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拗性”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和说明的权利。

父母的这种专制作风,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危害:

1、产生逆反心理

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孩子鼓足了勇气才这样做的。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打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父母的批评就根本无法接受,还会把父母的训斥权当耳边风。

2、形成认识障碍

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而与父母争辩。而这时父母简单粗暴地不给孩子争辩的机会,不让其通过“辩”来分清是非,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由此,孩子的认识就会逐渐产生偏差。

3、扼杀新思想

一个想“顶嘴、辩解”的孩子,往往能将是非、善恶权衡在自己的评判标准上,显示了不唯命是从、求实明理的思想特质。许多孩子正是在有所听和有所不听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父母“不许顶嘴”的高压使孩子产生了唯唯诺诺的心理,这让他们以后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呢?

面对“顶嘴”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做:

1、宽容对待

这需要父母们应有足够的民主风范,切忌为了面子和尊严,而置孩子的“委屈”和“苦衷”于不顾,以势镇人,以“大”压小,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和逃避心理。

2、耐心倾听

要真诚地去倾听孩子辩解的理由,并且加以具体分析。不要凭主观臆断或一面之词而妄下结论。

3、营造辩论氛围

因势利导,充分让孩子申辩,培养他们敢想、敢说的良好习惯,能使他们既明事理,又练口才。

4、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分析

从鼓励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他们能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足信心去克服、解决它。

父母们要少些“权威教育”,善待孩子的“顶嘴”,把他们的思辩和不讲礼貌区别开来,让他们在争辩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对与错,从而更坚定自己的正确想法。

冷暴力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冷暴力,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下面我们聚焦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冷暴力”现象。

是否存在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家庭是否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师李老师认为,“我认为大人不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行为,因为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宠爱有加,哪里会出现冷暴力?从我的心理咨询工作来看,接触的多数是夫妻之间的冷暴力,或者夫妻之间的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而寻求心理辅导,而很少听说家庭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

而广州知名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叶文芳则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这种冷暴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意识”的,第二种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是高度隐蔽的,比如打着“关爱”的旗号过分控制孩子的自由。当然,对孩子的冷暴力并非比比皆是,即使有,家长因为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碍于面子也不会去寻求心理医生做咨询的,除非是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才会行动。对此,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也表示了相近的看法,他说:“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有意识不理睬孩子,譬如孩子犯错了,做父母的可能很生气,故意不理睬孩子;一种是家长无意识的,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与孩子没时间沟通,这是看不见的‘家庭内伤’。”

孩子读中班的媒体从业者王女士说:“我的家庭是很幸福的,不对孩子使用冷暴力,冷处理就使用过,对于其他的家庭是否对孩子使用冷暴力,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据我自己有限的阅历,在一些再婚的家庭,继父或继母因为某种原因而对孩子采用冷暴力的可能性会大一点,再有就是一些私生子或者被收养的儿童也可能遭遇到大人的冷暴力。”

公共场所是否存在冷暴力?

当你带着孩子乘电梯的时候,天真活泼的孩子向一同进入电梯的大人招手问好,对方却毫无反应,一言不发,冷若冰霜,你和你的孩子显得特别尴尬,心情顿时降到最低点;当你带着孩子坐公交车,你的孩子热情地给老人家让位,但是对方根本就不理不睬,或者一屁股地坐下后,对孩子视而不见,孩子礼貌的举动好像别人不在乎;当你带着孩子在冬日的广场晒太阳的时候,孩子礼貌地对陌生的叔叔阿姨问好,他们却摆出一副索然无趣的样子,一声不吭,严重地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其实,这就是一种公共场所冷暴力的表现。如果孩子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孩子,你这样热情向人家问好打招呼是对的,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请你不要在乎人家的反应,可能对方没看到,可能对方正在想自己的问题,也可能对方受到了上司的批评心里不舒服,也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等等。但不管怎样,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人怎么去做,别人没有按我们所希望的去做,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而且,这件事在我们一天生活50件事中,只占其一,没有必要为一件事,影响其他49件事。不要用别人的失误或错误,来惩罚自己。记住自己最需要去做的事和马上要做的事。所以,下次我们仍然可以主动打招呼。

“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

网友“游水的鱼”是成都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冷处理我采用过,就是不理孩子,让他自己考虑做对还是做错了,孩子会有很长时间来考虑,最后见我不理他而且很生气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做错了,最后认错了。我认为冷暴力是带有一种惩罚,我没惩罚,是让他好好反思,不要无理取闹,孩子有时候听不进道理,就只好冷处理,比如:不要你了,不爱你了。而且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出不要你了,不爱你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没能得到更好的方法,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教育孩子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与冷处理区别。广州市幼教专家曾红台认为,前者,大多会对孩子构成伤害;后者,大多有利于孩子成长,但尺寸要适度把握,如果家长把握不当,冷处理容易发展为冷暴力。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要跟其讲道理,可以适当“冷处理”,但“冷暴力”不是“冷处理”,不能用“冷暴力”应对。

冷暴力,是家长处在一种非理性状态;而冷处理,家长处在理性状态;冷暴力对孩子有何具体的影响:一般来说,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孩子容易反叛,如果孩子的胆子大,与家长对着干;另一种,孩子胆小怕事,压抑自己的情绪;后一种,可能是大家公认的“乖孩子”,但那不是他的本来面貌,到了成年后,他就会表现出问题来,例如社会交往不良,不会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等。

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给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一般来说,3岁以前儿童的大脑内抑制过程的发展是很慢的。约从4岁起,内抑制发展很快,为儿童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生理条件。但这时的抑制过程还比较弱,而兴奋仍占优势。而遭遇了冷暴力的孩子却不是兴奋占优势了。

广州知名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叶文芳认为,因为现代家长都接受了对孩子不能打骂的观念,而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又不知所措了,通常就用冷处理,但是很容易有冷暴力倾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无意识中出现的情形。发生家庭冷暴力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比如孩子如果会感到被忽视,那么自卑和冷漠的性格很容易形成,而孩子感到压抑,那么童年的情绪被压住了,但是到了成年就会爆发,因而消除家庭冷暴力,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冷暴力对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认为,一般来说,0~3岁这个阶段,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别以为孩子不懂说话,但他把家长的言行像摄影机一样,一一摄在脑里,进入他的潜意识,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碰到类似的场景会回放,或许他认为,这就是与家长相处的模式,进而推广为社会上所有人。由于,孩子处在0~3岁期间,非常弱小,冷暴力容易使孩子自闭、胆小、自卑、隔离,不敢向家长表达愿望。

在3~7岁,相对来说,孩子会适当关注外部世界,他对世界有一定的认识萌芽,但仍处在家长的“高压”之下,他会有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突然不理我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不乖等,这可能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也可能让孩子学会冷漠,也可能让孩子敏感多疑、对周围产生不信任感,也可能会压抑自己的言行,进而当家长在时听话,当脱离家长的视线时可能比较“野”。

曹咨询师接着说:“总而言之,对0~3岁影响更大,几乎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命运;在3~7岁次之,主要表现在让孩子学会、内化这种行为方式,这在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中,尤其在成家后更大倾向重复他父母与他的交往方式。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3岁、3~7岁为影响期、7~11、12岁为形成期、11、12~18岁为定型期、18~50岁左右为成熟期,50岁左右为更年期。”

如何预防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认为,要预防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家长需要学习育儿知识,教育孩子不能按照上一代父母怎么教我们的来教,因为时代不同了,当然也不能想当然。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需要系统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自身的质素。

二、夫妻情感要和睦。一个家庭,如果夫妻关系很和谐,不发生大吵大闹的事情,彼此交流和沟通都很畅顺,相互体谅和理解,那么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会感受到父母很恩爱,对自己也很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温暖,在一个家庭中,有话可以自由地表达,当家长不理会孩子时,他也能理解家长。

三、平时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多一起外出参加亲子活动。尤其是爸爸,在孩子三岁以后,爸爸角色一定要介入孩子的思想成长中。当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时,可以多打电话、或写书信、寄贺卡给孩子,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爸爸妈妈现在忙,稍后回家与你联系。让孩子感受家长的爱随时在身边。

四、如果家长确实忙,在家不能陪孩子,可以事先与孩子约定,贴不同颜色的卡纸,如红色代表爸爸现在有急事要做,请勿打扰!蓝色,代表爸爸很累,你可以找爸爸,但只能等一会儿。让孩子随时感知家长的情绪变化,他就不会感到害怕,他也就不会对家长产生误解。当然,如果爸妈没空,可以让爷爷奶奶暂时代替一下,好过没有人与他沟通;或者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一下,也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确实发生了家庭冷暴力,那事后一定要有补救措施,因为家长生存压力大,也有自己的情绪。事后,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向孩子道歉——比如说:“对不起,是爸妈太冲动了,没顾及到你的感受,请你原谅,也许爸爸妈妈对你的要求太高了,但不管怎样,我们是一家人,一起努力,好吗?”

爱孩子,不溺爱孩子


爱孩子,不溺爱孩子《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这本书,实而不华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育儿经,给更多的妈妈指引教育孩子时的误区!

前几天看一则新闻,一个花季少女因为某些原因跳楼了。先不论她是何种原因而跳楼,这样美好的年龄竟然做出了这么极端的选择心里该是有多么绝望和无助啊。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过程。学龄前父母忙着给孩子灌输这样那样的早教,也总怕孩子受这样那样的伤害而给孩子包办一切,而忽略了给孩子打好身体基础,每天多一点好习惯、多一点笑脸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学龄后总是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是不是一百分啊?、、、、、,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我们要看到成绩后面的问题。

赞成作者关于圈养和散养的观点。带孩子三岁之前圈养的是时间会比较多,三岁之后散养的时间会更多,不论圈养和散养,帮助孩子打好身体的“桩基”、养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这两点永远不会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并不需要一本正经的指出来,或者可以一行笔带过,适当的时候向孩子“示弱”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

这一章我深有感触,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永远是个艰难的话题,隔代教育同样如此。该不该让老人带孩子呢?老人反应慢、溺爱孩子、观念差别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换位思无考一下,或许我们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吧。

在作者讲述事例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是不是也有爱的强迫症呢?有时抓狂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成为“暴力爱”的一份子呢?

当然,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纵然会有很多问题,但终究根源都是爱孩子,而我们不能因为爱孩子而遇到问题的时候无原则的退让,无原则的去溺爱。孩子的行为、要求有些是可以任其发展和满足的,有些则是不可退让的,否则孩子最终只会在所谓爱的这个光环下走向亚健康,有些更严重的则会走向极端。

记住了作者的一句话:教养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三分靠方法,七分靠分寸!我们要爱孩子而不是溺爱孩子。非常棒的一本书,准备还看一遍。

家园共育《溺爱的孩子的危害》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对孩子说“随便 ”的危害 大们经常说的一句“随便“,“随便”一词出自“客随主便”,在字典中对“随便”有几种解释:1.随其所宜;2.任意、不经心;3.任何、无论;4.简单,简便。 而“随便”一词出现得最多的会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上。...
    2021-08-20 阅读全文
  • 写给溺爱孩子的家长们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幼儿园姜妮今天在活动课上,我出示一张哭脸图片,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受...
    2020-11-02 阅读全文
  • 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幼儿家庭条件都是很优越的,在家里也是“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往往由于父母的溺爱会使这样的孩子更加骄横,蛮横无理,有的家长会时不时的向老师们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希望老师们帮忙改改孩子们的坏脾...
    2020-12-16 阅读全文
  • 溺爱孩子的4种后果 自古“慈母多败儿”,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比较明白其中的深意,作为父母的我们,在管教自家孩子时多多少少有些宠爱那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是过于溺爱孩子其后果的重要性,那可能就是你所不能承担的了。 有很多父母对于孩...
    2021-07-17 阅读全文
  • 溺爱孩子的10种典型实例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下面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
    2021-10-27 阅读全文

大们经常说的一句“随便“,“随便”一词出自“客随主便”,在字典中对“随便”有几种解释:1.随其所宜;2.任意、不经心;3.任何、无论;4.简单,简便。 而“随便”一词出现得最多的会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上。...

2021-08-20 阅读全文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幼儿园姜妮今天在活动课上,我出示一张哭脸图片,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受...

2020-11-02 阅读全文

现在的幼儿家庭条件都是很优越的,在家里也是“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往往由于父母的溺爱会使这样的孩子更加骄横,蛮横无理,有的家长会时不时的向老师们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希望老师们帮忙改改孩子们的坏脾...

2020-12-16 阅读全文

自古“慈母多败儿”,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比较明白其中的深意,作为父母的我们,在管教自家孩子时多多少少有些宠爱那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是过于溺爱孩子其后果的重要性,那可能就是你所不能承担的了。 有很多父母对于孩...

2021-07-17 阅读全文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下面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

2021-10-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