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应该学什么。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需要把自己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有关于优秀的教育笔记你知道哪些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教育不应该是“和稀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民教育》2013年第7期发表了湛卫清的一篇文章《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亟待三个“转向”》。其中第一个转向是教育价值取向:从“形而下”的关注到“形而上”的追求,而“形而上”的教育追求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尊重教育的“属人”性。二是尊重教育的教育性。三是尊重教育的整体性。这三个大原则,我认为都是值得思考的。不过在论述“尊重教育的‘属人’性”的时候,举了一个案例,窃以为不恰当。这个案例是这样的:

某全国优秀班主任对待所谓的“调皮”孩子,从不气恼,而是包容。她常说:“七八九,嫌死狗。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吧:“老师,他打我了。”“谁打输了?(老师笑呵呵地问)”“我。”“谁叫你不好好吃饭,个子长得没他高呢?(老师)”……长高了他就不敢打你了(老师)”孩子真的从此开始认真吃饭了,但他绝没想着是为打赢那位高个子。家长也宽心了。YJS21.cOm

乍一看,这个案例中的教师不卑不亢,处理问题充满智慧,并且取得了圆满的结果。然而,细一想,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基于这个常识,处理儿童之间的纠纷的时候,第一个原则是心平气和,第二个原则是包容。这两个原则,案例中的老师都做到了。然而还有第三个更重要的原则,就是“分清是非。”

面对孩子的告状,老师扮演的既是一个调停者的角色,也是一个裁判者的角色。这个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以及隐含在处理过程中的道德判断和待人接物的方式对于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案例中的老师,面对两个孩子打架,开始的时候不气不恼,做到了心平气和,值得称道。问“谁打输了”,然后嫌被打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云云,还勉强可以说是幽默。但事情到此为止,戛然而止,就不是教育,而是“和稀泥”。

两个孩子打架,肯定有原因。这原因往往是鸡毛蒜皮,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然而,在孩子看来却是大事儿。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地处理,矛盾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有可能酿成更大的矛盾。更进一步说,个子长得高矮,牵扯到很多因素,并不是仅仅靠好好吃饭就解决的。老师这么说,孩子心里不会太好受。案例中说“孩子真的从此开始认真吃饭了”,我觉得也不大可能。教育一线的老师大都知道,所谓“一句话改变孩子的一生”云云,往往都是美好的梦想。因为孩子的任何一样陋习,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孩子的陋习,不经过长期的充满智慧的矫正,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一句话就能使孩子“幡然悔悟”“洗心革面”,那教育工作也未免太好做了。

回到这个案例本身。老师即便是在处理问题开始的时候转移话题,缓和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一种教育智慧。但话题绝对不能到此为止,也不能顺着这个话题走下去。我认为,接下来应该是话锋一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综合分析,一碗水端平:对的就是对了,错的就是错了,不能含混不清。这对于养成孩子正确的是非观,至关重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育不应该是“和稀泥”。面对孩子之间的纠纷,正确的做法是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的基础上,认真帮他们分析,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然,断非教育之幸。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家庭教育中不应忽略情感教育


“我们教育往往只注意发展孩子的读、写、算能力,而丢掉了另一半教育,即人的情感教育。

这种以牺牲人的生命情感为代价的偏向教育,越来越影响着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专家指出,孩子的情感教育不容忽视。

当前家庭教育中,不少做父母的,为孩子付出了许多,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却有所忽略。

记者在采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教授朱小蔓时,她说:“我们教育往往只注意发展孩子的读、写、算能力,而丢掉了另一半教育,即人的情感教育。

这种以牺牲人的生命情感为代价的偏向教育,越来越影响着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关于情感,她举子一个例子。

当一个婴儿张开手,望着大人笑的时候,这时他(她)正在表达一种寻求快乐的期待。

倘若家长在此时此刻对婴儿的笑没有任何反应,或者反应出相反情绪,这很可能会贻误他在这一敏感期内对于“快乐情绪”的开发。

朱小蔓分析指出,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亲近的体验,它必然贯穿在全部的教育活动过程中。

而现实的教育状况却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家那宝贝儿子心思不在学习上;我们的孩子经常躲着大人抽烟、喝酒,今天的学生不知他们想干什么;现在的孩子对理想及人生价值不感兴趣;对长辈们不礼貌,与他人交往不讲责任感,自私自利等等。

出现这一系列观念、情感的对立现象,如果从家庭和学校教育本身的内在原因看,毛病就出在我们往往以成人世界的眼光来要求孩子,父母自以为给了孩子许多爱,却没有得到回报。

他们与孩子并没有建立真正的爱的联系。

总而言之,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当他们需要愉快、自慰、自足、憧憬、希冀的时候,我们没有相应的情感应答方式,而在他们产生厌恶、痛苦、惧怕、伤感的时候,又没能及时给予疏通和引导,以致于错过了让他们形成美好健康、丰富统一、旷达幸福的内在情感机制的某些机会。

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缺陷。

不应只是“字”的世界


前不久,我作为城乡手拉手结对老师被派到某镇中心幼儿园。

走进幼儿园,一阵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挺拔秀丽,种植园中一行行的大葱晶莹青翠,院子的一角堆着许多棉花棵和豆秸,我想这些应该是当柴火做饭用的。孩子们有的在玩滑梯、荡秋千,有的在走平衡木,还有的在玩打仗游戏,这些都显现着农村孩子的率真。

我来到中二班上课,拿出一幅用树叶粘贴的飞机,问孩子们像什么。“像‘大’!”一个男孩抢着回答。“像‘大’?”我还没反应过来,接着又听见几个孩子重复道:“像个大字!”我恍然大悟。“你们再看看,还像什么?”我启发到。“大!”孩子声音低低地说。“你看呢?”我又问旁边的小女孩。“大!”她也很坚定地说,好像还在期待我的表扬。“这个呢?”我又拿出一个用树叶粘贴的小人。“这个像‘小’”,“对,像‘小’。”孩子们一起说。“不用从字的角度来看,看它像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孩子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后还是说“小”。

望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刚来这个幼儿园时,我非常喜欢它,觉得它是一片净土。可刚刚的问话后,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这是教育的必然还是悲哀?我宁愿孩子们想象得不着边际,乱七八糟,也不愿看到一个一个的汉字从孩子的嘴中说出来,我很难想象,他们那天生的想象和创造都被谁抢走了,被谁剥夺了。他们天天生活在大自然中,更应该保留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一片片黄黄的树叶,一块小小的石头,在孩子们的心中,都应该是一个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作为老师,我们究竟在孩子幼稚的心灵,稚嫩的童年播下了什么样的种子?是创造,是奇思妙想?还是一味地压抑、禁锢,把应试的种子从童年就埋下?或许这不是我们所想做的,更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只有我们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家长统一思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才能让孩子们都拥有一个花样的童年,留下一串串充满幻想的回忆,而不只是一个“字”的世界!

教育随笔: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错误


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错误

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共同担负着培养孩子的重任,要想教育好孩子,幼儿园与家庭必须互相配合,然而当今农村,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个个在家里娇生惯养,有的呵护孩子有点过度,孩子犯了错误不是帮正,而是加以庇护,给幼儿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家长和教师不同的说教,幼儿年龄小,不能分辨是非,有些孩子一听父母的为主。经常听孩子打报告:谁家有积木,我想可能是家长给孩子买的。昨天孩子玩完积木,我故意和孩子们说:下面的游戏,看看积木自己跑到你身上了吗?我想给那些拿积木的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可有的孩子比我们还聪明,他们好像识破了我的意图,仍不想把积木拿出来,这是徐湘婷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看到黄乐淼把积木放到袖子里边了。”边说边从黄乐淼袖子里把积木抠了出来,我看到黄乐淼满脸通红,低着头一语不发坐在那里,看到他那样子像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没有多的批评。

今天刚入园,黄乐淼的妈妈就来为孩子辩解,孩子说自己没那积木,是别的小朋友给他放上的,我反问孩子:昨天做游戏时,你没听清楚老师说的话吗?孩子一语不发。家长走后,我问孩子:昨天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是别人给你放上的,孩子的回答让你哭笑不得:我妈妈让我这样说。

孩子的家长你们是否想过,庇护孩子就是纵容孩子犯错误,过分的庇护给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犯了错误及时帮其纠正,才是明智之举。

我提醒家长朋友:每个孩子身上都留有父母身上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好表率,在呵护孩子成长的同时,一定正视孩子的错误。

教育随笔: 教师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


教师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

随着午睡起床音乐的响起,小朋友们纷纷起来,忙着穿衣穿裤。小班的孩子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了许多,大部分幼儿会自己动手快速地整理好衣服,准备吃餐点。这一天,只有甜甜还半眯着眼睛依然躺在床上,尽管小朋友在一旁催她,但她还是没有起来。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给孩子们讲过的一个故事《慢吞吞的小蜗牛》,便走到甜甜的床边,自言自语地讲起小蜗牛因动作慢总误事的片段。我问甜甜:“你喜欢这只慢吞吞的小蜗牛吗?”甜甜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不假思索地说:“我才不做那只小蜗牛。”一边说,一边叫我帮她穿衣服。不一会儿,甜甜就高兴地跑出了午睡室。餐点过后,区角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游戏。只见甜甜一手抱着娃娃,一手给娃娃“喂饭吃”。子怡说:“这是我的娃娃,我来做妈妈。”说着就把娃娃夺了过来。甜甜说:“是我先拿到的,应该我做妈妈。”就这样,她俩开始争执起来,甜甜抢不过子怡,便转头向我求助。我连忙走过去,问:“发生什么事情了?”甜甜噘着小嘴,向我告状。于是,我对子怡说:“这个娃娃真漂亮,如果你们一个抱娃娃,一个给娃娃喂饭,你们都可以做娃娃的好妈妈了,好吗?”“好吧。”在我的建议下,她俩愉快地玩了起来。

教育随笔:直呼老师的姓名应该制止吗?


古往今来,尊师重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尊重老师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从小就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孩子直呼长辈姓名,成人都必须加以制止和引导,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是多么缺乏礼貌和尊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因为直呼比自己年长人的名字而受到严厉地指责和训斥。同样,对于天天苦心教育自己的教师更应该尊敬万分,不能直呼其名,不然必须严加制止。可是,发生在我们班的事情,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一天,我上下班,还未来得及跨进教室的大门,一群孩子就从教室里跑出来迎接我:“肖老师,肖老师,你来啦!你上班了!你中午带我们睡觉吗?------”这时,飞飞高兴地拉着我的手又叫又跳,冲着我直呼我的姓名:“肖玲,肖玲。”他这一叫不打紧,一群孩子围着我,也跟着他一起直呼我的名字。还有越叫越大声的趋势。生怕我听不见是谁在叫我。开始我非常生气,心想:这些孩子真是越大越不象话了,居然直呼起我的名字,真没礼貌。于是,我很生气地说:“哼!你们不能叫我的名字,真没礼貌,我不喜欢!”顿时,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一个个瞪大眼睛望着我,一脸的无辜,飞飞又蹭到我身边摇摇我的手疑惑地说:“扬老师叫你肖玲你都不生气?”哦,原来是这样,我这才明白过来,小班的孩子思维直观,好模仿,他们平日里看到班里老师之间相互直呼姓名,那种同事之间的亲切、融洽的关系,感染了他们,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其他老师一样直呼起我的名字来。我为自己刚才的生气和言行感到惭愧。于是,我用亲切的话语向孩子们道歉,并告诉他们:“只有比老师大或是和老师一样大的人,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小朋友怎样称呼我才最有礼貌呢?”然后就听到有孩子说:“我刚才没有叫肖玲,我叫的就是肖老师。”我忍住笑,飞飞撅着小嘴又问:“肖老师,那肖玲是什么意思嘛?”看着他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似笑非笑的表情,我知道他是在故意逗我,于是,我佯装不理他,他笑嘻嘻的自言自语道:“呵呵,我知道,肖玲就是肖老师的意思。”我实在忍不住,扑哧一声,哈哈大笑起来,大家也都开心地笑起来,笑声一片------

从这以后,我明白了,孩子们对老师直呼其名并不表示不尊重你,对你没礼貌;而是他喜欢你,因为喜欢他才会用生活中与他特别亲密人的相处方式来亲近你。他渴望得到你的关注;渴望与你交流。相反,传统的教育师道尊严,老师高高在上,孩子大气不敢出。这是不能与孩子真正交流,真正互动,被孩子所接受。所以,当时常有孩子心血来潮地直呼我的姓名时,我不再制止,也不会因此生气而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他们。有时冷处理,偶尔也佯装生气逗逗他们,直到大家都忍不住开心地笑起来。当然,我们也不能提倡和鼓励孩子直呼老师和成人姓名的这种行为,因为引导孩子了解自身的社会角色,从小尊重他人,尊重师长,这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社会的责任。

只有与孩子们成为平等的朋友,与他们相知、相交、相伴,你才能感受到他们带给你的会是一番快乐天地。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群快乐天使中,和他们在一起,使我真正享受到天使般的孩子带给我的欢笑与歌声;幸福与甜蜜-----

教育随笔:每个孩子都应该值得被疼爱


教育随笔:每个孩子都应该值得被疼爱

每个班或许都会有所谓的“好孩子”和“坏孩子”。究竟怎样算好孩子,怎样算坏孩子?我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人会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调皮的孩子就是坏孩子。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值得被疼爱,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次犯错和一个坏习惯就去判定一个孩子的好坏。

我们班的小翁同学是一个聪明、善良又有些调皮的孩子。每天午睡的时候他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今天好不容易问题少点,可是刚躺下不久就开始了,先是自己玩被子,过了一会又动动躺在他周围的小朋友,人家都已经睡着了,还不“放过”人家。在我斥责他之后很快很快就乖乖睡着了。这样的孩子算坏孩子吗?不算,其实班里好多孩子都有这种情况,做什么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不怎么会去考虑别人,我们不能因一点小问题就去断定一个孩子的好坏,而是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教会他们多为别人想一下,教会他们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会他们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其实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幼儿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他们。当他们做得好的时候,我会对那些“坏孩子”多一点赞美,给予他们一些荣誉感,责任感。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受到表扬的孩子们慢慢地在改变,每次看到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的笑脸,我也会不自觉的笑。我觉得世界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只是有正在成长的孩子......

十分感恩可以和这群天真的孩子在一起,即使有时压力很大,但是这些都抵不过收获到的幸福和快乐。即使有时是多么的累,我也始终爱着孩子们,想着他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一天天的减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会陪着他们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我们应该爱护好每一本图书


到底怎样才能够制作好一本完整的图书呢?小朋友们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琪琪说:“书要有封面。”涵涵说:“书里要有好听的故书。”瑶瑶说:“书里会有美丽的图画。”后来经过激烈讨论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要制作好一本好看的图书我们首先要制定好我们要制作的图书的内容,其次要给图书制作好看的封面和封底,最后要给图书里面添上相应的内容。

讨论完后我们就带着自己的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动手制作起了自己喜欢的图书来。我和妈妈商量后决定一起制作《谁住在沙漠里》这本图书。制作这本图书我们花了许多的时间。首先我和妈妈一起商量了要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这本图书,经过商量我们决定用白纸、彩带、油画棒等的材料来制作这本图书。决定要用的材料以后妈妈带着我来到了商店里去购买了一些材料,买完材料后我们就决定要开工了。开工的这一天正赶上爸爸妈妈都休息,所以我们三个人都一起制作起了这本图书。设计的设计,剪纸的剪纸,涂色的涂色,粘贴的粘贴,干的热火朝天。我的任务最多我承包了剪纸、涂色、粘贴这三项重任,在不间断的制作中我感觉到了要制作完成一本完整地图书真的非常的不容易。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终于制作完成了这本图书,接下来的事情就只剩下整理残局和把书页一页一页装订起来了,由于我觉得太累了,我决定把剩下来的事情交给爸爸妈妈来完成。

通过这次制作图书的任务我忽然发现制作这么一本薄薄图书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好每一本图书。

我们应该关心她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

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田晓晓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李小惠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张倩说:“哎呀,那么娇气呀!”小惠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

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晓晓哭的原因,原来晓晓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

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晓晓怎么了?晓晓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晓晓没事了,她喘岔气了。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很好。

”并着重表扬了李小惠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喜欢《教育不应该是“和稀泥》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应该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应该是游乐天堂 让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学识字、学拼音、学算术……这样的景象,你可能并不少见。不少幼儿园正扮演着小学的角色,让童心未泯的孩子,接受着小学教学内容。一名老教师不无痛心地说,我的小孙女正处在玩耍的年龄,可现在...
    2021-05-03 阅读全文
  • 家长不应该如此娇惯孩子 今天早上我正在给孩子们进行晨检,帮助孩子们脱衣服,接孩子中午吃的药,这时刘老师来到我班对我说:“陈老师,外面有个家长找你。”我安顿好孩子们,赶快向幼儿园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一看,只见鹏鹏的妈妈站在车门...
    2020-11-16 阅读全文
  • 婚姻,不应该靠孩子维持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如果你不在我身旁,那么以后你也不需要在了;在我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你不能给我依靠,那么在我坚强的时候也就不需要你了。 女人从怀孕到生产,最渴望能够陪在她身边的那个人,其实是她的爱人。...
    2021-09-15 阅读全文
  • 阅读时不应该忽略的细节 导读:当孩子练习大声读书的时候,不要让他读太难的书。也就是说,如果他在读的过程中,十个字有一半都不认识,就会使他感到特别困难而感觉沮丧。 阅读并不像走进幼儿园大班门那么简单,但是,它也绝对不意味着学习...
    2021-10-27 阅读全文
  • 有关19不应该只记得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人只有多学习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  ...
    2021-10-01 阅读全文

让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学识字、学拼音、学算术……这样的景象,你可能并不少见。不少幼儿园正扮演着小学的角色,让童心未泯的孩子,接受着小学教学内容。一名老教师不无痛心地说,我的小孙女正处在玩耍的年龄,可现在...

2021-05-03 阅读全文

今天早上我正在给孩子们进行晨检,帮助孩子们脱衣服,接孩子中午吃的药,这时刘老师来到我班对我说:“陈老师,外面有个家长找你。”我安顿好孩子们,赶快向幼儿园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一看,只见鹏鹏的妈妈站在车门...

2020-11-16 阅读全文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如果你不在我身旁,那么以后你也不需要在了;在我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你不能给我依靠,那么在我坚强的时候也就不需要你了。 女人从怀孕到生产,最渴望能够陪在她身边的那个人,其实是她的爱人。...

2021-09-15 阅读全文

导读:当孩子练习大声读书的时候,不要让他读太难的书。也就是说,如果他在读的过程中,十个字有一半都不认识,就会使他感到特别困难而感觉沮丧。 阅读并不像走进幼儿园大班门那么简单,但是,它也绝对不意味着学习...

2021-10-27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人只有多学习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  ...

2021-10-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