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一举多得
发布时间:2021-06-19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户外活动时,我带小朋友从大厅的镜子前走过,我请了四五名孩子站在大镜子前,从镜子中找出自己,佳佳小朋友指着镜子里的"他"说:"这是我!"我问他:"你怎么知道镜子中的这个小朋友是你?"只见他比划着说:"镜子里的小朋友穿蓝色的衣服,我也穿蓝色的衣服,镜子里的小朋友长的也和我一模一样的"然后我就对他说了声:"你看的真仔细"我转向其他幼儿:"豆豆,你是怎么认出自己的?""我穿黄色的衣服,梳着小辫子,我这样,她也这样"她边说边对镜子做怪样。
很快的,孩子们都讨论开了,都能仔细的观察找出自己身上的一些特征,我又让他们对着镜子做一些动作,如:扭腰、招手、眨眼睛、笑一笑…幼儿对着镜子自由愉快的做着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而且有些孩子的动作很新颖很有趣。
这样子一来,即复习了所学过的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技能,这不是"一举多得"吗?以后我们应该多从孩子的教学融入生活,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掌握起来更轻松,真正的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目标。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多措并举,教育先行
我班今学期新来的一个叫烁烁的小男孩,他长得特别可爱,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谁见了都说“这孩子真可爱”!但是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今天家长刚走,我们正在晨检活动,他“咚咚咚”的边踢凳子边喊“闪开,闪开!”;做游戏了,他却旁若无人,到处乱跑;玩玩具时,他会把所有的玩具都抢过来到处乱扔;画画时,他不但不画画,还在别人画好的纸上乱涂乱画,上课时小朋友正聚精会神的听讲时,他会冷不丁的推人一把……针对他的这些表现,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我让能力强的幼儿坐在烁烁的身边
,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拿笔,教他怎样涂色。并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烁烁对呼啦圈特别感兴趣,每当自由活动时,我就细心的教他玩呼拉圈,玩到高兴时还不忘欢呼一下。每次教会他一种玩法,我都会让他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变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听话了。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慢慢地他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慢慢的变得乖巧多了。
由这件事情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应看到孩子调皮的一面,也应看到他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也许他从此会改变。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立足于社会,以实干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2、多注意观察,对症下药
我班的怡帆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很少与老师小朋友交流,我很少看到她笑的样子。这不,她的奶奶给我打电话,说有小朋友欺负她,我才知道她原来在家奶奶不让她和小朋友玩。
因为这天我让怡帆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积木,并没有小朋友欺负她,只是孩子们在活动时需要共同合作,她不让其他小朋友动她的玩具,便和奶奶说小朋友欺负她。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便“对症下药”。接着我便约怡帆的奶奶第二天到幼儿园,以朋友的身份和她谈心:“昨天并没有小朋友欺负怡帆,她只是和小朋友们合作玩玩具,你不让孩子和小朋友玩,可能担心孩子被欺负,如果您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玩,既安全又卫生,但您的做法只会导致孩子性格更内向,不会和小朋友交往,您不知道,集体游戏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家长听完我的话,感激的对我说:“老师,谢谢您,以后我知道该怎样做啦!”。
从此以后,怡帆变得开朗起来了,活动中也主动与同伴交往合作了,她的奶奶再也没有来找我说有小朋友欺负她。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多注意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任何举止,同时要多与家长沟通。及时解决孩子和家长的实际问题,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为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而保驾护航。
3、帮孩子建立友谊
幼儿年龄小,做事有时调皮多于听话。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提醒孩子们:“听话,有快乐的事大家一块分享,有好玩的东西大家一起玩……。”我们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听似多么简单的几句话。对于孩子们来说,做起来却那么难。不管你怎样苦口婆心的说。他们还是我行我素。你争我抢。针对这些问题。我反复琢磨、推敲。终于理清了原因。并找出了可行方法。
如:在玩玩具时,我仔细观察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是什么玩具。我就走过去抢过来拿在手里乐哈哈的坐下来玩。孩子们吃惊的看着我,并悄悄地议论说:“老师为什么和我们抢玩具玩呢?那是我们最喜欢玩的呀?”几个平时抢玩具最厉害的孩子说的最高。我听到这里
教育随笔: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教育随笔: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用心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张心瑜、王子嘉、刘晨啸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貌。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明白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宁宁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翔翔、一为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忙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忙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奖以社会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透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光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望和感动。
教育随笔 多多真棒
今年我带小班小宝宝们个个很可爱,今天下课,多多在教室门前一下子摔倒了,我刚想过去扶,多多自己嗖的一下爬起来,然后满不在乎的跟老师说:没有事!旁边正好有个老师看到了,大概表扬了多多一句,等多多自己爬台阶的时候,多多一边爬一边跟我说:老师,刚才那个老师还说我很棒呢,老师,我是不是很棒?我说多多当然很棒了,多多很勇敢,自己爬起来,多多接着说:我自己爬起来,我也不哭,我很棒!!还有要是多多做了什么自己认为挺了不起的事,如果我没有来得及表扬,多多就会不停的问我棒不棒或是我是不是很棒!
随笔:儿子趣事
星期天,我带儿子出门,我的脚一下子碰到了车门上,脚趾甲盖都裂了,当然很疼,儿子从来都会很关心的问:妈妈,你没事吧?然后给妈妈吹一吹。当然大部分的时候妈妈都会说:没事了宝宝,谢谢宝宝的关心!可是那次实在是太疼了,我也不想骗孩子:就说妈妈觉得很疼呢宝宝!于是宝宝很着急了,趴到妈妈脸上又问了一边:妈妈,你没事吧?妈妈还是说有点疼,宝宝就又问同样的话,没办法,最后妈妈只好说:现在没事了宝宝!听到妈妈这样说宝宝才不问啦,唉,看来妈妈只能回答没事,哈哈!
随笔:宝贝趣事
从宝贝的小姨家出来,在小区门口那因为有辆车突然停住,所以妈妈拐弯拐的有点急,宝贝的头一下子碰到车门上了,我哎呀的一声,是因为吓了一跳,宝贝因为头碰了一下,又看我表情很严肃,所以就有点哭腔的说:妈妈,碰着我的头了,好疼呀!等我回过神来,赶紧用很轻松的语气跟小家伙说:哦,宝贝碰着头了吗?那妈妈给你揉一揉吧!说着就给她揉了两下。宝贝接着笑了,说:妈妈,我没事了,不疼啦!
早上起床后看到妈妈忙着洗刷收拾,宝贝就自己一个人拿本书在沙发上看,很认真的样子,时不时还跟妈妈交流一下,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觉得特别幸福,希望我的宝贝天天开开心心的!
教育随笔:多一点点耐心
教育随笔:多一点点耐心
游戏时间,我刚把积木发完。顾李睿哲就跑来寻求帮助:“老师,小磊抢我的积木了!”我来到小磊面前问道:“小磊,你抢顾李睿哲的积木了吗?”“我又还给她了。”小磊胆怯的说。“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积木,知道吗?”“知道了。”
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来,搂住小磊的肩膀,问道:“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积木?你自己不是有吗?”“我少了一个车轮。”小磊不高兴的说。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只缺一个车轮。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样子对他说:“老师教你一个办法,你照老师的办法去做,一定会得到一个车轮!”小磊饶有兴致的把耳朵凑过来。听了我的“秘诀”,他就高兴的点点头,来到顾李睿哲面前说:“顾李睿哲,我的小汽车却一个车轮,你能借给我用用吗?我用完了会还给你的!”顾李睿哲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车,爽快的答应了。
我借此机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小磊的有礼貌和顾李睿哲的乐于助人,并号召全班小朋友向他俩学习。立刻教室里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这件事使我想到,教师们在处理各种事情时,仅仅充当一个公正的老师是不够的,而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与人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随笔:器械一物多玩
户外活动开始了,我带孩子们玩了集体游戏后,就让孩子们分组自选器械进行游戏。张艺凡小朋友选择了羊角球器械,她对我说:“我很喜欢玩羊角球。”她走到玩具架旁,拿了一个大大的羊角球,然后愉快地开始玩球了。她坐在球上跳着玩,她跳的速度比较快,她只是用一种玩法。后来,她对跳的玩法兴趣降低了,走到一旁休息去了,她开始观看同伴的活动。这时,我发现了她的心态,我想让她去尝试其他的玩法,就走上前去对她说:“想一想,这个球还可以怎样来玩呢?”她想了一会儿,对我摇摇头,没有想出来。这时,旁边的王文轩小朋友想出了夹球跳的方法,他把球放在两条腿的中间,夹着球往前跳。张艺凡觉得很好玩,也学着小朋友的方法把球夹着跳。同伴的想法让张艺凡受到了启发,后来,张艺凡也想出了一种新的玩法:把球放在背上当靠垫来玩,其他的小朋友觉得她的方法很有趣,也都把球当起了靠垫,只听见一个小朋友说:“休息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玩,一点都不累。”
这次活动之后,我想:单一的活动方法会使幼儿的活动兴趣降低,而且让幼儿长时间玩一种方法会让幼儿出现疲倦状态。因此,不同的玩法能够吸引幼儿,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引导幼儿创编新玩法的时候,教师一开始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非常可贵的,还能使幼儿受到启发、扩展思维。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可以先对幼儿进行观察,关注幼儿的运动方式以及对运动的兴趣,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与心理,再对幼儿提出要求与建议。要鼓励幼儿主动向同伴学习,共同分享新的有趣的运动方法。教师还可以将幼儿设计的方法进行归纳,以便在以后的游戏中让幼儿共同学习。
教育随笔:发言要举手
幼儿在幼儿园内除了学习知识外,最重要的也就是养成教育了,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比较重视孩子平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幼儿养成发言要举手的好习惯也是常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
日常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用心举手发言就那么几个孩子,然而大部分孩子总是抢着说,或者举手时总会说老师叫我,老师叫我。而那些举手发言的幼儿有时就会去提醒那些说叫我的孩子。不能这样,这样很不礼貌。那么这样的课堂总是在强调纪律中,是没有任何教学效果的,那么根据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措施:首先,告诉孩子上课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其次,在提问问题前,我会下意识的告诉幼儿,我要请和我一样举手的幼儿来回答问题,并且做出规范的举手动作。与此同时,我还对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给于表扬和鼓励如:贴画、卡片等,以激发孩子们透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从而到达幼儿举手回答问题的目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举手这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里能够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个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望和感动。
教育随笔:你举手了吗?
教育随笔:你举手了吗?
婷婷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女孩子,她的接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很好,而且每天都能听到她那甜甜地笑声。每次教学活动,她总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可是,最近上课时发现她总是无精打采,并且很少举手,而且对我好像很疏远,我很纳闷,我哪里做得不好呢?难道孩子有委屈吗?
这天,她照样子背着书包上幼儿园,我见到她,就亲切的说“婷婷,早上好”,还搂着她和她一起聊天,我悄悄地对她说“婷婷,老师发现你好像不太高兴,发生什么事吗?”她摇摇头说:“没有,”可老师最近很少见你举手呀!是没听清楚问题,还是觉得老师最近不请你呢?”她有点害羞地说“不,老师,我最近身体有点不舒服,而且喉咙有点痛,所以……”哦!原来是这样。我坦诚地对她说“最近这段时间,老师很少请你回答问题,以为你和老师赌气呢?其实,老师很喜欢你,也很想请你回答问题。可是,我们班有那么多小朋友,有时,老师也想让其他小朋友都有表现的机会啊!”她受宠若惊地说“老师我知道了”露出羞红的脸,转身就跑到小朋友中间玩去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孩子,谢谢你!老师错怪你啦!从这以后,每天都能见到孩子灿烂的笑容。
这件事对我的感触颇深,我很庆幸,能及时发现这孩子的变化,坦诚地对待孩子,感化孩子,使孩子能和老师融洽地交流,化解不应该的误会,缩短师幼之间的距离,使老师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朋友。
教育随笔:我会举小手
进入小班下学期了了,孩子们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起来,集中教学活动时候,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回答问题很是积极,可是就是不会举手,只要老师说:“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就会听见接二连三的回复:“我!”“我!”“我!”要不就是都在那七嘴八舌的说答案。这让我在教学的时候非常的苦恼。起先,我觉得孩子还小。可是,我发现我教了很多次,这种情况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改善,幼儿还是说:“我!"“我!”“我!",难以保证活动秩序。我想可能我的方法不对,于是,我就在每次提出问题时,表扬那些举手嘴巴没有声音的小朋友。起先这个措施还是有用的,可渐渐的,孩子们又恢复到了老样子。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
有一次,我发现孩子对于这种:“小手放在膝盖上,小眼睛看老师。”这种一问一答的句子说的很好,很整齐。于是我就想,在教学上也可以试试看。我问幼儿:“我请谁”,幼儿回答:“你请我”。慢慢的,我发现这个方法越来越有用了,活动秩序也好了许多。
我想:教学也需要很用心。只有用心,才会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