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择园容易步入哪些误区

发布时间:2021-07-13

幼儿开展哪些活动方案。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优秀的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家长择园容易步入哪些误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知不觉间,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很快就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对于幼儿园的选择,家长们总是格外重视,因为这是孩子人生中在学校教育中迈出的第一步,决定了孩子的教育质量和学习质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择园时刻,很多妈妈都忙着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幼儿园。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亲人,面对集体生活。很多家长都会很焦虑和紧张,家长们总是会纠结于到底送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也会担心幼儿园的好坏,很多父母亲陷入了择园误区。

第一误区:不读幼儿园

新的育儿理念日新月异,很多妈妈在读幼儿园的问题上踟蹰不定。他们认为,幼儿园存在很多问题,孩子年纪尚小,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这样会泯灭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过早失去天真与快乐。

解读: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仍然很陈旧,幼儿园的最大责任仍然是看管孩子,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幼儿园的一个大任务就算完成。所以,小孩子到了幼儿园自然会受到约束和管教,自然也会抹杀掉孩子的某些天性。然而,因为这个理由而不送孩子读幼儿园,对孩子成长十分不利。

毕竟小孩子要走入社会,他总要面对集体生活。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它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成长。即使爸妈再有学识,再有空闲,可以陪着孩子读书学习,但是,他们还是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他们需要和同龄孩子接触和交往,享受集体带来的快乐。同时,幼儿园可以更好的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一般而言,到了三周岁,都应该让孩子读幼儿园。

第二误区:贵的等于好的

某些幼儿园、早教园的收费可谓是天价,很多父母不惜重金把孩子送进贵族幼儿园、早教班,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然而,贵的幼儿园就一定是好的幼儿园吗?很多家长陷入了误区。

解读:判断幼儿园的好坏不仅仅是收费一个方面。主要是看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一个好的幼儿园的确要有新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需要有耐心和充满爱心的教师和阿姨,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和教育模式。不是所有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很多贵族学校,私立幼儿园收费不菲,可是教师层次参差不齐,教师流动较大,这些对于孩子而言都不是个有利的因素,所以,并不是所有贵的幼儿园都是好的,也不是所有贵的幼儿园都适合小朋友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误区:公立幼儿园省钱

很多家长更喜欢选择公立幼儿园,他们认为公立幼儿园收费较低,幼儿园教师在编,孩子安全有保证,家长也更为放心。

解读:公立幼儿园的优点在于学费低,但是并不是代表公立幼儿园就一定省钱。现在的公立幼儿园虽然学费较低,但是很多教师收受礼品的风气却实在让人接受不了。很多家长都会反映,每到教师节,总会给幼儿园教师和阿姨送礼,这笔投入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而私立幼儿园这方面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教师和阿姨不会随意收礼。这样一来,其实,公立幼儿园也不见得省钱。

那么到底选择怎样的幼儿园呢?很多家长更加糊涂。以上内容可以为大家做一定的参考。选择幼儿园也与购买其他商品一样,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找到适合的幼儿园才是最关键的。

小编寄语:在幼儿园的选择上,父母们不妨不那么标新立异,按照传统来,不看幼儿园的噱头,只看幼儿园内部的教育方法和学校设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孩子,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幼儿园。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择园好还是择师好?


择园好还是择师好?网友孙悟空最近犯难,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是选择设施新、离家近的新建幼儿园好,还是挑有名师的老牌幼儿园更佳?人大代表、行知幼儿园园长张群说,站在院长的角度,我觉得还是就近入园。

理由如下:一、现在一般都是老人接送孩子,太远的话,要担……

择园好还是择师好?

网友“孙悟空”最近犯难,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是选择设施新、离家近的新建幼儿园好,还是挑有名师的老牌幼儿园更佳?

人大代表、行知幼儿园园长张群说,“站在院长的角度,我觉得还是就近入园。”理由如下:

一、现在一般都是老人接送孩子,太远的话,要担心路上安全;

二、从生长发育角度看,孩子首先要保证有充分睡眠时间,如果早晚都比同龄小朋友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势必会影响睡眠;

三、现在幼儿园教师任职准入条件都非常严格,一般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具备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

推行幼儿园名校集团化,各个城区名园的普及率都非常高,孩子完全有机会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孩子要不要提前认字?

今年的春节晚会上,一个7岁小女孩背百家姓,赢得阵阵掌声,当然也有质疑。网友“温柔一刀”就很困惑:学前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孩子要不要提前认字呢?

省特级教师、幼儿教育专家王芳说,“这要因人而异,看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一般来说,儿童的逻辑思维、手眼协调能力(比如说识字能力、大脑对小肌肉的控制)等,在大班时还不是很完善,长时间让孩子写字不是很合适,所以系统学习最好到小学后。

行知幼儿园园长张群观点也一样,“家长常问我们,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识字量在增加,是否要在幼儿园阶段提前让孩子识字,这样,到小学时不至于阅读都不会。其实不用太着急。”

张院长建议,教育从身边开始,不要强迫,“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对文字的兴趣,家长可以结合生活开展一些生活性识字活动。

“比如说,家住吴山脚下,每天吃完饭,孩子都要跟着家长去吴山脚下走走,自然而然就认识了吴山天风这四个字,如果说每天必须认识四个字,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实,知识不是基础,素质能力才是基础。王芳建议,幼儿园阶段,一是玩,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人爱好,玩喜欢的玩具,干喜欢的事;

二是教,关注孩子的认知水平、养成生活中的好习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培养自信、学会和人沟通,有社会公德……这些非常基础的东西,可以帮助孩子走完一生。

家长要适当地懒一点

有人说,家长太勤快,孩子就懒惰了,是这样吗?

行知幼儿园园长张群说了个例子:有个上小班的小朋友,有一阵午睡天天尿床,去医院检查,没任何实质性问题,再细问,孩子家长每天从景芳家里一出发,就开始跟孩子说,你要上厕所的时候,一定要跟老师说,但是没有效果。我就建议家长,可不可以不提这件事,结果,孩子真就不尿床了。

有的时候,我们过度关注,过度提示,反而给孩子压力。在孩子的成长中,有时可以做个“懒家长”,这个懒限定在一个范围内:不要多管孩子,不要替孩子做事。

“孩子的学习跟我们成人的学习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扣纽扣,我们一个一个对牢,这在心理学上叫一一对应,你帮他做好,那他做什么呢?

“有些孩子,夸张点说,眼睛往那里一看,水来了,再一看,吃的东西来了,脑子也不用动了,那他怎么发展呢?依赖性太强,学习能力就被剥夺了,所以有时,家长要适当地懒一点,孩子在摸索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东西。”王芳分析。

家长教育的误区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家长教育的误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孩子将来素质的高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乃至他本人的幸福,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质量。

而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任何老师和任何学校所不能代替的。

有些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

在孩子面前说脏话的家长大有人在,给孩子灌输“胜者为王、不吃亏”的家长也不算少数,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把孩子将别人的东西拿回家认为是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家长的这些行为都一一说明家长们没有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存在着家教误区。

我们班有个叫琳琳的小朋友很活泼,而且聪明过人,唯一的缺点是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

周五早上,我晨检完毕带孩子们小便,把钢笔随手放到了桌子上。

可当我带着孩子从厕所回来,桌子上的钢笔不翼而飞了。

我问孩子们:“你们看到老师把钢笔放哪儿了吗?”孩子们都说:“没有。

”当我怀疑自己放错地方时,忽然听到东西落地的声音,循着声响,孩子们一起把目光集中到了琳琳身上。

原来,琳琳出去小便时,经过我的桌子边,顺手将钢笔拿走并藏到袖管里,一不小心钢笔掉地,事情露馅了。

当时我没有批评她,只是告诉她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我认为孩子就此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下午发生的事情更令我吃惊,让我不可思议。

放学时,孩子们纷纷被家长接走,琳琳小朋友也满心欢喜等着妈妈的到来。

终于妈妈出现在了校门口,琳琳飞快地跑过去,投进妈妈怀里。

接着孩子从裤兜里掏出什么东西递给妈妈,妈妈脸上立刻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我由于害怕孩子飞跑,摔倒了伤着也跟了过去,正好看到了这一幕。

看到我的出现,琳琳妈妈脸上的笑容顿时变得僵硬。

同时我看到她的手迅速插向口袋,但那一刹那我还是看清楚了:她手里握着几支彩色粉笔。

此情此景,我还能说些什么?

晚上,我经过一番思索。

第二天,当琳琳的妈妈送琳琳到园时,我把一本《现代家教》递给了她,并对她说:“您若有时间,多看看这本杂志。

一周后,琳琳的妈妈领着琳琳把一盒彩笔交到我的手上,并向我致谢:“谢谢你让我认识到了家教的重要性,让我知道了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每位家长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我们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积极地与家长一起研究教育的策略。

让每一位家长明白,不能过分地迁就孩子,否则将会使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责任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对家庭、社会都是不利的。

不知道本文“家长教育的误区”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浅谈国家新政与择园


最近看了关于教委出台的教育政策,在这里主要帮大家理解一下国家政策的变化。很欣喜地看到,国家的教育政策在逐步向正确的道路上修正。:

过去我们的学前教育,收到小学教育压力的影响,好的教育模式没有办法在国内落实。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让学前教育也可以正常地发展。

很多家长可能都知道,学龄前儿童应该以游戏为主,在玩中学,应该发展孩子的优势智能等等。却迫于高考加分等原因,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可能孩子根本不感兴趣的钢琴、舞蹈等,甚至好好的大班不上,跑去读学前班,给孩子非常大的压力。

从这些政策的改变上,我能够读出的两点,供各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参考:

1、语文的学习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的阅读习惯。那么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面,幼儿园老师从字母、单字开始教孩子,随后教单词,再句子,最后使用的模式,会让孩子从很小的年纪对学习就非常反感。而全语言的思路,虽然是来自于美国,最早用于英文的学习,但在中文的学习上,一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让孩子能够在真实情境下,根据使用的需要而学习。从整体到局部,而非传统教学的局部到整体。孩子学习语言的动力来自于他本身对于语言使用的需求,动力显而易见。

因此,家长选择幼儿园,针对语言学习方面,能够融合全语言教学思维的幼儿园会更好一些。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应该培养孩子的优势智能而不是尝试弥补孩子的弱势。这个跟我们国家未来高考的改革方向也是吻合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未来学习的专业,才能让大学看到孩子的突出表选。

但是请家长注意,全语言和多元智能不是教学模式,也不会是教材,都只是一种教育思维。如果一个幼儿园说自己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多元智能或者使用全语言教材,那么这样的幼儿园基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可能还不如传统幼儿园呢。

新政策:

最近,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也带来很多猜测。

对于此,从幼升小到高考的家长都应全面贯穿理解,不能仅就某一个年级或学段割裂式地看待,错误地局部认识可能会在不适应中导致孩子升学、考试被搞得“伤痕累累”!对此文件我们的分析是至少有8个激变要早应对。

一、高考加分项目历史上最大幅度缩减,分数更重要了。

教育部文件规定:

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2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3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4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

二、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三、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更重要了。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

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高考考试制度变为“3+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结合。

其中最重要的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北京及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因此,未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择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教改后你进了什么学校相比较教改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能够进什么班将起更关键和最直接的作用。家长们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彻底转变了!

四、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放弃功利化导向,越早越好。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趣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

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最多两年以后,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人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常态化发现和培养。

原来很多家长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小升初升学,功利性很强,现在功利性因为小升初升学模式和直升校的缘故已经被极大弱化了,但与孩子的前途、未来的关系却被强化了,所以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一样了,后者变得更重要了,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家长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五、教改后,高中校都会“大乱”,学校的实力是关键。

所谓的“大乱”,是指各个高中校要在几乎所有的方面做出与改革配套的调整,是全面的改变而不是局部的。

比如:分班、分层、一年多考课程的设置、安排、师资调配、课时设置、教室利用、课程研发、学业课程与高考课程的配置、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实施等等。

都会与以往完全不同,对每所中学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其中学校的综合实力是最关键的,对学校的要求远胜过对每个学生的要求。

拿北京市为例,教改后,特别是中考名额分配出台实施后,北京市几乎所有普通高中校的生源水平都会同一性地普遍下降,对北京的孩子来讲力拼中考进入各级各类重点高中校对高考追求更优质大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得多,各个学科富有实力师资的保证是各校制胜的最关键因素。

对普通高中校而言,更优的师资是保障“差生”能超越自身能力有更好、更高起点的决定性因素。

六、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了,各区县学校的真实差距家长做到清清楚楚地了解。

高考改革后最重要的学科是语文、英语、数学,语文会更凸显,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更偏“文”。

以北京为例:从近3年的高考成绩看,朝阳区文科一本率25%左右、海淀区文科一本率29%~34%,东城区文科一本率平均为41%~45%、西城区文科一本率为48%~51%,其他区县与这四个城区的差距都较大、很大。相对来讲,教改后相对来讲对这四个区更为有利,可以按照比例依次排序。

另外,对一些中学也会带来不小影响。其中,海淀区最受益的是101中学、对西城区来讲最受益的是北师大二附中、东城区是二中、朝阳区是朝阳外国语学校等。八中、八一学校历来高考,同校文理差异在重点校中最大,2014年八一中学理科一本线超过96%,文科一本线只有89%,这在北京市重点校中是罕见的;八中2014年高考,文科全校平均分仅为608分,还不及知名度远逊于它的161中学的621分、13中620分、广渠门中学612分、15中610分。

七、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是好事,但别太在意,不会起决定性作用。

对高考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本来早就该有,人的发展毕竟不能仅仅看考试分数。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

1、思想品德

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

2、学业水平

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3、身心健康

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4、艺术素养

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5、社会实践

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这五项中除了学业水平外,其他绝大部分内容都带有主观性和可人为操作性,很难有客观标准,目前更缺乏诚信的监督机制和惩戒体系。因此,文件也规定综合素质仅供大学录取时参考,毫无疑问的必然结果是:大学录取首先看高考分数,当分数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才会起附属作用。

对此,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从2015年以后的高考将从“挑分儿”向“选人”过渡。这是很片面的,属于盲目乐观,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挑分儿为先的前提下,向选人靠近,但不可能取代。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录取参考因素后,各个中学必将建立人人有份儿的、庞大的、复杂的评价机制,目前没有任何相关标准,也会大量增加各个中学的工作负担,怎样防止“千人一面”是一个关键点之一,要不然增加了负担却全都流于了形式。还有一点很重要,高考结束后,各大学录取时间很短暂,要求大学录取工作人员耐心阅读每个考生“不知真假”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是极其庞大而痛苦的工作,这样录取的参考性会大打折扣,分数几乎的唯一性不可避免。

八、高考改革男孩更苦,女孩更乐。

男孩受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顽皮,比女孩更难约束自己,好习惯的培养比女孩更困难。语文变为第一学科后,女孩的自我约束和纪律性,使她们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去按部就班地提高语文水平。而男孩大多数一般还会依然故我。现在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本来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男孩的家长们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总之,怎么说也不能让男孩子在这关键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

上岸之后看择园之反思


特殊区域,限于城市发展规划和空间资源限制,其特殊性不作为普遍论述的前提

其实上幼儿园这件事,简单说,三种拼:拼资源/关系——小区、单位、熟人拼勤奋——走遍看遍心里有数拼诚心——无数个电话,无数次上门守候……

所以,有资源的拼资源,没资源的拼勤奋和诚心

一、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这是说了千百遍的话,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没有谁给我们承诺一定给一个公立幼儿园的学位。我们京籍的,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一定有学上,不管好赖,这是妥妥的,但是幼儿园不是,一定记住了!

京籍自己争幼儿园学位都不够,这就是现状,也别掰吃幼儿园为什么不是义务教育,这样的为什么太多了,性命攸关的医院还没全面财政给付呢,还没全民免费医疗呢,学前教育幼儿园阶段如果那么不得了,也不会孤立在义务教育体系之外。

不要动不动把公民权利挂在嘴边,没有绝对权利,公民权利那是相对权利,比如车船税交了吧,那凭什么要限制纳税人的正常行驶权利(类似的问题,公知们有一句很不客气的回复,“你交的那点税算什么,分分钟退你,你别享受这个国家一点公共资源,谁更怕?”),所以在匮乏资源的前提下,国家机器限制公民权利,无话可说。

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关系和利益若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未必就不龌龊,也许我们利用得更狠更透

这个社会的规则,没什么可抱怨的,有人说谁谁凭关系上了什么,骂天骂地。

有这么一段话,特别不好听,但是细细想,是大实话、真道理:“整天哭哭啼啼抱怨着想要别人降低自己的段位来给你一个所谓的'公平'的人,只能一辈子当个撸瑟。要知道,没有人有义务去特别顾及你的感受。学霸不会为了学渣特意考砸,情侣不会为了单身狗分手,有钱人不会为了小人物把钱扔进长江”

三、你只看到别人的成功,你不知道别人有多拼

一个妈妈,打一岁开始,每个月1号给幼儿园打一个电话,每个月都打,最后老师都记住她了,如愿上岸;一个妈妈,成天在幼儿园门口等老师,等招生的,拒她自己说,是塞钱了,最后也如愿了;小升初版块,有个爸爸(应该是爸爸),把这个学校历年的特长生名额,面试,录取情况都整理成表格,甚至还有数据透视;多少普通人,没有放弃,尽最后一点努力,为了孩子,越努力,越幸运

人活世上,不容易,谁做什么都要付出,笑到最后的,你没看见他跑断腿的样子。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深夜惊奇 · 成为飞行员》,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因为迟到错过艺术团分角色,落选了,很失落,那时BF安慰我:如果你想去,你就要争取。我去找老师,我说我甘愿当候补。最终,有一个男角色缺了,我穿上衣服照样上场,我觉得为了舞台这个机会,不能放弃。

所以,反思我们自己,在这件事情的失败中,是否踏遍千山万水,如那些写了N个幼儿园对比的家长,是否了解了历年招生情况,分析自己的胜算以做好保底,是否及时关注而不是回过头来问“啊,还要网上报名啊”

今年已成定局的,不想评论什么,这会心焦着的,说什么也白搭,只希望三年后幼升小,再六年小升初,千万别在那些重要时刻耽误孩子

写这篇更多给准备明年后面的家长,越来越难,你们局势不容乐观,早准备早动手能找人的找人能做好保底的先占好裸报的一定多打听历年情况,别听天由命地纯裸

步入轨道的孩子们


小朋友开始步入轨道了,不像开学时那么“疯”了,插班生刘奕邵、郑天宇他们都有进步了,郑天宇一星期有四天提前走,每次都要柳老师上来叫,柳老师虽是保健老师可是自己没保健好,身体挺差的,爬上来都只喘。

昨天柳老师跟他说:“你下次自己3:50下去,问你们老师时间到了,就走。

”嗨,小东西居然记得了。

昨天下午看人家上围棋的老师来喊人了,他就赶紧问:“老师,时间到啦?”今天呢看人家打乒乓的回来了,也知道时间接近了,又过来问:“老师,3:50到没到?”今天郑宝宝作业全对,还拿了三颗星,郑妈妈如果看到此帖该高兴了吧!刘奕邵呢也转变了,作业也是三颗星,完了之后问:“我们看书是在哪里?”因为不打乒乓的作业先做,完了后拿书到外面去看了。

刘宝宝大概是能观察出在外面看书的都是不打乒乓的,所以加问一句。

搁开学他保证是拿了书就飞奔出去了。

只有一个李心妍“照疯依旧”,小朋友举报她喊胡佩嘉“老胡”,把胡宝宝气死了。

胡宝宝说:“她还喊陈柯羽老陈,喊陈羽珊也是老陈。

”我笑了,对李宝宝说:“你喊人家老啊老的,人家要是愿意你就喊,人家不愿意你别喊哦。

你是老李不?”她扑哧笑了,我说她“疯”吧,下午作业好几个“叉叉”,按理她是会做的。

内向的孩子,容易受伤也容易满足


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的,在他们的世界里,玩就是一切,一切就是玩,最好何时何地都能够玩。于是,自由活动时间成了他们“发泄”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飞舞的身躯,快乐的笑容,张牙舞爪地在教室里穿梭,有的玩钓鱼,有的玩扭扭棒,有的玩玩具,有的走迷宫,还有的拼图、搭积木……每个人都在找寻着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可是却有一个孤单的身影“无处安放”。

那是小羽,一个乖巧文静,一天听不到她说一句话的小女孩,她是那么得沉静,搬着小椅子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她的眼神里透着迷茫、害怕、不知所措……同桌的彬彬叫她:“你过来,我们一起玩玩具吧!”小羽看着她,若有所思,最后她还是摇摇头,继续眼神迷离得在教室里四处张望,也许她在想:我该去哪里玩?时间越久,她的脸上害怕、焦急的表情就越发明显了,感觉就快哭了。我走过去,拉着她的手,轻轻地对她说:“我和你一起玩吧!”她好奇的小眼睛眨巴着看看我,想说却又没有开口,“我们去造房子好吗?”她摇摇头,“那你想玩什么呢?”她闭口不再说话了。突然,我想到每一次自由活动的时候她都会玩一种积木——木头积木。我再回顾教室,原来玩木头积木的地方人已经满了,小羽知道不能再挤进去了,可是她又不知道可以去哪里,也不敢和小朋友交流,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我怀着试试的心态,试探着问道:“你想玩木头积木吗?”她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有点欣喜,继续说道:“那这样吧!我和你一起去玩,看看他们能不能和我们交换玩具,好吗?”她不说话,但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跟着我走到木头积木那边,在小朋友的同意下,我们加入了游戏。皓皓搭了一个城堡,他开心地对小羽说:“看!我的城堡漂亮吗?王子住在里面。”小羽点点头。我说:“皓皓,我和小羽一起和你再搭一个城堡,你的是王子住的,小羽的是公主住的,怎么样?”“好呀!”小羽听了,也很兴奋,嘴角扬起了灿烂的笑容,“老师,老师,你快看!我的城堡快搭好了!”皓皓很激动,小羽也很开心……

很快,自由活动的时间马上就结束了,我看到小羽玩得很开心,轻轻地告诉她,“其实,还有很多的游戏都很好玩,下次你可以去尝试玩一玩。”她点点头,把椅子搬好。

内向的孩子,容易受伤,但也容易满足,只要我们多关心他们一下,陪他们一起玩,孩子会很乐意接受!相信只要我们爱孩子,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就一定会让他们开心地来,开心地回家,快乐地成长!

家长需要注意的十二大早教误区


一、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

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二、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

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三、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

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四、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

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五、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

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六、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

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七、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

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八、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

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九、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

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十、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

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十一、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

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十二、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

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刚入园的孩子为啥容易生病?


1、交叉感染

相比较于其他季节,秋冬季的呼吸道感染病人会明显增多,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交叉感染,这是进入幼儿园后“一月一病”的重要原因。

2、情绪焦虑紧张

对于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可是生下来以后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啦。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还有一个适应呢。对于孩子,这真是一件大事:他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第一次离开家人,面对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按规律喝水、吃饭、玩等等。分离焦虑、新环境新人群的适应焦虑、生活规律的改变通通需要孩子面对,他受不了了,就生病了。

3、喝水不够

不仅有心理上的不适应,在幼儿园里,老师再给与精心的照顾,也不可能与家人的照顾一样。比如喝水,往往是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所有小朋友一起喝,但可能这时您的小宝宝不渴他就没喝。

4、进食过多

爸妈总是怕孩子在幼儿园吃的没有营养,吃的不可口,回到家专给孩子做他喜欢吃的:鸡翅啊、牛肉啊、海鲜啊,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美美的吃上一顿。殊不知,孩子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吃的太多,消化不好也会让孩子易患病。

5、便秘

孩子上幼儿园后早晨时间仓促,原来早晨排便的孩子来不及大便就要匆匆出门。而白天大便的宝宝在幼儿园往往也不大便,晚上回家又不想大便了,积攒个1-2天,便秘了。

细心地爸妈发现孩子发热咳嗽是常常有便干便秘,通畅的大便是孩子健康的保证。怎么办?针对上述易患病的因素一一破解。

1、减少交叉感染

这个说起来挺难的,需要班里父母们都有或大都有这种意识:孩子病没有好先别急着去幼儿园。门诊时会碰到这样的妈妈:孩子咳嗽还很厉害,还需要雾化药物就要让孩子去幼儿园,说没人照顾孩子。事情都有轻重,这时候最大的事情就是孩子生病需要休息和照顾,其他的事情可以放一放的。再者,您让孩子带病上学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小朋友的。每个生病孩子的妈妈都要注意到这一点,为别人的宝宝也是为自己的宝宝。

2、多聊天、多陪伴、多养成能力

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妈妈一定抽时间和孩子交流:问问孩子学校老师的情况,小朋友都有谁,和谁要好。3岁的孩子能表达很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只和老师去交流,一定听听孩子怎么说,让他有机会倾诉自己在新环境的喜怒哀乐。要寻找到适合您的宝宝的上幼儿园的理由,反复和他讲。鼓励孩子在家时自己吃饭,孩子吃不好老师可以喂饭,但老师一定表扬自己吃饭好吃饭快的小朋友,被老师表扬小朋友是会非常开心的,开心是很有利于健康的。周末多带孩子和同龄小朋友玩耍,让她学习和小朋友相处的能力。学习遵守规则。您的娇惯只会让孩子失去适应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希望孩子去幼儿园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患病就会减少。

3、多喝水

医生最爱说的话就是喝水了。对,就是喝水!非常重要。幼儿园内状况不是咱可控,就算你叮嘱孩子很多遍,她不喝还是不喝。可以做的补救是让孩子放学、回家后多喝水。

4、去掉回家后的豪华晚餐

不要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吃不好,可能没有家中可口,但营养都是够的。因幼儿园晚餐比较早,回家后可以让孩子再吃点蔬菜、水果,可以喝奶或吃酸奶。这种补充刚刚好。

5、养成每日大便习惯

如果孩子能起床就迅速大便最好,如果孩子赖床,往往早晨大便都不会成功。培养孩子傍晚大便的习惯是相对可行的,从幼儿园回家就督促孩子大便,习惯是会逐渐养成的。

孩子在初入幼儿园时大都会生点病,有的孩子病1、2次就逐渐好了,而有的孩子要有3-4个月的反复生病状态,有的孩子甚至拖拖拉拉到半年后也就是第二年春天才逐渐步入正轨。妈妈从上述的方法入手,让孩子每月生病成为过去吧。

喜欢《家长择园容易步入哪些误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开展哪些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宝宝上兴趣班 家长容易走进的误区 误区一: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
    2021-07-22 阅读全文
  • 择园三大误区你知道吗 家长选幼儿园避开三大误区 ●误区一:要选“名公办”或是“贵民办” 在选幼儿园的问题上,不少家长会把自己逼上独木桥。“我们小区里不少孩子都上的这所好幼儿园,不把孩子送进去孩子会自卑的”;“我部下的孩子都...
    2021-05-11 阅读全文
  • 家长给孩子实施早教需避免哪些误区 家长给孩子实施早教需避免哪些误区 如果家长们真的是为了孩子健康着想,那么就让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吧!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儿童尽...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哪些运动容易伤害宝宝? 导读: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这些项目既有助于增加少年儿童的身高,又不会伤害身体。 为了孩子有健壮的身体,一些家长...
    2021-11-16 阅读全文
  • 幼升小择校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错过了幼升小的择校,就不能再错过小升初的择校了,为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是每个做家长的心愿。负责的老师、良好的校风都是众多考量的因素之一。 对于择校,无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很多家长首先考虑的是学校...
    2021-03-05 阅读全文

误区一: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

2021-07-22 阅读全文

家长选幼儿园避开三大误区 ●误区一:要选“名公办”或是“贵民办” 在选幼儿园的问题上,不少家长会把自己逼上独木桥。“我们小区里不少孩子都上的这所好幼儿园,不把孩子送进去孩子会自卑的”;“我部下的孩子都...

2021-05-11 阅读全文

家长给孩子实施早教需避免哪些误区 如果家长们真的是为了孩子健康着想,那么就让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吧!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儿童尽...

2019-12-16 阅读全文

导读: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这些项目既有助于增加少年儿童的身高,又不会伤害身体。 为了孩子有健壮的身体,一些家长...

2021-11-16 阅读全文

错过了幼升小的择校,就不能再错过小升初的择校了,为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是每个做家长的心愿。负责的老师、良好的校风都是众多考量的因素之一。 对于择校,无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很多家长首先考虑的是学校...

2021-03-05 阅读全文
xt/javascript"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