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少儿英语如何学好?三个不等式学会英语

发布时间:2021-06-16 少儿英语课堂游戏 英语幼儿故事 幼儿园英语教案英语

摘要:妈妈很关心幼儿英语学习,但是我想说,在0-6岁的阶段,母语学习的重要性,一定大于英语学习。孩子长大后,在同等师资条件下,母语越深的孩子,外语就越容易进阶。有的妈妈问,0-6 岁的孩子,如何学英语?

简单地说,0-6 岁的英语学习,要拿捏好三个不等式:

中文大于英文

听力大于阅读

悦读大于阅读

先说第一个不等式:中文大于英文

妈妈很关心幼儿英语学习,但是我想说,在0-6岁的阶段,母语学习的重要性,一定大于英语学习。孩子长大后,在同等师资条件下,母语越深的孩子,外语就越容易进阶。

有的孩子,虽然 6 岁才开始接触英语,但到 8 岁时,依然能顺利地听我讲读原版《夏洛的网》,并且能在二个月之内,英语阅读颇有进境。究其原因,乃因为孩子从小的中文阅读量丰富。

孩子小时候,中文书读的越多,背景知识就越丰富;孩子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英语的能力就越强。我教过一些英语起步很晚,但中文阅读起步很早的孩子,我发现这些孩子后劲很足。

所以说,即使孩子小时候,没有抓英语,妈妈也不必“太遗憾”。只要妈妈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中文书的习惯,那么孩子以后的英语,照样会很好。

再说第二个不等式:听力大于阅读

0-6 岁孩子学英语,主要是从听力入手。换言之,英语学习过程,围绕“耳朵听”展开。举个例子,0-6 岁孩子可以一边看,一边听 Dr.Seuss 的书,比如《Dr.Seuss’s ABC》、《Fox in socks》、《One Fish Two Fish Red Fish Blue Fish 》、《The Foot Book》等等。大家可以去淘宝搜索一下,这些书和音频,应该都能买到。妈妈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带孩子多听听这些音频。yJS21.CoM

0-6 岁的孩子,也不一定非要购买国外的绘本。国内的出版社,也引进了很多适合小孩子的英语读物,比如《典范英语》系列、《丽声拼读会》系列,这些系列读物,既是图文并茂,又有音频朗读,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当然,妈妈也可以亲自去新华书店挑选。我个人建议,妈妈给六岁以下孩子挑选英语读物的时候,尽量购买配有原声 CD 的读物,因为孩子的 “听”比“读”更重要。

最后第三个不等式:悦读大于阅读

带着 0-6 岁孩子读英文原版绘本,妈妈应该带着“悦读”的心态,而不是“阅读”的心态。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翻看绘本,妈妈用中文,用生动夸张的语气语调,给孩子描述画面内容。妈妈可以用中文,把绘本里的英文句子,解释给孩子听。妈妈先用中文解释英文,再把英文给孩子念一遍。等孩子熟悉了绘本里的故事,妈妈就可以拿出绘本的配套音频,播放给孩子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少儿如何通过电影学英语


小朋友也能看电影学英语吗?少儿英语专家指出,在听的方面,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具有语言学习的天赋。一个5岁的孩子,词汇量可达到5000个,而且言语流畅,叙述准确,几乎没什么语法错误。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往往是从周围环境中听来的,因此,一个完全外语式的成长环境可以使儿童快速学会外语。在这方面,电影显然效果最好,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

电影让英语“活”起来

其实,看外文电影学英语的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我国老一辈的旅美作家和学者中,大部分都有过看电影学英语的经历。如今,通过看电影学英语更成了成人英语教学的常用方法,国内一些著名英语培训机构就专门开设了类似的培训课,通过观看经典电影来训练学员的英语口语能力。

看电影学英语,表面在看,原理在听,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锻炼听力。电影听力不像听磁带那样干巴巴的,观众可以通过故事发展的逻辑推理,感觉到台词的意思。另外,在词汇学习上,可以将词汇的用法做详尽的分析,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对词汇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就词论词”上。

另外,通过观看电影,观众可以更加了解西方文化,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让英语“活”起来。

选择合适教材是关键

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是少儿英语培训的关键,而教材问题至关重要。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力求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选择幼儿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能理解、易吸收的内容,且生动有趣,富有童趣,又贴近幼儿生活与情感喜好,其难度既符合各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又略高于幼儿的年龄水平,使幼儿既不至于感到太难,又感到有一定的挑战性。一些以经典动画片组成的产品童趣十足,比如小朋友耳熟能详的《米老鼠》、《白雪公主》、《灰姑娘》、《阿拉丁神灯》等经典动画片,让中国小朋友可以在有趣的故事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

另外,在看电影的同时配合一些单词卡片、阅读练习、听力练习等组合成系统的学习方案,从儿童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练、玩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好英语。

孩子如何学英语效果会更好?


儿童外语能力的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早学外语好不好呢?国内外教育家都有一致的见解:只要方法得当,越早学外语效果会越好。

德国儿童教育家沙凡认为,孩子最好从2周岁开始学外语,最迟不得晚于青春发育期。科学研究表明,两三岁时儿童舌头肌肉尚未成熟定型,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词汇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更便于说出地道标准的外语。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最近一项研究也印证:儿童学语言的能力要比成年人强,而且一个人学外语的年龄越早,他对这门外语越容易掌握。在德国经商的王光启先生证实了这一点:“我大女儿9岁来德国,给她请了家教,又上语言班,但她学起来还是很费力。而我的小女儿学起德语就轻松多了。她来德国时刚满3岁,进幼儿园后也没有刻意管她,但她的德语水平却是我们家最高的。”

沙凡说,从小学外语会提升综合语言能力。来德国3年的访问学者董天祺说:“我的孩子现在德国上中学,他不仅学德语,还学法语。原本我担心会影响孩子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可后来我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孩子如何学习外语?

1.想方设法培养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施罗德认为,通过娱乐的方式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外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学唱歌、画画等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儿童觉得学外语很好玩。

2.为儿童学外语创造语言环境。

德国语言学专家布鲁恩斯认为,语言对环境的依赖性更大。因此,要学会为孩子营造外语氛围。比如双语校园、外语广播、外语角、外语动画片等等,并引导孩子在尽可能真实的动态情景中使用语言。董天祺说:“我在家里几乎只和孩子用德语对话,比如他渴了要喝水,但不会说‘水’这个单词,我就让他查词典,然后说给我听,不然不给他水喝。我还在家里的电视机、冰箱上都贴上小纸条,上面写着对应的德文单词,让他除了睡觉,每时每刻都在和德语打交道。这样用了8个月,孩子就能自如地听和说了。”

3.对待儿童的语言错误要宽容和有耐心。

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交际,就不要立即加以纠正,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

4.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是加强听力和说话训练,然后才是读写。

5.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料。针对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家长英语不好,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学习英语呢?


家长英语基础不太好,究竟该怎样有效引导孩子学习英语呢?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教材,引发他们的兴趣很重要,以下几点是久伴英语给我们的建议:

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选择符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停滞孩子的学习,太难会让他们有挫折感。

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要选择贴近生活主题的教材,观察孩子的兴趣,投其所好。假设他喜欢车子,就选择有车子的教材;假设喜欢水果,就选择有水果的教材,以此类推,让孩子将生活与英语结合在一起。

选择好玩的教材

要选择好玩的教材,让他能够操作的、幽默的、能够游戏的、压力小及趣味高的,而且记住不要一直把学习当作前提,只要孩子觉得好玩就会学习,没有兴趣当然不想接触。

避免雷同

不要买太大套的书,孩子会很难消化,因为孩子是很善变的,错过了有兴趣的时间,就不想去碰了,家长一下子买很多的书,内容、形式又很相似,孩子容易反感,况且家长钱都花了,一定会急于让孩子看完,小孩一有压力反而就不看了。专家建议家长,尽量买单本的、变化性多,且要配合孩子的兴趣,少量多餐,慢慢的孩子的英语程度就会提高。

主题要鲜明

如果是有声音的话,不要选择背景音乐太复杂的,CD的背景画面也不要太花,这样会抢走了原本要让孩子听或看的重点。

如何引导孩子学英语?

除了学校之外,父母在家也可以自己教导孩子英语,但重点是要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单单只是拿个英语字卡贴在沙发或电视等地方却一点也不吸引他也是枉然。不如自制字卡、图卡,但要用鲜艳的颜色及活泼的方式才能引导他。还有,可以先选择他喜欢听的儿歌,因为中文和英语的语音差别很大,要让他先不排斥、先听得进去,再让他学别的。而且唱歌很快就学会了,容易让孩子得到成就感,觉得英语很简单。

专家强调,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发展,如果家长不了解,一直强迫孩子接受,孩子反而会排斥。亲子关系不像师生间的关系,如果教学的成分太高,非但学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而且家长也不懂教学方法,与其贸然教学,不如跟他玩游戏。

况且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英语天分,有些人就是对语文没兴趣,不能因为觉得这科很重要,就强迫孩子一定要很厉害。家长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供很多的机会与教材,孩子能不能成功,还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而且要多试几种方法,不是别人说有效,你的孩子不喜欢就责怪孩子,也很可能这套教材现在不适合他,过些时候反而兴趣盎然了。

不同年龄段儿童如何学英语?


0~2岁宝宝

如何学英语关键点:

感受不同语音、音素、人种

一个是开阔视野,一个是开阔孩子听力的敏感度。一个是眼睛,一个是耳朵,当然还有嘴巴:让他的嘴巴尝尝不同的味道,不同国家食物的味道。人们常说,4岁之前孩子的口味就确定下来了,如果你4岁之前爱吃什么东西,长大后,生病时,老了以后……总是还喜欢吃这种口味东西。

重要的是让孩子适应环境。给他感受不同人种、语言,吃不同的食物,这样孩子未来的适应性才更强。

3~4岁宝宝

如何学英语的关键点

*兴趣的激发

*交际性的体验——自然的环境,有效的互动

*语感的培养,如英语的语调、语速、节律等。

首先,兴趣的激发很重要。有一个孩子一开始不愿意学英语。我曾看到过他妈妈在路上一个劲儿问:这个用英语怎么说,这个怎么说,这个怎么说呢?这个是什么?一路上都在这样问。孩子说我不说英语。

其实,这个妈妈学英语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当年英语老师教我们的方式。她把那种方式用在了教孩子身上。

说实在的,这种方法挺可怕的,从小就让孩子形成中英互译的概念。咱们刚才做了一个互动,知道学习英语思维不能做中英互译。我们如果总这样问:这个书叫什么,这个桌子叫什么,如果你这样不断地重复,实际上你在刻意让孩子建立这样一个信号,就是书是book,电脑是computer,从小他脑子里面就是英语、汉语,英语、汉语对照的,而不是直接建立自己的英语思维。所以,我想跟大家强调,中英互译的确挺损害孩子的兴趣。

接下来还有语感的培养。比如语调、语速等等。3~4岁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做得稍微刻意一点。我是怎么做的呢?比如大家都知道要看英语的动画片,听英语的儿歌,很多人也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我选动画片和给孩子读书时并不是随便拿来就用,这个片子、这本书一定要有节奏、有节律的,最好能简单一点,比如说一页就几行字。很多英文原版书都比较押韵,而且里面总会有一个音反复重复。刚开始你读的时候,孩子会跟你读,读几遍,你停顿一下,孩子也能跟着说出来。这样的书就比较好。

给大家推荐一套书《苏斯博士》。特别滑稽,小孩儿特别喜欢很滑稽的东西。我给女儿读的时候,读着读着她就开始跟我一起读。读到最后一个单词,我停下来,让她来说。或者翻过一页的时候,我就不读了,看着他,因为老是重复,她也能说出来。慢慢地,给她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多读几遍后,她几乎就能说出来了。

实际上英文比中文好学一千倍。一旦掌握了押韵,孩子很容易就把一本书读得非常好,这是我非常有感触的。

有的动画片和很多英语儿歌的语气怪里怪气的,好像就是为了将来孩子出去秀的时候能背出来。其实,这样对孩子的语音是有损伤的,孩子学英语一定要培养语调、语速和节律。今天我们说话谁也不会怪里怪气,会用正常的语气说,而不是让孩子认为英语只是一种儿歌。

5~6岁宝宝

如何学英语关键点

*自然拼读能力的初步培养

*简单的音、形、义的结合

*阅读兴趣的最初建立

到了K(幼儿园)阶段,可能要让孩子学一点东西,就是说可以做一些自然拼读能力的培养。听起来可能有一点点“学术”,但是家长如果知道拼音的话,应该也能够知道这个意思。

英文比中文好学一千倍,就是因为英文就像咱们的拼音一样,绝大多数单词都可以拼出来,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练习拼读能力,简单地认字,简单地音、义结合。

3~4岁时,孩子简单地做到音和义能够结合就可以了。读什么是什么意思,他基本能够明白就行了。5到6岁,要开始知道怎么写了。

另外就是阅读兴趣最初的建立。早些时候还只是激发,这个时候必须要开始让孩子建立一种阅读兴趣了,也要让他知道自己去阅读一些英文图书了。

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些游戏,这里我想跟大家说一句,之前我非常不赞成让孩子很小开始写字,但是我们会发现,如果方法好,孩子也会非常开心地接受。

6岁以后的孩子

学英语的关键点

*英语语法干扰期——客观存在,耐心接受

*学习曲线上升期——遵循自然规律

*阅读体裁的广泛、阅读内容的初步理解

*考级VS英语学习兴趣的保持——持之以恒

6岁的宝宝都会说一些英文了,但是说的时候,因为环境不够,会出现语法的干扰期。比如会出现语音错误等,这些都没有关系,都可以通过日后的其他活动或者游戏改正。

另外,要经历学习的曲线上升期。4~5岁是一个上升,6~8岁是一个平线。这时候等于又在积累,通过拼音在积累,这时候不能放弃。8岁开始再往上又有一个飞跃。我们知道,孩子普遍在小学3年级有一个非常大的转折,语言水平通常也会出现大的转折。当然,这里说的是一个整体的规律。

所有人学英文,包括成人学英文的时候也会出现曲线上升的情况。比如,他的口语一直是某个水平,猛然间一夜起来他就有了大的提高。但是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积累,要不断地重复和积累。

最后,希望孩子能够广泛阅读,对阅读内容充分地理解,保持英语学习的持续进步。

少儿英语培训:报班学英语成绩反而不好?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那么火,孩子学英语真的要找培训机构吗?报班一定有效果吗?,整理本文为大家解答。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有位家长留言和我说,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英语,所以上了学以后,英语成绩一直是班里数一数二的,老师也一直表扬我们的孩子发音准,接受能力强。但是上了三年级,情况急转直下,孩子不仅英语成绩不好,总体成绩也一直下滑,到现在已经成班里的最后几名了。去问老师,老师总是说孩子课堂爱搞小动作,对待课堂作业也不认真完成...

这位家长很苦恼,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孩子提前学了英语,成绩反而不如其他没学英语的孩子,难道这样做错了吗?

首先,我要说的是,提前学习英语绝对没有错,但是,不要把学习英语仅仅当做超越其他孩子的砝码,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家长一样。

1.英语学习越早越好,但要明确学习的目的

根据维也纳大学康士坦丁‧梵‧艾克诺摩博士的估算,婴儿在出生时,神经元有2000亿个,是35岁成年人的两倍,这些由突触建立的联结,每一条都可以建立大脑意识与外界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说,记忆和习惯都是通过大脑里的突触来建立完成的。人的突触数量越多,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越强。所以,这就是很多专家认为0~3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的原因。

3岁以前,孩子可以识别所有语言中的语音,3岁以后,无用的突触被削减,非母语的语音识别如果属于不常使用的联结,也会被剔除。从这个角度来讲,英语学习越早越好。

但是为什么我要强调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同目的,英语学习的方式也就不同。例如,我想让孩子出国,那么就要使用浸润式的英语学习方法,给孩子创造英语环境,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它。但是如果你是为了考试,那就要学习语法,按照应试的标准去学习。

所以,我提醒前面的家长,认真衡量一下孩子到底学的是哪种英语,是不是他以前的学习方式与现在的有所冲突,如果是,要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调整。

2.提防孩子的骄傲情绪

孩子从小学习英语,上学后在英语上会觉得轻松很多,但是这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优越心理,即因为我聪明所以我英语好或者英语不用学也能考的很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归因,这时候如果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就会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听老师话的习惯。长此下去,英语成绩肯定不好,甚至会波及其他学科。

3.上学后,课外学习应以配合课内学习为主

在上学后,如果孩子接触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英语学习方式,但课外给他补充的却是自由的听说读写环境。孩子一定会喜欢相对自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那势必会影响在校的学习状态。所以,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孩子学习英语不是以考试为目的,那就要慎重给孩子选择学校,

统一的学习方式,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希望家长能够注意这几点,避免产生案例中家长的问题,让住,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学习过程。

如何引导孩子学好英语


《典范英语》专家委员会成员霍庆文先生

如今,英语已经成为高考三门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很多家长而言,英语依然是个老大难问题,不知该如何引导孩子学好英语。为此,《北京晨报·教育周刊》采访了知名英语教育专家、《典范英语》专家委员会成员霍庆文先生。

北京晨报: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拼读,为什么要学拼读?

霍庆文:拼读(phonics)也叫自然拼读法或拼读教学法,是英美等英语国家为培养儿童阅读能力和拼写能力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孩子掌握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做到“见词能读,听词能写”。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的拼写与读音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如hop、mop、pop、top等。研究表明,大约84%的英语单词发音有规律。因此,掌握拼读规律非常重要,“是英语学习的突破口”。

英国孩子一般从学前班(4岁)开始系统学习拼读规律,一两个学期下来,很多孩子就能读简单的英文故事了;两三个学期下来,有些孩子能读相当于《典范英语》四五级的英文故事了。《典范英语》在国内较早提出了拼读的理念,并于2011年推出了《少儿英语拼读教程》。自然拼读法符合英语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比我国传统的音标教学法更直观、更科学、更有趣、更有效,我国小学应大力推广。

北京晨报:您曾多次强调语感的重要性,那么应如何培养语感?

霍庆文:无论学语文还是学外语,都需要培养语感。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语感。”外语教学也不例外。许国璋先生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年英语大考只有一道作文题,题目是“重述该撒本事”,他“答得很详细,句子也比较顺,句法也有变化,只觉得无心造句,句子自成”。可见他的英语语感到了高中已经如此之好。有了语感,不仅交流不会有障碍,考试也不会有问题。

从英语学习的角度讲,需要大量阅读原版故事或文学作品,围绕着原版故事或文学作品“多听、多读、多说、多写”,这是学好英语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语感是“听”出来的,“读”出来的,“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几年前,不少省市取消了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很多学校随后取消了英语听力训练,这违背了外语教育的规律。学外语不练听力怎么能行?听力不行怎么能跟外国人面对面地交流?语感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包括听的积累、读的积累、说的积累和写的积累。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自然会有语感,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北京晨报: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怎么办?背单词有没有用?

霍庆文:首先,选择的故事不宜太难,生词要有,但不宜过多,否则孩子读不下去,会失去兴趣。其次,遇到生词要先根据上下文来猜意思,实在猜不出再去查查词典。为了给孩子扫清阅读的障碍,《典范英语》专门提供了注释,这些注释很有特点,完全是从帮助顺利阅读和理解的角度来设计的,准确、方便,孩子可“无师自通”。

第二个问题,建议把故事读熟,故事读熟了,不仅语感出来了,单词也自然记住了。不建议孤立地背单词,这种方法机械重复,费时费力,解决不了语感的问题。再说,一个单词往往不止一个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往往取决于上下文,脱离了上下文没有具体的意思。很多孩子在单词上花了大量时间,却依然没能学好英语。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遵循英语学习的规律,时间没用对地方。

北京晨报:学英语过程中要不要给孩子讲语法?

霍庆文:不建议讲语法,一是孩子对语法不会感兴趣,二是通过语法来学语言根本学不好语言。语言学习需要从整体出发,“整体输入,整体感悟,整体输出”。

有不少老师和家长问,说《典范英语》一开始就有很多过去式,要不要给孩子讲?不讲。《典范英语》语言真实、自然、地道,反映了英语的本来面目,只要引导孩子“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就可以了,孩子积累多了自然能掌握时态的用法。学外语要多模仿,一要模仿人家的语音语调,学会一口“洋腔洋调”;二要模仿人家的用法,人家怎么用你就怎么用。

北京晨报:平时该如何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要不要做题?

霍庆文:不需要做题,可以通过朗读、复述、仿写、写作等方式来检测,这些方式简单科学,符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朗读不仅能检测孩子的朗读能力,而且能检测孩子的理解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测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至于表达能力,则可以通过复述故事、仿写、改写或续写故事等方式来检测。

如何教儿童学习英语


许多小学将要开设英语课。家长们关心的是:怎样才能使孩子学好英语?教师们关注的是:应该如何教小学生学习英语?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多年来,外语教学研究人员一直都在不断探索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是如何掌握语言的?

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人们掌握语言的过程,总是能理解的比能表达的要多。换句话说,人们所能听懂的,永远比能说的要多;而所能读懂的,又比所能写的多。我们能欣赏小说和散文,但我们自己并不一定能写的出来。另一方面我们读的东西越多,我们的表达能力也会越强。正如唐代诗人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讲母语?为什么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到了说英语的国家很快就学会了英语?其实无非是他们有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所以我们说,学习语言,接触语言的频度比长度更重要。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母语的时候,不到一岁就已经能听懂许多话了,到一岁多时,能逐渐断断续续地说出一点话,其原因就是,孩子有机会频繁地接触母语。所以,教学习儿童学习英语的时候,应尽可能地让他们多接触英语,而不必一开始就要求他们表达,或者非常正确的表达。这里说的“尽可能多的接触”,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要想让儿童尽快地学会英语,就要尽可能多地让他们接触英语。无论是小学三年级开始也好,还是更早或更晚一些,关键是接触语言的频度。但是学习外语和学习母语毕竟不同。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一定非先在口头上说的很流利,才能接触文字。语言习得的研究证明,学习第二语言的儿童在能说的很好之前,就可以读得懂书面的语言。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读的东西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而且越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接近,就越容易懂。所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语言时不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言的难易程度。心理语言学家提出一个说法是“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了解的,就可以让他们听,让他们读。而且,还可以只要求学生理解,而不必立刻要求他们用说和写的方式来表达。因为人们发现,只要学生理解了听到和读到的东西,即使暂时不说不写,也是掌握语言的过程。国际上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叫“全部动作反映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是让学生边听边做各种动作。只要学生理解教师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教师说摸鼻子,学生可以照教师的指令做,实际上也是在掌握语言。这种方法对儿童和初学者非常有效。

有些人认为学习外语要越少越好,要“少而精”,而且凡是书上有的就都要详细的讲,一定要学生全部掌握。其实外语学习完全可以“泛而杂”。如果人们能够了解到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总是理解的高于表达的,而且理解也是在掌握语言,这样就会放心地让孩子多见一些语言材料,无论是听的还是读的,而不必急于要求表达。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英语,比如。文具、衣服、道路标志、电器等上面,就有许多英语。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些,学生们就可能轻轻松松地学到许多英语。

不过,完全依靠“可理解的输入”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模仿还需要有表达的练习,五、六十年代,对外语教学影响最大的是行为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们掌握语言主要靠模仿。许多人相信,语言的掌握就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这种观点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外语教学的方法。比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性语言练习,或者只是要求学生反复背诵句型结构。学习语言的确需要模仿。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模仿和模仿什么。语言习得的研究证明,如果只是机械地模仿,只注意语言的形式,并不能保证学习者能在生活中真正的使用语言。比如只是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只要求死亡硬背句型结构,而没有使学生真正了解这些句型结构所表达的含义,学生并不能在课外使用。模仿最好是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注意语言结构所表达的内容,这种模仿才是有效的。换句话说,语言的活动最好和做某些事情联系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使用所要模仿的语言。尤其是在结对练习、小组练习的时候,让他们根据实际的情况使用所学习的语言,学生才能把声音和语言的意义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颜色的时候,如果让孩子们一边听颜色的词,一边让他们把书上的一幅图画按老师说的颜色画出来,他们对于颜色的记忆就比单纯口头说要好。另外,如果我们在学习食品时,让孩子在小组中说出他们喜欢吃的食物,并且让其他同学把大家说的记录下来,他们就会注意其他同学所表达的内容,这时他们记忆的最好。所以外语教学的研究人员还提出,不仅要有“可理解的输入”,还要有“可理解的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

有些教师在组织小组练习或结对练习时,总是担心学生会表达错误,担心学生的语言错误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学生掌握英语,今后会不断地犯相同的错误。实际上,学生并不是仅仅能模仿所接触到的语言。语言习得的研究证明,人们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并非像鹦鹉学舌那样。只能机械的模仿重复所接触到的语言,人们有创造语言的能力。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人们都会说出他们以前没有听到或读到过的句子。换句话说,人都有创造,发挥的能力。按照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人们在学习母语和外语的时候,都会说出一些不正确的句子。比如学生在学习了He is a student.之后又学习实义动词的时候,可能会说出:He is goes to school everyday.这样的句子。但这是人们学习语言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经过一定的错误时期,这些语言的错误就可能被改正了。如果我们能理解人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我们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就可能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一定有错必纠,而应该采取鼓励的办法,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实践。笔者在教学的时候,经常对学生说:The more mistakes you make,the better student you will be.(你犯的错误越多,你将来就越是好学生)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因为纠正语言的错误而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否则教师就真正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对勇于实践的任何尝试,教师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也要明确的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幽默、宽容的气氛,让学生们对任何人犯的语言错误都一笑了之。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当人们的心理压力小的时候,他们学习语言就非常好。如果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大,甚至紧张、焦虑的时候,即使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做练习,但是所学的语言却不会进入头脑中,而是被“过滤”掉。

另外,许多教师认为学生之所以犯语言错误,主要是由于不明白语法的规则。所以他们在教学时,往往倾向于详细的讲解语法规则。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明白了语法的规则,就可以讲的正确、写的正确。实际上,语言习得的研究证明,明白语法规则和能说出、写出正确的语言是两回事。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非常了解语法规则,也不能保证不犯语法错误;甚至可能会把某项语法规则讲的头头是道,而在实际使用时仍然讲或写不正确。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我们都知道she 与he区别,但是在使用时仍然免不了会说错。归根到底,还是要有足够的实践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讲,学习语言就像学开车和游泳一样,主要靠练习,而不是靠记忆规则。另外,孩子在学习母语时,并不是先明白了语法规则,才能说出正确的语言。比如在让小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不可能先和他们讲语法,再让他们去做这件事。当然,学习外语,不学习语法显然也是不行的。我们并不是反对学习语法,而是提倡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语法的用法,去归纳语法的规律。同时应该明白,儿童毕竟和成年人不同,他们理解抽象语法的能力远远不及成人,而且他们对于语法的关注点与成年人也是不同的。当然教儿童了解一些简单的语法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他们意识到一些语法的区别时,比如为什么复数时,有些词要加-s或-es。可以让他们自己归纳一下所见过的语法现象,但是不宜讲的太复杂,否则反而使他们更糊涂。

另外,儿童学习外语的内容与成年人应该是不同的。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画画,喜欢表演和游戏;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和想象,所以为儿童编写的教材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这些特点,否则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反而会降低他们的兴趣。

相关推荐

  • 少儿如何通过电影学英语 小朋友也能看电影学英语吗?少儿英语专家指出,在听的方面,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具有语言学习的天赋。一个5岁的孩子,词汇量可达到5000个,而且言语流畅,叙述准确,几乎没什么语法错误。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往往是从...
    2021-06-16 阅读全文
  • 孩子如何学英语效果会更好? 儿童外语能力的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早学外语好不好呢?国内外教育家都有一致的见解:只要方法得当,越早学外语效果会越好。 德国儿童教育家沙凡认为,孩子最好从2周岁开始学外语,最迟不得晚于青春发育期。科学研...
    2021-06-09 阅读全文
  • 家长英语不好,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学习英语呢? 家长英语基础不太好,究竟该怎样有效引导孩子学习英语呢?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教材,引发他们的兴趣很重要,以下几点是久伴英语给我们的建议: 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选择符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适当,太简单会...
    2021-06-19 阅读全文
  • 不同年龄段儿童如何学英语? 0~2岁宝宝 如何学英语关键点: 感受不同语音、音素、人种 一个是开阔视野,一个是开阔孩子听力的敏感度。一个是眼睛,一个是耳朵,当然还有嘴巴:让他的嘴巴尝尝不同的味道,不同国家食物的味道。人们常说,4...
    2021-06-16 阅读全文
  • 少儿英语培训:报班学英语成绩反而不好?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那么火,孩子学英语真的要找培训机构吗?报班一定有效果吗?,整理本文为大家解答。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有位家长留言和我说,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英语,所以上了...
    2021-06-09 阅读全文

小朋友也能看电影学英语吗?少儿英语专家指出,在听的方面,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具有语言学习的天赋。一个5岁的孩子,词汇量可达到5000个,而且言语流畅,叙述准确,几乎没什么语法错误。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往往是从...

2021-06-16 阅读全文

儿童外语能力的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早学外语好不好呢?国内外教育家都有一致的见解:只要方法得当,越早学外语效果会越好。 德国儿童教育家沙凡认为,孩子最好从2周岁开始学外语,最迟不得晚于青春发育期。科学研...

2021-06-09 阅读全文

家长英语基础不太好,究竟该怎样有效引导孩子学习英语呢?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教材,引发他们的兴趣很重要,以下几点是久伴英语给我们的建议: 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选择符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适当,太简单会...

2021-06-19 阅读全文

0~2岁宝宝 如何学英语关键点: 感受不同语音、音素、人种 一个是开阔视野,一个是开阔孩子听力的敏感度。一个是眼睛,一个是耳朵,当然还有嘴巴:让他的嘴巴尝尝不同的味道,不同国家食物的味道。人们常说,4...

2021-06-16 阅读全文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那么火,孩子学英语真的要找培训机构吗?报班一定有效果吗?,整理本文为大家解答。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有位家长留言和我说,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英语,所以上了...

2021-06-09 阅读全文