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看谁穿的最整齐
发布时间:2021-06-16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看谁穿的最整齐
对于孩子们不会穿脱衣服这个现象,我进行了仔细的反思,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比较薄弱,但我相信他们还是能够做到的。为了鼓励孩子们的自己穿脱衣服,我想了很多方法。
一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求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惊,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虽然穿的还有些歪歪扭扭)。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接下来,我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奖励了小贴花和一块巧克力。在“小贴花和一块巧克力”的鼓励下,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看得我们心里直偷偷的乐。
我们还进行了穿衣比赛,请小朋友互相检查看谁穿的最整齐,如果有小朋友需要帮忙的话,请大家相互合作,帮助扣子扣错的、衣服穿反的、鞋子穿反的小朋友纠正。现在,每到睡前与睡后,午睡房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最后穿的整齐的小朋友都有一颗小星星的奖励。[精选范文网 WWW.547118.Com]
孩子们的能力真让人惊叹啊,原来穿衣时枯燥而忙碌的场面,现在一个个自己动手,互相帮助,穿好后孩子们静悄悄地欣赏着自己,从内心体验到自己动手带来的快乐。只要老师用心,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棒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教随笔:做操整齐的妙招
看来这小小口令真神气,每天的早操我们班孩子们做早操的精神面貌最好,动作最整齐,孩子们做早操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我们的早操变得生气勃勃,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羡慕地做起来。
每天的早操都一样,我发现孩子们有的时候并不是很积极做操。在做操的过程中,总有小朋友不合拍,队伍显得有点凌乱。怎样让孩子们既开心又整齐地做好早操锻炼身体呢?
我开始琢磨早操的内容——“运动员模仿操”,我发现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常常会发出一些声音,帮助自己完成动作。于是,我就把这些“声音”借以口令的形式运用到中班孩子的早操中。
首先我们通过寻找资料、家长参与、电视视频等方法,让孩子观察发现运动员运动中发出的声音,激发孩子表现的积极性。然后在做操时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动作节拍中表现。例如:第一节是打排球模仿动作,在第四、第八拍的时候,引导孩子发出“嗨”(表示扣球)的声音;第二节是举重模仿动作,在第三、第七拍的时候引导孩子发出“嗨”(表示举起”杠铃)的声音;第三节操是游泳模仿动作,第三、第七拍的动作是双手由前平举到侧平举位置表示向前游,这时引导孩子发出“哗”(表示划水)的声音……。在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表现方式,他们在讲口令同时还伴有不同的表情,有举重前屏气用力的表情;有举起后欢乐的表情;有游泳时张嘴呼吸的表情……。
看来这小小口令真神气,每天的早操我们班孩子们做早操的精神面貌最好,动作最整齐,孩子们做早操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我们的早操变得生气勃勃,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羡慕地做起来。
教育笔记:整齐的衣架
天气渐渐的凉了,小朋友们来园时都穿着外套背着小书包来了。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们就随意的将脱下的书包。围巾扔在橱架上,经常看到衣架上的围巾衣服挂得乱七八糟,有的书包被仍在了小朋友的椅子上,有的书包被放在了区角里,到处都是。我见了以后总要把这些东西重新整理。但是,这样下去可不行,现在幼儿的衣服渐渐变多了,在过段时间,外套会更多,也会更加厚实了,怎么办呢?
一天下午,小朋友吃完点心,我让他们坐下来等我一下,我说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样东西。过了一会儿,我把孩子们带到走廊里,有的小朋友在下面轻轻地说:“钟老师叫我们看什么呀?”这时,我就问大家:“你们说
,这衣架上的衣服和书包放得好看吗?”(小朋友们不知道我的意思)有的说:“好看的,”有的说;“不好看。”这时,我请出了说不好看的欣怡,让她说说,为什么不好看呢?她说:“这些东西放的乱七八糟的,都堆在了一起。”“对呀,欣怡看得多仔细呀,小眼睛真亮。”我肯定了她的观察,然后又问大家:“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衣架变得好看呢?”大家都举起了手,弘毅反应很快,他连忙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书包放整齐,把地上的围巾也捡了起来一一排列有序的挂了起来。果然,一下子看上去就很整齐。我又问;“那我现在又有一件衣服要挂上去,应该挂在哪里?怎么挂才对呢?谁来帮我挂?”“哗”的一下,小朋友都举手了。我请了平时做事比较马虎的谭顾钦,只见他从厨架的一边轻轻的爬了上去,将衣服挂在衣架的钩子上。还没等他转过身来,小朋友们已经给了他肯定的掌声,夸他挂得真好。
这几天我总是留意着我们的衣架,很好,很整齐。说明孩子们都是有能力的,只要悉心的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提醒他们,他们会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慢慢的学会到底该怎样做。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更坚信只有不肯努力学习的孩子,没有生来就是愚笨的孩子。
学期马上就要临近尾声了,我看着宝宝一天一天的成长,能力一天一天的提高,回眸刚开学时的他们,心里有种莫名的欣慰感。
教育随笔《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两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内容很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好像都很乐意。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特别是让平时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很惊喜。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其实平时老师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教育随笔:穿裤子
教育随笔:穿裤子
午睡时间一过,音乐一开,孩子们纷纷兴奋起来:“起床咯,起床咯。”接下来就是拿着衣服裤子等待着我们去热情周到地服务了。
谁知他们今天等到的是“好,现在起床了”,我一边拍手一边说道:“现在天气变冷了,老师现在要求小朋友们把自己的裤子穿好,塞好,不要穿反了,看看哪位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自己能穿好。”
经我这么一忽悠,一哄,孩子们一下来了精神。“老师我自己衣服、裤子会穿的,老师你看我穿的好不好?”
“老师,你看我会把穿裤子,我还会把衣服全都塞到裤子里面去呢,这是我奶奶教我的。”说着朵朵撩起衣服让我看。
这时,月亮急忙跑过来说:“老师,你看我也把裤子穿好了。”
以前一直慢吞吞地不会穿,今天这么快就穿好了,我刚要进行表扬,“嘿!还真穿好了,今天可真能……”可转身一看就露了馅儿,裤子不仅穿反了,衣服后面嘟噜了一大堆。这要是在以前,我肯定会边笑边说:“月亮,穿时要先把裤子正面反面看好再穿,再把衣服一件一件拉好,这样就整齐了”并把他的裤子脱下来重新穿再把衣服给弄好。但今天我是要放手让他自己再试一次,就对他提了要求,然后让他自己再去试试看。
“老师你能帮我一下吗?”一个小小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万晓宁提着裤子走了过来。我问:“怎么了?”“我裤子提不上去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她没有把里面的裤子拉好,拱在那。还没等我开口,就听见月亮的声音了在喊了:“老师说要把里面的裤子拉好,再穿的。”并转过头说:“老师,我自己会穿裤子了。”嘿,还真是把自己的裤子穿好了,并且还学会拿我的话去教育别人了。
看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以为他们是孩子就要处处替代,其实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尝试,经历一次次的尝试,才能学到生活中的各式技能。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和解决。教师只做幼儿的引导者、鼓励者和支持者,多给幼儿亲身尝试的机会和充分提供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材料。
教育随笔:你是谁?
每天早出晚归,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他们的妈妈都要多,你是谁?
每天一起游戏学习,一起疯狂嬉戏,他们爱围着你团团转,搂腰抱腿的腻着你,你又是谁?
每天吃喝拉撒,怕谁撑着,又担心谁挑食饿着,一天8杯水喝够了没有,这时你又成了谁?
每天要检查谁的口袋里有危险品,摸摸额头、看看嘴巴,谁又精神不佳、肚子疼了,你是谁呀?
每天和他们相依为伴,从刚见面时教会他们离开妈妈,到三年后又要教会他们离开自己,接受这种揪心的别离,你到底是谁?
一天、一年,时光荏苒,他们来了又走了。花开花落,物是人非,而你依然在那里坚守,我想知道你是谁?
把爱全给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却眼里噙着泪,这么狠心的人,你是谁?
不用说,也不需要说,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解释,她们心甘情愿的将爱扎根在这片沃土,固守着那份清贫,无怨无悔!
教育随笔:学穿裤子
“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吧!”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季伶歆上厕所出来我给她提裤子。(这个孩子是刚来的,在我们班年龄是最小的)见此情形我说:“老师教你提裤子吧,你都3岁多了,可以学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话音刚落,季伶歆立刻就拒绝了,连连摆手,嘴里喊道:“老师,我不会,我不会!我妈妈说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师“。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啊,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多练几次,自然就学会了。让妈妈也看一看我们季伶歆宝宝是很能干的,自己学会提裤子”,诗彤听了后,低着头一言不发,而且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来,我的鼓励并没有激发起季伶歆学着自己整理的兴趣,我只好先帮她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配合锻炼诗彤的独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师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让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当然也叫到了季伶歆,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她坐在椅子上犹豫着,我便便鼓励她说:“季伶歆好棒啊!会帮老师分餐具!”她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点紧张,也有可能是独立活动的能力有点弱,只听见“咣”的一声,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没有责怪他,并叮嘱她小心一点,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诉她没关系的,刚刚只是个小意外,季伶歆听了一个劲的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她竟然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见她没整理好,我就帮着整理一下,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自己有模有样的整理,实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实季伶歆是一个非常聪明、利落的孩子,动手能力也不错,也喜欢动手。可见孩子自立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很多事还是想自己去干,我和季伶歆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锻炼的机会少,家长怕孩子遭受委屈而过度的呵护,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而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导者、援助者,应该给孩子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指导她们去克服困难,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内的事情,我们都要鼓励她们自己去尝试,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锻炼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让孩子摆脱成人的照顾,一点一点向独立自主迈
教育随笔:穿衣穿裤习得记
想必每一个带小班的老师都有清楚的认识,穿脱衣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项有难度又必须学会的自理技能。在实际带班中,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这项技能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越来越存在着难度,其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孩子缺少独立穿衣穿裤的机会和经验;缺少穿衣穿裤的正确方法;练习技能的持久性不够。
《指南》健康领域自理能力中小班阶段的目标是在帮助下能够穿脱衣服和鞋袜。我们可以拆开来分别解读:帮助、能够、穿脱、衣服和鞋袜,读懂这些要素能够使我们老师做到心中有秤,脑中有数,把握小班幼儿穿衣穿裤技能应达到的水平,建立对他们技能获得的合理期望。帮助意味着小班孩子不能以独立个体的身份来完成这目标,需要借助教师或者家长的力量。能够意味着小班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可以完成这一生活技能,但还么有达到习惯和条件反射的水平。穿脱意味着这一技能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要会穿和会脱。衣服和鞋袜意味着幼儿获得能力的内容和范围,这其中包括套、开衫、鞋子和袜子。理清这些关键要素对老师来说十分有必要,也是帮助和指导幼儿提升自理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有了理论的技术支持,实践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我们对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排序。根据衣裤鞋袜构造的复杂程度以及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情况,这四项技能从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穿脱鞋子——穿脱裤子——穿脱衣服。而这四项内容从单独来看有其特点和难点。(见表一)在孩子掌握这些自理技能之前,我们老师应该有着清晰的目标和定位:让孩子学会这些技能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熟练的应用最后形成生活习惯,整个过程应该是愉快的、渐进的、持久的。当我们有着清晰又坚定的目标以后,指导策略变应用而生了。
鞋子:直接穿套、可粘贴,区分左右。裤子:运动裤、紧身裤,区分里外和正反。衣服:套衫、开衫,区分里外和正反。
一、从集体活动入手
我们将以上的自理内容分布在四个礼拜的各个主题活动中进行,这样既不妨碍主题活动的开展,也使幼儿技能学习的压力分散一些,便于他们的接受和消化。在集体活动中四项内容的开展过程比较类同,以鞋子为例:认识外形特征(鞋口、左右)——教师示范正确穿法(镜面示范)——幼儿尝试练习——集中讨论问题——幼儿再次练习。但由于鞋子、裤子和衣服各自的种类又有所区别,因此集体活动的课时长短也不一样。(见表二)
二、以个别指导突破
在集体活动结束以后,幼儿对于穿脱鞋子、裤子和衣服有了一个概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了。记忆有个显著的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即时记忆的内容会慢慢消退。因此重复练习显得格外重要,而午睡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第一,午睡是日复一日的,时间上的重复能够促进技能的巩固;第二,午睡前后穿脱衣服是每个幼儿都要自己完成的内容,这个时间段赋予技能练习实效性。因此在午睡穿脱衣服环节我们必须给足每个幼儿充分的时间,保证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完成三项内容、保证每个人遇到困难都有老师个别指导的机会、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在穿错、脱错的时候努力尝试自己纠正或者同伴帮助。我们必须有清楚的目标意识,对于能力有差异的幼儿有不同的指导策略。能力较强的幼儿以教师检查为主,对于他穿脱衣服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能力中等的幼儿以教师半帮助为主,帮助他重复穿脱衣服的方法或者帮助其完成穿脱衣服的一两步;能力较弱的幼儿老师在穿脱时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帮他完成,而是与他一起协作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内容,保留百分之二十鼓励他自己完成,比如将让其穿好袖子。
三、借家长之力提升
保持家园同步对小班幼儿的穿衣穿裤技能绝对能助一臂之力。通过集体活动和个别指导,幼儿已经掌握的熟悉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必须请家长极力配合,才能完成技能提升百分百。那么如何借助家长之力呢?第一:心理建设。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清楚的认识到小班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以比赛为诱饵。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在班内举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通过赛前准备、赛中观摩、赛后评比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家长帮助和提升幼儿自理能力水平的积极性。第三:家园一致的方法。教师将幼儿在园练习技能的方法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通知家长,便于家中练习与园内练习同步。
任何一项技能的练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和水平,并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循序渐进
二、先易后难
三、持之以恒
教育随笔:学穿衣裤
一转眼,已经到了深秋换季时节,班里感冒发烧咳嗽的人数增加,孩子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多,甚至有部分幼儿上衣穿了四件厚厚的衣服,有一种冷叫爷爷奶奶觉得你冷。
我们教了幼儿怎么翻衣服和叠衣服,每天午睡时都会提醒幼儿将脱下的衣服翻到正面,叠好放在床后。衣物增加加大了幼儿操作的难度也让准备睡觉的时间延长了许多。班里有小部分幼儿可以自己做到这些,但也有部分幼儿选择坐在床上等老师来帮忙,甚至有个别幼儿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情绪,穿不好衣服让她们觉得很无助,为什么幼儿园不像家里一样有人帮我穿衣服?
幼儿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家长应该学会放手,孩子的能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助于其自信心得建立,相信宝宝们可以的。
老师及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衣,可以在班内举行叠衣服比赛。
叠衣服口诀:衣服放放平,双手抱一抱,然后弯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